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轄區 : 中國 >河北 >邯鄲 > 峰峰礦區
顯示地圖
目錄
行政區劃 Fengfeng Kuangqu District
  郵編:056200 代碼:130406 區號:0310
  拼音:Fēng Fēng Kuàng Qū,Fengfeng Kuangqu
  
    峰峰礦區位於河北省南部、邯鄲市西南部,距市政府45千米。地理坐標為東徑114°3′-114°16′40〞,北緯36°20′40〞-36°34′31〞。東、西、南三面與磁縣接壤,北與武安市的磁山鎮、淑村鎮為鄰,境域東西寬23.5千米,南北長25.4千米,總面積353平方千米。總人口50萬人(2004年)。
    西靠太行山,東臨冀南平原。年均降水量588.8毫米,年均溫14℃。邯(鄲)磁(山)鐵路橫貫區境。峰峰礦務局、邯鄲陶瓷工業總公司、邯鄲水泥廠等在境內。有建於北齊(公元550~557)年間的南北響堂石窟,宋代磁州窯遺址,明代無梁閣,北宋抗金古地道等25處文物、古跡。有第一批省級九大風景區之一的“響堂山風景區”。
  
    1950年建峰峰礦區,1955年改峰峰市,1956年復改峰峰礦區。全區現轄9個鎮,148個行政村、68個社區:臨水鎮、峰峰鎮、新坡鎮、大社鎮、和村鎮、義井鎮、彭城鎮、界城鎮、大峪鎮。區政府駐臨水鎮滏陽東路23號。
  
  130406 峰峰礦區
  130406100 臨水鎮
  130406101 峰峰鎮
  130406102 新坡鎮
  130406103 大社鎮
  130406104 和村鎮
  130406105 義井鎮
  130406106 彭城鎮
  130406107 界城鎮
  130406108 大峪鎮
  
  峰峰礦區人民政府於1950年6月1日正式辦公。下設5個區公所,轄57個鎮村。5個區為峰峰區、彭城區、和村區、鬍峪區、南大峪區。同年8月,撤銷了鬍峪區和南大峪區,兩區所轄村莊劃歸峰峰區。
    1952年6月23日,根據河北省人民政府民字第4號令,峰峰礦區歸河北省直轄,並升彭城鎮為峰峰礦區直轄鎮,56個村莊仍按原區劃不變。即:峰峰礦區下設一、二、三區,一個直轄鎮(彭城鎮)。
    1953年1月12日,由河南省安陽縣劃入峰峰礦區15個村,即:觀臺一、二、三街、輪子坡、柏傢莊、東艾口、西艾口、崗子窯、前嶺、後嶺、東保障、西保障、乞伏、東清流、西清流。組成第四區公所。區公所設在觀臺鎮。
    1953年5月,進行劃鄉工作,將全區72個村劃為3個鎮28個鄉。3個鎮為:彭城鎮、和村鎮、觀臺鎮。28個鄉中,有5個鄉為職工傢屬鄉。
    1954年5月,由磁縣劃入峰峰礦區上官莊等15個村,即:上官莊、牛兒莊、袁傢窪、霍莊、羊渠河、東泉頭、西泉頭、北留旺、南留旺、石橋、仁義、東溝、郭傢莊、黑竜洞、南頭村。將峰峰礦區的鬍峪、流泉劃歸武安縣;南李莊、姬莊劃歸邯鄲縣。時升和村鎮為峰峰礦區直轄鎮。
  
  1955年2月,峰峰礦區改建成峰峰市,直屬河北省。1956年10月12日,國務院全體會議第39次會議通過《國務院關於撤銷河北省峰峰市的决定》(56)國曾字第84號决定指出:“撤銷峰峰市,將峰峰市所屬行政區域歸邯鄲市領導。”1956年12月15日完成了合併交接工作事宜。
    1955年1月27日,河北省人民政府遵照國務院電示,在(55)民字第3號令中發出通知:"經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批準,决定自2月1日起,將峰峰礦區改為峰峰市,(丁等市)……希遵照執行。"峰峰市建立後,原峰峰礦區區劃重新調整,3月11日從磁縣劃入29個村,即:韓傢莊、東固義、西固義、西河、吝傢莊、韋武莊、上腦子、下腦子、馬傢莊、北羊臺、南羊臺、街王莊、羊角鋪、常範、劉起溝、爐上村、沙果園、小河溝、雙河山、北界侯城、南界侯城、孫莊、何莊、柳條、老鴉峪、蘇村、關東窪、車騎關。由成安縣劃入礦區的有:馬頭鎮、流西村、劉莊、馬頭車站。
    1955年5月20日,峰峰市人民委員會决定,將所轄一、二、三、四區改為區公所所在地稱呼,即:峰峰市下轄四區二鎮一辦事處:峰峰區、彭城區、和村區、觀臺區;彭城鎮、和村鎮;馬頭辦事處。
