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示地圖 |
|
|
郵編:400800 代碼:500110 區號:023
拼音:Wàn Shèng Qū 英譯:Wansheng District
萬盛區位於重慶市西南部,總面積566平方千米。總人口27萬人(2006年末)。全區轄2個街道、8個鎮:萬盛街道、東林街道、萬東鎮、南桐鎮、青年鎮、關壩鎮、叢林鎮、石林鎮、金橋鎮、黑山鎮。區人民政府駐萬盛街道新田路2號。
地勢東高西低,東南群山起伏,西北部和中部多淺丘地貌。氣候溫和,降水豐沛,無霜期長,年均降水量1282.4毫米,年均氣溫18.1℃。主要礦産資源有煤炭、硫鐵礦、石灰岩、皂石、石英砂、黏土類等,是重慶市煤炭基地。川湘公路穿境而過,川黔鐵路、三(江)萬(盛)支綫終點及萬(盛)南(川)鐵路起點均在萬盛。旅遊景點有萬盛石林、黑山休閑避暑風景區、鯉魚河峽𠔌風景區、銅鼓灘漂流等。 |
|
萬盛區位於重慶南部,距重慶市區90公裏,位於渝黔交界處。全區幅員面積566平方公裏,轄8鎮2個街道辦事處,境內有渝黔鐵路三萬支綫,萬南鐵路,綦萬高速公路,是重慶市的生態旅遊區,煤電化能源基地,"三峽外環旅遊綫"上的一顆璀璨明珠。
萬盛山川靈秀,特産富饒。礦産資源種類多、儲量大、品位高。最突出的是旅遊資源,山、水、泉、林、洞俱全,融雄、奇、險、幽於一體。主要有"中國最古老的石林"--萬盛石林,其形成時間比雲南石林還早2億多年;有層巒疊蟑,碧波如玉,峽中有峽、𠔌中有𠔌、洞中有洞,被譽為"西南動植物基因寶庫"的黑山𠔌風景區;有水急浪高、驚險刺激,被譽為"渝黔第一漂"的銅鼓灘漂流;有水質奇佳、功效獨特的"靈液延春"櫻花溫泉,以及"山城緑珠"九鍋箐森林公園、磨子洞、玉竹竜宮等一大批類型多樣,特色獨具的生態旅遊景觀。
萬盛屬古夜郎之邦,苗族、仡佬族、彝族、漢族等長期聚居,多種文化交融共生,苗族風情古樸濃郁,夜郎文化源遠流長。
作為重慶市的新興旅遊區,近年來,萬盛大力實施以"旅遊産業為竜頭、優勢工業為主體、特色農業為基礎、城市建設為依托、科技創新為動力"的旅遊帶動戰略,地區經濟社會發展取得顯著成效。目前,萬盛旅遊已基本形成黑山𠔌、萬盛石林、銅鼓灘、櫻花溫泉、九鍋箐森林公園五大品牌,整體上了一個大臺階。
區內優勢工業體係正在形成。煤炭化工、機械加工、建築建材等傳統産業進一步改造提升,産品的科技含量和技術水平明顯提高。區域特色農業發展取得明顯成效。農産品質量不斷提高,農民收入大幅度增加,農村經濟結構調整取得階段性成效。 城市面貌發生了巨大變化。堅持"經營城市"理念,按照建設山水園林城市和中國優秀旅遊城市要求,努力把萬盛建設成為人均緑地多、生態環境佳、人居環境美的重慶市的後花園。隨着綦萬高速公路即將建成通車,總面積達10平方公裏的資源型特色産業園區的建設,地區經濟社會的發展活力將進一步增強,前景十分看好。 |
|
重慶市萬盛區始建於1955年。區境在殷商、西周、春秋及戰國初期為巴國地。公元前316年,秦滅巴國,區境為巴郡地。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統一六國後,至隋朝時期,區境從屬尚難考證。唐代,區境分屬溱州榮懿縣、扶歡縣及涪州賓化縣。北宋,區境分屬夔州路南平軍溱溪寨、隆化縣、南川縣。南宋,區境分屬夔州路南平軍鼎山縣、隆化縣、南川縣。元代,區境分屬播州鼎山縣、綦江縣及重慶路總管府南川縣。明代,前期區境分屬貴州布政司播州鬆坎驛及四川布政司重慶府南川縣、綦江縣;後期區境分屬四川布政司遵義府桐 梓縣(夜郎裏)和重慶府南川縣、綦江縣(遵化裏、永興裏)。清代,前期區境分屬貴州省遵義府桐梓縣(夜郎裏)及四川省重慶府南川縣(豐隆裏)、綦江縣(遵化、永興裏);後期區境分屬貴州省遵義府桐梓縣(第六區)及四川省川東道重慶府南川縣(萬盛場、刀子口場、叢林鎮)、綦江縣(遵化、永興裏)。民國時期,區境分屬貴州省桐梓縣及四川省第八行政督察區南川縣、第三行政督察區綦江縣。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區境分屬貴州省遵義專區桐梓縣、四川省涪陵專區南川縣、江津專區綦江縣。
