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示地圖 |
|
|
詩人: 蘇軾 Su Shi
吾傢蜀江上,江水緑如藍。 爾來走塵土,意思殊不堪。 況當岐山下,風物尤可慚。 有山禿如赭,有水濁如泔。 不謂郡城東,數步見湖潭。 入門便清奧,怳如夢西南。 泉源從高來,隨流走涵涵。 東去觸重阜,盡為湖所貪。 但見蒼石螭,開口吐清甘。 藉汝腹中過,鬍為目眈眈。 新荷弄晚涼,輕棹極幽探。 飄搖忘遠近,偃息遺佩篸。 深有龜與魚,淺有蠃與蚶。 曝晴復戲雨,戢戢多於蠶。 浮沉無停餌,倏忽遽滿籃。 絲緡雖強緻,瑣細安足戡。 聞昔周道興,翠鳳棲孤嵐。 飛鳴飲此水,照影弄毿毿。 (此古飲鳳池也。)至今多梧桐,合抱如彭聃。 彩羽無復見,上有鸇搏AA12。 嗟予生雖晚,考古意所AA13。 圖書已漫漶。 猶復訪僑郯。 《捲阿》詩可繼,此意久已含。 扶風古三輔,政事豈汝諳。 聊為湖上飲,一縱醉後談。 門前遠行客,劫劫無留驂。 問鬍不回首,毋乃趁朝參。 予今正疏懶,官長幸見函。 不辭日遊再,行恐歲滿三。 暮歸還倒載,鐘鼓已AA4 AA4 (音諳)。 |
|
詩人: 陳傑 Chen Jie
重遊如隔世,露雨暗池臺。 蓬島又淺水,昆明幾劫灰。 蒼鵝飛底去,白雁集何來。 萬古南州土,荒祠一造哀。 |
|
詩人: 李覯 Li Gou
古郡城池已瞰江,重湖更在郡東方。 水仙坐下魚鱗赤,竜女門前橘樹香。 路絶塵埃非灑掃,地無風雨亦清涼。 使君待客多娛樂,衹有醒時覺異鄉。 |
|
詩人: 尼妙雲 Ni Miaoyun
山環湖水水環山,短艇白鷗窗幾間。 野外更將供給到,飽參著得十僧閑。 |
|
請鑒賞:
|
|
在湖北省武漢市東郊。為楊汊湖、湯林湖、郭築、喻傢湖、牛巢湖等的總稱。面積33平方千米。碧波萬頃,風景秀麗。景區面積87平方千米〓南多山,有珞珈山、洪山、磨山等;湖東建有療養院和休養所;湖西風景最為集中,有水雲鄉、聽濤軒、行吟閣、長天樓、九女墩等景點;湖心有湖光閣。為全國重點風景名勝區。 |
|
湖名。在 湖北省 武漢市 武昌 東郊,為 楊汊湖 、 湯林湖 、 郭鄭湖 、 喻傢湖 、 牛巢湖 等的總稱。全部面積87平方公裏,其中水面33平方公裏。碧波萬頃,山容水態,為著名風景區。其四周:湖南,山巒吐秀,在 洪山 、 磨山 、 珞珈山 一帶有科學研究機構、植物園和武漢大學等;湖東,叢林含翠,建有療養院、休養所;湖北,蘆荻蒼莽,漁捨井然;湖西為遊覽中心,建有運動場、博物館和紀念 屈原 的 行吟閣 、紀念 太平天囯 女戰士的 九女墩 ,以及 魯迅廣場 等;湖中心則有高聳的 湖光閣 。 |
|
東湖聯繫方式地址:武漢市武昌區東郊。
郵編:430000東湖投訴電話武漢市旅遊投訴電話:027—82855773
湖北省旅遊投訴電話:027—87124701
國傢旅遊投訴電話:010-65275315東湖景區榮譽aaaa級景區東湖門票價格磨山景區:40元,聽濤景區:30元東湖節慶活動每年2月初(春節前後),中國武漢梅花
東湖荷花節
東湖櫻花節
東湖夏日風情節
東湖最佳旅遊時間到武漢旅遊以春秋兩季為宜,春天(3、4月間)可以到位於武昌珞珈山上的武漢大學校園裏賞櫻;秋天則適合到東湖湖畔的行吟閣下勉懷大詩人屈原。
東湖導遊圖東湖美食暢遊東湖以後你可以在聽濤酒傢、湖濱客捨、碧波賓館、湖畔餐廳等景區賓館和餐飲點就餐,享受美味佳餚,在這裏你可以品嚐到東湖的名吃名點。其中有茅臺武昌魚(以名貴的樊口鯿魚為主料,輔以茅臺美酒,外形美觀,色澤金黃明亮,酒香四溢,肉質細滑,鮮嫩爽口)桔頌餅(色紅黃,外形圓潤,極似江南柑桔。口味酸甜,綿軟醇厚,為營養佳品)等數十種美味佳餚。
此外,東湖周邊還有翠柳賓館、水榭餐廳、泰錦酒樓、亢竜太子軒等著名的餐館、酒樓。
東湖住宿東湖風景區內外有各類檔次的賓館、酒店可供遊客住宿。
碧波賓館:
碧波賓館位於磨山西麓,由一組具有江南水鄉特色的仿楚園林建築構成。它靠山面水,依山就勢,高低錯落,黃瓦白墻,緑樹掩映,風景旖旎。賓館是一座三星級涉外旅遊賓館,擁有客房120間,床位300個,分為豪華套間、套間、標準間、普通間等,還設有5個功能齊全的會議廳。整個賓館環境幽雅,是旅遊、會議、培訓的最佳場所。
預訂熱綫:87510022
湖濱客捨:
位於聽濤景區內,臨水而建,是以陶鑄別墅為主體建築的花園式賓館。客捨為挂牌三星,擁有120個床位、4個會議室、餐廳、商務中心等設施。賓館內環境雅緻,空氣清新,花紅柳緑。住在賓館內,推窗戶可賞東湖晨曦、湖光山色,掩窗可聽波濤拍岸,是休閑度假、商務會議的絶佳去處。
地址:東湖聽濤風景區音樂噴泉旁
預訂熱綫:86793762
梨園大酒店
地址:省電力大廈旁
電話:86772021
弘毅大酒店
地址:水果湖雙湖橋旁
電話:67819888東湖購物到武漢來其實不用買東西帶回去,現在的商品流通很發達,當地賣的東西別的地方也都有;而傳統的土特産比如青山牌的麻烘糕、孝感麻糖之類的食品,以現在多數人的口味來看並不好吃,但除了這些東西以外,可以被稱為是武漢土特産的東西差不多也就沒有了。
如果你想去逛逛街,那麽漢口有不少繁華的商業路段,像漢正街、大夾街、六渡橋等地都是商傢集中的街區,特別是漢正街,這是一條在全國都有名的商業街,以價廉物美而聞名,但是也得貨比三傢,小心買到“水貨
東湖交通東湖風景區地處武漢市城區,機場、車站、碼頭與景區毗鄰,交通便捷,距武昌火車站8公裏,距長江武漢關碼頭12公裏,距武漢天河機場30公裏。
