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轄區 : 中國 >遼寧 >大連 > 甘井子區
顯示地圖
目錄
行政區劃代碼
  210211
區情概況
  甘井子區是遼寧省大連市的一個市轄區,位於大連市西部和西北部的城鄉結合部,呈馬蹄形環抱市區。地理坐標北緯38°47′~39°07′,東經121°16′~121°45′。面積502平方公裏。地形西南部寬,東北部窄。東西長40公裏,南北寬35公裏。東北與金州區、大連經濟技術開發區接壤,南與沙河口區為鄰,西南與旅順口區毗鄰。東、南臨黃海,北瀕渤海。人口58萬。區境北部陸路地處大連市區的咽喉要道,鐵路、公路形成網絡。設在區境內的中國民航大連周水子國際機場,國內外航綫四通八達。海岸有專業碼頭多處,海運發達。甘井子區黨政機關駐大連門廣場1號。郵政編碼116033。
自然地理
  地質狀況
  甘井子區域的地質、地貌同遼東半島一樣,先後經歷鞍山運動、燕遼運動、加裏東運動、華力西運動、印支運動、燕山運動和喜馬拉雅諸次構造運動演化塑造而成。區境位於緯嚮構造帶和新華夏係第二巨型隆起帶的復合部位,地質構造復雜。
  境內地層依據地層生成的時代和岩石組合特徵,由老至新,劃分為青白口係、震旦係、寒武係和第四係等4個地層係統。青白口係地層不全,衹有南芬組地層出露。震旦係地層分佈最廣,寒武係地層不發育,衹有下統。第四係地層較發育,有中、上更新統和全新統。
  區境岩石多為沉積岩,且以炭酸????類為主;其次,為粘土岩類和硅類岩類。這類岩石都遭受輕微區域變質作用,形成變質岩,如石英岩、大理岩、千枚岩等。另有海相沉積物形成的石灰岩,以及近海濱沉積物。侵入岩僅有輝緑岩。岩石分佈,大體以旅大公路北路為界,以南主要是石英岩和板岩,在靠近公路處夾雜少部分石灰岩和輝緑岩;以北多為石灰岩,有的侵入少部分的基性岩。
  地形山脈
  區境位於遼東半島南部,為千山山脈嚮西南的延伸段。北瀕渤海,南臨黃海,形成兩海之間丘陵起伏的半島地形。渤海與黃海之間最窄的大連地峽,僅4.6公裏,在區境東北部大連灣與毛塋子一帶。一級分水嶺作北東東嚮展布,由金州的大黑山進入甘井子區境內,主要由煙筒山、駱駝山、狼山、大山頂、鞍子山、砬子山、四大望山、老座山和城山組成,分水嶺北側的水係流入渤海,南側的水係註入黃海。
  西南部地勢較高,呈北西——南東方向延伸,在城山以北有玉山、五頂山、將軍旺山、黑石山、簸箕山和炮臺山至渤海釣魚臺;城山以南有鞍子嶺、橫山、老鷂窩山、雞冠山、263.4高地至黃海岸邊。這些山體組成二級分水嶺。馬欄河和凌水河的分水嶺有橫山、歪石砬子、平頂冠、尖寺山,為三級分水嶺,基本上作東西嚮延伸。但營城子鎮三級分水嶺為北西嚮。夏傢河上、中遊河𠔌為南西嚮,在革鎮堡流嚮北西,作90度轉彎。辛寨子——革鎮堡地勢較平坦。
  山地最高海拔405米,屬丘陵地形。頂部多呈圓頂狀,脊綫呈波狀,坡度平緩。高丘多由震旦係橋頭組石英岩,南芬組板岩夾石英岩,少數震旦係中統灰岩組成。低丘主要由灰岩、泥灰岩、板岩、輝緑岩組成。丘陵以西南部為集中,以海拔40米為基綫,在凌水鎮、辛寨子鎮的西部和營城子鎮的南部連成一片,其走嚮受構造控製。東部,特別是中部地區的丘陵分佈零星。丘陵的較高部位一般基岩裸露,在低部位坡面上岩屑覆蓋。
  區境海岸綫148.68公裏,其中陸岸綫為139.6公裏,按海區分,黃海海區76公裏,地質結構多為基岩岸;渤海區636公裏,地質結構為基岩岸與砂岸各半。島岸綫為9.08公裏。黃海岸段小平島至老偏島海底地形平坦,海岸陡峭,水深40米上下,底質以泥、泥砂、貝礫為主。大連灣區段的海底地形,自西北嚮東南傾斜,底質為泥底及少量泥砂底、岩礁底。渤海岸段自黃竜尾嘴至螞蟻島方向,引直綫20公裏斷面剖視,地形平坦,水深不超過15米,大部分為5米上下,大部底質為泥砂底,部分為泥底、岩礁底,少量貝礫底。
  全區灘塗總面積2.65萬畝。其中黃海區1.2萬畝,渤海區1.45萬畝。黃海區灘塗底質除小面積的泥沙外,大部分為泥質。可利用養殖面積6600畝。渤海區灘塗大部為泥沙底,泥底面積很少,可利用養殖的面積1萬畝。
  潮間帶。黃海岸,小潮100——200米,大潮300——400米;渤海岸,一般小潮600——700米,大潮達1000米。
  黃海段灘面狹小,受附近廠礦或生活排污影響,生物量少,利用價值較小。渤海段的王傢套、文傢嘴、鞍子山、夏傢河子、毛塋子灘等處,面積不大,但受污染較小,生物種類亦多,有開發利用價值。灘塗有埋棲類水産品近20種。平均單位資源量約80公斤/畝。優勢品種,主要是蜆子,占總量的54%。其中以雜色蛤、蛤仔的藴藏量各占總資源量的約20%;文蛤約占14%。
  水文狀況
  大連灣位於遼東半島南部,係遼東半島第一大海灣。東西長14.8公裏,南北與東西略等,水域面積約170餘平方公裏。水深在東南最深處可達35米,均深約15米,平均流速2節。海灣內為規則半日潮,潮差3——4米。海灣1月平均氣溫-3——-10℃,8月平均氣溫24℃,年平均氣溫8——11℃。秋鼕季多為北風和西北風,夏季多為南風和東南風。海水嚴鼕不凍,適宜船舶進出,投錨靠舶。聞名於世的大連港,坐落在灣內西南岸。灣內海流緩慢,溫度適宜,水質肥沃,宜於海生物的生長。
  
  小平島灣在小平島東部。面積8平方公裏。海岸綫長8公裏。海水等深綫1——20米,平均流速1節。海灣為半日潮齡,原為小海峽,近2個世紀以來,由於潮汐、海流和河流作用,使小平島與陸地相連,成為陸連島。海峽分為東、西兩個海灣。
  
  營城子灣在營城子鎮北部。面積16平方公裏,縱約3.7公裏,橫約5.6公裏。海岸綫長15公裏。海水等深綫2——10米,西北灣口最深超過10米。平均流速1節,海灣內為半日潮齡。
  
