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 >河北 >邯郸 > 涉县
显示地图
目录
行政区划 Shè Xiàn County
  邮编:056400 代码:130426 区号:0310
  拼音:Shè Xiàn
  
    涉县位于河北省西南部。北纬36°17′-36°55′,东经113°26′-114°。东以青阳山、玉露岭、老爷山为界,与武安市、磁县毗邻;西以黄栌垴、大寨垴、马鞍山、黄花山、四幅眼垴为界,与山西省黎城、平顺县相连;南与河南省安阳、林州市隔漳河、浊漳河相望;北界羊大垴、界牌山、左权岭、天晶垴,与山西省左权县接壤。东西横跨37.5千米,南北纵距64.5千米,总面积1509.26平方千米。总人口39万人(2006年)。全县辖9个镇、8个乡:涉城镇、河南店镇、索堡镇、西戌镇、井店镇、更乐镇、固新镇、西达镇、偏城镇、神头乡、辽城乡、偏店乡、龙虎乡、木井乡、关防乡、合漳乡、鹿头乡。县政府驻涉城镇城西街306号,距省会石家庄182千米。
    地处太行山东坡。地势西北高,东南低。主要河流有清漳河、浊漳河、漳河,属海河流域漳卫南运河水系。属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年均温12.5℃,年降水量560毫米。矿藏有铁、钾、锰、磷、石英石、大理石、石灰石。邯长铁路过境,阳涉铁路通达,邯长公路通过。素有“三槐九景十八峪”之称,古迹有娲皇宫、清泉寺、清龙洞、千佛洞石窟等。有八路军一二九师司令部、政治部、晋冀鲁豫边区政府旧址、响堂铺伏击战纪念碑、边区政府领导军民共建的漳南大渠纪念碑、左权将军旧墓址、晋冀鲁豫抗日烈士陵园等数十处纪念地。
  
  西汉始置涉县(亦说沙阳)。唐初更名漠县,后复名涉县。金贞德三年(1215),升涉县为崇州。明洪武元年(1368)复置涉县
  
    1997年,涉县面积1509平方千米,人口37.4万,辖9个镇、8个乡:涉城镇、固新镇、河南店镇、更乐镇、西达镇、西戍镇、索堡镇、井店镇、偏城镇、木井乡、龙虎乡、辽城乡、关防乡、合漳乡、神头乡、偏店乡、鹿头乡。县政府驻涉城镇。
    2000年,根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全县总人口383284人,其中:涉城镇55525人,河南店镇30724人,索堡镇24488人,西戌镇14942人,井店镇39159人,更乐镇21193人,固新镇24744人,西达镇16137人,偏城镇14203人,神头乡14074人,辽城乡19615人,偏店乡17647人,龙虎乡21269人,木井乡16336人,关防乡16601人,合漳乡19967人,鹿头乡16660人。
  
    2002年底,涉县面积1498.57平方千米,人口38万。辖9个镇、8个乡,308个行政村。县政府驻涉城镇城西街306号。
  
  2003年底,涉县辖9个镇(涉城、更乐、河南店、索堡、西戌、井店、西达、偏城、固新)、8个乡(神头、关防、辽城、鹿头、偏店、龙虎、木井、合漳),2个居委会、308个行政村。
旅游资源
  涉县旅游资源丰富 涉县古有“三槐九景十八峪”之美称,现有“露天博物馆”之赞誉;远有华夏始祖女娲氏在这里抟土造人,近有刘邓大军在这里抗击日寇,历史悠久,文化深厚,是河北省八大风景名胜区之一。近年来,涉县以红色旅游为重点,不断加快建设生态旅游城。唱文化大戏,走生态之路,作旅游文章,大力发展生态旅游。2004年,借助纪念邓小平同志诞辰100周年的历史机遇,累计投资4000万元,完成了129师旧址、陈列馆、将军岭等扩建改造工程,成功承办了河北省四项大型纪念活动,被省委书记白克明誉为“全省重大节庆活动的成功典范”。