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示地图 |
|
|
230207 |
|
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碾子山区。面积290平方千米,人口、8万。邮政编码161046。 地处大兴安岭东坡余脉,境内碾子山主峰海拔481米,最高峰大黑山海拔505. 7米,大部分为丘陵地带。 |
|
下辖4个街道:繁荣街道、富强街道、跃进街道、东安街道。 |
|
碾子山区,以碾子山得名。碾子山,产石,可制碾磨,故称“碾子山”。清代晚期形成聚落,1914年设碾子山火车站。隶属龙江县第二区管辖。东北沦陷后,始设碾子山保,后改设碾子山村。1945年“九三”抗日战争胜利后,始设碾子山区,后改为第四区。1952年10月,设置碾子山镇。1958年9月,将碾子山镇改称超美人民公社。同年12月,以华安机械厂为主体“厂社合并”,成立华安人民公社,由嫩江专员公署领导。1959年将甘南县中兴公社的三皇庙、簸箕山、马架屯划归华安公社管辖。1960年5月,划归齐齐哈尔市管辖。同年12月,将华安公社改为华安区。1961年8月,成立华安公社农村分社;9月,政企分开。1980年6月,将跃进街道办事处管辖的农村划出,增设曙光人民公社。1983年12月,将华安区改为碾子山区。
1992年,碾子山区 齐齐哈尔市所属的市辖区。位于市中心区的西部,中隔龙江县,东北和西北分别与甘南县和内蒙古自治区扎兰屯市毗邻。全区总面积290平方公里,其中建成区面积9平方公里。区政府驻地距市中心区 110公里。全区共辖东安、富强、跃进、繁荣4个街道办事处和两个乡。1992年末全区总人口9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604万人;满、回、蒙古等少数民族人口约占3%。区政府驻地繁荣路南侧。 (以上摘自《黑龙江省志·地名录》)
1897年(光绪二十三年),形成村落,以山得名。
1902年(光绪二十八年)3月,昂昂溪(时称齐齐哈尔)、富拉尔基、虎尔虎拉(时称腰库勒)、碾子山(时称碾子山前站)开站(即临时营业)。
1914年(民国三年)5月20日,国民政府公布《地方保卫团条例》。碾子山设保公所;10月,根据《黑龙江省各县单行章程》,设碾子山警察分所,归东省特别区第四区博克图警察署管辖。是年,碾子山前站更名为碾子山站。
1915年(民国四年)9月25日 龙江县分为3个自治区,省城齐齐哈尔本城部分为第一区;宁年乡、富裕乡、东官乡、特穆乡为第二区;齐台乡、卧龙乡、甘南乡、兴让乡为第三区。第三区亦称江西区,范围东至嫩江西岸,西至碾子山,北至布特哈旗(扎兰屯)。总人口62743人。碾子山屯隶属兴让乡。是年,碾子山屯纳入龙江县地方版图。
1926年(民国十五年),龙江县划分为4个区、8个乡;一区辖东官乡、特穆乡;二区辖甘南乡、兴让乡;三区辖齐台乡、卧龙乡;四区辖宁年乡、富裕乡。碾子山屯隶属第二区的兴让乡。
1929年(民国十八年),龙江县划为4区,151乡。一区46个乡,辖77个村屯;二区48个乡,辖72个村屯;三区34个乡,辖55个村屯;四区 23个乡,辖23个村屯。碾子山屯为二区第二十六乡。各区设区公所,各乡置乡公所,乡下设闾(10~35户为一闾),闾下设邻(3~5户为一邻)。
1932年(伪大同元年),龙江县实行保甲制,全县按警察分管区域划分为4区,8乡,9保,225甲,2085牌。碾子山改乡为保,设保公所,辖6甲:其中街保4甲,即山东甲、新立甲、奉天甲、兴隆甲;乡保2甲,即黑李沟甲、二道沟甲。碾子山保总面积326平方千米。
