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示地圖 |
|
舒蘭市民俗節慶活動 Shulan City Folk Festivals |
舒蘭市民俗節慶活動:一年一度的農歷四月十八、二十八傳統廟會的日子即將來臨了,期盼已久的人們躍躍欲試。鳳凰山矗立於我市西部溪河鎮南4.5公裏處,海拔365米,景色秀麗歷史悠久,迄今已有三百多年廟會史。正如古跡山門聯所形容的:蒼鬆雨翠蔭庇朝陽院,古木榮枝環護養性庵;又如二道山門聯所描述的:鳥語花香何處更求真閬苑,山青水秀此地便是小蓬萊。據資料記載:原古跡寺廟由山東蓬萊派道士建於明崇禎末年,廟名“朝陽宮”。後曾建多處廟群,文革間除四舊破洗一空,人們痛惜之餘,望而止步。
1990年縣政府(時未變市)為振興地方經濟,發展旅遊事業,依據國傢有關宗教政策,又重建了萬佛寺。
鳳凰山廟宇旅遊景點頗多,過去故有西茅庵、三仙洞、海雲洞、枯井、地冥府、涇水亭、黑竜潭等,攬勝臺擬築原玉皇閣(山頂峰舊址)處,雖今時未建,但遊人登頂,極目四望,山光水色盡收眼底:西千裏鬆江蜿蜒如練;南百裏長空煙雲裊裊;東不盡林濤翠浪迭涌;北無垠沃野村捨點點。
近年來又重修了“大雄寶殿”,高4米之多的漢白玉石“觀世音菩薩”塑像,玻磚封閉罩,道姑尊守,遊人至此真如步入蓬萊聖地。在寺廟南嚮各距不等建有三處亭閣,東嚮正道入口處一座山門,上面醒目三字“鳳凰山”是名書法傢聖筆。此外還有廟門。廟宇殿堂林立山間,廟會盛況勝似當年,直追吉林北山。
如今的遊山者已打破傳統廟會日,五月初五端午節甚至平日裏也是遊人滿山,到處可見。相約、談愛、友人集會,攝影留念無所不有,廟市上更是人山人海,熱鬧非凡。山下周圍存車處、小攤點、旅遊山莊一應俱全,山上大小機動車輛停車場,固有及臨時搭簡易的飲食餐館、各類商品攤床,應有盡有。
【面積】4554平方千米
【人口】67萬(2002年)
【代碼】220283
【郵編】132600
【區劃】轄5個街道、8個鎮、13個鄉:北城街道南城街道環城街道星城街道煤城街道白旗鎮朝陽鎮上營鎮水麯柳鎮平安鎮法特鎮小城鎮溪河鎮金馬鄉鳳凰鄉七裏鄉青鬆鄉蓮花鄉亮甲山鄉天德鄉慶豐鄉開原鄉新安鄉榆樹溝鄉舒郊鄉二道河子鄉
舒蘭市地理位置優越,地處長白山脈張廣纔嶺與老爺嶺匯合處,嚮鬆嫩平原過渡地帶,位於北緯43°51′至44°38′,東經126°24′至127°45′。南接化工之城吉林市,北聯黑竜江省省會哈爾濱,西隔鬆花江與九臺市相望,東與蛟河市接壤,幅員面積4557平方公裏轄4街、10鎮、9鄉,人口67萬。1910年設縣,1992年撤縣設市,為省轄縣級市。
美麗富饒的舒蘭市物華天寶,人傑地靈,藴藏着巨大的開發潛力。非金屬礦産資源豐富,分佈面廣,可利用性大。褐煤地質儲量5.86億噸,工業儲量3.3億噸,素有“百裏煤海”之稱,是國傢重要煤炭生産基地之一;草炭儲量6000萬噸,居全省儲量的第二位;耐火粘土總儲量10149萬噸,水麯柳粘土已定名為中國球土,儲量973萬噸,以粘結力強、可塑性好、耐火度高而馳名中外;花崗岩儲量1579萬立方米,紋理鮮明,質地細密,耐壓力強;硅石儲量3100多萬噸,品位高、質量好;河沙、卵石、江浮石、礦泉水均儲量大、質量好,適於批量開發。經濟動植物品種多,利用價值高。藥用植物有119科587種,其中常用藥材265種。有長白參、天麻、川貝、細辛、鹿茸等名貴藥材;蕨菜、薇菜等山野菜資源取之不盡且大量出口;白瓜籽、豆粕、小麻籽、蘑菇、木耳、蜂蜜、林蛙油等土特産品十分豐富。1998年,舒蘭市被國傢命名為全國唯一的商品林蛙種苗培育基地。農業經濟發達,盛産水稻、玉米、大豆、小雜糧,年糧食産量65萬噸左右,是國傢重要商品糧基地和國傢緑色食品生産基地;森林經營面積14.85萬公頃,活立木蓄積量為1003萬立方米;境內水資源豐富,有第二鬆花江、細鱗河、霍倫河、拉林河等大小92條江河和數百個大中小型水庫,養魚水面6.8萬畝,擁有年産3億尾的東北魚苗良種孵化基地。工業基本形成了以醫藥化工、機械加工、食品加工、建材生産、能源開採為主的門類較為齊全的工業生産體係。
