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示地圖 目錄 歙縣 (shè-) : 在安徽省東南部、新安江上遊,皖贛鐵路經過境內。為中國歷史文化名城。人口58萬(1993年)。地處黃山地區,特産有黃山毛峰、老竹大方茶和徽墨、歙硯等。名勝古跡有太白樓、許國石坊、太平橋、長壽寺塔、陶行知紀念館等。 地處黃山腳下的歙縣 ,是一座歷史悠久的山城,早在新石器時代即有人類生存繁衍。秦置翕縣,隋即歙州,北宋宣和三年改稱徽州,元、明、清三朝沿用。隋以後一千三百多年均為郡州府治,為黃山、新安間的首邑。遠在唐代歙縣 即文風昌盛,宋以後徽商的發展更帶來文化繁榮。新安畫派獨樹一帖,新安醫學拔萃醫林,徽派藝術技藝精湛,徽派建築納徽四雕於一體,在古建藝苑中占重要一席,還有徽菜、徽戲、徽派盆景、文房四寶等,都閃耀古歙文化的燦爛光芒。
這裏歷史以纔入仕稱甲江南,名儒顯臣輩出,各類英傑稱雄,僅明清兩代就有542人中進士,1531人中舉人,畫傢、文學家、劇作傢、理財傢、教育傢、音樂傢、經學大師、能工巧匠,以及數學、物理、化學等諸方面都有英才垂名史册。
境內山水翕聚,風光秀麗。黃山、清涼峰分峙西北和東北,互為犄角;練江、新安江及衆多支流脈連全境,哺育着2千多平方公裏內的50多萬人民。古徽城內,古橋古塔古街古巷井古壩古樓古坊,交織着古樸的風采;四鄉村鎮,處處有小橋流水人傢的韻味,明清時期的民居、祠堂、牌坊隨處可見。秀麗山水與古樸建築交融化合,使人步入歙縣 ,既仿佛踏入清麗的山水畫廊,又仿佛走進古典建築藝術的博物館。
域中氣候溫潤,四季分明,勤勞的人民在富饒的土地上創造出豐盛名優特産。茶葉不僅以一萬多噸的年産量位居全國産茶縣之首,而且有黃山毛峰、頂𠔌大方、黃山緑牡丹、錦上添花、海貝吐珠等極品名茶列為國傢珍貴禮品,還有三潭楷杷、三口密桔、金絲琥珀密棗、徽州雪梨、問政山筍、金竹貢菊、窨茶三花等,也在國內外久負盛名。
爭創一流,開拓前進,一嚮是歙縣 人民的傳統精神,因而解放後各項事業都有發展;十年改革開放的洪流,更是刷新民這裏的風貌。工業、農業、旅遊業、科學文化教育事業和城鎮建設,都以嶄新的容姿,讓這塊古老的土地披上現代的彩裝。
這裏的交通也已四通八達。陸上有皖贛鐵路和杭徽、蕪屯公路,水上有千島湖、新安江航道,空中有黃山輻射全國的航綫,水、陸、空都可歡迎四方賓客的到來。
人行明鏡中,鳥度屏風裏。美麗富饒的歙縣 ,是會讓你着迷的 郵編:245200 代碼:341021 區號:0559
拼音:Shè Xiàn 英譯:She County
歙縣 位於安徽省南部,西鄰黃山市區,西南與休寧縣相連,北接績溪縣,東及東南與浙江省毗鄰。總面積2236平方千米。總人口49萬人(2007年末)。全縣轄13個鎮、15個鄉:徽城鎮、深渡鎮、北岸鎮、富堨鎮、鄭村鎮、桂林鎮、許村鎮、溪頭鎮、杞梓裏鎮、霞坑鎮、岔口鎮、街口鎮、王村鎮、坑口鄉、雄村鄉、上豐鄉、昌溪鄉、武陽鄉、三陽鄉、金川鄉、小川鄉、新溪口鄉、璜田鄉、長陔鄉、森村鄉、紹濂鄉、石門鄉、獅石鄉。縣政府駐徽城鎮。