    1956年5月21日,峰峰市人民委員會决定,撤銷峰峰區,其所轄村莊並入彭城區,稱為"峰峰彭城區",區公所設在彭城。並將彭城區所屬的義井、馬傢莊、腦子、六合4個鄉,劃歸和村區。
    1956年9月11日,峰峰市撤區並鄉,全市劃為20個鄉鎮辦事處。即:峰峰鄉、太安鄉、牛兒莊鄉、通順鄉、臨水鄉、南大峪鄉、磁山鄉、崗頭鄉、苑城鄉、鬍村鄉、上腦子鄉、義井鄉、北界城鄉、劉起溝鄉、乞伏鄉、清流鄉、和村鎮、彭城鎮、觀臺鎮、馬頭辦事處。
    1956年10月12日,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第39次會議通過《國務院關於撤銷河北省峰峰市的决定》(56)國曾字第84號指出:撤銷峰峰市,其所轄行政區域全部劃歸邯鄲市領導,12月15日完成了交接合併事宜,並將所屬的馬頭辦事處所轄村鎮劃歸邯鄲市郊區領導。
  
  邯鄲市峰峰礦區於1957年1月正式辦公,共轄14個鄉4個鎮兩個辦事處。即:峰峰鄉、太安鄉、牛兒莊鄉、通順鄉、臨水鄉、南大峪鄉、磁山鄉、 崗頭鄉、苑城鄉、劉起溝鄉、上腦子鄉、北界城鄉、乞伏鄉;彭城鎮、和村鎮、義井鎮、觀臺鎮;共115個村。不久,太安鄉、通順鄉改為辦事處,並設新市區辦事處。
    1958年7月,鄉改為人民公社。不久,組建合併6個大公社,即:臨水公社、和村公社、大社公社、林坦公社、觀臺公社、彭城公社。
    1958年11月,將峰峰礦區的磁山、東孔壁、中孔壁、西孔壁、花崗村劃歸武安縣,同時,又從武安縣劃入白馬寺、小山蛟、山神廟、椿樹嶺、拐頭山、大門溝、黃山莊、大淑村、小淑村、北大社、南大社、邵莊、雲臺、白沙、南鄭義溝、北鄭義溝、寺後坡、莊裏、彥亭、流泉、樂意莊等20個村;從磁縣劃入林坦、桑莊、洛子、範村、東王女、西王女、東李傢崗、西李傢崗、東野狸崗、西野狸崗、暴傢莊、楊窪、孟窪、東古佛、西古佛、上蔣村、下蔣村、南旺、前塔子、後塔子、𠔌駝、中史村、北史村、佐村、磨屋、羊兒莊、東小屯、西小屯、香山、張莊、東彭廂、西彭廂、高莊、常莊、裴村、苗莊、崔傢莊、野莊、前南臺、後南臺、姚窪、泥河、徐傢莊、前賓莊、下莊、前肖莊、後肖莊、軍傢營、常凝、關傢莊、袁傢莊、上莊、下莊店、大潘村、王莊、半坡、前樸子、梁莊、東佛店、西佛店、九竜口、北郭村、西潘村、徐傢村等65個村。
    1959年7月16日,將峰峰礦區的九竜口、北國村、上莊、下莊、下莊店、徐傢村、泥河、前肖莊、後肖莊等9個村劃歸磁縣。
    1960年,先後建立滏陽、太安、彭城、和村等4個城市人民公社。
    1961年6月1日,將原來6個農村人民公社改劃為15個農村人民公社。即:臨水、峰峰、大峪、彭城、王看、義井、和村、界城、觀臺、林坦、新坡、小屯、史村、淑村、大社。
    1961年9月,將峰峰礦區的林坦、常莊、東野狸崗、西野狸崗、楊窪、孟窪、洛子、暴傢莊、東王女、西王女、東彭廂、西彭廂、裴村、軍傢營、桑莊、關莊、袁傢莊、高莊、中史村、北史村、𠔌駝、前塔子、後塔子、東李傢崗、西李傢崗、範村、東佛店、西佛店、東古佛、西古佛、上蔣村、下蔣村、梁莊、常凝、苗莊共35個村劃歸磁縣。
    1965年3月5日,將峰峰礦區觀臺人民公社的觀臺一、二、三街、輪子坡、東保障、西保障、東清流、西清流、中清流、乞伏、東艾口、西艾口、前嶺、後嶺、崗子窯等15個村劃歸磁縣。同時,因修建嶽城水庫,東清流、西清流、中清流的部分農戶遷入峰峰礦區臨水人民公社,改村名為:東清流、西清流、新清流。將大峪、臨水、新坡三個人民公社所轄的其中10個村同時劃歸磁縣。將淑村、和村、大社三個人民公社其中所轄的仙莊、念頭、西苑城、大淑村、小淑村、董兒莊、劉泉、北三鄉、白沙、邵莊、北大社、白馬寺、雲臺、南鄭義溝等15個村劃歸武安縣。至此,峰峰礦區共下11個農村人民公社和4個城市人民公社。
    1968年12月,小屯人民公社改名為香山人民公社,並將公社機關由小屯遷到香山。
    1980年1月,將滏陽、太安、彭城、和村4個城市人民公社分建為新市區、太安、羊渠河、牛兒莊、薛村、一礦、三礦、彭城、孫莊、王鳳、義井、和村等12個街道辦事處。
    1984年4月,撤銷公社管理委員會,建立5鄉6鎮。5鄉為:南大峪鄉、新坡鄉、香山鄉、大社鄉、界城鄉。6鎮為:和村鎮、王看鎮、義井鎮、臨水鎮、峰峰鎮。1984年12月,5鄉也改為鎮,並將12個街道辦事處合併到所在當地鎮政府管理。