舒蘭市具有良好的投資環境。有四通八達的公鐵運輸網絡,拉濱、竜舒兩條鐵路貫穿全市南北,連接全國各地。有國、省、市級7條幹綫公路通往長春、吉林、哈爾濱等大城市,榆江綫二級公路已全面竣工,五樺綫一級公路預計2003年末竣工通車。郵電通訊事業發展迅速,全市實現了城鄉電話程控化,程控交換機總容量已達10.3萬門,具有“信息高速公路”之稱的寬帶數據業務應用日益廣泛。市內建有一次變電所和二次變電所各一座,年供電能力3.1億千瓦時,直接與東北輸變電網相接。
改革開放的春風,給舒蘭帶來勃勃生機,經濟建設穩步發展,城鄉市場日益繁榮,社會事業不斷進步,基礎設施日益完善,城鄉建設日新月異。今日之舒蘭,政通人和,呈現一派欣欣嚮榮,蒸蒸日上的景象。
舒蘭市將以優惠的政策,優良的環境,優質的服務嚮海內外一切有識之士敞開歡迎大門。熱誠歡迎海內外各界人士來舒蘭旅遊,洽談貿易,興辦實業,共圖發展。
中華人民共和國吉林省舒蘭市地處長白山脈嚮鬆嫩平原過渡地帶,位於北緯43°51′至44°38′,東經126°24′至127°45′,南接風景秀麗的吉林市,北聯黑竜江省省會哈爾濱,西隔鬆花江與吉林省省會長春市相望,幅員面積4557平方公裏,轄4街、10鎮、9鄉,人口67萬。公元1910年設縣,1992年撤縣設市,為省轄區縣級市。
自2003年以來,國傢把調整和改造東北老工業基地作為一項重要戰略,加快發展農産品深加工産業,建設面嚮國內外市場的優質、安全農副産品生産基地;發展以現代中藥、化學原料藥、醫藥中間體、生物製藥為主體的醫藥工業,培育新的支柱産業等,這些優先優惠政策給東北地區經濟發展帶來了機遇,同時也為國內外企業和客商提供了商機。舒蘭市擁有豐富的自然資源、巨大的存量資産、良好的産業基礎、衆多的技術人才和較為完備的基礎條件,具有投資少、見效快、潛力巨大的特點,是極富後發優勢的地區。
農業資源得天獨厚,開發潛力巨大。舒蘭市屬中緯度大陸性季風氣候,四季分明、土地肥沃、水源充足。全市現有耕地面積12.4萬公頃,年産水稻、玉米、大豆、小雜糧等糧食作物65萬噸。是國務院確定的重點商品糧生産基地縣(市)之一,被國傢確定為緑色食品生産和林蛙種苗培育基地,有機食品生産通過美國和歐盟(ecocert)國際有機生態農業認證中心認證,被確定為有機食品生産基地。
工業基礎條件完備,極富後發優勢。舒蘭市擁有較為完備的工業基礎,形成了以醫藥化工、機械製造、食品加工、建築材料、礦産能源五大支柱産業。是吉林省重要的汽車零部件和合成藥生産基地,其中吉輕阻尼板公司生産的汽車阻尼板占同類産品全國市場銷售份額的30%以上。通機公司和起重機配件公司等企業,都為長春一汽生産汽車配件;吉林省合成藥業公司咖啡因係列産品年綜合生産能力在全國同行業中列第二位,現已完成茶鹼、氨茶鹼車間的gmp改造,並通過國傢驗收。濟邦藥業公司已完成gmp改造工程,其生産的産品在國內市場供不應求。吉林市聖基公司月見草油産品95%出口歐美等國傢和地區,占有國際市場份額的30%,其中該公司新近開發生産的月見草油口服産品,市場前景看好;吉林省吉禾集團生産的高蛋白豆奶粉已成功打入南非等國傢市場。吉林省吉𠔌集團生産的纖維係列食品已經行銷國內各大城市。
