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 > 河北 >秦皇島 > 撫寧縣
顯示地圖
目錄
Funing Xian County
  郵編:066300 代碼:130323 區號:0335
  拼音:Fǔ Níng Xiàn,Funing Xian
  
    撫寧縣位於河北省東端,秦皇島市市境西北部,與遼寧接壤,東南臨渤海。總面積1646平方千米。總人口52萬人(2006年)。全縣轄8個鎮、3個鄉:撫寧鎮、留守營鎮、榆關鎮、牛頭崖鎮、石門寨鎮、臺營鎮、大新寨鎮、駐操營鎮、茶棚鄉、杜莊鄉、深河鄉。縣政府駐撫寧鎮,距秦皇島市中心30.5千米。
    河流有洋河、大石河、戴河、東湯河。年降水量744.7毫米,年均溫10.1℃。礦藏有煤、金、銅、重晶石、鉛鋅、鐵、石英、石灰石、石棉、長石等,有柳河煤田。京哈(爾濱)鐵路,京秦、大秦電氣化鐵路和山(海關)廣(州)、京哈公路過境。河北省糧食、油料生産出口的基地縣。1988年被國務院列為沿海開放縣。1992年開闢了“南戴河高新技術産業園區”。古跡有明代長城、板廠峪塔、寶峰禪寺、天馬山石刻等。
  
  商代、西周時屬孤竹國。唐武德二年(619年)析盧竜縣始置撫寧縣。據《撫寧縣志》載:撫寧,乃取“撫我黎庶,寧我子婦”之意。武德七年(624年)並入盧竜縣。金大定二十九年(1189年)復設撫寧縣。1954年臨榆縣並入撫寧縣。1958年撫寧縣並入秦皇島市,1961年撫寧由秦皇島市分出,恢復縣製。1983年由唐山地區劃歸秦皇島市。
  
    1997年,撫寧縣面積1 645.8平方千米,人口49.8萬,轄8個鎮、3個鄉:撫寧鎮、臺營鎮、大新寨鎮、留守營鎮、牛頭崖鎮、榆關鎮、石門寨鎮、駐操營鎮、杜村鄉、深河鄉、茶棚鄉。縣政府駐撫寧鎮。
    2000年,根據第五次人口普查數據:全縣總人口504064人,其中:撫寧鎮 106903 留守營鎮 63929 榆關鎮 48671 牛頭崖鎮 60908 石門寨鎮 46152 臺營鎮 43552 大新寨鎮 34656 駐操營鎮 23708 茶棚鄉 38864 杜莊鄉 20535 深河鄉 16186
    2002年底,撫寧縣面積1642.5平方千米,人口51.2萬。轄8個鎮、3個鄉,2個社區、619個行政村。縣政府駐撫寧鎮。
行政區劃
  撫寧縣總面積1645.8平方公裏,總人口51.24萬人,轄一個街道11個鄉鎮3個管理區,共615個行政村。其中包括:驪城街道、撫寧鎮、墳坨管理區、下莊管理區、田各莊管理區、留守營鎮、榆關鎮、臺營鎮、大新寨鎮、牛頭崖鎮、石門寨鎮、駐操營鎮、茶棚鄉、(深河鄉)、杜莊鄉、南戴河旅遊區。
  撫寧縣是1984年5月國傢批準的對外開放的14個沿海港口城市之一的秦皇島市的近郊縣,也是1988年3月被國務院列為首批全國沿海進一步對外開放縣。位於東北、華北、環渤海三大經濟區交匯處。處於以北京、天津為中心的京、津、冀經濟圈。也處於國傢規劃的中國乃至世界城市區、工業區、港口區最為密集的地區之一的具有巨大的發展潛力的環渤海經濟圈中。
  縣域扼華北與東北之咽喉,為京畿門戶,乃兵傢必爭之要地,自古多戰事。三國,曹操北徵烏桓、隋兩次徵高麗、唐太宗徵高麗、明洪承疇率兵禦清、清兵入主中原、解放軍挺進東北、揮師入關開展“平津戰役”等都從撫寧經過。明隆慶元年蒙古黃臺吉入犯、李自成農民軍抗清入關、直奉戰爭、抗日戰爭、解放戰爭都曾在境內激戰。
  1996年1月,對全縣8鎮15鄉並鄉擴鎮。麻姑營鄉並入臺營鎮,雙嶺、北寨鄉並入大新寨鎮,田各莊、墳坨、下莊鄉並入撫寧鎮,西河南鄉並入留守營鎮,盧王莊鄉並入牛頭崖鎮,上徐各莊鄉並入榆關鎮,上莊坨鄉並入石門寨鎮,黃土營鄉並入駐操營鎮,曹東莊鄉並入茶棚鄉,保留深河鄉、杜莊鄉。即設臺營、大新寨、撫寧、留守營、牛頭崖、榆關、石門寨、駐操營鎮和茶棚、杜莊、深河鄉。全縣設8鎮3鄉。
  1998年11月,鑒於撫寧鎮規模大、人口多,為方便管理,經市批準,將並入該鎮的原田各莊、下莊、墳坨鄉改設撫寧鎮田各莊管理區、撫寧鎮下莊管理區、撫寧鎮墳坨管理區。全縣設8鎮3鄉3個管理區。省仍按全縣8鎮3鄉掌握。
  2002年11月,深河鄉的深河、義卜寨、望海店、東甸子4個村劃歸秦皇島經濟技術開發區。
  2002年12月底,全縣設8鎮3鄉3個管理區。下轄619個行政村,757個自然村。
  全縣鄉鎮(管區)總體介紹
  撫寧鎮:
  該鎮總面積58平方公裏,下轄29個行政村和1個街道辦事處,人口51332人,耕地30462畝。農業以玉米、水稻、蔬菜、桃、蘋果為主,並有2000衹以上規模的養雞廠30個,百衹養羊大戶100傢;化工、製藥、機械加工、汽車改造、建材是鎮域經濟的主導産業。鎮內共有學校20所,醫療機構28傢。
  撫寧鎮下莊管理區:
  該區總面積39.6平方公裏,轄26個行政村,10380人,耕地30535畝。農業上以種植蔬菜為主,是著名的蔬菜生産地;工業以農産品加工業為主,京東調味品食品廠曾被省政府授予“省級竜頭項目”。區內有變電站1座,學校9所,醫療機構1傢。
  撫寧鎮田各莊管理區:
  全區總面積29.87平方公裏,轄14個行政村,13465人,耕地13026畝。主要栽種玉米、水稻、蘋果、蔬菜等;玻璃纖維、鐵礦、礦泉水生産和旅遊是本區的主導産業。
