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示地圖 |
|
|
◎ 開羅 Kāiluó |
|
埃及首都。位於尼羅河畔。重要交通樞紐。人口 600 萬(1978),連郊區共 800 萬(1976)。該城建於 969 年 |
|
美國伊利諾伊州城市 |
|
埃及首都,非洲最大城市。大開羅人口約1500萬(1993年)。全國最大工商業中心和阿拉伯世界的文化中心。全國三分之一的工業集中於此,有紡織、食品、製糖、傢用電器等。重要的交通樞紐。多清真寺、博物館等。城西南有金字塔和獅身人面像。新城區高樓林立,是一座兼有東西方色彩的千年古城。國際旅遊業甚盛。 |
|
開羅位於尼羅河三角洲頂點以南14公裏處,是全國政治、經濟、文化中心和交通樞紐,非洲最大城市,重要國際航空站。著名的愛資哈爾大學、開羅大學、艾因?沙姆斯大學就坐落在開羅市。
開羅是一座古跡遍布的城市。距市中心13公裏處的吉薩地區是舉世聞名的金字塔所在地。近80座金字塔,散布在尼羅河下遊西岸。
開羅東部的穆卡塔姆山坡上,有一座巍峨壯觀的薩拉丁城堡。建於1176年,是國王薩拉丁抵禦十字軍東侵的古建築。城堡上有穆罕默德?阿裏清真寺,建於1840年,具有土耳其建築風格。
開羅是現代文明與古老傳統相交融,東西方色彩相輝映的城市。郊外的荒漠、駱駝以及屹立在眼前的金字塔,仿佛把人帶回到三、四千年以前的法老時代。
著名的愛資哈爾大學、開羅大學、艾因?沙姆斯大學就坐落在開羅市。素有“中東好萊塢”之稱,每年生産70~80部故事片,為阿拉伯國傢提供共同的精神食糧。
開羅擁有鋼鐵、石油、化工、機器、紡織等現代化工廠,全國1/3的工業集中於此。
開羅30餘條航空綫,將埃及同世界各地連接起來。國際博覽會建築群是中東地區最大的展覽會場,每年春季舉行國際博覽會。
開羅也是非洲第一大城市,許多國際會議,如阿拉伯首腦會議、非洲統一組織會議、不結盟國傢首腦會議等,都曾在這裏召開。阿拉伯聯盟總部也曾設在這裏。
開羅1801年起成為首都,是一座古跡遍布的城市。開羅是古代文化和現代文明、東方風情與西方格調相融合的城市。全城有250多座清真寺,愛資哈爾清真寺最為著名。埃及博物館有63000多件文物,是世界博物館之明珠。開羅西南部的吉薩金字塔和獅身人面像被稱為世界七大奇跡之一。 |
|
埃及首都開羅(Cairo)橫跨尼羅河,氣魄雄偉,風貌壯觀,是整個中東地區的政治、經濟和商業中心。它由開羅省、吉薩省和蓋勒尤卜省組成,通稱大開羅。大開羅約有1675萬(2001年)人口,是埃及和阿拉伯世界最大的城市,也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城市之一。古埃及人稱開羅為“城市之母”,阿拉伯人把開羅叫做“卡海勒”,意為徵服者或勝利者。尼羅河,這條世界上著名的大河,流貫市區後,分為兩支,繼續北去,註入分隔歐非大陸的地中海,形成了廣阔富饒的尼羅河三角洲。通都大邑開羅,就在這個三角洲的南部。 |
|
開羅的形成,可追溯到公元前約3000年的古王國時期,作為首都,亦有千年以上的歷史。中世紀時曾為拜占庭帝國的一個軍事要塞。後來在十世紀時期,伊斯蘭勢力將其建設為一座城市。往後這裏纔慢慢發展為埃及地區的一個中心城市。