市內有10多路公交車通達東湖風景區,其中直達東湖磨山景區的公交車有515、36、402、401、413路;直達東湖聽濤景區的公交車有8路電車、14、102、537、578、605、701、712、411、108;景區內配有索道、電瓶車等特色交通工具。
東湖玩法觀光、休閑
東湖位於武昌東郊,取其方位命名為東湖風景區,現為國傢級風景區,由郭鄭湖、水果湖、喻傢湖、湯湖、牛巢湖五個湖泊組成。它是一個自然湖,自然環境優越,在4.8萬畝的水域中,生長着魚類十八科六十七種,淡水魚中以武昌魚最為名貴。武昌魚是鯿魚的一種,是鄂州市梁子湖的特産,鄂州古稱武昌,所以俗名為“武昌魚”。東湖年産魚500餘萬斤。
東湖主要遊覽點為寓言園,音樂噴泉,行吟閣,長天樓,九女墩,湖光閣,磨山新景區。
寓言園是全國第一座以中國古代寓言故事為題材的雕塑園,位於東湖聽濤區的南端,占地4.4公頃,已建成“狐假虎威”,“愚公移山”,“自相矛盾”等十一組寓言雕塑。行吟閣位於東湖西北岸中部的小島上,1955年修建,它四面環水,由荷風、落羽兩橋與陸路相連。閣名出自《楚辭.漁父》:“屈原既放,遊於江潭,竹吟澤畔”。閣係鋼筋混凝土仿木結構,高22.5米,平面呈正方形,三層四角攢尖頂,古色古香。行吟閣雄健俏麗,頗富民族風韻。閣前立屈原全身塑像,像高3.6米,基座高3.2米,造型端莊凝重,屈原翹首嚮天,款款欲步。
屈原名平(公元前340-前278年),戰國時期秭歸人,是一位傑出的政治傢,偉大的愛國詩人。初輔楚懷王,做過三閭大夫。他嚮楚懷王提出一係列正確的的治國方針,對內實行“舉賢授能”的進步政策,對外實行“聯齊抗秦”的戰略主張,使楚國雄踞南方,一度強盛,後遭小人讒言離間,楚懷王疏遠屈原,將其放逐漢北。楚襄王繼位後更加昏庸,將屈原放逐到更遠的江南,永遠不得過問朝政。公元前278年,秦國攻破楚國都城,在江南過了二十年流浪生活的屈原,已是六十二年,他目睹國破傢亡,滿懷悲憤,於農歷五月初五,投汩羅江而死。長天樓,是一所具有民族特色的宮殿式建築,1956年修建,為磚木水泥結構,翠瓦飛檐,分上下兩層,面闊七間,進深兩間。全樓可容納千人同時就餐品茗,遊人憑窗遠眺,碧波萬頃,有“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之感。
九女墩,位於東湖西北小山丘上,相傳太平天國占領武昌時不少婦女參軍,後清軍攻陷城池大肆屠殺,有女兵九人,壯烈犧牲。鄉人仰慕她們的英烈,將其遺骨合葬於此,因避清廷迫害,故不稱墳而稱墩。1956年,湖北省將此定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湖光閣建於湖心小島上,由十裏長堤與陸地相連,原名“中正亭”,1931年為紀念蔣介石五十壽辰而建,後改稱“湖光閣”。閣為三層六面,飛檐緑瓦,登閣四顧,遊船輕移,景象萬千。霧日,水天一色,湖光高閣,似蓬萊仙境,無不令人嚮往。
磨山位於東湖東岸,三面環水,六峰相連,山水相依,素有“十裏長湖,八裏磨山”之稱。山北有以楚文化為內涵的楚文化遊鑒區;山南有以湖水地區植物為主的十三個植物專類園;西部山頭有紀念朱德為東湖題詞的朱碑亭。磨山景區從北開始,依次建有楚天極目、天台晨曦、常春花苑、朱碑聳萃等四景。是武漢市民假日休閑的好去處。 |
武漢東湖風景區 Wuhan East Lake Scenic Area |
所在地區 湖北
面積 30平方公裏
深度 最大深度4.66米,平均深度2.48米
容積 1.24億立方立米
成因類型 衝積淤積湖
武漢東湖風景名勝區位於武漢市城區的內環與中環之間,景區面積81.68平方公裏,其中湖面面積33平方公裏,不僅是中國最大的城中湖,還是毛澤東同志在解放後除中南海外居住時間最長的地方。東湖1982年被國務院列為首批國傢重點風景區,每年接待中外遊客200萬人次,1999年還被國傢授予“全國文明風景旅遊區示範點”,2000年成為國傢首批AAAA級旅遊景區,2002年又通過ISO14001環境管理體係認證。
東湖主要遊覽點為寓言園,音樂噴泉,行吟閣,長天樓,九女墩,湖光閣,磨山新景區,武漢植物園,湖北省博物館,湖北省藝術館等。周邊的著名大學有武漢大學、華中科技大學、中國地質大學、華中師範大學,這些學校風景優美。著名的寺廟有古卓刀泉寺。
寓言園是全國第一座以中國古代寓言故事為題材的雕塑園,位於東湖聽濤區的南端,占地4.4公頃,已建成“狐假虎威”,“愚公移山”,“自相矛盾”等十一組寓言雕塑。 行吟閣位於東湖西北岸中部的小島上,1955年修建,它四面環水,由荷風、落羽兩橋與陸路相連。閣名出自《楚辭.漁父》:“屈原既放,遊於江潭,竹吟澤畔”。閣係鋼筋混凝土仿木結構,高22.5米,平面呈正方形,三層四角攢尖頂,古色古香。行吟閣雄健俏麗,頗富民族風韻。閣前立屈原全身塑像,像高3.6米,基座高3.2米,造型端莊凝重,屈原翹首嚮天,款款欲步。
長天樓,是一所具有民族特色的宮殿式建築,1956年修建,為磚木水泥結構,翠瓦飛檐,分上下兩層,面闊七間,進深兩間。全樓可容納千人同時就餐品茗,遊人憑窗遠眺,碧波萬頃,有“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之感。
