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級市 : 中國 >河北 > 滄州
顯示地圖
目錄
也作“滄洲”
沧州 也作“沧洲”
  也作“滄洲”。靠近水的地方。常喻指隱士的居處:赴滄州訪求賢才。
旅遊
  滄州旅遊投訴電話:滄州市旅遊投訴電話:0317-2080122
  河北省旅遊投訴電話:0311-85814239
  國傢旅遊投訴電話:010-65275315滄州最佳旅遊時間:滄州屬大陸性季風氣候,年內降雨分配極不均勻,七、八兩月降雨占全年降雨的70%-80%。滄州美食:比較著名的有:小魚辣醬、驢肉火燒
  滄州屬暖溫帶半濕潤大陸性季風氣候特點,日照比較充足。您在遊覽之餘,還可以選購多種海産品和特色食品。海産品有對蝦、毛蝦、梭子蟹、海蜇、巴魚、同羅魚、文蛤、毛蛤等,在水産品商店都能買到。鴨梨、金絲小棗、鼕棗、鼕菜等在食品商店、農貿市場都有貨售出。
  風味食品,如任丘熏魚、火燒夾驢肉、河間芝麻花酥糖、????山皮蛋、白洋澱皮蛋、南皮窩頭、交河煎餅、吳橋薄脆餅、肅寧香腸、滄州馮氏香腸等,即使在當地的大賓館裏也能品嚐到。
  喜歡地方酒的朋友,您還可以選購滄州“鐵獅王”、“禦河春”白酒、泊頭“十裏香”白酒,中捷農場“五姑春”白酒、葡萄酒、????山“千童”棗酒、“東渡”老酒等。
  滄州購物:購物場所有:滄州寶豐商城、獅城商場、華北商廈
  滄州交通:滄州交通便利,鐵路有京滬綫、京九綫;公路縱橫交織,有104、106、205、307國道。滄州住宿:滄州鴻信賓館河北省滄州市新華中路(0317)3016900
  滄州市花園酒店河北省滄州市西環中街(0317)2022901
  滄州市浮陽大酒店河北省滄州市新華中路(0317)3022756
  滄州市洋帆大酒店河北省滄州市西環北街(0317)2089888
  滄州飯店河北省滄州市新華中路(0317)3053068
  滄州市獅城供銷大廈賓館河北省滄州市新華中路(0317)2080146
  河北滄州大化集團有限責任公司賓館河北省滄州市迎賓路(0317)2022921
  滄州市交通賓館河北省滄州市交通大街(0317)3041081
  滄州電業局賓館河北省滄州市新華中路(0317)3025150
  滄州市人民印刷廠華泰賓館河北省滄州市西環路(0317)2024764
  滄縣供銷社華夏賓館河北省滄州市滄縣解放中路(0317)3018441
  滄縣政府招待所(棗香賓館)河北省滄州市滄縣東環中街(0317)3045730
  區號:0317
  郵政編碼:061000
  位置:滄州地處河北省東南部,東臨渤海,北靠京津,與山東半島及遼東半島隔海相望。
  面積:1.4萬平方公裏
  全市現轄4市、10縣2區和兩個國有農場。
  人口:663萬
  
  滄州地處河北省東南部,東臨渤海,北靠京津,與山東半島及遼東半島隔海相望。現轄10縣4市2區和2個縣級國營農場,面積1.4萬平方公裏,人口663萬,是河北省省轄市。1988年被國務院確定為環渤海經濟開放城市,1995年被國傢化工部批準建設全國第三座化工城。
  
  滄州交通便利。京滬、京九鐵路貫穿南北,京廣、京福、銀歧等多條國道縱橫全市。隨着朔黃鐵路、京滬、石黃高速公路和黃驊港的相繼通車通航,將使滄州成為冀中南、魯西北以及晉、陝和內蒙古等西部地區連接國際市場的重要通道和出海口。滄州人傑地靈。古代有戰國時代名醫扁鵲,軍事傢孫臏,唐代地理學家賈耽,著名邊塞詩人高適,清代有《四庫全書》總編纂紀曉嵐,清末洋務派首領張之洞等。近代革命將領有趙博生、馬本齋等,現代有著名作傢王蒙、柳溪、蔣子竜、藝術傢李德倫、斐豔玲等。滄州是全國著名的“雜技之鄉”、“武術之鄉”、“鴨梨之鄉”、“金絲小棗之鄉”、“鑄造之鄉”和“彎頭管件之鄉”。
  
  中國吳橋雜技大世界被國傢旅遊局列入民俗旅遊景點。滄州鐵獅子、清真北大寺是國傢、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境內白洋澱素有“華北明珠”之稱。滄州資源豐富。擁有95公裏海岸綫,盛産原????,是全國四大産????基地之一。有魚、蝦、蟹等海産品,年水産品捕撈量達11萬噸;有華北、大港兩大油田,石油、天然氣儲量豐富。
  
  滄州産業結構調整取得成效。農業,形成了畜牧、牧草、蔬菜、林果四大産業;工業,形成了以化工為主,輕工、紡織、機電、醫藥、建材等協調發展的工業經濟框架。滄化、滄煉、大化、華油一煉是四大化工竜頭企業,化工主導産品有化肥、燒鹼、石油製品、pvc樹指、tdi等70多種。滄州還是全國著名的電綫電纜生産基地,電綫電纜産量占全國的四分之一。非國有經濟發展迅速,2000年鄉鎮企業增加值已占到全市gdp的51%。滄州人熱情、好客,重承諾,講信義,熱忱歡迎國內外客商來滄州做客,旅遊觀光,洽談投資。
滄州簡介 Cangzhou Introduction
  滄州市總面積13419平方千米。總人口680萬人(2004年)。市人民政府駐運河區。
  郵編:061000。代碼:130900。區號:0317。拼音:Cangzhou shi。英文:Cangzhou City。
