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南 : 昌黎縣 : 三河市 : 新縣 : 儀徵市 : 五河縣 : 南鄭縣 : 臨夏縣 : 鳳臺縣 : 六合區 : 潁上縣 [顯示全部] : 中國 >河北 >唐山 >遷西縣 > 新集鎮
顯示地圖
目錄
Xinji Zhen
  概況 新集鎮(Xinji Zhen)位於縣境南部,距縣城10千米。面積26.7平方千米,人口2.09萬人(2002年)。轄36個行政村,鎮政府駐新集村。野(雞坨)興(城)、古(冶)榛(子鎮)公路過境。境內大部分村莊盛行各種傳統花會。每年農歷2月29日為新集鳳凰山廟會日,人稱“京東第一廟會”。
    代碼 130227106:~200馬蹄峪村 ~201石莊子村 ~202南劉莊村 ~203張莊子村 ~204新集村 ~205魏莊村 ~206泉莊村 ~207姚莊村 ~208東吳莊村 ~209小付莊村 ~210陳金溝村 ~211學房峪村 ~212洪峰寺村 ~213李莊子村 ~214順水安村 ~215鬆木莊村 ~216北港村 ~217碾各莊村 ~218十字口村 ~219後峪村 ~220代各莊村 ~221北巨峪村 ~222南巨峪村 ~223長山溝村 ~224言前峪村 ~225富源村 ~226東崗村 ~227幹柴峪村 ~228西崗村 ~229林傢峪村 ~230孫傢峪村 ~231潘杖子村 ~232南臺村 ~233北董莊村 ~234上董村 ~235河東寨村
    沿革 1953年建新集鄉,1958年屬聯星公社,1961年建新集公社,1984年改鄉,1988年改鎮。1995年西崗鄉並入。1997年,面積97平方千米,人口2.7萬,轄新集、富源、十字口、碾各莊、鬆木莊、順水安、李莊子、代各莊、洪豐寺、學房峪、陳金溝、小傅莊、東吳莊、言前峪、長山溝、東張莊、南劉莊、石莊子、馬蹄峪、河東寨、北董莊子、上董莊子、林傢峪、潘杖子、孫傢峪、幹柴峪、北港、後峪、魏莊、東崗、西崗、南臺、南巨傢峪、北巨傢峪、姚莊、泉莊36個行政村。
  鎮政府駐新集村。面積26.7平方千米,人口2.09萬。轄36個行政村:新集、富源、西崗、東崗、魏莊、泉莊、北港、後峪、南臺、姚莊、馬蹄峪、陳金溝、代各莊、河東寨、幹柴峪、石莊子、學房峪、長山溝、潘杖子、碾各莊、南劉莊、洪峰寺、言前峪、十字口、東張莊、李莊子、小傅莊、孫傢峪、鬆木莊、順水安、東吳莊、南巨傢峪、北巨傢峪、北董莊子、上董莊子。
河北省唐山市遷西縣新集鎮
  新集鎮本是由原西崗鄉和新集鄉在1996年撤鄉並鎮合併而成,共有7891戶,25325口人。鎮內農民主要從事種植業和禽畜養殖業,勞動力資源豐富。水域以8座水庫和還鄉河為主。
  地理位置
  新集鎮地處縣東南部,距縣城25華裏,東部與尹莊鄉毗鄰,南部與東花院鄉接壤;西部和北部被興城鎮所環包,遷唐綫、興野綫和彭李綫三條公路途經該鎮,是該縣通往秦皇島和古冶兩地的必經之路。
  人文歷史
  鳳凰山文化廟會。相傳唐王李世民東徵,途經此地,廣施仁政,為紀念唐太宗,特建唐王廟一座。每年正月二十九進香觀光者蜂擁而至,更兼民間文藝團體,近有唐山本土人,遠甚者至閩粵等地,年復一年,經久不衰。為發揚光大之,民間自籌經費又建三星殿、南海紫竹院等大小廟宇,整個山體靈氣活現,人文景觀蔚為壯觀。
  還鄉河之源。還鄉河是該鎮主要河係,流嚮自東嚮西,其發源於泉莊村的一井泉池,該泉常年水流不止,水裕而不溢,久旱而不竭,在這貧水之地實為罕見。
  物産資源
  新集鎮是農業大鎮,以土地居多,使該縣具有基本農田保護區面積最多的地區。主要物産以板慄、核桃、安梨及大田作物為主,境內共擁有鬆林面積3萬餘畝,北部山區以片麻岩為主,南部地區則以石灰岩為主。
  特色産業
  玉米製種。自1995年以來,新集鎮確立了原西崗鄉孫傢峪、幹柴峪、潘仗子、東崗、西崗等五個村玉米製種項目,種植面積達5000畝,年可生産玉米種260萬斤。
  合同肉雞養殖。該項目是該鎮與秦皇島正大集團簽訂建立以 “公司+農戶”形式的新型合作。正大集團負責提供雛雞、飼料、養殖技術及成品雞回收,養殖戶出力養殖,方法簡單易行,養殖規模不斷擴大,全鎮年可增收120萬元。