地處皖南山區南部,西北有黃山聳立,東至東南被天目山、白際山屏蔽。境內清涼峰海拔1787米,為全省最高點。中部多為低山、丘陵及河𠔌盆地。新安江自徽州區入境,納富資水、練江等支流,麯折東南流,於街口流入千島湖。屬亞熱帶季風氣候,年均氣溫16.4℃,年降水量1477毫米。礦藏有煤、鐵、鎢、鉻、瓷土、硯石等。經濟以林茶為主,有黃山毛峰、黃山銀鈎、頂𠔌大方、珠蘭花茶、黃山緑牡丹等品種。特産有“三潭”(漳潭、綿潭、瀹潭)枇杷、“三口”(正口、溪口、街口)蜜橘、上豐雪梨、金絲琥珀蜜棗等。
皖贛鐵路、杭徽高速和215、324省道穿境而過。國傢文化歷史名城,自宋至清,商業繁榮,教育發達。許國石坊、棠樾石牌坊群為國傢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新安碑園石刻、方春福宅、方士載宅、貞白門、太平橋、新州石塔、長慶寺塔、聖僧庵壁畫、鄭林忠烈坊、漁梁坎、南譙樓、黃賓虹故居為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境內還有徽州國傢森林公園、清涼峰國傢自然保護區。 境域變遷 Change of Circumstances 秦漢時,本縣境域包括今浙訌淳安、遂安、安徽休寧、屯溪、績溪、黃山風景區,以及江西婺源一部分。
漢建安十三年(208),吳取黟、歙,分歙東鄉地置始新縣<今淳安),分歙南鄉地置新定(今遂安)縣,分歙西鄉地置休陽(今休寧)縣、黎陽縣(今屯溪)。
梁大同元年(535),分歙北華陽鎮地置良安縣。
隋開皇九年(589),本縣並入海寧縣;十一年復置,以相湖嶺與海寧分界。
唐武德四年(621),罷良安縣,其地仍屬歙;永徽五年(654),邑人蔣寶起兵響應睦州清溪陳碩真農民起義,事平後,分歙東竦口地置址(音蕩)野縣;大歷元年(766), 分歙西、休東八鄉地置歸德縣,並分歙縣 華陽鎮地置績溪縣。
大歷五年(770),廢址野縣,其地復屬歙縣 ,並廢歸德縣,其地歸屬休寧。
此後直至清末,境域基本穩定,據民國《歙縣 志》所載為:東至昱嶺關浙江昌化縣界六十公裏,西至長充鋪(今槐源)休寧縣界十八點五公裏,南至街口浙江淳安縣界五十公裏,北至箬嶺關太平縣界四十公裏,西北至湯嶺(關)太平縣界六十公裏,東北至界牌嶺績溪縣界十七點五公裏,西南至危峰 嶺(危峰關)浙江遂安縣界四十五公裏,至相湖嶺休寧縣界十五公裏。
建國後,1949年10月,本縣璜尖鄉劃屬休寧縣。
1952年8月,屯溪市草市村劃屬 本縣;本縣上源、茶源鄉劃屬績溪縣,黃口村劃屬屯溪市,旃田、呈田劃屬休寧縣。
1955 年12月,坦頭、大源兩鄉劃屬績溪縣。1956年元月,本縣溪頭鄉的溪東、洪塘、汪村,竦口鄉的江村環村劃屬績溪縣;同年4月,本縣金坑鄉劃屬績溪縣;11月,休寧縣白際鄉的結竹營劃屬本縣,本縣旃田鄉的湖駕劃屬休寧。