1955年1月21日,國務院(55)國政常字第6號文批準,由貴州省桐梓縣第十區及四川省南川縣第十區的1個鎮6個鄉及綦江縣青年鄉、建設鄉、金靈鄉(包括南桐煤礦、東林煤礦區域)建立重慶市市轄區重慶市南桐礦區。
1993年4月,經國務院批準,重慶市南桐礦區更名為重慶市萬盛區。
1997年,萬盛區面積565.6平方千米,人口26.7萬。轄2個街道、5個鎮、3個鄉:萬盛街道、東林街道、萬東鎮、南桐鎮、青年鎮、關壩鎮、叢林鎮、南天鄉、金橋鄉、景星鄉。區政府駐萬東鎮。
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全區總人口265743人,其中:萬盛街道 29728人、東林街道 27386人、萬東鎮 39134人、南桐鎮 54668人、青年鎮 23939人、關壩鎮 24687人、叢林鎮 24458人、南天鄉 11915人、景星鄉 9761人、金橋鄉 20067人。
2002年,萬盛區轄2個街道辦事處(萬盛、東林)、7個鎮(萬東、南桐、青年、關壩、叢林、石林、金橋)、1個鄉(景星),24個居委會、92個村委會。2002年末戶籍總人口26.95萬人,其中非農業人口11.53萬人。
2006年,重慶市人民政府《關於撤銷萬盛區景星鄉設立黑山鎮的批復》(渝府86號):同意撤銷景星鄉,設立黑山鎮。設鎮後其行政區域和政府駐地不變。
2007年7月6日,重慶市人民政府《關於萬盛區人民政府駐地遷址的批復》(渝府106號):同意萬盛區人民政府駐地由萬盛區萬盛街道新田路69號遷至萬盛街道新田路2號。 |
|
(一)經濟社會發展總體情況。據統計,2006年實現地區生産總值21.07億元,按可比價計算(下同)比上年增長9.0%。其中:第一産業實現增加值2.91億元,比上年同期下降7.5%;第二産業實現增加值8.74億元,比上年同期增長7.8%;第三産業實現增加值9.43億元,比上年同期增長16.5%。按常住人口計算,當年人均地區生産總值8431元,比上年同期增長9.2%。三次産業比為13.8:41.5:44.7。2006年完成地方預算內財政收入14800萬元,比(同口徑)上年增長20.1%。固定資産投資增勢強勁,2006年,全區全社會固定資産投資完成23.10億元,比上年增長87.1%。招商引資再上臺階。全年實際利用區外資金13.88億元,比上年增長43.1%。
(二)農業和農村經濟發展情況。農村經濟穩步發展。2006年,該區農村經濟剋服了“百年旱災”影響,實現農業增加值15898萬元,林業增加值5349萬元,牧業增加值6668萬元,漁業增加值808萬元;實現農林牧漁業總産值48128萬元。林業生産穩步發展。2006年退耕還林還草面積5000公頃;四邊旁植樹80萬株,封山育林6000公頃;苗木基地育苗66.3萬株,育苗面積27.9公頃。年末全區森林覆蓋率為35.8%。農業生産條件進一步改善。2006年末全區擁有農業機械總動力9.82萬千瓦。全年農村用電量5448萬千瓦時,化肥施用量(折純)0.85萬噸。全區有效灌溉面積1950公頃,全年水利資金投入893萬元。鄉鎮企業增長平穩。全年全區鄉鎮企業從業人員24500人,比上年增加10.0%,完成總産值15.4億元,比上年增長(現價)17.4%;實現增加值5.02億元,比上年增長(現價)14.4%;實現收入17.5億元,比上年增長18.0%;實現利潤10072萬元,比上年增長1.3%。
