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示地圖 |
|
|
郵編:458750 代碼:410622 區號:0392
拼音:Qí Xiàn 英譯:Qi County
淇縣位於河南省北部,衛河北岸。總面積581平方千米。總人口27萬人(2006年末)。全縣轄3個鎮、4個鄉:朝歌鎮、高村鎮、北陽鎮、橋盟鄉、廟口鄉、黃洞鄉、西崗鄉。縣人民政府駐朝歌鎮,距鶴壁市區40千米。
東臨淇河,西依太行山。山川、丘陵、平原兼有。年均降水量621.7毫米,年均溫13.9℃。京廣鐵路、107國道過境。特産淇河鯽魚、無核棗、纏絲蛋。境內有自商代以來文物古跡81處,其中青岩石窟、鏵窩遺址、石河岸遺址、石佛寺田邁造像、前嘴石窟、衛國故城、陳婆造心經浮圖,為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
|
淇縣,地處豫北,總面積567.43348175平方公裏,森林覆蓋率21.7%。總人口25.8萬人,轄朝歌鎮、高村鎮、北陽鎮、橋盟鄉、廟口鄉、黃洞鄉、西崗鄉、鐵西區8個鄉鎮區,175個行政村。區位條件優越,交通便達。北距首都北京500公裏,南至省會鄭州120公裏,京廣鐵路、京珠高速公路、107國道縱貫全境南北,國傢西氣東輸工程、南水北調工程西傍縣城而過。
淇縣歷史悠久,文化燦爛,是河南省首批歷史文化名城。古稱朝歌,曾為殷末四代帝都和春秋時期衛國國都,因有北方灕江之稱的淇河流經與此而聞名,具有3000多年的文明史,是華夏文明的主要發祥地之一。這裏人傑地靈,英才輩出。被孔子譽為“殷有三仁”的箕子、微子、國神比幹,縱橫傢、軍事傢、教育傢鬼𠔌子,刺秦義士荊軻等都出自這片古老的土地。林姓、衛姓、康姓、商姓、殷姓以及韓國康氏、琴氏等姓氏均起源於此,是中華民族姓氏的重要發源地。
淇縣物華天寶,資源豐富。盛産小麥、玉米、花生、核桃、花椒等優質農副産品。淇河鯽魚、纏絲鴨蛋、無核棗被譽為“淇河三珍”,曾為歷代宮廷貢品。鐵、銅、錫、煤、白雲岩、花崗岩、木魚石、玄武岩等礦産資源儲量大、品位高,具有巨大的開發價值。
淇縣産業優勢明顯,發展潛力巨大。工業經濟基礎較好,發展迅猛,形成了紡織服裝、電力化工、造紙衛材、機械製造、食品加工等支柱産業。棉紗、牛仔布、機製紙、玉米澱粉、精甲醇、植物生長劑等産品市場暢銷,出口10多個國傢和地區。農業産業化程度較高,畜牧業發展勢頭強勁。培育出大用、永達等一批國傢級農業産業化重點竜頭企業,擁有年出欄30萬衹肉雞場164座,萬頭豬生産綫18條,産品遠銷新加坡、馬來西亞、日本、韓國、南非等20多個國傢和地區,是河南省重要的瘦肉型豬、商品肉雞出口基地。全縣人均牧業産值、肉、蛋産量三項指標綜合評定排序連續14年居全省第一,綜合實力位居全省20個畜牧強縣之首。旅遊資源豐富。境內有中華第一古軍校 雲夢山戰國軍庠,華夏第一園林 淇園,古靈山以及數不勝數的殷商文化遺址。雲夢山景區被評為國傢AAAA級景區,列入河南省南太行山旅遊發展總體規劃,通過了國際質量管理體係認證。古靈山景區相傳為女媧煉石補天,捏土造人之地,是國傢AAAA級景區。旅遊景區設施完善,管理規範,風景秀麗,是軍事、外交索根求源,休閑度假、旅遊觀光、居住養生的寶地。
近年來,淇縣立足於礦産資源豐富、工業基礎較好、畜牧業發達、勞動力較多四個優勢,積極實施“工業強縣、畜牧大縣、旅遊名縣”三大戰略,突出抓住招商引資、企業改革、農民增收、城建交通、旅遊三産、社會事業、優化環境等重點工作,有力地促進了經濟社會持續快速健康協調發展。2004年以來,先後榮獲了全國科技進步先進縣、全國科普示範縣、國傢級生態示範區、全國食品工業強縣、全省畜牧強縣、全省綜治工作先進縣、基層組織建設先進縣、省級衛生縣城、全省雙擁模範縣等一係列榮譽稱號,是全省23個對外開放重點縣之一和35個經濟管理擴權縣之一。 |
