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示地图 |
|
|
370702 |
|
潍城区即古潍县城,位于山东半岛中部,是“世界风筝都”—潍坊的中心区,1984年地改市时,由小潍坊市改设为潍城区。1994年又以市中心白浪河为界,进行了区划调整。东与奎文区、坊子区为邻,西北与寿光市、西南与昌乐县毗连,北与寒亭区接壤全区总面积272平方公里,人口36.8万,其中非农业人口22.5万人,辖6个街道办事处和2个管理区。(邮编:261021。代码:370702。区号:0536。拼音:Weicheng Qu。) |
|
潍城区辖6个街道:城关街道、南关街道、西关街道、北关街道、望留街道、于河街道。 |
|
因旧潍县城得名。隋开皇十六年(596年) 置潍州,明洪武十年(1377年)改称潍县,1949年6月为潍坊市,1983年10月撤市设潍城区。
夏为三寿古国。西汉为平寿县地,属北海郡,东汉属北海国。北齐废平寿,并入下密县,县治由境外迁来原平寿县治。隋开皇十六年(596年) 于下密县置潍州。大业二年(606年) 州废,改下密县为北海县,属北海郡。唐武德二年(619年)复于北海县置潍州,八年州废,北海县属青州。北宋建隆三年(962年)于北海县建北海军,乾德三年(965年) 仍为北海县,为潍州治。金、元均为潍州治。明洪武十年(1377年)省州,改称潍县,为潍县治,属莱州府。清末属登莱青胶道莱州府。
1913年属胶东道。1925年属莱胶道。1928年废道制,直隶于省。1929年至1931年将清末潍县的16个区划为10个区,今潍城区为第一、二、三区大部和第十区一部。1938年潍县属山东省第八行政督察区。
1942年12月,中共将潍县北部第四、五两区与寿光县第九、十两区合并建立寿潍县(1943年9月始建寿潍县抗日民主政府)后,潍县其余八个区改为潍南县(未建县政府),今潍城区为潍南县一部分。1945年10月,潍南县政府成立,属胶东行政区西海专区。1948年4月潍县城解放,于潍城、坊子及二者之间的毗连地区设立潍坊特别市,直隶于中共中央华东局(华东局时驻益都县)。同年7月昌潍专区成立,潍县属之。1949年6月3日潍坊特别市改名潍坊市,直辖于山东省。
1950年5月撤销潍坊市,并入潍县。同年11月恢复原潍坊市,属昌潍专区。1958年12月撤销潍县,并入潍坊市,隶属不变。1961年10月复置潍县。1967年昌潍专区改为昌潍地区,1981年5月改为潍坊地区,潍坊市与潍县均属之。
1983年8月撤销潍坊地区,设置地级潍坊市;同时撤销潍县,并入潍坊市。同年10月,将原潍坊市和原潍县辖区划为三个区,其中将原潍坊市的城关、东关、南关三个办事处,东郊、西郊、二十里堡、红星四处人民公社和原潍县的望留、符山、杏埠、于河四处公社划为潍城区。
1992年7月2日,撤销大虞乡、梨园乡、于河乡、分别设立大虞镇、梨园镇、于河镇;撤销河西乡,设立北关镇。
1993年9月9日,撤销军埠口乡,设立军埠口镇;撤销杏埠乡,设立杏埠镇。
1994年6月21日,撤销潍城区大虞镇、梨园镇、廿里堡镇、北关镇,分别以原镇的行政区域设立大虞、梨园、廿里堡、北关4个街道办事处(注:前3个街道属于新设立的奎文区)。
1994年5月23日,将潍城区白浪河以东的东关、东园、院校、新城4个街道办事处,大虞、二十里堡、梨园3个镇和军埠口镇的刘家沙窝、李家沙窝、南家、郭家、吕家、高家涧头院、武家涧头院7个村划归新设立的奎文区。