(三)工業經濟發展情況。萬盛是重慶典型的資源型城市和老工礦區,煤炭行業在地區經濟發展中占據主導地位,煤炭行業增加值占地區經濟的比重一度高達70%。經過多年的工業結構調整和戰略轉型,目前全區共有獨立核算的工業企業300餘戶,涉及的行業有煤炭采選、電力、機械加工、建材、化工、造紙等21個。2006年,全區完成工業增加值7.08億元,比上年增長6.2%,其中國有及年銷售收入500萬元以上非國有工業企業5.23億元,比上年增長6.2%,占全區工業的73.9%;完成工業總産值20.5億元,比上年增長6.1%,其中國有及年銷售收入500萬元以上非國有工業企業14.15億元,比上年增長6.2%,占全區工業的69.0%。2006年全區工業實現銷售收入20.18億元,比上年增長7.6%。其中:國有及年銷售收入500萬元以上非國有工業企業實現銷售收入13.81億元,比上年增長8.5%;實現利潤3752萬元,比上年同期下降21.9%;工業經濟效益綜合指數為96.8%,比上年下降11.6個百分點。
(四)旅遊及第三産業發展情況。萬盛是重慶市的新興旅遊城市和旅遊經濟試驗區,上世紀90年代初,區委、區政府在全市率先實施了“旅遊帶動”戰略,通過十多年的培育和發展,旅遊産業已初具規模,現已成功開發並推出了萬盛石林、黑山𠔌風景區、奧陶紀風景區、銅鼓灘峽𠔌漂流、櫻花溫泉、九鍋箐森林公園等6大風景區,其中萬盛石林、黑山𠔌風景區先後被評為國傢“AAAA”級風景區。2006年,旅遊到港124.36萬人次,比上年同期增長11.0%,其中進入景區51.07萬人次,比上年同期增長8.8%,旅遊直接收入9165萬元,比上年同期增長16.5%,其中門票收入1621萬元,比上年同期增長2.0%。同時,批發零售、餐飲、房地産、服務業等其他第三産業也獲得較快發展,2006年,全區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額(新口徑)9.63億元,比上年增長14.8%,其中批發零售貿易業8.04億元,增長15.3%,住宿餐飲業1.48億元,比上年增長12.6%。第三産業實現增加值9.43億元,比上年同期增長16.5%。 |
|
科技工作再上臺階,2006年,組織實施市、區科技計劃項目64項。基礎教育成果進一步鞏固。2006年我區“兩基”教育進一步鞏固,優質教育進一步推進,適齡兒童入學率達99.1%。
文化、廣播電視事業嚮前推進。2006年全區有綫電視戶數達51594戶,有綫電視收視人數154782人,通電視的村數為51個,電視人口覆蓋率97.2%。廣播覆蓋率100%。
衛生事業持續發展。2006年末全區衛生機構104個,擁有病床1097張,衛生技術人員1104人。體育事業取得新成績。2006年全區體育運動場地227個,年末達到國傢鍛煉標準32152人,其中優秀級8478人。
低生育水平得到進一步鞏固。2006年人口自然增長率為2.40‰。人民生活水平繼續提高。
2006年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7618元,比上年增長10.3%;全地區城鎮在崗職工年人均工資16027元,增長15.9%。農民人均純收入3268元,增長0.8%。再就業工作取得新成績。2006年各類就業培訓人數2380人,指導3853人實現就業,其中企業下崗職工實現再就業1642人。年末城鎮登記失業人數3352人,登記失業率為4.81%。社會保障能力增強。2006年新增失業參保人數1816人,年末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職工12327人,參加基本醫療保險42363人。 |
|
萬盛區位於大婁山北麓,地處兩省(市)三縣交界之地,東接南川,西連綦江,南臨貴州桐梓,北望山城重慶。古為夜郎國屬地,現踞渝湘黔要衝,處於四川盆地嚮雲貴高原過渡的地帶,典型的喀斯特地貌。渝黔相交的高山峽𠔌,是重慶市郊避暑條件最好的區域。萬盛區是“中國優秀旅遊城區”和重慶市唯一的“旅遊經濟試驗區”,擁有萬盛石林、黑山𠔌兩個國傢“AAAA”級景區,已成為“渝南山林”自然生態遊基地、長江三峽旅遊帶外環的重要節點和重慶周邊旅遊的熱點地區之一。