地理位置 Location
  滄州地處河北省東南部,東臨渤海,北靠京津,與山東半島及遼東半島隔海相望,是國務院確定的經濟開放區。距首都北京240公裏,距天津120公裏,距省會石傢莊221公裏。滄州地處環渤海中心地帶,是河北省確定的“兩環” (環京津、環渤海)開放一綫地區,也是京津通往東部沿海地區的交通要衝。京滬(北京-上海)鐵路、朔黃(朔州-黃驊港)鐵路和京滬(北京-上海)高速公路、石黃(石傢莊-黃驊)高速公路在滄州交匯。京九(北京-九竜)鐵路、朔黃(朔州-黃驊港)鐵路在該市肅寧縣交匯,並建有編組站。國傢“九五”重點工程黃驊港和朔黃(朔州-黃驊港)鐵路的建成,滄州成為西煤東運新通道的出海口和冀中南、魯西北以及晉陝和內蒙古等西部地區對外開放的橋頭堡,區位優勢將日趨明顯。
歷史沿革 History
沧州 历史沿革
  滄州市地圖
  滄州因瀕臨渤海而得名。滄州部分地區在上古時期屬幽州和兗州,西周時屬青州,春秋、戰國時代為燕、齊、晉、趙等國地,秦朝時屬巨鹿郡和洛北郡,漢代屬冀州和幽州,三國時屬魏國,南北朝時屬北魏的瀛州和冀州,北魏孝明帝熙平二年(公元517年)設立滄州,轄浮陽、樂陵和安德等三郡,隋初廢浮陽郡,後分屬河間郡、渤海郡和平原郡,唐朝貞觀元年(公元627年)屬河北道,宋代屬河北東路河間府,元代屬中書省河間路,明代屬北直隸省河間府,清代屬直隸省河間府,部分縣屬天津府,中華民國初屬直隸省渤海道、津海道,1928年廢道府製,改屬河北省。抗日戰爭時期,屬中共晉察冀邊區冀中、津南行署和山東渤海區行署轄,1
  949年8月1日河北省人民政府成立,設滄縣專區,專署駐滄縣鎮,轄11個縣。1958年6月,天津市歸屬河北省後,滄縣專區與天津專區合併,稱天津專區,專署駐天津市,同年9月滄縣鎮改設滄州市(縣級),隨後撤消並入滄縣。 1959年初撤天津專區並入天津市。1961年6月1日,恢復滄州專區,並恢復滄州市(縣級),專署駐滄州市。1967年12月,滄州專區改稱滄州地區。 1983年12月,滄州市改為河北省直轄市,行署和市政府同駐滄州市。1993年7月,地、市合併,成立滄州市,市政府駐運河區。
氣候環境 Climate and environment
沧州 气候环境
  滄州全境地處歐亞大陸東部,中緯度地帶,屬暖溫帶半幹旱半濕潤的季風氣候。年平均乾燥度1.2-1.5,大陸度63.8-66.0,大陸性氣候很顯著。本區的氣候概況是:四季分明,溫度適中,光照充足,雨熱同季,降水集中,災害性天氣常有發生,春旱、夏澇、秋爽、鼕幹。
行政區劃 Administrative divisions
  滄州市設新華區、運河區、開發區3個區,轄泊頭市、任丘市、黃驊市、河間市4個市,滄縣、青縣、東光縣、海興縣、????山縣、肅寧縣、南皮縣、吳橋縣、獻縣和孟村回族自治縣10個縣。
  滄州渤海新區 [ 轄區包括黃驊港開發區、滄州臨港經濟技術開發區(原中捷友誼農場)、滄州市南大港管理區(原南大港農場) ] 於2007年7月成立。
  滄州市共有有鄉鎮167個,其中鎮73個,街道辦事處20個。全市總人口680萬人。
  2005年,滄州市轄2個市轄區、9個縣、1個自治縣,代管4個縣級市。
  滄州市 面積13419平方千米,人口680萬人(2004年)。 政府駐地運河區.
  運河區 面積 138平方千米,人口27萬人。郵政編碼061001。政府駐地運河區.
  新華區 面積 89平方千米,人口22萬人。郵政編碼061000。政府駐地運河區.
  泊頭市 面積 977平方千米,人口55萬人。郵政編碼062150。政府駐地泊頭鎮.
  任丘市 面積1023平方千米,人口77萬人。郵政編碼062550。政府駐地任丘鎮.
  黃驊市 面積1545平方千米,人口49萬人。郵政編碼061100。市人民政府駐黃驊鎮。
  河間市 面積1333平方千米,人口77萬人。郵政編碼062450。市人民政府駐瀛州鎮。
  滄縣 面積1527平方千米,人口66萬人。郵政編碼061000。縣人民政府駐滄州市新華區。
  青縣 面積 968平方千米,人口39萬人。郵政編碼062650。縣人民政府駐清州鎮。
  東光縣 面積 710平方千米,人口35萬人。郵政編碼061600。縣人民政府駐東光鎮。
  海興縣 面積 836平方千米,人口22萬人。郵政編碼061200。縣人民政府駐蘇基鎮。
  ????山縣 面積 795平方千米,人口40萬人。郵政編碼061300。縣人民政府駐????山鎮。
  肅寧縣 面積 497平方千米,人口33萬人。郵政編碼062350。縣人民政府駐肅寧鎮。
  南皮縣 面積 794平方千米,人口35萬人。郵政編碼061500。縣人民政府駐南皮鎮。
  吳橋縣 面積 603平方千米,人口28萬人。郵政編碼061800。縣人民政府駐桑園鎮。
  獻縣 面積1191平方千米,人口57萬人。郵政編碼062250。縣人民政府駐樂壽鎮。
  孟村回族自治縣 面積 393平方千米,人口18萬人。郵政編碼061400。自治縣人民政府駐孟村鎮。
  * 此處區劃地名資料截至2005年12月;面積、人口數據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區劃簡册(2006)》,人口截至2004年底。*
