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四級行政區劃 : 中國 >天津 >武清區 > 崔黃口鎮
顯示地圖
目錄
No. 1
  120114103 崔黃口鎮
  120114103201 一街村
  120114103202 三街村
  120114103203 白莊子村
  120114103204 四街村
  120114103205 黃辛莊村
  120114103206 二街村
  120114103207 前營村
  120114103208 西坑村
  120114103209 龔小莊村
  120114103210 邢窯村
  120114103211 龔營村
  120114103212 東坑村
  120114103213 大曹莊村
  120114103214 北辛莊村
  120114103215 陳相莊村
  120114103216 草地村
  120114103217 周辛莊村
  120114103218 東趙莊村
  120114103219 修莊子村
  120114103220 幌劉莊村
  120114103221 前趙莊村
  120114103222 坨泥寺村
  120114103223 大周莊村
  120114103224 東糧窩村
  120114103225 早安營村
  120114103226 五安營村
  120114103227 康劉莊村
  120114103228 蘇樓村
  120114103229 於莊子村
  120114103230 南三村
  120114103231 北三村
  120114103232 辛莊寺村
  120114103233 中三村
  120114103234 店子村
  120114103235 西呂村
  120114103236 東呂村
  120114103237 後巷村
  120114103238 南綫毫村
  120114103239 北綫毫村
  120114103240 黃傢窪村
  120114103241 西大劉村
  120114103242 李辛莊村
  120114103243 三百戶一村
  120114103244 三百戶二村
  120114103245 大宮城西村
  120114103246 大宮城東村
  120114103247 王杜莊村
  120114103248 小宮城村
  120114103249 西曹莊村
  120114103250 周傢務村
  120114103251 瀋傢莊村
  120114103252 槐傢莊村
  120114103253 北靳莊村
  120114103254 大宮城南村
天津市天津市武清區
  崔黃口位於天津市武清區的東北部,津薊鐵路、津圍公路、楊寶公路從轄區穿過,南與國傢級濕地保護區―大黃堡濕地保護區接壤,北與青北森林公園相鄰,距區政府所在地楊村25公裏,全鎮面積約90平方公裏。版圖略呈元寶形。有13900多戶,5萬多人。崔黃口係武清第一大鎮。相傳建於元朝(公元1280年)以前。因地近遼運河,為祈求安順,取名吹風口,後訛傳為崔黃口。另說以崔姓、黃姓得名。清朝在此設過總衙門,康熙六年聖祖玄燁曾宿於該鎮。此時,人煙輻輳,市景繁華,商賈雲集,在京城一帶頗有名氣。崔黃口係歷史悠久名鎮。曾出過任黃河道臺的二品官,清朝道光年間,王氏傢族的父子進士同朝為官。當時王氏父子在皇上面前很受寵,他們在崔黃口建立王傢祠堂時,皇上曾恩賜禦名“三懷堂”,其勢力可大了,把這一方園不過4裏的鎮子建成了一座小城。更有名的是,民國期間,鎮上的陳光遠在江西省任督軍,在崔黃口蓋起了古色古香的豪宅,這個“窮了江西一省,富了武清一傢”的陳光遠,被江西老百姓送了一塊帶有譏諷意味的“天高三尺”牌匾,被廣為流傳。崔黃口係文化底藴深厚的古鎮。