前身是福斯塔特城,641年由阿拉伯人創建。969年,從突尼斯入侵的一支伊斯蘭人在其北建立了一個長方形新城——曼蘇裏耶城。973~974年,法蒂米德哈羅定都於此並更名開羅(阿拉伯語為勝利之意)。1179年薩拉丁王朝時期得到擴展。自1260年開始,成為馬穆魯剋王朝的都城,修建了大量建築物,有的保存至今,成為埃及人民寶貴的文化遺産。14世紀中葉開羅達到極盛時期。1517年土耳其入侵,開羅成為省會,開始衰落。1805年穆罕默德·阿裏王朝復定都於此。近代城市建設始於19世紀30年代。伊斯梅爾下令在中世紀舊城以西興建歐洲式樣的新城,使開羅西方化。20世紀以後 ,人口激增,城區迅速擴展,工業、商業、金融、交通運輸等也得到迅速發展。 |
|
開羅為全國最大的經濟中心和金融中心,工業高度集中。製造業産值占全國近半數。紡織工業尤其是棉紡工業占重要地位。傳統工藝品很有特色。城南的衛星城赫勒萬是全國最大的鋼鐵工業中心,同時發展了石化、機械製造、汽車等一係列工業,為一新興的重工業區。
除了特有的農作物種植如洋蔥、芝麻之外,這裏的棉布等紡織品貿易業也很繁榮。 |
|
開羅因地處歐亞非三洲的交通樞紐,漫步街頭,可見各種膚色的人。本地人,寬袍大袖、儼然古風。在某些街區,偶爾還可見到騎着毛驢放牧的村姑,未免新奇。這也許是舊開羅的縮影或古開羅的殘跡,但無傷大雅,歷史的車輪,仍帶着這座名城,嚮着更現代化的道路前進。 全國主要公路和鐵路在此交會,與國內各大城市往來方便,同時傍依尼羅河這一水運要道。市內交通以地鐵、電車、汽車為主。東郊建有現代化國際機場,闢有近百條國內外航綫。 |
|
開羅是世界文化古都,西亞及北非地區文化中心。西方化市中心外圍有3個古老的城區,其中最大的是法提米德城,內有開羅大部分歷史名勝,如釋伯爾斯一世清真寺和撒丁堡;舊城和尼羅河岸之間為伊斯梅裏亞、卡斯安尼爾和花園城3個商業住宅區。卡斯安尼爾橋一帶有開羅的櫥窗之喻。主要交通幹綫科尼奇大街與尼羅河平行,兩側電視大樓、教堂、市政建築和飯店高高聳立。建於19世紀的古城區和尼羅河岸之間的過渡區有國傢圖書館、伊斯蘭藝術博物館與阿布丁宮博物館等。都市區東沿有大片陵墓區,號稱死人城。因各處形成時期不同,其建築風格迥異。最古老地區多2~4層磚、灰木結構建築;19世紀所建地區因受當時西方文化影響,多為裝飾華麗的歐洲式石建築,其中尤以前薩卡基尼宮最為知名;西部和北部既有高層住宅樓,亦有帶花園的高墻低矮別墅。市區西南矗立着古代世界七大奇跡之一的金字塔和獅身人面像;東北部有作為赫利奧波利斯(柏拉圖曾在此從事研究)標志的尖塔;尼羅河西岸新建優雅的希爾頓飯店引人矚目。有上千所各類普通學校和技術學校。尼羅河西岸的開羅大學歷史悠久、規模宏大、設備齊全。此外還有愛資哈爾大學、愛因沙姆斯大學、美國大學、赫勒萬大學等。由孟菲斯遺址西行約20公裏,即世界七大奇觀之一的金字塔(點擊右圖放大 )。在寸草不生,遍地黃沙的平野上,這些埃及古帝王的石砌陵墓氣勢宏偉,嚮遊人展示着墓主昔日的威儀。在開羅市區的解放廣場一側,是埃及博物館,藏品在10萬件以上,在介紹埃及文化、特別是在介紹法老時期和希臘—羅馬時期的古物方面,是無與倫比的。進入大門,映入眼簾的,大多是石頭:石人、石棺、石碑、石柱、名目繁多,難以勝數。這是埃及的史書,也是一部“石頭記”。與這個博物館相距不遠,位於尼羅河中一個島上的開羅塔,高187米。登上這座現代化建築,全城景色,盡收眼底;街道上川流不息的車輛,大大小小清真寺的拱頂,鱗次櫛比的高大建築,縱橫交錯,氣勢非凡的高架高速公路,還有那白帆點點,飄若玉帶的大河,蕩漾入海,不捨晝夜。市內既有蘇丹·哈桑清真寺、艾資哈爾清真寺、薩拉丁城堡、阿布丁宮等古代伊斯蘭建築藝術瑰寶,又有鱗次櫛比的現代化高樓大廈。遍布全城的清真寺宣禮塔使開羅享有“千塔之城”的美稱。規模宏大、富麗堂皇的開羅國際會議中心則是中埃人民友誼的象徵。 |
|
住宿介紹