自然資源豐富,極具開發潛力。褐煤地質儲量5.86億噸,素有“百裏煤海”之稱,是國傢重要煤炭生産基地之一;草炭儲量6000萬噸,居吉林省儲量的第二位;花崗岩資源總儲量1600萬立方米;球粘土已被定名為“中國球土”,是生産高檔耐火材料和發展建築陶瓷、衛生陶瓷的理想原材料,全市儲量在1億噸以上;鉬礦儲量較大,為高鉬礦體,極具開發價值;長白山脈獨特的自然地理環境,孕育了我市豐富的林業和林副産品資源,經濟動植物資源品種繁多,利用價值高。我市林地總經營面積14.85萬公頃,活林木蓄積量為1003萬立方米,森林覆蓋率44.4%,其中藴藏着大量的林副産品,有人參、鹿茸、林蛙油、蜂蜜等藥用動植物600餘種;蕨菜、廣東菜(黃瓜香)等各種山野菜遍布山區,大量出口;木耳、蘑菇、猴頭、鬆茸等野生菌類年採集量1萬噸以上,開發前景十分廣阔。
具有良好的投資環境,是投資者理想的經商寶地。舒蘭市地處兩省三區(吉林省、黑竜江省、長春地區、吉林地區、哈爾濱地區)交界處,已經建立起現代化程度較高的基礎設施體係,有四通八達的公鐵運輸網絡,拉濱、竜舒兩條鐵路貫穿全市南北,交匯於舒蘭市區,連接全國各地,交通運輸便利。有國、省、市級7條高等級幹綫公路通往長春、吉林、哈爾濱、大蓮、北京等大城市,距吉林市65公裏,距長春市170公裏,距哈爾濱市160公裏,距大連口岸700公裏,産品外運極為方便。我市在全省率先實現了村村通水泥硬覆蓋路,為項目建設原材料及原料運輸提供了便利條件;電力資源充足,境內建有一次變電所和二次變電所各一座,直接與東北輸變電網相接,年供電能力3.1億千瓦,目前年供電能力2.4萬千瓦的熱電廠正在建設之中;水利資源豐富,境內有第二鬆花江和拉林河兩大水係經過,各大小水庫星羅棋布,地下水資源豐富,且水質優良,市內供水設施完善;街路整潔、環境優美,是省級衛生城市和國傢環境綜合整治優秀市。
幾年來,舒蘭市人民政府製定並出臺了一係列的招商引資優惠政策,在稅收、用地、審批等各方面對外商給予最優惠的政策和全方位的服務,招商引資成果顯著。韓國大化株式會社投資興辦的吉𠔌纖維食品生産項目、韓國客商投資興辦的山野菜加工項目、日本客商投資興建的鵝絨製品加工項目、美國富蘭剋林公司投資興辦的酒業公司係列紅酒生産項目、美國客商投資的聖基公司月見草油生産項目、香港中興公司投資興辦的吉禾集團豆奶粉生産項目等等,均取得了良好的經濟效益,客商對舒蘭市的經濟發展環境特別滿意。
我們將以優惠的政策,優良的環境,優質的服務嚮海內外一切有識之士敞開歡迎的大門。熱誠歡迎海內外各界人士來舒蘭旅遊觀光,洽談貿易,投資興業,共圖發展。 |
行政區劃代碼 Administrative division code |
220283 |
由來與歷史沿革 Origin and History |
“舒蘭”一語,據史料記載:舒蘭——果實也,(見《寧古塔紀略滿漢語義》捲四第3頁)。又據《中國古今地名大辭典》中註釋“舒蘭:滿語,譯釋為果實”由此得知“舒蘭”二字意譯為果實。據有關史料記載:舊時舒蘭境內霍倫川、四合川一帶盛産山珍、山果,被清朝政府列禁為封貢禁山,每年都要嚮朝廷進貢大量山珍果實。而舒蘭驛站(現在的溪河鄉舒蘭站)則是果實集中之地,舒蘭這個名就此延續下來,於宣統二年由吉林省民政司批準:“設一縣缺治舒蘭站曰舒蘭縣》”。(《錄於吉林省檔案》)。
