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 >河北 >保定 > 徐水縣
顯示地圖
目錄
行政區劃 Xú Shuǐ Xiàn County
  郵編:072550 代碼:130625 區號:0312
  拼音:Xú Shuǐ Xiàn
  
    徐水縣位於河北省中部,保定市境北部。總面積736平方千米。總人口56萬人(2006年)。全縣轄7個鎮、7個鄉:安肅鎮、崔莊鎮、大因鎮、遂城鎮、高林村鎮、大王店鎮、漕河鎮、東史端鄉、留村鄉、正村鄉、戶木鄉、瀑河鄉、東釜山鄉、義聯莊鄉。縣政府駐安肅鎮北大街,距保定市區25千米。
  
    河流有漕河、瀑河、萍河,均自西嚮東流入白洋澱。屬暖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年降水量566毫米,年均氣溫11.9℃。京廣鐵路、保霸鐵路和京深高速路、107國道、津保公路交會過境。古跡有晉朝名士劉伶和晉朝文學家張華之墓。
  
  西漢置北新城縣。北魏改稱新城縣。隋始名遂城縣,金改遂城州。明改安肅縣。1914年因與甘肅省安肅縣重名,改為徐水縣,以境內有徐水流經而得名。
    
    1997年,徐水縣面積748平方千米,人口56萬,轄7個鎮、7個鄉:安肅鎮、崔莊鎮、大因鎮、高林村鎮、漕河鎮、大王店鎮、遂城鎮、正村鄉、釜山鄉、留村鄉、瀑河鄉、義聯莊鄉、史端鄉、戶木鄉。縣政府駐安肅鎮。
    1998年12月21日,河北省人民政府批準同意調整保定市部分縣區的行政區劃。其中:徐水縣劃出5個村,0.9萬人,12平方千米。即將漕河鎮所轄的楊指揮營、路傢寺、楊村3個村和留村鄉所轄的太保營南常保2個村劃歸北市區百樓鄉。漕河鎮繼續管轄剩餘的17個村;留村鄉繼續管轄剩餘的18個村。至此,徐水縣轄7鎮7鄉,共304個村,54.8萬人,730平方千米。
  
    2000年,根據第五次人口普查數據:全縣總人口553557人,其中:安肅鎮117158人,崔莊鎮66214人,大因鎮53432人,遂城鎮49281人,高林村鎮43427人,大王店鎮42898人,漕河鎮34193人,東史端鄉33733人,留村鄉28436人,正村鄉25185人,戶木鄉23025人,瀑河鄉14910人,東釜山鄉13006人,義聯莊鄉8659人。
  
    2002年底,徐水縣面積775.65平方千米,人口55.89萬。轄7個鎮、7個鄉,18個社區、304個行政村。縣政府駐安肅鎮北大街。
No. 2
  徐水縣位於太行山東麓,河北省中部。地處北緯38°09;--39°09´,東經115°19´--115°46´。東與容城縣、安新縣交界,南與清苑縣、北市區為鄰,西與滿城縣、易縣接壤,北與定興縣相連,總面積723平方公裏。轄7鎮7鄉,一個城區辦事處,304個行政村。2006年末,全縣實有耕地678090畝,總戶數158556戶,總人口561567人,其中,非農業人口73847人。縣內以漢族為主,回、滿、壯、蒙等民族合睦相處。
  地勢西北高,東南低。最高點是縣城西北象山,海拔447米,最低點在縣城東南大因鎮的李傢迪城村,海拔8米。依照形態和成因不同,全縣可劃分為兩個不同的地貌單元。大致以大王店為界,以西為剝蝕堆積作用形成的丘陵區,面積91.2平方公裏,占總面積的12.6%,以東為堆積作用所形成的山前傾斜平原區,自然坡度1‰左右。
  屬大陸性季風氣侯。四季分明,光照充足,自然環境良好。年平均氣溫11.9℃,年無霜期平均184天,年均降水量546.9毫米,年日照時數平均2744.9小時。
  土地肥沃,地勢平坦開闊。耕作條件良好,水利設施完善。2006年末,農村擁有大中型拖拉機965臺,農用排灌機械13320臺,機井11389眼。2006年,糧食播種面積902185畝(含復種面積),糧食總産量365120噸,主要作物有小麥、玉米、花生等,年實現農業總産值138637萬元,農業商品率71.2℅。
  西部山區礦産資源品種多樣,儲量豐富,品質優良。目前已探明的礦藏有板石、高嶺土、白雲石、鐵礦石等。板石資源主要分佈於東釜山鄉、義聯莊鄉,儲量為4億立方米,是世界三大板石主産區之一。産品具有稀缺、不可替代的獨特優勢,耐腐蝕、無放射、色澤鮮明、永不褪色,質感和強度俱佳,在國際建材市場享有很高聲譽,主要用於房屋內裝,出口美國、加拿大、德國、意大利、日本、西班牙等十幾個國傢。高嶺土資源主要分佈在義聯莊鄉五香坡附近,儲量為350萬立方米,主要用於日用陶瓷、造紙、化學工業等。石灰石資源主要分佈於西部山區,埋藏淺,易開發,品位高,儲量十分豐富。白雲石為冶金用熔劑原料,礦床位於象山西北側及釜山腳下,開採潛力大,經濟價值高。
  水資源比較豐富。主要河流有瀑河、漕河、萍河,年均降水量546.9毫米,工業、農業和生活用水能夠保證。城市供水管網佈置合理,水質良好。南水北調中綫總幹渠從滿城縣白堡村東北進入該縣,先後穿越義聯莊、大王店、東釜山3個鄉鎮、13個行政村,渠綫長13公裏。總幹渠采用明渠輸水形式,設計流量為170—50立方米每秒,渠底寬22.5—7米,水深5—3.8米,在渠道兩側有8米寬的防護林帶。天津幹渠從該縣西黑山村西分水嚮東至天津市外環河,途經大王店、遂城、戶木、高林村、東史端5個鄉鎮、31個行政村,境內長33公裏,采用混凝土全箱涵自流輸水形式,設計流量為50立方米每秒。南水北調中綫為該縣設兩個分水口門:一是總幹渠劉莊泵站,主要解决山區人畜飲水問題。二是天津幹渠郎五莊分水口門,給縣城蓄水0.96立方米每秒,主要供城區生活和工業用水。
