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顯示地圖 |
|
|
歙縣王村鎮鎮情簡介
王村鎮地處歙縣南部、新安江畔,距黃山市中心城區2.5公裏,與國傢4A級名勝風景區 “花山謎窟”隔江相望,徽杭高速公路貫穿境內。東北與屯溪區、徽州區、休寧縣接壤,西南與歙縣雄村鄉、森村鄉、紹濂鄉、石門鄉相鄰。全鎮總面積87.3平方公裏,轄11個行政村,163個村民小組,到2007年底總人口23525人。王村鎮以農業為主,是歙縣四大産糧區之一,也是歙縣南部重要的交通門戶和物資集散地,1999年列入黃山市重點改革試點鎮、中心鎮。為做大做強中心城鎮,進一步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鞏固農村稅費改革的成果,2007年12月份完成了村級行政區域規模調整,由原來的16個行政村合併為9個行政村,村級區域規模更趨合理。 鎮黨委、政府以振興王村、發展經濟為己任,認真分析現狀和發展前景,擬思路、定目標,抓住有利時機,製定了超常規發展戰略,經濟和社會各項事業取得了跨越式的發展。2007年,共完成財稅任務450.7萬元,其中地稅155.8萬元,國稅270.8萬元,財政23.6萬元。同比去年財政收入增收為12%;農民人均純收入4120元,達到全縣平均增幅值,同比去年人均增收35%。
基礎建設
2000年以來,隨着小城鎮建設不斷推進,王村鎮搶抓機遇,剋難攻堅,以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為契機,大力發展全鎮交通、水利等基礎設施建設,高標準、高起點編製了《王村鎮總體規劃》。王村大道、王村農貿市場、王村農民新村、王村濱江大道拉開了王村鎮發展建設的總體框架。11個行政村全部通公路、通電話;自來水管道通達整個鎮區,藉助 “村村通”工程,到今年底16個行政村道路全部實現油面化;新建了王村客運服務站,規劃建設了王村公墓區、王村垃圾焚燒場等服務性設施,為經濟的持續穩定增長打下了良好的基礎。特別是今年以來,鎮黨委政府緊緊圍繞縣委縣政府提出的“三大建設推進年”和“落實推進年”活動,調整工作思路,拓寬招商渠道,積極外出招商,成績顯著,共引進招商引資項目5個,總投資纍计達12100萬元,已到位項目建設資金纍计2800萬元元。 同時加強王村工業基礎設施建設,以善孚化工有限公司為竜頭,加強工業企業建設,鼓勵良種豬、蛋雞、魚等規模養殖,建立養殖基地、蔬菜基地、優良水稻種植基地等,支持外出務工者回鄉創業,共同致力王村經濟的進一步發展。
旅遊資源
霸王山生態農業休閑度假區位於歙縣王村鎮,是大黃山旅遊區遊綫組合上的重要節點,也是黃山市環城遊憩休閑帶的重要組成部分。景區距離黃山市中心城區以東12公裏處,距離黃山火車站9公裏,距離黃山國際機場14公裏,與上海、南京、杭州的距離分別為446公裏、373公裏、240公裏,嚮北距離合肥409公裏,嚮西距離景德鎮195公裏,水陸及航空交通都十分便利。
歙縣王村鎮霸王山生態農業休閑度假區霸王山生態農業休閑度假區毗鄰國傢4A級風景名勝區花山——漸江風景區名勝區。
霸王山生態農業休閑度假區位於屯溪盆地的邊緣,其地形在大區域內屬於江南丘陵的崗地,小範圍屬於低山丘陵,山上植被為松樹、雜草和雜林等,山體局部為懸崖,山腳為道路或水田,地質上屬於中生代斷險盆地的構造符合部位,石質岩性大多為侏羅係巨厚層緻密砂岩,表層覆蓋為薄層殘布坡積土。區域內有土質優良的山場400餘畝,湖區兩側山場面積達2500畝以上,另加拋荒田60畝。可種植的面積達2000餘畝。
霸王山毗鄰浙江,主要水體為搖鈴湖。搖鈴湖係50年代修建的(二)型水庫,庫區蓄水面積2.1平方公裏。現有庫容量61萬立方米,水面面積180畝,經規劃改造後流動水面面積可達到200畝以上。年平均降雨量1774mm,降水日數平均為125.5天。
霸王山景區位於北亞熱帶南部,屬於亞熱帶濕潤性季風氣候。四季分明,溫暖濕潤。顯著特徵為梅雨顯著,因四面環山,風力小且風嚮規律不明顯。 |
|
王村鎮地處歙縣南部、新安江畔,距黃山市中心城區10公裏,與“花山謎窟”隔江相望,徽杭高速公路橫貫境內。東北與屯溪區、徽州區、休寧縣接壤,西南與我縣的雄村鄉、森村鄉、紹濂鄉、石門鄉相鄰。全鎮土地總面積87.3平方公裏,轄16個村委會,163個村民小組,總人口23100餘人,其中鎮區人口5000餘人。王村鎮農業以糧為主,是歙縣四大重點産糧區之一,也是歙縣南部重要的交通門戶和物資集散地。全鎮耕地總面積13316畝,其中水田12421畝、旱地895畝。近年來,鎮內基礎設施建設日臻完善,16個行政村全部通公路、通電話,村中道路基本實現硬化,自來水管道通達整個鎮區,建有3.5KV的變電站和移動通訊基站;基層組織建設不斷加強,全鎮共建有30個黨支部,黨員人數831餘人;小城鎮建設快速推進,1999年,王村鎮被列為黃山市綜合改革試點鎮、中心鎮,高標準、高起點編製了《王村鎮總體規劃》和《王村商貿開發區詳細規劃》,王村大道、王村農貿市場、王村農民新村相繼開工建設。2004年,全鎮農村經濟總收入15712萬元,鄉鎮企業營業收入10659萬元,二三産業收入達到15192萬元,完成財政總收入269.7萬元,其中:財政62.5萬元、國稅101.8萬元、地稅105.4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達2360元。