    1996年1月,王看鎮並入義井鎮,香山鎮並入大社鎮,峰峰礦區鄉鎮建製由11個鎮合併成9個鎮。1999年,臨水鎮西泉頭村分為西泉頭村和清泉村,峰峰礦區167個行政村調整為168個行政村。
    1997年,峰峰礦區轄9鎮。面積353平方千米,人口47.5萬。區政府駐臨水鎮。
    2000年,峰峰礦區轄9個鎮。 根據第五次人口普查數據:全區總人口507347人,其中:臨水鎮107459人、峰峰鎮82243人、新坡鎮30299人、大社鎮 47674 人、和村鎮71336人、義井鎮58372人、彭城鎮58979人、界城鎮30334人、大峪鎮20651人。
  
  2002年6月,峰峰礦區將190個居委會(其中59個傢屬委員會,131個居委會)合併成68個社區。
    2002年底,峰峰礦區面積353.0平方千米,人口50.75萬。轄9個鎮(臨水、和村、義井、峰峰、彭城、新坡、大峪、大社、界城),68個社區、148個行政村。區政府駐滏陽東路44號。
區域概況
  峰峰礦區西依太行山脈,東臨冀南平原,北有洺水涓涓,南係漳河東漸,是南北經濟交流中轉要地和區域性經濟的腹心。峰峰礦區轄9個鎮,148個行政村、68個社區:臨水鎮、峰峰鎮、新坡鎮、大社鎮、和村鎮、義井鎮、彭城鎮、界城鎮、大峪鎮。
  該區位於河北省南部、太行山東麓(北緯36°20'—36°34',東經114°3'—114°16'),地處晉、冀、豫三省交界地帶,距北京500公裏,西側為山間盆地,東側是傾斜平原,最高海拔891米。全區屬暖溫帶半濕潤大陸性季風氣候,四季分明,年平均氣溫14.1℃,年總降水量增均627㎜。南北長22.2公裏,東西寬18公裏,全區總面積353平方公裏,轄9個鎮、148個行政村、68個社區。全區總人口50.2萬人,其中城市人口30萬人,是邯鄲市的次中心。
  峰峰礦區境內礦産資源豐富,種類繁多。已探明並具開採價值的有煤、鐵礦石、瓷土、鋁礬土、石灰石、大理石、石膏等30多種,其中原煤儲量35億噸,鋁礬土4億噸,優質石灰石55億噸,煤矸石3億噸,紫砂土2億噸。這些資源不僅儲量大,而且埋藏淺、品位高、宜開採,對於發展煤化工、電力、建材、陶瓷等項目,具有得天獨厚的優勢。
  該區內有各類企業1000多傢,其中國傢、省、市屬企業236傢。邯峰發電廠。規劃總容量為2520Mw,邯峰一期工程是中德合資國傢“九五”重點項目,廠區占地73.54公頃,建設項目總投資78.87億元,該廠年發電量接近80億千瓦時,有效地緩解了河北南部電網用電緊張局面。峰峰集團有限公司(峰峰礦務局)。國傢520戶重點企業,全國煤炭百強企業。現有職工6.2萬餘人,總資産42億元。集煤炭生産、洗選加工、基建施工、機械製造等多行業、多品種、多種經營綜合發展的特大型企業。河北太行水泥股份有限公司,全國建材行業首批大型一檔企業,2002年太行股份A股在上海證交所成功上市,年生産能力500餘萬噸,職工3600餘人,在全國水泥行業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邯鄲陶瓷集團。成立於1952年,集團總資産13.7億元,集團成員企業30余家,職工總數2萬人,年生産瓷器2億件。2004年6月劃歸峰峰礦區管理。
發展歷史
  峰峰礦區始建於1950年,1952年歸河北省直屬領導,1954年改為省轄峰峰市,1956年與邯鄲市合併,後改為峰峰礦區至今,是邯鄲市不在主城區內的市轄區。
  峰峰因境內的兩座最高山峰而得名。早在新石器時代,這裏就有了人類活動的足跡。春秋時為晉地,戰國時三傢分晉後歸趙國,秦時為邯鄲郡地。北齊時是溝通晉陽(山西太原西南一帶)和鄴(河北臨漳西南鄴鎮迤東一帶)兩個政治、經濟中心的主要通道。後隨歷代王朝變遷,歸屬變更頻繁。
  峰峰礦區地處要衝,自古仍兵傢必爭之地。在鼓山南端、隔滏水與橫臥東西的神麇山對峙形成的峽𠔌,是西通太行山的八陘之四,稱“滏口陘”。戰國時代,秦趙之時滏口是趙國的後方糧道和秦軍東進的入口;東漢末年,曹操率軍擊袁尚於滏水之畔;東晉後趙將軍張瀋擁兵滏口,問鼎鄴城;後燕慕容垂揮師滏陽,西進滅西燕;北魏末年,大將爾朱榮戰起義軍葛榮於滏口之東;北魏,大將高歡自晉陽奔滏口,起兵反爾朱兆;隋末,竇建德大敗竇宗於鼓山;唐末安史之亂後,於滏口置“昭關”;北宋為踞金兵建古地道,後稱“藏金洞”;明清之際作為戰略要地,常有官兵駐防。近代,1930年張兆豐發動了以彭城為中心的“五·一”武裝大暴動;1937年在彭城成立了“抗敵後緩會”;1938年陳賡率軍取得“彭城大捷”;1945年劉鄧大軍進駐峰峰部署指揮了“邯鄲戰役”。