  撫寧鎮墳坨管理區:
  全區總面積67平方公裏,轄20個行政村,24443人,耕地26220畝,其中果園22000畝,。主要種植玉米、蔬菜、桃、蘋果等,是著名的鮮果生産基地。化工、釀酒是本區的支柱産業。
  留守營鎮:
  該鎮總面積116.93平方公裏,轄66個行政村,其中有全省唯一的朝鮮族村。總人口65081人。有耕地97089畝,主栽作物有水稻、玉米、蔬菜等;潘官營生豬屠宰廠的豬肉已進入了北京市場,並註册了“潘官營”牌商標。造紙是本鎮的支柱産業,共有造紙廠14傢,其中5000萬以上固定資産的有5傢,餘為食品加工、建材、玻璃纖維生産等。鎮內有省級敬老院2個,小型教堂1座,宗教活動點1個,計有基督教徒47人。
  榆關鎮:
  全鎮總面積168.36平方公裏,轄72個行政村,總人口49766人,耕地80738畝,主要栽植水稻、𠔌子、桃、蔬菜、酒葡萄等。工業企業以建材、機械、食品為主。域內共有學校32所,醫療機構3傢;電力站、變電站各1個。
  牛頭崖鎮:
  全鎮總面積87.86平方公裏,轄44個行政村,總人口63115人,耕地68035畝,主栽作物有水稻、蔬菜、蘋果、桃等。本鎮沿海,具有海産品捕撈、養殖、加工和從事旅遊服務優勢,有漁船1000多衹;個體私營旅館近百傢,床位1000多張。南戴河旅遊度假區和萬博文化城坐落在該鎮。玻璃模具、化工、建材、房地産、旅遊等是支撐鎮域經濟的主導産業。
  石門寨鎮:
  該鎮總面積179平方公裏,轄70個行政村,總人口45459人,耕地62788畝,主要玉米、蔬菜、花椒和各種幹鮮果品。境內礦藏資源豐富,是國內離港口最近的煤炭基地,有大型煤礦5個,小煤礦36個,年産量近150萬噸。柳江盆地還是全國最好、容量最大的地質野外教學基地,被稱為天然地質博物館,是國傢級地質公園的中心。水泥生産是本鎮的又一支柱産業,並帶動了一批民營企業的發展。
  臺營鎮:
  全鎮總面積162平方公裏,轄69個行政村,總人口44739人,耕地39194畝,主要栽植玉米、花生、豆類和各種幹鮮果品,是典型的農業鎮,並有山場9.5畝,山林7萬畝。鎮內有生豬養殖基地1個,年出欄生豬9萬頭,奶牛養殖基地1個,日産奶7噸,每年從洋河水庫捕撈魚、蝦220噸。
  大新寨鎮:
  該鎮總面積192.02平方公裏,轄49個行政村,總人口37512人,耕地29148畝。主要種植玉米、水稻、大豆和多種熱雜果。有2000衹以上規模養雞廠47個,百衹以上養羊大戶45個,養豬專業村1個。
  駐操營鎮:
  該鎮總面積244.47平方公裏,轄52個行政村,總人口25263人,耕地27823畝。主要種植玉米、豆類、蔬菜和各種熱雜果。該鎮礦藏豐富,主導産品水泥、煤炭、瓷石等遠銷華北、東北地區。板廠峪、董傢口長城旅遊景區坐落在該鎮。
  茶棚鄉:
  該鄉總面積114平方公裏,轄38個行政村,總人口40505人,耕地61932畝。宜種植果樹和各種作物,蘋果是主栽品種;蔬菜已成為全市蔬菜基地之一,總産量68623噸。初步形成了豆製品加工業、小農具製造業、建材開採業、粉條加工業和運輸業等五項支柱産業。
  深河鄉(已劃歸秦皇島市開發區):
  該鄉總面積50平方公裏,轄24個行政村,總人口13091人,耕地24469畝,並有3萬畝森林,主栽作物有玉米、花生、大豆、蔬菜和各種熱雜果。鑄造、機構加工、製鞋、采礦及運輸業是該鄉的支柱産業。
  杜莊鄉:
  全鄉總面積88.4平方裏,轄42個行政村,總人口20422人,耕地32323畝。主要種植蔬菜、玉米、花生和各種熱雜果。有專業養豬村1個,6000衹以上的規模養雞廠1個,養孤專業戶2個。金屬板材、水泥製造和玻璃纖維等是該鄉的支柱産業。
自然地理
  撫寧縣位於河北省東北部,縣城距省會石傢莊453 公裏,西距北京240公裏,東距秦皇島30.5公裏。南臨渤海,北靠長城,東部與秦皇島和遼寧接壤,西與昌黎、盧竜兩縣相鄰。又處遼西走廊,扼華北與東北之咽喉,地理位置十分優越。地理坐標為:東經119°04′至119°46′,北緯39°41′40°19′。西漢時稱驪城縣, 唐武德二年(公元619年)取“撫我黎庶,寧我子婦”之意,始稱撫寧縣。屬秦皇島市管轄,1988年被國務院確定為沿海開放縣。曾榮獲全國科技工作先進縣、體育工作先進縣、農村電氣化縣等稱號;從 1995年到1998年連續四年被河北省委、省政府授予實績突出縣;1997 年建成小康縣,1995、1999年兩次被河北省委命名為農村基層黨建先進縣。
  地質地貌特徵:
  經過太古代至下元古代、中晚元古代、寒武紀、奧陶紀、石英紀、二疊紀、三疊紀、侏羅紀、第三紀、第四紀等10個漫長的地質年代,形成了撫寧縣特別是柳江盆地地層齊全、出露好、構造復雜、化石豐富的地質狀態。 這種狀態在全國也很典型。建國後,一直是全國各地地質院校和大專院校中地質專業進行科研和教學實習的重要基地。1999年被河北省政府確定為省級地質遺跡自然保護區。2001年,經國土資源部批準建立了秦皇島柳江國傢地質公園。