1964年3月,休寧縣柿樹嶺生産隊劃屬本縣。
1973年3月,本縣草市大隊劃屬屯溪屯光公社。
1984年元月,本縣黃山鄉(含黃山風景區)共154平方公裏範圍,劃屬縣級黃山市(原太平縣)。
1988年1月歙縣 篁墩鄉劃屬屯溪區;並劃出歙縣 洽捨區所屬富溪、楊村、洽捨所,岩寺區所屬岩寺鎮、羅田、呈坎、潛口鄉和鄭村鄉瑤村,成立黃山市徽州區。
牌坊之鄉
素有“牌坊之鄉”美稱的歙縣 ,明清時期建造的石坊遍及全縣各地,共建有250多座。如今這些古牌坊成了立體的史書,每個石坊都有一個自己的故事,嚮遊客們講述了曾經在這裏生活的人民的喜怒哀樂,讓大傢瞭解這個古鎮的文化和歷史。 在這些牌坊中,比較成規模的有棠樾牌坊群、許國石坊等。
歙縣 枇杷節
每年5月下旬 歙縣 是我國四大枇杷産區之一。主要産地在新安江的漳潭、綿潭、瀹潭三個相鄰大潭的兩岸群山上。三潭枇杷的特點是皮薄、肉厚、汁甜、營養豐富、個大味美,堪稱上品,享有“天上王母蟠桃,人間三潭枇杷”之譽。
文化名城
地處黃山腳下的國傢級歷史文化名城——歙縣 ,自隋以後的1300多年間一直是郡州府治。尤其是宋以後徽商的發展更帶來文化繁榮。新安畫派獨樹一幟,新安醫學拔萃醫林,徽派藝術技藝精湛,徽派建築納徽四雕於一體,在古建藝苑中占重要一席,文房四寶中有“兩寶”:徽墨和歙硯出自歙縣 ,還有徽菜、徽劇、徽派版畫、徽派篆刻、徽派盆景……都成為國內外學者研究的徽州文化的古老而又鮮活的課題,“徽州學”已成為與“敦煌學”、“藏學”比肩並立的三大地方學之一。
如今的古徽州城內,古橋、古塔、古街、古巷、古井、古壩、古樓、古坊,交織着古樸的風采;四鄉村鎮,處處有“小橋流水人傢”的韻味,明清時期的民居、祠堂、牌坊隨處可見。秀麗山水與古樸建築交融化合,使人步入歙縣 ,既仿佛踏入清麗的山水畫廊,又仿佛走進古典建築藝術的博物館。
歙縣 文化的代表是徽州文化。徽州文化是基於東漢、西晉、唐末、北宋四次北方強宗大族的南遷帶來了先進的生産技術和中原文化而形成的。南宋以來,這裏更是文風昌盛,人文薈萃,成了“東南鄒魯”、“禮義之邦”。
徽州文化內涵豐富,在各個層面、各個領域都形成了自己獨特的流派和風格。
新安理學:中國思想史上起重大影響的學派,其奠基人是程顥、程頤,集大成者是朱熹,他們的祖籍均在徽州(今黃山市屯溪區篁墩)。新安理學重視對理欲、心物、義利、道德、天人及其關係的邏輯論證,著述宏富,提升了徽州文化的理性思維,培養了深厚的理性主義傳統。
新安畫派:新安繪畫源遠流長。其代表人都是出生於黃山腳下處於改朝換代之際的遺民畫傢,他們深懷蒼涼孤傲之情,主張師法自然,寄情山水,繪畫風格趨於枯淡、幽冷,體現出超塵撥俗和凜若冰霜的氣質。“新安畫派”的領袖是江韜,現代後繼者中名聲最大的首推黃賓虹大師。
徽派版畫:明代中葉興起於徽州的一個版畫流派,是徽籍畫傢和刻工通力合作的藝術結晶。它以白描手法造型,富麗精工,典雅靜穆,抒情氣息濃厚。