九女墩,位於東湖西北小山丘上,相傳太平天國占領武昌時不少婦女參軍,後清軍攻陷城池大肆屠殺,有女兵九人,壯烈犧牲。鄉人仰慕她們的英烈,將其遺骨合葬於此,因避清廷迫害,故不稱墳而稱墩。1956年,湖北省將此定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湖光閣建於湖心小島上,由十裏長堤與陸地相連,原名“中正亭”,1931年為紀念蔣介石五十壽辰而 建,後改稱“湖光閣”。閣為三層六面,飛檐緑瓦,登閣四顧,遊船輕移,景象萬千。霧日,水天一色,湖光高閣,似蓬萊仙境,無不令人嚮往。
磨山位於東湖東岸,三面環水,六峰相連,山水相依,素有“十裏長湖,八裏磨山”之稱。山北有以楚文化為內涵的楚文化遊鑒區;山南有以湖水地區植物為主的十三個植物專類園;西部山頭有紀念朱德為東湖題詞的朱碑亭。磨山景區從北開始,依次建有楚天極目、天台晨曦、常春花苑、朱碑聳萃等四景。是武漢市民假日休閑的好去處
東湖湖山秀美、岸綫麯折,島渚星羅,磨山、楓多山、吹笛山,共34座山峰緊緊環繞東湖碧水。據統計,這裏有雪鬆、水杉、樟樹共396種、300餘萬株,被人們稱為緑色寶庫,這裏更是鮮花的海洋,奇花異卉比比皆是,一年四季香飄不斷,最具東湖特色的花卉有梅花、荷花、桂花等十幾種,其中梅花建有專門觀賞園林,面積800餘畝,園內培育種植了301個品種的近萬株梅樹,是中國第一大梅園。世界梅花品種進行了3次登錄,共登錄200個品種,其中東湖梅園就占了142個。東湖在梅花、荷花的品種、科研成果、觀賞價值都居全國領先地位,故中國花卉協會將“中國梅花研究中心”與“中國荷花研究中心”都設在東湖。東湖還建有世界三大櫻花園之一的東湖櫻花園,全國第一座寓言雕塑園,以及鳥類的樂園——鳥語林等多種景園100多處。
東湖一年四季風情萬種,優美的自然風光使其春來山明水秀、鳥語花香;夏來萬人湖濱戲水,南國海濱風光;秋來楓葉滿山紅遍,桂花十裏飄香;鼕來萬千候鳥,滿湖覓食歡唱。
近年,東湖又新建成了楚風園、疑海沙灘浴場、親水平臺、東湖新三景、劉備郊天壇等多處新景觀,其中疑海沙灘浴場為全國最大的內陸海沙泳場。還改善了風景區的配套基礎設施、服務設施和娛樂設施,構成了景區內遊、行、吃、住、娛、購一條竜的完善體係,在發展大東湖景區的同時,形成了有區域特色的聽濤水上娛樂遊覽區、磨山楚文化遊覽區、落雁生態休閑遊覽區,以及環東湖文化景觀群等。
1982年,東湖以武漢東湖風景名勝區的名義,被國務院批準列入第一批國傢級風景名勝區名單。
生態特徵
東湖處於富營養化狀態,並嚮嚴重富營養化發展,超標參數是總磷、凱氏氮和生化需氧量。湖中浮遊動植物、底棲動物及水生植物不僅種類繁多,而且數量大,為漁業養殖提供了豐富的餌料,湖區年漁獲量在千噸以上,此外,湖濱淺水帶還有蓮藕、菱角及其他經濟作物生長,是武漢市魚類等的副食品基地之一。東湖魚産量的水平在1972年以前是相當低的,72年以後采取合理放作、提高捕撈效率等措施,漁獲物逐年上升,80年代後魚産量達1000t以上,東湖的漁獲物中絶大部分是人工放養的魚類,湖裏自然繁殖或從長江經青山港進入湖區的非放養魚類僅占很少。
形態描述
東湖形似衆多湖叉的倒“U”,包括東湖、沙湖和青山港所構成的東湖水係的主體,它由多個子湖組成,全湖岬灣交錯、湖岸麯折,大小岬灣120餘個;面積33 km2,容積1.24億立米,平均深度2.48米,最大深度4.66m,湖泊直綫長度11.5km,最大寬度8.1km,平均寬度2.9km,岸綫全長11.5km;南部主要由泥盆係石英砂岩、粉砂質細粒砂岩及細礫砂岩組成,湖東西崗狀平原由棕黃色或黃褐色粘土、砂質粘土組成,西北部衝積、淤積平原由砂、亞粘土及淤積泥質粘土組成;東湖原為敞水湖,通過青山港與長江連接,其水位變化受漲落的製約。
交通
東湖風景區地處武漢市城區,機場、車站、碼頭與景區毗鄰,交通便捷,距武昌火車站8公裏,距長江武漢關碼頭12公裏,距武漢天河機場30公裏。
市內交通:有10多路公交車通達東湖湖風景區,其中直達東湖磨山景區的公交車有515、36、402、401、413路;直達東湖聽濤景區的公交車有8路電車、14、102、537、578、605、701、712、411、108;景區內配有索道、電瓶車等特色交通工具。
相關詩歌
淺吟東湖
(一) 東湖春麯
——揚 眉
是神奇的力量在召喚,
還是迷人的情愫在牽連,
我來到了江上三鎮。
是美麗的倩影在浮現,
還是熠熠的目光在凝視,
我來到了江邊東湖。
早春的風尚有些涼意,
鵝黃的嫩柳就飄曳起柔柔的絲,
似乎是女兒撩人的絨發,
癢着男孩的脖頸。
那輕巧的燕子呢喃着柔柔的細語,
傾訴着相依的戀情,
在柳簾珠幔間穿梭着烏木的梳子,
整理着被風吹散的長發。
清色的湖水涌着玉潤的波,
載着衫木的小舟拍打着赫色的條石。
白色的霧靄漫着棉絮的絨,
夾着花草的氣味籠罩着竹林間的路。
輓着伊人信步在櫻花樹下,
那粉色的櫻花怒放在枝椏,
似爭春的蝶吮吸着樹上的汁液,
將遒勁的桿壓彎。
輓着伊人小心地走在青石板橋,
那清晰的水面纔有尖尖的荷角,
探出墨緑的頭迷惑着望着四周,
癡呆着仰着頭。
輓着伊人漫步在山丘林崗,
那鐵色的梅樹彎麯着蒼老的枝桿,
吐出嫩緑的葉芽恬淡在水霧中,
靜靜的享受着暖陽。
哦,東湖,
春光中的東湖,
恬恬淡淡的東湖。
(二)
東湖夏歌
——心兒
是黃鶴飛入尋常傢的召喚,
是磨山角下櫻花紅的牽連,
我降生在江上三鎮。
是淺淺波紋微笑着呢喃細語,
是纖纖素影輕歌曼舞,
我徜徉在江邊東湖。
盛夏的風拂面吹來涼意,
搖曳的柳絲舞動起婀娜的身姿,