開羅有許多老賓館,它們有着如洞穴一般清涼的屋子,陽光透過百葉門透入房內,入夜,靜謐的花園中充滿着蟲鳴和花香。它們大多修建於19世紀末至20世紀初,儘管已經相當陳舊,但住在裏面還是會很舒適,因為經過翻修,裏面都已裝上了現代化的設備,而以前的優點仍然保留着。
比較著名的有捨菲爾德賓館、溫莎飯店、麥納屋奧貝裏賓館。
餐飲介紹
開羅物價較高,尤其是賓館的餐廳,價格是比較很昂貴的,一般的普通飯店稍微好一點。一個人每頓飯的價格可以下面的標準來參考(不含酒水):45—75埃及鎊(昂貴);30—45埃及鎊(中等);10—30埃及鎊(低廉)。
開羅有不少特色餐館,遊客可以在開羅品嚐到許多傳統的中東菜餚和其他非中東的特色菜。
娛樂介紹
開羅的娛樂設施較為齊全,中東其他國傢的一些富豪常來開羅消遣作樂。
這裏有不少賭場和表演場所,除了有“中東的拉斯維加斯”的美稱之外,它還是埃及的體育活動中心。遊客來到開羅,既可以找個賭場過一把癮,也可以到附近水域去參加水上運動,如果想去潛水,埃及附近的紅海是全世界潛水愛好者心目中的上佳之處,可以跟隨開羅潛水隊去。
在吉薩金字塔附近還有一個庫姬遊樂園和埃及最好的高爾夫球場,最值得一提的是斯芬剋司像對面的一個聲光表演場,每晚有兩場聲光表演,千萬不要錯過。
購物介紹
開羅的商店多得不計其數,各類百貨店、小時裝店和集市貿易遍布全城,比較有特色的是集市貿易。集市貿易一般都位於狹窄的街道中,有各式各樣來自於非洲及中亞各地的貨物出售,如香料、香水、金銀珠寶、駝毛製品等等。
另外,在吉薩金字塔區等重要旅遊景點,小商販們無處不在,他們往往會嚮遊客索以高價,買之前一定要砍好價錢,如果不想購買則應堅定而有禮貌地拒絶,可以說“la shukran”。
交通介紹
持有駕照的自助遊客到達埃及後,不妨嚮當地租車公司租藉小汽車遊覽,租金不貴,汽油也很便宜。巴迪特公司、歐洲轎車公司、艾維斯公司、中介租車公司等都在開羅機場安排了工作人員。
租車的遊客有必要辦一個保險,開羅的交通較為混亂,有些公路上擠滿了卡車、驢車和駱駝。開車時要註意不要誤闖單行道。 |
|
開羅(英文:Cairo;阿拉伯語:القـــاهــرة),埃及首都,橫跨尼羅河,氣魄雄偉,風貌壯觀,是整個中東地區的政治、經濟和商業中心。她由開羅省、吉薩省和蓋勒尤卜省組成,通稱大開羅。大開羅約有1675萬(2001年)人口,是埃及和阿拉伯世界最大的城市,也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城市之一。
古埃及人稱開羅為“城市之母”,阿拉伯人把開羅叫做“卡海勒”,意為徵服者或勝利者。尼羅河,這條世界上著名的大河,流貫市區後,分為兩支,繼續北去,註入分隔歐非大陸的地中海,形成了廣阔富饒的尼羅河三角洲。通都大邑開羅,就在這個三角洲的南部。 開羅因地處歐亞非三洲的交通樞紐,漫步街頭,可見各種膚色的人。本地人,寬袍大袖、儼然古風。在某些街區,偶爾還可見到騎着毛驢放牧的村姑,未免新奇。這也許是舊開羅的縮影或古開羅的殘跡,但無傷大雅,歷史的車輪,仍帶着這座名城,嚮着更現代化的道路前進。 全國主要公路和鐵路在此交會,與國內各大城市往來方便,同時傍依尼羅河這一水運要道。
在阿拉伯語中,宣禮塔稱之為“彌沾恩”,指宣禮員站着呼喚人們祈禱的地方。從公元7世紀起,隨着伊斯蘭教在西亞、非洲一帶廣泛傳播,清真寺建築藝術不斷發展,宣禮塔也演變為各種不同的式樣,成為清真寺建築不可缺少的一個組成部分。
開羅地圖 |
|
市內交通以地鐵、電車、汽車為主。東郊建有現代化國際機場,闢有近百條國內外航綫。開羅的交通比較混亂。
航空