徽派建築:是中國古代社會後期成熟的一大建築流派。明中葉以後,隨着徽商的崛起和社會經濟的發展,徽派園林和宅居建築亦同步發展起來並跨出徽州本土,在大江南北各大城鎮紮根落戶。徽派建築的工藝特徵和造型風格主要體現在民居、祠廟、牌坊和園林等建築實體中。 歙縣 的賓館很多,也有縣委、縣政府的招待所。但當地的農傢旅社也是有的,價格不錯。供食宿服務的有很多地方,主要集中在汽車站,徽園等地區。
坐落在煉江大橋旁的徽州大酒店是與2007年做成的4星級酒店。不過最好的還是2009年新做的17 層的歙縣 飯店,披雲山莊等2-3星級的賓館。紫陽飯店的條件就差多了。 歙縣 的飲食都屬於徽州菜係。
徽菜,為全國八大菜係之一,發祥於南宋,起源於歙縣 ,以烹製山珍野味而顯其特色。徽菜在烹調方法上擅長燒、燉、蒸、熘,講究佐料,重火功,提倡原汁原味。重油,以滋潤腸胃和肌膚;重色,以增強審美效果,達到“色、香、味”統一的效果。
日啖小吃毛豆腐,不辭長作徽州人
到歙縣 ,一定要嘗嘗當地的農傢飯,如石雞、桂魚、毛豆腐、芙蓉糕等。其中,毛豆腐是歙縣 特有的風味小吃,它鮮而不膩,芳香爽口。賣毛豆腐的小販肩上一個擔子,一頭是竹架上架着新鮮的毛豆腐,一頭是小煤爐上架着一個平底鍋,衹需揮一揮手,即可坐下邊蘸着醬邊吃小販現煎的毛豆腐(放毛豆腐的竹架子下面的竹筐裏會有幾個迷你板凳)。品嚐毛豆腐,就要講究一個環境和情趣,當你一面品嚐,一面與朋友山海經的時候,是不是也會吟頌一首“日啖小吃毛豆腐,不辭長作徽州人”呢?
名稱: 紗面
介紹: 産於歙縣 南鄉。紗面製作過程如下:先用????水和面,揉透揉勻,搓成條狀,塗上菜油盤放盒中。片刻,再搓成細條,均勻交叉繞在兩根長約尺餘的芭茅桿上,一挂為一款,在保溫的稻桶中靜置半小時後移至戶外的面挂上,下架後盤成餅狀,曬幹即成。紗面韌性足,鹹淡適宜,口味純正,宜於久貯。倘若來年開春天暖多雨,紗面返潮,衹須包塊生石灰擱入壇中,即可使其脆燥如初。
名稱: 徽州圓子
介紹: “徽州圓子”是正宗徽菜品種之一。起源於歙縣 ,別稱“細沙炸肉”,約在200年前就己流傳各地。這道菜是將熟肥膘、桔餅、蜜棗、青梅等細丁拌入白糖和桂花,做成小圓餡心。然後用雞蛋、肥膘泥、濕澱粉、炒米花拌勻,用水酒濕撳餅包成圓子,形如乒乓球大小,經油炸熟後澆上用白糖、青紅絲熬成的鹵汁而成。其成品顆粒勻稱,色澤金黃閃光,吃起來外層鬆酥、餡心香甜味美,是一道深受歡迎的大衆菜。
名稱: 花菇石雞
介紹: 這道菜采用黃山特産山珍花菇與石雞同蒸。花菇是香菇中的上品,含有較豐富的蛋白質、脂肪、碳水化合物以及多種維生素,並有降血壓、減少膽固醇及抗癌作用。此菜堪稱山珍之巧配,甚為名貴。
具體做法如下:將石雞腿入開水鍋中略燙洗淨,用薑汁、精????、甜酒、味精拌和腌漬入味,水發花菇去蒂洗淨;將石雞腿排齊在碗中,花菇放在其上,加入熟豬油、雞湯,上籠旺火蒸15分鐘取出,扣入盤中即成。
此菜食之香鮮甜潤,酥嫩爽口,回味雋永。
名稱: 魔芋豆腐