潍城区位于潍坊市中部,胶济铁路两侧。东隔白浪河与奎文区、坊子区为邻, 西北与寿光市、西南与昌乐县毗连,北与寒亭区接壤。面积319平方公里。人口37万。 辖城关、南关、西关、北宫4个街道办事处,大柳树、望留、符山、军埠口、于河、杏埠6镇。(年份不详)
2000年,潍城区辖城关、南关、西关、北宫4个街道、大柳树、望留、符山、军埠口、于河、杏埠6个镇。 根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383189人,各乡镇人口: 城关街道 48008 北关街道 55662 南关街道 61895 西关街道 66020 于河镇 28077 望留镇 27255 符山镇 24692 杏埠镇 28952 军埠口镇 21572 大柳树镇 21056
2001年,潍城区辖4个镇、4个街道办事处,230个行政村,55个居委会。年底全区总人口36.6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18.9万人。
截至2002年12月31日,全区总面积289.5平方千米。辖4个街道、4个镇,230个行政村,56个居委会。年底全区总人口36.8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19.1万人。
2003年,全区总面积272.3平方千米。辖4个镇、4个街道办事处,212个行政村,55个居委会。年底全区总人口36.82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22.5万人。
2006年,潍城区辖4个街道、4个镇:城关街道、南关街道、西关街道、北关街道、军埠口镇、符山镇、于河镇、望留镇。
2007年,撤销军埠口镇、符山镇、于河镇、望留镇,设立望留街道、于河街道。望留街道由原原军埠口镇辖区、原符山镇的28个村、原望留镇辖区(2个村除外)组成,于河街道由原于河镇辖区、原符山镇的15个村组成。同时,将原望留镇的2个村划归南关街道,将西关街道的友爱社区划归北关街道。 |
|
农业:走上高产优质高效之路。紧紧围绕发展市场农业、特色农业、本着“因地制宜,发挥优势,突出特色”的原则,进一步稳定发展了具有一定规模的粮油、林果、蔬菜、畜禽、花卉、花生等6大优势产业和产品,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农业综合效益有了较大提高。全区实现粮食总产1.32亿公斤,果品974.6万公斤,蔬菜5393万公斤,肉蛋奶1660万公斤。农业增加值达到2.05亿元,农村经济总收入实现29.95亿元。
企业:改革力度加大,工业速度、规模、效益同步增长。全区有35家企业完成股份制改革,30%的区直工业企业进行了股份制改造。围绕发展规模经济,组建了巨力、造锁、耶莉娅等5家企业集团,其中省级企业集团2个,国家级企业集团1个。巨力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造锁集团公司、动力机厂等8家区属重点企业,东北关、于家、颜家、庄头等20个工业重点村和耶莉娅集团、金龙钢砂集团、维城钢管厂等20个重点乡镇工业企业的规模优势逐步确立,骨干带动作用得到有效发挥。全区新上技改项目82个,完成投入1.73亿元。开发新产品47种,有31种填补省以上空白。镇及镇以上工业企业实现销售收入12.36亿元,实现利税7518万元,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达到105.6,比上年增加16.3个百分点。
