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轄區 : 中國 >寧夏 >銀川 > 西夏區
顯示地圖
目錄
概況 Xixia District
  郵編:750021 代碼:640105 區號:0951
  拼音:Xī Xià Qū,Xixia Qu
  
    西夏區總面積1129平方千米。總人口22萬人(2006年)。全區轄6個街道、2個鎮:西花園路街道、北京西路街道、文昌路街道、朔方路街道、寧華路街道、賀蘭山西路街道、興涇鎮、鎮北堡。區人民政府駐賀蘭山西路街道。
  
    2002年10月19日,國務院批準(國函95號)調整銀川市市轄區行政區劃:西夏區轄原新城區的朔方路、文昌路、北京西路、西花園路、寧華路5個街道辦事處和原郊區的鎮北堡鎮、興涇鎮、蘆花鄉,區人民政府駐懷遠東路。
區域概況
  西夏區位於銀川市西部,是銀川市市轄區之一。總面積987平方千米。總人口20萬人(2003年)。西起賀蘭山,東隔包蘭鐵路與金鳳區相鄰,區人民政府駐懷遠東路。代碼:640105。電話區號:0951。拼音:Xixia Qu。
  西夏區轄6個街道、2個鎮:西花園路街道、北京西路街道、文昌路街道、朔方路街道、寧華路街道、賀蘭山西路街道、興涇鎮、鎮北堡鎮。銀川經開區(高新區)Ⅱ區位於西夏區南部。
自然地理
  西夏區地處銀川平原引黃灌區中部,位於東經105°49′-- 106°18′,北緯38°08′——38°52′,總面積892平方公裏,總人口25萬多人, 行政所轄兩鎮、六個街道辦事處。西夏區是銀川市乃至寧夏回族自治區重要的工業、旅遊業和大專院校聚集區,素稱寧夏的工業高地、旅遊勝地和教育重地。銀川(國傢級)經濟技術開發區Ⅰ區設在本區。
  西夏區平均海拔1100—1200米,屬溫帶大陸性氣候,年平均氣溫8.3 --8.6.平均降水量193—203毫米,年日照時數2898—3040小時,鼕無嚴寒,夏無酷暑。盛産水稻、小麥、玉米、油料、瓜果、蔬菜等各種農作物。
  西夏區地處寧夏優越的煤電源基地中心,人均占有發電量和産煤量名列前茅。境內儲藏的礦産種類計有能源礦産、冶金輔助、原料礦産、建築材料及非金屬礦産,化工原料礦産5大類21個品種,為大力發展高耗能工業、冶金、化工、建材工業提供了十分便利的條件。
經濟建設
  西夏區是於1958年隨着包蘭鐵路通車以及嚮西開闢工業用地發展起來的。 經過四十多年的建設,目前這裏已成為銀川市以輕紡、機械、化工、建材為主的大型工業區和科技文教區。區內聚集了銀川市近40傢大中型企業,十多所大中專院校和科研單位。在西部大開發的背景下,在銀川市及寧夏工業,科技發展中具有重要地位。二000年實現國內生産總值29億元,地區財政收入477億元,區本級財政收入4753萬元,居民可支配收入5480元,西夏區經濟總量在銀川市和自治區居於重要地位。
歷史沿革
  2002年10月19日,國務院批準(國函95號)調整銀川市市轄區行政區劃:西夏區轄原新城區的朔方路、文昌路、北京西路、西花園路、寧華路5個街道辦事處和原郊區的鎮北堡鎮、興涇鎮、蘆花鄉,區人民政府駐懷遠東路。
  興涇鎮是原涇源縣蘆草窪吊莊的一部分,另一部分是新源鄉(現已並入金鳳區良田鎮),兩部分以包蘭鐵路為界,分屬西夏區和金鳳區。
  2005年,自治區政府第60次政府常務會議决定,將蘆花鎮更名為鎮北堡鎮。蘆花鎮是2003年9月全區撤鄉並鎮時由西夏區原蘆花鄉和鎮北堡鎮合併成立的,現鎮政府駐鎮北堡。蘆花鄉的前身是1960年創建的蘆花人民公社,其專名“蘆花”來源於該鄉境內的始建於明代嘉慶十二年(1533年)的蘆花橋墩(烽火臺),後演化為蘆花臺,現境內有蘆花村和蘆花臺自然村;鎮北堡鎮的專名來源於該鎮境內的始建於明代弘治十三年(1500年)的寧夏右屯所領18屯堡之一。
  2005年底,西夏區轄5個街道、2個鎮。
  2006年,西夏區面積987平方千米,人口20萬。轄6個街道、2個鎮。區人民政府駐懷遠東路。