  牧城灣在營城子鎮東北部。面積4平方公裏。縱橫約1.85公裏。海岸綫長6公裏。海水等深綫2——4米,平均流速1節,為半日潮齡。
  
  黃竜尾嘴在營城子鎮黃竜尾北部。面積1平方公裏。第四紀時,受喜馬拉雅運動的影響,古陸下陷,海水入侵,陸地隆起,形似竜尾,故名。尾嘴嚮北突出入海,與金州區蕎麥山連綫為金州灣。北崗海拔40米,還有東、西崗。西崗峰頂海拔56米。三崗突出入海。嘴子的海水等深綫6——20米。三崗為天然漁場,海産品豐富,崗南叢林密佈。東崗是天然的海水浴場。
  
  凌水河河口在凌水鎮東南2公裏。凌水河東南嚮流入黃海,口東為西尖山,口西為“大腦瓜”。河口段長1公裏,寬10——200米,水深2米。河口右岸有大連第三發電廠、大連航運公司修船廠。還有船塢一處。水泥航道長330米,寬15米,入海航道長100米,寬40米。河口東西有近400米長的卵石沙灘,為天然海水浴場。
  氣候特點
  甘井子區屬北半球暖溫帶半濕潤季風氣候區,有四季分明、雨熱同季、光照充足,降水集中等氣候特點。大陸度在58以上,屬大陸性氣候範疇,且風嚮的季節變化非常明顯,風速較大,又具有季風氣候特徵。但由於三面環海,時節晚於內陸,又具一些海洋性氣候的特色。故鼕無嚴寒、夏無酷暑、秋溫高於春溫,鼕春兩季風速較大。年平均氣溫一般在10.1—11.2℃之間,1月份最冷,月平均氣溫-2.9—-6.2℃;8月份最熱,月平均氣溫23.9—24.7℃。氣溫的年較差(最熱月與最冷月平均氣溫之差)在27—31℃之間變化。氣溫的日較差(日最高氣溫與最低氣溫之差)年平均在6.8—10.3℃之間。境內地面的年輻射總量年平均為115.6千卡/平方釐米。年日照時數為2610——2740小時。年日照時數率為60~62%。4月中旬至10月中旬為無霜期。11月初見秋霜,至翌年4月中旬終止。平均全年無霜期190天左右。全區年均降水量662毫米。年、季的主導風嚮是北風和東南風。相對濕度全年平均為68%。年平均蒸發量在1450——1600毫米,是年降水量的2——3倍。
  自然資源
  土地資源豐富。全區海岸綫總長150公裏,海水養殖規模3.9萬臺筏,灘塗養殖面積1200公頃。種植業經營規模7400公頃,其中糧田經營面積1733公頃,蔬菜經營面積1133公頃,果樹經營面積4533公頃。全區有林面積2.13萬公頃,森林覆被率45.8%。
  甘井子區盛産對蝦、鮑魚、扇貝、 海膽等海珍品;富士蘋果、大櫻桃、黃桃、特菜、蛋粉係列等名優産品。
地名由來
  傳說,早年間甘井子叫黃山嘴子,黃山嘴子原來是個小漁村,住着幾十戶人傢,靠打魚捕蝦為生,不愁吃,不愁穿,就是有一件事不遂人心願;山不青,草不緑,世世代代為飲水澆地犯難。自古以來,不知打了多少眼井,就是沒有打出一眼甜水井。風水先生看風水、觀地脈都不管用,打出的水又苦又澀,簡直沒法喝,洗衣服不掉灰,澆莊稼不長,日子過的實在不舒心。
  村子裏有個叫大水的小夥子,年方十八,長得俊氣還有點虎氣,從小就立下打井的誓願。他白天出海打魚,晚上回村挖井,鐵鍁鏟禿了不知多少把,鐵鎬一把又一把磨成鐵疙瘩,井挖了一眼又一眼,一挖就是十幾年,人纍瘦了,頭髮纍白了,可挖出的井沒有一眼是甜的。小夥子仍心不死,志不移,不打出甜水井誓不罷休!
  大水的精神感動了東海竜王的三公主,一天夜裏,三公主漂洋過海來到了黃山嘴子,在黃山寺裏喬扮改裝,變成了一位美麗的漁傢姑娘。苗條的身材,彎彎細細的眉毛,白淨紅潤的面孔,誰見了誰都會喜愛。
  三公主來到一眼井邊,已經是半夜光景了,衹見大水全身汗水和着泥水,一動不動地躺在井臺上,身上受傷的地方還不住往外滴血水。三公主心一酸,熱淚撲籟籟就落了下來。她撥下頭髮上的一支仙花,淚水落在花瓣上,仙花帶着三公主的熱淚和心願飄落到鹹水井裏,井水立刻翻起一陣浪花,嚮外放出耀眼的紅光。熟睡中的大水被耀眼的紅光照醒,一看,身邊站着一位年輕漂亮的姑娘。正笑眯眯地望着他。漁村裏的大人小孩,男男女女,大水閉着眼睛都能叫出名字,這位姑娘可是第一次見到。她是誰呀?為啥這樣看人?大水不禁一陣臉紅。姑娘見大水臉紅,大大方方地嚮他施了一禮,說道:“大水哥,你打的這眼井是甜水井,不信你打上一桶嘗嘗。”
  大水一骨碌爬起來,往井裏一望,衹見井水翻着浪花,閃着金燦燦的光。大水忙把拴着繩子的木桶放進井裏,打上一桶水一喝,那水又清涼又甘甜,喝井嘴裏甜到心窩窩裏。大水好不奇怪,這口井的水本來是鹹的,現在怎麽會變成甜的呢?他顧不得多想,“咕鼕咕鼕”一口氣喝了半桶水!喝完水又跳又喊:“甜水!甜水!都來喝甜水呀!”可憐大水本來已經纍的筋疲力盡,這一跳一喊,高興過度,“噗通”昏倒在井臺上。三公主一把將大水扶住,用仙花在他身上一拂,大水醒過來了,嘴裏不住地叨念着:“甜水,甜……”
  鄉親們來了,你一碗,他一瓢,喝呀、樂呀、蹦呀、跳呀,小夥子姑娘們樂的流下了眼淚,大爺大娘們樂的跪在井臺上一個勁磕頭,在場的人“忽啦”一聲全給大水跪下了。大水忙把鄉親們一個個扶了起來,說道:“鄉親們,大夥要謝就謝這位姑娘吧!”他轉身用手一指,不料姑娘不見了。
  三公主私自來到人間,觸犯了竜規,東海竜王把她關了起來。三公主相念鄉親們,更想念大水,一天夜裏趁看守的蝦兵蟹將不註意,私自逃了出來,第二次來到人間。三公主見黃山嘴子水變青,草變緑,地裏的莊稼更是油緑緑的,甭提有多樂了。鄉親們見三公主來了,把她裏三層外三層圍在中間,姑娘小夥子們禁不住又舞又唱:
  山不青哎,草不緑,
  黃山嘴子自古水不甜。
  喝到口裏苦又澀,
  澆進地裏起白鹼。
  咳衣咳,咳衣咳,
  喝到口裏苦又澀,
  澆進地裏起白鹼。
  姑娘有情哎,情相連,
  苦水如今比蜜甜。
  姑娘來去無蹤影,
  莫非仙女降人間?
  咳衣咳,咳衣咳,
  姑娘來去無蹤影,
  莫非仙女降人間?