第三产业:逐步形成大发展框架,外向型经济取得新进展。围绕建设半岛商贸城,不断拓宽市场经济领域和服务范围。全区共规划18个投资过百万元的重点三产项目,完成投资6000万元,建筑面积3.19万平方米。配套完善城乡集贸市场、专业批发市场和大型商贸带,各类市场发展到37处,集贸市场成交额达7.02亿元。全区第三产业增加值达4.12亿元,占国民生产总值的32.8%。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9.05亿元。全区个体私营业户达到1.5万户,从业人员2.9万人,私营企业发展到350家。1994年批准利用外资项目23个,开业投产“三资”企业12家。外贸出口商品收购值完成1.53亿元,比上年增长132%,出口产品达11大类50个品种。对外经济技术交流与合作不断扩大,劳务输出、境外办企业等都有一定发展。
城乡建设:城乡建设迈出新步伐。全区城乡基本建设投资3亿元。其中城区竣工项目15个、面积6.2万平方米。城市综合开发投资1.13亿元,住宅竣工面积16.2万平方米,2553户居民迁进新居,1994年是潍城区历史上回迁居民最多的一年。新建、翻建了丰产路等三条街巷道路。配合市政府完成了东风街拆迁拓宽工作,完成潍临路(潍城段)和机场南路路基建设。于河镇被列为市重点小城镇建设范围,已完成建设规划论证。 |
|
潍城历史悠久,人杰地灵,拥有“一山”(浮烟山)、“一河”(白浪河)、“一街”(胡家牌坊街)、“三馆”(陈介祺故居陈列馆、郭味渠故居陈列馆、郑板桥纪念馆)等众多历史文化旅游资源。浮烟山的自然风光、众多的历史遗迹以及新建、复建的国际风筝放飞场、塔园、朝阳观、修贞观、麓台书院、鸢都湖、森林公园等景点,构筑起了潍城区的大旅游框架。 |
|
仿古青铜器
潍坊仿古青铜器始于清代。最早采用拨蜡翻砂法,仿制者是金石学家陈介祺与城南大胥家农民胥伦。仿古铜产品主要有各种爵、鼎、卣、炉、佛像、禽兽、人物等。
解放后,党和政府重视仿古铜的研制,建立了专门的车间,产品有马踏飞燕、长信宫灯和内铸有铭文497字的毛公鼎等,使古代珍贵文物再现于世。 仿古铜制品观音菩萨、笑面卧佛像,小巧精致,畅销日本和东南亚诸国。1979年试制成功浮雕古铜器与红木漆器相结合的屏风、挂屏,开辟了新的应用途径。四扇博古挂屏在山东省工艺美术展览会上获设计创新一等奖。 |
|
科技教育和各项社会事业蓬勃发展。全区取得科技成果16项,其中6项达到省以上先进水平。申请专利42项,实施率达50%。开发高新技术新产品20种,被国家科委授予“科技进步先进县(区)”称号。积极实施“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工作,顺利通过省政府的达标验收,成为全国首批跨入“两基”(县市)区。适龄儿童入学率、巩固率、毕业率均达99%以上。校舍建设迈出了新步伐,办学条件进一步改善。有5处校改工程全面铺开,投入资金402万元,建筑面积14160平方米,竣工面积4947平方米。计划生育工作成效突出,计划生育率、晚婚率、晚育率分别为100%、99%和99.8%。卫生工作,全面落实初保规划,区、镇、村三级医疗保健网得到进一步巩固和发展,被评为省级初级卫生保健达标区。 |
|
陈介祺(1813——1884),字寿卿,号箐斋,金石家,潍城区人。清吏部尚书陈官俊之子。他自幼勤奋好学,聪颖强记。请少年时随父在京求学,19岁即“以诗文名天下”。1835年(道光十五年)中举人, 1845年中进士。此后10年间,一直供职翰林院。
陈介祺——七言行书联