今年以来,紧紧抓住国家开发红色旅游的历史机遇,以129师司令部旧址为龙头,投资开发了129师政治部、晋冀鲁豫边区政府旧址、左权将军墓等一批红色旅游经典景区,推出了“当一天八路军”红色旅游精品线路,并和河南红旗渠、山西八路军总部、黄崖洞等景区初步构成了三省红色旅游圈。同时,坚持把红色旅游和古文化游、绿色生态游相结合,大打“华夏祖庙娲皇宫”品牌,在连续两年成功举办“中国涉县女娲文化节”基础上,今年决定举办第三届。投资开发了九峰山、韩王山、黄花山、青泉寺、青塔湖度假村等六大风景旅游区,推出了以娲皇宫为龙头的古文化游,以九峰山、韩王山为龙头的太行风景游精品旅游线路,初步搭成了集游购娱吃住行于一体的大旅游经济发展格局。
  娲皇宫简介
  涉县娲皇宫,为国家 AAAA 级景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始建于北齐,是神话传说中女娲氏 “ 炼石补天,抟土造人 ” 的地方,由朝元宫、停骖宫、广生宫和娲皇宫四组建筑组成,占地面积 550 亩。计有古建筑 135 间,北齐石窟 3 个,北齐摩崖刻经 6 部,集古建、石窟、石刻、石造像于一体,是我国最大的奉祀中华始祖女娲的古代建筑群,自古就有 “ 蓬壶仙境 ” 之美誉。其中的北齐摩崖刻经群是娲皇古迹之精髓, 共有六部:《思益梵天所问经》、《十地经》、《佛垂般涅 盘 略说教诫经》、《佛说盂兰盆经》、《深密解脱经》、《妙法莲花经》。 刻经面积 165 平方米,分 5 处刻于崖壁之上,共刻经文 13.7 万多字,字体有隶、楷、魏碑体, “ 银钩铁画,天下绝奇 ” ,堪称艺术珍品,是我国现有摩崖刻经中时代最早、字数最多的一处,也是我国佛教发展史上、特别是佛教早期典籍中弥足珍贵的资料,对于研究我国早期佛教地域、流派及书法镌刻演变历史有着重大意义和价值,经考证为 “ 天下第一壁经群 ” 。
  主体建筑娲皇阁共分四层,通高 23 米,拥群峰以渲势,依悬崖以据险,夺天工以称奇,临清漳以蕴秀,涵摄了山川之钟秀,汇集了古建之精华,玉宇悬空,琼楼耸翠,上临危岩,下瞰深壑,为河北省古建筑十大奇观之一,素有 “ 活楼 ” 、 “ 吊庙 ” 之美称。
  山下主要建筑有朝元宫、停骖宫、广生宫。朝元宫建于清康熙四十一年(公元 1702 年),重修于清咸丰三年(公元 1853 年)。停骖宫建于清康熙六年(公元 1667 年),重修于清咸丰三年(公元 1853 年)。广生宫建于元末明初,于清乾隆五十九年(公元 1794 年)、清咸丰三年(公元 1853 年)两次重修。
  山上建筑娲皇宫为代表性建筑,由娲皇阁、梳妆楼、迎爽楼、钟楼、鼓楼、山门、牌坊、皮疡庙等古建组成。娲皇阁坐东面西,共分四层,歇山琉璃剪边顶建筑,一层为拜殿,二、三、四层分别为“清虚阁”、“造化阁”、“补天阁”。梳妆楼建于清康熙二十一年(公元 1682 年),重修于清咸丰三年(公元 1853 年)。钟楼建于明万历三十四年(公元 1606 年),明万历三十八年(公元 1610 年)造一高 1 米多、口径 1 米的八卦铁钟悬挂其中。鼓楼建于明万历十四年(公元 1586 年),共分三层,总高 15 米,是通向娲皇阁的重门,明万历三十八年(公元 1610 年),楼内置直径为 0.68 米的大鼓。皮疡庙建于明万历年间(公元 1573 — 1620 年),重修于清雍正十一年(公元 1733 年)。
  眼光洞、蚕姑洞和拜殿三处石窟均凿于北齐,蚕姑洞凿于北齐天保年间(公元 550 — 559 年),面阔 2.6 米,进深 2.35 米,高 4 米,面积 6.11 平方米。内雕蚕姑奶奶石造像,内刻佛经《十地经》的结尾部分。眼光洞始凿于北齐天保年间,面阔 2.6 米,进深 2.35 米,高 4 米,面积 6.11 平方米。内雕眼光奶奶石造像,内刻佛经《十地经》。拜殿建于北齐天保六年(公元 555 年),是最大的一处石窟。