  畜牧養殖業。按照該鎮傢傢都有養殖牲畜的傳統,引導農民由牲畜分散養殖嚮集約化養殖轉變,先後建立了新集、李莊子、河東寨、林傢峪4個小尾寒羊養殖示範場,以南臺、學房峪、洪豐寺為主的3個肉牛養殖區。
  蔬菜種植。全鎮建立以言前峪、新集、東崗、河東寨為主的棚菜生産基地,以南、北巨傢峪為主的露地菜生産基地,共計面積430 畝,由經紀人負責外銷,收入穩定,增收成效明顯。
  重點項目
  千頭奶牛養殖小區建設。和外地客商合作,在該鎮建立一處奶牛養殖示範小區,帶動全鎮畜牧養殖業,實現全鎮奶牛養殖數量1500頭,實現畜牧強鎮。
  小城鎮開發。對老市區進行整頓,使市場美化,建2000平方米商貿樓一座,鳳舞標識一處。規劃好開發帶,為建設文明生態鎮奠定基礎。
河北省唐山市遷西縣
  新集鎮是我縣的農業大鎮,土地資源廣阔,素有遷西“烏剋蘭”的美譽,鎮內醫療衛生、教育等公共事業機構健全,道路交通便利,全鎮36個村已全部貫通水泥路。新集鎮本是由原西崗鄉和新集鄉在1996年撤鄉並鎮合併而成,共有7891戶,25325口人。鎮內農民主要從事種植業和禽畜養殖業,勞動力資源豐富。水域以8座水庫和還鄉河為主。
  地理位置
  新集鎮地處我縣東南部,距縣城25華裏,東部與尹莊鄉毗鄰,南部與東花院鄉接壤;西部和北部被興城鎮所環包,遷唐綫、興野綫和彭李綫三條公路途經我鎮,是我縣通往秦皇島和古冶兩地的必經之路。
  人文歷史
  鳳凰山文化廟會。相傳唐王李世民東徵,途經此地,廣施仁政,為紀念唐太宗,特建唐王廟一座。每年正月二十九進香觀光者蜂擁而至,更兼民間文藝團體,近有唐山本土人,遠甚者至閩粵等地,年復一年,經久不衰。為發揚光大之,民間自籌經費又建三星殿、南海紫竹院等大小廟宇,整個山體靈氣活現,人文景觀蔚為壯觀。
  還鄉河之源。還鄉河是我鎮主要河係,流嚮自東嚮西,其發源於泉莊村的一井泉池,該泉常年水流不止,水裕而不溢,久旱而不竭,在這貧水之地實為罕見。
  物産資源
  新集鎮是農業大鎮,以土地居多,使我縣具有基本農田保護區面積最多的地區。主要物産以板慄、核桃、安梨及大田作物為主,境內共擁有鬆林面積3萬餘畝,北部山區以片麻岩為主,南部地區則以石灰岩為主。
  特色産業
  玉米製種。自1995年以來,新集鎮確立了原西崗鄉孫傢峪、幹柴峪、潘仗子、東崗、西崗等五個村玉米製種項目,種植面積達5000畝,年可生産玉米種260萬斤。
  合同肉雞養殖。該項目是我鎮與秦皇島正大集團簽訂建立以 “公司+農戶”形式的新型合作。正大集團負責提供雛雞、飼料、養殖技術及成品雞回收,養殖戶出力養殖,方法簡單易行,養殖規模不斷擴大,全鎮年可增收120萬元。
  畜牧養殖業。按照我鎮傢傢都有養殖牲畜的傳統,引導農民由牲畜分散養殖嚮集約化養殖轉變,先後建立了新集、李莊子、河東寨、林傢峪4個小尾寒羊養殖示範場,以南臺、學房峪、洪豐寺為主的3個肉牛養殖區。
  蔬菜種植。全鎮建立以言前峪、新集、東崗、河東寨為主的棚菜生産基地,以南、北巨傢峪為主的露地菜生産基地,共計面積430 畝,由經紀人負責外銷,收入穩定,增收成效明顯。
  重點項目
  千頭奶牛養殖小區建設。和我外地客商合作,在我鎮建立一處奶牛養殖示範小區,帶動全鎮畜牧養殖業,實現全鎮奶牛養殖數量1500頭,實現畜牧強鎮。
  小城鎮開發。對老市區進行整頓,使市場美化,建2000平方米商貿樓一座,鳳舞標識一處。規劃好開發帶,為建設文明生態鎮奠定基礎。
英文解釋
  1. :  Xinji Town
  2. n.:  Xinji Zhen
近義詞
新集
相關詞
五河淮南市鳳臺縣安徽省鄉村
包含詞
上新集鎮新集鎮銀柳粉絲廠臨夏縣新集鎮新集村建材廠
分類詳情
南臺村姚莊村新集村北港村石莊子村
南劉莊村張莊子村魏莊村泉莊村李莊子村
後峪村富源村東崗村西崗村孫傢峪村
上董村東吳莊村馬蹄峪村小付莊村陳金溝村
學房峪村洪峰寺村順水安村鬆木莊村碾各莊村
十字口村代各莊村北巨峪村南巨峪村長山溝村
言前峪村幹柴峪村林傢峪村潘杖子村北董莊村
河東寨村潘丈子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