|
2005年,縣政府在市委、市政府和縣委的正確領導下,團结帶領全縣人民,認真實踐“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務實苦幹,拼搏爭先,圓滿完成了縣十屆人大三次會議確定的各項目標任務。
國民經濟快速發展。按新基數、新辦法初步核算,全縣生産總值完成48.8億元,增長20.1%。其中第一産業完成10億元,增長9.9%;第二産業完成31.3億元,增長27.7%;第三産業完成7.5億元,增長10.8%。全社會固定資産投資完成14.6億元,增長88.9%。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完成9.8億元,增長15.4%。金融機構各項存款餘額比年初增加2.9億元,增長17.8%,各項貸款餘額比年初增加3.1億元,增長21.7%。農民人均純收入達到3589元,增長15.7%。財政一般預算收入突破億元大關,達到10068萬元,增長43.8%,成為全市第一個財政收入超億元的縣(區)。
招商引資取得顯著成績。全年落地外商投資項目157個,項目總投資34.57億元,其中外方投資31.5億元,實際到位資金11.14億元,是市下目標任務7.96億元的1.4倍,增長52.9%。落地項目數量、資金總量和綜合考核成績均居全市第一位,創歷史最好水平。新亞500萬件服裝生産綫、衆發羊肉加工、天盛肉鬆生産綫等37個重點項目建成投産。豫北石油配送中心、天天建材工業園等8個超億元大項目先後開工建設。其他在建項目正在紮實推進。
企業改革取得重大突破。竜馬企業發展有限公司基本實現破産終結。熱電廠、雲蒙水泥公司、恆源毛紡公司、華淇鎂業公司、華源化工公司等5傢國有股份製企業成功破産拍賣,分別組建新的公司。雲蒙水泥公司、熱電廠相繼開工生産。華源化工公司正在進行技術改造,即將啓動生産。恆源毛紡公司被朝歌紡織公司收購,正在建設3.5萬錠精梳紗項目。新規劃的紡織、服裝工業區項目被列入省“十一五”優勢産業規劃。華淇鎂業公司被深圳普林西斯公司收購,計劃投資10億元發展金屬鎂深加工,正在進行整體規劃設計。在抓好企業改革的同時,沉着應對市場變化,千方百計剋服睏難,努力保持工業經濟正常運轉。不斷加強企業技術改造,提升産業檔次,提高經濟效益。全年限額以上工業企業增加值完成24.6億元,增長33.6%,實現利潤3.3億元,增長138.9%。
農業産業化水平不斷提高。積極實施畜牧業二次創業,鞏固提高雞豬生産,加快調整畜牧業結構,大力發展牛羊等食草型動物養殖,新建奶牛養殖小區3個,存欄良種奶牛2500多頭,年出欄優質肉羊4.7萬衹。大力發展畜産品深加工,大用、永達公司新建的熟食出口專用生産綫順利投産,雙雙躋身全國肉類食品行業50強,生産的速凍調理類食品同時榮獲“中國名牌産品”稱號,填補了我市空白。全民動員,周密部署,切實做好了高致病性禽流感防控工作,確保了全縣畜牧業生産安全。全年實現畜牧業産值14.1億元,加工産值23.6億元,分別增長10%和14.3%。加大種植業結構調整力度,發展優質小麥20萬畝、優質玉米10萬畝,糧食總産達23.09萬噸,創歷史新高。新上乾坤農業綜合開發公司、中阿飼料公司、六利生物飼料公司、太行飼料公司等一批農産品深加工企業,農産品加工鏈條將進一步延伸。農田水利基本建設得到加強。平原緑化高級達標工作順利通過省裏驗收。總投資773萬元,涉及16個村25800多人的農村安全飲水工程全部完工。加快農民合作組織建設,成立農民經濟合作組織26傢,進一步促進了農村經濟發展。