仿佛是女人飄逸的長發,
掠過男人的落腮鬍。
那清脆的燕呢唱着歡快的歌語,
互訴着相依的衷情,
在行雲流水間跳躍着緑色的五綫譜。
氤氳着雲霧下裊裊升騰的心麯,
蕩漾的湖水泛着漣漪的波,
由遠而近的小舟搖動着檀香的木櫓。
紛飛的細雨輕揚灑落,
攜着清新的氣味彌漫着林間的路。
伊人信步桂樹下,
那桂花的笑魘綻放在枝尖,
似不小心傾倒而溢出的酒液,
散發着幽雅濃郁的香息。
伊人小心地走上九麯橋,
荷塘曼語的蓮為婷婷之日醉成花瓣,
小小的荷蕾中間,
收攏最初那雙清香四溢的翅膀,
可否亭立千年。
伊人漫步在山丘林崗,
那堅韌的竹筆直着不屈的枝桿,
昂首遠望的葉兒蔥鬱在陽光下,
靜靜的撐起一片緑蔭。
哦,東湖,
夏日裏的東湖,
清清爽爽的東湖。
(三)
東湖秋韻
——揚眉
初秋我來到了武漢,
是為瞭瞭卻心中的宿願,
還是為了尋找血脈裏的情思,
我夜思晝想的東湖,
這楚韻悠揚的聖地。
千傾水域波光浩淼,
百座島渚星羅棋布,
十多湖泊散落明珠,
遠處峰巒綿延跌宕,
近處的山林色彩斑斕,
給三鎮矗起了金色的彩屏。
清晨我踏上青石板鋪就的山路,
走在蜿蜒麯折的廊橋,
將一湖的殘荷凝視:
夏日亭亭玉立的蓮花,
衹剩下了殘敗的花蕊,
稀疏地挂在肥碩的蓮蓬旁;
往日肥碩團圓的荷葉,
已彎下挺直的葉柄,
傾覆在蕩漾的湖面。
沿着起伏的東湖路前行,
來到楓多山的山麓,
山丘上生長着繁茂的楓香樹,
散落着的底矮的烏臼樹,
分裂的五指葉片泛着朱砂的紅暈,
將整個山崗塗抹的鮮豔斑斕,
那微微翕動的葉子,
恬淡的享受着燦爛的陽光,
似乎在回憶着美妙的往事,
感悟着生活的沉澱,
無奈着歲月將至的輪回。
走在磨山的南麓是那桂花的園地,
綿延起伏的山坡麯徑通幽,
高大繁茂的樹冠郁郁葱葱,
散發着幽雅濃郁的氣息:
金桂厚實的葉片間是深黃色的花蕾,
飄逸着雍容華貴的氣度;
銀桂修長的葉面旁是杏黃色的花束,
散逸着恬淡嫻靜的風姿;
丹桂的橙紅色的英姿閑散在緑葉間,
似畫傢用朱砂點染而成;
四季桂飄散在枝椏間如天上的星星,
將嬌小玲瓏的身軀隱藏。
晨曦的霞光抹着一腮紅暈,
在遠處的山凹間擡起了頭,
將燦爛的笑臉凝視在天邊,
給煙氣朦朧的荊水鍍上了金箔。
晨曦的清風帶着涼爽的秋韻,
撥動着絢麗多彩的山林,
奏出颯颯爽利的音符,
回響在楚山琴臺之間。
晨曦的薄霧曳着稀疏的絲縧,
籠罩在東湖金光蕩漾的水面,
遲遲不肯移動婀娜的腳步,
揮手相依已久的戀人。
晨曦的露珠含着幽怨的傷情,
挂在憔悴蒼老的葉片尖,
述說着將要離別的話語,
淚珠間閃爍五色的光芒。
哦,東湖,
你迎來了欣欣嚮榮的春,
現在就要失去你的光澤;
哦,東湖,
你走過了花團錦蔟的夏,
現在就要暗淡你的色彩;
哦,東湖,
你即將送別豐富多彩的秋,
現在就要走入冷默的世界。
啊,
一切都是靜謐的,
靜謐地享受着最後溫暖的陽光;
啊,
一切都是安祥的,
安祥地展示着最後絢麗的色彩;
啊,
一切都是濃重的,
濃重地釋放着最後幽雅的氣息。
(四)
東湖鼕緻
——心兒
深鼕我仍在武漢,
是為了盈袖的暗香,
是為了雪舞蒼穹的輕靈,
我日夜相伴的東湖,
這心底澄明的出生地。
千裏水泊白雪輕拂,
百座小島銀裝素裹,
星羅湖泊冰封間投射一縷暖陽,
龜蛇披上白須微笑,
古臺飛揚高山流水之琴瑟,
三鎮絮起了潔白的溫暖與柔和。
清晨我踏上白雪鋪就的鬆軟山路,
走在沙沙作響的廊橋,
憶起緑緑荷葉硯,點點朱筆紅,
昔日亭亭玉立的荷兒,
花落蓮成,
微苦卻堅韌的芯埋在深處;
往日簇擁團圓的荷葉,
已日漸枯萎的柄,
依舊撐團團絨花幻化那心中的雪蓮。
沿着起伏的東湖路前行,
來到依山環水的落雁島,
山麓生長着挺拔的青鬆,
蒼鬱的鬆針上,
綴着一簇簇潔白的花骨朵,
恰似縹緲的雲朵凝聚在枝椏上,
找到傢似的,安詳地睡下,
穩穩地不曾移動。
這是一樹的雪呢?還是一棵雪樹?
在這聖潔的世界裏,
找到了歸屬。
順着磨山南麓走進梅園,
勁鬆修竹掩映,
歲寒三友惜惜相伴,
滿園繁花似錦,
暗香四溢,
散逸着幽雅濃郁的氣息。
依傍在緑葉間的蓓蕾,
悄悄訴說着各自別樣的情懷:
雙花嵌合,錯落別緻;
淡豐之後,粉韻宜人;
紅千如焰,展翅欲飛。
那調皮的雪兒放肆的舞動在枝頭,
她卻依然吐露芬芳,
遜雪三分白,贏來一段香。
晨曦的霞光抹着一腮紅暈,
在遠處的山凹間擡起了頭,
將燦爛的笑魘凝視在天邊,
給煙氣朦朧的荊水鍍上了金箔。
晨曦的清風帶着輕盈的鼕緻,
撥動着粉妝玉砌的山林,
奏出空靈而柔和的音符,
回響在楚山琴臺之間。
晨曦的薄霧拽着飛舞的雪花,
輕揚在東湖波光粼粼的水面,
那道耀眼的陽光,
慢慢融化冰封的湖心。
晨曦的露珠含着羞澀的傾情,
挂在即將吐緑的葉片尖,
述說着彼此銘記的話語,
淚珠間閃爍純潔的光芒。
東湖,
你迎來了欣欣嚮榮的春,
沒有失去你的光澤;
哦,東湖,
你走過了花團錦蔟的夏,
沒有暗淡你的色彩;
哦,東湖,
你送別豐富多彩的秋,
正走在剔透的鼕季。
啊,
一切都是靜謐的,
靜謐地享受着鼕日格外溫暖的陽光;
啊,
一切都是安祥的,
安祥地展示着晶瑩世界裏澄靜的色彩;
啊,
一切都是嶄新的,
嶄新地昭示着又一輪春的氣息。 |
|
南昌東湖東湖位於南昌市區中心,湖面約13公頃。自唐以來,東湖即為著名風景湖。明代以後,分成東、西、南、北四湖,有橋涵相通。東湖之中有三座小島,俗稱三洲即百花洲。現有九麯橋、百花橋及海成堤(亦稱“蘇翁堤”)跨湖通洲,洲上有“水木清華”館、中山亭,百花洲亭,蘇圃和文物廣場等名跡,歷史上的東湖書院、東湖書畫會、南昌行營都設在這裏。