基礎設施 Infrastructure
  滄州市距北京240公裏,距天津120公裏。自古有水旱碼頭之稱,京杭大運河縱貫全境。京滬鐵路(北京-上海),朔黃鐵路(朔州-黃驊港),京滬高速(北京-上海)、石黃高速(石傢莊-黃驊),還有北京-福州、北京-廣州、山海關-深圳、黃驊-銀川等國傢級公路以及正在建設或將開工建設的天津-汕頭高速公路、阿榮旗-深圳高速公路和北京-上海高速鐵路在滄州境內通過,構成了四通八達的交通網絡。
  中國特大跨世紀工程――黃驊大港,距日本九州港900海裏,距韓國仁川港480海裏,是一個多功能、現代化、綜合性的國際港口,也是中國2006年港口建設中一次性投資最多、工程規模最大的項目。工程全部建成運營後,將形成煤炭1億噸,雜貨5000萬噸的年吞吐能力,居全國沿海港口前列,成為集煤炭、原油、成品油、雜貨、化工、客運、集裝箱為一體的中國北方綜合性樞紐大港。
  滄州通訊設施完善。本地現有固定電話交換機容量776.5萬門,長途業務電路(8)萬個路端。數據通信端口24724個,數據多媒體用戶達15萬戶。各種網絡功能和通信手段日臻完善。可提供六大類五十餘種業務服務。全市移動電話交換機容量達149萬門,到2002年全市固定電話用戶超過100萬戶,是長江以北第一個實現村村通程控電話的地級市,移動電話用戶達到77萬戶。與國內31個省、市、自治區和世界100個國傢及港澳 170多個運營商實現了自動聯網漫遊。
  滄州市區南部建有蓄水量1億多立方米的大浪澱水庫。隨着國傢南水北調工程的實施,縱貫滄州南北的大運河將作為重要的輸水通道,可為滄州經濟發展和人民生活提供充足的水源。
  滄州受華北電網和京津唐電網覆蓋,本市擁有裝機容量為6.2萬千瓦和3×1.2萬千瓦熱電機組的發電廠。滄州電網現有500KV變電站1座,220KV變電站8座。正在興建的黃驊電廠,將為滄州經濟社會發展提供更加充裕的電力。
資源優勢
  文化旅遊資源
  滄州鐵獅子,已有一千多年的歷史,體現了滄州古老“鑄造之鄉”鑄造藝術的神韻。滄州境內有滄州鐵獅子、獻縣漢墓群、泊頭清真寺、海豐鎮遺址、紀曉嵐墓地、獻縣單橋、黃驊古貢棗園等七處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6處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6處市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國傢4A級景區1個,2A級景區4 個,景點88處。海興小山火山遺跡、東光鐵佛寺、滄州清真北大寺、泰山行宮、武帝臺、莫阝州廟、盤古廟、青縣大孝子墓觀音寺等古跡獨具風姿,“華北明珠”白洋澱,是華北地區最大淡水湖泊。滄州市現有濕地19萬公頃, 各種鳥類270餘種,101種受國傢保護的候鳥。滄州的吳橋縣是世界著名的雜技之鄉。“中國吳橋國際雜技節”已被國傢文化部確定為國際賽場,“吳橋雜技大世界”為國傢4A級風景區,被國傢旅遊局列入民俗旅遊景點,每年吸引大批遊客參觀遊覽。
  農業資源
  滄州有耕地1241.4萬畝,草地60萬畝,是河北省糧、棉、油集中産區之一,全市人均耕地高於全國和全省的平均水平,還有一百多萬畝荒地。京津無公害蔬菜主要供應基地和中國北方知名的優質牧草基地、畜牧生産基地。滄州是著名的“鴨梨之鄉”和“金絲小棗”之鄉。金絲小棗、鼕棗、鴨梨等土特産以其優良的品質馳名中外,是傳統的出口創匯産品,全市年産紅棗近43.5 萬噸,鴨梨46.5萬噸。滄州還有待開發利用的荒鹼地200多萬畝、沿海灘塗52.7萬畝,低産????田40萬畝,可全部轉化為建設用地。
  海洋石油資源
  全市擁有127公裏的海岸綫,海洋資源豐富,是全國四大産????基地之一;沿岸有44萬畝灘塗,發展海水養殖和????化工前景廣阔。滄州境內有華北油田、大港油田兩大油田,已探明石油地質儲量15億噸,天然氣儲量282億立方米,開發潛力非常可觀;滄州是全國四大産????基地之一,????田面積達 45萬畝,年産量達200萬噸,是全國四大産????基地之一;滄州擁有129.7公裏海岸綫,海洋捕撈、海水養殖已具規模,海洋生物1000餘種,盛産魚、蝦、蟹、貝類等海産品,其中“渤海對蝦”、“梭子蟹”享譽海內外。
  * 資源優勢數字資料均為2006年*
經濟發展 Economic development
  在解放前,滄州是一個人口聚集的消費性城市,衹有幾傢手工業作坊。解放後,滄州的工業發展迅速,發展較快的有:煉油、化肥、化工、鑄造、電子、電力、紡織、機械、造紙、食品、建材等等。
  在改革開放以來,經過全市人民的艱苦創業,滄州市國民經濟已具相當基礎,整體實力大大加強,産業結構不斷優化,滄州正在逐步成為河北乃至環渤海地區具有發展潛力和活力的地區之一,1988年被國務院確定為環渤海經濟開放城市。2002年全市國內生産總值達到531. 3億元(其中:第一産業86.4億元,第二産業261.5億元;第三産業183.4億元),全部財政收入52.98億元。2003年全市國內生産總值621.8億元,財政收收入56.37億元。