1938年(伪康德五年)4月4日,“龙江县令第十二号”公布:依据1937年12月1日伪满洲国政府公布的《街制》、《村制》,龙江县实行街村制,全县共设1街16村,即昂昂溪街,大民村、小阿拉村、富拉尔基村、富乡村、回子房村、哈拉台村、朱家坎村、七棵树村、李三店村、碾子山村、达胡店村、卧牛吐村、文固达村、塔哈村、后依力巴村、霍托气村。碾子山设村公所,村长武新周,村下辖屯,屯下辖牌。
1939年(伪康德六年),龙江县共辖昂昂溪、富拉尔基、朱家坎、李三店、碾子山5镇,173个村,209甲。
1946年(民国三十五年)2月4日,人民自卫军警备二旅第五团攻占碾子山,并驻守此地,负责李三店、扎兰屯一带的剿匪斗争。碾子山解放,地方维持会解散,成立碾子山区人民政府,隶属龙江县。3月上旬,碾子山区人民政府改称碾子山区公所。
1947年(民国三十六年)6月10日,龙江县政府根据东北行政委员会关于“县以下政府一律改称人民政府”的指示决定:碾子山区公所改称龙江县第四区人民政府。
1948年(民国三十七年)7月29日,据当日“龙江县行政区划自然屯统计”,全县共有11个区,其中城镇区5个,辖24个街,农村区5个,辖210 个行政村,708个自然屯。四区设于碾子山,辖17个行政村,即六段村、东山村、联合村(辖上二十里站、朱麻子店)、二道沟村(辖石春令)、钱沟村、三江省村(辖野猪窝、南天门、西沟、胡家坟)、奉天村、九里村、龙德(辖8号屯)三间房(辖周小鬼、刘家)、新立村、德福村(辖常家)、德兴村、胜利村、三合村、繁荣村、二(三)道沟村。
1951年10月28日,中共黑龙江省委通知:将原龙江县第四区划分为碾子山区和第四区。此前四区已于10月5日迁往繁荣村。
1952年1月16日,碾子山区改称碾子山镇,设镇人民政府。
1954年9月27日,省政府决定调整龙江县行政区划。行政区划变动如下:第一区设于善保屯,第二区在华民村,第三区在朱家坎镇,第四区由繁荣村迁回碾子山镇,第五区设在李三店镇,第六区设在七棵树村。朱家坎、碾子山两个镇由龙江县直辖。
1958年3月,黑龙江省人民政府令:将龙江县四区头道沟乡的头道沟、吉新、二道沟、六段、大营、胡家坟、二道桥子等屯划归碾子山镇,全镇面积为97 平方千米,撤销头道沟乡建置。7月,将甘南县保安乡的三皇庙、簸箕山、马架屯3个屯划归碾子山镇,碾子山总面积增到177平方千米。9月15日,碾子山镇成立超美人民公社,隶属龙江县。是年秋,将龙江县三道沟乡的三江省、野猪窝、郭狄坑等3个屯,繁荣乡的三撮房、五间房、曹家沟、赵家屯、刘家沟、钱沟、下九里、唐家屯等8个屯,以及龙德乡的九里屯等共12个屯划归超美人民公社,面积增加到357平方千米。12月12日,经省政府批准,建立以国营华安机械厂为主体的县级厂、社(华安人民公社)合一的华安人民公社,隶属嫩江专署。
1960年5月31日,市人委根据省人委转发国务院关于撤销嫩江专员公署并调整部分专区的批复精神发出通知,将原嫩江专员公署直辖的华安人民公社及其所辖的24个村和28个街巷(总面积357平方千米)划归齐齐哈市。
1961年8月30日 撤销政社合一体制,恢复区级行政体制,华安人民公社改为华安区人民委员会,隶属齐齐哈尔市。
1967年10月30日,撤销华安区人民委员会,成立华安人民公社革命委员会。1968年1月7日,齐齐哈尔市革命委员会决定:华安人民公社革命委员会改为华安区革命委员会。1980年6月20日,华安区召开第八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会议决定:改华安区革命委员会为华安区人民政府。