自唐代以來,名人學士吟誦東湖的作品甚多。如李紳、杜牧、黃庭堅、辛棄疾、歐陽修、文天祥等古代名人,都留下過贊頌南昌東湖的詩文。
南北朝雷次宗曾在《豫章記》文中記述:“東湖,郡城東,周回十裏,與江通。”唐代觀察使韋丹曾組織民工在南昌東湖中築堤栽柳,時稱韋公堤,又名萬柳堤。那時的百花洲,即南昌東湖畔之洲,是因為洲上遍長奇花異草而得名。唐代洲上百花爭妍,東湖水光瀲灧、荷花滿湖,堤上萬柳成行,美不勝收。唐詩人李紳曾寫詩贊道:“菱歌罷唱鷁舟回,雪鷺銀鷗左右來。霞散浦邊雲錦截,月升湖面鏡波開。魚驚翠羽金鱗躍,蓮脫紅衣紫摧。淮口值春偏悵望,數株臨水是寒梅。”唐宋八大傢之一、著名文人歐陽修曾寫過一首五絶詩:《酬聖俞百花洲》。宋代詞人嚮子堙在其《蝶戀花》詞中,也有“百花洲老桂盛開”之句。
南昌東湖百花洲上的清代石碑
到宋明代,東湖百花洲更名揚天下。那時洲上樓閣亭臺有十多處,湖光洲景美如畫。宋代隱士蘇雲卿曾在百花東洲灌園植蔬,後人稱這裏為蘇翁圃。著名的豫章十景,便有二景即“東湖夜月”和“蘇圃春蔬”在百花洲。南宋時,豫章節度使張澄在百花洲上建“講武堂”,演習水軍。況志寧有詩寫道:“講武亭前水四流,遊蜂飛蝶滿芳洲,西風戰艦知何處,贏得斜暉伴白鷗”,可見那時百花洲上蜂蝶飛遊,花草之繁盛。明代戲劇傢湯顯祖也曾登洲遊湖並賦詩一首:“茂林修竹美南洲,相國宗侯集勝遊,大好年光與湖色,一尊風雨杏花樓。”
俯瞰南昌東湖東湖百花洲之衰落應在清代之後。清代這裏成為貢院所在地,原古建築已遺跡漸消。清乾隆年間,江西布政使彭傢屏書“百花洲”三個大字,鎸為石碑,後碑殘破。1932年這裏闢為湖濱公園,1946年4月被改名介石公園。1950年7月,更名為八一公園。建國以來,人民政府種樹修堤,淘瀎湖泥,建造亭臺及麯橋,使這裏成為人民群衆休憩之所。
另外,東湖又是南昌市一區行政區劃的名字——東湖區。 |
|
東湖是紹興的著名勝跡,號稱“天下第一盆景” 東湖,原是青石山。兩千多年前,秦始皇南巡至會稽(即現在的紹興),在這裏車喂馬,所以稱這裏的山為“占山”,民間又稱“箬簣山”,當年這裏山上多青石,此石堅而硬、用途很廣。從漢代開始,這裏就成為采石場,到隋朝,開採的規模 更大。久而久之,靠一代代采石工的辛勤勞動,這麽大的青石山被鑿去了將近一半。隨着時間的推移,采石場內,岩中泉水涌出來,河水從外溢進來,由場而成湖,湖內碧波蕩漾,這就是今天的東湖。清朝末年會稽人陶睿宣宣見到此地風景奇秀,便築了湖堤,將湖水與河一分為二。堤外是貫通浙江東部的浙東運河;堤內便是是東湖了。一百多年來,東湖經過許客人的修飾,成了—個巧奪天工的山水大盆景。
東湖有奇石、石石有奇景;東湖多深潭、潭譚見清影。遊客們不妨坐烏篷船去體味—下。
繞過筆架山。迎面的石壁上刻有郭沫若的詩,是1962年郭沫若遊覽東湖所寫下的,詩曰“箬簣東湖,鑿自人工。壁立千尺、路隘難通。大舟入洞、坐井並觀空。勿謂湖小,天在其中。”小船劃進陶公洞、洞內水色呈黛緑色、手插水中,會感到特別清涼;仰起頭來,會有幾滴小水珠凌空飛落而下。讓我們看看洞頂的天空吧,真象是坐井觀天;船槳擊水,如同在一個巨甕中擊掌。聲音奇妙。
從桂嶺嚮北,走過秦橋,這橋也有幾千年歷史了,從橋名上就可以得知。往東,漫步在白玉長堤上,東湖奇景可以細細品味。這裏,景隨步移,看岩石,形狀怪異,有的壁立數十丈,鬼斧神工;有的相對而立,就像石門;有的麯折有緻,狀如石洞。這都是古代采石工留下的不可再造的藝術精品。東湖門口有一副對聯:“此是山陰道上,如來西子湖頭。”活脫脫寫盡東湖的美景。
東湖陶社紀念室,是紀念紹興先賢陶成章的。陶成章是紹興縣陶堰人。孫中山、陶成章、徐錫麟、魯迅等人都到過東湖遊覽或商議大事。陶成章遇難後、紹興人民就在這裏建造“陶社”以作紀念。1918年6月,孫中山先生曾專程到過陶社紀念陶成章,並攝影留念。 |
|
東湖:在陝西省西部鳳翔縣縣城東部,渭河支流湋河上遊。有內外二湖,內湖為蘇軾任鳳翔府判官時疏瀎,外湖是清光緒年間開鑿,統稱東湖。湖中建有洗硯亭、君子亭、春風亭、鴛鴦亭等,外湖建有山莊、苗圃、荷塘等。係城區風景湖。
鳳翔在夏代以前稱雍州,唐代時改為鳳翔府。東湖和鳳翔的歷史一樣悠久,相傳周文王元年瑞鳳飛鳴過雍,在此飲水而得名,周人認為是祥瑞之兆,故名“飲鳳池”。北宋時,大文學家蘇東坡在鳳翔府任簽書判官時,倡導修築擴建飲鳳池,植細柳,栽蓮藕,修築君子亭、宛古亭、喜雨亭等秀麗的亭臺樓榭。因距府城東門衹有二三十步遠,又改名為東湖,延續至今,已經有近千年歷史。蘇東坡在修鳳翔東湖之後二十年,蘇東坡又在杭州修建了西湖,因而東湖與西湖稱姊妹湖,人言西湖的水,東湖的柳。
湖內水荷交融,湖岸古柳搖曳,奇石林立,翠竹成群,亭臺軒榭,佈局精巧,麯徑通幽,建築古樸典雅。湖心景區以“君子亭”為核心,湖面相通巧分為三,亭榭棋布四周,岸渚交映成趣;觀小嬌亭,精巧玲瓏,看“鴛鴦亭”,煞似鴛鴦戲水;置會景堂,可品茗觀景,臨風懷古;登一覽亭,可遠望終南,近看雍山雍水,一景一物,別具匠心。
東湖自然景觀獨特,人文景觀見長,蘇東坡修築的鳳翔東湖,既給東湖留下了賞心悅目的美景,也為後人留下了一大筆寶貴的文化財富。他在東湖和為東湖而寫的詩文共有一百八十多篇,其中千古傳唱的名篇就有《喜雨亭記》、《凌虛臺記》、《鳳鳴驛記》、《思治記》、《凌虛臺詩》等。藏有蘇軾、梅、蘭、竹、菊手跡石刻,有歷代文人墨客詩詞石刻一百五十餘通,詩文書畫、亭廊閣壁,給人以古樸典雅,恢宏壯闊,博大精深之感。特色景點有凌虛眺遠、岸柳飛雪、石螭吐甘、滄浪瀑布、麯橋觀魚、斷橋敘史、喜雨懷蘇、洗硯直諫、君子吊古、蘇祠仰象、墨海攬勝、牡丹爭豔等