介紹: 魔芋又名鬼芋、鬼頭、花連桿、蛇子頭、天南星、蛇六𠔌,徽州各縣山區均有出産。魔芋具有醫治瘧疾、閉經、疔瘡丹毒、燙傷和降血壓、降脂、開胃、防癌等功效。
魔芋豆腐的製作工序如下:魔芋磨成漿,煮成糊狀,置於盆內,冷卻後即成豆腐。
“魔芋豆腐”為新型保健食品,既可單獨烹食,亦可佐其它菜餚共食,其味清爽。
名稱: 臭鱖魚
介紹: 徽州臭鱖魚是一道徽州名菜,別有風味。它統稱“桶鮮魚”,又俗稱“腌鮮魚”。所謂“腌鮮”,在徽州土話中就是臭的意思。這“風味鱖魚”聞起來臭,吃起來香,既保持了鱖魚的本味原汁,肉質又醇厚入味,同時骨刺與魚肉分離,肉成塊狀。 歙縣 四鄉,風俗迥異,除了共同的節日以外,各地還有不相同的風俗節日,西鄉有岩寺的“上九”(正月初九)、堨田的“四月八”、潛口的“六月二”等,民間都要籌集款項,建臺演戲,四鄉的農具傢具、生活用品、竹木器具雲集到村鎮上來交流銷售,人來人往,熱鬧非凡。如今,還保留着這些傳統的風俗節日,不過內容更加充實,真正變成了規模很大的物資交流會。
東鄉也有風俗節,如大𠔌運的“六月一”、汪滿田的“六月十”、桃坑的“六月半”、桃嶺的“七月半”、竦坑的“十月半”等,俗稱“保熟節”、“慶熟節”。在這些節日裏,有的用面粉做鹹淡面包,有的做油煎米果,有的裹粽子,都為的祈求風調雨順,五穀大熟。並有用面包、米果、粽子互送親戚,以示“撒福”,相互祝願。南鄉和北方的許多地方,還有社節,俗稱“土地節”。二月春分和八月秋分,為一年中的“二、八”社節。過去,人們要去社公祠、土地廟祭拜,祈求年景大熟。有的地方還要剪些寸長的麥桿與黃豆炒在一起,到田畈裏去祭拜,謂之“炒蟲”。這一天,小孩子要剃光頭,謂之“除蟲窩”。意思是祈求無蟲無病,五穀豐登。 歙縣 物産豐富,其中最有名的當屬文房四寶中的歙硯、徽墨,以及被列為國傢珍貴禮品的茶葉。
歙硯和徽墨
歙硯是硯中之上品,它的珍貴在於雕刻上具有徽派石雕的風格,渾厚樸實、美觀大方、刀法剛健、花式多樣。它的圖案多取於黃山勝境、新安風光、小橋流水、神話傳說、名人逸事等。歙縣 還有“墨都”的雅稱,無論是鬧市還是鄉村,出售徽墨、歙硯的店鋪比比皆是,它們在店堂裏懸挂的名人字畫的映襯下,令人耳目一新。
歙縣 名茶
歙縣 的茶葉産量高居全國之首。“黃山毛峰”、“頂𠔌大方”、“黃山緑牡丹”、“錦上添花”、“海貝吐珠”等極品名茶列為國傢珍貴禮品,在國內外久負盛名。
此外,歙縣 民間藝術的瑰寶“磚”、“石”、“木”、“竹”四雕亦很有特色,還有徽派盆景、版畫、漆刻,以及新興的徽州竹編、玉竹傢具等,也都獨具特色。還有三潭枇杷、三口蜜桔、金絲琥珀蜜棗、徽州雪梨、問政山筍、金竹貢菊、窨茶三花等,也很有名。
名稱: 徽墨
介紹: 徽墨,中國“文房四寶”之一。因産於古徽州府而得名。今黃山市屯溪區、歙縣 兩地為徽墨製造中心。
