中国四级行政区划 : 中国 >天津 >武清区 > 崔黄口镇
显示地图
目录
No. 1
  120114103 崔黄口镇
  120114103201 一街村
  120114103202 三街村
  120114103203 白庄子村
  120114103204 四街村
  120114103205 黄辛庄村
  120114103206 二街村
  120114103207 前营村
  120114103208 西坑村
  120114103209 龚小庄村
  120114103210 邢窑村
  120114103211 龚营村
  120114103212 东坑村
  120114103213 大曹庄村
  120114103214 北辛庄村
  120114103215 陈相庄村
  120114103216 草地村
  120114103217 周辛庄村
  120114103218 东赵庄村
  120114103219 修庄子村
  120114103220 幌刘庄村
  120114103221 前赵庄村
  120114103222 坨泥寺村
  120114103223 大周庄村
  120114103224 东粮窝村
  120114103225 早安营村
  120114103226 五安营村
  120114103227 康刘庄村
  120114103228 苏楼村
  120114103229 于庄子村
  120114103230 南三村
  120114103231 北三村
  120114103232 辛庄寺村
  120114103233 中三村
  120114103234 店子村
  120114103235 西吕村
  120114103236 东吕村
  120114103237 后巷村
  120114103238 南线毫村
  120114103239 北线毫村
  120114103240 黄家洼村
  120114103241 西大刘村
  120114103242 李辛庄村
  120114103243 三百户一村
  120114103244 三百户二村
  120114103245 大宫城西村
  120114103246 大宫城东村
  120114103247 王杜庄村
  120114103248 小宫城村
  120114103249 西曹庄村
  120114103250 周家务村
  120114103251 沈家庄村
  120114103252 槐家庄村
  120114103253 北靳庄村
  120114103254 大宫城南村
天津市天津市武清区
  崔黄口位于天津市武清区的东北部,津蓟铁路、津围公路、杨宝公路从辖区穿过,南与国家级湿地保护区―大黄堡湿地保护区接壤,北与青北森林公园相邻,距区政府所在地杨村25公里,全镇面积约90平方公里。版图略呈元宝形。有13900多户,5万多人。崔黄口系武清第一大镇。相传建于元朝(公元1280年)以前。因地近辽运河,为祈求安顺,取名吹风口,后讹传为崔黄口。另说以崔姓、黄姓得名。清朝在此设过总衙门,康熙六年圣祖玄烨曾宿于该镇。此时,人烟辐辏,市景繁华,商贾云集,在京城一带颇有名气。崔黄口系历史悠久名镇。曾出过任黄河道台的二品官,清朝道光年间,王氏家族的父子进士同朝为官。当时王氏父子在皇上面前很受宠,他们在崔黄口建立王家祠堂时,皇上曾恩赐御名“三怀堂”,其势力可大了,把这一方园不过4里的镇子建成了一座小城。更有名的是,民国期间,镇上的陈光远在江西省任督军,在崔黄口盖起了古色古香的豪宅,这个“穷了江西一省,富了武清一家”的陈光远,被江西老百姓送了一块带有讥讽意味的“天高三尺”牌匾,被广为流传。崔黄口系文化底蕴深厚的古镇。崔黄口城的风格完全按照正式城的规格和形式建造。