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轄區 : 中國 >山東 >聊城 > 東昌府區
顯示地圖
目錄
行政區劃代碼
  371502
區況簡介:
  東昌府區,是中共聊城市委、市政府駐地。位於山東省西部,東依東阿縣、茌平縣,南接陽𠔌縣,西連冠縣、莘縣,北靠臨清。地處東經115°14″—116°06″、北緯36°16—36°42″之間。全區轄8鎮2鄉和8個辦事處,總面積1245平方公裏,人口101萬人,其中農業人口約66萬人。東昌府區歷史悠久,文化燦爛。早在春秋戰國時期,東昌府區就是齊國西部的重要城邑。元代稱大東昌路總管府,明代始稱東昌府。明清兩代,東昌府得益於京杭大運河漕運的興盛,經濟繁榮、文化昌盛達400年之久,被譽為“江北一都會”,成為沿河九大商埠之一。東昌府自古名人輩出,人傑地靈,屬文明禮儀之邦。先後涌現出朱延禧、傅以漸、鄧中嶽、楊以增、範築先、傅斯年等一大批經天緯業、濟世安民的良佐賢相。領導幹部的楷模孔繁森,萬裏雪域留美名,更是東昌府區人民的自豪和驕傲。風光秀麗,景色宜人。歷史上, “光嶽曉晴”、“鐵塔煙霏”、“聖泉攜雨”、“仙客雲護”、“崇武連檣”等合稱東昌府八大勝景。風景如畫的東昌湖,環抱古城,總面積達4.2平方公裏,是我國江北最大的人工淡水湖泊,也是全國著名的垂釣基地,風光旖旎,碧波蕩漾,令人心曠神怡,流連忘返,聊城也因此被稱作“江北水城”。同時,古城文化商貿區、古運河旅遊區和以《水滸》、《聊齋》、《老殘遊記》等我國古典名著中許多情節為背景的景點也正在開發之中,東昌府即將成為中原一帶、京九沿綫獨具特色的旅遊觀光勝地。資源豐富,物産富饒。東昌府區地處黃河下遊衝積平原,屬溫帶季風氣候區,光照充足,土地肥沃,水質優良,不僅適宜多種植物生長,而且物産資源極為豐富。煤炭、石油、天然氣、地熱等多種礦産資源儲量可觀,開發潛力巨大。聊城發電廠已有25KW的發電能力,中外合資、正在建設中的360KW聊城大型發電廠是全國最大的火力發電廠之一,工程建成後,東昌府區將成為全國重要的能源基地。區位優越,交通便捷。東昌府區地處冀魯豫三省交界處,自古為華夏戰略要地。如今,東昌府區的區位優勢更加突出,既是魯西政治、經濟、文化的中心,又處於京九、濟邯鐵路和濟聊館高速公路這個黃金十字架的交匯點上,是山東西部、中原一帶和京九沿綫人流、物流、信息流的一大集散中心,不僅起着輻射帶動魯西經濟發展的竜頭作用,而且是我省與山西、河北等內陸省份進行交流與合作的主要場所,也是南下北上,東出西進的重要通道。
  ——國民經濟平穩較快發展。2008年全年實現全區生産總值120.62億元,比上年增長14.9%。其中一、二、三産業分別增長5.4%、20%和13.7%。産業結構進一步優化,三次産業比由上年的17.7:42.1:40.2調整為16.9:44.8:38.3,二三産業占生産總值的比重提高了0.8個百分點。實現地方財政收入4.34億元,按可比口徑比上年增長8.5%。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實現86.6億元,增長21%。進出口總值7840萬美元,同比增長74.2%;實際利用外資50萬美元。城鄉居民儲蓄餘額168億元,比上年增長20.3%;各項貸款餘額213億元,增長7.8%。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59萬元,增長10%。
  ——新農村建設穩步推進。農村經濟穩步發展,農民收入持續增加,農民人均純收入4896元,比上年增長11.9%。糧食總産69.46萬噸,蔬菜播種面積65萬畝,總産215萬噸,無公害蔬菜可控製面積達到35萬畝,“甜翠牌”國傢級無公害農産品品種發展到4個,鼕暖式大棚(含食用菌棚)達到2.6萬個,比上年增加3300個;中小拱棚34萬畝,比上年增加2萬畝。積極發展畜牧業生産,全區新增畜禽規模養殖場70傢,畜牧業總收入達13億元,肉類總産6萬噸,禽蛋總産4.2萬噸,奶産量1.5萬噸。水産養殖總利用水面達6.8萬畝,其中新增名優水産養殖面積1100畝,養魚面積4.6萬畝。全區共植樹155萬株,造林1.92萬畝,林木覆蓋率達28.5%。結構調整步伐進一步加快。國傢級無公害農産品品種達45個,新增市級農業竜頭企業9傢。農業機械化水平不斷提高,發放農機購置補貼460萬元,受益農戶181戶。農業基礎設施建設步伐加快,投資6600多萬元,全面加強農田水利設施建設。新建沼氣池3120個,農村環境衛生條件明顯改善。小城鎮建設進一步加快,基礎設施日益完善,預計全年小城鎮建設投資7235萬元,其中基礎設施建設投入2010萬元,拆遷面積5.6萬平方米,新建在建面積9.5萬平方米。通油路行政村達到953個,村村通油路率達99.8%,村村通客車通車率達99%,村村通自來水工程全面完成。