  全縣陸地面積為1627.70平方公裏,其中山地面積836.54平方公裏,占總面積的51.40%,主要分佈在縣境東北部;丘陵面積459.61平方公裏,占28.20%,主要分佈在中部,為山地與平原的過渡地帶;平原面積331.55平方公裏,占20.40%,主要分佈在南部。總的趨勢形成了北高南低,按形態呈山地→丘陵→平原→海岸灘塗階梯分佈,延伸到海。
  全縣耕地面積67.85萬畝,其中水澆地 47.84萬畝,1999年糧食産量17.55萬噸,幹鮮果品13.14萬噸,蔬菜 55.25萬噸,油料1.25萬噸,肉類5.39萬噸,牛奶0.21萬噸,禽蛋 1.13萬噸,水産品2.62萬噸。
  氣候
  屬暖溫帶半濕潤大陸性季風型氣候,四季分明, 氣候宜人,光照充足,雨量充沛,無霜期年均174天,年平均降雨量 744.7毫米。 其中,1979~2002年,年平均降水量620.80毫米,年平均氣溫10.80℃,年平均無霜期187天,多年平均日照時數2619小時。
交通運輸
  公路、鐵路
  境內有京哈、京秦、大秦、秦青(地方)4條鐵路。京秦高速公路在境內通過,有205、102國道及縣級以上公路6條,?公路通車里程678.3公裏。按管理性質分:國道54.8公裏,省道101.1公裏,縣道52.1公裏,鄉級路466.9公裏,專用綫3.4公裏。按路面種類分:水泥路119.5公裏,油路231.9公裏,砂石路326.9公裏。共有橋梁8370.1米/262座,其中大橋3616.2米/20座,中橋2393.6米/51座,小橋2360.2米/191座。全縣於95年實現了鄉鄉通油路。目前,全縣公路已形成以縣城為中心,以國省幹綫為骨架,以縣鄉道路為輔助,連接周邊縣市,四通八達的公路網絡。京瀋高速公路穿越撫寧境內35.1公裏(茶棚-永寧寨)、北戴河連接綫12.1公裏。公路具體分佈如下:國道2條54.8公裏:102綫:38.3公裏,盧竜界-海港區界;205綫:16.5公裏,昌黎界-北戴河界;省道4條101.1公裏:秦青綫:28公裏,海港區界-義院口;青東綫:47.7公裏,界嶺口-昌黎界; 三撫綫:13.7公裏,平坊店-北寨;沿海綫:11.7公裏,昌黎界-海濱;縣道3條52.1公裏:北榆戰綫(北戴河-戰馬王)22.8公裏;留撫綫(留守營-撫寧南大橋)13.1公裏;魯後綫(魯莊-後白塔)16.2公裏;鄉道64條綫路,共466.9公裏;專用綫1條3.4公裏。
建製沿革
  撫寧歷史悠久,據出土文物考證,在60萬年前已有人類在這裏生息繁衍。商代為孤竹國地,西周時仍屬孤竹國。戰國時為燕之遼西郡。秦代屬遼西郡陽樂縣。西漢時為驪城縣,屬幽州刺史部的右北平郡,縣治在今縣城西。從現存的遺址看,當時縣城的規模是很可觀的。東漢時為臨渝縣,縣治在今縣城東20裏榆關處,屬幽州刺史部遼西郡。三國魏時為臨渝縣。西晉時為平州陽樂縣。東晉十六國時,先後為前燕、前秦、後燕、北燕之地,郡治在今撫寧城西。南北朝時為北魏地,稱陽樂縣。北朝東魏時屬平州遼西郡。北齊時屬平州的北平郡。隋統一後,分全國為57郡,撫寧以臨渝關(即榆關)、渝河(即戴河)為界,西半部屬北平郡的盧竜縣,東半部屬遼西郡的柳城縣。唐時,先為臨渝縣,唐武德二年(公元619年)始稱撫寧縣,七年並入盧竜縣。據載,撫寧是取“撫我黎庶,寧我子婦”之意而得名。“貞觀十五年,於故臨渝城置臨渝”,撫寧又屬臨渝縣。50多年後,又以榆關為界,西半部為平州盧竜縣,東半部為營州柳城縣,並在榆關設渝關守捉。五代梁唐時,撫寧仍屬唐,隨後為契丹所據。遼時,撫寧為遼地,仍以榆關、臨榆山、榆河為界,西半部屬平州盧竜縣,東半部屬潤州海陽縣,州、縣治在今海陽。金滅遼後,撫寧又為金地,金大定二十九年(公元1189年)復設撫寧縣治,東部屬瑞州海陽縣。元時,榆關以西屬中書省永平路,撫寧與昌黎交替管轄,東部屬遼陽行省大寧路瑞州總管府,在海陽設大寧海陽千戶所。
  明時,撫寧縣屬中書省永平府,縣治在今城關,並在縣治西設撫寧衛。縣轄17個裏(行政單位),此外還有社、屯編製。清朝,撫寧縣隸屬直隸省永平府,開始管轄範圍仍同於明朝,順治二年(公元1645年),撫寧衛並入山海衛,乾隆二年(公元1737年),於山海關始設臨榆縣,割深河以東屬之。民國2年(公元1913年),撫寧、臨榆屬直隸省渤海道,翌年改屬津海道。民國17年直隸省改為河北省,撫寧、臨榆屬河北省。民國18年(公元1929年)在雙山子設建都山設置局,撫寧和臨榆縣長城以北絶大部分土地歸之。1933年都山設置局改為青竜縣。民國24年10月25日,在通縣成立偽“冀東防共自治政府”,撫寧、臨榆兩縣屬其管轄。民國31年10月,在中國共産黨領導下,建立抗日民主政權遷(安)盧(竜)撫(寧)昌(黎)聯合辦事處,於11月建立青(竜)撫(寧)臨(榆)綏(中)凌(源)聯合縣辦事處。民國32年7月,青撫臨綏凌聯合縣辦事處和遷盧撫昌聯合縣辦事處,分別改建為臨臨撫昌聯合縣和遷盧撫昌聯合縣政府;次年3月,建立撫昌聯合縣路南辦事處,於4月建盧撫昌聯合縣政府。各聯合縣屬晉察冀邊區冀東區。民國34年9月,聯合縣撤銷,中共撫寧縣委、縣政府在深河建立,後幾經遷徙。臨榆縣委、縣政府在山海關建立,11月16日遷至東北,翌年3月從東北遷回本地,兩縣屬冀熱遼區十六專區。是年11月,國民黨軍隊進犯解放區,建立了國民黨撫寧縣黨部和縣政府。民國37年12月,中共臨榆縣委、縣政府由北莊河螞蟻溝遷至海陽。1949年1月1日,中共撫寧縣委、縣政府由後石河遷至城關。