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轄區 : 中國 >天津 > 河北區
顯示地圖
目錄
行政區劃
  郵編:300143 代碼:120105 區號:022
  拼音:Hé Běi Qū,Hebei Qu
  
    河北區位於天津市區東北部。總面積27平方千米。總人口63萬人(2006年)。全區轄個10街道:光復道街道、望海樓街道、鴻順裏街道、新開河街道、鐵東路街道、建昌道街道、寧園街道、王串場街道、江都路街道、月牙河街道。區人民政府駐望海樓街道獅子林大街。
  
  街道代碼
  120105001 光復道街道
  120105002 望海樓街道
  120105003 鴻順裏街道
  120105004 新開河街道
  120105005 鐵東路街道
  120105006 建昌道街道
  120105007 寧園街道
  120105008 王串場街道
  120105009 江都路街道
  120105010 月牙河街道
  
  歷史沿革
  
    河北區因地處海河以北而得名。1214年前金朝在此設直沽寨,為天津最早的正式建製,1316年將直沽改為海津鎮,1404年設天津衛,1405年設天津左衛,1406年設天津右衛,1417年設錦衣衛指揮司衙門,1902年設直隸總督衙門。1949年建立二區、三區政府,1958年始建,並將北郊區的興澱公社劃入,1966年改稱衛東區,1968年復現名。
  