  農業:通過發展畜牧、蔬菜、牧草和林果四大産業及旱鹼地開發工程,初步形成了市場牽竜頭、竜頭帶基地、基地連農戶的發展格局。南運河由南嚮北貫穿滄州,為附近農田提供水源,由於用水量加大,自1965年起,運河鼕春幹涸,夏秋有水。主要農作物有:小麥、玉米、高粱。土特産有著名的“金絲小棗”、“滄州鴨梨”。
  工業:工業門類比較齊全,是經化工部批準重點建設的“化工城”,行業特色明顯。化工、輕紡、機械、鑄造、電纜、建材、管件、醫藥、食品、工藝美術是滄州市工業的骨幹行業。滄州市化學工業産值占全省化學工業總産值的四分之一,是河北省重要的化工基地。主要産品有氮肥、燒鹼、石油製品、農藥、樹脂、TDI等。全市現有年原油加工能力350萬噸的滄州煉油廠,年生産合成氨33萬噸、尿素52萬噸、2萬噸TDI(甲苯二異氰酸脂)的滄州大化集團和年生産燒鹼8萬噸、樹脂29萬噸的滄州市化工實業集團等60余家化工骨幹企業(2006年)。形成了基本化工原料、化學肥料、農藥、有機化工、日用化工、橡膠製品、塑料製品及化工機械等18個行業。形成了以電綫電纜、彎頭管件、汽車配件等為竜頭的一批優勢産業。
對外開放 Opening
  滄州市外嚮型經濟發展迅速。已與世界上100多個國傢和地區建立了經貿關係,150多種工業産品打入國際市場。全市實有外資企業249傢,實際利用外資66173萬美元(2006年)。2006年設立了滄州、任丘、黃驊、黃驊港、吳橋五個省級經濟技術開發區和一個臨港化工園區。
高等院校 Universities
  滄州市現有普通高等院校6所,其中5所為專科院校,1所為本科院校。
  其中5所專科院校為:河北工程技術高等專科學校、滄州師範專科學校、滄州醫學高等專科學校、滄州職業技術學院(滄州市)、渤海石油職業學院(任丘市)
  1所為本科院校為:北京交通大學海濱學院(黃驊市)。
武術之鄉
  滄州武林,根深葉茂;滄州武傑,名揚八方;滄州武術,遍及華夏,遠涉亞、歐、美、非一些國傢和地區。滄州“武術之鄉”之譽,宏揚中外。
  滄州人民,自古以淳樸、剛直、勤勞、勇敢著稱。由於地理、歷史條件關係,強悍之武風,歷年久遠,素有“武建泱泱乎有表海雄風”之說。據史籍載,滄州民間武術,興於明,盛於清,至乾隆時,武術之鄉已形成,至清末,則聲揚海外。《三國演義》裏夏侯敦率領的青州兵威震河北;古典小說《水滸傳》中開封府八十萬禁軍教頭林衝蒙冤發配滄州的故事,很多讀者都耳熟能詳。
  今滄州“武術之鄉”,含滄州市所轄縣、市。歷史上人民為了反對封建盤剝和壓榨,滄州民間武風益盛。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滄州武術得以復興與發展。
  自古燕國至明清,多代王朝建都於幽燕,滄州乃畿輔重地,為歷代兵傢必爭。據史籍載,自桓公二十二年(664)桓公援燕山戎以來,各朝各代均有多次戰爭發生於滄州一帶。頻繁之戰事,民遭塗炭,民生維艱,故須掌握攻防格鬥之技方能自救圖存。滄州,古有“遠惡郡州”之稱,明時有“小梁山”之號,可見滄州武風之盛和武術之發展,與特定地理環境關係甚密。
  古之滄州,沿渤海方圓百餘裏,均係蘆蕩荒灘,人煙稀少,既是犯軍發配之地,又是叛將蔽身良所。明清時,一些受朝廷緝拿之叛將,尋滄州民衆強悍喜武之俗以蔽其身。他等隱姓埋名,化裝僧道遊俠,傳藝維生。
  滄州,地處“九河下梢”,土地瘠薄,旱、澇、蟲災不時降臨。正常年景,許多人傢糠菜半年糧。重災之年,流浪乞討,賣兒鬻女者不鮮。民謠雲:“拋棄黃口兒,一乳恩情盡;但恨生不辰,莫怨父母忍。”許多壯丁,以販????維生,而官府緝拿甚嚴。民求生不得,必然反抗,反抗則必習武事。乾隆《滄州志》載:“滄邑俗勁武尚氣力,輕生死,自古以氣節著聞。承平之世,傢給人足,趾高氣揚,泱泱乎表海之雄風。一旦有事,披肝膽,出死力,以捍衛鄉間,雖捐棄頂踵而不恤,”說明了滄州人民自古就尚義任俠。
  京杭大運河縱穿滄境,京濟、京大要道貫通南北。滄州、泊頭、莫州、河間、獻縣均為南北水旱交通要衝,為京、津、冀、魯、豫商品流通必經之地或商品集散中心,亦為官府巨富走鏢要道,故滄州鏢行、旅店、裝運等行業興盛。各業相爭,必握高強武技纔可立足。清末,“鏢不喊滄州”,已為南北鏢行同遵之常規。
  滄州係多民族地區。由於歷史原因,漢與滿、蒙古、回等少數民族曾發生過隔膜與誤解,但不快之事,逐漸融洽。民族之間的不快,促武術發展;民族融洽,又相互交流技藝,更推動武術之發展。如今,我國的武術已逐漸外傳,其中,滄州武術很受歡迎,少數民族武術以回族武術最盛。