現在,東湖有景點二十餘處,湖面五萬七千六百多平方米。集亭、𠔌、樓、閣、廊、堂等古代建築精華於一處,是一座典型的北方歷史性園林。
東湖大門 東湖北大門創修已久,建國初期衹餘牌坊一座。1985年縣人民政府决議恢復修建東湖北大門。經省內外多位專傢考證研討,以宋代建築風格恢復。當時的陝西省省長李慶偉為東湖北大門題寫了匾牌。
東湖北門 就是功德牌坊,創修於公元1519年,當時我國園林建設已經形成了一定的格局,北門是必備之景。時任鳳翔知府的王仁,為完備東湖園林景色,創修了牌坊,並親筆題寫了“東湖靜影”四字牌匾。在北門之左,有個張口吐水的石竜頭,叫“蒼石螭”,這是東湖水流的源頭。蘇東坡“東湖”詩中寫的“但見蒼石螭,開口吐清甘, 腹中過,鬍為月眈之”的蒼石螭,就指的是它。
函隕石 據《資治通鑒》記載,漢武帝劉徹徵和元年,也就是公元前八十九年,有隕石墜落鳳翔府城內,蘇東坡修東湖後,人們因為這塊隕石極象鳳凰翹首之勢,就將這塊隕石移置到東湖岸邊,取其“鳳凰照影”之意,遂成為東湖一個景觀。
斷橋亭 斷橋亭初創在宋代之後。因為蘇東坡四十六歲時修杭州西湖,湖上建有“斷橋亭”,後世人為經念蘇東坡,也在鳳翔東湖內修建了“斷橋亭”。
君子亭 君子亭為蘇東坡所創修。為什麽要給亭取名“君子”呢?這裏還有幾個典故。 遠在宋代之前,東湖之中就栽種有荷花蘇東坡又有“寧可食無魚,不可居無竹”的習慣,亭子修好之後,他又在亭畔栽了幾百桿竹子。荷花又稱蓮花。在古人眼裏,蓮花和竹子都是君子。和蘇東坡同時成的周敦頤,在“愛蓮說”中就說蓮花是“花之君子者也,出污泥而不染,濁清漣而不妖。”而竹子更是具有“中虛外直,圓通有節”的君子風範。蘇東坡亭子修成,使“亭已淨直,不蔓不枝”的荷花、“圓通有節”的竹子和亭中的人形成對照。荷花、竹子都有君子之笱,百蘇東坡也以君子自許,因此給亭子起名“君子亭”,取花、竹、人“三君子”之意。
宛在亭 宛在亭也為蘇東坡創建。清乾隆19年,太守朱偉業在《宛在亭記》中就有:伊人宛在秦詩也。 詩經秦鳳中有一首詩:“蒹葭(間加)蒼蒼,白露為霜;所謂伊人,在水一方;溯回從之,道阻且長,溯遊從之,宛在水中央。”給亭子取名“宛在”,就是取這首詩中“伊人宛在”的意思,表示對蘇東坡的懷念之情。
春風亭 春風亭是清同治年間鳳翔知府蔡北槐創修。取名春風亭,是為了贊揚蘇軾在鳳翔時的政績如 過春風,給鳳翔人民帶來了春風一般的溫暖。 在明、清時代,春風亭是達官貴人和文人墨客宴賓會友的地方。在這裏擺桌酒席招好友同飲,或由此登上小舟,蕩漾於湖心,確是一樁樂事。因此,宛在玩月,春風亭蕩舟,成為當時遊歷東別有用心的一樁勝事。南來北往來這裏遊歷的詩人墨客,也給東別有用心留下了許多膾多炙人口的詩句。宛在亭玩月,是東湖一大盛景。
鴛鴦亭 鴛鴦亭是清周海十年鳳翔府西鳳營參將常瑛,受知府委托而創建,取義在於紀念蘇東坡夫婦。因為蘇東坡在鳳翔為官時,曾攜夫人王弗一同前來。王弗知書達理,非常賢惠,為鳳翔人所稱道。因而後人就修了這座亭子,紀念他們夫婦。
會景堂 原址在鳳翔南溪,創建頗早,原名會景亭,創建人和具體創建時間都無法考證。蘇東坡在鳳翔為官時,曾將此亭嚮西遷移。清光緒二十四年,知府得其煒將會景亭遷入東湖,並改名為“會景堂”。會景堂是東湖一大勝跡,因它的堂式建築形式,成為文人墨客飲酒暢懷,宴友會賓的好地方。
一覽亭 一覽亭在東湖東岸,是東湖景點中最高的建築。可觀秦嶺山脈中的太白山,近可觀雍城全景,俯可瞰東湖全貌,尚逢暑天一蹬此亭,則涼風習習,酷熱頓消,實為遊人騅足覽勝的好地方。一覽亭初建於清道光二十五年,距今已經一百五十多年,為當時知府白維清創修。
滄浪橋 滄浪亭位於內、外二湖的連接處。舊有石橋,1991年重修。因內湖至外湖有五六米高的落差,每逢陰雨連綿,內湖水漲,溢嚮外湖,橋下水聲滄浪,形成瀑布。將此橋名為“滄浪橋”。
望蘇亭 鳳翔是蘇東坡為官的第一個地方。他雖然衹在鳳翔當了三年簽書判官,但卻興利除弊,為鳳翔人民辦了許多好事,令鳳翔人民世代受益,鳳翔人民對蘇東坡的懷念之情,也世代不減。1935年,鳳翔縣保安大隊賈宗誼,在湖的西岸創修了望蘇亭,以此來寄托鳳翔人民對蘇東坡的緬懷之情。1954年、1989年政府進行了重修。
喜雨亭 喜雨亭是東湖最為有名的景點之一,為蘇東坡所修,原址鳳翔府內,後搬到鳳翔東湖。為什麽要用“喜雨”兩字作為亭的名字,這裏邊還有一段故事。關中地區的春旱由來已久。宋嘉祐七年春,又逢大旱,作為府判官的蘇東坡,當時的習慣,必須代替太守四出求雨,“上以無負聖天子之意,下以無失愚夫小民之望”,奔走於山川之間,頗為辛苦。他眼看着“五日不雨則無麥,平日不雨則無禾”可怕景象就在眼前,不由日夜焦慮。正在這時,鼕天忽然降下甘霖,而且是“一雨三日”,一下子消滅了旱象。有了這場喜雨,人們喜形於色。這時,蘇東坡的亭子也正好建成,就以“喜雨”作為亭名。而且還寫下了著名的散文《喜雨亭記》。喜雨這遷入東湖之後,成為遊湖人的必攬之勝,必看之景。
凌虛臺 凌虛臺原址在鳳翔府內,為北宋時鳳翔太守陳希亮所修。他出任鳳翔後,逢逢在府內閑庭信步,明知廓外有太白山、雞峰山等景,可總是看不到,於是他在府內修一座高臺,取名凌虛臺,後人將凌虛臺遷入東湖。