旅遊和第三産業發展勢頭強勁。先後投入5000多萬元,建設五裏鬼𠔌、雲夢滑道、草原環崖步道、古靈山金頂等基礎設施項目29個,擴大了景區規模,提升了景區品位。積極申報國傢級文物保護單位,衛國故城、雲夢山景區通過國傢組織的專傢組評審,有望被國務院公佈為國傢級文物保護單位。加大旅遊宣傳促銷力度,成功舉辦了雲夢山草原風情文化節、古靈山山水文化節、女媧文化研討會、古靈山萬人朝拜大會暨梨園春演出活動,提高了景區知名度。全年接待各類遊客 |
|
淇縣地貌多姿,資源豐富。全縣地勢西高東低,山區、丘陵、平原、泊窪兼有,其中山丘區面積占三分之二。境內盛産小麥、玉米、棉花、花生、大豆、梨、柿子、核桃、花椒等優質農副産品。淇河鯽魚、纏絲鴨蛋、軟核蜜棗歷史上曾為皇帝貢品,被譽為淇縣“三珍”,鼕凌草、四足蛇、雙尾蝎等珍稀動植物具有很高的藥用價值。礦産資源十分豐富,石灰岩、白雲岩、花崗岩、大理石、木魚石、玄武岩等礦産資源儲量大、品位高、埋藏淺、易開採。現已探明石灰岩儲量6億噸、白雲岩儲量2億噸、玄武岩儲量1億噸、花崗岩儲量7000萬噸、地下煤儲量2000萬噸。水力資源充沛,地下水總儲量為3億立方米,地表水年利用量為1500萬立方米,境內擁有奪豐、紅衛兩座中型水庫。淇河常年水質達一級標準,是華北地區唯一一條未被污染的河流,被譽為“北方之灕江”。即將開工的南水北調中綫工程傍縣城而過。
淇縣交通區位優越,基礎設施完善。縣城北距北京500公裏,南至鄭州120公裏,處於安陽、濮陽、新鄉、焦作、開封、鄭州等中原城市群的中心位置。京廣鐵路、京珠高速公路、107國道縱貫縣境,省道大海綫、瀎南綫穿境而過。境內擁有兩個鐵路貨運站,運輸半徑小,物流快捷,運輸成本低。全縣175個行政村在全省率先實現村村通油路,村村連國道,城鄉油路密度名列全省前茅,交通極為便利。程控電話與國內外並網直拔,傳真、移動電話方便快捷。擁有豫北地區唯一的高清晰遠程電視電話會議傳輸設備,固定電話光纜入戶率達到98%,寬帶網絡終端輻射能力強,互聯網發展迅速。電力供應充裕,除華中電網電力直供外,建有總裝機容量7.4萬千瓦的熱電聯供自備電廠一座,實行集中供熱、供氣,並計劃新上213.5萬千瓦的機組,全縣電力、熱力管網佈局合理。西氣東輸管道正在鋪設,能源利用結構進一步改善。
淇縣經濟基礎較好,産業支撐有力。2003年被確定為河南省對外開放重點縣、全國農業結構調整先進縣之後,2004年又被河南省政府確定為擴權縣,在稅權部分擴大、項目直接申報、用地直接審批、證照直接發放四個方面賦予淇縣69項與省轄市相同的經濟管理權限,為經濟發展創造了良好的體坪駝呋肪場d肯毓ひ禱⌒酆瘢叵薅鉅隕瞎ひ燈笠?6傢,企業資産總額27億元,初步形成了電力、紡織、化工、造紙、機械、建材、冶煉、食品加工、飼料加工、衛生材料等十大支柱産業。竜馬集團已改製成功,雲蒙水泥公司、北亞瑞鬆公司、華源化工公司分別步入全國同行業500強之列。棉紗、牛仔布等産品出口10多個國傢和地區。目前,竜馬集團、熱電廠、北亞瑞鬆、化源化工等縣屬重點企業正在積極穩妥地進行改製,通過改革盤活存量,明晰企業産權關係,特別註重引進戰略投資者,通過招商引資使企業成為招商引資的載體,産業升級的平臺,重塑工業強縣的基礎。