  唐建科舉製,延續多代。至明中期,建武鄉試、武會試之製,清光緒二十七年(1901)纔行廢止。明清武科,對滄州武術發展亦有促進。此時武舉人、進士達 1800餘人。民國七年(1918),直隸督軍曹錕為擴充其勢力,在滄招募武士數十名到其武術營任教或當兵。此舉,對滄州武術發展具有推動作用。民國十七年(1928),滄籍國民軍陸軍上將張之江任中央國術館館長,大力提倡強身禦海,強種救國,滄州入館任教或深造者近百人。同時,省、縣建國術館或民衆教育館,倡導武術,“八式房”遍及滄境城鄉,習武者甚衆。滄州武林人士,一嚮註重內外交流。來滄授藝者,熱情款待。又有不少人周遊祖國南北,或設鏢局,或任鏢師,或於民間教徒,或入軍旅授藝,或尋師放友學技,或參加擂臺比武。霍殿閣被清末代皇帝愛新覺羅·溥儀聘為武師;王正誼助譚嗣同變法聲震京城;王子平屢勝外國大力士於擂臺之上;馬鳳圖、馬英圖傳藝於西北五省、區;佟存、佟忠義、張占魁、孫文勃、楊積善、劉振山、張殿奎、吳秀峰、盧振鐸、賈耀亭等授徒不下數萬,遍及十餘省、市。同時,又能吸取各地武技精華,充實滄州武林。因而,滄州武林門類和獨立之拳械技藝愈加豐富,許多拳械套路,經過提煉、改進、創新,獨具滄州特色。
  1949年10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誕生。中國共産黨和人民政府,視中華武術為優秀民族文化遺産,納入民族體育項目,滄州武術得到復興。自1953 年11月,天津全國民族形式體育表演大會以後,王子平、佟忠義、王金聲等被選入赴京表演團,在中南海為毛澤東、周恩來、朱德、陳毅、賀竜等國傢領導人表演,受很高評價。1956年,毛澤東主席接見。1960年,王子平及其女兒王菊蓉隨周恩來總理率領之國傢代表團訪問緬甸。同時,滄州武術運動員在滄州各級武術比賽及省和全國武術比賽中多人多次獲奬,對滄州武術之再興,均具巨大推動力。
  1966年至1976年,“文化大革命”期間,一些武林人士某些原因受到衝擊,一些拳譜和歷史文物被銷毀,滄州武術發展暫時受挫,而習武之風始終未息,有些佼佼者即功成於此刻。1979年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後,滄州武術再次振興。地、市及各縣相繼建立武術協會,建立、恢復、充實業餘體校武術隊,配備領導和
  教練人員,增添武術訓練設施。一些中小學開設武術課,編排武術操,民辦武術館、社,如雨後春筍,迅速蓬勃發展。同時,地、市、縣每年舉辦武術比賽,鼓勵先進,擴大傳播和交流。1983年,全面進行傳統武術挖掘整理的工作,獲得豐收。從而,傳統武術得以繼承和發揚,國傢規定套路得以廣泛傳播。滄州武術運動員參加省和國傢級比賽,多次名列榜首,有些被選入省和國傢武術組織或高等院校。滄州武林人士,還有的擔任省和國傢武術組織領導職務,有的為武術教授或高級教練。在滄州境內,習武者數十萬人,滄州“武術之鄉”名聲再振,1985年,河北省體委正式命名。
  滄州武術,一嚮被稱為“開放型”。隨着改革開放政策的貫徹,滄州武術,不僅愈來愈受國人喜愛,亦愈來愈受國際重視。在國內,邀滄籍武師前去授藝講學和派員來滄考察和習藝者,涉及20多個國傢和地區。
  滄州武林門類及獨立之拳、械,除失傳者外,計50餘種,有六合、八極、秘宗、功力、太祖、通臂、劈挂、唐拳、螳螂、昆侖、飛虎、太平、八盤掌、地躺、青萍劍、昆吾劍、闖王刀、瘋魔棍、二郎、苗刀、燕青,形意、戳腳、翻子、少林、埋伏、花拳、勉張、短拳、陰手槍、楊傢槍、太極、八卦遍布各地。
  滄州武術,流傳年深,支係日繁,又在不斷改進或創新,故雖一門類,而各支係套路多寡不一,拳械動作招式數量不一,演練速度亦不盡相同。但同一門者,其風格特點仍保留不變。
  滄州知名武術傢:
  王子平(回族) 佟忠義(滿族) 王金聲 吳秀峰(回族)馬鳳圖(回族)王正誼(回族)楊積善 賈耀亭
金絲小棗 Jinsixiaozao
  滄州金絲小棗
  一代文宗紀曉嵐的故鄉--滄縣崔爾莊鎮,近幾年車水馬竜,客商雲集,出現了前所未有的繁榮。原因是這裏建起了全國唯一也是最大的滄州紅棗專業批發市場。
  滄州紅棗又稱金絲小棗,歷史悠久,馳名中外,滄縣、獻縣交界處及其周圍是金絲小棗生産地,種植面積近百萬畝,年産量達10萬多噸。位於産區中心的滄縣崔爾莊是滄州紅棗的正宗代表,不僅棗質好、産量高,且以棗品經營為主導産業,紅棗、蜜棗、烏棗、醉棗、脆棗、保鮮棗、無核紅棗、無核蜜棗、棗茶、棗醬、棗汁等應有盡有,産品不斷嚮深加工、係列化發展。紅棗及其製成品已成為當地農民生存乃至翻番致富奔小康的主要生計。然而,銷售難卻一直睏擾當地經濟發展。多年經營紅棗,飽嘗其中酸甜苦辣並决心帶領村民致富的東崔爾莊黨支部書記張振中,經過較長時間觀察思索,作為一種嘗試,於1996年11月嚮村班子成員提出,在村北劃出一塊地用於紅棗集中交易。這一提議不僅得到村班子成員一致贊同,鎮黨委、鎮政府也全力支持。說幹就幹,僅用了3天時間,一座簡易市場就建成了。崔爾莊有了棗市,這消息像長了翅膀一樣迅速傳遍周圍村鎮,連獻縣、河間一代的棗農棗商也來此交易。2006年高峰期,市場日交易車輛達2500輛次,日上市量1800噸,成交量900噸,成交額400萬元。
吳橋雜技 Wuqiao Acrobatics
