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示地圖 |
|
|
郵編:054400 代碼:130527 區號:0319
拼音:Nán Hé Xiàn
南和縣位於河北省南部,邢臺市境中南部,東經114°36′-114°52′、北緯36°59′-37°06′。南與雞澤縣、永年縣搭界;北與任縣相連;西與邢臺縣接壤;西南與沙河市相接;東與平鄉縣為鄰。境域近似正方形,南北長22千米,東西寬25千米,總面積418平方千米。總人口33萬人(2006年)。全縣轄3個鎮、5個鄉:和陽鎮、賈宋鎮、郝橋鎮、東三召鄉、閻裏鄉、河郭鄉、史召鄉、三思鄉。共有218個行政村、203個自然村。縣政府駐和陽鎮,距邢臺市20千米,距石傢莊市180千米。
地處太行山前衝積平原,地勢平坦開闊,海拔30.5—33.8米,由西南嚮東北傾斜。主要河流有澧河、沙名河、順水河、留壘河,屬子牙河水係。屬暖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年均溫度13℃,平均降水量475.1毫米。邢(臺)臨(西)、邢(臺)清(河)、南(和)任(縣)、南(和)沙(河)公路過境。國傢商品糧基地縣。古跡北齊造像碑、白雀庵,屬 河北省文物保護單位。
西漢置南和縣。因地處和城縣之南而得名。據《太平寰宇記》引《水經註》雲:“北有和成縣,故此雲南。”唐武德元年(618年)設和州。宋宣和四年設澧川縣。元設和陽縣。明洪武六年(1368年)設南和縣。1958年並入巨鹿縣,1962年復置南和縣。
1997年,南和縣面積418平方千米,人口29.7萬,轄3個鎮、5個鄉:和陽鎮、賈宋鎮、郝橋鎮、三思鄉、史召鄉、河郭鄉、閻裏鄉、三召鄉。縣政府駐和陽鎮。
2000年,根據第五次人口普查數據:全縣總人口314106人,其中:和陽鎮42121人,賈宋鎮46657人,郝橋鎮53663人,東三召鄉43322人,閻裏鄉34826人,河郭鄉29183人,史召鄉34278人,三思鄉30056人。
2002年底,南和縣面積418平方千米,人口30萬。轄3個鎮、5個鄉,218個行政村。縣政府駐和陽鎮。 |
|
南和縣古稱“和城”,別稱為“和陽”。其“和”字之由來,出自古人對南和歷史狀況和風物人情的描述:“泉清而甘醇,土膏而禾茂,人和而知禮,物厚而阜安。”《南和縣志》(光緒十九年王立勳重修本)根據(太平寰宇記)記載,按其地理位置方位,取名南和縣。
南和是一個文明古老的地方,《禹貢》屬冀州。周《職方》屬邢。春秋歸屬晉。戰國屬趙。自西漢(公元前202年)始置南和縣,治所即今縣域。同時還置有朝平縣。兩縣均屬巨鹿郡。景帝中原六年(公元前144年)更隸廣平郡。武帝徵和二年(公元前91年),改屬平幹國。五風二年,國除為廣平郡。兩縣仍屬之。建平三年(公元前4年),廣平郡封為廣平國仍轄南和、朝平兩縣。後汗朝平並入南和縣,仍屬廣平國。建武十三年(公元37年),更隸巨鹿郡。建安十七年(公元212年),改屬魏郡。三國魏黃初二年(公元221年),南和更隸廣平郡,此後南和並入任縣。北魏太和二十年(公元496年)析任縣復置南和縣,仍屬廣平郡。孝昌三年(公元527年),析廣平郡北部地區增置北廣平郡,治轄南和縣。北齊,北廣平郡復省入廣平郡,南和縣遂還隸廣平郡,同時廢任縣並入南和縣。此時南和城一名嘉禾城,安澧城。北周置南和郡,治轄南和縣。隋代,開皇三年(公元583年)置南和郡,南和縣改屬洺州,十六年更隸邢州,並析南和縣復置任縣。