  三公主唱道:
  姑娘不是神來不是仙,
  山海從來緊相連。
  竜女願做漁傢女,
  不愛竜宮愛人間。
  喲喲嗨,喲喲嗨,
  竜女願做漁傢女,
  不傢竜宮愛人間。
  三公主來到漁村後,在鄉親們的撮合下,你有情,我有意,不多日子就和大水成親了,小兩口你恩我愛,小日子過的紅紅火火。
  東海竜王聽說三公主逃走,還和大水成了親,氣的差一點昏死過去,一聲令下,魚鱉蝦蟹齊出動,把黃山嘴子圍的水泄不通,一陣雷雨狂風,天昏地暗之後,大水變成了井架,三公主變成了轆轤。
  鄉親們聞訊來到井邊,望着高高的井架和園園的轆轤,全部流淚了。大夥一邊流淚一邊唱道:
  狠心的竜王好糊塗,
  親生女兒變轆轤。
  轆轤井架是咱骨和肉,
  喝口甜水淚不住。
  喲喲嗨,喲喲嗨,
  轆轤井架是咱骨和肉,
  喝口甜水淚不住。
  從這以後,鄉親們每當打水的時候,井架和轆轤都要發出“吱吱扭扭”的聲音,好像大水和三公主嚮竜王訴說不平,又好像為鄉親們祝福……
  這眼井的甜水,打不盡、用不竭,鄉親們為了感激大水和三公主的恩情,取甘甜之意,把黃山嘴子這個小漁村改名叫甘井子,一直沿用到今天,大水和三公主的故事也世世代代流傳下來,那首《轆轤》歌還時常有人唱着:
  轆轤井架是咱骨和肉,
  喝口甜水淚不住。
  喲喲嗨喲喲嗨……
歷史沿革
  公元前3世紀戰國時期屬燕遼東郡(治襄平,今遼陽市)轄地。秦因之。
  西漢時屬遼東郡沓氏縣。
  三國時期魏改沓氏縣為東沓縣。
  西晉屬遼東郡(國)的北豐縣(今瓦房店市)。
  東晉時期先後為前燕、前秦、後燕屬地,歸平州遼東郡管轄。
  公元668年(唐總章元年)以後,屬安東都護府積利州(今瓦房店市境內)轄地。
  遼代屬蘇州(金州)來蘇縣管轄。金代屬東京路遼陽府復州化成縣。
  1216年(金貞祐四年)升化成縣為金州。區境屬金州轄地。
  元代屬金復州萬戶府。
  明代屬金州衛。
  清代先後為寧海縣、金州廳旅安社管轄。
  中日甲午戰爭後,清政府於1898年(光緒二十四年)被迫與沙俄簽訂《旅大租地條約》、《續訂旅大租地條約》,旅大淪為沙俄殖民地。沙俄當局置關東省。當時,小平島、岔溝、營城子屬旅順行政區;革鎮堡、辛寨子、柳樹屯、臭水子一帶屬金州行政區。
  1905年(光緒三十一年)日俄戰爭後,日本取代沙俄占領旅大,改關東省為關東州。今甘井子區域分屬關東廳(關東州廳)下屬的大連、旅順及金州民政署。
  1937年,海貓屯會、周水子會改為區,劃入大連市役所。小平島會、欒傢屯會、岔溝會、革鎮堡會、周水子會的一部分劃歸旅順民政署;南關嶺會、大連灣會及海貓屯會的一部分劃歸金州民政署。
  1944年鼕,原旅順民政署所轄營城子會、小平島會、欒傢屯會、岔溝會、革鎮堡會和金州民政署所轄的南關嶺會、大連灣會改為區建置,劃歸大連市役所管轄。
  1945年8月22日大連解放。同年11月8日大連市人民政府成立。12月,大連縣人民政府成立。這是境內首次設置的縣級政權。大連縣轄甘井子、南關嶺、革鎮堡、西山、營城子、岔溝、大山、小平島等8個區。1946年5月,大山區並入小平島區,大連縣改轄7個區。各區置區公所。1949年12月18日,區公所改稱區人民政府。
  1950年12月大連縣撤銷,原轄區除西山區並入沙河口區外,設甘井子、營城子、小平島3個市轄區,隸屬旅大市人民政府。
  1955年4月,區人民政府改稱區人民委員會。
  1956年8月,小平島區與營城子合併,置大辛寨子區,隸屬旅大市人民委員會。
  1959年8月,撤銷大辛寨子區,轄區分別劃歸沙河口區、甘井子區和旅順市。
  1960年4月,甘井子區人民委員會改稱甘井子區人民公社。
  1961年6月,恢復甘井子區人民委員會稱謂。
  1968年5月,甘井子區人民委員會改稱甘井子區革命委員會。
  1980年8月恢復甘井子區人民政府稱謂。
  1984年1月,金縣大連灣鄉劃歸甘井子區
  2001年,全區有6個鎮、13個街道辦事處,共設村民委員會49個、社區居民委員會96個。年末戶籍總人口54.6萬人,比上年增長27%,其中農業人口13.3萬人,占24.4%;人口密度每平方公裏1109人。
文物古跡
  營城子漢墓
   
  營城子漢墓坐落於甘井子區營城子鎮幕城驛與沙崗子村之間。這裏背靠群山,前迎渤海,山地豐腴,山清水秀。被國務院定為國傢重點保護單位的營城子漢代壁畫墓,是遼南已發現的唯一磚砌壁畫墓,也是全世界所罕見的。漢墓為磚砌結構,看似“山”字型,建有主室、套室、前室和側室,中間高,側室低,錯落有緻,墓室全部由青磚砌築。磚的一端均飾有環狀紋、羽紋、方格紋等圖案。有的磚飾還塗有紅色、黃色或白色色彩,使墓室內富麗堂皇、絢麗多彩。墓室穹頂彩取青磚嚮上內收,交錯疊壓式砌築工藝,綫條柔和,結構科學,堅固耐久至今約兩千年。壁畫繪在墓室主室內壁和東西兩權門門外墻面上,是一幅墓主人升天圖。國中央正中繪有一名男子,着長衣,佩長劍,面嚮左方,腳下云霧繚繞。男子前方有一老者,迎接墓土。漢墓內還遺留一些隨葬的陶案、陶房、陶竈、陶豬、陶燈等器皿。
歷史人物
  喬有年
  喬有年(生於道光年間~?) 字椿溪,號古農。出生於奉天省營城子雙臺溝(今大連市甘井子區營城子鎮雙臺溝村),後遷居旅順大潮口(今旅順口區三澗堡鎮石灰窯村)。喬有年自幼聰明,讀書用功。1858年(鹹豐八年)中舉人,1862年(同治元年)中進士。幼時一隻眼睛被車夫不慎鞭傷,留下疤痕。1862年喬參加進士科考時,最先交捲,主考官閱其捲後大加贊許,但見他五官欠端正,便嘆道:“可惜,可惜!一隻眼睛半職官啊!”他聽後立即回答:“一隻眼睛半職官,半個月牙照滿天。”主考官聽後,非常佩服。中進士後,於同年被授予京城工部主事。