開羅機場是埃及的國際航班進港口,位於開羅市東北方25公裏處,坐車約45至60分鐘即可到達。開羅市內的949路與27路都可到達機場,而機場大廳內提供的噴氣式公共汽車,與之相比則更為快速、舒適,並且價格合理。
開羅機場包括了1號、2號兩個航站大樓;一號航站則為埃及航空的國際及國內綫專用提供起降服務,較新的二號航站大樓則主要供國際班機起降。
公路
由開羅至亞歷山大,可在開羅機場、赫利奧波利斯的伊斯梅利亞廣場、尼羅河希爾頓飯店附近的塔瑞爾廣場和開羅謝拉頓飯店附近的吉薩廣場、塔瑞爾廣場搭乘客車。
開羅拉美西斯廣場周圍也有多個長途車站,廣場附近的庫拉裏車站有到三角洲、運河城、上埃及、法尤姆和紅梅等地的客車,而廣場以東25公裏左右,有到達西奈的西奈車站。此外,在開羅的愛資哈爾車站可乘坐到達內部緑洲的客車,而塔瑞爾廣場還有開往馬特魯的客車。
地鐵
開羅最為便利的交通工具當數地鐵了,與其他的交通工具相比,地鐵可算是開羅交通體係中的特例了。
在每個地鐵站中都會有表現埃及法老時代文明的壁畫,地鐵站所售的車票為磁卡車票,車票本身價格僅相當於人民幣1元,而具體價格則要根據行程而定。地鐵中,設有若幹節的女士專用車廂為女乘客提供方便,而每個出站口出所設有的自動滾梯和和上下電梯為行人提供了不少方便。開羅地鐵極盡人性化,讓人們在對開羅交通大失所望之後會有點受寵若驚的感覺。 |
|
飲品
埃及的飲料攤位是一大特色。小鎮中也有飲料攤,剛剛榨出的天然果汁衹要50個皮亞斯~2埃鎊,十分便宜。種類很多,有鬍蘿蔔、香蕉、桔子等果汁,適應各種需求。酷暑之中喝上杯果汁可以防暑降溫,補充營養。
食品
開羅的酥嫩全羊香氣四溢、酥香可口,十分有名。 |
|
希臘雅典
意大利羅馬
巴西聖保羅
韓國首爾
德國斯圖加特
突尼斯突尼斯市
日本東京 黃昏中的尼羅河
加拿大多倫多
美國華盛頓DC
瑞典斯德哥爾摩
德國漢堡
阿根廷布宜諾斯艾利斯
荷蘭阿姆斯特丹
黎巴嫩貝魯特
約旦安曼
土耳其伊斯坦布爾
沙特阿拉伯吉達
蘇丹喀土穆
伊拉剋巴格達
敘利亞大馬士革
阿爾及利亞阿爾及爾
葡萄牙裏斯本
英國倫敦
西班牙馬德裏
摩洛哥拉巴特
土耳其安卡拉
俄羅斯莫斯科
中華人民共和國北京
美國紐約市
法國巴黎
捷剋布拉格 |
|
古埃及人稱開羅為“城市之母”,阿拉伯人把開羅叫做“卡海勒”,意為徵服者或勝利者。尼羅河,這條世界上著名的大河,流貫市區後,分為兩支,繼續北去,註入分隔歐非大陸的地中海,形成了廣阔富饒的尼羅河三角洲。通都大邑開羅,就在這個三角洲的南部。 開羅因地處歐亞非三洲的交通樞紐,漫步街頭,可見各種膚色的人。本地人,寬袍大袖、儼然古風。在某些街區,偶爾還可見到騎着毛驢放牧的村姑,未免新奇。這也許是舊開羅的縮影或古開羅的殘跡,但無傷大雅,歷史的車輪,仍帶着這座名城,嚮着更現代化的道路前進。 全國主要公路和鐵路在此交會,與國內各大城市往來方便,同時傍依尼羅河這一水運要道。
在阿拉伯語中,宣禮塔稱之為“彌沾恩”,指宣禮員站着呼喚人們祈禱的地方。從公元7世紀起,隨着伊斯蘭教在西亞、非洲一帶廣泛傳播,清真寺建築藝術不斷發展,宣禮塔也演變為各種不同的式樣,成為清真寺建築不可缺少的一個組成部分。
開羅地圖 |
|
Kailuo
開羅
Al Q□hirah
埃及首都,非洲最大的城市。位於尼羅河三角洲頂點以南14公裏處的尼羅河畔,大部在河東地區;東距蘇伊士運河120余公裏。市區面積214平方公裏,人口588.1萬(1983)。大開羅包括赫勒萬、邁阿迪、納賽爾、阿斯拉姆、齋月城、十月六日城等衛星城鎮,面積1200平方公裏,人口1200.1萬(1983),約占全國總人口1/5。