大業三年(公元607年)罷邢州為襄國郡,仍轄南和縣,同年任縣復省入南和縣。唐武德元年(公元618年)置和州,治轄南和縣。天寶元年(公元742年),罷邢州為巨鹿郡,轄南和縣。至德二年(公元757年),罷郡復置邢州,南和縣仍屬之。五代,南和縣仍屬邢州。宋,熙寧五年(1072年)省任縣為鎮,復並入南和縣。元祐元年(1086年),析南和縣置任縣。宣和元年(1119年),邢州升為信德府,轄南和縣,此時南和更名澧川(因澧水過境而得名)。金天會七年(1129年),信德府改為邢州,仍轄南和縣。元中統三年(1262年)升邢州為順德府,南和仍屬之。元至元二年(1265年),省南和並入沙河縣,不久復置,南和縣改為和陽縣。同年順德路改為順德府,和陽縣屬之。明洪武元年(1368年)復名南和縣,仍屬順德府。清沿明製。民國二年(1913年)南和縣改隸冀南道。三年(1914年)又更大名道,十七年(1928年)道廢,南和縣直屬河北省。二十六年(1937年)屬河北省第十五督察區。三十四年(1945年)七月,抗日戰爭勝利後,隸屬冀南四專區。民國三十七年(1948年)九月,華北人民政府成立,南和縣遂屬華北行政區冀南四專區,民國三十八年(1948年)八月,河北人民政府成立,南和縣劃歸河北省邢臺專區。
1949年10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南和縣仍屬邢臺專區。1958年4月28日,撤消邢臺專區,南和縣劃歸邯鄲專區。同年12月20日,撤消南和縣,並入巨鹿縣。1961年7月9日,析巨鹿縣置任縣,將原南和縣劃歸任縣。1962年3月27日,析任縣恢復南和縣原建製,仍屬邢臺專區(1961年析邯鄲專區復置)。1970年邢臺專區改為邢臺地區,南和縣仍屬之。1993年邢臺地區與邢臺市合併,南和縣仍屬之。 |
行政區劃 Administrative divisions |
南和縣轄3個鎮、5個鄉:和陽鎮、賈宋鎮、郝橋鎮、東三召鄉、閻裏鄉、河郭鄉、史召鄉、三思鄉。共有218個行政村、203個自然村。縣政府駐和陽鎮。
和陽鎮 面積40平方千米,轄4個居委會、35個行政村,人口4.6萬人,鎮政府駐東關村
郝橋鎮 面積62平方千米,人口5.3萬人,轄30個行政村,鎮政府駐寺後村
賈宋鎮 面積74平方千米,人口4.6萬人。轄47個行政村,鎮政府駐賈宋村
東三召鄉 面積58平方千米,人口4.3萬人。轄32個行政村,鄉政府駐東三召村
閻裏鄉 面積47平方千米,人口3.5萬人,轄12個行政村,鄉政府駐閻裏村
河郭鄉 面積53平方千米,人口3萬多人,轄27個行政村。鄉政府駐梁牌村
史召鄉 面積38平方千米,人口3.3萬人。轄22個行政村,鄉政府駐史召高村
三思鄉 面積46平方千米,人口30486人,轄13個行政村,鄉政府駐三思村 |
|
南和縣人口(根據全國第五次人口普查數據統計)
總人口314106 人男159647人女154459 人家庭戶戶數71904戶家庭戶總人口(總)312206 人家庭戶男158568人家庭戶女153638人0-14歲(總)87626人0-14歲男46068人0-14歲女41558人15-64歲(總)208847人15-64歲男105769人15-64歲女103078人65歲及以上(總)17633人65歲及以上男7810人65歲及以上女9823人戶口本地住在本地307967人 |
|
南和縣歷史悠久,文化底藴豐厚。自上世紀60年代,南和縣文物考古部門,在本縣境內的賈宋鎮張路村村西,發現了古張縣縣城遺址以來,因時代久遠,記載殘缺,古張縣的命名及其他許多問題至今沒有弄清楚。為了填補這一空白,筆者走訪了多位專傢,查閱了大量資料,作出如下探究:
一、以張良姓氏命名說:
據司馬遷的《史記》記載,漢12年,劉邦聽信戚夫人的讒言,以太子劉盈性格懦弱,不堪重任為由,想廢舊立新。張良多次勸戒,劉邦不聽,無奈張良心生一計,便把劉邦敬慕已久的大賢“商山四皓”(四皓為:東園公、冉立、綺裏奇、夏黃公)請來輔佐太子,劉邦果然打消了廢太子的想法。《資治通鑒》記載:漢惠帝即位後,呂後開始幹政,“商山四皓”不願裹入禍亂,便退隱於遠距京城的“長路”。據查:“長路”是山東通往太行山的一條古道,在任縣地段。道北不遠處就是張縣古城遺址。筆者推測,“商山四皓”後人為了報答張良薦舉前輩輔佐皇帝之恩,把自己的封地以張良的姓氏命名為張縣。
二、張耳封地說
據《邢臺史話》記載:張耳是河南開封人,秦參加過陳勝吳廣起義,一直活動在河北的邢臺、隆堯一帶。(有隆堯縣漢代軍事遺跡,張耳臺為證)。張耳曾在趙國舊地之常山國,都城就建在信都。公元前205年,張耳投奔了劉邦。張耳被任命為將,在邢臺一帶為漢統一全國屢立戰功。劉邦見張耳在邢地很有聲望,後來就在此地讓張耳擇邑作為封賞。筆者推測:張縣當時地處戰國時期古道“長路”旁,交通方便,人口衆多,較為繁榮,所以張耳所擇的封地,很可能就是以後以他姓氏為名的張縣。
三、張姓氏族遷徙說
據明嘉靖《張氏統宗世譜》記載:張姓自上古時代,祖居今日的清河縣一帶。他是一個極富開拓與進取精神的傢族,先秦時期就開始從清河開始嚮先進的諸侯國遷徙。秦漢時期的兵禍天災造成的流民大潮,又推動了張姓先民遷徙的腳步。《清河萬忍族譜》記載:漢武帝徵和二年因王莽亂政,民不聊生,張姓氏族再次出現了南至江蘇西至襄都遷徙浪潮。筆者推測,張姓氏族遷至邢地的古邑,可能就是張縣。可以依1923年在南和縣張路村西出土的西漢元鳳元年鑄造的“貨泉”古幣為證。 |
|
宋璟
宋璟(663年——737年),唐邢州南和宋臺村人。唐高宗調露進士,歷官監察御史、天官員外郎、鳳閣捨人、御史中丞、吏部侍郎、黃門侍郎、刺史、御史大夫、都督、刑部尚書、吏部尚書、門下省侍中,晉尚書右丞相,封廣平郡開國公,贈太尉,謚文貞公。
宋璟為唐代四大賢相之一(與房玄齡、杜如晦、姚崇齊名)、傑出的政治傢,其先後歷經高宗、武周、中宗、睿宗、玄宗五帝,為官清正廉明,忠於職守,曾兩度任宰相,革除時弊,選賢任能,省刑修德,減免賦稅,勸課農桑,為中興大唐和實現“開元盛世”建立了豐功偉績,是中國古代頗有影響的政治傢。他博學多才,文辭出衆,文化造詣頗深,為後世傳下著名佳作《梅花賦》、《長鬆篇》等。
朱正色
朱正色(1539年——1606年),字應明,號和陽,明順德府南和縣朱營村人。明萬歷甲戌科進士,歷官縣令、兵部員外郎、兵備僉事、兵備副使、巡撫、右副都御史,官階正二品。
他自幼傢貧,聰慧好學,學業速成,在任期間,為官清正廉潔,註重革除弊製,減免賦稅,放寬禁令,平反冤獄,免除雜役,興辦學校,遵守禮製,並帶兵平定西北邊境叛亂,在寧夏治理黃河、引黃河之水灌溉農田,被當地人民奉為萬傢生佛予以祭祀。後辭官回傢奉養父親,並在家乡設館教書,頗受尊崇。在南和縣城有御賜“平定邊疆牌坊”,為其父敕建“天恩覃敷坊”、為其子敕建“金吾世胄坊”以彰顯其功勳。
張賓
張賓(?——322年),字孟孫,東晉後趙趙郡南和張相人(乾隆十四年《南和縣志》)。授官右侯長史、大執法,封濮陽侯,贈散騎常侍,右光祿大夫。