  勞動力資源豐富。頗受京津等地大中型工業企業、服務企業、建築施工單位和縣內高新企業歡迎。目前,全縣有10萬多農村剩餘勞動力實現了轉移就業。兩年來,僅嚮中國石油北京銷售公司就纍计輸出勞務3000餘人。
  古跡遺存衆多,人文景觀獨特,旅遊資源有待開發。釜山黃帝臺、偉人臥像、神仙洞、瀑河水庫、燕長城、毛主席視察紀念館,以及縣內近年新興的衆多農業采摘園、觀光園,都是具有開發價值的旅遊資源。
  隨着經濟快速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能源供應體係日臻完善。縣內有華北供電樞紐500KV、220KV大型變電站各一座,110KV變電站2座,35KV變電站14座。高低壓輸電綫路遍布全縣,年供電量4.53億kwh。西氣東輸京石管綫通過該縣,天然氣已在城區部分工商企業、家庭安裝使用。石油、煤炭供應充足,運輸便利。沼氣、太陽能、日光溫室等新型能源及設施利用較為普遍。
[行政區劃分]
  安肅鎮(Ansu Zhen),縣政府駐地。位於縣境中部偏東。面積96平方千米,人口11.90萬人(2002年)。轄13個居委會、39個行政村,鎮政府駐城內村。京廣鐵路、京深高速公路、津保公路、京廣公路縱橫過境。
  代碼 130625100:~200城內村 ~201北孤莊營村 ~202中孤莊營村 ~203南孤莊營村 ~204北下關村 ~205北上關村 ~206南關村 ~207南城村 ~208何傢店村 ~209青廟營村 ~210十裏鋪村 ~211黃土崗村 ~212西於莊村 ~213東於莊村 ~214東王莊村 ~215三岔口村 ~216凌角橋村 ~217小辛莊村 ~218小寺各莊村 ~219八四村 ~220南梨園村 ~221遷民莊村 ~222高莊村 ~223北梨園村 ~224商莊村 ~225沿村 ~226南徐城村 ~227北徐城村 ~228前所營村 ~229嶽傢營村 ~230南張豐村 ~231仁裏村 ~232雙營村 ~233沿公村 ~234王馬村 ~235義合莊村 ~236墳臺村 ~237西張豐村 ~238東張豐村 ~400同興西居委會 ~401同興東居委會 ~402盛源東居委會 ~403盛源西居委會 ~404復寧居委會 ~405東興居委會 ~406安順居委會 ~407永興居委會 ~408景豐居委會 ~409物探局辦事處居委會 ~410物探局機械廠居委會 ~411物探儀器廠居委會 ~412保定市內燃機廠居委會 ~41351050部隊 ~414徐水一中 ~415綜合高中
  沿革 1958年屬衛星公社,1961年建城關公社,1984年改城關鎮,1988年改安肅鎮。1996年南張豐鄉、大寺各莊鄉並入。1997年,面積81.7平方千米,人口11萬,轄北孤莊營、中孤莊營、南孤莊營、北上關、北下關、城內村、南關、南城、何傢店、青廟營、十裏鋪、黃土崗、西於莊、東於莊、王莊、三岔口、凌角橋、小辛莊、小寺各莊、八四村、南梨園、北梨園、遷民莊、高莊、商莊、沿村、南徐城、北徐城、前所營、嶽傢營、南張豐、仁裏村、雙營、沿公、五馬、義合莊、墳臺、西張豐、東張豐39個行政村。
  崔莊鎮(Cuizhuang Zhen)位於縣境東部,距縣城7千米。面積94.5平方千米,人口6.66萬人(2002年)。轄27個行政村,鎮政府駐西崔莊村。徐(水)安(新)公路過境。
  代碼 130625101:~200西崔莊村 ~201南邵莊村 ~202北邵莊村 ~203商平莊村 ~204吳莊村 ~205幹河溝村 ~206張莊村 ~207東崔莊村 ~208興隆莊村 ~209四新莊村 ~210田莊村 ~211李莊村 ~212王鐵莊村 ~213林水村 ~214劉莊村 ~215索莊村 ~216鄭莊村 ~217郝王莊村 ~218大辛莊村 ~219小康莊村 ~220新立莊村 ~221水磨頭村 ~222茂山衛村 ~223北賀壽營村 ~224北公村 ~225南公村 ~226沙口村
  沿革 1961年建東崔莊公社,1984年改崔莊鄉,1993年改鎮。1996年沙口鄉並入。1997年,面積70.4平方千米,人口6.7萬,轄南邵莊、北邵莊、商平莊、吳莊、幹河溝、張莊、東崔莊、西崔莊、興隆莊、四新莊、田莊、李莊、王鐵莊、林水、沙口、劉莊、茂山衛、索莊、鄭莊、北賀壽營、南公村、北公村、郝五莊、新立莊、水磨頭、大辛莊26個行政村。
  大因鎮(Dayin Zhen)位於縣境東南部,距縣城10千米。面積57.3平方千米,人口5.42萬人(2002年)。轄25個行政村,鎮政府駐大因村。
  代碼 130625102:~200大因村 ~201任莊村 ~202小因村 ~203防陵村 ~204於迪城村 ~205肖迪城村 ~206崔迪城村 ~207李迪城村 ~208王村 ~209竜化村 ~210大千秋村 ~211小千秋村 ~212漢陽村 ~213南賀壽營村 ~214葛村 ~215伍級村 ~216敬上村 ~217大西張後街村 ~218大西張前街村 ~219範馬莊村 ~220小西張村 ~221小東張村 ~222南白塔村 ~223西小營村 ~224大東張村
  沿革 1961年建大因公社,1984年改鄉,1993年改鎮。1996年南白塔鄉並入。1997年,面積57.3平方千米,人口5.1萬,轄大因、任莊、小因、防陵、於迪城、肖迪城、崔迪城、李迪城、王村、竜化、大千秋、小千秋、漢陽、南賀壽營、葛村、伍級、敬上、大西張後街、大西張前街、範馬莊、小西張、小東張、大東張、南白塔、西小營25個行政村。
  遂城鎮(Suicheng Zhen)面積66.4平方千米,人口4.80萬人(2002年)。轄31個行政村,鎮政府駐遂城村。古跡有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劉伶墓、張華墓及燕長城。