1983年12月24日,黑龙江省黑政函51号文件批准,齐齐哈尔市华安区改为齐齐哈尔市碾子山区。(以上摘自当地政府网站)
2000年,碾子山区辖4个街道、1个乡。 根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全区总人口82507人,其中各乡镇人口(人): 富强街道 16079 跃进街道 18356 繁荣街道 15157 东安街道 13661 华安乡 19254
碾子山区辖4个街道、1个乡:东安街道、富强街道、跃进街道、繁荣街道、华安乡。
2005年7月7日,黑龙江省人民政府批准:齐齐齐哈尔市碾子山区撤销华安乡并入城市街道办事处。(黑民区80号) |
|
碾子山区依山傍水,风景秀丽,是齐齐哈尔市著名的山水旅游城,是黑龙江省名胜风景区和省级生态园林城。境内有距今800余年历史的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金东北路界壕边堡遗址,亦称金长城;有国家AAA级军工旅游景点;有被誉为鹤城奇山的国家AA级旅游景区蛇洞山;有距今1.1万多年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蛇洞山旧石器遗址;有黑龙江省首次发现盘羊头骨化石的出土地;还有雅鲁河漂流码头,以及被称为天然氧吧的万亩森林公园和省甲级公园重山园及百树园、世纪广场等旅游观光景点和休闲娱乐场所。 |
|
振华学校是齐齐哈尔市碾子山区一所出名的中学,其中的学生荣获全市全省多种奖项与荣誉
振华中学有着许许多多的老师,如胡晓艳、刘洋、苗树军,都荣获过优秀教师等称号。虽然该校成立时间不长,但在山城人民心中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碾子山区第三小学是碾子山区至今一所优秀的小学,这所学校荣获了各种荣誉。
碾区三小里有着相当多的好老师,现碾区三小已经与原来的振华合并,优秀的老师更是非常之多。如王秀兰、李云、宣弘艳,都获得过各个方面的奖项,教育孩子的方面都十分出色,让家长特别信赖。 |
|
碾子山靠近山区,所以终年天气凉爽,空气良好。树木山林较多,所以可以说是绿色的城镇。碾子山以产土豆、白菜等绿色食品为主,各种农作物更是数不胜数。 |
|
中国·碾子山登山节(Mount Climb Day Of Nianzishan China)
碾子山区位于齐齐哈尔市西北部,是大兴安岭的余脉,风光秀丽,景色宜人。有神秘传说的蛇洞山,有清澈的雅鲁河,有近千年历史的金长城,有体现石文化的世纪广场。
从2001年起,碾子山区为打造“山水旅游城”的品牌,以扩大开放、招商引资、推动旅游、发展区域经济为目标,连续举办了三届“中国·碾子山6·2 8登山节”。
登山节以经贸洽谈为重点,以旅游观光为特色,依托山水资源和历史文化,塑造地方形象,繁荣区域经济,现已成为黑龙江省较有影响力的旅游文化盛会。通过举办登山节,全区的旅游事业得到发展和完善,投资环境进一步改善,城市建设日新月异,招商引资硕果累累,经济与各项社会事业取得了长足进步。金长城(金东北路壕界边堡)(jin Dynasty Great Wall [Jin Dynasty Northeast Road Border Wall Relics])