  峰峰礦區在中國古代的發展史中,不僅具有重要的政治、軍事地位,也具有重要的經濟地位。峰峰陶瓷業的歷史淵源可追溯到7500多年前的新石器早期磁山文化時代。春秋戰國秦漢時期,陶器生産便十分發達,品類十分豐富。從北朝到隋,彭城鎮一帶已出現了青瓷。隋開皇十年(公元590年),因盛産瓷器而設“磁州”,故稱“磁州窯”。唐時製瓷業水平進一步提高。宋統一後,陶瓷業得到迅速發展,成為北方的一個經濟中心區。宋太宗即位後的太平興國之年(公元927年),為避諱改昭義縣為昭德縣。宋神宗煦寧六年(1073年),省照德縣入滏陽縣為昭德鎮。宋代的鎮是手工業和商業比較發達的市鎮,昭德改縣為鎮說明該地的礦業,手工業和商業比較發達。也正是在這一時期磁州窯技術廣泛影響到了陝西、山西、河南、山東、安徽、內蒙等地,並形成以民窯為主流的“磁州窯係”,其成就不在汝、官、哥、定、鈞等宋代著名官窯之下。明代,彭城磁州窯經歷了多年的繁榮和發展,成為中國北方最大的陶瓷産區由於金、元時期的連年戰爭,中原地區的政治、經濟、文化遭到相當嚴重的破壞,導致窯場倒閉、市場萎縮。官窯如汝、官、均窯都已關閉,民窯也一蹶不振。明初(公元1426-1505年),衹剩下南方的江西省景德鎮和北方的彭城磁州窯比較旺盛,於是便有了“南有景德、北有彭城”的美譽。磁州窯作為全國獨有的“民窯”,從古至今,千年窯火不息,彭城也成為全國窯址保護最完整的陶瓷古都。
文物古跡
  北響堂寺。位於和村鎮鼓山西側,建造在半山腰石壁之上。它草創於北魏建於北齊(公元550—577年),北齊後隋、唐、宋、元、明又均有續鑿。現存石窟9座,(其它小龕不在其內)大小佛像725尊。石窟分南、中、北三組,每組皆有以北齊為代表的一個大窟。中國史學家範文瀾在《中國通史》中寫道“北響堂石空窟大佛洞可以與竜門石窯的賓陽洞、鞏縣石窟第五窟、雲崗石窟的各大窟相媲美”。
  南響堂寺。位於古太行八陘之一“滏口陘”西側要隘處(現在西紙坊村),由石窟、靠山樓閣、殿宇和古塔組成。據現存隋碑記載,始建於公元565年,至今已有1400多年的歷史。石窟現存7座,共有大小造像3700餘身,刻有記年題記的有38處之多。石窟均鑿於北齊年間,窟內外及附近岩壁上還有不少隋唐等朝代補鑿的摩岩造像。寺內有宋塔、明清殿宇、百年古樹。
  玉皇閣。原稱“玉帝四明無梁閣”。位於南響堂寺東南一華裏,為磚瓦結構的無梁建築。始建於明隆慶萬歷年間(公元1567—1573年),清光緒二十二年重建(公元1896年),占地面積300平方米。閣建於石供券平臺上,券沿雕四竜、二鳳和花卉,閣內無一梁柱。閣頂支承,在層層出跳的磚製華拱之上,共計24層,造成強烈的上升氣氛。頂內木雕,刀法精湛,生動異常,具有很高的科學和藝術價值,被世人稱為“天下江北第一閣”。
  老爺山摩崖石刻。位於南響堂寺隔河南岸,元寶山下。始建於唐末。石刻為浮雕式佛教石刻,高不足1米,長約20米,上下交錯,開龕兩排,共7個佛龕,大小造像83尊,分有姿態各異的佛教,密教和道教題材。與南響堂寺、無梁閣形成一個三角形的天然風景區。
  黑竜洞。位於元寶山下。該洞為石灰岩深洞,由地下水常年浸蝕而形成,後因地下水位和地殼變動而露出水面。洞下有泉,稱黑竜泉,是滏陽河的主要水源之一。黑竜泉多以岩縫、石洞噴射而出,猶如群竜吐水。竜洞東西100米有大泉眼26個,小泉眼不計其數,形成泉群。
  風月關。又稱滏口祠,位於黑竜洞之上。風月關始建於唐,歷代重建已失其原貌。1986年礦區人民政府投資重建,使這一古老建築又煥發新顔。關內有昆山明月閣、菩薩廟、關公廟、黑竜廟等建築,建築面積540多平方米。
  晉娘祠。位於西紙坊村,立廟久遠,始建年代不詳。廟中建有聖母殿,內供奉神像和山西太原晉祠供奉的晉祠娘娘相同,廟內存明萬歷22年間(公元1486年)石碑一塊。廟下有泉,泉入滏陽。
經濟社會
  區委、區政府提出了“解放思想、發揮優勢、搶抓機遇、加快發展、在全市基本實現現代化,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新峰峰”的奮鬥目標。
