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詩人: 白居易 Bai Juyi
朝見日上天,暮見日入地。不覺明鏡中,忽年三十四。 勿言身未老,冉冉行將至。白發雖未生,朱顔已先悴。 人生詎幾何,在世猶如寄。雖有七十期,十人無一二。 今我猶未悟,往往不適意。鬍為方寸間,不貯浩然氣。 貧賤非不惡,道在何足避。富貴非不愛,時來當自緻。 所以達人心,外物不能纍。唯當飲美酒,終日陶陶醉。 斯言勝金玉,佩服無失墜。 |
|
詩人: 齊己 Qi ji
忽忽枕前蝴蝶夢,悠悠覺後利名塵。無窮今日明朝事, 有限生來死去人。終與狐狸為窟穴,謾師龜鶴養精神。 可憐顔子能消息,虛室坐忘心最真。 |
|
詩人: 姚合 Yao Ge
憶昔未出身,索寞無精神。逢人話天命,自賤如埃塵。 君今纔出身,颯爽鞍馬春。逢人話天命,自重如千鈞。 信涉名利道,舉動皆喪真。君今自世情,何況天下人。 |
|
詩人: 司空圖 Sikong Tu
好鳥無惡聲,仁獸肯狂噬。寧教鸚鵡啞,不遣麒麟細。 人人語與默,唯觀利與勢。愛毀亦自遭,掩謗終失計。 |
|
請鑒賞:
|
感慨時序的變遷或時勢的變化 Timing of changes in emotion or change the times |
| 感慨時序的變遷或時勢的變化。 漢 王逸 《九思·哀歲》:“歲忽忽兮惟暮,餘感時兮悽愴。” 唐 杜甫 《春望》詩:“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 清 吳敏樹 《九日鹿角登高》詩序:“而騷人賦客,又或喜為感時傷物之語,以益其悲。” 錢基博 《吳祿貞傳》:“ 祿貞 能為詩,感時撫事,隨口吟唱,如不經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