他自幼好學,博涉經史,少有大志,兵法嫻熟。先為中丘王帳下都督,後輔助石勒創業,為建立後趙王國創下了卓著功勳。據《晉書》記載,張賓受封後,位居僚首,寵冠當朝。儘管地位顯赫,但為官清廉,謙虛謹慎,任人唯賢,禮賢下士。深受皇帝和群臣的尊重。他死後,朝廷追封為“散騎常侍,右光祿大夫,儀同三司”,配享丞相同等待遇。墓葬於南和縣張相村東。
白壽章
白壽章(1897- 1973),名錫庚,字壽章,又字壽禪,以壽章行。生於1897年7月,卒於1973年12月,河北省南和縣左村人。生前為中國美術傢協會河北分會會員、邢臺市人大代表、邢臺市政協常委。其傳記載入上海中國畫院編輯出版的《中國近代畫傢名鑒》等辭書,是我國書畫界公認的現代著名書畫傢。
【李若珪】(1569年——1637年),字昭華,號載心,明順德府南和縣圪塔頭村人。萬歷甲辰科(1604年)進士,歷官行人司行人戶科給事中兵科給事中太僕寺少卿大理寺少卿右僉都御史、巡撫、刑部侍郎、刑部尚書,官階正二品
【王世清】(1831年——1880年),清順德府南和縣三思鄉西南部人,鹹豐丙辰科(1856年)武狀元,歷官福建全州遊擊、同安營參將,官階正三品。
【馬銓】(1451——1521),字秉衡,明順德府南和縣路莊村人。成化乙未科(1475年)進士,歷官戶科給事中、右參議、右參政、右布政使、左布政使,官階從二品
【白儲玿】(?——1627年),字慄仲,號華池,明順德府南和縣東三召村人。萬歷甲辰科(1604年)進士,歷官推官(負責勘查刑獄)、禮部主事、禮部郎中、考功郎中、太常寺正卿、寧夏巡撫、倉場侍郎等,官階正二品
【李起元】明順德府南和冀屯村人。萬歷丙戌科(1586年)進士,歷官知縣、戶部主事、河南布政使,戶部尚書,官階正二品。卒贈太子太傅。
【朱正色】(1539年——1606年),字應明,號和陽,明順德府南和縣朱營村人。明萬歷甲戌科進士,歷官縣令、兵部員外郎、兵備僉事、兵備副使、巡撫、右副都御史,官階正二品。
【侯泰】(?——1402年),字順懷,明順德府南和縣城人。府學貢生,歷官禮部員外郎、刑部左侍郎、刑部尚書,官階正二品。
【馬亨】(1206年——1277年),字大用,元朝邢州南和馬莊村人。歷官署員、轉運司知事、副使、京兆榷課所長官、規措軍儲轉運使、左右司郎中、廉訪都運使、工部侍郎、嘉議大夫、左三部尚書、戶部尚書,官階正二品。 |
南和驕傲王寶強 South proud Baoqiang |
王寶強出生於河北省南和縣大會塔村,6歲時開始練習武術,8歲—14歲在河南嵩山少林寺做俗傢弟子,之後來到北京闖天下,在各個劇組當武行做群衆演員。命運似乎很眷顧這個看上去普普通通的孩子,16歲時,王寶強被導演李揚挑中,主演獨立電影《盲井》,這部電影讓他一夜之間從武行變成金馬奬最佳新人。(王寶強憑《盲井》獲得了法國第五屆杜威爾電影節“最佳男主演奬”、第四十屆臺灣金馬奬“最佳新人奬”以及第二屆曼𠔌國際電影節“最佳男演員奬”。)
2004年,參演馮小剛賀歲劇《天下無賊》,名聲大噪,其樸實的個性和獨特的幸運贏得很多人的關註。
2006年,王寶強主演30集電視連續劇《士兵突擊》,成功地塑造了許三多這個角色,其自然的表演才能在這部劇集中得到充分的展現,給人們留下深刻印象,並贏得了廣大電視觀衆的喜愛。
從《盲井》,《暗算》,《天下無賊》,《士兵突擊》到2007年馮小剛導演的賀歲大作《集結號》,王寶強在影視圈一步一個腳印。成名以後的王寶強,成了家乡河北省南和縣的寶貝,全縣人都以他為驕傲。家乡領導對寶強寄予了厚望,還承諾幫助寶強解决他的婚姻問題。寶強也表示,衹要家乡需要,他隨時隨地到。不過對於自己的私人問題,王寶強和很多影星的態度都是一樣的:要找到一個合適的!