王之翰(1819——1884),字次屏,号湘筠,清末教育家、书法家,潍城区人。1814年(道光二十四年)进士,曾任翰林院编修、内阁学士兼礼部侍郎等职。咸丰初,连遭亲丧,家居不求仕进,教授生徒多年。1864年(同治三年),典试河南;1867、1870看任顺天乡试同考官。1876年典试广东,所取多知名人士。在史馆10余年,因他学识渊博,熟悉典章制度,后辈皆奉为楷模。
他为人厚重缄默,不务虚名,胸怀磊落,人皆敬仰。后主讲顺德龙冈书院、广平清辉书院、济南泺源书院,皆负盛名,造就人才颇多!他工诗词、精书法、小楷尤妙,笔法类砖塔铭,向无苟笔,对后节深有影响。所作《九九消寒歌》反映农家生活,富有田园诗风味,曾在潍县民间广为流传。1884年(光绪十年)冬,卒于济南泺源书院,同里门人私谥“文敏先生”。
曹鸿勋(1846.2.3——1910.9.9) 字仲铭,又字竹铭,号兰生,清光绪丙子状元。潍县(今潍城区)西南关新巷子人。
他出身于贫寒家庭。少年时代勤奋好学,刻苦读书。1873年(同治十二年)拔贡,朝考一等一名,派往刑部任七品京官。1876年(光绪二年)中状元,授职翰林院修撰。
1879年(光绪五年)任湖南副考官,两年后改任视学。任职期间,为改善湖南边区的文化状况,开办省书院,选送优秀学员入院深造,以开拓视野,丰富知识,使边区学风大变。1887年(光绪十三年) ,到上书房教载润(惠端亲王绵愉之孙,奕详子,袭贝勒。光绪弟兄)读书。
1896年(光绪二十二年),任云南永昌知府。永昌地处云南边区,多种民族杂居,难以治理。他到任后,对每起巨案都反复调查,掌握案情,依法处理,百姓称赞他执法严明,判案公正。同时深入民间,了解百姓疾苦,千方百计为其排忧解难,深受人民爱戴,上官赏识。不久,调任云南知府。1901年(光绪二十七年)升任云南按察使。云南上告巨案,往往连年积压,他到任月余就断结巨案10余起,因此更为上官所器重,两年后升任贵州布政使,不久,命暂任贵州巡抚。时广西南丹游匪作乱,他奉命围剿,南丹得以平定。1905年(光绪三十一年)正月,调任湖南布政使,同月,升任陕西巡抚。
他擅长书法,首都故宫、颐和园、东华门、西华门、大栅栏等处都有他的墨迹。家乡有《重修玉清宫碑》(俗称四面碑)、《十笏园记》等石刻传世。
王寿彭(1875.4——1929.7) 字次篯,清末状元,山东大学创始人,潍县(今潍城区)西南关人。 他出身于城市贫民家庭。幼年在家乡读书,后应科举考试,在县、府试中名列案首。1901年(清光绪二十七年)乡试中举人。1903年(光绪二十九年)连捷进士第一名中状元,授翰林院修撰。入“进士馆”学习法政。
1905年(光绪三十一年),他随载泽、端方五大臣被派赴日本考察政治、实业、教育等,回国后写了《考察录》一书。1910年(宣统二年),出任湖北省提学使,曾创办“两湖优级师范学堂”,为两湖培养了一批教育人才。他在兼署藩篆期间,创立预算制度,并制定学款独立章程,使办学经费专款专用,为全国之首创。
王寿彭的书法
辛亥革命后,他回到北京。民国初年,任山东都督府和巡按使署秘书。1916年后任北京总统府秘书多年。1925年任山东省教育厅长。次年改组山东省立农、工、矿、医、法、商六个专门学校为省立山东大学,又增设文科,他兼任校长。王寿彭虽接受过一些维新思想,但始终不忘他是封建状元的本分,主张尊孔读经,所聘经史学教师,多是科甲出身的翰林、举人,因而遭到校内师生的强烈责难,他不得不于1927年6月“拂袖而去”,寄居京津。病逝于天津。
他工书法,时人以得其片纸只字为荣。当年“山东大学”的校牌即其所书。在家乡留有不少墨迹以楹联、匾额、题扇居多。曾为西南关五道堂“仙师庙”题名并书“仁术博施能济众,虔诚祈祷自蒙庥”。今潍坊市博物馆存一刻石,即清末进士陈恒庆为曹鸿勋临《九成宫醴泉铭》作跋文,由王寿彭所书。他的著作除《考察录》外,还有《靖盦诗文稿》。