  "雜技之鄉"人們多以河北省吳橋縣素稱。據有關史料記載,吳橋雜技歷史最悠久。相傳,吳橋是孫武後代的封地。吳橋姓孫的人也確實不少,以孫姓命名的村就有前孫、後孫、牌坊村等不下十多個村。吳橋古城東南面是一群土丘傳說是孫臏與龐涓打仗時擺“迷魂陣”的遺址。土丘南面十裏處有個孫公廟村,村東有座孫公廟,廟裏供奉的塑像就是孫臏。吳橋人習武練雜技之所以早,據說與此有關。在這個縣發現的距今1400多年的一座古墓壁畫中,就有描繪馬術、倒立、蝎子爬、肚頂等雜技的畫面。吳橋人喜愛雜技這與他們過去的生活環境有關。吳橋縣位於古黃河下遊。西有大運河,東靠四女寺河,縱橫河流占去大片土地,且土地????鹼瘠薄,水災頻繁,又是歷兵戰亂之地,人民生活苦不堪言,人們在走投無路的情況下,衹好打個跟頭,變套戲法,耍耍大刀,玩玩猴子、巴狗之類的小動物,浪跡江湖、賣藝糊口。五十年代,周總理出訪西歐十四國時,所到之處,華僑中無不有吳橋雜技藝人,周總理欣喜贊道:“吳橋真不愧是雜技之鄉!”“雜技之鄉”因而得名。
  當地人們把雜技叫作“耍玩意兒”,民間流傳有:“上至九十九,下至纔會走,吳橋耍玩意兒,人人有一手。”可見,雜技在吳橋縣是十分廣泛和普及的。 吳橋的雜技藝術有很久遠的歷史,1958年,滄州吳橋縣小馬廠村出土的距今約1500年前南北朝東魏時期的古墓壁畫上,就描繪着倒立、肚頂、轉碟、馬術等雜技表演形象。但是,滄州吳橋雜技在全國享有盛譽則在元朝以後。在這之前,河南的雜技比較有影響,元朝建立後,首都由河南開封遷至北京,河北滄州吳橋雜技開始繁榮起來,影響越來越大,延續至今,已成為國內外公認的著名“雜技之鄉”。
  在吳橋縣境內,無論是村莊農捨,還是田間地頭,或是街頭院落,到處可以看到演練雜技的動人場面。勞動工具或生活用具,都可以當作演練雜技的道具。有些雜技世傢,從一兩歲起就訓練小孩子的雜技功底。2006年全縣有幾十個專業的或業餘的雜技團,演員1000多人。平時有一兩手雜技本領的人不計其數。 多年來,這個馳名中外的雜技馬戲之鄉,培養出了一大批技藝精湛的專業演員。北京、瀋陽、天津、哈爾濱、重慶、昆明、太原、廣州、西安、武漢等全國50多個雜技馬戲藝術團體中,有許多演員來自吳橋。其中,有不少人已成為在國內外享有盛名的雜技表演藝術傢。如中國雜技協會副主席、被譽為“雜技藝術之花”的武漢雜技團團長夏菊花,她的家乡就是吳橋。中國人民解放軍瀋陽軍區雜技團的王喜福,他主演的“空中吊子”、“晃板”、“椅子頂”等節目,得到國內外觀衆的好評,並錄製成影片播放。著名雜技表演藝術傢邊雲明,1956年隨中國雜技藝術團到印度、印度尼西亞、緬甸訪問演出時,他主演的“蹦床飛人”、“杠桿定車”等,為祖國贏得了榮譽。1981年,河北省雜技團到墨西哥等4國演出,主要演員大多數來自吳橋。他們的精彩表演受到國外朋友的贊揚。
  另外,吳橋雜技大世界江湖文化城有一個清幽的雜技小院“鬼手居”,“鬼手居”裏有一位身懷絶技的老人王寶合。別看他瘦小幹枯,卻將簡單而古老的中國雜技演繹得出神入化:兩個白瓷碗、三個海綿球,他能變幻出任誰也參不詳猜不透的“三仙歸洞”;他能靠“縮骨軟功”把一件嬰兒小襖穿在身上,裏面還能塞進三個啤酒瓶;還有那針針綫綫,放在嘴中,穿成一串,就是聞所未聞的“口中穿針引綫”。三大神功成就他“鬼手”威名,也使他成為國傢最近剛剛評定的雜技類“非物質文化遺産傳承人”。
滄州名人
  滄州轄境古屬燕齊,民風以醇厚勤勞、尚義任俠著稱。遠在春秋戰國時期,就有“武建泱泱”之譽。歷代薪火相傳,武風沿襲不衰,到清末民初,達於鼎盛,有 “小梁山”之稱。據志書記載,僅明、清兩代滄州就出過武進士、武舉人1937名,丁發祥、竇爾敦即為清初武功蓋世的武術名師。
  近代,列強侵凌,為驅寇報國,維護主權,滄州傳藝習武風靡城鄉:衆多武林精英傳德授藝。張之江任館長的南京國術館,曾有52位滄州拳師先後在館任教。霍元甲、霍殿閣、王子平、佟忠義、王正誼(回族,綽號大刀王五)李鳳山(燕子李三)等名師豪傑,即為滄州在南北鏢行贏得“鏢不喊滄州”的威名,又為禦辱鎮邪、弘揚國威、光大中華武術作出突出貢獻,被譽為武林師表和民族的驕傲。
  精武會創始人“霍元甲” 武術大師“王子平”(回族) 武術大師“佟忠義”
  新中國成立以後,滄州武術如古樹逢春,老將寶刀不老,新秀層出不窮,枝繁葉茂碩果纍纍。
  滄州武術拳種流派衆多,特色鮮明,源起或流傳於滄州的有八極、劈挂、六合、燕青(迷蹤)、明堂、太祖、功力、螳螂、等52種,占全國拳種的40%。滄州武術既有大開大合的勇猛氣勢,又有推撥擒拿的絶技巧招,講究實戰,具有鋼猛剽悍、力度豐滿、長短兼備、樸中寓鮮的風格特點。
  原中央國術館館長“張之江” 之江委員:惠書早已收到,本想約談,因循為果。近日查詢,知先生已返上海,衹好留待將來了。先生熱忱愛國,如有所見,尚望隨時賜教。順致敬意。
  毛澤東
  一九五五年二月十一日
  武術大師
  “郭長生” 劈挂通臂拳大師
  “ 韓俊元” 北京亞運會銀牌得主
  “劉振嶺” 中華武林百傑
  “ 劉述來”
  張申府(1893年--1986年),1893年6月15日出生在河北河間府獻縣小垛莊(現屬滄縣杜生鎮),中國共産黨三個主要創始人之一。張國燾由他介紹進入北京共産主義小組。周恩來加入中國共産黨的介紹人。又與周恩來一起介紹朱德加入中國共産黨。1924年退出中國共産黨。1931年張申府任清華大學哲學係教授,九一八事變後,他經常利用講壇宣傳愛國主義,並投身於抗日運動,參加了一二九運動的遊行。1937年盧溝橋事變後,張申府到了武漢,1938年7月,國民黨在漢口召開了國民參政會一屆一次大會,張申府與“救國會”的瀋鈞儒等六人被聘為第一屆參政員。1942年申府加入民主政團同盟,並任中央黨委。1946年1月他出席了在重慶召開的政治協商會議。1947年初,他回到北平,1948年寫了一篇《呼籲和平》的文章,受到共産黨人和民盟領導人的批判。 1957年被認為是右派分子,1960年摘帽。他在文革中受到衝擊,直到1979年纔獲徹底平反,後任第五、六屆全國政協委員,1986年辭世,享年93歲。