  工業基礎雄厚。峰峰礦區是一個典型的資源性工礦區,是全國聞名的煤炭、鋼鐵、建材工業基地,以“煤都、瓷都、鋼鐵城”而遠近聞名。經過年五十年的發展,已形成了以煤炭、陶瓷、水泥、電力為支柱,鋼鐵、食品加工、電子、機械、化工、建築、煤氣等行業齊全,企業衆多的工業體係。該區利用和發揮當地的資源優勢,交通優勢,區位優勢,駐區大企業優勢,人才優勢和民間資金優勢,努力增創後發優勢,大力推進和加快實現原材料工業嚮現代加工業轉變,資源嚮資本轉變,開發礦産資源嚮人力資源轉變。今年以來,我們重點推進了義井煤化工産業園區、大社循環經濟産業園區、和村煤化工産業園區、義井陶瓷産業園區和新坡新型工業園區,大批新型産業和項目迅速發展,有力推動了該區經濟高速運行。
  旅遊資源豐富。該區旅遊資源豐富,致力於建設“山水峰峰、園林峰峰、生態峰峰”,在結合傳統旅遊強勢項目南北響堂石窟、磁州窯遺址、無梁閣等景點基礎上,聘請中國旅遊學院和清華大學建築學院的知名專傢學者,對區內旅遊資源進行論證和規劃設計,係統開發利用。經過近幾年的建設,又形成了元寶山風景區,滏陽河觀光帶,鳳凰山生態旅遊,城市園林廣場等一係列現代旅遊産業,平均每年接待中外遊客50萬人次,旅遊業正在成為全區新興的支柱産業。
  重點項目突飛猛進。該區以科學的發展觀來指導項目建設,結合國傢宏觀調控政策,按照“壯大規模、升級結構、註重質量、提高效益”的原則,圍繞資源優勢,加快結構調整,通過走“新型工業化”之路,真正做大、做強基礎産業,使工業經濟的整體實力得到明顯提升。彭楠焦化、衆鑫焦化、陽光鋼鐵等一批上億元的大項目進展順利,為該區將來經濟發展添加了活力。
  蓬勃的現代農業。經過近幾年的努力,農業産業化已成為農村經濟發展的重要增長點。瘦肉型豬産業形成了方興斯格種豬場和福潤肉類食品有限公司兩個竜頭企業,全區年出欄生豬50萬頭,屠宰能力達到40萬頭。無公害蔬菜産業建成了臨水鎮東溝、峰峰鎮袁窪、大社鎮南旺等一批生産基地。林果産業抓住國傢退耕還林機遇,培育了鳳凰山、元寶山、九山溝、西山等一批生態林區和經濟林區,並在全區主要公路兩側新植了100米寬的緑化網帶,城市緑化覆蓋率達到41%,人均占有緑地達到8平方米。
  完備的城市功能。該區雖是邯鄲市的一個區,但城區獨立,城市化水平較高,城市功能比較完備,供水、供電、煤氣、暖氣、通信及有綫電視等基礎設施非常健全,實現了網絡化集中供應。作為邯鄲市的水源地,擁有十分豐富的地下水資源,日供水量3.5萬立方米,區自來水公司通過了ISO9001國際質量體係認證。城市煤氣、天然氣日供氣量4萬立方米,城區氣源充足。城區集中供熱面積已達110餘萬平方米。計算機數據通訊網已覆蓋全區各鎮(村),程控電話容量11.5萬戶,移動電話10餘萬部,並可隨時申請加入國際互聯網,郵政特快專遞也方便迅捷。
  便捷的交通網絡。鐵路、公路交通貫通全區。有7個客貨混運站,廠礦專用鐵路達32條。全區鄉級以上公路通車里程達248公裏,城區道路總長度70.1公裏,有12條公交綫路。大力推進南環路、濱河路、滏陽路、太行路、彭峰路和東環路、躍進街、滏臨街、鼓山街、彭常街、邢峰公路為主幹的城市交通“五橫六縱”框架建設,將構築起高效、便捷、暢通的城區路網。 “村村通油(水泥)路”工程三年纍计投資2160萬元,完成道路136條180余公裏,提前半年在全市率先完成任務,全區148個行政村全部實現通油(水泥)路,切實解决了農村的行路難問題,為生態文明村工程的順利實施鋪平了坦途,順利完成了該區歷史上規模最大的農村基礎設施建設工程,大大加快了城鄉一體化進程。
  優美的城市容貌。近年來,先後完成了世紀廣場、滏陽西路、滏陽東路大修工程、春光園小區、峰峰賓館、馬峰公路、春光中學、三道橡膠壩、邢峰公路、城市亮化和城市“十大”遊園等一係列城建項目,礦區的城市面貌發生巨大的變化。正在興建的兩個城市污水處理廠將使礦區的城市功能更趨完善,生産生活水平進一步提高。第三道橡膠壩將彭城大橋水面嚮西延伸200米,使之與南響堂寺和元寶山遙相呼映,成為又一道靚麗的風影綫。正在建設的軍民路拓寬工程、建國路整修工程、滏源路建設工程以及正在規劃的彭峰路、彭常街、工農街南延等形成礦區交通“五縱六橫”的格局,將使全區的交通面貌發生根本性變化。此外,人民街、商標印刷廠、築城水泥廠、峰局總院等舊城改造工程正在緊鑼密鼓地進行,南頭村城中村改造工程已與客商簽訂開發協議。城市面貌和建設水平明顯提高,城鎮居民的工作和生活環境明顯改善,成為了省級園林城區。同時,以“寧要碧水藍天,不要金山銀山”的决心,着重對不符合環保要求的小陶瓷、小水泥、小煉焦、小石礦等“五小”企業進行了徹底的關閉取締,控製了污染源,促進了環境質量的根本改善。