社會發展
  西夏區是寧夏重要的工業基地。現有規模以上工業企業44傢,初步形成了能源、化工、機電、建材四大支柱産業。占地2.92平方公裏的西夏區工業産業基地是中小工業企業投資的理想基地。
  西夏區是區域性交通樞紐。銀川火車站、聯航機場和汽車西站設在本區,包蘭鐵路橫貫其中,銀新、銀西專用綫在此與其接軌,交通運輸十分便利。
  西夏區地處寧夏優越的煤電源基地中心,人均占有發電量和産煤量名列前茅。境內儲藏的礦産種類計有能源礦産、冶金輔助、原料礦産、建築材料及非金屬礦産,化工原料礦産5大類21個品種,為大力發展高耗能工業、冶金、化工、建材工業提供了十分便利的條件。
民族文化
  西夏區是旅遊勝地。沿賀蘭山東麓有被喻為“東方金字塔”的國傢級重點文物保護西夏王陵單位西夏王陵,有遊牧民族的藝術畫廊賀蘭山岩畫,有使中國電影走嚮世界的“中國一絶——華夏西部影視城、還有賀蘭山滾鐘口、賀蘭山蘇峪口森林公園等旅遊景區。
  “塞上江南,西夏古都,回族風情”這三大特色為鳳凰城增添了誘人的光彩。這是一塊富饒美麗的地方,“魚米之鄉”的景色,正是銀川平原的真實寫照:這是一塊歷史悠久的地方。900多年前的宋代景德年間,北方党項族在這裏建立了中國歷史上一個重要的王朝——西夏,西夏國國都興慶府(現銀川),便成為西北各民族經濟文化交流的重要都城;這也是一塊充滿回族風情的地方,銀川人民熱情好客,民風淳樸,回族同胞同其他民族史弟緊密團结,用辛勤的勞動共同描繪着美好的明天。
教育事業
  銀川大學城位於西夏區
  有以下幾所學校
  寧夏大學(211院校)
  寧夏大學位於寧夏回族自治區首府銀川市西夏區,是自治區唯一的省部共建綜合性大學和“211工程”立項建設高校。學校始建於1958年,1997年12月,原寧夏大學與寧夏工學院、銀川師專(含寧夏教育學院)合併;2002年2月,寧夏大學與寧夏農學院合併,組建了新的寧夏大學。學校分為三個校區,校園占地面積140公頃,校捨建築面積55.2萬平方米,另有113公頃的教學實驗農場。在校教職工2656人其中教師1366人(教授127人,副教授403人);全日製普通本、專科在校生18000餘人,研究生1400人,少數民族預科生798人,成人脫産在校生1705人。(詳見寧夏大學)
  北方民族大學
  國傢民委直屬的唯一一所設在民族自治區的民族高等院校,坐落在銀川市西夏區。占地面積65萬多平方米,纍计建築面積達26萬平方米。是我國唯一建立在少數民族自治區的部屬綜合性民族高校,直屬國傢民族事務委員會,具有學士、碩士學位授予權,是為少數民族和民族地區培養高素質應用型人才的重要基地,研究我國民族理論和民族政策的重要基地,民族優秀文化的傳承和弘揚基地,為西北民族地區特色經濟服務的科研基地,展示我國民族政策和對外交往的重要窗口。學校始建於1984年,原名西北第二民族學院。2006年2月,教育部批準在其基礎上籌建北方民族大學,籌建期限為兩年。 學校總占地面積766671平方米,校捨總建築面積280175平方米。學校辦學條件優良,教學設施完備,校園環境幽雅。學校於2000年被全國緑化委員會授予“全國部門緑化400佳單位”榮譽稱號,並被銀川市人民政府命名為“花園式單位”。 (詳見北方民族大學)
  其他院校
  寧夏建設職業技術學院
  寧夏財經職業技術學院(本部)
  寧夏司法警官職業技術學院
  寧夏化工技師學院
  寧夏糧食職業技術學院
  寧夏機電技師學院
英文解釋
  1. n.:  Xixia District
近義詞
西夏, 西夏村
包含詞
西夏區聚已更名為西夏區銀川市西夏區南梁小學
分類詳情
張開興涇鎮張開西花園街道張開鎮北堡鎮
張開賀蘭山西路街道張開北京西路街道張開寧華路街道
張開朔方路街道張開文昌路街道張開蘆花鎮
西花園路街道南梁農場賀蘭山農牧場
平吉堡奶牛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