地處尼羅河𠔌地與三角洲的交接部位,平均海拔24米,東部的穆蓋塔姆山高出河面165米,是城市的最高點。城區北寬南窄,呈扇狀展開,尼羅河縱貫,在城北分流,環抱三角洲;東、南、西三面為沙漠包圍。夏季幹熱,最熱月(8月)平均氣溫27.5℃,晝夜溫差很大;鼕季短暫而溫和,最冷月(1月)平均氣溫12.1℃。年降水量不足30毫米。偶受沙漠風暴侵襲。
千年古都。公元 641年阿拉伯人始建,名福斯塔特城。阿拔斯王朝時期,又在它的北面先後建立愛資哈爾城(750)和卡塔伊城(870)。969年法蒂米王朝大將加哈爾從突尼斯入侵後在卡塔伊城北面興建帶長方形城墻的新城,973年王朝定都於此,取名開羅(阿拉伯語稱卡希拉,即“勝利”之意)。1179年薩拉丁王時期,城墻擴展,把開羅與卡塔伊、愛資哈爾、福斯塔特圍在一起,在穆蓋塔姆山上修築城堡。1260年起為馬穆魯剋王朝都城,香料貿易的匯集點。到14世紀中葉,城市發展達到空前鼎盛時期,人口逾50萬,成為當時西亞、非洲的最大城市,現存絶大部分著名古建築,均成於此時。之後,因瘟疫和外族入侵而逐漸衰落。1517年為奧斯曼帝國一個行省的省會。1805年起是穆罕默德·阿裏王朝的都城。開羅近代的發展始於19世紀30年代。伊斯梅爾時期在中世紀舊城以西建設新城,1863年從亞歷山大遷都於此。20世紀以來的80多年間,人口增長13.5倍,城區不斷嚮北部三角洲、南部河𠔌方向延伸,嚮西擴展到尼羅河西岸。近代工業從20年代興起,50年代後迅速發展,商業、金融、交通運輸和文化教育隨之榮興,大批現代化建築涌現。開羅成為一座新舊並存、東西方色彩兼備的城市。(見彩圖埃及首都開羅鳥瞰)
全國最大的工商業和金融中心。製造業産值占全國近半數。紡織工業是最重要的部門,以長絨棉為原料的棉紡織業尤為發達,還包括毛、絲、麻紡織業。其次是食品、製糖、捲煙、水泥和傢用電器等。還有傳統的鞣革、製鞋以及金、銀手飾等手工藝品。城南25公裏處的衛星城赫勒萬,為新興的重工業區,以鋼鐵工業為主,發展了焦化、機械、汽車、機車、石油化工等部門。開羅集中了全國1/3的貿易公司和近1/4的銀行,商業和各種服務行業興盛。旅遊業是城市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直接或間接的從業人員約40多萬。
重要交通樞紐。全國主要鐵路和公路在此交會,通連亞歷山大、塞得港、伊斯梅利亞、蘇伊士、阿斯旺等各大城市。城區西側的尼羅河則是貫穿上埃及和下埃及的水運要道。城北有通往蘇伊士運河的伊斯梅利亞運河。蘇伊士灣─地中海輸油管經過城南。東郊的赫利奧波利斯擁有現代化國際機場,30餘條國內外航綫。市內建有13座高架鐵路、公路立交橋和3座大型行人橋,其中“十月六日”高架橋長達10多公裏;薩爾橋長4公裏,是中東第一座單樁高架立交橋;多座大橋橫跨尼羅河,連接兩岸交通。1985年3月開始興建非洲第一條地鐵工程。
西亞北非地區的文化中心。擁有上千所各類普通學校和技術學校。位於尼羅河西岸的開羅大學,創立於1908年,為規模宏大、設備齊全的綜合性大學;始建於公元972年的愛資哈爾大學,是阿拉伯世界最古老的高等學府,以研究伊斯蘭法規和阿拉伯文學、哲學、歷史著稱,並設有理科;此外,還有愛因沙姆斯大學、美國大學、赫勒萬 |
|
- n.: Cairo, Al Qâhirah
|
|
- n. Le Caire (Egypte) (地名)
|
|
文化交流 | 文化中心 | 埃及 | 市場 | 將領 | 伊斯蘭 | 蓋勒尤卜 | 伊斯蘭大學 | 埃及大學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