  喬有年任官後,回鄉省親、拜師。一天,老師得知喬有年來拜,一早便和學生在書館前等候,可日上三竿也不見他到來,當老師得知他在其嶽父傢吃茶時,便令學生回屋讀書。喬有年來書館時,見館前冷冷清清,進屋沒人理睬,衹好躬腰站在授課老師炕前。少許,老師冷冷問道:“可是大人駕到?”有年見老師有所怪罪,便跪在孔子像下,不敢出聲。約有一炷香時,老師說:“起來吧”。有年起身,老師訓斥道:“臨試前我打你兩板子,是要你改變粗魯性子,想不到你今天還是‘天地君親嶽’”!喬有年再三謝罪說:“學生不忘‘天地君親師’”。
  喬有年性情豁達,膽識不同凡俗,做事明斷。有一年,金州旗署擅自增收公糧,引起民憤。有年得知此事,便挺身而出,力爭減免租稅。旗署自知理窮,被逼應允。為防變故,有年據此立下條規,刻於石上,以示永遠。
  1868年,康七、於竜川等率民衆300餘人圍攻金州城。金州旗、民官衙聞風喪膽,驚慌失措。當時水師協領穆謹欲發兵鎮壓,被副都統製止。在解圍無策時,喬有年衹身一人冒險到康七等人營區,說服康、於等人解除圍攻,避免了場血案。
  1871年底,喬有年由京回鄉省親,時值金州發生一起安圖(金州副都統)誣陷韓道觀等人的冤案。是年金州地區遭水災,鄉民顆粒不收。各鄉派代表赴金州衛旗署報災,哀懇賑濟。旗、民兩署不但匿災不報,海防同知徐仲三還親率衙役威嚇逼徵租稅,不減分毫,且以最高額限期交納。適逢副都統安圖巡視旅順水師,鄉民在車前跪請減免租稅,並請代為上奏。安圖一口應允,但其回署後,久無音訊。鄉紳韓道觀便聯合衆人去金州再次懇請減稅賑災。在公堂上,金州防禦奎三唆使安圖的爪牙推倒大堂公案,以誣韓道觀等人哄堂鬧事,當場捉拿韓道觀等9人,嚴刑拷打,並判以賊匪重罪。韓道觀拼死抗訴,被押入大獄。後又提解省城再三審訊。當時此案已無力翻駁,造成民情抑鬱,加之災後民不聊生,而官府逼租照舊,人心惶惶,無心過年。喬有年瞭解到這些情況,便於正月初三,潛由荒野小道回京。奎三得知,暗遣刺客追殺,未遂。喬有年回京後,懇求同鄉鄧御史兩次嚮朝廷申奏,朝廷下令調查兩次,於1873年(同治十二年)冤案纔得以昭雪,韓道觀得以生還,災民得到賑濟。
  約在1874~1875年間,喬有年由工部主事降為知縣。先後於山東蒙陰、章邱等縣任職。任知縣期間,喬判案清明,曾巧斷、平反了一批冤案。相傳,呂劇《喬老爺上轎》就是依據他的政績編寫的。數年後,由於他公明清廉,引見卓異,升為知州。朝廷命文已公佈,但因病尚未到任而卒。死後葬於濟南府城郊。
  閻世開
  閻世開(1853~1894) 字梅一,號綬廷。鹹豐七年出生於奉天金州廳南金社三道溝(史稱金州南三道溝,又名南三十裏堡,今屬大連市甘井子區南關嶺鎮)。其父閻學典為人剛直,一生致力於鄉裏私塾教育。在私塾裏,其父不僅講述傳統教材,還搜集資料自編《鄉裏莊戶雜字》,並於課餘飯後給學生講“嶽母刺字”、“包公執法”、“文天祥愛國”等歷史故事,進行愛鄉土、愛祖國教育。受其父影響,閻世開自幼聰明好學,博覽群書,人品、學識頗類其父。成年後,承襲父業,精心從事鄉村私塾教育,並以身示範,以材示教。北至棋盤屯、南關嶺,南至泡崖子、周傢屯,東至????島、前關屯的少年,紛紛前來就學。對傢境貧寒者,免收學費,譽滿鄉裏。
  1894年中日甲午戰爭時,閻世開面對日軍踐踏我國領土,屠殺我國同胞的罪行,“懷奇蓄憤,欲有所伸”。1894年11月上旬,日軍攻占金州城、大連灣炮臺。11月7日,他被日軍所擄。日軍師團長(有資料稱為日軍少佐神尾光臣)見他儀表不俗,認為必是地方名士,便以禮相待,許以重金,讓其指明大連至旅順的山川地勢及行軍路綫。面對敵人的暴行,閻世開怒發衝冠,嚴斥詈責。日軍不解漢語,但文字相通,他提筆疾書:“爾等無緣犯我遼東,炮轟我鄉裏,槍殺我同胞,似此殘暴為古今人道所無,爾不以為恥,反以為榮。今又以金錢誘我,令我喪盡天良,實令人百思不解!爾當知吾乃堂堂大清臣民,豈甘為倭奴走卒!”日寇見利誘不成,反遭一頓痛駡,便惱羞成怒,以死來威脅恫嚇。在死亡面前,閻世開毫不畏懼,繼續奮筆疾書,痛斥敵人:“倭寇!先誘之以金錢,繼之以恫嚇,真乃卑鄙已極,吾愈怒上加怒。可惜吾手無寸鐵,不能與爾賊們血肉相驅,終天遺恨!僕心志已堅,寧做中華斷頭鬼,勿為倭奴屈膝人!”後順手拾起石硯朝日酋砸去。日軍見軟硬都不成,便露出帝國主義強盜的野蠻本性,慘無人道地將閻世開推至該村西山麓剖腹摘心肝酷殺,時年37歲。
  閻世開被日軍殺害後,他的弟子們及鄉親將他葬於村北嚮陽坡上,並樹碑一塊(原碑今已不存)。1895年歲首,瀋陽????運使張之漢聞之,認為閻世開乃“奇士”,其詈敵之筆“足以撐天地,泣鬼神”,因作歌一首以褒其節。歌曰:“……頭可斷,舌可抉,刃可蹈,筆可折,凜凜生氣終不滅。籲嗟,閻生古義烈。……閻生發衝敵目笑,不能華語舌空掉,抽筆憤書忠義詞,飛雪刀光迸出鞘,刀邊駡敵怒裂眥,擲筆甘就刀頭死。心肝攫出泣鬼神,淋漓血染山凹紫。”
  1994年10月,在閻世開被日寇殺害100周年之際,大連市甘井子區南關嶺鎮人民政府將其墓地重修。1997年5月,中共大連市委、大連市人民政府將其墓地確定為大連市愛國主義教育基地。2001年,經大連市文物管理委員會批準,閻世開墓於是年11月7日由甘井子區南關嶺街道中溝村遷至喬山公墓。
  圓明
  圓明(?~1894) 小平島(今大連市甘井子區境內)海神娘娘廟主持。大連著名愛國寺僧。
  1894年11月,侵華日軍前頭部隊進犯小平島後,將娘娘廟占做軍營,並欲拆寺廟窗欞燒火,主持僧圓明和尚率衆僧誓死反抗,得以保全。日軍大部隊侵入該區後,勒令圓明和尚遷出寺廟,擬改寺廟為指揮部。圓明和尚寧死不遷,怒斥道:“爾等海盜,出無名之師,占有主之地。毀我桑梓,戮我蒼生,自古至今,未有爾等殘暴也。今挾兵刃,威我身軀,毀廟堂,污神靈,罪不容誅。吾乃佛傢之徒,以慈悲為宗旨,豈能讓我神聖之地,作海盜殺人之窠?勿為妄想!”他知日寇殺人成性,不會善罷甘休,為明心志,揮毫做詩:“一夕半北(隱一死字)未分開,衹落魂魄上九臺;今生不能雪此恨,轉世投胎再回來。”並另錄一份同樣詩文令其徒攜之逃出廟去。他神色自若,臥於禪房。日軍闖入寺廟,見此詩文,獸性大發,堆柴於廟前,將圓明和尚推入烈火中焚燒。其徒不忍遠離師傅,躲於廟後,衹聽師傅在熊熊火焰中大駡:“海盜!海盜!咱們來世再見!”終被日軍燒死。