  凿壁古碑位于山上牌坊外右侧山崖上,刻于北齐天保年间,通高 4.33 米,宽 1.33 米,依山镌刻,龟座、蛇身、龙头。
  清泉寺简介
  清泉寺位于涉县东南15里石岗村南。寺东有泉水,出自石壁间,原有二泉,一名甘露,一名玉液,甘美清香,因名清泉寺。现为河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从石岗村往清泉寺路旁的崖壁上,刻有“唐代叫□化寺,梁、宋叫清碧寺,明清叫清泉寺”。可见唐代已有寺庙,现为明、清修建。寺建于半山,寺周有围墙,山门朝南,自南北中轴线向里,依次有水陆殿、毗卢殿、荷池、大雄殿和雷音殿。中轴线两侧为厢房。寺西北角有藏经殿、仙镜台,东南部有伽蓝殿。
  水陆殿,又名天王殿,悬山顶,面阔三间,进深一间;毗卢殿,又名罗汉殿,面阔三间,进深三间,歇山顶;大雄殿,始建于明永乐年间,面阔三间,进深二间,悬山琉璃瓦顶;荷花池为八边形,周有望柱、栏板等;雷音殿,初建于明嘉靖二十四年,面阔五间,进深二间,硬山琉璃瓦顶;藏经殿,面阔五间,进深一间,硬山顶。20世纪80年代,清泉寺毁于大火,但其基础尚存。
  历史渊源
  涉县 女娲文化,源远流长,内容丰富。主要包括民间祭祀、祈禳还愿、进香朝拜、神话传说、人生礼俗、岁时节庆等。《楚辞·天问》、《礼记》、《史记》、《山海经·大荒西经》、《淮南子·览冥训》、清朝嘉庆《涉县志》等史料都有关于女娲的记载。涉县临清漳河下游之北岸,古为沙侯国,汉始置沙县,后汉因两岸人民徒步涉漳水,改名涉县。至魏到北齐时均为临水县,隶属相州魏郡,娲皇宫即在涉县城西北 10 公里唐王 峧 沟的凤凰山上。西汉时称古中皇山,相传,女娲就是在这里抟土造人、炼石补天的。汉代《淮南子》载:“往古之时,四极废,九州裂,天不兼覆,地不周载;火烂炎而不灭,水浩洋而不息;猛兽食颛民,鸷鸟攫老弱。于是女娲炼五色石以补苍天,断鳌足以立四极,杀黑龙以济冀州,积芦灰以止淫水。苍天立,四极正,淫水涸,冀州平,狡虫死,颛民生。”《淮南子·览冥训》又载:“天地初开,女娲抟黄土为人剧务,力不暇供,乃抛绳横泥中,举以为人。”
  以庙会的历史沿革为主,代表了涉县女娲文化的历史渊源。传说农历三月十八日是女娲的生日,每年农历三月初一至三月十八日,来自四面八方的民众来此朝拜女娲,迄今已有千余年的历史,清嘉庆《涉县志》记载:“季春之月,相率祈禳于此(娲皇宫)。各得其所愿欲。自是,西而秦晋,东而青兖,南而豫梁,北而燕冀,不远数千里扶老挈幼,享献惟谨,金鼓欢呼之声震动山谷,迄今千有余年”。期间,经历了兴衰更迭的曲折发展期。从北齐建成庙后就有了小规模的庙会,以后历经西魏、北周、隋唐五代、宋元明清各代,庙会规模逐年扩大,久传不衰,至清朝达到极盛时期。
  建国后,民间朝拜延续不断,“文革”期间,娲皇宫庙会被当作封建迷信而禁锢,致使千年古刹销声隐迹,无人问津,横遭冷落寂寞,娲皇古建、石刻也遭到很大程度的破坏,女娲文化的很多内容和形式也濒临失传。 1978 年改革开放后,娲皇宫庙会开始复苏,逐渐恢复了往日盛况,民间祭祀规模浩大,八方香客云集于此,祭祀形式丰富多彩,女娲文化又得以延续,并得到有力保护。县委、县政府对文物古建十分重视,每年拨专款对娲皇古建进行抢救性修复, 1996 年 11 月 20 日,娲皇宫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在明清时期已有公祭,清嘉庆《涉县志》载:“我朝顺治、康熙、雍正间历经修理,每年以三月十八为神诞日,有司致祭,自月初一讫二十启庙门,远近士女坌集”。但形式、内容都已失传。 2003 年 9 月、 2004 年 9 月,在政府主导下举行了两次大型的公祭女娲大典,恢复了政府公祭。以上措施对丰厚凝重、博大精深的女娲文化起到了良好的保护、传承、弘扬作用 .