10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撫寧、臨榆隸屬河北省唐山專區。1954年7月,臨榆縣撤銷,並入撫寧39個鄉,8月又將原臨榆的47個村和撫寧的兩個村劃歸秦皇島市。1958年11月2日,撫寧並入秦皇島市,撫寧地區設撫寧區、石門寨區。曹東莊、墳坨、留守營三個公社劃歸昌黎縣。1961年6月1日,撫寧由秦皇島市分出,恢復撫寧縣製。原劃給昌黎縣的留守營、墳坨、曹東莊三個公社又劃歸撫寧縣,同時撤銷全縣11個大公社,建11個黨的工作委員會、46個人民公社。1983年5月15日,唐山地區撤銷,實行市管縣體製,撫寧縣歸秦皇島市管轄。1984年3月28日,12個工委、辦事處改建為城關、大新寨、臺營、留守營、榆關、海陽、石門寨、駐操營8個區(工委改建區,撤銷又建,合併或分設變動較頻繁),46個公社實行政企分設,建城關鎮(區級鎮)、海陽鎮、石門寨鎮和43個鄉人民政府。現在是八鎮三鄉和四個技術、旅遊、工業開發區。總人口50.1萬。總面積1645.8平方公裏。
旅遊資源
  碧海金沙南戴河
  南戴河南戴河,總面積20平方公裏,與聞名遐邇的北戴河一河之隔而又一橋相連,是近幾年開發出來的休療旅遊勝地,歸秦皇島市撫寧縣管轄。這裏的海濱,沙軟潮平,灘寬水清,潮汐穩定,風爽無塵,海水浴場得天獨厚,被衆多的旅遊者稱頌為“天下第一浴”。岸邊上,林帶蒼翠,緑樹成陰,遊匿其間,夏如春日。它完全具備了海洋、沙灘、空氣、陽光、緑色當今世界海岸旅遊的五大要素,是進行海浴、日光浴、沙浴、空氣浴的最理想的天然場所。
  南戴河海域,地處北溫帶,具有海洋氣候特點,所以幹濕相宜,四季分明,但鼕日無嚴寒,夏季無酷暑。全年平均氣溫為10℃。夏季最高氣溫為35℃,不過這一高溫全年也不超過7天。最熱的7、8月份平均氣溫為23℃,盛夏時節,酷熱難當,這裏卻是海風習習,涼爽宜人,對人體十分有益。
名勝古跡
  撫寧縣歷史悠久,早在60萬年以前便有人類在這塊土地上繁衍生息。洋河、戴河、湯河兩岸有新石器時期人群集居的遺跡。人類進入階級社會以來的各個歷史時期,在撫寧縣境內地上地下留下了大量的遺跡。這些,都是歷史的見證,具有很高的歷史、科學、藝術價值,是進行歷史唯物主義和愛國主義教育的極好教材。撫寧地處山海之間,為歷代兵傢必爭之地。縣境內名勝古跡主要有。省級保護單位:明代萬裏長城、板廠峪塔、寶峰禪寺、天馬山石刻。縣級保護單位:明代萬裏長城、板廠峪塔、寶峰禪寺、天馬山石刻、嶺上商周文化遺址、榮莊紅門寺商周文化遺址、山羊寨古脊椎動物化石産地。
  文物古跡
  撫寧縣歷史悠久,早在60萬年以前便有人類在這塊 土地上繁衍生息。洋河、戴河、湯河兩岸有新石器時期人群集居的遺 跡。人類進入階級社會以來的各個歷史時期,在撫寧縣境內地上地下 留下了大量的遺跡。這些,都是歷史的見證,具有很高的歷史、科學、 藝術價值,是進行歷史唯物主義和愛國主義教育的極好教材。撫寧地 處山海之間,為歷代兵傢必爭之地。縣境內名勝古跡主要有。省級保 護單位:明代萬裏長城、板廠峪塔、寶峰禪寺、天馬山石刻。縣級保 護單位:明代萬裏長城、板廠峪塔、寶峰禪寺、天馬山石刻、嶺上商 周文化遺址、榮莊紅門寺商周文化遺址、山羊寨古脊椎動物化石産地。
  英山河新石器時期遺址
  該遺址在英山河水庫西面岸,為河 邊丘陵,相對高度20米,因修建水平梯田,文化層已被破壞,分佈面 積也無可考。?1975年修梯田時在該處挖出石磨盤1面,1985年秋考察 該地,採集到陶網墜1枚。
  馬莊新石器時期遺址馬莊遺址
  在馬傢峪鄉馬莊東南750米 沙河南岸第二臺地上,?相對高度5米,西面、南面緊倚嶺地,沙河水 從西嚮東流,遺址東西長30米,南北寬11米。1985年春,農民宋桂芬 種地時從這裏拾到兩枚石斧,一枚完好無損,刃部鋒利,一枚殘損, 有使用過的痕跡。是年10月28日,文物普查時從這裏採集紅色繩紋陶 片多枚、磨製石斧殘部。
  趙傢莊新石器時期遺址
  該遺址在下莊鄉趙傢莊西北400米 處一塊臺地上,海拔15。1米,南距洋河100米,原建有磨盤寺,已毀。 遺址南北寬50米,?東西長100米。1975年搞農田基本建設文化層被破 壞。遺址地面到處有暴露出來的夾砂紅陶片,火候較低,紋飾以細繩 為主,並附加堆紋。採集磨製石斧1件,屬花崗岩石料。
  海陽新石器時期遺址
  在海陽北街齒輪廠處,海拔13.5米, 西南是臺地,?嚮東北逐漸降低,距湯河600米,海陽至平山營公路從 臺地下沿通過。?遺址臺地南北長100米,東西寬30米,已闢為耕地, 文化層已破壞.文化層深度50釐米。???從這裏採集到夾砂紅陶片數枚 (飾繩紋),陶鬲足3個,紡輪1個,石斧1枚,磨製而成,完好無損。
  嶺上商周遺址嶺上商周遺址
  在盧王莊鄉嶺上村西北部,地 處蒲河東第二臺地,東西寬300米,南北長150米,文化層深度0。5-1 米,原塔寺(已改建為敬老院)坐落於遺址西北部。遺址地表暴露大 量燒土、灰燼、獸骨、陶片。採集到陶片30片,其中分夾砂紅陶、黑 陶兩種。同時發現大量泥質灰陶,為晚期遺存。可見器形有陶鬲口沿、 罐底、紡輪等,紋飾以繩紋為主,並有附加堆紋、方絡紋、弦紋等。
  紅門寺商周遺址紅門寺遺址