  完善社保體係。該區作為資源型老工礦區,隨着市場經濟的不斷深化,就業再就業的壓力也越來越大。新領導班子堅持以人為本思想,結合上級精神和部門實際,抓緊製定出臺相關的促進就業再就業的政策措施,拿出切實可行的解决辦法,努力開闢就業渠道,增加就業崗位,獲得全國再就業工作先進單位榮譽稱號。積極嚮上爭取資金,切實做好“兩個確保”,搞好“三條保障綫”的銜接,積極穩妥地推進國有企業下崗職工基本生活保障同失業保險並軌,不斷完善養老保險、失業保險、醫療保險、最低生活保障體係和扶貧救助機製,保障睏難群體的基本生活。紮實推進“六大民心工程”,解决好關係群衆利益的各種焦點、難點問題,切實維護好、實現好群衆的根本利益。同時,教育工作要加快對全區教育資源的科學整合,切實加快教育強區建設步伐。民政、計生、國防建設等各項社會事業也都要邁上新臺階。
  良好的投資環境。區委、區政府堅持以開放促發展的戰略思維,從營造環境最優、政策最寬、服務最好的經濟發展環境入手,不斷拓寬開放合作領域,經濟發展的外嚮度得到不斷提高。先後成立了項目發佈中心、審批中心和投訴中心,製定了《關於進一步優化經濟環境的若幹意見》、《關於擴大對內對外開放和招商引資的决定》等一係列優惠政策,特事特辦,大事快辦,提高了效率,促進了招商引資。浙江、廣東、北京及香港、美國、日本等大批客商紛紛到該區考察洽談。此外,我區不斷加強對內經濟交流與協作,先後與天津南郊區、唐山東礦區、廣東清遠市、洛陽澗西區、石傢莊橋東區、上海崇明縣、廈門湖裏區、莆田城廂區等地結成友好縣區。在科技協作方面,還與清華大學、中國建材科學研究院、中國水泥建築研究院等一批科研院所建立了長期技術協作關係,對內對外都具有廣泛的合作領域和空間,是名副其實的企業傢的樂園,創業者的天堂。
  穩定的社會環境。在各地事故接連不斷的情況下,該區小煤礦事故起數、死亡人數均為零,安全生産四項指標全部控製在省市指標範圍之內,杜絶了重特大事故的發生,保障了全區經濟安全平穩運行,受到省市領導的肯定,並在全市安全生産工作會議上做了經驗介紹;堅持依法行政,全力做好信訪工作。進一步強化執政為民的思想意識,切實解决基層幹部違法行政問題,加快信訪案件的辦理速度,認真解决群衆反映集中的熱點、難點、焦點問題,加快建立矛盾化解制度,努力把問題解决在基層和萌芽狀態。紮實推進“兩個規範”,嚴格依法上訪,製止無理訪、群體訪和越級訪,積極引導群衆通過法律渠道解决問題,深化依法信訪,營造了穩定的社會環境。
自然氣候
  峰峰礦區地處中緯度地帶,年乾燥度為1.4度,屬暖溫帶半濕潤大陸性季風氣候。
  春季(3~5月):升溫快,少雨雪,多風沙,氣候幹旱。3月份的月均氣溫是7.7℃,4月份升到15.1℃,5月份再度上升達21.4℃,其中4月份升溫幅度最大為7.4℃。春季是日較差全年最大的季節,其中5月份最大,平均為12.7℃。由於冷暖氣團活動頻繁,南風北風交替出現,大約每隔4至6天就有一次天氣過程。歷年最大風速14m/秒。
  春季降水量占全年的12.7%,由於氣溫迅速升高和水份增加較慢,使春季的相對濕度為全年最低值。歷年3月至5月的最低相對濕度甚至降為零。稀少的降水抵償不了蒸發的水分消耗,因而形成"十年九春旱"的氣候特點。特別是冷空氣南下時,常伴有5至6級的大風,出現較嚴重的風沙現象。歷年4月最多沙暴日為3天。春末至夏初,往往出現一種災害性天氣--幹熱風。峰峰礦區焚風效應明顯,這種效應影響峰峰礦區氣溫明顯偏高。年平均氣溫比邯鄲市區高0.5℃,比肥鄉縣高0.9℃。這是由於鼕春秋冷空氣較強,夏季冷空氣較弱之故。
  夏季(6~8月) 炎熱多雨、降水強度大、集中、變率大。月平均氣溫都在25℃以上,7月平均為27.0℃,是全年最炎熱的月份。極端最高氣溫41.9℃以上,降水量占全年的降水量的67.0%。雨日較多,日雨量≥0.1毫米的日數,6月8天,7月13.1天,8月11.2天。夏季降水又以7、8月為最多,平均降水量7月為178.0毫米,8月為146.6毫米,一般7月上旬進入雨季,8月下旬汛期結束,往往降水時間短促,強度大,因而産生暴雨、冰雹、大風等災害性天氣。夏季降水的另一個特點是變率大,不穩定,因而造成某些年份先旱後澇、旱澇交替發生,其原因主要與每年夏季風的強弱及其進退早晚有關。