2008年,王寶強被中國紅十字基金會正式聘任為“農民工援助基金愛心大使”,被聯合國勞工組織聘為預防農民工艾滋病的形象大使,王寶強還是邢臺市政協第十一屆一次會議委員。同年4月,王寶強受聘“第七屆首都大學生緑色形象大使”,呼籲大傢“緑色環保很重要,人人要做有必要”。
2008年6月,推出自己的首部自傳《嚮前進——一個青春時代的奮鬥史》
2009年王寶強飾演的《我的兄弟叫順溜》在央視一套黃金時間播出,23.87%極高收視率,再一次使自己的演技得到了提升。受到了廣大電視觀衆的一致好評。
2009年參演電影《建國大業》,客串一名解放軍戰士。 |
南和古城 South of the ancient city |
南和古城別稱“嘉禾城”,民間又俗稱“紗帽城”。南和縣自西漢建縣以來,此處一直為縣治。後周時曾是南和郡郡治,唐武德元年還作為和州州治。北魏時期,南和城周七裏,有南、西、北三門,城內多空曠之地,兵匪一來,難以防禦,故元至正年間,縣令尹泰改築為小城,城墻周四裏,明正統十四年知縣王淵重建四門。成化二十二年重修,創建石橋。弘治三年知縣門寧重修城樓四座,正德年間重修,城高三丈,池深兩丈有餘,添設城樓、角樓各四座。嘉靖二十七年知縣屈作城垛口易以磚。崇禎十一年兵火後,衹留城東樓,十二年知縣謝繼遷重砌為磚城。清代仍幾次加以修葺,民國後逐漸頽毀。解放後拆平,改為環城公路。 |
|
南和縣近年來,我們確定了“三化聯動,工業先行”戰略,按照“建設三個園區、實現三個對接”思路,謀劃實施了西與高開區標準件、緊固件基地對接,建設城西鋼製品工業園區和中小企業孵化園;南與沙河市金百傢工業區對接,建設金鑫建材工業園區;北與高開區、邢臺縣板材市場對接,建設邢東板材建材工業園區。特別是依托、圍繞邢臺鋼鐵做文章,將鋼製品業明確為南和未來的第一主導産業,取得明顯成效。目前,縣域經濟已形成蔬菜、木製品、粉製品、鋼製品、食用油、紙製品等六大特色産業。 |
|
南和是唐朝宰相宋璟、明朝萬歷年間兵部侍郎朱正色的故鄉。境內有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漢代吳村古墓、北齊造像碑、大隋名州南和縣澧水石橋碑;名勝古跡主要有北周時修建的河北省最大的二僧道場白雀庵、元代修建的白佛寺水陸殿。有宋璟、朱正色、白壽章、白公素等名人遺址遺跡。
南和古城牌坊
牌坊是我國封建社會旌表“忠孝節義”和“重臣名宦”功德政績的石雕建築。古城南和,歷史悠久,賢臣倍出,故曾牌坊林立,民謠曾有“順德府好城墻,南和城好牌坊”之說。據清朝《南和縣志》記載,南和縣原有牌坊36座。從解放後一直到文革前這段時間,南和縣城保存完好的牌坊仍有七座,主要分佈在府前街(從西門裏至南門裏),即:三世宮保坊,為太子太保戶部尚書李起元立;恩光三世坊,為刑部左侍郎李若珪立;天恩覃敷坊,為兵部員外郎朱傢卿立;金吾世胄坊,為錦衣衛世襲實授百戶朱時萬立;平定邊疆坊,為右副都御史朱正色立;掖垣都諫坊,為禮科給事中李若珪立;節制三省坊,為勳陽巡撫右僉都御史李若珪立。