  在榆關鎮榮莊東北200米處, 遺址上原建有紅門寺(現已毀)?,故名紅門寺遺址。遺址北面為4米 高的土坎,西、南、東三面為緩坡,北側坎下有戴河支流通過。遺址 南北長100米,東西寬70米,文化層距地表0。3-0。6米。1978年開始, 先後採集鬲足4個,罐口1個,半個陶鬲,石杵1件,青石斧1件,陶網 墜1個,陶紡輪1個,陶片若幹。陶器以夾砂紅陶為主,灰砂陶極少。 紋飾以繩紋為主,另外還有方格紋。
  竜崖寺商代遺址竜崖寺商代遺址
  位於宋莊鄉(現屬留守營 鎮)?鬍各莊東北200米丘陵上,為洋河第二臺地,高15米。其下原為 洋河故道,?現已北移500米,東移300米,丘陵東西長300米,南北寬 150米,?鬍各莊小學建於竜崖寺舊址上。古遺址分佈於丘陵東部, 積14000平方米,?文化層距地面0。3-1米。其淺處由於耕作暴露於地 面,暴露物有灰燼、夾砂紅陶片和器物鬲足、紡輪、石球等物。因該 地原有竜崖寺,因以命名。
  邴各莊戰國時期遺址
  邴各莊戰國時期遺址位於田各莊鄉 (現屬撫寧鎮)?邴各莊,從村北海拔546米的山南坡嚮南伸展至村莊 地下,?南北長約250米,東西寬約100米。村西100米有洋河流過,遺 址處於第二臺地上。?1986年3月,從山坡上發現大量泥質灰陶殘片、 豆柄、豆盤等,有少量的夾砂紅陶片,上飾繩紋。在山西南腳發現窯 砟。11月,於地下1至3米處挖出大量泥質灰陶器殘片和少量完整器物 以及玉飾啐片,同時發現石斧、砍砸器各1件。經整理修復陶壺兩件、 陶豆6件、陶鼎2件、三足罐3件、陶碗1件、竜紋玉飾5片、蟾紋玉飾5 件。?這批出土文物為戰國時期(公元前475年-前221年)的生活器皿 和裝飾品,是研究撫寧縣戰國時期社會生産、生活、藝術諸方面的可 貴資料。
  西漢驪城遺址驪城遺址
  位於縣城西250米處,洋河自北嚮 南流過,河東50米屬於第二臺地。從臺地邊緣至城關南北中軸綫,均 有文化遺存埋於地下,東西寬630米,南北長1100米,面積約69.5萬平方米。從1981年開始陸續發現的麻紋磚(長31.5釐米,寬5.5釐米, 厚5.5釐米)、繩紋(正面)布紋板瓦(寬37.5釐米,厚2釐米,長度 無考)、捲雲紋半瓦當(直徑17.6釐米,厚2.1釐米)、泥質傑陶罐、 陶豆殘體、鐵製鏵(殘片)、錛、斧、劍、銅鏃、銅錢(漢五銖,半 兩,王莽新朝幣和貨泉)。發現地下陶井1眼,直徑約4米,磚拱隧道 1座。?南望莊磚廠推土時破壞小型磚拱墓1個,隨葬陶罐4個。此外, 發現陶紡輪1個,?石斧1個,馬具銅環1個,鐵劍1把,銅鏡2面,一為 瑞獸鏡,一為昭明鏡,上有兩圈文字,內圈為:“見日之光長毋相忘”; 外圈為:“內清質以昭明光輝象夫日月心忽口而願忠然雍塞不泄”。 1986年秋發現夯土墻一段,長30米,寬高各3米,為驪城墻址。此外, 峪門口村有戰國遺址,鬍各董村有漢代遺址,榆關中學附近有漢代遺址,田傢溝有遼金遺址,地處村落,未能全面調查,各有出土文物數 件。另有馬坊店新石器時期遺址,1980年燒磚取土挖出陶鬲、石斧等 物,?陶鬲已破壞,存石斧3枚收歸縣文物管理所保存。古墓葬一、陽 樂侯墓陽樂侯墓。?位於撫寧城南2.5公裏楊洛木村。舊志記載:“陽 樂侯墓在縣南5裏,?墓有五六塚,東西石井八,其下莫測,相傳為隧 道。侯姓氏年代無考,村以是名,經多年演化,村名已為‘楊洛木’。” 楊洛木村東小學校後院原有墳丘,直徑20米,高4米,旁開拱門4個交 於丘中心,?嚮下有洞。其西20米村中原有墳丘,直徑10米,高4米, 村中丘頂並開4井,?其一嚮下通隧道,隧道嚮東伸,有石門阻絶,70 年代初兩丘被鏟平。東丘處為小學操場,西丘處建為民房。鏟平東丘 曾發現陶罐,內裝骨骼、銅錢、圜錢,直徑約4公分,銅鏡1面,未見 棺槨。經實地調查,衹見漢磚及石料係砌墓用料,磚為一面麻紋,石 料長1米,寬厚各40公分,花崗岩。
  二、邴各莊漢墓群。邴各莊漢墓群在撫寧城北邴各莊村東、南、 北,?面積1萬平方米。1985年10月村東發現地下墓道一處,西側有耳 室,均為單面繩紋磚壘砌,有拱券,其墓室未被破壞,覆以土填平。 其西側10米地下也發現拱券頂部。據瞭解,村北曾有北坨子,村南曾 有南坨子,已於60年代毀掉。
  三、?侯教諭傢墓。侯教諭傢墓坐落於撫寧縣石嶺村西南100米, 公路西側。墓地北倚一座小山,南面為石河支脈,墳塚已平,僅存石 碑兩通,華表一個。兩通石碑位於墓地南側,以青石為料,於乾隆二 十九年(公元1774年)十月立。(註明:上一貝下兩貝;屍下一貝) 鰲底碑,?碑身高332.5釐米,寬86釐米,厚20.4釐米。碑座(註明: 上一貝下兩貝;屍下一貝)頭部均殘毀;碑首鎸有“奉天敕命”篆額, 飾以竜紋浮雕;碑陰素面無字。碑陽一塊記載:“授直隸河間縣教諭 侯伸東之母為八品誥命夫人”一事,另一塊記載“授直隸河間縣教諭 侯伸東之父職郎”?一事。?華表立於石碑東南側,呈正八棱柱體,高 351.5釐米。