淇縣畜牧業生産發達,在全國首創了“公司+基地+農戶”模式,涌現出了大用、永達、永昌等一批國傢級畜牧竜頭企業。其中大用公司在全國肉類食品加工50強企業中名列第19名,永達公司被國傢九部委命名為“農業産業化國傢級重點竜頭企業”。目前全縣擁有年出欄30萬衹肉雞場164個,年出欄千頭以上瘦肉型豬場42個,畜産品加工生産綫10條,肉類總産量達到10萬噸,蛋類總産量達到4萬噸。人均牧業産值、肉、蛋産量三項指標綜合評定排序連續13年居全省第一位,農民人均純收入的45%來自於畜牧業。我縣被確定為全國農産品標準化生産綜合示範區、河南省緑色肉雞生産示範縣、河南省畜牧強縣,是河南省重要的瘦肉型豬、肉雞出口基地,畜産品暢銷全國100多個大中城市和日本、馬來西亞、沙特等一些國傢和地區。河南省共有三傢對日出口的肉製品企業,我縣就占了兩傢。在鞏固雞、豬生産的基礎上,着力膨脹牛羊等草食畜養殖規模,與加拿大合資興建的緑佳愛德公司、百瑞牧業公司奶牛胚胎移植發展迅速,以江源公司為竜頭的波爾山羊養殖規模不斷擴大
淇縣旅遊業特色明顯,初步形成了以朝歌文化和姓氏尋根文化為特色的摘星臺遊覽區,以鬼𠔌文化為特色的雲夢山遊覽區,以山頂草原和大漠風光為特色的桃園遊覽區,以女媧文化為主的古靈山遊覽區等多處初具規模的旅遊景區,開闢了一日遊、二日遊旅遊專綫,雲夢山、靈山分別被評定為國傢AAAA級景區和AA級景區。
基 本 情 況
【位置面積】 淇縣位於豫北,在北緯35°30′05″至35°48′26″和東經113°59′23″至114°17′54″之間。西依太行與林州市連山,東臨淇河與瀎縣共水,北與鶴壁市毗鄰,南與衛輝市接壤。總面積567.43平方公裏。
【地質地貌】 淇縣域內廣泛出露寒武係和奧陶係地層,前寒武係出露很少,僅見基岩區的太古界變質岩,與震旦係和
玄武係成不整合接觸。震旦係出露僅數十米厚,甚至缺失。古生界缺失上奧陶統至下石炭統。由於新生界覆蓋,上石炭統出露不全,二迭係無出露,僅能從鑽孔中見到。新生界有上、下第三係和第四係。
淇縣地勢西北高,東南低,西和西北為山區,東和東南為平原和泊窪,北、東、南三面環水,所有內河均嚮東南匯集。
西部山區海拔高程多在100至1000米,最高1019米。東部平泊地區高在百米以下,最低海拔63.8米,高低差距955.2米。地面坡度分平坦、緩坡、斜坡、陡坡、急坡、險坡、峭坡等七種,均因山丘平泊的變化而變化。
【礦産資源】由於構造、岩漿等地質作用影響,淇縣形成了煤和石灰岩、白雲岩、花崗岩、石英岩等多種非金屬礦産資源及少量金屬礦點。金屬礦主要有鐵、鎂、銅、鉛、錳等。
【氣候】淇縣地處北溫帶,境內有明顯的季節性變化。夏至最長日照14小時35分。鼕至最短9小時44分,春分秋分為12小時。
境內全年日平均氣溫13.9℃。最暖年14.7℃,最冷年13.0℃。月平均氣溫以7月份最高為26.9℃,元月份最低為0.9℃。春季平均氣溫14.2℃,夏季平均氣溫26.2℃,秋季平均氣溫14.3℃,鼕季平均氣溫0.5℃。
淇縣多年平均地面溫度為16.7℃,6月最高平均32.1℃,1月最冷平均-0.8℃。
淇縣全年平均無霜期為209天,最長233天(1965年),最短177天(1981年)。平均初霜日在10月27日,最早在10月9日(1981年),最晚在11月17日(1965年)。平均終霜日在4月3日,最早在3月23日(1977年),最晚在4月24日(1988年、1990年)。
淇縣年平均降水量(包括雨、雪、雹)605.2毫米。1963年最多達1164毫米,1965年最少,僅360.6毫米。
淇縣地處太行山脈和連綿的瀎縣火竜崗之間,形成一南北走嚮的狹長風道,是全省大風較多的縣分之一。風嚮多南北,風力多為4.5級。
【水文水資源】淇縣水資源比較豐富,水質較好,但空間地域分佈不均,可利用部分不多。
淇縣全年平均降水總量為4.1億立方米,除蒸發入滲外,平均徑流深162毫米,年徑流總量為8437.10萬立方米。地表徑流多發生在雨季,特別是汛期,除一部分入滲補充地下水外,大部分順思德河、淇河、小朱河、八米溝等溝河流出境外。每年實際用量僅1100萬立方米,衹占年徑流總量的13%。