這些牌坊均係明王朝皇帝降旨敕建,是具有明朝建築風格的古雕群,個個高大雄偉,氣勢磅礴,全部以青石加工成構件,以榫和鉚眼連接成仿木結構,主體四柱三間,鬥拱飛檐,獸吻捲脊,枋梁楣額。通體浮雕着飛竜、走獸、人物、花鳥及山水,是融建築、書畫、雕刻為一體的精湛藝術品,充分顯示了我國勞動人民的聰明才智,是中華民族藝術寶庫中的瑰寶。
白雀庵
白雀庵位於河北省南和縣東北10公裏處白佛村,始建於南北朝北周時期,庵院坐北朝南,占地百餘畝。
在南北朝時期,這裏是一片帶狀森林,溝渠如織,水明草秀,白雀成群。由江蘇鎮江德真法師參學至此,感嘆這裏“不是江南,卻勝似江南”。於是發願在此建一處庵院,普渡衆生,以解除衆生凡塵苦難,此之謂白雀庵啓建之始也。此後庵院女衆僧人達五百餘人,香客如流,參衆如雲。後觀世音菩薩以妙莊王之女化現順德府(今邢臺)白佛店出傢修行。又為父捨目療疾,慈心至極,而道業成就,感生“千手千眼觀世音菩薩”護持衆生。由此,“白雀庵觀音菩薩女衆道場”的世名由此而生。
此後,歷代朝政崇敬備至,先後於元至正元年,明正德十五年,清康熙五十年,乾隆四十年,嘉慶三年(以上碑文,現白雀庵猶存)都對此庵進行了擴建,至民國六年,白雀庵毀於戰亂,僅存殿堂兩間,但香火仍然有續,尼和尚覺林法師慘淡經營,維係三寶,續佛慧命。
時至1988年黨的宗教政策落實以後,白雀庵經河北省人民政府、河北省佛教協會批準開放為“河北省南和縣白雀庵女衆道場”,其也是我省最早開放的佛教場所之一。住持釋能文法師收徒百餘名,攜其弟子應緣募化,恢復重建,先後在舊址重建了大悲庵(1988年)、地藏殿(1989年)、大雄寶殿(1998年)等。其影響力涉及到周邊多個省市,是我省最大的二僧(女衆)道場,被譽為“華北第一庵”。住持釋能文法師於2002年農歷三月初八圓滿示寂後,由中國佛教協會副會長、河北省佛教協會會長淨慧老和尚親自住持荼毗儀式,得捨利數枚。後白雀庵住持由其弟子釋悟貴法師接任,又建起了天王殿(2001年),東西寮房,磐若殿(2002年)等殿堂。
現在白雀庵常住僧人30餘名,每年舉行兩次大型法事活動(四月初四、九月 五)
千手千眼觀世音——三皇姑的傳說
白雀庵來歷
相傳南和縣東北部白佛一帶,原是一片林茂糧豐、成群白雀聚集的地方。南北朝時,從金山寺來了一個老尼師德真,用化緣所得銀兩修建了一處庵院。當地一個崇尚佛道的秀纔,以“尼師三年苦心創業,可為白玉無暇;今日茅廬換庵院,世人歡喜雀躍,成群白雀棲息庵院”為庵院題名“白雀庵”。相傳這裏是世人敬仰的千手千眼大慈大悲的觀音菩薩——三皇姑出傢坐嬋之地。
三皇姑身世
相傳,三皇姑係南北朝時期興林國君妙莊王的三女兒,名妙善。其父妙莊王為南和縣瓦固村人,南北朝時建立興林國。其母寶英,南和縣郄莊村人,小名郄武燕。妙莊王有三個女兒,長女妙音,次女妙元(一說妙顔),三女妙善即三皇姑。傳說當年正宮娘娘夢花懷孕,於農歷二月十九日生下一白胖女嬰,取妙相善行之意,叫妙善。
逃婚遁佛門
三女長大成人,妙音、妙元都招了駙馬,享起了榮華富貴,唯有三皇姑篤志行善。三皇姑生性聰明伶俐,她不學描竜綉鳳,而在宮中秘修禪事。十六歲時,妙莊王要將她許配給宰相李竜之子李炳,她執意不從,夜逃皇宮,至南楊莊村。後來,南楊莊為紀念三皇姑逃婚避難這個日子,將四月初二立為醮會。三皇姑打扮成村姑模樣輾轉前行,於九月十九日來到了白佛村白雀庵,昄依了佛門。消息傳到宮裏,妙莊王給老尼師下了一道秘旨,要事事磨難三皇姑,以使其回心轉意。三皇姑天天挑水、推磨、搗米、做飯、打柴、敲鐘,受盡磨難,但矢志不渝。