  代碼 130625103:~200遂城村 ~201謝坊營村 ~202謝坊村 ~203石橋村 ~204付村 ~205鞏固莊村 ~206東關村 ~207城北村 ~208城北莊村 ~209張華村 ~210城西村 ~211北馬營村 ~212牛辛莊村 ~213曹各莊村 ~214大龐村 ~215小龐村 ~216馮傢町村 ~217永合莊村 ~218大次良村 ~219小次良村 ~220廣門村 ~221廣門營村 ~222文村 ~223慄元莊村 ~224麯城村 ~225大赤魯村 ~226小赤魯村 ~227大馬各莊村 ~228小馬各莊村 ~229躲水莊村 ~230王坎莊村
  沿革 1961年成立遂城公社,1984年改鄉,1992年改鎮。1996年廣門鄉並入。1997年,面積67.9平方千米,人口4.9萬,轄謝坊、謝坊營、石橋、付村、鞏固莊、東關、遂城、張華村、城西、城北莊、城北、曹各莊、牛辛莊、北馬營、大次良、大龐村、小龐村、小次良、馮傢町、永合莊、廣門、廣門營、文村、慄元莊、麯城、大赤魯、小赤魯、大馬各莊、小馬各莊、躲水莊、王坎莊31個行政村。
  高林村鎮(Gaolincun Zhen)位於縣境北部,距縣城8.5千米。面積65.7平方千米,人口4.32萬人(2002年)。轄21個行政村,鎮政府駐高林村。
  代碼 130625104:~200高林村 ~201高林營村 ~202小莊村 ~203大莊村 ~204袁傢墳村 ~205馮莊村 ~206候傢窯村 ~207丁莊村 ~208郎五莊村 ~209翟莊村 ~210馬莊村 ~211申莊村 ~212南莊頭村 ~213肖金營村 ~214田村鋪村 ~215白塔鋪村 ~216站裏村 ~217何莊村 ~218麒麟店村 ~219小辛庵村 ~220六裏鋪村 ~400徐水縣大午集團
  沿革 1961年建高林村公社,1984年改鄉,1993年改鎮。1996年白塔鋪鄉並入。1997年,面積65.7平方千米,人口4.3萬,轄馬莊、郎五莊、丁莊、翟莊、申莊、南莊頭、肖金營、侯傢窯、馮莊、袁傢墳、大莊、小莊、高林營、高林村、白塔鋪、六裏鋪、田村鋪、站裏、何莊、其林店、小辛安21個行政村。
  漕河鎮(Caohe Zhen)位於縣城南10.5千米。面積56平方千米,人口3.38萬人(2002年)。轄27個行政村,鎮政府駐漕河村。
  代碼 130625106:~200漕河村 ~201李梁莊村 ~202河西村 ~203馬官營村 ~204東白亭村 ~205西白亭村 ~206北樓村 ~207小劉莊村 ~208大劉莊村 ~209曹莊村 ~210南龐村 ~211北龐村 ~212梁傢營村 ~213西漕村 ~214西漕店村 ~215南留村 ~216西留營村 ~217史各莊村 ~218勉傢營村 ~219米傢營村 ~220平傢營村 ~221中所營村 ~222空城村 ~223空城店村 ~224周官營村 ~225馬傢莊村 ~226賈官營村
  沿革 1961年建漕河公社,1984年改鄉,1993年改鎮。1996年南留鄉並入。1997年,面積58.2平方千米,人口3.8萬,轄漕河、李梁莊、河西營、馬官營、東白亭、西白亭、北樓、小劉莊、楊村、大劉莊、曹莊、南龐村、北龐村、梁傢營、西漕、平傢營、西漕店、路傢寺、楊指揮營、南留、西留營、史各莊、勉傢營、米傢營、中所營、空城、空城店、周官營、馬莊、賈官營30個行政村。
  東史端鄉(Dongshiduan Xiang)位於縣城東北7千米。面積42.7平方千米,人口3.41萬人(2002年)。轄15個行政村,鄉政府駐下河西村。
  代碼 130625200:~200南營村 ~201東史端村 ~202西史端村 ~203北營村 ~204下河西村 ~205新鄭莊村 ~206北北裏村 ~207南北裏村 ~208東徐莊村 ~209北鬍渠村 ~210林莊村 ~211梁莊村 ~212北劉莊村 ~213陳莊村 ~214南鬍渠村
  沿革 1961年建東史端公社,1984年改鄉。1997年,面積42.4平方千米,人口3.4萬,轄東史端、西史端、北營、下河西、北北裏、鄭莊、南營、南北裏、徐莊、北鬍渠、林莊、梁莊、劉莊、陳莊、南鬍渠15個行政村。
  留村鄉(Liucun Xiang)位於縣境南部偏西10.5千米。面積43平方千米,人口2.86萬人(2002年)。轄18個行政村,鄉政府駐留村。
  代碼 130625201:~200留村 ~201南高橋村 ~202常樂村 ~203師莊村 ~204北常堡村 ~205留東營村 ~206東莊村 ~207南莊村 ~208田莊村 ~209鬍傢營村 ~210儀村 ~211山東營村 ~212劉祥店村 ~213半壁店村 ~214荊塘埔村 ~215大營村 ~216南亭村 ~217北高橋村
  沿革 1961年建留村公社,1984年改鄉。1996年南亭鄉並入。1997年,面積45.6平方千米,人口3.4萬,轄太堡營、南常堡、北常堡、南高橋、常樂、師莊、留村、留東營、田村、東村、南莊、鬍傢營、儀村、山東營、劉祥店、半壁店、荊塘鋪、大營、南亭、北高橋20個行政村。
  正村鄉(Zhengcun Xiang)位於縣城西9千米。面積43.4平方千米,人口2.62萬人(2002年)。轄16個行政村,鄉政府駐正村。
  代碼 130625202:~200正村 ~201王辛莊村 ~202楊傢莊村 ~203高各莊村 ~204元頭村 ~205小公村 ~206東公村 ~207中公村 ~208西公村 ~209韓傢營村 ~210孟官營村 ~211於坊村 ~212王官營村 ~213南青公村 ~214北青公村 ~215毛傢營村