據近期調查,全縣溝河1.5米以上的陡坎跌水84處。其中5米以上跌坎20餘處,這些跌水下泄産生一定力能,可安裝水磨、水碾、水動抽水機,跌差大的還可以建小水電站。但目前極少利用。
淇縣水質較好,灌溉用水酸鹼度適中。全縣泉水絶大多數水質優良,如太和泉、水簾洞泉、靈山泉、魚泉等,內含對人體有益的微量元素,某些泉水經檢測部門初步驗證可生産礦泉水,如楊晉莊、鐵西等。
淇縣屬海河流域。全縣主要河流有15條,總長222.9公裏。其中界河4條,總長56.7公裏,內河11條,總長166.2公裏,泊窪地區另有排水溝773條,總長195公裏。界河以淇河最大,內河以折脛河、思德河、趙傢渠最大。
淇縣山丘區較多,溝河兩岸也有泉水溢出。據水利局1980年調查,全縣共有活水泉77處。常年流水泉48處,季節泉29處。
【土壤資源】淇縣總面積567.43平方公裏。其中耕地32.29萬畝,農民人均1.5畝。此外尚有36.5萬畝荒山、荒崗、荒溝可植樹種草,發展林牧業。另有河流、水庫、溝渠、坑塘占地3.4萬多畝,水面可以發展漁業和水生經濟作物。
淇縣土壤總面積72萬畝,分褐土、潮土、水稻土3個土類、7個亞類、14個土屬、32個土種。其中褐土類面積65萬畝,潮土類面積7萬畝,水稻土面積200餘畝。
【植物動物資源】淇縣自然`植被分佈於山丘區各處荒山、荒坡、荒溝和部分荒地。面積35萬畝,占全縣總面積的39.48%。人工植被主要分佈於平原泊窪和丘嶺大部分地區,山區人工植被較少。人工植被共49.15萬畝,占全縣總面積的55.4%。
淇縣的主要植物均係高等植物,包括被子植物、裸子植物、蕨類植物、苔蘚植物4個門類114科、300多屬、416種。其中栽培植物202種,野生植物約259種。
栽培植物有農作物,農作物共有77種分屬18科。糧食作物、豆類作物、薯類作物、油料作物、蔬菜作物、菌類作物等。有樹木共91種分屬35科,有水生作物和花卉作物。
野生植物也很多,無論高山平原泊窪地。
稀有植物有雙節樹、壓腰葫蘆棗、無名樹、癢癢樹、樟樹、銀杏等。
動物有飼養動物,傢畜有牛馬驢騾、豬羊兔等。傢禽有雞鴨鵝等。
野生動物有軟體類如蚯蚓、螞蝗等。節肢類如蜜蜂、桑蠶等。兩棲類、爬行類、魚類、鳥類、哺乳類。
稀有動物有四足蛇、狠虎、微形草魚、人腳獾、雙毒尾蛇等。
藥材,淇縣藥用植物包括野生和人工種植共100多種,分屬70多科。
著名特産有淇鯽魚、纏絲蛋、無核棗、大水頭柿子、油城梨、綿仁核桃、淇竹等。 |
|
淇縣原屬安陽市管轄,1986年國務院批復省政府,將淇縣由安陽市劃歸鶴壁市。
淇縣轄3個鎮、4個鄉:朝(zhao音調第一聲)歌鎮、高村鎮、北陽鎮、橋盟鄉、廟口鄉、黃洞鄉、西崗鄉。縣人民政府駐朝歌鎮。
朝歌鎮 代碼:410622100
2006年,轄16個村委會:西街村、石橋村、南楊莊村、南關村、稻莊村、南門裏村、閣南村、東關村、東街村、中山街村、付莊村、韋莊村、上關村、下關村、西壇村、三海村。
高村鎮 代碼:410622101
2006年,轄27個村委會:新鄉屯村、高村、漫流村、三裏屯村、楊晉莊村、李河屯村、萬古村、花莊村、肖屯村、新莊村、韓樓村、魚坡村、和尚廟村、劉河村、思德村、楊吳村、二郎廟村、古城村、王屯村、泥河村、貫子村、石佛寺村、石河岸村、靳莊村、馮莊村、大屯村、小屯村。
北陽鎮 代碼:410622102
2006年,轄34個村委會:北陽村、東裴屯村、良相村、黃堆村、騎河黃莊村、常屯村、十三裏堡村、十裏鋪村、史莊村、水屯村、高樓新莊村、小屯村、馬莊村、西裴屯村、宋窯村、南陽村、王莊村、宋莊村、玉女觀村、棗生村、段窯村、衡門村、上莊村、下莊村、小莊村、劉莊村、武莊村、青羊口村、南口村、北口村、臥羊灣村、山頭村、大水頭村、油城村。