  涉县将军岭简介:
   一二九师的老将帅生前心系太行山,逝后魂归将军岭, 1986 年以后,刘伯承、黄镇、徐向前、李达、王新亭、袁子钦、赵子岳等将帅的灵骨陆续安放在山上,在灵骨安放处镌刻了将帅雕像和纪念碑,并建造了刘伯承元帅纪念亭。 1990 年 10 月,邓小平同志亲笔为“将军岭”题写了岭名,为“刘伯承元帅纪念亭”题写了亭名。
  1986 年 10 月 7 日 , 刘伯承 元帅在京逝世。遵照他的遗嘱, 10 月 27 日 ,由刘帅子女刘太行、刘太迟、刘雁翎和中央军委办公厅、总参管理局负责同志护送,将刘帅灵骨安放在将军岭第一个 129 台阶处,并建造了纪念厅,厅中央是花岗岩雕刻的刘帅坐像,雕像左边有一石碑,正面刻着徐向前元帅亲笔题写的“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刘伯承元帅之部分骨灰葬于此”,背面刻着徐向前元帅所作七律诗《悼刘伯承元帅》:“日暮噩耗遍京城,泪雨蒙蒙天地倾,垂首山川思栋梁,举目九天觅帅星,渊渊韬略成国粹,昭昭青史记殊荣,涂就七言染素绢,十万军帐哭刘公”。
  1989 年 12 月 10 日 ,与涉县人民结下深情厚谊的外交家、艺术家,原一二九师政治部副主任 黄镇 将军在京逝世。黄老生前留下遗愿:“生前追随刘伯承元帅挥师太行,浴血奋战;死而心系老区人民,伴随刘帅遗骨回归太行,世世代代同老区人民在一起”。根据他的遗愿, 1990 年元月 14 日,他的全部骨灰由其子女护送,安放在将军岭上刘帅纪念亭左后侧,石砌的平台中央立有黄镇将军半身花岗岩雕像。左侧石碑上刻着邓小平所题:“将军不辱使命”,背面刻着江泽民所题:“为党为民忠心耿耿,无私无畏正气长存”。像座的四面刻着黄镇将军的生平简介。右侧石碑正面刻着:“中国共产党优秀党员、久经考验的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无产阶级革命家、杰出的外交家、我党我军优秀的政治工作和文化工作领导者、中共中央顾问委员会常委黄镇同志永垂不朽”,背面刻着著名文艺理论家林默涵所题:“革命先驱,征途未搁丹青笔;艺坛巨匠,遗迹仍留翰墨香”。
  1990 年 9 月 21 日 , 徐向前 元帅在京逝世。遵照他生前遗嘱, 11 月 9 日 ,他的部分骨灰由直升飞机撒放在将军岭第二个 129 台阶处,徐帅全身站像立于平台中央,手持望远镜,遥望太行群峰,好似尚在指挥千军万马,奔驰疆场,与敌对垒。
  1993 年 2 月 12 日 ,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原一二九师参谋长 李达 将军在京逝世,根据他生前遗愿, 9 月 8 日 ,他的全部骨灰由其子女护送,安放在将军岭上黄镇将军墓地右侧,墓地平台上立有李达将军半身石雕塑像,像座的四周刻着他的生平介绍。雕像前左侧石碑上刻着“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久经考验的共产主义战士、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李达永垂不朽!”雕像前右侧石碑上刻有江泽民题词:“多智善谋,功勋卓著”。
  1996 年 4 月 6 日 ,原太岳军区政治部主任、晋冀鲁豫军区政治部副主任 王新亭 将军的骨灰由其家人护送,安放于涉县将军岭上; 1997 年 3 月 29 日 ,原太行军区政治部副主任 袁子钦 将军的骨灰安放于将军岭上; 1997 年 6 月 13 日 ,原太行剧团团长、著名表演艺术家、社会活动家 赵子岳 同志的骨灰安放在将军岭上; 2001 年 5 月 14 日 ,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长、原 129 师七六九团参谋长、太行军区第二、五军区参谋长、第六分区副司令兼参谋长 何正文 将军的骨灰由家人护送,安放在涉县将军岭上; 2001 年 10 月 1 日 ,第三、四届河北省省委书记 邢崇智 的骨灰,由家人护送安放在将军岭上; 2002 年 4 月 3 日 ,海军原第二水面舰艇学校校长、海军中校 赵忠 同志的骨灰,由家人护送安放在将军岭上。
  将军岭前远山含黛、近水跃金,将军岭上瀑布垂崖、台阶俨然,将帅雕像肃穆庄重,松柏荆棘蔽翳幽深,现已成为闻名全国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在红色旅游和社会主义文明建设中发挥着巨大的教育作用。
英文解释
  1. n.:  Shè Xiàn County
相关词
河北学校中学行政区划蒜苗蒜苗基地地理行政村
河北省村庄
分类详情
张开河南店镇张开涉城镇张开辽城乡张开关防乡张开龙虎乡
张开更乐镇张开索堡镇张开西戌镇张开井店镇张开西达镇
张开偏城镇张开固新镇张开神头乡张开鹿头乡张开偏店乡
张开木井乡张开合漳乡
娲皇宫九峰山森林公园129师司令部旧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