徽墨品種繁多,有漆煙、油煙、鬆煙、全煙、淨煙、減膠、加香等. 高級漆煙墨,是用桐油煙、麝香、冰片、金箔、珍珠粉等10餘種名貴材料製成的。徽墨素有拈來輕、磨來清、嗅來馨、堅如玉、研無聲、一點如漆、萬載存真的美譽,是書畫傢的必備用品。 墨模上由能工巧匠雕刻出名人的書畫,集繪畫、書法、雕刻、造型等藝術於一體,成為一種綜合性的藝術珍品。在工業製圖、裝潢美術、印刷、醫藥、描瓷等許多方面,徽墨也有廣泛應用。 徽墨製作已有1000多年的歷史。據《徽州府志》記載,徽墨始創於唐末,易州(今河北)著名墨工奚超因避戰亂,攜全家南逃至歙州,看到這裏有茂密的鬆林和清澈見底的新安江水,便定居下來,重操製墨舊業。不久,他製出“豐肌膩理,光澤如漆”的佳墨,被南唐後主李煜視為珍寶。
1915年巴拿馬萬國博覽會上榮獲金質奬章的地球墨就是歙縣 墨店的珍品。當代以來,徽墨在繼承傳統工藝的基礎上創新、發展、恢復了茶墨、青墨、 朱砂墨、五彩墨和古香古色的手捲墨的生産,並增添、開發了新的品種。1989年, 歙縣 老鬍開文墨廠生産的“超漆煙墨”獲國傢金質奬。
名稱: 徽州貢菊
介紹: “徽州貢菊”是從菊花群體中選育出的優良品種,原産於歙縣 金竹嶺一帶,既有觀賞價值,又有藥用功能。據民間傳說,“徽州貢菊”原是宋朝徽商從浙江德清縣作為觀賞藝菊引進的。在一大旱之年,有許多人得了紅眼頭痛病,有人采用鮮菊花泡水將火,十分靈驗。
以後人們經常用鮮花或菊花幹泡水泡茶,醫治目赤羞明、膽虛心燥等病。從此,這一帶農傢門前屋後廣種菊花,為了久藏又特意烘製成幹菊花,金竹嶺由此聞名遠近。清光緒年間,北京紫禁城裏也流傳紅眼病,皇上下旨,遍訪名醫良藥,徽州知府獻上徽州菊花幹,京人泡服後眼疾即愈。於是徽菊名氣大振,被尊稱“貢菊”。“徽州貢菊”的製作十分講究,鮮菊采下後,先用竹簟陰置晾幹,然後用炭火悉心烘烤,成品後的貢菊以朵大色白者為佳。“徽州貢菊”具有疏風散熱、養肝明目、清涼解毒的功能,可治傷風感冒、疔瘡腫毒、血壓偏高及動脈硬化等癥。用它調配其它藥物可以製成桑菊感冒片等成藥和菊花晶等飲料。“徽州貢菊”可以泡茶、泡酒,常飲菊花茶或菊花酒,能“清淨五髒,排毒健身”,起到延壽美容的作用。飲用過的菊花曬幹後充作枕芯,使人清涼降火,明目醒腦。
名稱: 三潭枇杷
介紹: “三潭枇杷”是我國枇杷中的一個優良品種,因産於新安江沿岸歙縣 的漳潭、綿潭和瀹潭三個自然村而得名。 “三潭”一帶群山環抱三個大面積的深水潭,鼕暖夏涼,終年雲霧縈繞,雨量充沛,為枇杷的生長提供了得天獨厚的條件。“三潭枇杷”的特點是皮薄、肉厚、汁甜、營養豐富,並以早熟優質而聞名遐邇。“三潭枇杷”有20多個品種,在國外享譽的是“大紅袍”和“光榮花”。“大紅袍”黃裏透紅,“光榮花”花蒂處長了一個明顯的五角星。一級枇杷每公斤衹有20來個, 綿潭村甚至培植出每公斤衹有10個的“枇杷王”。
營養成分除含有較多的果糖外,還含有大量的維生素B17,這是一種防癌營養素。在葡萄糖註射液問世前,我國中醫常施用枇杷汁以維持不能進食者的生命。鮮食枇杷解渴生津,利肺健胃,有益於健康。
名稱: 黃山緑牡丹