  圓明死後,其徒弟將他的臨終詩文拿給鄉中人觀瞻,熱血青年被圓明和尚的凜然大義所激勵,遂協助他的徒弟於當夜用炸藥將已經成為日軍指揮部的廟宇炸毀,與之同歸於盡。
  戰後,河口一帶漁民捐資醵金,重建廟宇,並立石碑以志圓明和尚不屈兵刃,不懼火焚之堅貞。該碑現已湮沒無存。
  喬德秀
  喬德秀(1849~1916) 字蘭芝,號希真子。祖籍山東省。出生於營城子西小磨子村(今甘井子區營城子鎮西小磨子村)一個貧苦農傢。勤奮好學,天賦聰穎。幼年喪父,靠母親節衣縮食入私塾讀書,因塾師段盛桐免收學費纔得以繼續就學。後為奉養老母而輟學,自設塾館授業。教學有方,重視德教,弟子們贊稱聽其講學如沐春風。1886年,他所教弟子在童試中名列榜首。
  喬德秀生平治學嚴謹,為人謙遜,通曉經史,能詩文,與遼東名士多有來往,公認為遼南名儒。1892年前後,他曾赴盛京(今瀋陽)講學,目睹當時政治風雲變幻,無志功名,便回鄉隱居。
  1900年以後,耳聞目睹列強侵略中國,尤其是沙俄日本相繼侵占遼東半島,深惑痛憤。認為欲振興中華,洗雪國恥,必須喚起民衆特別是青少年的愛國之心。這就需要嚮他們傳授文化,使其明白事理。1910年春,他在西小磨子村創辦了以愛鄉土、愛國傢為宗旨的金州私立公育兩等小學校。這是當時中國人自己創辦的惟一的一所學校(其餘均為日本人辦),自任校長。四鄉學童前往就學者百餘人。喬德秀不但傳授文化,更教做人、愛國之理。日本統治當局對學校漸有瞭解,深為反感。學校未辦三年,就被勒令停辦。直至晚年,每憶及此,引為終生恨事。
  喬德秀為人耿直,為地方公益之事,不畏強暴,置個人利益於不顧。1904年日俄戰事中,俄軍割青苗喂馬,他得知後與俄軍據理力爭,毫不妥協。日軍占領後,強行從民田取土,他衹身闖入衙門評理,迫使日本殖民當局收回成命。此舉廣為民衆稱道。
  喬德秀在辦學之餘,曾着手編寫鄉土教材。註重歷史研究,以求著史育人。搜羅古今史書,調查遠近見聞,徵其實,舉其要,編纂《南金鄉土志》一書。該書是對學生愛鄉土、愛國傢的教材,填補了金州自古無志書的空白。除此之外,還編著《東北要塞鑒古錄》、《營城子會土地沿革概略》、《忍堂治傢規則》、《鴻指三生錄》、《女箴》、《三芝啓蒙》及詩文若幹捲。
  1916年9月12日,喬德秀病故於原籍,終年67歲。
  夏尊元
  夏尊元(1931-1953) 大連灣宋傢人。1930年生。幼時,傢境貧苦。1942年,隨其父與三個弟弟顛沛流離於吉林洮南一帶。1944年,又漂泊到瀋陽。1945年,夏尊元在瀋陽一商店當傭工,以補助傢用。
  1948年11月,瀋陽解放後,夏尊元參加了中國人民解放軍。在遼瀋戰役和解放海南導戰役中作戰英勇。1950年10月,參加中國人民志願軍赴朝作戰,編入志願軍炮兵第2師30團監護連。在戰鬥中,英勇頑強,戰功卓著,曾立一等功1次,二等功3次。1953年7月,犧牲於朝鮮金城,時年24歲。被授予革命烈士稱號。
  周子揚
  周子揚(1886~1953) 名承武。出生於革鎮堡羊圈村(今甘井子區革鎮堡鎮羊圈村)一個貧苦農民家庭。幼年傢貧,未上過正規私塾,但他資質聰穎,能自學。童年靠給人放豬、放牛、打雜過活。
  1910年,周子揚來到西青泥窪屯(又名下窪、小崗子)一當鋪習商,很快掌握典當行業經營之道。習商期滿後,在該當鋪幹了幾年店員,被當鋪老闆以高薪聘為經理助手,兩年後自立當鋪,生意興隆,第一次世界大戰前夕,他在小崗子工商屆中已初露頭角。自此,他熱心公益事業,公議處(商會)為居民打井、建醫院、建公側和清掃街道等,他都首先捐款,由是受到商會頭面人物杜壽山、蘇貴廷、牛作舟等推崇,當選為商會董事。後在商會歷屆換屆中均當選為董事,成為當時有名的社會活動傢。
  約在20年代初,周子揚與三道溝左懷亭等合資在大連西山崗創辦泰來油坊,親任總經理。時值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大豆及其製品需求量很大,加之他經營有方,獲利甚多。不久左懷亭等撤股,泰來油坊由他獨傢經營。接着他又先後在大連市內開設當鋪5處,商號1處,窯業1處,購置房地産5000多坪(約合1.65萬平方米),很快成為大連八大富商之一。至解放前,擁有資金600多萬元。
  1926年,周子揚被選為西崗商會副會長。此後每屆連選連任,偕同會長龐睦堂做了不少有益於西崗商民的事。1927年,他出面與滿鐵株式會社交涉,開闢了西崗貨車站,建存儲貨物倉庫,以方便商民。1929年,他呈請開設西崗新開大街夜市。1932年,捐款倡辦大連協和實業學校。
  1940年龐睦堂去世後,周子揚接任西崗商會會長職務。1942年以後,在日本殖民當局經濟統治摧殘下,民族工商業日趨沒落。這時的西崗商會,除了為殖民當局攤派“國債”和苛捐雜稅外,衹做些商事糾紛的調解工作。
  1945年8月日本投降後,周子揚曾一度為大連地方治安維持會委員。但他在共産黨政策的感召下,沒有逃跑,也沒有受到清算鬥爭。在國民黨對旅大實行經濟封鎖期間,他積極籌集資金參與購糧活動,為解决當時的糧食問題出力奔走。1948年,周子揚獲得人民政府信賴,出任關東銀行行長。同年12月,因高血壓病癥,辭職回傢療養。此後,患腦溢血,癱瘓在傢。1953年8月病故,終年67歲。
  龐永銘
  龐永銘(1903~1966) 字述孔。3月出生於南關嶺泉水屯(今大連市甘井子區南關嶺鎮泉水村),係龐睦堂長子。9歲入南關嶺普通學堂。1918年3月在大連伏見臺公學堂高小畢業,同年9月考入天津南開中學。1923年高中未畢業便回到大連。
  1924年起,龐永銘開始協助父親經商,任福順義油坊營業部主任。1937年後,其父患病,他以副廠長身份管理睦堂機製造紙廠。由於經營有方,在代行廠長職務期間,工廠業務蒸蒸日上。