  漫畫傢 趙文彬,1940年生於瀋陽,祖籍河北省辛集市圈頭村。1966年畢業於天津美術學院。中國美術傢協會會員,河北省漫畫研究會顧問,滄州市畫院專業畫傢,一級美術師。曾任河北省第五屆政協委員。
  出版有《趙文彬漫畫選》、《漫畫魯迅作品故事新編》。作品《榮與辱》獲第七屆全國美展銅牌奬。在全國各級報刊發表國畫、漫畫、雜文作品3000餘篇,並多次獲奬。
  篆刻傢 李永安,一九四八年生,河北河間人。
  自幼喜好書畫篆刻,猶擅長竹刻。曾得到我國著名刻字藝術傢權希軍、孫鐵寶先生的言傳心授。他在繼承了我國傳統的刻字技術外,又不斷自出機杼、獨創新意,使其竹刻作品首次參賽,即入選河北省第二屆刻字展。之後,其竹刻技藝日益精湛與完善,作品又於一九九七年榮獲“全國第三屆刻字展入選作品”之美譽。《滄州晚報》和滄州電臺等媒體曾多次對其進行采訪和報道。
  除竹刻之外,李永安的根雕作品亦不同凡響。其根雕或怪離奇異,或簡易直觀,所有作品均突出“神”、“韻”二字,正如李君所言,“根雕貴在:形靠神顯,韻於神中。如此方可栩栩如生。”
  歷史文化名人
  張之萬 張之洞 鄭 愔 馮 道 紀 昀 馮國璋
  李奉璋 馬玉林 劉連升 薑 蘋 於世海
  朱佩蘭 徐海雲 馬少山 馮金秀 孫楷弟
  梁達子 韓茂春 筱翠雲 張治友 劉仁和
  倫金蘭 冀桂雲 李桂雲 趙春亭 侯若一
  董興竜 李蘭舫 張恩城 趙心水 毛 萇
  賈墨橋 吳 珍 馬建功
  滄州畫傢
  滄州現有全國美協會員14人省美協會員132人市級會員150人具有正高級職稱的畫傢7人副高職畫傢14人。
  在市委和市政府的關懷和支持下,建有專職美術創作研究機構-“滄州畫院”和“滄州市美術傢協會”負責全市的美術創作和組織工作,滄州的美術創作蓬勃開展碩果纍纍。近年來曾有45幅作品在全國獲奬,210幅作品在國際展覽及省展獲奬,出版畫集16部,滄州畫傢已逐漸成為國內外有影響的美術創作群體。
  丁寶中(工筆畫傢) 馬剛
  (油畫傢) 馬洪彥(油畫傢) 王玉池
  (山水畫傢) 王國棟
  (國畫傢)
  尹默
  (國畫傢) 田雲鵬(工筆畫傢) 田玉洲
  (國畫傢) 葉洪峰
  (油畫傢) 米春茂(工筆畫傢)
  劉春竜
  (油畫傢) 蘇錫超
  (山水畫傢) 李維學
  (國畫傢) 林鴿
  (油畫傢) 楊洪英
  (油畫傢)
  黃玉忠
  (插圖連環畫) 康連順
  (油畫傢) 廉寬宏
  (山水畫傢)
  滄州的四個方言區
  滄州的文化結構不是單一的,滄州有四個方言區,南部東部屬漢語官話係統次魯方言區,中部是本土方言區,北部屬天津次方言區,西部則屬華北官話係統冀中土話群,依這四個方言區也形成了形態不盡相同的文化板塊。一條縱貫全境的京杭大運河,既是一條南北交通大動脈也是一條文化的傳輸帶,使滄州的地緣文化較早接受了先進文化的浸染,同時,海洋文化與內陸平原文化的融合、齊魯文化與燕趙文化的交匯,更形成了滄州人文性格中最突出的因素。
旅遊名吃 Tourism cuisines
  來滄州必須吃的有羊腸子湯(滄州)、驢肉火燒(河間)、霞口水餃(黃驊)等。
  滄州鐵獅子滄州鐵獅子
  滄州鐵獅子,當地又稱作“鎮海吼”,它位於滄縣舊州城內,坐落在原開元寺前。關於鐵獅子的確實來歷,有許多說法,古今不一。據《滄縣志》記載,相傳周世宗北徵契丹罰罪人所鑄,“以鎮州城”。可是,後來的考據傢分辯說,周世宗素不信佛,罰罪之說不足信。流傳廣泛又比較合乎情理的,是當地一個有名的傳說。古時滄州一帶濱臨滄海,海水經常泛濫,海嘯為害,民不聊生,當地人為清除這無情的水患,自動集資捐錢,請山東有名的鑄造師李雲鑄此獅以鎮遏海嘯水患,並取名“鎮海吼”。獅身外面鑄有捐錢者的姓名,一般認為此說比較可信。
  鐵獅精巧的鑄造工藝,確係我國鑄造工藝的一大珍品。但是,這件總重3萬公斤的鐵獅是如何鑄造的呢?據研究,這是古人采用一種特殊的“泥範明鑄法”,分節疊鑄而成的。鐵獅腹內光滑,外面拼以長寬三四十釐米不等的範塊,逐層壘起,分層澆註,共用範544塊拼鑄而成。憑1000多年前的手工冶鑄技術,能鑄造出如此龐然大物,足見其製模、冶煉、澆鑄工藝是相當高的,充分顯示了我國古代鑄造工藝的高度成就。
  1957年春天,一位蘇聯專傢來滄州參觀考察,當他看到鐵獅子威武凜然的形象和豪邁磅礴的氣勢時,非常欽佩並贊嘆中國古代勞動人民和工匠的聰明才智。但當他發現由於多年風雨剝蝕,鐵獅多處傷殘,特別是因下巴損壞殘缺影響鐵獅造型時,感慨地說:“這樣的珍貴文物堪稱國寶,如果在我們國傢是要受到加意保護的,我要天天去看它一趟,因為它可以引為國傢和民族的驕傲。”
  南皮石金剛
  南皮石金剛 南皮縣的兩尊唐代雕刻石金剛,身披鎧甲,形如武將,怒目而視,在金剛亭內東西相嚮而立。石像雕工精緻,鎧甲浮雕雲竜,造型威武雄壯,神色飛舞,為古代石雕藝術珍品,是河北省文物保護單位.