  四、阮寧方墓阮寧方墓。位於黃土營鄉(現屬駐操營鎮)東部落 村東南方約500米處的山𠔌中。?墓葬坐東朝西,其東、南、北三面為 群山環抱,呈椅子型,西面為開闊地,遙對印臺山。墓面積為4050平 方米。墓區內原建有三級臺階,最上層有墓葬及供桌、石碑等遺址、 遺物。因風雨衝刷塚冠已呈土丘狀,二通石碑分別立於墳塚兩旁,為 “祀祖碑”?、?“記事碑”。其中“祀祖碑”已倒,碑高1.52米,厚 0.12米,?寬0.5米,碑文記載了阮寧方後代遷葬祀祖時留下的姓氏, 時間為清光緒五年(公元1879年)。“記事碑”碑邊為竜紋浮雕,碑 高1.77米,厚0.15米,寬0.71米,碑帽上飾竜紋浮雕,碑文載有阮寧 方生前功德。墓區第二層,南北兩側各有一華表,中間置一旗桿座和 香爐,除一華表上部殘缺外,其它各類文物均保存完好。墓區第三層 (也就是墓區的最下一層)為平地,從北嚮南有一條道路通過,其它 已闢為農田。舊《臨榆縣志》載:“阮寧方係清乾隆年間石門寨人, 因其狀貌魁梧,臂力絶倫,乾隆二十六年進選為武進士,歷任四川重 慶標都司,以徵緬匪功升潮州鎮營參將、河南開封城守營遊擊等職, 因屢建奇功而親受皇帝之‘誥命’。死後葬於撫寧縣義院口,清光緒 五年時合其妻遷葬於此。”
  五、護國真人墓。護國真人墓在猩猩峪鄉(現屬大新寨鎮)大石 窟村北、背牛頂南坡山路東側。墳塚石砌露出地面,周圍建有方墻, 下有洞穴,現方墻、墳塚已塌。墓前有青石碑一通,碑高73釐米, 寬29釐米,厚12釐米,完好無損,碑文字跡清晰。碑文載:“大 清宣統四月初一日。大清宣宗皇帝道光庚寅己卯月十八日聖誕俗傢, 係鑲黃旗宗室,名載任,官居鑲紅旗滿洲都統。因洋人頭次進中原, 捨職假扮木匠歸入玄門。至光緒八年六月受皇恩,敕封護國長壽靈峰 普濟真人姓鍾名至秀,字小峰子之仙位。......潤師,賜名安理明, 道號明晶子,為此感慨而志此碑。
  古寺塔及遺址:
  一、湯泉寺湯泉寺。位於平山營鄉(現杜莊鄉)溫泉堡村東500米, 因有湯泉而得名。坐落於山陽,前有湯河流過,隔河有山峰如屏。湯 泉寺依地勢建於兩級高臺上,沿25級石階而上,進山門即為第一級, 中間有石砌甬道,兩旁明、清青石碑各一,均為修廟記事碑。再上石 階為院落第二級,原有天王殿,殿後中有甬道,旁有兩廂,後為正殿, 兩廂與正殿旁為跨院,整個廟宇圈以圍墻,總面積2275平方米。天王 殿、?兩廂、正殿於60年代由海軍後勤四O八醫院拆毀,改建為子弟小 學校捨,格局、建築面積依如舊址。湯泉寺現存山門一座,磚木結構, 上有歇山,布瓦頂,檐下有磚雕鬥拱,門楣上方內外各嵌青石匾額一 方,?內書“泉流法海”?,外書“翠映靈峰”,整個門高3.33米,寬 2.1米,深2.5米。湯泉寺始建於遼天慶三年(公元1113年),為廣化 寺下院,?其上院在西北5公裏山中,僅存有遺址。寺東西各有溫泉一 處,水溫39攝氏度,均為四O八醫院所用。
  二、背牛頂太清觀背牛頂位於老嶺南,撫寧縣城東北26公裏處, 海拔956米,?其峰如柱,兀起於群山之中,甚為險要。因其後有石如 牛而得名。背牛頂頂峰分為三級,總面積0.25平方公裏。背牛頂太清 觀,?始建於遼代天慶年間(公元1111年—1120年)?,明正德十四年 (公元1519年),僧人佛海鑿井建廟,帶徒重修背牛頂。隆慶萬歷年 間(公元1567—1619),參將𠔌永(字承功)修建無梁殿。崇禎五年 (公元1632年)僧人慧息拓大金光洞。太清觀原為宏量寺上院,道光 十年,滿洲都統鍾至秀因洋人首次進中原,棄官到此遁入玄門,改宏 量寺為太清觀。光緒八年(公元1882年)六月,鍾至秀受皇封為“護 國長壽靈峰普濟真人”。太清觀現存文物:頂峰第一級,山門一座, 石結構,?拱門,下臨懸崖,高70米,原有木梯6截,為登頂朝拜必經 這路。同治四年(公元1865年),海陽鎮袁國任施鑄鐵鏈兩條,附於 梯兩側。無梁殿,石墻,磚拱券,硬山布瓦頂,前開一門,側壁開二 孔,殿內唯正面須彌座尚存,別無它物。原有觀音三尊(“文化大革 命”中失落),因此,無梁殿被稱為望海觀音殿,殿前有雲杉二株。 呂祖背劍綫刻神像在無梁殿東南40米石壁上。接引佛在無梁殿西北石 壁上。甕形井七眼,在無梁殿西南,山門內。蓮花池在無梁殿西南, 就石鑿成長方形,水終年外溢。碑林,在山門北,十餘通,多為清代 功德碑。一般高60至80釐米,寬30至40釐米,青石質。相傳為善男信 女背上山的。鐘架遺跡在無梁殿東北10米。頂峰第二級:金光洞,原 為南嚮石窟,後開拓擴大,增修抱廈,或設墻壁門窗,洞內有佛座、 炕、竈,現存清宣統年(公元1908年)青石匾額一方,上書“金光洞”, 周圍雕以竜紋花邊。金光洞東側有碾盤一具,係當年僧道生活用具。 金光洞西側石壁有明代參將林桐所題“海闊天高”四個大字。東側石 壁有明代民衆所刻求佛記事。背牛頂常為雲霧彌漫,嚮有“兜錦世界” 之稱。又兼林木蔥鬱,緑水常流,近瞰群山,遠眺大海,令人賞心悅 目,開闊胸懷,為一方勝境。1985年秦皇島市政府撥款,縣政府主持 修整背牛頂,鋪砌上山石階路1600米,2056個臺階,架設鐵製“通天 梯”?70米,105磴,置木雕觀音三尊安裝於無梁殿佛座上,重修金光 洞面墻和門窗,嵌青石匾額於洞門上方。