宋伯行(1892——1928),名孟宣,以字行,早期中共党员,中共青州地方执行委员会书记,潍城区人。
1915年毕业于山东省立模范染织讲习所,被招聘到济南民生工厂当技师。1923年在济南加入共产党。
1923年“二七”京汉铁路工人举行大罢工,宋伯行在济南铁路工人中积极开展后援工作。1925年“五卅”运动中,他深入工厂演讲宣传,组织募捐。6月25日,济南鲁丰纱厂成立工会、工人俱乐部和工人夜校,他兼任夜校教员,经常给工人讲解革命形势,揭露帝国主义侵略中国的罪行。组织发动了鲁丰纱厂的罢工斗争并取得重大胜利。
1925年夏,王尽美病逝前后,他接任中共济南地方执委负责人。同年冬,被选为委员。这期间他曾带领津浦铁路大厂和鲁丰纱厂工人党员,破坏北洋军阀的军用列车和军火生产,以配合国民革命军北伐。
1926年10月,宋伯行受党的委托组建了中共益都县地方执行委员会,并任书记。翌年4月,成立了中共青州地方执行委员会,他任书记。1927年夏,中共山东省委在益都县圣水村召开青州地区党团工作会议,他参与领导了这次会议,与会同志初步认识了统一战线中坚持无产阶级领导权的重要性。
1928年2月的一个黄昏,他获悉地委组织部长杜华梓叛变投敌,当机立断召开紧急会议,决定全部疏散。会后他立即去济南向省委汇报,4月17日在济南被张宗昌军阀当局逮捕。
他被捕后,惨遭严刑审讯,终未泄漏党的机密。1928年4月27日,宋伯行被杀害于济南纬八路刑场。行刑前,他向敌人索取纸笔,挥笔疾书,简述自己参加共产党,为革命而战,为革命而死的壮举,英勇就义。时年36岁。
丁锡田(1893——1941),字卓干,号稼民,当地著名文人,潍城区人。1893年(清光绪十九年)出生于本地大地主家庭,“十笏园”即他家园林。童年在家塾读书。少年时爱读史书。并致力于古文和舆地学的研讨。21岁入丁氏第一高等小学校,23岁毕业后留校任历史教员,后任丁氏第二小学校长,兼教两校历史,曾参加中华教育改进社,并于1924年赴南京出席该社年会,也是禹贡学会会员,与史地学家交往甚密。
他编印《乡土地理教科书》及《潍县历史谭》分赠学生作为史地补充教材,他还经常为学生辅导补课,凡贫苦儿童免费入学或资助书籍费用;对有志深造而无力升学者,总是慨然相助。他从师韩善甫读书多年,深得善甫先生启发指教。1921年又受业于陈鹤侪。
陈鹤侪拟辑《海岱文徵》,著有《伏乘》5卷,其中《j匕征记》1卷,即由丁锡田代辑,他博览古籍,对乡邦文献及山东学者著作广为搜辑,已刊印成书的有《潍县文献丛刊》3卷、《小书巢》2集,以及《十笏园丛刊》、《习盒丛刊》、《韩理堂先生年谱》、《后汉郡国令长考补》(纳入开明书店出版的《二十五史补编》)还有个人著作《稼民杂著》、《崂山记游》、《赴燕记游》等。
他酷爱地方史志,广泛搜求地方志书,以收购、互换、抄录等方式,将山东各县志全部搜集齐全。如明万历本《潍县志》便是托人从北京图书馆花费较长时间抄录的。1931年潍县成立县志局,聘他为采访主任。民国本《潍县志稿》中的“氏族志”、“职官志”、“职官表”等,即他将平日所辑加以补充整理而成。
1935年辞去校长职务,1937年随侍继母寓居北京,以全部精力整理文献资料。1941年在北京病逝,终年49岁。丁锡田藏书甚多,分存于北京及潍坊,全国解放后,其子女丁伟志、丁志萱、丁志蓑将全部藏书捐献给国家。
裴昌会(1896.10.23——1992.3.23),字同野,民革中央名誉副主席、著名爱国起义将领,潍城区城里人。