  1942年,日本殖民當局為限製中國民族工業發展,加緊控製華商造紙業的原料。1943年以後,工廠因原料短缺,能源緊張,處於停産狀態。他便開始在泉水村經營果樹園。
  抗戰勝利後,在人民政府的幫助下,造紙廠於1947年恢復生産。1948年8月,龐永銘將造紙廠原有資金、廠房、設備作為私人股份,正式進行公私合營。睦堂造紙廠更名為裕民公司中大紙廠,他任廠長。同年12月,又更名為連章造紙廠,他任副廠長。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龐永銘參加民主建國會,歷任大連工商聯常委、市人民政府委員、市政協委員、市人大代表等職。
  1966年6月,龐永銘病故,終年63歲。
  溫有玉
  溫有玉(1946~1972) 出生於辛寨子鎮(今甘井子區境內)砬子山村。小學畢業。1965年加入中國共産黨。先後任村民兵連副指導員、生産隊黨支部書記、生産隊長等職。任職期間,處處以身作則,認真做青年的思想工作,帶領群衆不辭勞苦參加農田水利基本建設,興修水利,使生産隊的面貌有所改觀,取得糧、菜雙豐收。一貫助人為樂,不辭其勞,為村中五保戶挑水、劈材,送患者就醫。至於調解民事糾紛,更為鄉人所稱道。
  1972年9月7日,溫有玉會同村幹部去北山估産。途中,忽聞山下水庫傳來呼救喊聲,他便第一個衝到水庫邊,甩下上衣,就跳入水中。當他把一個13歲的男孩頂出水面時,男孩得救,自己卻已精疲力竭沉入水中。當群衆把他救上來時,已經生命垂危。送往公社醫院,搶救無效而犧牲,時年26歲。
  文道寬
  文道寬(1944~1976) 出生於革鎮堡鎮棋盤村(今大連市甘井子區境內)。自幼勤奮好學,關心集體,酷愛美術。小學時,多次被評為“三好”學生。1961年9月入瀋陽魯迅美術學院附中,1965年9月升入魯迅美術學院中國畫係學習。
  1970年夏,文道寬大學畢業,分配到朝陽地區群衆藝術館工作。工作中,為了完成創作任務,常常埋頭燈下,徹夜不眠。擔任美術組長後,為改變朝陽地區美術工作落後狀態,積極發動群衆開展業餘美術創作,舉辦美術學習班;下鄉下廠輔導基層美術工作者,培訓美術人才。在工作、生産勞動中,與工農群衆建立起深厚的感情。
  1976年8月14日,在北票舉辦的美術學習班結束,下午,文道寬乘車回朝陽途中,遇一輛運生豬的汽車被突發的山洪衝翻。為搶救人民群衆的生命財産,他臨危不懼,3次衝入洪水中,救出遇難者,而他卻不幸犧牲。時年32歲。
  文道寬犧牲後,遼寧省革命委員會授予他革命烈士稱號。中共朝陽地委授予他“捨己救人的好幹部”稱號,並根據他的生前要求和一貫表現,追認他為中國共産黨黨員。骨灰葬於大連市臺山革命烈士墓。
  劉長春
  劉長春(1909~1983)出生於大連河口(今甘井子區凌水鎮河口村)。9歲喪母,10歲時全家遷往沙河口小劉傢屯。從小愛好體育。上小學時以100米11秒8和400米59秒的成績,創造了大連小學生中、短跑最新紀錄。劉長春在學期間性格頑強,發奮要在田徑跑道上創造好成績,為中國人爭光。由於家庭生活拮据,僅讀一年中學,便進一傢玻璃廠當畫工。由於他體育天資條件好,短跑成績優秀,1927年12月,東北大學體育部部長孫慶博讓他入東北大學體育係學習。從此,他和體育事業相伴終生。
  1928年7月,劉長春在哈爾濱“東北大學與俄僑田徑對抗賽”中,一舉奪得100米和200米兩項冠軍;1928年10月19日,他參加中、日、德三國在東北大學舉行的田徑對抗賽,以10秒7的成績破全國100米紀錄;1930年4月,在中國第四屆全運會上,100米、200米、400米三項冠軍。在以後國內的體育比賽中,他保持100米10秒7這一成績達25年之久,被譽為中國短跑名將。
  “九•一八”事變後,劉長春隨東北大學入關到北平(今北京)。1932年,日本當局許以高官厚祿,要他代表“偽滿”參加第10屆奧運會,妄圖利用他的成就提高“偽滿”聲譽。5月,他在關內《大公報》上發表聲明,拒絶代表“偽滿”參加奧運會。他此舉受到張學良將軍的贊賞。之後,張學良將軍共出資1600美元,派他代表中國首次正式參加第十屆奧運會,成為中國參加世界級運動會的第一人。翌年,在南京舉行的第五屆全運會上,他衝破種種幹擾和阻撓,高舉遼寧省代表隊的大旗闊步進入會場。在這次運動會上,他繼續保持100米10秒7的全國紀錄,奪得冠軍。
  1932年鼕,北平成立“東北體育協進會”,劉長春任總幹事。為喚醒全國人民“不忘日本鐵蹄下的東北4000萬同胞”,支持抗日救國鬥爭,他做了大量的工作。
  1938年3月,劉長春在長沙失業,並離開了體壇。1942年2月至1945年5月,任北京師範大學講師。期間,他被日本殖民當局以“反滿抗日”罪關進監獄,囚禁月餘。1946年5月至1948年1月,任瀋陽中正大學講師,遼寧省訓團視導。1948年8月至1949年2月,任北京東大體育係副教授。1949年3月至1950年8月,任長春師範大學副教授。1950年8月至1983年3月,任大連工學院教授。
  劉長春從事體育教育40餘年。在多年的教學生涯中,他一貫嚴於律己,堅持求實精神,重視加強體育基本功訓練和“示範動作規格化”,倡導啓發式教學。他說:“一個學生、一個運動員衹有吃大苦,有拼勁,將來才能有成就”。
  劉長春曾擔任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五屆全國委員會委員、遼寧省第四屆政協委員、中華體育總會常委、中國奧林匹剋委員會和中國田徑協會副主席、遼寧省體育學會副理事長等職。主要著作有《短跑運動》一書。
  1983年3月21日,劉長春不幸逝世,終年74歲。
  周明安
  周明安(1921~1983) 字光綏。10月出生於革鎮堡羊圈村(今大連市甘井區革鎮堡鎮羊圈村)一個工商業主家庭,傢道富裕。自幼聰明好學,未滿5周歲即入私塾讀書。1931年4月,入日本人的大連伏見臺小學校,畢業後升入日本人的大連第二中學校。1941年4月,考入日本北海道帝國大學農學部。1945年7月大學畢業,獲農學士學位。