  ——工業與民營經濟快速增長。全區規模以上工業企業達到311戶,完成主營業務收入180億元,實現利稅13億元,利潤9.5億元,分別增長42%、33%和40%。主營業務收入過億元的企業達22戶,利稅過千萬元的16戶。6126工程企業的支撐帶動作用增強,工程企業的主營業務收入和利稅占全區工業的比重分別達到**%和**%。鋼管、軸承及保持器、農副産品加工、機械電子、紡織服裝、化工建材等六大産業的主導地位更加突出,産值已占全區工業經濟總量的94%。特別是重點培植的鋼管産業發展勢頭良好,鑫鵬源、嘉隆、寶利通等企業生産規模進一步擴大,全區鋼管年産量達23.5萬噸。紮實開展品牌創建活動,12傢企業的産品被評為“山東省名牌産品”,企業市場競爭力明顯增強。全區民營經濟預計實現營業收入455億元,比上年增長26%,民營經濟稅收預計完成6.5億元,增長7.3%。民營經濟固定資産投資預計完成40億元。完善了嘉明經濟開發區和鳳凰工業園的道路、通訊、電力等基礎設施,園區對外吸引力明顯增強,已成為民營經濟快速發展的平臺。現有入園企業250傢,比上年新增13傢,預計實現主營業務收入77.2億元,利稅5.6億元。
  ——服務業持續繁榮。預計全區服務業增加值46.18億元,比上年增長13.7%,占GDP的比重達到38.3%,服務業固定資産投資預計完成20.4億元,占全社會固定資産投資的41%。預計實現地稅收入3億元,占全區地稅收入的71%。服務業新增就業人員1.2萬人,占全部新增就業人員的70%。投資近2億元,新建擴建了鴻順宜傢傢具城、光明農貿市場等十餘處市場和商業網點。城區專業批發市場達57處,其中過億元的市場19處,全區市場成交額預計完成237億元,增長13%。現代物流業蓬勃發展,鐵力貨運、海昌物流等物流企業逐步壯大。金融保險、信息中介、社區服務等新興服務業領域不斷拓寬。旅遊業發展勢頭良好,全區共接待遊客376.5萬人次,增長20%,旅遊綜合收入預計實現9.12億元,增長11%。
  ——固定資産投資、重點項目建設進展順利。全區固定資産投資預計完成47.2億元,增長12.3%,其中工業投入28.15億元,增長11.5%。全年共引進投資過千萬元的項目67個,全年預計到位資金26.9億元。平安缸套、濟南商業銀行等38個項目已投産運營;興隆崗軸承、阿爾卡迪亞大酒店等29個項目正在緊張建設中;唐山田中機械、益華集團盛世天湖等20多個項目即將開工建設。重點項目建設取得明顯成效,全區重點調度的30個項目(其中列入市重點調度的項目10個),預計共完成投資13.3億元。星慧金屬熱加工、立海冷藏、鑫大變壓器等8個項目建成投産,預計達産後新增年銷售收入49.9億元。
  ——各項社會事業全面進步。大力實施科技特派員工程,全年新增科技特派員56名,利用遠程科技視頻係統提高了科技特派員工程的效率,擴大了服務範圍。新建市級以上工程技術中心2處,科技進步對經濟發展的貢獻率達48.9%。全面落實義務教育階段“兩免一補”政策,全年惠助資金超過4000萬元。農村醫療衛生條件明顯改善,完成了改造3處鄉鎮衛生院、新建改建19處農村社區衛生服務站的建設任務;全面推行了新農村合作醫療,參合率達到96%。新建改建3處鄉鎮中心敬老院,全年共發放低保金1200多萬元,農村低保標準提高到900元。全區各項社會保險預計徵繳2.55億元。全面推行城鎮居民醫療保險制度,參保人數達6.6萬人。全區企業離退休人員養老金撥付率和社會化發放率均達到100%。全區新增勞務輸出1.4萬人,新增就業1.4萬人,城鎮登記失業率2.84%。大力開展社區建設,社區管理和服務功能進一步完善。社會治安綜合整治力度加大,廣大幹部群衆的民主法製意識普遍增強。安全生産形勢平穩。人口與計劃生育事業成績顯著,平均合法生育率99.6%,人口自然增長率控製在6‰以內。第一屆體育運動會取得圓滿成功。環保、檔案、史志、婦女兒童、殘疾人、民政福利等各項社會事業普遍得到發展。