  秋季(9~11月) 秋季氣候涼爽,風和日麗,大氣透明度好。秋季來臨非常急促,一般始於9月上旬,正如農諺"一陣秋風一陣寒"。10月中下旬已是深秋時節,這時峰峰礦區旬平均氣溫已降到12-15℃。降溫幅度逐月加大,9月平均氣溫20.7℃,10月下降到14.8℃,11月平均氣溫7.2℃。秋季強冷空氣的南侵常常促使區域性的霜凍出現,初霜凍的日期平均在10月30日。
  秋季是旱季的開始,降水明顯減少。平均降水量9月為52.0毫米,10月33.7毫米,11月為17.7毫米,總計為103.5毫米,占年降水量的17.9%。個別年份由於夏季風撤退較晚,形成秋雨連綿,甚至有的年份到10月上、中旬仍降暴雨。多數年份降水偏少,造成秋旱。
  鼕季(12~2月)鼕季多晴朗天氣,少雪幹冷。平均氣溫11月上旬開始降到10℃以下,至翌年3月下旬纔逐漸回升到10℃以上,是峰峰礦區一年中最長的季節。1月為最冷月,平均氣溫負1.4℃,較暖年為1.1℃。年極端最低氣溫出現在12月至1月,歷年極端最低氣溫為負15.7℃。
  鼕季降水稀少,季平均降水量14.0毫米,僅占全年的2.4%,各月平均降水一般在3至7毫米之間。11月至次年3月為土壤封凍季節。凍土深度一般在10至20毫米,最大凍土深度可達24釐米。土壤穩定凍結日期在1月4日,土壤化凍日期在2月3日。平均每年出現寒潮次數為1.6次。
旅遊文化
  響堂山石窟
  位於邯鄲市西南49公裏的峰峰礦區鼓山上,分南北兩處, 相距15公裏,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石窟始鑿於北齊年間(550年~577年),隋唐宋明各代均有續鑿。這些石窟因鑿在 鼓山腰部,石洞幽深,在洞中談笑拂袖能發出鏗鏘之聲,故稱" 響堂山石窟"。現存16窟,大小佛像4300餘尊,並有大量石刻經,是研究佛教及建築、雕刻、繪畫、書法藝術的寶庫。南北響堂山石窟規模宏偉,雕刻精緻,在古代石窟藝術嚮唐代寫實風格的演變中,起着承上啓下的作用,是我國現存的 幾大石窟之一。
  北響堂山石窟,坐落在和村鎮東的北鼓山西腰,山下有常樂寺、如來佛立像和宋代磚塔。山上現存石窟9座,其中規模最大、藝術價值最高、裝飾最華麗的是位於窟群北端的大佛洞,進深13.3米,面寬13米,高11.4米。內為塔形柱式,柱三面設龕,正面龕主尊坐佛通高5米,其背光以七條火竜為主體組成,十分罕見。塔柱上部與窟壁共設16個華麗列龕,充分展示了北齊時期高超的雕刻藝術。在刻經洞門前的石壁上有一個清晰的手掌印,地上有一個很像"三寸金蓮"的腳印,傳說這是魯班夫人留下的。南響堂山石窟位於鼓山南麓。進入景點,首先看到的是寺院殿宇和宋代磚塔。山上現存石窟7座,其中千佛洞最為壯觀。窟內最引人入勝的是頂部傑作,窟頂微隆,雕蓮花和八尊伎樂飛天,堪稱佳作。
  旅遊嚮導:如果遊興未盡,您還可順路到玉皇閣、黑竜洞、元寶山公園一觀,幾處景點相距很近,交通也方便。
  特色物産:和村醋是當地特産,色濃味香,不妨買幾瓶嘗嘗。
  旅遊交通:自駕車由京深高速公路馬頭出口下,嚮西至峰峰礦 區即到南響堂山石窟,再沿邢都公路嚮北不遠就是北響堂山石窟。也可乘坐邯鄲開往峰峰的小公共汽車或5路公交車,或乘火車前往。
  磁州窯遺址
  於邯鄲市西南40公裏的磁縣及峰峰礦區境內,是宋元時期北方著名的民間瓷窯,因其古代地屬磁州,故名磁州窯。磁州窯是我國古代北方民窯的傑出代表,裝飾藝術以黑白對比鮮明為特點,其獨樹一幟的燒造技術,對我國北方陶瓷業的發展産生了重要影響,在中國陶瓷發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歷史上曾享有"南有景德、北有彭城"的美譽。磁州窯現存古窯址數十處,在彭城鎮有多處保存完好的" 饅頭窯"。彭城磁州窯????店遺址中有一座元代古窯址,保存完好,在窯址旁的作坊裏可以看到瓷器的製作過程。觀臺窯址曾進行過大規模發掘,除發現數以萬計的瓷器和瓷片外,還發現了保存較好的窯爐、加工原料的碾槽等。發掘出的器物以盤、碗、罐、瓶等為主,還有瓷枕和玩具。旅遊嚮導 邯鄲博物館有磁州窯展廳,在那裏您可以全面地瞭解磁州窯的歷史,許多珍品難得一見。在位於彭城鎮的磁州窯????店遺址,您還可以自己動手做幾件坯胎,這可是一項很有意思的活動。南北響堂山石窟就在這一帶。參觀完古窯址,可以再上山看看石窟藝術,這樣一日遊的內容就更豐富了。