  1945年8月初,周明安由日本返連。不久,日本投降。同年11月,大連市政府成立後,即投身人民教育事業,先後在大連一中、聯合中學等學校任教。在教學期間,由於博學和認真負責的教育態度深受學生們愛戴。1947年5月,任關東公署農林廳副廳長,1949年4月改為旅大行政公署農林廳副廳長兼公署行政委員、旅大農業試驗場和旅大農場場長。1952年12月,改任旅大市人民政府農林局副局長。1953年被選為旅大市第一屆人民代表。
  1955年6月,周明安調任遼寧省人民政府農林廳副廳長。1957年參加“九•三學社”。作為黨外人士,他熱愛社會主義,長期與共産黨合作,胸懷坦蕩,平易近人。任職期間,堅决按黨的政策辦事,工作大膽負責。根據遼寧省地理、土壤、氣候、水力資源等情況,提出過許多好的意見和辦法。為了培養基層農業技術人員,發展地方農業,他編著過《農業技術手册》、《養豬技術手册》等,為遼寧省的農業發展做出了貢獻。
  “文化大革命”中,周明安被下放到西豐縣金星公社,後任西豐縣顧問、農業局副局長等職。受迫害期間,他仍關心農業發展和群衆生活,深入農場和生産隊推廣農業新技術,為農業增産、改變山區面貌操勞,受到幹部群衆的稱贊。1977年6月,他調回瀋陽,恢復原職。1980年1月,先後任遼寧省人民政府副省長,省人大常委會副主任,經常帶病工作到深夜。曾被選為第三屆全國人大代表,遼寧省第五、六屆人大代表,遼寧省政協第二、三屆委員,以及遼寧省農學會副理事長、園藝學會理事長等職。
  1983年7月31日,周明安病逝,終年62歲。
行政區劃
  甘井子區下轄15個街道。分別為:機場街道、周水子街道、泡崖街道、南關嶺街道、泉水街道、凌水街道、紅旗街道、大連灣街道、辛寨子街道、甘井子街道、椒金山街道、中華路街道、興華街道、營城子街道、革鎮堡街道。
  營城子街道轄11個村委會。即營城子、大黑石、雙臺溝、前牧城驛、後牧城驛、金竜寺溝、對門溝、郭傢溝、沙崗子、東小磨子、西小磨子村委會。
  革鎮堡街道轄6個村委會和1個居委會。即鞍子山、夏傢河子、中革鎮堡、後革鎮堡、羊圈子、棋盤子村委會和渤海居委會。
  辛寨子街道轄6個社區居委會籌備組和1個社區居委會。即大辛寨子、小辛寨子、砬子山、前革鎮堡、由傢、大東溝社區居委會籌備組和美林園社區居委會。
  紅旗街道轄5個社區居委會籌備組和8個社區居委會。即岔鞍、棠梨、柳樹、張傢、灣傢社區居委會籌備組和祥和、祥盛、祥瑞、親親傢園、繪春街、紅旗、里程、蘭豐社區居委會。
  凌水街道轄6個社區居委會籌備組和4個社區居委會。即欒金、廟嶺、王傢、大山、劉傢、河口社區居委會籌備組和小平島一、小平島二、凌海、凌工社區居委會。
  大連灣街道轄14個社區居委會籌備組和1個社區居委會。即李傢、前關、後關、拉樹房、前????、後????、土城子、蘇傢、宋傢、毛塋子、大房身、大連灣、灣捕、棉花島社區居委會籌備組和化工新村社區居委會。
  甘井子街道轄12個社區居委會。即七星、六閭、鬆山、海燕、海茂、海鷗、甘園、站前、光明、甘中、東山、甘峰社區居委會。
  椒金山街道轄10個社區居委會。即金貿、金源、金宇、金旺、椒中、椒東、椒北、竜江、金竜、礦北社區居委會。
  南關嶺街道轄9個社區居委會。即井東、井西、緑園、聖泰、姚興、姚順、姚宏、姚盛、姚源社區居委會。
  周水子街道轄14個社區居委會。即周東、周西、周興、周南、周盛、周發、周順、周水子、雲海、旭日、億達、緑州社區、星加坡、鵬輝社區居委會。
  泉水街道轄7個社區居委會。即泉華、泉錦、陽光、友好、奧林、竜畔園、竜新園社區居委會。
  機場街道轄5個社區居委會。即昌紅、藍天、郭東、民航、南山社區居委會。
  興華街道轄13個社區居委會。即華振、華國、華中、華興、華嶽、秀山、秀水、金鋼、金宇、周北、興民、興富、興強社區居委會。
  泡崖街道轄12個社區居委會。即金興、新盛、玉勝、欣樂、嶺南、嶺西、玉山、玉峰、玉樂、萬衆、湖西、康馨園社區居委會。
  中華路街道轄13個社區居委會。即永新、永安、永昌、永明、永盛、六祥、六順、天發、梅山、興國、新園、錦園、名貴山莊社區居委會。
社會經濟
  全區加快城市化戰略實施步伐,國民經濟持續穩步健康發展,綜合北京華聯大連金三角超市。經濟實力再躍新平臺。經濟結構進一步優化,農業、工業內部結構更趨合理,都市農業初步形成現代農業佈局。第三産業保持強勁發展勢頭。鄉鎮經濟穩步發展,街道經濟快速增長,個體私營經濟長足發展。科技、教育、文化、衛生、體育等社會各項事業蓬勃發展。城鄉基礎建設、人民生活均有改善。
  完備的基礎設施
  甘井子區地處環渤海經濟區中心地帶的要衝位置,是大連市連接東北腹地的陸路門戶和通往世界各地的海上和空中門戶。大連周水子國際機場、瀋大高速公路出口均在區內。東北電網、大連引水管綫和通訊網絡覆蓋全區。城區人均緑地面積達到8平方米。
  繁榮的第三産業
  擁有東北地區最大的木材、汽車、舊機動車等大型交易批發市場,輻射面不斷嚮東北、內蒙等腹地擴展。宏孚大廈、華南國際商城、華聯超市、大連燈飾批發市場、大連太陽神鮮活水産品批發市場相繼開業。大連國際品牌汽車展貿中心建成並投入使用。引進了沃爾瑪超市和歐倍德建材超市。海內外名、優、特商品匯集於此,展示了商貿業金竜寺森林公園、夏傢河子海濱浴場等一批獨具特色的大型旅遊景點和設施, 每年吸引數百萬名國內外賓客前來發展高檔次、大流通的前景。觀光、旅遊。
  發達的現代工業體係
  甘井子區是國傢的重要工業、科研基地之一。擁有電子、化工、機械、服裝等幾十個門類的工業企業1300傢、近千種産品。有近百項新産品填補國內空白,被授予“全國科技先導區”稱號。營城子工業園區和環保産業園區等經濟小區以其良好的環境和優惠的條件吸引了大批實業傢投資辦廠。大連軟件園已於1999年被命名為國傢火炬計劃軟件産業基地。超高分子量聚丙烯酰胺項目已被國傢列為“863”攻關計劃。緑源牌LPG汽車雙燃料轉換裝置已被列入國傢重點新産品試生産計劃。北大科技園開發生産的第三代新網際網絡終端設備,填補了國內空白。