蘇公祠 據清鳳翔知府熙年重修東湖碑記載,蘇東坡離開鳳翔後,“後人景仰蕓徽,建祠湖岸,由宗迄今,興廢疊作”。而現存的“蘇公祠”是以清人熙年所建之規模恢復修建,建有正殿、同笑山房、鳴琴精捨等附屬建築,規模宏大,氣象莊嚴。正殿內有漢白玉蘇公像,前院影壁上鎸刻着蘇東坡二千餘字的名篇《思治論》,且有臺灣故宮藏畫展,實為遊人賞玩瞻仰的好地方。臺灣故宮畫展曾在蘇公祠展出,有輾轉從臺灣回到內地的故宮國畫精品七十三同,皆是出自宋、明、清名傢國手的作品。這些作品原珍藏於北京故宮,日寇侵華以後,這批畫被運到四川重慶,國民黨敗退臺灣時,一並將這些國寶運至臺灣。有鳳翔紙壇鎮高王寺村人馬錫俊移住臺灣,得到了部分作品。開放以後,馬先生回傢探親,嚮家乡捐贈七十三幅,裝貼展覽於鳳翔東湖。
聚賢廳 聚賢廳修建於1989年,是鳳翔東湖園林管理處的辦公地和進行蘇軾研究的會議地。因蘇東坡被鳳翔人稱為“蘇賢良”,因而名之,同時又念“賢者以聚”的意思。1990年,全國蘇軾研討會就在這裏召開。 |
|
永安東湖由落馬湖水長年註入及黑竜江水倒灌而成湖,湖區面積約0.5平方公裏。該景區是黑竜江嘉蔭河段平原與峽𠔌段的轉折點。山、湖、江、村莊、農田相伴,景觀層次分明。東湖水面寬闊,湖底為砂質,盛産鯉魚、鯿花、鰱魚、鯽魚等多種魚類。此外,在湖東臨江而立的山頂上還分佈一奇特的小型湖泊,其中有倒長魚鱗的湖魚。 |
|
竟陵東湖:位於湖北省天門市竟陵城區。陸羽是享譽世界的茶文化鼻祖,他所著《茶經》三捲,是世界上第一部論茶專著,先後被譯為多種文字,在英、美、法、俄、日以及東南亞一些國傢和地區影響很大。陸羽公園是以陸羽命名的休閑娛樂公園,位於竟陵西湖上。占地43萬平方米,其中水面28萬平方米,水鄉園林特色,功能齊全,公園內設雕像、陸羽紀念館等,並陳列多件有關珍品。
竟陵城中不僅有東湖、西湖。還有縣河等自然河汊,還有前壕、後壕、漢北河等人工河湖。這些河流、湖泊或纏繞周圍、或點綴其中,把竟陵城裝扮得活脫脫、水靈靈。當你漫步在東湖旁,撫弄湖畔的紅花緑柳的時候;又或者當你徜徉在西湖邊,感受碧水的靈氣神韻的時候,你就不難明白“茶聖”陸羽在《六羨歌》中的感嘆了:“不羨黃金盞,不羨白玉杯;不羨朝入省,不羨暮登臺;千羨萬羨西江水,曾嚮竟陵城下來?”
生活在竟陵的子民們沒有辜負這一片靈鄉秀水。這裏自古就有“天上華門開,竟陵出人才”之說。你看,竟陵的大街小巷中就記錄着一個個先賢的名字和無數個動人的故事。
在東湖岸邊,有元春街和鐘惺大道,他們是為紀念中國文學史上 “竟陵派”文學的代表人物鐘惺和譚元春的。鐘、譚兩人都生活在明朝後期,曾合作編選《詩歸》,並在序文和評點中宣揚他們的文學觀,受他們的影響,竟陵派詩風在明末清初風行一時。竟陵東湖湖面上建有紀念文學家鐘惺的隱秀亭,有紀念文學家譚元春的元春榭,東湖公園,還有陸羽塑像。
在西湖岸邊,有一條街道頗富傳奇色彩,它就是“狀元街”。在清朝嘉慶十六年(1811年),天門淨潭鄉七屋臺村的蔣立鏞,在殿試中高中狀元,與他同科二甲第四名的便是禁煙英雄林則徐。更讓世人稱奇的是:自其父蔣祥墀開始,蔣立鏞、蔣元溥、蔣啓勳、蔣傳燮等五人,依次為清代乾隆、嘉慶、道光、鹹豐、光緒年間的五科進士,並兩登鼎甲,即繼蔣立鏞中狀元之後,蔣元溥於道光十三年中探花。因此,竟陵城把西湖邊的一條街道命名為“狀元街”,此舉不僅是紀念蔣傢三代五進士的傳奇,也是為了激勵竟陵的後代們發奮讀書、精忠報國。 |
|
廣西自治區級風景名勝區。位於貴港市城區東面。南梧高速公路和黎湛鐵路可達。是集園林與人文景觀於一體的旅遊勝地。東湖原名東井塘,又名路雲塘,俗稱大塘。相傳在明朝前,東湖是由大小二十多個蓮藕塘連成一片,中間嶙峋怪石上有一口井,故得名“東井”。後因宋代著名詩人蘇東坡遊貴港時在東井口上題留石刻“東湖”二字而得名。1930年始建,被譽為貴港明珠,是民衆傳頌的聖湖,歷史流傳下美麗神話傳說“東井漁歌”。後幾易名稱,歷經了中山公園、達開公園、人民公園,現在稱東湖公園。1988年定為自治區級風景名勝區。目前東湖已是開放式景區。
東湖風景名勝區面積達700多畝,水域面積550多畝。景區內建有革命烈士紀念碑、翼王亭、石達開紀念碑、翼王曾祖母墓碑,湖心島中有太平天國翼天王石達開銅像,湖中有“荷花仙女”、“仙鶴”、“大鵬”等雕塑造型。 “東湖荷燕”被定為貴港市新八景之一。東湖還是每年一度傳統竜舟賽的必選之處。其東湖盛産的蓮藕名譽廣西! |
|
東湖,位於平湖市區城東。古時原是陸地,在東漢順帝永建二年(127),由於地殼變動,地表塌陷成湖,名為當湖;晉隆安五年東湖夜景(401)改東武湖,又稱東湖,雅名鸚鵡湖、鵡湖。古時東湖“弄珠樓”是文化名士吟詩作畫、品茗賞月的雅集地,在清代張雲錦《東湖弄珠樓志》中收集有明代董其昌、清代高士奇、浙西詞派領袖朱彝尊等著名學者詩人無數贊美東湖美景的詩篇;在明代大學士李東陽的《平湖十詠》、馮敏效《當湖十二詠》等詩中也都有“東湖十景”的贊美的佳句;可以說東湖景區歷史上就是文人士大夫和遊客休閑遊覽的勝地。自明宣德五年(1430)平湖建縣後的明清五百年間,建園之風極為盛興,東湖歷經數百年,積澱了深厚的歷史文化底藴。
時至今日,當我們再次誦讀北宋科學家瀋括遊東湖留下的“柳色青天雨乍晴,鴨頭細草繞提生。林間野日依依見,水底春光寸寸明,猶喜亂花時入眼,可能萬事頓忘情。無端景物相料理,屢欲顛狂興不成”(見《永樂大典捲2262》)詩句時,依然可以讀出作者對東湖的贊美,依然會被詩中描繪的詩情畫意所吸引。