  北距滄州47公裏的南皮縣城東北有兩尊唐代雕刻的石金剛。這兩尊雕像立在金剛亭內,東西相嚮而立,身披鎧甲,形如武將,怒目而視。東像雙手合十胸前,兩臂托鐧,西像兩手扶鐧杵地。石像連同石座總高2.96米,雕工精緻,鎧甲浮雕雲竜,造型威武雄壯,神色飛舞,為古代石雕藝術珍品,是河北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石金剛所在的地方,原為興化寺,興化寺為明朝所建。據傳,在建興化寺的時候,從寺前水坑中挖得兩尊石金剛,置於興化寺山門之內,後因兵燹,寺宇倒塌,僅存下石金剛。據縣志載:“識者以藝術考之,為唐代所造。”1964年南皮縣重修金剛亭,亭三面環水,池岸柳樹成蔭,環境清幽,石金剛置於亭中,以供觀賞。
  東光鐵佛寺
  東光鐵佛寺
  鐵佛寺,位於滄州市偏西南60公裏處的東光縣城內,素有“滄州獅子景州塔,東光縣的鐵菩薩”而聞名遐邇。據《東光縣志》記載,鐵佛寺原名“普照寺”,始建於北宋開寶五年(公元973年)。現“鐵佛寺”匾為原全國政協副主席、中國佛教協會會長趙樸初所題。鐵佛寺由山門、天王殿、大雄寶殿及東西配殿組成。大雄寶殿正中的釋迦牟尼佛為鐵鑄,高8.24米,重48噸,是我國最大的座式鑄鐵佛像。
  北宋從太祖開寶到至道年間,大雨頻繁,洪水泛濫,死傷者無數。人們為了乞求神力,决定鑄塑鐵佛,以鎮天災。吳橋鎮有一位張鐵匠,帶領數百名工匠,支起百餘盤熔爐,化開鐵水,鑄成鐵佛。百姓又為鐵佛建起廟宇,題名“普照寺”,意為鐵菩薩金光普照東光。原普照寺殿後有千佛閣,鐘鼓樓於兩側。
  青縣盤古廟
  地處青縣城南6公裏有村曰“大盤古”,村西有座盤古廟。盤古廟始建於元世祖至元十五年(1278年),明弘治和崇禎年間曾重修,清康熙二十七年(1688年)因河流衝刷,設於秋祠西南重建,均有碑記。據文獻記載和民間傳說,當年的盤古廟狀似北京的故宮三殿,石、磚、木結構,琉璃瓦蓋頂,金碧輝煌,蔚為壯觀。前殿高三丈六尺,象徵一年360天;臺階18級,為18層地獄之說;飛檐椽子108根,按36天罡、72地煞而布;每根椽頭係銅鈴一枚,照工、商、角、徵、羽五音而置,有所謂“風搖鈴響天動樂,光照殿頂地生輝”之說。殿內有身披樹葉,手托日月的鐵鑄塗金盤古像,高一丈零八寸。中殿塑有南海觀音像,股坐蓮盆,金童玉女立兩側。後殿設老君、孔子、竜王三塑像,殿前有合抱粗的合歡樹兩株,殿後鐵磬懸於古槐。可惜盤古廟在1947年毀於戰火。九十年代,當地群衆組織起來修復盤古勝跡,以滿足來此朝聖拜祖的人流尋訪。
  大盤古村位於黑竜港河(古黃河故道)西岸。其南有小盤古村,皆因相傳盤古在此定居而得名。傳說,大禹治水的時候,在這裏發現了盤古墓。大禹對開天闢地的盤古氏十分崇敬,首先把盤古墓修好,又修了享堂祭殿,然後留下200戶人傢,100戶守墓,100戶看殿。人們把看殿的這100戶人傢叫大盤古村,那100戶守墓的人傢叫小盤古村。據說這兩個村名就是從那時留下來的,至今已5000年了。
  那麽,盤古為什麽選擇此處定居呢?據青縣民間傳說,盤古開天闢地後就開始漫遊天下,這一天漫遊到青縣,見天懸日月星辰,地綴水陸山川,又見這裏高崗鬆柏河邊柳,平地瓜果兼五穀,百花爭豔蜂蝶舞,鳥唱高枝魚浮遊,可謂草肥水美,木秀花香,於是便擇此定居。盤古氏帶領其傢族墊臺築巢,造房建屋。一日在挖坑取土時,正巧挖至海眼,立時泉水噴涌,遂成為後人所稱的“盤古潭”。在歷史上,盤古潭邊曾蒼鬆翠柏,高達數丈,遊人詠其“潭波擊碎月,鬆柏捲青天”。潭內常年泉水滿塘,深不見底,且魚蝦繁多,故有“百網百魚”之說,百裏皆聞其名。 盤古的後裔不僅在這裏修建了盤古墓、盤古村,還修建了盤古溝、盤古港等。
  傳說盤古九月初九生日,三月初三歸天,於是盤古廟設一年兩度廟會。每年春節一過,各地商賈雲集而來,搭棚、占地、備貨、洽談,籌備三月三廟會;廟會一散,主持僧就擡着木雕盤古像出來行雨。待透雨落下後,農民們搶種早熟莊稼。秋天,不待莊稼收割完,全國各地商賈又蜂擁而來,籌備九月初九廟會,屆時又是一番熱鬧景象:善男信女,寺院僧道,五行八作,泛舟騎馬,雲集而來。
  觀音寺
  觀音寺在河北省滄州市青縣大孝子墓村,位於青縣城西南20公裏。東臨渤海,西眺省會,南控齊魯,北鎖幽燕,地理位置優越。東傍京滬高速公路一公裏,南 匯滄保高速公路二公裏,交通發達。從大孝子墓觀音寺發往青縣城的班車,每30分鐘一趟;發往滄州市的班車,每15分鐘一趟;每天早晨有直達天津、北京、保 定、石傢莊的班車,出行方便;京滬鐵路、京九鐵路左右蜿蜒,實為旅遊理想之地。
  “孝”為中華民族文明千古之傳統美德,大孝子墓村以一麯孝子壯歌驚天地、泣鬼神,亙延數百載,聲振華北,名揚四海。座落於大孝子墓村的觀音古剎更是聲震遠播,孝子墓與觀音寺一體同輝,歷為文人墨客觀瞻憑吊,詩文會友之處。前人有詩曰:
  《旌於孝子墓》
  留插鬆楸荒壠邊,煢煢苫塊歷三年。
  盡傷荼蓼心中苦,縹緲君灬(xun,音熏)蒿鼎內煙。
  伏臘兔狐同野穴,晨昏鳥雀共林巔。
  嗟予空抱終生恨,羨爾高風意惘然。
  《遊觀音古剎》
  東瀕大海西臨澗,南控齊魯鎖幽燕。
  滄青自古稱要津,拱衛京畿事悠關。
  民性淳樸仰書香,忠泣神鬼孝驚天。
  古剎歷代高僧棲,名播天下譽津南。
英文解釋
  1. n.:  Cangzhou City
近義詞
滄州
相關詞
河北教育中學校園地區拳術國術
武術臺灣人物八極拳學校高中一中重點高中
滄州一中文化遺産名勝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武俠體育中醫行政區劃
地理地名縣市更多結果...
分類詳情
張開吳橋縣張開新華區張開運河區張開滄縣張開獻縣張開河間市
張開任丘市
張開孟村回族自治縣張開東光縣張開黃驊市張開南皮縣
張開肅寧縣張開????山縣張開青縣張開泊頭市
張開海興縣清真寺武術之鄉雜技之鄉
南大港濕地清真北大寺千童祠古貝殼堤
滄州舊城杜林登瀛橋郛堤城媽祖廟
慶雲文廟文廟大成殿張計天主教堂滄州文廟
東光鐵佛寺武帝臺莫州扁鵲廟南皮石金剛
紀曉嵐墓吳橋雜技藝術節獻縣漢墓群吳橋雜技民俗風情園
張宗禹墓獻縣單橋石橋泊頭清真寺滄州武術節
金剛亭滄州武術院齊堤歧口炮臺
善人橋慶雲泰山行宮盤古古廟滄州市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