    1997年,面積32平方千米,人口65萬,有少數民族人口1.5萬。轄16個街道,區府駐獅子林大街西端北側。
    2000年,根據第五次人口普查數據:全區總人口633603人,其中:光復道街道 39722人、望海樓街道 45759人、鴻順裏街道 84131人、新開河街道 60950人、鐵東路街道 68455人、建昌道街道 76509人、寧園街道 32107人、王串場街道 96290人、江都路街道 48789人、月牙河街道 80891人。
    2004年初,河北區轄個10街道:望海樓街道、光復道街道、鴻順裏街道、新開河街道、鐵東路街道、建昌道街道、寧園街道、王串場街道、江都路街道、月牙河街道。
基本概況
  河北地域歷史悠久,早在戰國時期已有先民足跡。金代為加強軍事防禦,在三岔河口設立直沽寨(一說直沽寨設在大直沽)。元延祐三年(1316年)設海津鎮。從此漕運不斷,人煙稠密,商業繁榮。之後歷經滄桑。清末推行“新政”,一度成為天津行政、經濟、文化、教育的管理中心。天津解放後,在社會主義建設中,河北區已發展成居民集中、交通便捷、文化發達、功能齊全的以工業為主體、社會事業全面發展的新型城區。河北區具有光榮的革命傳統,文化積澱深厚,是天津近代工業的搖籃,天津市區發祥地之一。
  鐵路、公路、海運、空運優勢獨特,天津站、天津北站、一座大型鐵路貨場和京津塘高速公路兩個出口均在區內,乘汽車去天津機場、塘沽開發區、保稅區和北京快捷方便。近幾年,區內相繼建成六座立交橋,拓寬八條主幹道路,形成連接全市道路、四通八達的交通網絡。
  人文景觀、歷史遺跡各具特色,有著名的佛教勝地大悲禪院,有孫中山、袁世凱、馮國璋、曹錕、梁啓超、李叔同、李大釗等名人遺跡,有周恩來、鄧穎超青年時代從事革命運動的覺悟社、女星社,還有一批歐式風格的小洋樓,具有極大的開發利用價值。
  城市面貌日新月異,配套設施完善,服務功能齊全,新開河水廠坐落區內,電力佈局合理,全區熱化率、緑化率保持市內領先,通訊設施先進、便捷,金融、商貿、衛生、文化等服務設施完善。河北區是一個充滿希望的新型城區,煥發勃勃生機。在今後的15年中,河北區要建成以人文景觀、歷史遺跡、風貌建築和宗教文化為特色,服務全市,面嚮全國的文化旅遊基地;以鐵路天津站、天津北站等重要交通樞紐為依托,周邊相關産業發達,商貿設施齊全,服務功能完善,具有較強競爭力的現代化商貿區;建築風格各異,環境優美,教育文化先進,基礎設施完善的居民區。
經濟概況
  河北區是天津市的傳統工業區,有大中小型工業企業2400多傢,尤以冶金、化工、機械、電子、輕紡和醫藥業更具優勢,是天津市工業門類較齊全的工業基地。軋鋼三廠、第二鋼絲繩廠、大中華橡膠廠、動力機廠以及天津通訊廣播公司、自行車二廠、達仁堂製藥廠等企業在國內赫赫有名,一大批名優特産品已打入國際市場。
  區街經濟是該區的主體經濟,它起源於50年代末,是在街道居民自發組織起來從事集體生産經營的基礎上,逐步發展壯大起來的。區經委係統所屬生産服務管理局、裕隆(校辦)集團公司、勞動服務公司、民政福利公司和16個街道的工商企業公司,共有企業1200多個,為經濟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工業作為區街經濟的主要産業,已形成機械電器、針織服裝、皮革製品、汽車配件、五金建材、食品加工和文體用品等12大行業,擁有18傢市級明星企業,電梯變壓器、微型減速機、衛星接收天綫、三葉摩托車等320多種産品在全國市場上占有優勢。
  該區商業有着悠久的歷史,是天津市商業中心區之一,服務設施齊全,集散功能完善。商業係統12個國營公司的900多個商業店堂星羅棋布,便民網點輻射全區。中山路和天津站地區是繁盛的商業中心,聚集着大天津食品商廈、川魯飯店、大亨時裝公司、竜門大廈、天竜飯店等30余家大中型百貨商場和飯店賓館。還有景德鎮陶瓷聯營公司、香港美食城、海爾專賣店、百信珠寶分店等一大批專業特色商店。該區把市場建設納入城市總體規劃,鞏固發展現有市場,大力發展生産要素和各類專業市場,幸福道、平安街、江都路、連雲路等8座大中型農貿市場和54個批發零售企業,以及新建的天津服裝大世界、天津服裝城等大型封閉式消費品市場,溝通城鄉,輻射三北,在滿足群衆生活需要和促進天津市場繁榮方面發揮着重要的作用。
  改革開放以來,該區的個體、私營經濟有了較大發展,推動和促進了其他産業的振興,吸納安排了剩餘勞動力,為閑散人員提供了就業渠道,增加了地方財政收入,為全區經濟和社會事業的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
自然地理
  河北區是天津市中心市區之一,地處市區東北部,因大部分地域坐落在海河以北而得名。區界東鄰東麗區,西部與和平區、南開區、紅橋區以海河為界,南與河東區相連,北與北辰區接壤。至1995年,全區行政區劃面積27.86平方公裏,南北長6.88公裏,東西寬6.51公裏(2000年行政區劃面積調整為27.93平方公裏,南北長6.94公裏,東西寬7.95公裏,行政管轄面積為29.14平方公裏)。轄16個街道辦事處(2000年調整為10個),352個居民委員會。常住人口616077人,其中少數民族有23個、15960人,回族人口最多,有13047人。
  河北區地勢較高,地形平坦微有起伏。地層為第四紀沉積物,土層深厚。平均海拔5.73米,高於天津市區平均海拔。最高處堤頭大街東南端海拔9.98米,最低點張興莊大道西側鐵路兩旁海拔1.48米。天津多次水災,區內災情較輕或無災。屬於典型的暖溫帶半濕潤大陸性季風型氣候,受季風影響區內四季分明,鼕夏與春秋季差較大,鼕夏較長,春秋較短,有非鼕即夏之感。年平均氣溫11~12℃,年降水量550毫米,七、八月份為雨季。
  海河、北運河、新開河、月牙河環繞全區。
行政區劃
  河北區轄個10街道:光復道街道、望海樓街道、鴻順裏街道、新開河街道、鐵東路街道、建昌道街道、寧園街道、王串場街道、江都路街道、月牙河街道。
  2000年,根據第五次人口普查數據:全區總人口633603人,其中各街道人口(人): 光復道街道 39722 望海樓街道 45759 鴻順裏街道 84131 新開河街道 60950 鐵東路街道 68455 建昌道街道 76509 寧園街道 32107 王串場街道 96290 江都路街道 48789 月牙河街道 80891