  沿革 1961年成立正村公社,1984年改鄉。1997年,面積39.2平方千米,人口2.6萬,轄正村、王辛莊、楊莊、商各莊、元頭、小公村、東公村、中公村、西公村、韓傢營、孟官營、於坊、王官營、南青宮、北青宮、毛傢營16個行政村。
  瀑河鄉(Baohe Xiang)位於縣城西北11千米。面積37.2平方千米,人口1.56萬人(2002年)。轄12個行政村,鄉政府駐解村。
  代碼 130625204:~200解村 ~201西樊村 ~202東樊村 ~203北樊村 ~204新農村 ~205太合莊村 ~206屯裏村 ~207賈莊村 ~208嚮陽村 ~209楊傢峪村 ~210椿木峪村 ~211新鄉村
  沿革 1961年成立瀑河公社,1984年改鄉。1997年,面積33.6平方千米,人口1.6萬,轄西樊村、東樊村、北樊村、解村、新農村、太合莊、屯裏、賈莊、嚮陽村、楊莊、椿木峪、新鄉村12個行政村。
  義聯莊鄉(Yilianzhuang Xiang)位於徐水縣城西26千米。面積31.3平方千米,人口0.93萬人(2002年)。轄16個行政村,鄉政府駐西丁莊村。
  代碼 130625206:~200西馬莊村 ~201趙莊村 ~202侯莊村 ~203東莊村 ~204西張莊村 ~205白蓮峪村 ~206周莊村 ~207崔莊村 ~208棗園村 ~209五香坡村 ~210西田莊村 ~211西丁莊村 ~212義王莊村 ~213西劉莊村 ~214景莊村 ~215劉林莊村
  沿革 1961年成立義聯莊公社,1984年改鄉。1997年,面積31.3平方千米,人口1.0萬,轄丁莊、田莊、棗園、馬莊、東莊、侯莊、崔莊、義王莊、劉林莊、張莊、井莊、趙莊、五香坡、白蓮峪、劉莊、周莊16個行政村。
No. 4
  通過竜頭帶動、市場拉動、科技促動,穩步推進農業主導産業標準化生産、規模化發展、産業化經營,農業效益穩步提高,規模特色日益顯現。一是糧食大縣。2006年末,全縣糧食總産量36.5萬噸,比2004年增長5.2%,被農業部評為全國糧食生産先進縣。二是蔬菜大縣。全縣蔬菜面積15.66萬畝,以西紅柿為主的設施蔬菜達到9.6萬畝,被省政府命名為“河北省西紅柿之鄉”;白塔鋪蔬菜批發市場年交易額達4億元,是目前華北最大的西紅柿集散地。三是畜牧強縣。2006年末,全縣奶牛存欄3.39萬頭,鮮奶年産量7.8萬噸,生豬存欄24.4萬頭,年出欄47.9萬頭,是全省“緑色奶源基地縣”和首都“生豬活儲基地縣”。四是在農業竜頭方面擁有吉正養殖場、德力食品公司、大午農牧集團等6個市級農業産業化竜頭企業,7個規模托牛所,培育打造了“恆苑”、“豹子頭”、“鋤禾”、“紅彤彤”四個農産品知名品牌,其中“豹子頭”被農業部評為名牌。
  徐水自古貿易發達,商賈雲集。今天,商業設施更加完善,市場交流更加繁榮。全縣已形成九大專業市場,四個綜合市場,150多個鄉村集市、夜市和廟會市場,年市場成交總額11億元。專業市場有:白塔鋪蔬菜批發市場、城東鋼鐵市場、水磨頭廢舊物資市場、商業城小食品批發市場、長天商貿城、大王店草莓市場、正村鄉黃瓜市場、下河西建築模板市場、北常保鋼鐵市場。綜合市場有:商業城市場、集貿東市場、集貿北市場、集貿西市場。
No. 5
  徐水歷史悠久,新石器早期就有人類繁衍生息。1986年,在南莊頭遺址發現一批動物遺骸、植物種子、石器、陶片和人類生活、生産遺跡,經國傢考古權威部門鑒定認為,該遺跡晚於山頂洞人早於磁山文化,距今一萬年左右。填補了我國北方舊石器晚期至磁山、裴李崗新石器文化的空白,該遺址被列為第五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徐水地當衝要,自古為兵傢必爭之地。春秋屬古燕地,戰國時期,是燕趙會戰前沿。西漢初期,始置北新城縣,處所在今縣城西南10公裏,即漕河附近。後建製屢易,先後有朔平、新城、新昌、遂城、安肅等名。宋時,為邊陲城鎮。鹹平二年(公元999年),宋將楊延昭鎮守的武遂城遺跡猶存,為河北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明永樂二年(公元1404年),山西小興州部分移民至此,境內人煙日稠。徐水一名始於民國二年(公元1913年),因縣城南有徐河而得名。1937年,徐水縣城淪陷為日軍占領區,1948年7月20日,縣城解放。同年8月,徐水縣人民民主政府從西黑山村遷至縣城。1958年9月21日,容城、安新兩縣及定興縣南部29個村並入徐水縣。1960年12月9日和1962年3月27日,安新縣、容城縣分別從徐水分出,徐水縣恢復原建製。
  文化底藴豐厚,古跡遺存衆多。近年來,在南莊頭遺址、瀑河遺址、韓傢營一區遺址、遂城古城遺址、防陵墓群、大馬各莊漢墓等考古發掘中,先後出土了古代陶器、青銅器、青銅鼎、銅鏡、刀幣和象牙化石標本等大量珍貴文物。其中,1981年7月,防陵墓群出土的一對漢代銅馬,是我國目前出土的最大銅馬,堪稱漢代文物中的精品,為研究當時的雕塑藝術及鑄造工藝提供了珍貴的實物資料。軒轅黃帝釜山合符示信、燕士田光義薦荊軻刺秦、西晉名士劉伶訪友張華酒醉三年、宋將楊延昭武遂冰城之役,都在這塊土地上發生演義,歷代傳載。
  縣內有明清時期確定的“舊八景”:郎峰晚翠、瀑河寒流、南嶽宏宮、北極層觀、三元故裏、四望荒亭、劉伶孤塚、鄭慶豐碑。有民國21年(公元1932年)確定的“新八景”:清溪印月、長虹夕照、閘崖觀魚、公園晚眺、崇宮對峙、象山勝雪、晚鬆竟秀、緑水芙渠。
No. 6