白佛小路
正宮娘娘曉知三女昄依佛門,事事受磨難,憂心忡忡,山珍海味食不香,玉床衾被難睡眠。常背着妙莊王,偷偷到白雀庵看女兒。三皇姑有時也思念母親,就偷偷跑回皇宮。時間長了,從興林國首府經過郭平、南韓村東,踏出了一條蛇形小道,俗稱“白佛小路”。
火焚白雀庵
白雀庵西南側白佛寺內有個黃竜和尚,趁三皇姑外出打柴時,酸言淫詞調戲,儘管三皇姑不理,但仍被造謠說她不守清規戒律。謠言傳至皇宮,妙莊王下旨火焚白雀庵。霎時間白雀庵濃煙滾滾,烈煙騰騰,五百僧尼冤魂升天。玉皇大帝得知,派太白金星用通天避火繩搭救三皇姑脫離火海。
修身蒼岩山
三皇姑被救出後,决心到太行山修練。來到邢臺地界雙樓村歇腳時,將灌進鞋裏的泥土倒了倒,平地立刻從南到北隆起三座山,老百姓叫它“三臺山”(今堯山)。為避妙王,三皇姑於農歷九月十八日走太行山,來到蒼岩山,眼望崇山峻嶺,百感交集,放聲慟苦,感動了太白金星。太白金星派了一隻斑斕猛虎馱她上山。她登上蒼岩山巔,住下來潛心修練,日日淨手焚香禮佛,虔心悟道。轉眼九年,於農歷六月十九修成了正果,日赴千壇,眼觀萬裏。
捨手眼救父
妙莊王火焚白雀庵,氣病了國母,自己也整天神智恍惚,惡夢頻繁,患了一種怪病——人面瘡。在首府朝平城,求遍天下名醫,不知所患何疾。三皇姑不計舊惡,化一“和尚”點化妙莊王,並親獻手眼治好了“人面瘡”。
敕封三皇姑
妙莊王感念三皇姑救命大恩,率百官來到蒼岩山敕封三皇姑。本想將其封為“全手全眼”觀音,因過分激動說成了“千手千眼”。帝王都是金口玉言,話音剛落,三皇姑聖像展現空中,果然長出了千手千眼。從此,名剎寺院就添了尊端莊慈祥的“千手千眼”觀音,“千眼遍觀世界不平事,千手遍護受苦受難的庶民百姓”。
重修白雀庵
妙莊王傳旨全國能工巧匠重修白雀庵,增建“千手千眼”觀音殿。據說,這位菩薩“有求必應,神通廣大”。老百姓都把她當作保護神,衹要虔誠拜求,就能逢兇化吉,閡傢平安。
舉傢昄佛門
因朝政敗落,兩個駙馬在戰亂中慘遭殺害,大皇姑、二皇姑昄依佛門,被如來佛封為文殊菩薩和普賢菩薩。妙莊王和國母寶英深感無法擺脫世俗煩惱,也遁入空門。
發展中的白雀庵
白雀庵堂院坐北朝南,占地20餘畝。南北朝以後,雖歷代屢有修葺,但由於歷史原因,曾一度庵毀僧去,變為廢墟農田。1986年以後,隨着宗教政策的落實,在原址上興建了大悲殿、藏經樓、禪堂、配殿、齋院、齋堂等,現已初具規模。
白雀庵修復後,歷代遺存散失的有關文物不斷收集到庵中。遺物中,有價值的兩通碑,一是重修白雀庵前殿碑,刻於明代,青石質,高1.67米,寬0.53米,碑首為平角形。碑文為陰刻楷書,字跡基本清楚。二是創建茶棚碑,此碑青石質,高1.80米,寬0.69米,碑首為平角形,碑身中斷,字跡大部分清楚。另外,零散文物有碑刻20餘通,龜座3方,石磨、石臼各一個。
1988年9月,白雀庵被河北省佛教協會定為“河北省南和縣白雀庵女道場”。白雀庵平時有40餘名僧尼從事正常教務活動,庵院香火旺盛,特別是農歷四月初四、六月十三、九月二十五、臘月初七四個廟會,會期長達20天之久,善男信女遍及山東、河南等地,來者如雲,熱鬧非凡,聞名遐爾。目前,白雀庵已成為我國冀南旅遊文化中的一顆璀璨明珠。