近幾年來,通過實施農業綜合開發和群衆“一事一議”的辦法投工投勞,新建和修建了一大批農田水利設施,農業生産條件大大改善。全鎮有瑤琳水庫、直坑水庫等小(二)型水庫6座,當傢塘庫38座,電灌站5座,王村、煙西、八村、杏村、上店、紅莊等村成片田畈灌溉水渠均按農業綜合開發的要求用水泥板澆築而成。
鄉鎮企業形成化工、建築、建材、農副産品深加工、交通運輸和商貿近20個門類。有集體企業4個,個體私營企業255個,黃山善孚化工廠通過改製後發展成為市私營企業50強和省民營企業百強之一。歙縣聖達廚房設備公司發展較快,産品遠銷省內外。
王村鎮有王村中心學校和橫關學校兩所學校,並開辦有職業高中班,每年為城市及農村輸送微機、電子等專業技術人才近百名。鎮所在地的王村中心衛生院1所,為一級甲等醫院,村村建有衛生室,醫務人員50人,中心衛生院有病床45張,並創辦了“母嬰醫院”。 |
|
王村鎮地處歙縣南部、新安江畔,距黃山市中心城區2.5公裏,與國傢4A級名勝風景區“花山謎窟”隔江相望,徽杭高速公路貫穿境內。東北與屯溪區、徽州區、休寧縣接壤,西南與歙縣雄村鄉、森村鄉、紹濂鄉、石門鄉相鄰。全鎮總面積87.3平方公裏,轄11個行政村,163個村民小組,到2007年底總人口23525人。王村鎮以農業為主,是歙縣四大産糧區之一,也是歙縣南部重要的交通門戶和物資集散地,1999年列入黃山市重點改革試點鎮、中心鎮。為做大做強中心城鎮,進一步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鞏固農村稅費改革的成果,2007年12月份完成了村級行政區域規模調整,由原來的16個行政村合併為11個行政村,村級區域規模更趨合理。
鎮黨委、政府以振興王村、發展經濟為己任,認真分析現狀和發展前景,擬思路、定目標,抓住有利時機,製定了超常規發展戰略,經濟和社會各項事業取得了跨越式的發展。2007年,共完成財稅任務450.7萬元,其中地稅155.8萬元,國稅270.8萬元,財政23.6萬元。同比去年財政收入增收為12%;農民人均純收入4120元,達到全縣平均增幅值,同比去年人均增收35%;
近幾年來,隨着小城鎮建設不斷推進,王村鎮搶抓機遇,剋難攻堅,以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為契機,大力發展全鎮交通、水利等基礎設施建設,高標準、高起點編製了《王村鎮總體規劃》。王村大道、王村農貿市場、王村農民新村、王村濱江大道拉開了王村鎮發展建設的總體框架。11個行政村全部通公路、通電話;自來水管道通達整個鎮區,藉助“村村通”工程,到今年底16個行政村道路全部實現油面化;新建了王村客運服務站,規劃建設了王村公墓區、王村垃圾焚燒場等服務性設施,為經濟的持續穩定增長打下了良好的基礎。特別是今年以來,鎮黨委政府緊緊圍繞縣委縣政府提出的“三大建設推進年”和“落實推進年”活動,調整工作思路,拓寬招商渠道,積極外出招商,成績顯著,共引進招商引資項目5個,總投資纍计達12100萬元,已到位項目建設資金纍计2800萬元元。同時加強王村工業基礎設施建設,以善孚化工有限公司為竜頭,加強工業企業建設,鼓勵良種豬、蛋雞、魚等規模養殖,建立養殖基地、蔬菜基地、優良水稻種植基地等,支持外出務工者回鄉創業,共同致力王村經濟的進一步發展。
王村鎮黨委、政府堅持“兩手抓,兩手都要硬”的方針,十分註重抓好基層黨的建設,抓好農村精神文明建設。黨建方面,加強電視上網工程建設,開展無職黨員設崗定責活動,加強流動黨員管理,建立流動黨員臺帳,繼續實施雙培雙帶工程,為民服務全程式代理,以遠程教育、黨員鼕訓等形式,通過貫徹“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致富思源、富而思進”,進一步增強基層黨組織的凝聚力、戰鬥力和號召力。全鎮現有黨支部30個,黨員869名。
王村鎮發展建設的成就,受到上級和社會各界的肯定,也為今後的發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
|
- : Wangcun Town
|
|
| 王村 |
|
| 即墨市王村鎮大橋小學 | 即墨市王村鎮榮坦小學 | 即墨市王村鎮海爾希望小學 | | 即墨市王村鎮臥竜小學 | 涇川縣王村鎮財源食品有限責任公司 | 涇川縣王村鎮銀河戰艦網絡會所 | |
|
|
| 上店村 | 紅莊村 | 王村村 | 升莊村 | 八村村 | | 敬興村 | 杏村村 | 煙村村 | 煙西村 | 潘村村 | | 柏山村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