  全縣經濟持續、快速、健康發展,整體經濟實力不斷增強。2006年,全縣生産總值完成58.3億元,2003年以來年均遞增13.7%,比2002年增長46.9%;三年纍计完成全社會固定資産投資65.6億元,年均遞增24.4%,比2002年增長92.4%;財政收入達到3.74億元,年均遞增15%,比2002年增長52%;農民人均純收入4369元,年均遞增 7.8%,比2002年增長25.3%。綜合經濟實力位居保定市前列。
  大力實施“工業立縣、項目拉動,特色農業、産業帶動”發展戰略。幾年來,全縣新上投資超千萬元項目110個,總投資45億多元,其中2006年,投資過億元項目6個。建成一批以巨力索具、太行毛紡、華竜面粉為代表的重點項目,首創輪胎、風帆蓄電池、久久檢波器、法國賽賽爾等一批投資大、發展前景好、帶動能力強的大項目相繼落戶徐水。華竜、首創、天威、風帆、樂凱等一批知名企業在該縣投資興業。項目建設實現了歷史性突破,經濟發展後勁明顯增強。
  工業經濟發展迅速,骨幹企業快速成長。把提高企業規模效益作為發展縣域經濟的重中之重,依托南環路工業集中區和俊峰工業區,大力培育扶植以製造業為重點的優勢産業和骨幹企業。吊索具、石油物探設備、汽車零部件等主導産業優勢日益明顯,發展勢頭良好。巨力、俊峰、宏業、北奧、太行等一批骨幹企業規模不斷壯大,效益逐年攀升。截止2006年底,年銷售收入過億元企業11傢,利稅超千萬元企業8傢,巨力集團年銷售收入超過13億元。全縣工業總産值達到92.7億元,三年間年均遞增18.2%。
  [社會事業]
  教育事業不斷發展,全縣擁有各類學校239所。其中:小學131所,初中31所,普通高中4所,職業中學1所,鄉鎮中心幼兒園46所,鄉鎮成人學校14所,教師進修學校、大午技校、縣直幼兒園、特教學校各1所,社會力量辦學8所。徐水一中、綜合高中是省級示範性高中,職教中心是國傢重點中等職業技術學校。近年來,我縣認真貫徹落實教育優先發展戰略,突出教育先導性、基礎性地位,教育事業蓬勃發展。教育工作取得可喜成績,教育教學質量全面提高。高中教育發展迅速,高考成績連續三年居保定市第一,2002年至2006年,共有19人考入清華、北大、中央美院等全國名牌大學。2007年,全縣高考本一、本二、本三及專科上綫四項萬人比均居全市第一。全縣綜合教育水平位居全市前列,連續8年被保定市政府評為“教育工作先進縣”。
  衛生事業發展步伐加快,城鄉人民就醫環境不斷改善。建立健全了疾病預防控製和衛生檢測體係,應對突發公共衛生事件能力明顯增強。目前,全縣有縣直醫療衛生機構5(縣醫院、二院、中醫院、衛生監督所、疾控中心),鄉鎮(中心)衛生院22傢,村衛生所(站) 620個,民辦醫院4所。縣、鄉兩級擁有衛生專業技術人員1200餘人,其中研究生學歷2人,本科學歷67人,專科學歷299人,中專學歷484人,副高職稱28人,中級職稱128人,初級職稱635人。擁有萬元以上大中型醫療設備125(件),開放床位820張。近年來,纍计投資3000多萬元,用於衛生基礎設施建設,完成了徐水縣人民醫院9層門診住院樓、疾控中心試驗樓建設和部分衛生院的改建新建工程,投資530萬元的縣第二人民醫院門診住院綜合樓2006年底建成。
  人口與計劃生育工作進入省、市先進行列,連續四年被評為全市計生工作先進縣,2005年獲得全省計生工作先進縣和優質服務先進縣稱號。科技、文化、體育、廣播、民政、環保、土地等各項社會事業日新月異。
  城鄉居民生活水平進一步提高。據縣統計局抽樣調查資料顯示:2006年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到9717元,比2002年增長44.1%,農村居民人均收入4369元,比2002年增長37.3%。城鎮居民人均住房建築面積40.8平方米。
  抽樣調查資料顯示:百戶農民家庭擁有彩電113臺、洗衣機86臺、電冰箱57臺、摩托車23輛、自行車197輛、空調9臺、組合音響32套、錄放像機3臺、電話63部、移動電話108部、汽車2輛、傢用電腦4臺。
  百戶城鎮家庭擁有彩電134臺、洗衣機100臺、電冰箱102臺、摩托車23輛、自行車234輛、空調115臺、照相機50架、影碟機66臺、傢用電腦56臺、組合音響30套、健身器材20套、微波爐44臺、淋浴熱水器40臺、吸塵器12臺、移動電話184部、傢用汽車4輛。
  [徐水風采]
  徐水:魅力衛星城 雙翼助騰飛
  徐水縣地處太行山東麓,京、津、石金三角地帶,華北地區的重要交通樞紐,保定市“一城三星”之一。總面積723平方公裏,人口56萬。京廣鐵路、107國道、津保公路、京珠高速、津保高速和建設中的張石高速、榮烏高速、京石鐵路客運專綫在這裏交匯貫通。南水北調中綫工程縱貫縣境。徐水是有着4000多年歷史的文明古縣,素有“九省通衢、商貿重地”之稱。作為燕士田光的故裏,省酒劉伶醉的故鄉,近年來,徐水縣委、縣政府堅持科學發展觀,把發展作為第一要務,結合徐水的發展基礎和區位優勢,提出建設保定市經濟社會發展強縣的發展目標,圍繞全市“京南近海強市名城”戰略,大力實施“兩動、雙基地”(工業立縣、項目拉動;特色農業、産業帶動;建設保定市先進製造業基地和緑色農産品供應基地)戰略,鍛造“工業強縣、農業富民”的騰飛雙翼,魅力、實力加活力,越來越多的人士將目光鎖定在這座京南重要的交通樞紐古縣。
  —魅力徐水—
  徐水縣是文化部命名的全國民間文藝之鄉,全縣有業餘群衆文化團體300多個。擁有“北獅之宗”美譽的北裏獅舞,2006年成為全國首批非物質文化遺産。擁有國內最早古發酵池的劉伶醉古燒鍋遺址,是國務院命名的國傢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縣內民間文化、企業文化、校園文化、社區文化豐富多彩,熱鬧和諧。