  在充分肯定成績的同時,要清醒地看到經濟社會發展中還有一些矛盾和問題:一是投入不足,發展後勁不強。全社會固定資産投資預計僅完成目標任務的83%,沒有投入就沒有産出,勢必影響到明年經濟增長。重點項目建設進度不快,新的增長點不多。全區確定的30個重點投資項目,僅完成當年計劃的52.85%,有11個項目未開工或基本未形成投資進度。二是受金融危機影響,有不少企業特別是出口企業受到衝擊,明年將面臨考驗。三是農業結構調整的力度不大,農産品價格不穩定,勞動力需求減少。這些都將影響到明年農業發展和農民增收。對於這些問題,我們必須高度重視,立足當前,着眼長遠,采取有力措施,認真加以解决。
行政區劃:
  東昌府區轄10個街道、8個鎮、2個鄉:古樓街道、柳園街道、新區街道、湖西街道、道口鋪街道、閆寺街道、鳳凰街道、北城街道、侯營鎮、沙鎮鎮、堂邑鎮、梁水鎮、鬥虎屯鎮、鄭傢鎮、張爐集鎮、於集鎮、許營鄉、朱老莊鄉。其中,東城街道、蔣官屯街道由聊城經濟開發區管理。
歷史沿革:
  漢置聊城縣,據《水經註》:“聊城縣東北有攝城,《左傳》所謂聊攝以東是也。”據《史記正義》:“聊城,春秋時齊高西界。聊,攝也。戰國時,亦為齊地。”以古地名名縣。1958年設市。
  1997年8月29日,國務院國函[1997]82號文批復,撤銷聊城地區和縣級聊城市,設立地級聊城市,以原縣級聊城市的行政區域設立東昌府區
  1995年11月13日,撤銷聊城市西王鄉,設立湖西街道辦事處。1995年12月18日,撤銷聊城市鄭家乡,設立鄭傢鎮。
  1999年7月23日,撤銷東昌府區張爐集鄉,設立張爐集鎮(魯政函民字[1999]18號)。1999年12月6日,撤銷東昌府區於集鄉,設立於集鎮(魯政函民字[1999]35號)。
  2000年,東昌府區轄4個街道、11個鎮、7個鄉。 根據第五次人口普查數據:950319人,各鄉鎮人口: 古樓街道 76275 柳園街道 105109 新區街道 111655 湖西街道 33399 蔣官屯鎮 30052 李海務鎮 34463 侯營鎮 40938 沙鎮鎮 46892 堂邑鎮 32960 閻寺鎮 43100 梁水鎮 36317 鬥虎屯鎮 18364 鄭傢鎮 39961 張爐集鎮 30575 於集鎮 37399 許營鄉 33593 朱老莊鄉 33867 大張鄉 36205 道口鋪鄉 32648 八甲劉鄉 25526 堠堌鄉 19289 北楊集鄉 32666 東城虛擬街道 19066
  截至2002年12月31日,東昌府區轄5個街道、11個鎮、4個鄉。
  2003年8月23日,東昌府區撤銷蔣官屯鎮,以原蔣官屯鎮的行政區域設立蔣官屯街道辦事處,辦事處機關駐原蔣官屯鎮人民政府駐地;撤銷道口鋪鄉,以原道口鋪鄉的行政區域設立道口鋪街道辦事處,辦事處機關駐原道口鋪鄉人民政府駐地;撤銷李海務鎮,以原李海務鎮的行政區域設立鳳凰街道辦事處,辦事處機關駐原李海務鎮人民政府駐地;撤銷北楊集鄉,以原北楊集鄉的行政區域設立北城街道辦事處,辦事處機關駐原北楊集鄉人民政府駐地;撤銷閆覺寺鎮,以原閆覺寺鎮的行政區域設立閆寺街道辦事處,辦事處機關駐原閆覺寺鎮人民政府駐地。
風景名勝:
  風光秀麗,景色宜人。歷史上,東昌府就有“上有天堂,下有蘇杭,過了濟寧,便是東昌”的美譽。“光嶽曉晴”、“鐵塔煙霏”、“聖泉攜雨”、“仙客雲護”、“崇武連檣”等合稱東昌府八大勝景。風景如畫的東昌湖,環抱古城,總面積達4.2平方公裏,是我國江北最大的人工淡水湖泊,也是全國著名的垂釣基地,風光旖旎,碧波蕩漾,令人心曠神怡,流連忘返,聊城也因此被稱作“江北水城”。同時,古城文化商貿區、古運河旅遊區和以《水滸》、《聊齋》、《老殘遊記》等我國古典名著中許多情節為背景的景點也正在開發之中,東昌府即將成為中原一帶、京九沿綫獨具特色的旅遊觀光勝地。
自然資源:
  資源豐富,物産富饒。東昌府區地處黃河下遊衝積平原,屬溫帶季風氣候區,光照充足,土地肥沃,水質優良,不僅適宜多種植物生長,而且物産資源極為豐富。煤炭、石油、天然氣、地熱等多種礦産資源儲量可觀,開發潛力巨大。現在聊城熱電有限公司發電量是:1220MW(122萬KW/H),中外合資聊城大型發電廠是全國最大的火力發電廠之一,其發電量已達132萬KW/H,東昌府區成為全國重要的能源基地。