介紹: 特種工藝茶。“黃山緑牡丹”産於歙縣 大𠔌運鄉海拔1400餘米的南雲尖。南雲尖重巒疊嶂,溝壑縱橫,雲霧繚繞,雨量充沛,極利於茶樹的生長。這裏茶葉不僅芽壯葉肥,葉質柔嫩,而且由於芳草遍地,蘭花繁茂,茶葉別具香味。清明采摘茶芽,經過殺青輕揉,初烘整形、選芽、理條、裝簡、造型美化、定型烘焙等工序,一朵朵緑色牡丹就製成了。
上等的緑牡丹茶呈花朵狀,一芽一葉初展,花瓣花蒂排列勻齊,圓而扁平,白毫顯露,峰苗完整。衝泡後.那一股股帶熟板慄香氣的茶香撲鼻而來,杯中花茶或懸或沉,茶尖茶芽徐徐舒展,猶如一朵盛開的緑色牡丹。細品一口,頓覺清香綿綿,回味甜潤悠長。茶葉專傢評價道:“黃山緑牡丹,色緑、顯毫、香高、湯清、味甜、形美,開湯後如盛開的牡丹花,既是飲用上茗,又可藝術欣賞,為茶中一創新。” 歙縣 雖然屬於古鎮,但銀行服務還是比較到位。遊客不必攜帶太多現金。
中國工商銀行:在歙縣 府城許國石坊,即徽園出口的工行營業廳外;
中國建設銀行:在歙縣 新安路鴻基商貿城對面的建行營業廳外;
中國銀行:新安北路48號;解放路和勝利路也均有分理處;
中國農業銀行:在歙縣 新安路古關商貿城對面的農行營業廳內;
中國郵政儲蓄:在歙縣 新安路的郵局營業廳外。
歙縣 的所有ATM機均已加入銀聯網,可以全國通取! She Xian
歙縣
She Xian
安徽省黃山市屬縣,皖南林茶産區,著名“文化之邦”。位於省境東南部,新安江上遊。東鄰浙江省。面積2680平方公裏,人口49.83萬。縣府駐徽城鎮。秦置歙縣 ,屬會稽郡,晉屬新安郡,隋屬歙州,宋屬徽州,明、清設徽州府,為歷代州治、府治所在地。縣境多山,山區面積約占90%,物産以林、茶、桑、果為主。茶葉産量居中國各縣首位,所製“屯緑”茶以黃山毛峰和老竹大方著名,遠銷國內外。蠶繭産量居全省第2位。名特産有徽州雪梨、三潭枇杷、三口蜜橘、金絲琥珀蜜棗、三花(珠蘭、白蘭、茉莉花)、貢菊及蜚聲中外的徽墨、歙硯等,並盛産山茱萸、白术、厚樸等中藥材。皖贛鐵路經過縣境。歷史上歙縣 為英才輩出、文物古跡薈萃之區,曾有“東南鄒魯”之譽。著名的新安學派、新安畫派、新安醫學、徽劇及徽派版畫、徽派印章、竹木磚石雕刻和徽派盆景等,在中國均有影響,形成獨特的徽州文化。全縣有省級文物保護單位18處。名勝古跡有新安碑園、多景園、新州石塔、長慶寺塔、許國石坊(亦名“八腳牌樓”)、棠□石牌坊群、聖僧庵、寶綸閣、太平橋、太白樓、潛口明村等。
(朱孟春) n.: She County 旅遊 安徽 景點 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景區 名帖刻石 地理 地名 安徽省 黃山市 黃山 經濟 投資 會計百科 人文 更多結果...
深渡鎮 上豐鄉 石門鄉 王村鎮 金川鄉 徽城鎮 森村鄉 紹濂鄉 小川鄉 桂林鎮 富堨鎮 鄭村鎮 雄村鄉 許村鎮 溪頭鎮 昌溪鄉 武陽鄉 岔口鎮 霞坑鎮 三陽鄉 街口鎮 新溪口鄉 璜田鄉 長陔鄉 獅石鄉 杞梓裏鎮 坑口鄉北岸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