  圍繞建設保定“衛星城”,全縣城鄉建設步伐不斷加快。從2002年以來的四年間,纍计投資5.6億元,相繼完成城區供水管網改造、城區交通指揮係統、天然氣利用、縣醫院醫科大樓、婦幼保健綜合樓、城內大街擴建等一批重點工程和馨園、安居等住宅小區建設,配合省、市完成南水北調和張石高速徐水段徵遷占工作。纍计投資1.09億元改善交通狀況,新建道路總里程達388.86公裏,全縣98%的村實現“村村通”。舊城改造、街道擴建、電網、水管網、垃圾處理設施建設卓有成效。充足的能源、完善的設施、便利的交通加速提升了居民的城市意識和城市品位,全縣實現了常年緑化、夜晚亮化、日常淨化、街巷美化、交通暢化。繁榮安寧、和諧有序的宜居城市形象日益呈現在人們面前。
  全縣城鄉統籌協調發展,以文明生態村創建為重點的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效果喜人。通過部門幫建、村企互建、群衆共建,304個行政村中已有近三分之一的村建成文明生態示範村。農村的生活環境、農民的生活質量和精神面貌發生巨大變化,街道整潔,花木蔥蘢,院捨溫馨,鄰里和睦。漫步村街小巷,處處展現出新農村的無窮魅力。
  —實力徐水—
  發展是第一要務,實力是第一形象。當發展的腳步跨入第十一個五年計劃的時候,當環渤海經濟圈崛起的時候,隨着南資北移、南企北擴的發展趨勢,縣委、縣政府審時度適,科學定位,從戰略的高度,以超前的思維,提出:工業化、城市化是徐水發展的大趨勢、大機遇。着眼建設保定市經濟社會發展強縣目標,大力實施“兩動、雙基地”戰略,鍛造縣域騰飛的堅強雙翼。
  工業上,建設大園區、引進大項目、扶植大企業、培育大産業,加快建設縣城工業園區和大王店中國電𠔌産業園區,以培育壯大吊索具、石油物探設備、汽車零部件三大主導産業為主,全力發展先進製造業,打造保定先進製造業基地。全縣索具産業、汽車零部件産業、物探裝備産業分別實現産值13.7億元、3.4億元、7.57億元,分別比2002年增長427%、41.7%和118%。對巨力、俊峰、宏業、北奧、華竜等骨幹企業重點扶持,實行挂牌保護,支持鼓勵企業研發新産品,提高創新能力,促進企業做大做強。法國賽賽爾、首創、風帆、天威、華竜等一批國內外知名企業落戶徐水並迅速成長,已經成為縣域經濟的“四梁八柱”,發展後勁十分強勁。主導産業的快速壯大,“行業巨人”的相繼崛起,徐水經濟運行速度和質量得到明顯提升。2006年,地方總産值完成58.3億元,財政收入3.74億元。工業總産值完成92.7億元,規模以上工業企業達到51傢,其中年銷售收入過億元企業11傢,納稅超千萬元企業5傢。
  環境是發展的第一競爭點。縣委、縣政府明確提出“硬環境在全市不見得最好,但軟環境一定要最好”的目標,圍繞這一目標,全縣深入開展了“一項宣傳、兩項教育”活動以及“大園區、大項目、大企業、大産業建成之時,就是徐水富裕型小康社會實現之日”大討論活動,深化全民教育,轉變政府職能,努力破除影響發展的思想障礙和體製障礙,用良好的環境和信譽,用徐水的誠信和真誠吸引投資,加快發展。
  作為農業大縣,徐水縣大力發展特色農業和富民産業,建設保定市緑色農副産品供應基地,鍛造縣域騰飛的另一隻翅膀。該縣采取擴基地、育竜頭、創名牌、建協會、強服務等措施,以西紅柿為主的蔬菜種植、以奶牛和生豬為主的畜牧養殖、以山區柿子林和優質果品為主的林果栽培三大農業主導産業規模不斷壯大,效益穩步提高。全縣蔬菜面積發展到15.66萬畝,奶牛存欄3.39萬頭,生豬存欄24.4萬頭,林果面積達到6.2萬畝,是全國西紅柿生産基地和河北省奶牛之鄉。大午公司、德力食品廠等農業竜頭企業規模不斷擴大,帶動能力不斷增強。培育了“大午”、“豹子頭”、“鋤禾”、“紅彤彤”等農産品知名品牌。其中“大午”和“豹子頭”榮獲河北省名牌。2006年,全縣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達到4369元。
  硬實力強起來,軟實力壯起來。全縣科技、文化、教育、衛生等各項事業快步發展。綜合教育水平居全市前列,高考總評連續三年位列全市第一。自2006年開始的貧睏學生救助活動,籌資150餘萬元對1200名在册貧睏學生實施了救助。全縣農民參加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合率達到76.02%。擁有國傢、省級名牌産品和省級著名商標18個。
  —活力徐水—
  “親商、安商、富商”是徐水人始終信守的宗旨。
  “你投資,我服務;你發財,我發展”,體現了徐水人博大的胸懷和全新的理念。
  “誠信、效率、雙贏”,已經成為徐水與外來投資者合作的基本原則。
  縣委、縣政府不斷創優發展環境,拓展發展空間,廣泛宣傳,鼓勁造勢,製定政策,凝聚人心,激發了廣大幹部群衆熱愛徐水、建設徐水、奉獻徐水的熱情。全縣上下牢固樹立為納稅人服務的意識,致力於打造親商、重商、扶商、護商的發展環境,高效、負責、務實地推進發展。加強與“長三角、珠三角”和國外發達地區的交流合作,越來越多的海內外投資者目光被吸引過來。
  目前,已有美國、日本、菲律賓、馬來西亞、加拿大及香港、臺灣等十幾個國傢和地區的客商前來投資興業。投資領域涉及農業種植、畜牧養殖、服裝加工、機械化工等,投資規模不斷擴大,合作領域不斷嚮縱深拓展。