四个城门只北门堵死,其他三门一缕青砖到顶,红漆大门,土城墙上有了马尾形跑道,城墙下环绕着护城河(取玉带缠腰之意)。四个城门阁上都有一座雄壮宏伟的庙宇。虽说不上雕梁画柱,飞檐走兽,也是前廊后厦,平扇花窗。东城门供的是马王神,匾额由名人题字“界联武宝”(取“武清”、“宝坻”交界之意);西城门阁上供的是财神;南城门阁上是火神庙,匾额上书“火德正神”四字,北城门阁上是真武大帝庙。城内城外建有九桥十八庙(九桥十八庙分布图附后)。“九桥”都是平常的桥,分布得十分有规律。“十八庙”有11座寺庙在城内,7座寺庙在城外。当时的庙会活动有:四月二十八的药王庙会,三月二十的娘娘庙会,九月的关帝庙会,年关和正月十五的火神庙会等。建于明朝崇祯年间的地藏寺,现改为观音寺,300多年来,该寺一直有佛事活动,至今仍有两名僧人,经常有佛教虔诚信仰者前来上香。
No. 3
  天津武清重要乡镇。
  崔黄口为邑东重镇,古称雀口,又称吹风口、催黄口、东皋等。
  崔黄口镇行政区域图崔黄口城
  始建于明朝末年,为武清县东北方与香河、宝抵搭界的主要集镇,人烟辐辏,市井繁华,在香、宝、津、京一带颇有名气。此镇,筑有城池,并有景观九桥十八庙。有许多美好的传说。
  崔黄口镇曾出过任黄河道台的二品官,七品知县,民国年间任江西督军的陈光远也是崔黄口人。更有名望的是,清道光年间,王氏家族的父子进士,父子同朝为官,很受皇上宠爱,王氏在崔黄口建有王家祠堂,御赐“三怀堂”。其势并把崔黄口这一方圆不过四里许的镇子筑起了一座小城建了各种寺庙、庵堂。
  这样一来,崔黄口的名气就更大了,九桥十八庙成了崔黄口的别名。
  崔黄口城的风格完全按照正式城的规模和形式建造。四个小城门,北门出口堵死,其它三门,一律青砖到顶,红漆大门,土城墙上有马尾型马道,城墙下环绕着护城河,取玉带缠腰之意。
  四个城门阁上都有一座雄壮宏伟的庙宇,虽然说不上雕梁画柱,飞檐卧兽,也是前廊后厦,屏扇花窗。东城门阁上供的是马王神,并有横匾,匾上有名人题字“界联武宝”,取“武清”、“宝低”交界之意。西城门阁上供的是财神,南城门阁上是火神庙,有一匾额上书“火德正神”四字,北城门阁上是真武大帝庙。
  城内,是十字街,将城划为田字形,正中央有一土地庙,对南门部位是一城之主——城隍庙,与土地庙相呼应。西北部位有一个座南面北的倒观音堂,东北部位是一座寺庙,称东大寺,大寺院里有两个房山,当中夹着一个小庙,称“两山夹一庙”,西南部位有一个地藏寺,寺中供有文昌帝君、魁星点状元的塑像。东南部位是香火最盛的娘娘庙。
  在这种田字形的格局中,庙址的分布是十分对称的,城内七个寺庙加上四个城门阁就是十一个了。
  城外的庙址分布也较为合理,东西南三个城门外的对面都有寺庙存立。西城门是西大寺,南城门是药王庙,在供桌底下还藏有一小庙,俗称庙中庙,东城门是关帝庙,俗称老爷庙,在它的庙脊上还立有一小庙,俗称庙上庙。在城西南距西大寺不远的地方有三个官庙,东北方距老爷庙不远的地方有个白衣庵。
  城内外共十八座寺庙。
英文解释
  1. :  Cuihuangkou Town
近义词
崔黄口
包含词
崔黄口镇一街村一区六排天津市武清县崔黄口镇金龙金属工艺品厂
崔黄口镇建筑联合公司第五分公司院
分类详情
西坑村东坑村李辛庄村东赵庄村一街村
三街村四街村二街村前营村邢窑村
北辛庄村草地村苏楼村南三村北三村
中三村店子村西吕村东吕村后巷村
西曹庄村沈家庄村大曹庄村白庄子村黄辛庄村
龚小庄村龚营村陈相庄村周辛庄村修庄子村
幌刘庄村前赵庄村坨泥寺村大周庄村东粮窝村
早安营村五安营村康刘庄村于庄子村辛庄寺村
南线毫村北线毫村黄家洼村西大刘村三百户一村
三百户二村大宫城西村大宫城东村王杜庄村小宫城村
周家务村槐家庄村北靳庄村大宫城南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