1999年,市委、市政府作出了《關於開發東湖區的决定》,並提出了“把東湖打造成精品旅遊景區”的發展目標,在原東湖東湖十景的基礎上規劃開發建設新東湖八景,即:“南村書堆”、“含珠凝暉”、“鵡湖春色”、“九竜戲珠”、“西浦魚罾”、“北原牧唱”、“案山曉翠”、“塔影垂虹”。
建成的東湖景區是集休閑、度假、運動、文化、觀光於一體的江南水鄉旅遊勝地。調整規劃後東湖景區建設總面積1.6平方公裏(含水域面積1000畝),分兩期建設。一期開發範圍為環東湖核心部分,面積1500多畝(含水域面積728畝),即由“東湖八景”及周邊的體育館、圖書館、金王朝大酒店、東湖大酒店、勝地咖啡、半島國際酒店等已建成旅遊設施組成。二期開發範圍為即將竣工的“東湖漁村”和正在建設中的“竜湫公園”。截至2004年,東湖景區一期工程完成,纍计投入建設資金8億元。
2007年2月14日東湖景區被評定為4A級旅遊景區。 |
|
漢中東湖,又名漢中飲馬池、漢高祖劉邦飲馬池。位於陝西省漢中市城內東南隅,面積6358平方米,舊有三臺閣陪襯,景色優美。天晴氣爽,湖岸古柳,隨風搖曳。閣影例映,蕩漾湖中,是漢臺區名勝古跡之一。
東湖是漢中八景之一,據《漢中府志》載:位於漢中東關淨明寺的東塔(淨明寺塔),每當太陽斜射,塔影映入池內,素有“東塔西影”之稱。清初《漢中府志》中記載的漢中八景之一的“東塔西影”。即指東塔塔影映入湖中的景色。在考查名勝古跡的時,解决了多年來人們懷疑的“東塔西影”問題。根據東塔的高度與塔湖之間的距離,用數學和光學的原理計算,如果在塔和湖之間無障礙物的情況下,塔湖距離500米,塔高20米,塔影投入湖中,構成“入射角”,湖中塔影的“綫束”又嚮相反方向構成“反射角”,視點若在“反射角”內,即能見到塔影,“漢陽蕭寺塔,飛影入東湖”的詩句,現在看來確有可信之處,它記載了當時塔湖美麗的自然風景,代遊人贊美不絶。近年來,由於城市高層建築,“東塔西影”景色從未有過。東湖周圍空花磚圍墻原為清道光年間修建,解放後又進行了整修,疏通了湖底淤泥。圍墻附近東南城垣角上的三臺閣,造型秀麗,畫棟雕梁,朱碧相輝,體現了我國古代建築的民族風格和勞動人民的智慧。
現在東湖成為漢中市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之一,吸引着衆多國內外遊人。 |
|
海口東湖公園(也稱海口人民公園)是一個綜合性公園,位於市中心新華南路南端的大英山,始建於一九五四年,一個五七年再次擴建,總占地面積四百四十多畝。公園順着大英山勢而建,坐西朝東,花木盤山,古樹蓋頂,眺望海口市內,公園猶如樓海中浮起的翠緑的蓬萊。
公園正門前有東、西二湖,恰似兩面晶瑩的明鏡鑲嵌於園門大道的兩旁。兩湖四周,環繞湖畔的椰林下層,榕柳翠緑欲滴,緑蔭蔽日,涼爽怡然。東湖呈橢園形,湖中有個湖心島,島上新竣工的樓閣金碧輝煌。 |
河海大學東湖 Hohai University Lake |
東湖乃河海大學內最大的湖,是江寧校區美景之一。 |
|
東湖水面525畝,南北長710米,東西寬520米。水深平均3米,最深處4.5米,湖底為鍋狀形。該湖水清面廣,水質良好,遊魚嬉戲,風景秀麗。東湖平靜時,宛如明鏡,能清晰地倒映出藍天、白雲、緑樹、青山;遇大風時,四周蒙蒙,波濤洶涌,翻騰的波浪衝擊湖岸,發出陣陣響聲。 春天,湖邊柔嫩的小草,衝破大地的阻力,露出嫩嫩的緑,親吻着多情的土地,東湖顯得那樣俏麗多姿;夏天,一顆顆挺拔的垂柳樹靜立湖邊,微風吹過,柔軟的枝條揚起緑色的長發,輕佛着人們的臉旁。婆娑的樹影,在水中忽明忽暗,東湖顯得那樣溫柔美麗;鼕天,湖水結冰了,中老年人在湖邊鍛煉身體,呼吸着清新的空氣,孩子們在湖中滑冰,強身健體,東湖顯得那樣寧靜端莊。民國初年,清源縣縣長續思文曾賦詩一首:“城外青山城內湖,荷花萬朵柳千株,太汾風景少顔色,唯有清源入畫圖。”
有400多年歷史的東湖處處勃勃生輝,給請徐人帶來無窮的歡樂和遐想。每逢皓月當空,湖水更是迷人,城內居民遊湖賞月,享受天倫之樂。此時,湖面清風徐徐,波光粼粼,細浪跳躍,像無數的星星在閃爍,遊人沉浸於大自然中,為寧靜的月夜陶醉。清源古八景之一的“東湖夜月”便由此而來。
東湖東南隅,原有座明代建築文源樓,又名水閣樓,歷經滄桑,幾度重修。1997年。投資1000多萬元在舊址上再度重建。新建的文源樓,氣勢宏偉,輝煌瑰麗,矗立湖畔,高49.88米,建築面積4338平方米,重檐歇山,鬥拱挑角,琉璃瓦鋪頂,漢白玉欄桿,即亭、臺、樓、閣與一體,是城內最高的建築物,是清徐的象徵。拾階而上,登臨樓頂,極目遠眺,10裏長街盡收眼底,縣城勝景一覽無餘。東瞻汾河兩岸,禾苗茁壯,五穀豐登;西望邊山,青山巍巍,葡萄滿架;近觀縣城建設,高樓林立,車水馬竜;俯視東湖風光,碧水蕩漾,葉舟點點,東迎朝暉,西送晚霞。細瞧樓內壁畫,圖案新穎,精雕細刻,栩栩如生。在這裏還可以參觀醋都博物館,係列産品陳列、傳統醋具陳列、古文獻等。
美麗的怡心園,則在北方這片土地上,盡顯南方熱帶的景象。高高的椰子樹,南方的石拱橋、水榭、涼亭、麯廊,假山巧布,竹翠花豔,一幅南方圖畫,人在清徐遊,身感江南意,。具有清徐特色的葡萄長廊,顆顆飽滿的果實令人垂涎欲滴。而具有歐洲風格的3個大風車,更增加了東湖的風韻。 |
|
東湖區, 東湖村 東湖大隊村 東湖社區 東湖居民區 東湖居委會 東湖裏 東湖鎮 東湖鄉 東湖街道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