  三、寶峰禪寺寶峰禪寺在縣城東北17.5公裏,平市莊林場山中, 因背靠山峰寶石頂而得名,以因其地山石風化多砂礫嶺,俗稱沙竜殿。 其寺坐北嚮南,院南北長25米,東西寬15米,四周曾有圍墻,現已倒 塌。院內北部有正殿一座,西廂房三間,正殿面寬6.9米。進深5.6米, 坐落在東西寬7.9米,南北長6.6米,高0.6米的臺基上,殿以石砌墻, 正面墻厚1.2米,側墻厚0.8米,高2米,正前面開石拱門,高1.9米, 寬1.17米,門兩側外壁嵌有青石臥碑各一通,記錄了重修年,即“大 明弘治十四年(公元1501年)四月”(從重修年代看,建廟應同於清 河塔寺)?。墻體上部三層石板迭砌遞出,其上為歇山布瓦頂,頂高3 米,殿內板石鋪地,四壁嵌鑲畫像石27塊,均為綫刻着着色神像。畫 像石題有捐贈下款。殿頂磚拱券,石灰罩面,塗以紅料。三間廂房為 青磚瓦捨,與民房無異。1986年由省文物局撥款,縣文物管理所主持 施工,?翻修殿頂,裝置套獸,復其舊製。寺前300米處多石壁,上有 陰刻神象,神話故事十餘幅。
  四、清河塔寺清河塔寺,在寶峰禪寺東1。5公裏,其格局與寶峰 禪寺一致,唯外壁所鑲嵌石碑記事詳細。從記載中可知為元代至治元 年所建。明正德三年(公元1508年)重修。1986年與寶峰禪寺又同時 修繕。
  五、?老來寺遺址老來寺遺址在竜潭東南3公裏山中,原為歇山頂 無梁殿建築,石墻磚拱,長7米,寬6米,拱頂已塌,尚存殘壁。唯正 面墻壁完整,有拱門。院四周尚存石徹殘墻,寬10米,長30米。老來 寺與寶峰禪寺、清河塔寺形製完全一致,可見建於元代,明代重修。
  六、白塔寺白塔寺位於雙嶺鄉?(現屬大新寨鎮)?馬傢黑石村西北 500米山𠔌中,?白塔無存,寺廟依在。該寺原為兩進深院落。現存山 門前21級石階,18平方米的平臺,進一面三15平方米的山門,進一面 五80平方米的正殿,?總面積545平方米。山門和正殿均為硬山直柱單 檐前廊磚式磚木結構,磚壁雕有動物花卉紋飾,檐下裝修繪有24孝彩 粉畫。廟中現存青石碑一通,是(註明:上一貝下兩貝;屍下一貝) 馱石碑,?碑帽飾二竜戲珠圖案,?碑帽高18釐米,寬98釐米,碑身長 200釐米,寬84。5釐米,底座高19釐米;條石一塊,長90釐米,寬30 釐米,厚25釐米。另外,現廟主人性元手中保留着傳世文物瓷鉢一口, 鈴兩個,鼓一面,銅香爐一尊,經捲、樂譜各一折。白塔寺建於明嘉 靖年間,崇禎年間重修,條石銘文:“大明國直隸永平府撫寧神明縣 宣此社黑石莊居”(正面)。
  七、慶福寺遺址慶福寺遺址位於黃土營鄉(現屬臺營鎮)溫莊西北 1公裏白雲山上,?坐北嚮南。原慶福寺建在三層高臺上,為三進深院 落。現存碑刻記載:“修建次第由後而前,其最後一層建於順治之戊 子(公元1684年),其由後二層建於順治之庚(公元1650年),其大 雄寶殿則建於順治之己亥(公元1659年)。每一層則為一區,居中正 殿五間,有耳室輔側,配廡列其旁”。寺前50米原有塔三座,寺西側 30米有玉皇大帝殿堂一座。據當地老人回憶,慶福寺於1910年前後毀 於火災。“文化大革命“中炸掉三座寶塔。遺址現狀:總面積5217平 方米,?三層(座)廟基。第一座廟基石砌,高6米,有臺階28級,上 臺階即山門正殿遺址,墻基尚存,其後四通大碑並列,五通小碑分二、 三列於左右。四通大碑皆以青石為料,碑首雕以七孔透竜,高4.87為, 寬1.12米,?厚0.275米。自左而右分別是創建大雄寶殿碑記、白雲山 慶福寺建造莊嚴左右碑記、莊嚴慶福寺佛像堂碑記、白雲山慶福寺修 建大雄寶殿碑記,?另存小碑二通。第二座廟基以磚砌墻,高6米,石 階32級,兩側為青石雕花欄板望柱,左側尚完整,右側已傾倒,原殿 基已夷為平地,存石碑四通。第三座石墻已毀,唯存臺階31級,正殿 墻基依在。殿後右側以山石象碑,名為自然碑,鎸“自然碑”三字於 其上,?高3米,下立小青石碑一通,題為“自然碑記”。玉皇大帝殿 堂遺址15平方米,寺前存塔基遺址。
  八、板廠峪塔板廠峪塔位於義院口鄉板廠峪村南,東西走嚮的山 𠔌中。此塔為六面七級實心磚塔,高15米,塔基為六面臺基,每邊長 4米,高1.5米,石砌;須彌座每邊長2.5米,高1.04米,有磚雕紋飾; 塔身第一級每邊長2.32米,?高4米,每面有神龕,外飾飛天;第一層 檐下有磚雕鬥拱每邊四攢,為一鬥三升交麻葉;以上各層均為迭澀檐, 布瓦頂;塔頂為鐵製寶珠、剎桿,塔身以淡橙粉飾,置於蔥緑林木之 中,甚為醒目。此建築依其地命名,經鑒定,係明代建築。塔東北30 米有山洞,外部有磚拱券門,上嵌明萬歷四十三年(公元1614年)年 刻青石匾額一方,上書“天然洞”三字,洞口有石門兩扇,洞身呈倒 伏樹根狀,深邃莫測。據傳其間有十道石門,深10華裏。、天然洞上 方原有廟宇,現存青石碑二通,均為清代整修殿宇記事碑。塔西30米 有古鬆一株,?高30餘米,?直徑1米,?樹幹挺直,樹冠齊整如蓋。舊 《臨榆縣志》載,明萬歷年間道人翟尚儒在此修煉,廣為民衆醫病解 難,深受愛戴,翟尚儒死後,人們為之修塔紀念。
  九、宗峰壽塔該塔位於下平山鄉柳觀峪村北40米,花崗岩石料砌 築,分三級,塔基部為須彌座,六面臺柱體,塔身為紡錘狀,面東有 佛龕,佛龕上嵌青石匾額一方,上款“宗峰壽塔”,落款“康熙歲次 丁卯孟秋月旦”?(公元1687年),塔剎為石雕寶珠。整個塔高5米, 塔身最大直徑2。5米。
  文字摩崖:
  一、?天馬山文字摩崖天馬山位於縣城北10公裏,海拔293.5米, 其山雖不高,然形勢險峻,頂峰巨石如馬頭高昂,故取名馬頭崖, 改名天馬山。山上原有真武廟,據說戚繼光鎮守薊州期間曾在此養病。 山峰巨石上現存五幅題刻,皆出自明代將領之手。其一,“天馬山”, 落款“定遠戚繼光題範職張爵刻”。其二,“山河一覽”,上款“萬 歷十一年十一月上浣之吉”,下款“分守副總兵睢陽黃孝感書”。其 三,“天馬行空”,上款“萬歷十四年鼕十月”,下款“聊城傅光宅 書。”其四,“海天在目”,上款“萬歷十四年鼕十月”,下款“關 中張臣書,上𠔌解一清刻”。其五,“帶礪山河”,落款“萬歷辛卯 歲遊擊將軍雲中孫仁提兵入關共副總兵官山西林桐口口暇興登臨天馬 山眺覽勝景慢(漫)評古今題此”。
  二、“香山紀壽”文字摩崖“香山紀原地”石刻在雙嶺鄉(現屬 大新寨鎮)?梁傢灣村東北2公裏山𠔌中一巨石上,石長7.1米,寬3.2 米,?高2米,北依香山南臨河水,臥於沙灘上,其西南平整垂直,上 鎸“香山紀壽”四字,每字長寬30至40釐米。其左有各20釐米見方字 11行,刻“臺頭守張爵鎸,萬歷庚辰十月朔日,少保戚公初度之辰。 為東徵至臺頭,閩中郭造卿稱觴,因遊擊李逢時當此而品。山川可與 少保爭奇,少保當與山川敵壽也”。巨石東側有兩字已難辨清,《撫 寧縣志》記載有“隱幾”二字,疑為此。“香山紀壽”明確記載了戚 繼光的生辰在十朔日,即陰歷十月初一。萬歷庚辰為公元1580年,戚 繼光生於1528年,紀壽時年52歲。
  三、?孤石城孤石城,實為堡壘,在馬傢峪西4公裏的一座低矮山 頭上,山頭上巨石矗立,南北長18米,東西寬12米,高15米。巨石平 面呈馬蹄形,蹄口面南,經石砌,已封為平面一壁。巨石緣東側石坎 可攀登至半腰,幾經彎轉過馬口可攀上石頂。石頂上兩石東西對峙, 西面石壁上有題字:“天台天西馬傢峪莊首宋天成、李仲賢、宋德隆、 庠生張風登等,石匠劉應春、劉應惕。——天啓元年建修”。兩石之 間有深洞,?上蓋板石。第八節 山羊寨化石洞山羊寨化石洞位於撫寧 縣城東北偏南34公裏處,坐落在下平山公社山羊寨村南小南山(海拔 173.6米)?以上。該洞屬石灰岩溶洞,洞深5米有餘。1981年6月,北 京有關部門在本地進行野外考察時,首次發現洞內有種咱不完整的動 物骨骼化石,?與黃土及石華摻雜在一起。1982年5月,北京師範大學 地理係教師協同中國社會科學院古脊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的研究人員 聯合進行挖掘工作,共挖掘52箱化石,重量達兩千公斤,其中一塊化 石有五個緊密相聯的古犀頭骨。經修整分析鑒定,這些化石有雙角犀、 牛、鹿、熊、桑氏鬣狗、馬蹄蛹、羅氏高山鼠、傢鼠等哺乳動物29 和鳥類一種,其中雙角犀、桑氏鬣狗等9種動物已絶滅。據分析考證, 這些動物生活時代恪地新生代第四紀中更新世時期。根據這些化石多 位混雜交錯堆積,很可能是古人類的活動造成的。山羊寨化石洞大型 動物化石的發現,對本地區,對整個華北、東北的第四紀哺乳動物分 布與遷移和第四紀自然環境的演變特徵、古人類的活動等科研課題的 探索,提供了實物依據。該化石洞因地處山羊寨村,故取名山羊寨化 石洞。?此化石洞屬縣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之一。第九節 館藏文物縣 文物保管所所藏文物有:?石器:出土19件,其中有石磨盤1件,石斧 13件,石鐮4件,石球1件,均為新石器時期至漢代工具。陶器:出土 商代陶鉢2件,戰國時陶壺3件,灰陶鼎2件,豆6件,三足罐3件,鉢1 件,漢代陶罐4個,大型陶釜一件,明代陶硯1件,另外有新石器時期 至漢代陶片、陶網墜、紡輪、鬲足等物。銅器:出土漢、宋、明銅鏡 各一面,戰銅奩1件,銅鼎1件,遼金銅釜1口,金代“提控所彈壓印” 一方,?清代銅火盆1個。此外有戰國至清代部分銅幣。火銃,明代中 後期長城兵器,嘉靖二十四年造,銅製,隆慶四年京運,發現於城子 峪長城庫廢墟共3枝另有子銃26枚,在城子峪、九門口發現火銃彈 丸3枚。火銃在我國以往衹見於記載,未見實物。1985年1月,中國革 命軍事博物館徵調1枝填補其空白。鐵器:出土遼代鐵鍋2口,鏵2個, 鐵炮1門,?戰國鐵斧1件,鐮1把,漢代錛1把,漢代鐵鏵殘片2件,斧 殘片1件。另有原縣委組織部長萬順同志在抗日戰爭中使用的1把鋼刀。 明代鐵製竹節炮,發現於撫寧城內,長56釐米,直徑12釐米。玉飾: 漢代竜紡玉飾5件,蟾紋玉飾5件。
英文解釋
  1. n.:  Funing County
近義詞
撫寧
相關詞
南戴河秦皇島市造紙廠學校中學教育機構重點高中旅遊
河北文化地理河北省鄉鎮
包含詞
撫寧縣中醫院撫寧縣第二中學撫寧縣人民醫院
撫寧縣衛生防疫站撫寧縣星際大酒店撫寧縣南戴河賓館
撫寧縣婦幼保健站撫寧縣婦幼保健院撫寧縣化肥廠驪港飯店
撫寧縣墳坨供銷合作社飯店撫寧縣南戴河度假賓館撫寧縣臺營鎮預防保健站
撫寧縣撫寧鎮田各莊衛生院撫寧縣撫寧鎮衛生院撫寧縣大新寨鎮衛生院
撫寧縣大新寨中心衛生院撫寧縣撫寧鎮下莊衛生院河北省撫寧縣中醫院
北京二七車輛廠撫寧縣南戴河休養所撫寧縣撫寧鎮魯莊預防保健站撫寧縣杜莊鄉平山營預防保健站
撫寧縣留守營鎮供銷合作社飯店撫寧縣冀東汽車銷售有限公司
分類詳情
張開撫寧鎮張開石門寨鎮張開駐操營鎮張開臺營鎮張開茶棚鄉
張開杜莊鄉張開留守營鎮張開牛頭崖鎮張開大新寨鎮張開深河鄉
張開榆關鎮
天馬山南戴河國際娛樂中心背牛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