  徐水積極主動地融入國際經濟大循環,全方位、寬領域、多層次地實施對內對外開放。四年來實際利用外資纍计達1395.2萬美元,引進省外到位資金14.2億元;新上投資超千萬元生産性項目110個,總投資45億元,其中2006年新上投資超千萬元項目35個,過億元項目4個,總投資18.3億元;法國賽賽爾、中國首創、風帆、天威、華竜等一批國內外知名企業落戶徐水;積極發展對外貿易,出口創匯四年纍计完成1.63億美元。全縣經濟發展的活力日益顯現。
  —明日徐水—
  “兩大園區”初具規模,主導産業優勢彰顯,骨幹企業日益壯大,索具、汽車零部件、物探裝備和緑色農産品四大主導産業年産值分別達到80億元、30億元、12億元和11億元,年銷售收入過5億元企業達到10傢,過10億元企業達到4傢。
  初步形成“新農村、中心鎮、衛星城”三級梯次城鎮化空間佈局,城市管理日趨規範,城鄉環境明顯改觀,人民生活水平得到新提高,社會保障體係逐步健全完善。
  綜合實力取得新突破,全省GDP排名確保前移10個位次,為“十二五”規劃和長遠發展夯實基礎、提供支撐。
  徐水,一方日新月異、活力四射的開放勝地,一塊海納百川、客商心動的投資熱土。徐水人民以勤勞、勇敢、智慧創造了輝煌的歷史,正以開拓、創新、務實的精神譜寫美好的未來。徐水的廣大黨員幹部正在全縣上下深入開展“大園區、大項目、大企業、大産業建成之時,就是徐水富裕型小康社會實現之日”主體宣傳教育活動,用發展統一思想,用事業凝聚力量,將在黨的十七大精神指引下,着手構建一個更加開放、更加富裕、更加文明、更加和諧的徐水。
  黨建:夯基固本問責效
  近年來,徐水縣委充分發揮抓基層黨建的“關鍵”作用,圍繞加強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主題,認真履行管黨職責,紮實推進基層黨建工作,為全縣經濟和各項社會事業全面發展提供了堅強的組織保障。
  加固基層黨員管理,強化農村幹部監督。該縣積極探索推行農村幹部監督管理的新模式,創造性地推行了農村幹部“任期承諾目標監督管理制度”(村黨支部書記、村委會主任代表兩委班子,在鄉鎮黨委提出的共性目標前提下,自主提出本人任期目標,並做出公開承諾,簽訂責任書,張榜公佈,接受群衆監督和上級黨委、政府考核),靠目標壓擔子,按目標定奬懲,用目標管幹部,有效地激發了農村幹部幹事創業的熱情。為確保制度落實,讓黨員、群衆選出了任期目標日常監督小組,每月定期召開監督小組會議,問責加壓。年終,鄉鎮黨委組織每名村幹部就履行職責情況嚮黨員、村民代表進行述職、測評,嚴格兌現奬懲。對完不成工作目標、不能兌現自主承諾的村幹部,第一年由鄉鎮黨委對其進行誡免談話,責成本人嚮全體黨員、群衆說明情況,並減免其補貼、奬金等物質待遇;第二年再完不成任務目標、不能兌現承諾的,按照其簽定的責任書,等於自動辭職,不再啓動罷免等相關程序。去年以來,全縣共調整農村黨支部書記8名。這些做法,得到了保定市委的認可並在全市推廣,《人民日報》、省、市新聞媒體先後進行了報道。今年6月1日,中央組織部部務委員兼組織局局長傅思和到徐水縣就農村基層組織建設工作進行了調研,並與部分鄉鎮黨委書記、農村黨支部書記進行了座談,也對這一做法做了充分的肯定。
  明責問效,加強縣鄉村三級管黨責任製建設。在鄉、村兩級實行了“黨建雙嚮述職”制度。每半年就履行黨建職責情況,鄉鎮黨委書記既嚮縣委述職,又要嚮本單位全體幹部和基層黨組織負責人述職;農村黨支部書記既嚮鄉鎮黨委進行述職,又要嚮支部黨員大會述職,通過雙嚮述職,進行雙嚮監督,三級黨委一起“曬太陽”,有效避免了弄虛作假現象的發生。實行專項考核排位制度。着眼於強化管黨職責,建立以考核排位、嚴格奬懲為主要內容的黨建工作評價體係,不斷改進基層組織建設的考核辦法。每半年對基層黨委抓黨建工作進行專項考核,年終總評,對兩次考核情況,在徵求紀檢委、宣傳部、政法委、信訪局、計生局等部門意見的基礎上,進行綜合評價,排位定檔。加大考核結果的運用力度。依據考核結果,按比例進行表彰,對於排位後三位的給予黃牌警告,連續兩年黃牌警告的,考慮組織調整,並列為後進鄉鎮黨委進行重點整頓。特別是把考核結果作為選拔使用幹部的重要依據。今年7月24日,《人民日報》刊發了該縣的經驗做法。通過加大黨建責任製的落實力度,黨委書記在落實管黨職責上有了“四個明顯提高”:管黨的責任意識明顯提高;抓黨建的主動意識明顯提高;抓黨建的工作力度明顯提高;黨建工作創新的能力和水平明顯提高。
  經濟:提速發展謀跨越
  當前在徐水縣,一場“大園區、大項目、大企業、大産業建成之時,就是富裕型小康實現之日”的大討論在全縣展開。
  大討論激蕩起提速發展的激情:總投資2.8億元的竜帝首創斜交胎項目進入試生産,竜帝首創子午胎擴建項目總投資1.15億元,正在進行設備安裝調試;投資3億元的久久集團石油物理勘探檢波器項目建設進入尾聲,目前已收到國外訂單1800萬美元。
  在“一城三星”大保定建設中找準定位。近年來,徐水的項目建設和經濟發展一直保持着良好態勢,全縣規模以上企業達到51傢,其中年銷售收入過億元的企業達到11傢,納稅超千萬元企業有5傢。可縣委、縣政府的决策者卻非常冷靜:與先進地區相比,徐水還存在着不小差距;與建設京南近海強市名城的目標比,徐水肩負的任務還相當繁重。
  今年初,該縣主要領導深入企業、基層和客商中間,帶着問題搞調研,重新審視縣情,明確了圍繞保定市主導産業,建設先進製造業基地的目標,圍繞汽車、新能源、紡織服裝三大戰略支撐産業,勾勒發展藍圖,縣域經濟呈現出多個新亮點:5月底,投資2億元的風帆工業蓄電池項目開始小批量生産;7月底,徐水竜帝集團和泰國泰山友集團、馬來西亞占高有限公司簽署三方合作備忘錄,决定共同在徐水縣建設汽車配件項目;8月底,“保定·中國電𠔌”大王店産業園區規劃經市規委會第二次全體會議審議通過。