舒蘭建縣雖然較晚,但早在原始社會末期就有人類活動。據近年來考古文獻記載,法特黃魚圈文化遺址(位於法特鄉黃魚村西二百米的珠山上,總面積約四萬平方米),出土的豆、罐、壺杯等文物,均屬於這個時期的“西團山文化”,這就說明在原始社會時期,我們的先人就已經勞動、生活在這塊土地上。以後,又經歷了古肅慎時期;從漢代到北魏時期屬於扶餘奴隸王國,後被高勾麗所侵;唐朝時候是渤海王國的轄地;明代屬阿林衛地;清初為扈倫烏拉族所據,大部區域為打牲烏拉總管衙門統轄。清代康熙九年(1670年),寧古塔將軍開始主持修築柳條邊墻,南從開原縣威遠堡邊門起,北到法特東的亮山上。法特哈門邊內(後又名巴彥鄂佛羅邊門)是此段邊墻最北頭的一個邊門,位於舒蘭境內。邊門設防禦人員,管理邊禁采捕事宜。雍正三年(1725年)設巴彥鄂佛羅旗屬,負責邊門的守衛、開關、來往行人的稽查。在法特哈門和溪河還有法特哈驛站和舒蘭驛站,清朝光緒二十四年(1898年)驛站改為文報局,民國時期又改為郵政局。在此前後並設有官莊一座,主要管理官田交納賦稅。隨着清朝封禁政策逐漸失去作用,到鹹豐十年(1860年),吉林將軍嚮皇帝奏摺,要求開發舒蘭平原三十萬畝官荒,從此大量的關內流民進入舒蘭境內,西部、中部地區逐漸繁榮起來。
宣統元年(1909年),吉林府派員在舒蘭“六道荒”境內成立設治局,由設治委員統轄境內之事。同年十二月,水麯柳崗區劉文卿授命調查搶坡子(今朝陽鎮)一帶地形、交通情況,擬設舒蘭縣疆域。經過勘察該人繪製了一份《調查新設舒蘭縣幅員邊址圖》呈文上報吉林省民政廳。
民政司於宣統二年(1910年)二月二十日,派舊府經歷陳士驥等人呈文詳報舒蘭境內山川河流、交通草圖、地名清單一份予吉林省民政司。一個月以後,舒蘭縣被正式批準設治,縣公署設在搶坡子(今朝陽鎮)。
大同二年(一九三三年)實行縣製改革,舒蘭縣政府改稱縣公署。
康德七年(一九四0年)七月,縣公署由朝陽移至“四傢房”(今舒蘭鎮)。偽滿初期把東北劃為十四省(一九三四年十二月),舒蘭縣仍屬吉林省管轄。
一九四五年“八.一五”日本侵略者戰敗投降,東北光復。同年十二月十八日,東北人民自衛軍田鬆支隊解放了舒蘭。
一九四六年一月,舒蘭縣人民政府正式成立。
1992年10月8日,撤銷舒蘭縣,設立舒蘭市。為省轄縣級市,委托吉林市代管。 |
|
舒蘭市地處長白山脈張廣纔嶺與老爺嶺匯合處,嚮鬆嫩平原過渡地帶,位於北緯43°51′至44°38′,東經126°24′至127°45′。南接化工之城吉林市,北聯黑竜江省省會哈爾濱,西隔鬆花江與九臺市相望,東與蛟河市接壤,幅員面積4557平方公裏轄4街、11鎮、8鄉,人口67萬。1910年設縣,1992年撤縣設市,為省轄縣級市。 |
行政區劃 Administrative Division |
2003年底,舒蘭市轄4個街道、10個鎮、9個鄉,1個工業區,共有321個行政村。
街道
北城街道、南城街道、環城街道、吉舒街道
鎮
白旗鎮、 朝陽鎮、 開原鎮、上營鎮、水麯柳鎮、平安鎮、法特鎮、溪河鎮、小城鎮、金馬鎮
鄉
七裏鄉、青鬆鄉、蓮花鄉、亮甲山鄉、天德鄉、慶豐鄉、新安鄉、舒郊鄉、二道河子鄉 |
面積及人口概況 Area and population profile |
舒蘭市 面積4554平方千米,人口67萬。其中農業人口45.7萬人。郵編:132600。 |
|
美麗富饒的舒蘭市物華天寶,人傑地靈,藴藏着巨大的開發潛力。非金屬礦産資源豐富,分佈面廣,可利用性大。褐煤地質儲量5.86億噸,工業儲量3.3億噸,素有“百裏煤海”之稱,是國傢重要煤炭生産基地之一;草炭儲量6000萬噸,居全省儲量的第二位;耐火粘土總儲量10149萬噸,水麯柳粘土已定名為中國球土,儲量973萬噸,以粘結力強、可塑性好、耐火度高而馳名中外;花崗岩儲量1579萬立方米,紋理鮮明,質地細密,耐壓力強;硅石儲量3100多萬噸,品位高、質量好;河沙、卵石、江浮石、礦泉水均儲量大、質量好,適於批量開發。經濟動植物品種多,利用價值高。藥用植物有119科587種,其中常用藥材265種。