  前景美好的都市農業
  甘井子區農業資源豐富,全區海岸綫總長152.6公裏,灘塗養殖面積1200公頃,種植業總面積7400公頃,果樹栽植面積4536公頃;有林面積21334公頃,森林覆蓋率45.8%。經過多年的努力,農業發展水平不斷提高,榮獲“全國造林緑化百佳縣”和“全國水産百強縣”稱號,享有“魚果之鄉”的美譽。對蝦、鮑魚、扇貝、海膽等海珍品馳名中外,鮮活海珍品直接空運日本、香港等國際市場。“巨紅”櫻桃榮獲全國農業博覽會金奬,“緑雪”牌蛋粉、“豆豆豆”牌芽苗菜、“礎明”牌鮮肉在首屆中國(瀋陽)國際博覽會上榮獲名優産品銀奬。在東北率先提出了發展“都市農業”的構想,製定了都市農業發展規劃,農産品深加工、乳製品生産項目、蛋粉生産項目、工廠化養豬場、現代化奶牛場及東北最大的牙鮃魚養殖廠等農業精品項目已成為都市農業發展的重要支撐。
  顯著的對外開放成果
  作為國傢“發展鄉鎮企業集團出口創匯改革試驗區”,該區已與日本、韓國、美國、加拿大、香港、澳門等24個國傢和地區建立了經濟合作關係。纍计興辦外商投資企業711傢,實際使用外資3.6億多美元。大連豐源製靴有限公司、大連新世紀印刷信息産業有限公司、大連渤海日平機床股份有限公司等一批高新技術企業,把全區對外開放水平提高到一個新的層次。2000年,全區200余家出口商品供貨企業,實現出口商品供貨值50億元,出口商品涉及輕工、機械等200多個品種。
  昌盛的社會事業
  甘井子區有着悠久的文化歷史。文傢屯、雙坨子兩處史前文化遺址和營城子磚築漢墓壁畫,形象地記錄了大連地區的古代文明。創建具有地方特色的鑼鼓表演、民間藝術、文藝演出團體34個,建成遼寧省鑼鼓藝術基地。教育事業穩步推進,榮獲“全國‘兩基’教育先進區”稱號。大連南洋學校和北師大附中大連分校建成並投入使用。體育工作碩果纍纍,先後榮獲“全國體育先進區”、“全國田徑之鄉”等稱號,培養出“東方神鹿”王軍霞、女足名將鐘紅蓮等國傢級優秀運動員。
交通運輸
  甘井子區地處環渤海經濟區中心地帶的要衝位置,是大連市連接東北腹地的陸路門戶和通往世界各地的海上和空中門戶。大連周水子國際機場、瀋大高速公路出口均在區內。大連周水子國際機場建於1972年10月,現已成為國傢一級民用國際機場,是國內主要幹綫機場和國際定期航班機場之一。大連機場是東北亞門戶樞紐機場。大連機場現已開通航綫118條,其中國內航綫75條,國際和特別行政區航綫43條,與15個國傢、97個國內外城市通航。
風景名勝
  夏傢河子浴場
   
  夏傢河子浴場位於大連市甘井子區北部渤海海峽,距市中心16公裏左右,海岸綫長1.2公裏。這裏最大的特點是沙灘廣阔平坦,風平浪靜,海灘為柔軟均勻的細沙泥質。離岸幾十米也衹有齊腰的水深,因此這裏非常適合初學者遊泳,被稱為天然的遊泳池。夏傢河子風景名勝區海水浴場的海岸綫長達2公裏,白沙海灘十分平坦,嚮海內行進100多米,海水衹達腰深,海水溫度平均高於大連市其它海水浴場2攝氏度;海面水流平緩,一般都是風平浪靜,被中外遊客稱為我國北方地區最好的海水浴場之一;岸邊有5000畝低丘陸域,為綜合開發旅遊提供了陸海相映的自然條件。
  大黑石旅遊度假村
   
  大黑石旅遊度假村位於營城子鎮大黑石村,度假村三面環山,一面臨海,海邊黑褐色的礁石林立,是“大黑石”名字的由來。度假村距大連市中心33公裏,距民航機場15公裏,距旅順市中心18公裏。度假村設有海濱浴場、雙竜島、海島浴場,有高18.8米千手千眼佛一座;海濱浴場長1500米,沙灘平坦,有護堤墻,長廊、淡水淋浴和40個木屋等。民間傳說的五百羅漢相居在黑山腳下。大黑石村北部海域中的孤島二砣子,面積為2.5平方公裏,距岸邊2公裏,海島獨具雄姿,礁石奇形怪狀,具有近海島嶼特色。度假區海灣內水質清澄,灘緩沙純是不可多得的天然海水浴場,也是夏季消夏戲海的一個好去處。
地方特産
  櫻桃
  甘井子區的水果種類很多,尤以各種櫻桃馳名,不僅果質好,而且當櫻桃樹開花或櫻桃成熟時,遊客紛至沓來,櫻桃園成為賞花和摘果的好去處,還帶動了周邊休閑山莊和餐飲業的發展。櫻桃成熟期早,有早春第一果的美譽,果實營養豐富,含鐵量高,具有促進血紅蛋白再生,對貧血患者有一定的補益作用。果實性溫、味甜,有調中益脾、調氣活血、平肝祛熱之功效。
近義詞
甘井子
相關詞
圖書館
包含詞
甘井子區圖書館大連市甘井子區大黑賓館大連市甘井子區天元大酒店
大連市甘井子區惠賓園飯店大連市甘井子區華盛飯店大連市甘井子區黃海飯店
大連市甘井子區連城飯店大連市甘井子區榮樂園飯店大連甘井子區東緯飯店
大連市甘井子區凌水獸醫站大連市甘井子區衛生監督所大連市甘井子區衛生防治站
大連市甘井子區人民醫院大連市甘井子區盛華飯店大連市甘井子區福興園飯店
遼寧甘井子區大連灣大連市甘井子區老幹部大學大連市甘井子區大連灣畜牧獸醫站
大連市甘井子區成人教育中心大連市甘井子區天波竜福大酒店大連市甘井子區革鎮堡地區醫院
大連市甘井子區三利消毒服務部大連市甘井子區營城子地區醫院大連市甘井子區辛寨子地區醫院
大連市甘井子區南關嶺地區醫院大連市甘井子區凌水地區醫院大連市甘井子區紅旗地區醫院
分類詳情
張開凌水街道張開甘井子街道張開紅旗街道張開中華路街道
張開大連灣街道張開營城子街道張開革鎮堡街道張開辛寨子街道
張開椒金山街道張開南關嶺街道張開周水子街道張開泉水街道
張開機場街道張開興華街道張開泡崖街道張開營城子鎮
張開革鎮堡鎮椒房街道金傢街道山中街道
金南路街道機場前街道華中街道華東路街道
華西路街道
海事大學理工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