他出生于较富裕的工商业者家庭,先后在潍县继志高等小学、高密县胶莱中学、潍县县立中学读书。这期间萌发了强烈的爱国思想,加入同盟会。中学毕业后,抱着实业救国的理想考入北平民国大学商预科,又投笔从戒,先后在保定陆军军官学校第八期、陆军大学特六期毕业。先分配到孙传芳部,不久转入国民党部队,从低级军管逐级递升。1927年后,历任第四师参谋长、四十七师团长、旅长、副师长、师长,1937年起任第九军副军长、军长,第四集团军副总司令、第一战区副长官、西安“绥靖”公署副主任兼第五、第七兵团中将司令官。
八年抗战期间,转战在华北;华中抗日战场,与八路军协同抗击日军。其元配夫人及三儿子、侄子等均遭日军杀害,他表现了一个高级将领以国家民族利益为重的爱国热忱和高尚的民族气节。抗战胜利后,被蒋介石推向内战深渊。解放战争期间,他的部队败退到宝鸡后,目睹国民党政府的黑暗腐败,在中国共产党的感召下,同国民党政府公开决裂,他不顾个人得失,毅然于1949年12月23日在四川德阳率部起义。
解放后,他历任国防委员会委员、西南军政委员会委员、川北行署副主任兼工业厅厅长、西南纺织管理局局长、重庆市副市长,第五届、六届四川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历届重庆市政协副主席。先后担任民革中央委员、民革中央副主席、民革四川省委会主任委员、名誉主任委员和重庆市委会副主任委员等职。1954年,曾受到毛泽东主席接见。1955年,中央人民政府授予他“一级解放勋章”。他是一至七届全国人大代表,第五届、六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他参政议政,提出了许多宝贵意见和建议,协助党和政府作了许多有益的工作。
1989年8月,他在93岁高龄时加入中国共产党,实现他多年的夙愿。1992年3月23日在重庆逝世,终年96岁。
郭味蕖(1906——1971),名忻,号字行,著名国画艺术家,潍城区郭宅街人。早年在上海艺术专科学西画,毕业后,在北京故宫博物院古物陈列所从事国画研究。建国后,先后在中央美术学院、民族美术研究所、徐悲鸿纪念馆从事理论研究。1959年后调任中央美术学院国画系花鸟科主任,加入中国美术家协会。
他创造了花鸟与山水、白猫与点染、工笔与写意、重彩与泼墨相结合的表现方法,曾多次在国内外举办画展。曾为人民大会堂山东厅画大幅红梅屏风画。为中央厅、广西厅及其他单位画大幅花鸟画。
郭味蕖的作品
1962年,他画社鹃花、野竹、郭沫若为之题四言古诗,合作《杜鹃野竹图》,赠与日本友好人士中岛健藏,并在日本报纸上发表,受到日本文艺界好评,盛赞此作为“二郭墨宝”。
他精于竹梅,亦能山水,对金石、考古、鉴赏、书法和文学亦有研究。代表作品有《大好春光》、《河山似锦》、《春雷》、《潺潺》等,著有《宋元明画家年表》、《中国版画史略》、《写意花鸟画创作技法十六讲》等。另出版有《郭味蕖画选》等。 |
|
- n.: Weicheng District
|
|
潍城 |
|
潍城区谭 | 潍城区八 | 潍城区清 | 潍城区清风 | 潍城区八大碗 | 潍坊市潍城区电化教育中心 | 潍坊市潍城区十笏园服装厂 | 潍坊市潍城区第一中心医院 | 潍坊市潍城区妇幼保健站 | 潍坊市潍城区康复医院 | 潍坊市潍城区卫生防疫站 | 潍坊市潍城区德惠宾馆 | 潍坊市潍城区育才成人进修辅导网络中心 | |
|
|
南关街道 | 西关街道 | 城关街道 | 北关街道 | 于河镇 | 军埠口镇 | 望留镇 | 符山镇 | 望留街道 | 于河街道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