交通條件:
  區位優越,交通便捷。東昌府區地處冀魯豫三省交界處,自古為華夏戰略要地。如今,東昌府區的區位優勢更加突出,既是魯西政治、經濟、文化的中心,又處於京九、濟邯鐵路和濟聊館高速公路這個黃金十字架的交匯點上,是山東西部、中原一帶和京九沿綫人流、物流、信息流的一大集散中心,不僅起着輻射帶動魯西經濟發展的竜頭作用,而且是我省與山西、河北等內陸省份進行交流與合作的主要場所,也是南下北上,東出西進的重要通道
經濟發展:
  2005年全區生産總值完成64.97億元,三次産業之比為22:40:38,實現地方財政收入2.8億元,全年糧食總産量達62.9萬噸,蔬菜播種面積達65萬畝,2005年林木覆蓋率達到25%。 全區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纍计實現增加值15億元, 工業産品産銷率為99%。全區規模以上工業企業達到175戶。區重點考核的15戶企業銷售收入和利稅分別達到25億元和1.6億元,分別占全區的49%和53%。 全區規模以上固定資産投資完成29.3億元,其中工業投入21.5億元,占全部投資的73.4%。實際利用外資650萬美元,出口創匯1780萬美元。
  工業園區的基礎設施進一步改善,承載功能增強。目前入園企業總數已達158傢,其中園區建成投産企業79傢,入園企業2005年實現銷售收入30億元,利稅2.3億元。全區市場及商業網點經營面積343萬平方米,2005年市場成交額完成145億元,增長20.8%;完成市場投入4.43億元,新增營業面積25.8萬平方米。2005年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38.6億元,比上年增長22.9%。圍繞打造江北水城旅遊品牌,進一步搞好四大遊樂園區的開發建設及旅遊産品挖掘生産,並加大了宣傳促銷力度,使我區旅遊業逐步融入到全市乃至周邊地區的旅遊體係之中。全區服務業呈現加快發展的勢頭。全區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到9019元。農民人均純收入達到3298元,城鄉居民儲蓄存款餘額達到111.3億元。
社會事業:
  全區小學學齡兒童入學率達到100%。普及九年義務教育的成果更加鞏固,有6所學校成為省級規範化學校。農村中小學危房改造基本完成,城區小學佈局建設全面展開。積極推廣先進實用技術,促進科技成果嚮生産力的轉化,2005年科技進步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達48.5%。文化事業發展步伐加快,各種文化活動豐富多彩。建立了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預案,加強了疾病預防控製和傳染病救治體係建設,農村醫療改革全面開展。社會保障工作進一步加強,“兩金”撥付、發放率均為100%。全區纍计勞務輸出5.8萬人,新增就業4.6萬人,城鎮登記失業率為3.4 %。同時,大力開展了“創城”工作,進一步改善了人居環境。社會治安綜合整治力度加大,廣大幹部群衆的民主法製意識普遍增強。安全生産形勢平穩。人口與計劃生育事業成績顯著,平均合法生育率達到99.6%,人口自然增長率控製在7‰以內。體育、環保、檔案、史志、婦女兒童、殘疾人、民政福利等各項社會事業普遍得到發展。
英文解釋
  1. n.:  Dongchangfu District
近義詞
東昌府
相關詞
聊城京杭大運河周店周店閘????業公司????業國企????務局
實驗幼兒園
包含詞
東昌府區實驗幼兒園東昌府區第四人民醫院
聊城市東昌府區衛生防疫站聊城市東昌府區中醫院
聊城市東昌府區人民醫院聊城市東昌府區婦幼保健院
山東聊城市東昌府區玩具有限公司東昌府區地方病防治領導小組辦公室
山東省聊城市東昌府區同創汽車銷售有限公司
分類詳情
張開侯營鎮張開古樓街道張開東城街道張開北城街道張開於集鎮
張開鳳凰街道張開道口鋪街道張開新區街道張開湖西街道張開鄭傢鎮
張開堂邑鎮張開梁水鎮張開鬥虎屯鎮張開張爐集鎮張開許營鄉
張開朱老莊鄉張開柳園街道張開閆寺街道張開沙鎮鎮張開蔣官屯街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