  風味小吃:豆沫、拽面、抿麯兒、黑葉子、彭城的三下鍋、和村的熏肉和羊湯,都很有特色。
  特色物産:峰峰的陶瓷享譽全球,有象牙瓷、白玫瓷、骨質瓷 等數十種,産品遠銷海內外。如有收藏的愛好,可買上幾件真 正的磁州窯瓷器。
  旅遊交通:由於磁州窯的分佈面積較廣,您到磁州窯旅遊最好自備車,自京深高速公路馬頭出口或磁縣出口下,西行至峰峰礦區,彭城鎮就在礦區內。到觀臺窯址去多是鄉級公路,行前最好給汽車加滿油。
  玉皇閣
  原稱“玉帝四明無梁閣”。位於南響堂寺東南一華裏,為磚瓦結構的無梁建築。始建於明隆慶萬歷年間(公元1567—1573年),清光緒二十二年重建(公元1896年),占地面積300平方米。閣建於石供券平臺上,券沿雕四竜、二鳳和花卉,閣內無一梁柱。閣頂支承,在層層出跳的磚製華拱之上,共計24層,造成強烈的上升氣氛。頂內木雕,刀法精湛,生動異常,具有很高的科學和藝術價值,被世人稱為“天下江北第一閣”。
  老爺山摩崖石刻
  位於南響堂寺隔河南岸,元寶山下。始建於唐末。石刻為浮雕式佛教石刻,高不足1米,長約20米,上下交錯,開龕兩排,共7個佛龕,大小造像83尊,分有姿態各異的佛教,密教和道教題材。與南響堂寺、無梁閣形成一個三角形的天然風景區。
  黑竜洞
  位於元寶山下。該洞為石灰岩深洞,由地下水常年浸蝕而形成,後因地下水位和地殼變動而露出水面。洞下有泉,稱黑竜泉,是滏陽河的主要水源之一。黑竜泉多以岩縫、石洞噴射而出,猶如群竜吐水。竜洞東西100米有大泉眼26個,小泉眼不計其數,形成泉群。
  風月關
  又稱滏口祠,位於黑竜洞之上。風月關始建於唐,歷代重建已失其原貌。1986年礦區人民政府投資重建,使這一古老建築又煥發新顔。關內有昆山明月閣、菩薩廟、關公廟、黑竜廟等建築,建築面積540多平方米。
  晉娘祠。位於西紙坊村,立廟久遠,始建年代不詳。廟中建有聖母殿,內供奉神像和山西太原晉祠供奉的晉祠娘娘相同,廟內存明萬歷22年間(公元1486年)石碑一塊。廟下有泉,泉入滏陽。
百科大全
  fengfeng kuangqu
  峰峰礦區
  Fengfeng Coal Mine Area
    年産原煤千萬噸的大型礦區。位於河北省峰峰市,緊靠京廣鐵路,交通方便。煤種較多,有肥煤、焦煤、瘦煤、貧煤、無煙煤。但水文地質復雜,開採難度較大。清光緒年間(1875~1908)已有當地居民用手工采掘。嗣後有怡立煤礦公司、中和公司、緻和公司從事開採。1937年“七七”事變後,礦區被日本帝國主義侵占,遭到掠奪性開採。1945年華北解放區人民政府接收礦區,1949年成立峰峰礦務局。此後,開採規模迅速擴大。1965年煤産量發展到 592萬噸,1977年突破1000萬噸。1981年有生産礦井13處,核定能力年産945萬噸。産煤979萬噸。有選煤廠5座,核定能力年入洗原煤610萬噸。另有兩座設計年産原煤120萬噸的礦井正在建設。
     (李進堯 田玉章)
    
英文解釋
  1. n.:  Fengfeng Kuangqu District
近義詞
峰峰礦
相關詞
峰峰礦務局邯鄲武安峰峰職教中心北響堂寺高新哲峰峰和村鎮
通二礦河北地理
包含詞
邯鄲峰峰礦區峰峰礦區通二礦峰峰礦區中醫院
邯鄲市峰峰礦區峰峰礦區和東中學峰峰礦區萬年中學
峰峰礦區實驗小學峰峰礦區激情廣場峰峰礦區職教中心
峰峰礦區峰峰賓館峰峰礦區峰峰醫院峰峰礦區元寶山風景區
邯鄲市峰峰礦區衛生防疫站峰峰礦區衛生防疫站邯鄲市峰峰礦區金橋學校
峰峰礦區峰峰振動設備廠邯鄲市峰峰礦區婦幼保健院峰峰礦區大成物資有限責任公司
峰峰礦區萬邦物資有限責任公司峰峰礦區鑫威華物資有限公司河北省邯鄲市峰峰礦區棉麻公司油棉加工廠
峰峰礦區計劃生育技術指導站
分類詳情
張開義井鎮張開和村鎮張開臨水鎮張開峰峰鎮張開彭城鎮
張開大社鎮張開界城鎮張開新坡鎮張開大峪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