歷史沿革
  天津“地當九河要津,路通七省舟車”,而兼有“河、海之衝”。地理位置優越的黃金地帶——三岔河口地區,即今天河北、紅橋、南開三區交界的獅子林橋附近,成為天津的軸心地帶。它的歷史變革體現了一個由早期聚落逐步嚮現代大都市發展演變的漫長軌跡。
  河北區是天津市區退海成陸最早的地區之一,約在4000年前即已成陸。據緊鄰境域北辰區出土的鐵、陶用具和半地穴房屋遺址顯示,早在戰國時已有先民勞作生息。遼宋時期,海河成為宋、遼對峙的接界。至金時,為加強軍事防禦在直沽設立直沽寨,為天津最早建製的地區之一。元太宗六年(1234年),三岔沽一帶????鹵涌出,????業發展。元建都大都(今北京),為供應京城用糧,各河漕運聚集三岔河口。至元十九年(1282年),開闢海漕航綫,使三岔河口至大直沽一帶成為海、河漕運的接轉碼頭,????、糧及其他貨物的集散、倉儲地。每逢盛季舳艫相接,人聲鼎沸,元王懋德的詩句生動描繪了直沽漕運繁忙興盛的景象:“極目滄溟浸碧天,蓬萊樓閣遠相連。東吳轉海輸粳稻,一夕潮來集萬船”。
  明永樂二年(1404年)天津建衛後,三衛定額駐兵1.68萬人。永樂十五年(1417年)在金鐘河北岸設錦衣衛指揮使司衙門。時北運河、海河沿岸相繼出現了金傢窯、辛莊、堤頭等幾十個村落。明末清初,村落連結成片,街衢道路相通,河渡接連兩岸,集市廟宇集中,打破了村落格局,出現糧店街、獅子林、錦衣衛等居民區,城市型的街鎮基本形成。清華鼎元《清門徵跡詩·????關橋》雲:“晚風怒涌海門潮,千萬聲中雜市囂。兩岸行人如蟻聚,輕舟緩渡孟公橋”(孟公橋即????關橋,今金湯橋附近)。至清道光二十六年(1846年),境內已有住傢萬戶,人口約4萬人。
  天津市區從無到有,從小到大,特別是自明永樂二年(1404)天津建衛後都是以三岔河口為基礎,與河北地域息息相關。三岔河口素譽為“天津城的搖籃”。
友好區縣
  1
  1984
  河北省黃驊縣
  2
  1985
  河北省完縣(現順平縣)
  3
  1985
  遼寧省大連市沙河口區
  4
  1985
  上海市長寧區
  5
  1985
  河北省饒陽縣
  6
  1985
  河北省大城縣
  7
  1986
  湖北省武漢市武昌區
  8
  1986
  廣東省廣州市透秀區
  9
  1986
  安徽省蚌埠市
  10
  1986
  北京市宣武區
  11
  1986
  河北省興隆縣
  12
  1988
  新疆伊犁哈薩剋自治州烏蘇縣
  13
  1988
  新疆伊犁哈薩剋自治州伊寧市
  14
  1988
  新疆農墾兵團第六師
  15
  1988
  江蘇省濱海縣
  16
  1989
  河北省冀縣
  17
  1989
  內蒙古科左前旗
  18
  1989
  黑竜江省佳木斯市
  19
  1989
  江西省上饒地區
  20
  1989
  山西省長治市
  21
  1990
  河南省洛陽市
  22
  1990
  河南省洛陽市郊區
  23
  1990
  吉林省吉林市竜潭區
  24
  1990
  山東省廣饒縣
  25
  1991
  甘肅省張掖地區
  26
  1991
  甘肅省酒泉地區
  27
  1991
  甘肅省武威地區
  28
  1991
  甘肅省天水市
  29
  1991
  甘肅省蘭州市城關區
  30
  1991
  湖北省當陽市
  31
  1991
  江西省九江市廬山區
  32
  1991
  河北省徐水縣
  33
  1991
  內蒙古自治區五源縣
  34
  1991
  內蒙古自治區武川縣
  35
  1992
  河北省文安縣
  36
  1992
  吉林省通榆縣
  37
  1992
  河北省盧竜縣
  38
  1992
  內蒙古自治區商都縣
  39
  1993
  河北省衡水地區
  40
  1993
  內蒙古自治區海拉爾市
  41
  1993
  陝西省鹹陽市渭城區
  42
  1994
  內蒙古自治區科左後旗
相關詞
旅遊天津公園園林交通鐵路京哈綫人物
地震地震應急預案應急預案
包含詞
河北區金天津河北區河北區居委會
河北區中山醫院河北區建昌醫院河北區津鴻醫院
河北區北寧醫院河北區小關醫院小河北區居委會
河北區中山門醫院河北區新開河醫院河北區王串場醫院
河北區昆緯路醫院河北區光復道醫院天津市河北區地震應急預案
天津市河北區正華學校天津市河北區第五幼兒園天津市河北區第十四幼兒園
天津市河北區勝利服裝廠天津河北區華穎服裝廠天津市河北區安泰服裝廠
天津市河北區大華服裝廠天津市河北區京津針織廠天津市河北區競業針織廠
天津市河北區針織服裝廠天津市河北區十月針織廠天津市河北區職工大學
天津市河北區惠安飯店天津市河北區惠山飯店天津市河北區川魯飯店
天津市河北區天味樓飯店河北區街道辦居委會天津市河北區利華服裝廠
天津市河北區江大服裝廠天津市河北區建宏服裝廠天津市河北區衛生防病站
天津市河北區第一保育院天津市河北區婦幼保健院天津市河北區婦産科醫院
天津市河北區望海樓街地震應急預案天津市河北區昆緯路第一小學天津市河北區鈺佳服裝服飾有限公司
天津市河北區祥泰紡織品綜合批發站天津市河北區新華針紡織品經營部天津市河北區鵬飛紡織品批發部
天津市河北區小樹林紡織品百貨零售部天津市河北區宏源紡織品批發商行天津市河北區榮生針織運動衣廠
天津市河北區大宇皮革製品廠天津市河北區天姿針織服裝廠天津市河北區河北針織服裝廠
天津市河北區民利工藝標牌廠天津市河北區勞動服務咨詢中心天津市河北區愛馨口腔門診部
天津市河北區衛生防病站預防醫學門診部
分類詳情
張開月牙河街道張開江都路街道張開王串場街道張開寧園街道
張開建昌道街道張開鐵東路街道張開新開河街道張開鴻順裏街道
張開望海樓街道張開光復道街道火車站中山路
獅子林大街建昌道街
天緯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