橋盟鄉 代碼:410622200
2006年,轄27個村委會:橋盟村、前張進村、後張進村、新莊村、古煙村、郭莊村、董橋村、崔莊村、吳寨村、七裏堡村、趙溝村、紅衛村、黑竜莊村、大窪村、小滹沱村、南四井村、北四井村、大石岩村、趙莊村、涼水泉村、泉頭村、關莊村、楊莊村、袁莊村、馬莊村、黃莊村、小窪村。
廟口鄉 代碼:410622201
2006年,轄20個村委會:廟口村、大滹沱村、上曹村、下曹村、鮑屯村、東場村、史莊村、仙談崗村、原本廟村、葛箭村、老莊村、山郭莊村、三王莊村、大李莊村、馬圪當村、王洞村、形盆村、小岩溝村、土門村、白寺村。
黃洞鄉 代碼:410622202
2006年,轄14個村委會:黃洞村、閆嶺溝村、柳林村、鮑莊村、小柏峪村、溫洞村、全寨村、魚泉村、東掌村、西掌村、對寺爻村、紂王店村、石老公村、溫坡村。
西崗鄉 代碼:410622203
2006年,轄37個村委會:西崗村、臧口村、康莊村、石奶廟村、大李莊村、原莊村、閆村、棗園村、霍街村、馬灣村、皇王廟村、留店寺村、臥鸞村、劉拐莊村、沙窩村、三角屯村、坡李莊村、包公廟村、郝街村、坡袁莊村、宋街村、秦街村、竇街村、小車村、薑莊村、大車村、羅園村、河口村、遷民村、紀莊村、辛莊村、宋莊村、江屯村、方寨村、馬莊村、關莊村、餘莊村。 |
|
元置淇州,明改淇縣,以城北淇河得名。
商末為殷紂王都城朝歌。西漢置朝歌縣。隋置清淇縣,後改臨淇縣。唐設衛縣,元置淇州,明改淇縣,以城北淇河得名。民國為汲淇縣。1954年並入湯陰縣改為朝歌鎮,1962年復置淇縣,屬安陽專區,1986年改隸鶴壁市。
1997年,淇縣面積591平方千米,人口23.7萬,轄2個鎮、5個鄉:朝歌鎮、高村鎮、黃洞鄉、北陽鄉、西崗鄉、廟口鄉、橋盟鄉。縣政府駐城關鎮。
1999年,淇縣轄2個鎮、5個鄉:朝歌鎮、高村鎮、黃洞鄉、北陽鄉、西崗鄉、廟口鄉、橋盟鄉。
2000年,淇縣轄2個鎮、5個鄉。根據第五次人口普查數據,全縣總人口249986人,其中: 朝歌鎮 49394 高村鎮 46003 橋盟鄉 29223 廟口鄉 29399 黃洞鄉 11639 西崗鄉 46838 北陽鄉 37490
截至2005年12月31日,淇縣轄3個鎮、4個鄉:朝(ZHAO)歌鎮、高村鎮、北陽鎮;黃洞鄉、西崗鄉、廟口鄉、橋盟鄉。 |
|
淇縣産業優勢明顯,發展潛力巨大。工業經濟基礎較好,發展迅猛,形成了紡織服裝、電力化工、造紙衛材、機械製造、食品加工等支柱産業。棉紗、牛仔布、機製紙、玉米澱粉、精甲醇、植物生長劑等産品市場暢銷,出口10多個國傢和地區。農業産業化程度較高,畜牧業發展勢頭強勁。培育出大用、永達等一批國傢級農業産業化重點竜頭企業,擁有年出欄30萬衹肉雞場164座,萬頭豬生産綫18條,産品遠銷新加坡、馬來西亞、日本、韓國、南非等20多個國傢和地區,是河南省重要的瘦肉型豬、商品肉雞出口基地。全縣人均牧業産值、肉、蛋産量三項指標綜合評定排序連續14年居全省第一,綜合實力位居全省20個畜牧強縣之首。
旅遊資源豐富。境內有中華第一古軍校雲夢山戰國軍庠,華夏第一園林淇園,古靈山以及數不勝數的殷商文化遺址。雲夢山景區被評為國傢AAAA級景區,列入河南省南太行山旅遊發展總體規劃,通過了國際質量管理體係認證。古靈山景區相傳為女媧煉石補天,捏土造人之地,是國傢AA級景區。旅遊景區設施完善,管理規範,風景秀麗,是軍事、外交索根求源,休閑度假、旅遊觀光、居住養生的寶地。 |
|
- n.: Qi County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