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 > 切磋琢磨
目录
切磋琢磨 Qiecuozhuomo
拼音: qiē cuō zhuó mó

用法: 联合式;作谓语、定语;含褒义,用于学术研究

解释: 将骨、角、玉、石加工制成器物。比喻学习或研究问题时彼此商讨,互相吸取长处,改正缺点。

资料来源: 汉·王充《论衡·量知篇》:“人之学问,知能成就,犹骨象玉石,切磋琢磨也。”

例子: 盖以朋友之臧否,文艺之优劣,~,匪朝伊夕,抑扬去就,与众共之。(五代·王定保《唐摭言》卷一)

No. 2
  古代把加工兽骨、象牙、玉、石分别称为切、磋、琢、磨◇以切磋琢磨”或切磋”比喻道德学问上的互相研讨、砥砺知交之于朋友,亦有切磋琢磨之义|故相与议论之间,切磋最为难。
qiē cuō zuó mo qiē cuō zuó mo
  切、磋、琢、磨是指把骨头、象牙、玉石、石头等加工成器物。后用以比喻学习和研究问题时互相讨论,取长补短
No. 4
  切磋琢磨,乃成宝器。——汉· 王充《论衡》
No. 5
  亦作“ 切瑳琢磨 ”。
  1.器物加工的工艺名称。《尔雅·释器》:“骨谓之切,象谓之磋,玉谓之琢,石谓之磨。” 郭璞 注:“皆治器之名也。” 汉 王充 《论衡·量知》:“骨曰切,象曰瑳,玉曰琢,石曰磨;切瑳琢磨,乃成寳器。” 清 叶燮 《原诗·内篇上》:“切磋琢磨,屡治而益精。”
No. 6
  比喻道德学问方面互相研讨勉励。语本《诗·卫风·淇奥》:“有匪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 北齐 刘昼 《新论·贵言》:“知交之於朋友,亦有切磋琢磨之义。” 唐 元稹 《戒励风俗德音》:“士庶人无切磋琢磨之益,多销鑠浸润之谗。” 宋 王安石 《与孙莘老书》:“今世人相识,未见有切瑳琢磨如古之朋友者,盖能受善言者少。” 萧乾 《鱼饵·论坛·阵地》:“应该说曾起到了文艺界相互切磋琢磨的作用。”
No. 7
  【词 目】切磋琢磨
  【发 音】qiē cuō zhuó mó
  【释 义】古代把骨头加工成器物叫“切”,把象牙加工成器物叫“磋”,把玉加工成器物叫“琢”,把石头加工成器物叫“磨”。比喻互相商量研究,学习长处,纠正缺点。
  【出 处】《诗经·卫风·淇奥》:“有匪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
  【用 法】联合式;作谓语、定语;含褒义,用于学术研究
  【示 例】盖以朋友之臧否,文艺之优劣,~,匪朝伊夕,抑扬去就,与众共之。(五代·王定保《唐摭言》卷一)
  【有关句子】 骨曰切,象曰磋,玉曰琢,石曰磨;切磋琢磨,乃成宝器.人之学问知能成就,犹骨象玉石切磋琢磨也.
  (意思:骨需要切,金属需要搓,玉要雕琢,石头要打磨,(指磨练)只有切磋琢磨了,才能成为好的东西,人做学问想要有所成就,就必须象切骨锉金琢玉磨石那样经过磨练。)
英文解释
  1. n.:  education as a gradual polishing process
近义词
取长补短, 推本溯源, 酌盈剂虚, 酌盈注虚, 切磋
相关词
骨曰切象曰磋玉曰琢石曰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