  堅持又好又快,促進提速發展。該縣重點扶持索具、石油物探設備、汽車零部件三大主導産業,突出抓好“竜頭”的規模擴張,引導企業上項目、增投入、占市場、壯實力,打造“行業巨人”,延伸産業鏈,培育産業集群。圍繞打造“世界索具之都”的目標,徐水縣以巨力集團為竜頭,聯合其他10傢企業,全力打造索具産業集群,計劃用3--5年時間使整個産業産值達到100億元以上,索具産品占到全國索具高端市場份額的40%以上,成為縣域經濟的強力支撐。今年上半年,巨力集團完成銷售額11.67億元,預計全年總銷售額達23億元,其他10傢索具生産企業也都以50%的速度增長。
  站在新起點,謀求新跨越。7月下旬,徐水縣組織有關鄉鎮、部門和企業赴河北黃驊以及山東濱州、鄒平、章丘等地參觀學習,考察歸來,該縣從發展的新理念、思想的新解放、項目的大手筆、企業的大規模、環境的再優化等多個方面,確立了更高的參照標準,把建設大園區、引進大項目、扶植大企業、培育大産業作為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經濟工作重點,全力推進工業化進程。在園區建設上,註重科學規劃,吸引生産要素嚮園區聚集;在項目建設上,圍繞縣域優勢産業、高新技術、節能環保等,努力形成投産一批、開工一批、跑辦一批、謀劃一批的項目建設梯次格局;在環境建設上,按照優惠的政策、優美的環境、優良的秩序、優質的服務“四優”標準,積極推進政府職能轉變和管理制度創新,全面清理審批事項,簡化審批程序,推行“一門受理、統籌協調、規範審批、限時辦結”的一站式辦公和一條竜服務,提高工作效率,提升服務質量。今年1--8月,徐水縣千萬元以上竣工項目11個,總投資8.19億元,千萬元以上在建項目21個,總投資15.53億元。
  文化:立足特色抓産業
  近年來,徐水縣堅持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緊緊圍繞保定市建設文化大市目標,立足縣內文化底藴和內涵,一手抓文化事業建設,一手抓文化産業發展,製定文化産業發展規劃,積極探索富有徐水特色的縣域文化産業發展之路,為建設經濟社會發展強縣助力。
  變“送文化”為“種文化”,文化事業蓬勃發展。該縣充分利用民間力量倡導和弘揚傳統美德、科學觀念和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通過政府投資、對口支援、捐贈贊助等途徑,依托文明生態村創建,不斷加強農村文化陣地建設和基層群衆文化社團組織建設,在組織專業人員對文化社團進行藝術指導和業務培訓的同時,以農村文化積極分子和文化能人為基點,鼓勵民間資本參與基層文化建設,變“送文化”為“種文化”,培養長期紮根農村的文化隊伍。目前,該縣304個村每個村都至少擁有一個小劇團、秧歌隊或民樂隊等業餘文化團體,建有文化活動室、圖書室或綜合文化站,其中78個村已建成高標準的村民中心,為“文化種子”的萌發提供了溫潤的土壤,有效彌補了“文化下鄉”密度上的不足。此外,該縣還在群衆中成立吹歌培訓班、衡西調培訓班、河北梆子劇團和老調研究會等民間組織,每年培訓農民3000多人次。連續多年舉辦“彩色周末”、“農民書畫展”等活動,涌現了100多名農民書畫傢和藝術傢,這些深埋民間的“文化種子”成長為播撒一方快樂的“文化大樹”。
  力推“四大文化産業”,不斷提高文化建設對經濟發展的貢獻率。打造企業文化業。依托規模位居世界第二、亞洲第一的吊索具生産企業巨力集團,建設占地2000平米的巨力文化展廳,以圖片和文字、錄像等形式,深入挖掘巨力從小作坊發展成亞洲最大的吊索具生産基地和中國索具行業的先鋒的管理經驗和模式,全面展示企業的管理體製、辦事風格、用人標準,將巨力集團誠實守信、科技創新、以人為本、科學管理的企業文化打造成全縣吊索具行業乃至其它民營企業的樣本,讓徐水“索具之都”品牌在全世界範圍叫響。打造酒文化業,以劉伶醉酒品牌為載體,建設白酒文化公園。依托劉伶醉酒廠的資金實力、劉伶醉酒的品牌知名度和“千年酒鄉”的深厚文化底藴,徐水以劉伶醉酒廠為投資主體,深入挖掘白酒傳統文化,把劉伶醉古燒鍋遺址恢復成金元原貌,籌建白酒文化公園,公園內興建百名書法傢酒文化碑林和中國白酒博物館,充分展示中國白酒悠遠的歷史文化,進一步提升劉伶醉酒品牌知名度。打造獅舞文化業,抓住徐水獅舞被列入首批國傢非物質文化遺産的契機,對徐水獅舞項目資源進行整理、包裝、提高,在保持民族風格、韻味的基礎上,通過産業化運作,推嚮市場,産生效益。成立徐水獅舞文化有限公司,引導業餘演出嚮公司化專業演出的轉化,扶持獅舞文化不斷發展壯大,打造徐水縣民間文化品牌。打造飲食文化業。依托徐水傳統名吃“驢肉火燒”資源,以驢肉加工竜頭企業為載體,建設驢肉飲食文化博物館。同時,在驢的深加工上做文章,使驢飼養、驢肉加工、驢阿膠生産等形成具有一定規模和影響的産業鏈條,大力扶持驢肉加工竜頭企業發展驢肉真空包裝、品牌店連鎖經營,發揮飲食消費對文化市場乃至徐水經濟的拉動作用。
英文解釋
  1. n.:  Xú Shuǐ Xiàn County
近義詞
徐水
包含詞
徐水縣簡介徐水縣教育局徐水縣防疫站
徐水縣中醫院徐水縣第二中學徐水縣大午集團
徐水縣人民醫院徐水縣安肅鎮中學徐水縣衛生防疫站
徐水縣婦幼保健院徐水縣麗華羊毛衫廠河北省徐水縣童裝廠
徐水縣師莊工藝品廠徐水縣新潮工藝品廠徐水縣德鑫乳業製品廠武威分廠
分類詳情
張開安肅鎮張開高林村鎮張開戶木鄉張開漕河鎮張開留村鄉
張開遂城鎮張開瀑河鄉張開正村鄉張開大王店鎮張開大因鎮
張開崔莊鎮張開東釜山鄉張開義聯莊鄉張開東史端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