張縣遺址
南和縣歷史悠久,文化底藴豐厚。自上世紀60年代,南和縣文物考古部門,在本縣境內的賈宋鎮張路村村西,發現了古張縣縣城遺址以來,因時代久遠,記載殘缺,古張縣的命名及其他許多問題至今沒有弄清楚。為了填補這一空白,筆者走訪了多位專傢,查閱了大量資料,作出如下探究:
一、以張良姓氏命名說:
據司馬遷的《史記》記載,漢12年,劉邦聽信戚夫人的讒言,以太子劉盈性格懦弱,不堪重任為由,想廢舊立新。張良多次勸戒,劉邦不聽,無奈張良心生一計,便把劉邦敬慕已久的大賢“商山四皓”(四皓為:東園公、冉立、綺裏奇、夏黃公)請來輔佐太子,劉邦果然打消了廢太子的想法。《資治通鑒》記載:漢惠帝即位後,呂後開始幹政,“商山四皓”不願裹入禍亂,便退隱於遠距京城的“長路”。據查:“長路”是山東通往太行山的一條古道,在任縣地段。道北不遠處就是張縣古城遺址。筆者推測,“商山四皓”後人為了報答張良薦舉前輩輔佐皇帝之恩,把自己的封地以張良的姓氏命名為張縣。
二、張耳封地說
據《邢臺史話》記載:張耳是河南開封人,秦參加過陳勝吳廣起義,一直活動在河北的邢臺、隆堯一帶。(有隆堯縣漢代軍事遺跡,張耳臺為證)。張耳曾在趙國舊地之常山國,都城就建在信都。公元前205年,張耳投奔了劉邦。張耳被任命為將,在邢臺一帶為漢統一全國屢立戰功。劉邦見張耳在邢地很有聲望,後來就在此地讓張耳擇邑作為封賞。筆者推測:張縣當時地處戰國時期古道“長路”旁,交通方便,人口衆多,較為繁榮,所以張耳所擇的封地,很可能就是以後以他姓氏為名的張縣。
三、張姓氏族遷徙說
據明嘉靖《張氏統宗世譜》記載:張姓自上古時代,祖居今日的清河縣一帶。他是一個極富開拓與進取精神的傢族,先秦時期就開始從清河開始嚮先進的諸侯國遷徙。秦漢時期的兵禍天災造成的流民大潮,又推動了張姓先民遷徙的腳步。《清河萬忍族譜》記載:漢武帝徵和二年因王莽亂政,民不聊生,張姓氏族再次出現了南至江蘇西至襄都遷徙浪潮。筆者推測,張姓氏族遷至邢地的古邑,可能就是張縣。可以依1923年在南和縣張路村西出土的西漢元鳳元年鑄造的“貨泉”古幣為證。 |
|
- n.: Nán Hé Xiàn County
|
|
南和 |
|
|
|
南和縣醫院 | 南和縣牌坊林 | 南和縣中醫院 | 南和縣人民醫院 | 南和縣第一小學 | 南和縣北關學校 | 南和縣銀橋中學 | 南和縣第一中學 | 南和縣實驗中學 | 南和縣職教中心 | 南和縣史召學區 | 南和縣史召念佛堂 | 南和縣衛生防疫站 | 南和縣婦幼保健站 | 南和縣楊屯私立學校 | 南和縣史召鄉完小學校 | 邢臺市南和縣西關念佛堂 | 邢臺市南和縣白崔庵 | 邢臺市南和縣念佛堂 | 河北省南和縣皮革廠 | 河北省南和縣第一服裝廠 | 邢臺市南和縣教育文化體育局 | |
|
|
賈宋鎮 | 和陽鎮 | 郝橋鎮 | 東三召鄉 | 河郭鄉 | 史召鄉 | 閻裏鄉 | 三思鄉 | 三召鄉 | 閆裏鄉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