崔黃口城的風格完全按照正式城的規格和形式建造。四個城門衹北門堵死,其他三門一縷青磚到頂,紅漆大門,土城墻上有了馬尾形跑道,城墻下環繞着護城河(取玉帶纏腰之意)。四個城門閣上都有一座雄壯宏偉的廟宇。雖說不上雕梁畫柱,飛檐走獸,也是前廊後廈,平扇花窗。東城門供的是馬王神,匾額由名人題字“界聯武寶”(取“武清”、“寶坻”交界之意);西城門閣上供的是財神;南城門閣上是火神廟,匾額上書“火德正神”四字,北城門閣上是真武大帝廟。城內城外建有九橋十八廟(九橋十八廟分佈圖附後)。“九橋”都是平常的橋,分佈得十分有規律。“十八廟”有11座寺廟在城內,7座寺廟在城外。當時的廟會活動有:四月二十八的藥王廟會,三月二十的娘娘廟會,九月的關帝廟會,年關和正月十五的火神廟會等。建於明朝崇禎年間的地藏寺,現改為觀音寺,300多年來,該寺一直有佛事活動,至今仍有兩名僧人,經常有佛教虔誠信仰者前來上香。
No. 3
  天津武清重要鄉鎮。
  崔黃口為邑東重鎮,古稱雀口,又稱吹風口、催黃口、東臯等。
  崔黃口鎮行政區域圖崔黃口城
  始建於明朝末年,為武清縣東北方與香河、寶抵搭界的主要集鎮,人煙輻輳,市井繁華,在香、寶、津、京一帶頗有名氣。此鎮,築有城池,並有景觀九橋十八廟。有許多美好的傳說。
  崔黃口鎮曾出過任黃河道臺的二品官,七品知縣,民國年間任江西督軍的陳光遠也是崔黃口人。更有名望的是,清道光年間,王氏傢族的父子進士,父子同朝為官,很受皇上寵愛,王氏在崔黃口建有王傢祠堂,御賜“三懷堂”。其勢並把崔黃口這一方圓不過四裏許的鎮子築起了一座小城建了各種寺廟、庵堂。
  這樣一來,崔黃口的名氣就更大了,九橋十八廟成了崔黃口的別名。
  崔黃口城的風格完全按照正式城的規模和形式建造。四個小城門,北門出口堵死,其它三門,一律青磚到頂,紅漆大門,土城墻上有馬尾型馬道,城墻下環繞着護城河,取玉帶纏腰之意。
  四個城門閣上都有一座雄壯宏偉的廟宇,雖然說不上雕梁畫柱,飛檐臥獸,也是前廊後廈,屏扇花窗。東城門閣上供的是馬王神,並有橫匾,匾上有名人題字“界聯武寶”,取“武清”、“寶低”交界之意。西城門閣上供的是財神,南城門閣上是火神廟,有一匾額上書“火德正神”四字,北城門閣上是真武大帝廟。
  城內,是十字街,將城劃為田字形,正中央有一土地廟,對南門部位是一城之主——城隍廟,與土地廟相呼應。西北部位有一個座南面北的倒觀音堂,東北部位是一座寺廟,稱東大寺,大寺院裏有兩個房山,當中夾着一個小廟,稱“兩山夾一廟”,西南部位有一個地藏寺,寺中供有文昌帝君、魁星點狀元的塑像。東南部位是香火最盛的娘娘廟。
  在這種田字形的格局中,廟址的分佈是十分對稱的,城內七個寺廟加上四個城門閣就是十一個了。
  城外的廟址分佈也較為合理,東西南三個城門外的對面都有寺廟存立。西城門是西大寺,南城門是藥王廟,在供桌底下還藏有一小廟,俗稱廟中廟,東城門是關帝廟,俗稱老爺廟,在它的廟脊上還立有一小廟,俗稱廟上廟。在城西南距西大寺不遠的地方有三個官廟,東北方距老爺廟不遠的地方有個白衣庵。
  城內外共十八座寺廟。
英文解釋
  1. :  Cuihuangkou Town
近義詞
崔黃口
包含詞
崔黃口鎮一街村一區六排天津市武清縣崔黃口鎮金竜金屬工藝品廠
崔黃口鎮建築聯合公司第五分公司院
分類詳情
西坑村東坑村李辛莊村東趙莊村一街村
三街村四街村二街村前營村邢窯村
北辛莊村草地村蘇樓村南三村北三村
中三村店子村西呂村東呂村後巷村
西曹莊村瀋傢莊村大曹莊村白莊子村黃辛莊村
龔小莊村龔營村陳相莊村周辛莊村修莊子村
幌劉莊村前趙莊村坨泥寺村大周莊村東糧窩村
早安營村五安營村康劉莊村於莊子村辛莊寺村
南綫毫村北綫毫村黃傢窪村西大劉村三百戶一村
三百戶二村大宮城西村大宮城東村王杜莊村小宮城村
周傢務村槐傢莊村北靳莊村大宮城南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