有長白參、天麻、川貝、細辛、鹿茸等名貴藥材;蕨菜、薇菜等山野菜資源取之不盡且大量出口;白瓜籽、豆粕、小麻籽、蘑菇、木耳、蜂蜜、林蛙油等土特産品十分豐富。1998年,舒蘭市被國傢命名為全國唯一的商品林蛙種苗培育基地。農業經濟發達,盛産水稻、玉米、大豆、小雜糧,年糧食産量65萬噸左右,是國傢重要商品糧基地和國傢緑色食品生産基地;森林經營面積14.85萬公頃,活立木蓄積量為1003萬立方米;境內水資源豐富,有第二鬆花江、細鱗河、霍倫河、拉林河等大小92條江河和數百個大中小型水庫,養魚水面6.8萬畝,擁有年産3億尾的東北魚苗良種孵化基地。工業基本形成了以醫藥化工、機械加工、食品加工、建材生産、能源開採為主的門類較為齊全的工業生産體係。 |
|
舒蘭市具有良好的投資環境。有四通八達的公鐵運輸網絡,拉濱、竜舒兩條鐵路貫穿全市南北,連接全國各地。有國、省、市級7條幹綫公路通往長春、吉林、哈爾濱等大城市,榆江綫二級公路已全面竣工,五樺綫一級公路預計2003年末竣工通車。郵電通訊事業發展迅速,全市實現了城鄉電話程控化,程控交換機總容量已達10.3萬門,具有“信息高速公路”之稱的寬帶數據業務應用日益廣泛。市內建有一次變電所和二次變電所各一座,年供電能力3.1億千瓦時,直接與東北輸變電網相接。 |
|
舒蘭(公元1653-1720年,即清順治十年至康熙五十九年)姓納喇氏,滿洲正紅旗人,清朝著名地理探險傢,也是中國歷史上有名的少數民族探險傢之一。
舒蘭長期在清朝廷理藩院任職,對西藏、青海等少數民族地區的情況非常瞭解,為官期間曾協助平滅過巴爾鬍佐領額剋圖的叛亂。
康熙四十五年(1706年),舒蘭還圓滿完成了“往西藏封拉藏為翊法恭順汗”的使命,因此在維護國傢的安定和統一以及發展民族間友好關係方面作出過一定的貢獻。 舒蘭一生的突出成就主要表現在地理勘測上。
康熙四十三年(公元1704年),舒蘭與蒙古族探險傢拉錫一起主持了黃河河源的探測考察工作,經過幾個月的艱苦跋涉和不懈努力,舒蘭一行不僅在實地勘測的基礎上繪製了《星宿海河源圖》,他自己還著有一篇地理論著《河源記》,為後人瞭解和認識黃河河源地區的地理、歷史狀況提供了寶貴的資料和文獻。
舒蘭一行對河源地區的考察較之清代以前的一些知名探險傢更為詳實,他們對所經各地的地理情況、氣候特徵(如對高原反應的描述等)以及動物資源等都作過認真的考察和記錄。這在舒蘭自己所寫的《河源記》中記錄得更為詳細一些。其中對星宿海的地貌和黃河源流的 描述和記載猶為詳盡。 |
|
舒蘭 |
|
|
|
舒蘭市針織廠 | 舒蘭市中醫院 | 舒蘭市服裝廠 | 舒蘭市第一中學 | 舒蘭市羊毛衫廠 | 舒蘭市人民醫院 | 舒蘭市第十三小學 | 舒蘭市????務管理局 | 舒蘭市皮革製品廠 | 舒蘭市衛生防疫站 | 舒蘭市婦幼保健站 | 舒蘭市通博實業有限公司 | 吉林省舒蘭市友誼服裝廠 | 舒蘭市吉遠羊毛衫有限公司 | 舒蘭市第二職業高中服裝廠 | 吉林省舒蘭市委黨校 | 舒蘭市瑞誠汽車銷售服務有限公司 | 舒蘭市吉遠羊毛衫有限責任公司 | 舒蘭市第二職業高級中學工藝美術廠 | |
|
|
南城街道 | 環城街道 | 工業園區 | 北城街道 | 朝陽鎮 | 平安鎮 | 金馬鎮 | 溪河鎮 | 七裏鄉 | 蓮花鄉 | 鳳凰鄉 | 新安鄉 | 白旗鎮 | 慶豐鄉 | 星城街道 | 青鬆鄉 | 小城鎮 | 開原鎮 | 上營鎮 | 法特鎮 | 天德鄉 | 金馬鄉 | 開原鄉 | 吉舒街道 | 水麯柳鎮 | 亮甲山鄉 | 舒郊鄉 | 二道河子鄉 | 煤城街道 | 榆樹溝鄉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