齐齐哈尔市境内有金代所修长城206.15公里,经行于齐齐哈尔市的甘南县、碾子山区和龙江县。金长城是公元12~13世纪以女真人为主体,驱役各族人民共同修筑的,从东北的嫩江之滨到西南的黄河河套,是一段长达4千多公里的军事防御工事。工:程分东北、西北,西南三路。齐齐哈尔段金长城属于东北路之一段,也是金修长城最早的一段。金廷为了巩固新领土,保卫金都上京,也为了继续扩大战果防止北部骚扰,决定派大将婆卢火于天辅五年,即公元121年开始治边修长城。史称婆卢火治边有功,屡受嘉奖,最后殉职于这条长城线上。齐齐哈尔段金长城主墙高大完整。护城外附马面,上置戍楼。墙面有驰道,可供车马通行。墙外有护壕,以护主墙。根据需要往往在主墙外修有不连贯的第二、第三道墙壕,加强了防御的功能,在墙内侧有屯驻军兵的戍军堡。因此齐齐哈尔段金长城工程配套、结构合理。又因元代以后长期荒芜、人迹罕至而保存较好,现状可观。因铁路滨洲线、牙林线,公路碾北线及雅鲁河水道均由金长城处通过,碾子山区段的金长城,当是参观、游览的最佳处。
世纪广场(Centurial Square)
碾子山世纪广场位于城区中部,为区委、区政府与华安厂联手,历时两载,取用本地8种石材建成的5万余平方米的休闲广播,其中花岗岩巨鼎,麦饭石币道皆为世界之最。
花岗岩世纪宝鼎,连基高17.7米,鼎高5米,直径4.5米,重50吨,其大气雄伟,极寓安泰之意。鼎卜碑身隶书“世纪宝鼎”鼎铭,祥和稳重,古气照人;左侧及后身份题“联手擎宝鼎,同心铸千碑”与“区厂一家人,相依共生存,联手同发展,造福为人民”,一联一诗,表明华安厂与地方政府携手并进的共同心声。基座四围,30头石狮形态各异,似颂一方盛世升平;阶侧蛟龙并驾,兆示经济腾飞之势。
广场地面大部分由10万多块花岗岩加丁砌就,象征着10万多民众鼎力同心。86米长麦饭石世纪甬道,山2002块麦饭石整块与6个十块铺成,寓意着公元2002年6月28日落成,又彰显着“麦饭石之乡”资源之丰厚。
中心建筑北侧设置70米长文化长廊,期以记载名人墨客生命之轨迹。长廊下3米宽河流石按摩小径,应民便民,日现健身功用。四周华灯错落,精巧别致,风景平添。
世纪广场已成为碾子山区新的标志性景观,也是人们休闲、娱乐和集会、活动的重要场 。
蛇洞山
碾子山区生长蛇的山---蛇洞山
火车经过蛇动山时都会鸣笛,据说是火车在路过蛇动山时曾经压死过一只蛇,从而以后在路经蛇动山时都会鸣笛。
蛇洞山上设有缆车、游泳池、还有清凉透白的一条河,有蒙古包,乡村饭店,还有用木栏搭乘的二层小楼,都是可以住的。在晚上还有篝火晚会,热闹非凡。如果不想吃饭店做的、还可以自带烤肉去烧烤,是山城与外地人休闲娱乐的好地方。
蛇动山还具有漂流胜地的美称,可以在蛇动山往下坐皮艇向下漂流,水十分浅,还可以漂流着打水仗,不管相不相识,都可以互相撩水,笑语不断。
蛇洞山是避暑山庄,夏天清凉解暑,冬天就是一个银妆素裹的山庄。并且可以随时随地的打牌、玩麻将。让人身心放松,休闲娱乐。 |
|
中国麦饭石之乡 |
|
- n.: Nianzishan District
|
|
碾子山 |
|
碾子山区直辖地域 | 齐齐哈尔碾子山区人民医院 | 齐齐哈尔碾子山区中医院 | 齐齐哈尔市碾子山区中医院 | 齐齐哈尔市碾子山区卫生防疫站 | 齐齐哈尔碾子山区华安厂职工医院 | 齐齐哈尔碾子山区妇幼保健站 | 齐齐哈尔市碾子山区华安服装鞋帽厂 | 齐齐哈尔市碾子山区东风饭店 | 齐齐哈尔市碾子山区同心饭店 | 齐齐哈尔市碾子山区山城宾馆 | |
|
|
碾子山区直辖地域 | 跃进街道 | 曙光乡 | 东安街道 | 富强街道 | 繁荣街道 | 华安乡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