萬盛區自然旅遊資源富有特色。山、水、泉、林、洞一應俱全,動植物種類繁多,喀斯特地質特徵、立體性氣候特徵明顯。其中,黑山𠔌是重慶目前最大的原始生態旅遊景區,位於渝黔界河鯉魚河上遊,是國傢“AAAA”級景區;景區因為動植物種類繁多而被譽為“渝黔生物基因庫”;黑山𠔌森林覆蓋率達97%,峽𠔌相對落差達600—1000米;這裏溪水長流,玉瀑高挂,峽𠔌幽深,林木蒼翠,棧道懸崖,浮橋飄搖。
萬盛石林是中國最古老的石林,形成於約4.6億年前的奧陶紀時期,是國傢“AAAA”級景區;因屬於喀斯特地貌,景區內怪石林立,千姿百態,惟妙惟肖,栩栩如生;許多岩石上密佈着角石、筆石、珊瑚等幾億年前的海洋生物化石,具有巨大的綜合旅遊觀光價值和科考價值。萬盛還有重慶“避暑勝地”之稱的黑山國傢森林公園,有被稱為“渝黔第一漂”的銅鼓灘漂流,有被譽為“山城明珠”的九鍋箐森林公園,有生態保存完好的“緑色石林”奧陶紀地質公園,有歷史悠久能“靈液延春”的櫻花溫泉等其他景區和景點。萬盛區文化旅遊資源絢麗多彩。全區有苗族、回族等近20個少數民族,民族民俗文化豐富;古夜郎文化源遠流長;紅苗風情耀眼巴渝;“五七幹校”和“知青”遺跡更是豐富了當地的人文資源,此外,崖墓、石刻等人文景觀也較為豐富。 |
|
土地資源:全區土地總面積565.76平方公裏。其中耕地面積(采用國土資料)9042.73公頃,林業用地面積2.83萬公頃,森林面積1.98萬公頃。
礦藏資源:萬盛區礦藏資源十分豐富,有煤、硫鐵礦、石灰岩、白雲石、皂石、石英砂、水泥粘土、耐火粘土類等數十種。2006年已探明的煤炭工業儲量為3.08億噸,硫鐵礦儲量130萬噸。
水資源:主要有孝子河、木洞小河、藻渡河三條主要過境河流,多年平均過境徑流量92284萬立方米。目前取水量為上遊的有關場鎮、企業,取水約5000萬立方米。
動物資源:共有陸生脊椎動物333種,分屬4綱32目86科。兩棲類有12種,爬行類24種,鳥類133種,獸類42種。常見獸類有野豬、果子狸、小麂、黑葉猴、草兔、豬獾、黃鼬、獾等,歷史上有雲豹、穿山甲、獼猴、灰金絲猴等動物生活的記錄。保護動物共有40餘種,其中:一級保護動物有遊隼、雲豹和灰金絲猴等;二級保護動物有紅腹錦雞、紅腹角雉、白尾長冠雉、穿山甲、玉錦蛇、白鷳、獼猴、短尾猴、黑葉猴等。
植物資源:植物資源十分豐富,攬括了亞熱帶暖濕性氣候區、亞熱帶季風氣候區和垂直分佈中山地帶的絶大部分代表植物。共計4門168科,現有採集鑒定的維管植物有1102種,預測全區植物種類可達1800餘種。林中分佈着大量的珍稀保護樹種。根據國傢林業局1999年公佈的國傢重點保護野生植物名錄,一級保護植物有銀杉、珙桐、南方紅豆杉、桫欏以及栽培的銀杏、水杉、蘇鐵等;二級保護植物有榧樹、福建柏、鵝掌楸、香果樹、杜仲、厚樸、峨眉含笑、楠木、潤楠、樟樹、厚皮樹、喜樹等。樹齡大於100年的名木共有11株,主要為楓香、香樟、香果樹等種類。藥用植物有天麻、天門鼕、枸杞、沙參等;筍用竹有方竹、刺竹、料竹;觀賞植物有百合、大百合(蕎麥葉貝母)、平枝栒子、火棘、萬壽竹、紫葉千裏光、報春花、來江藤、山礬、燈臺樹、楓香等。經濟植物以茶、獼猴桃為主。因為區內土壤以酸性黃壤為主,適宜茶樹生長,所以擁有大片的茶園,品種有川茶、景星臺茶、老鷹茶、苦丁茶,其中“滴翠劍名”茶葉獲得國際金奬。 |
|
- n.: Wansheng District
|
|
萬盛 |
|
重慶 | 紀委 | 統戰 | 發改委 | 簡歷 | 領導 | 區長 | 地理 | 重慶市 | 行政村 | 政府工作報告 | 2010年 | |
|
|
萬盛區黨校 | 萬盛區中醫院 | 萬盛區人民醫院 | 萬盛區????務管理局 | 萬盛區萬賓莊賓館 | 重慶市萬盛區衛生防疫站 | 重慶市萬盛區疾病預防中心 | 重慶市萬盛區2010年政府工作報告 | 重慶市萬盛區疾病預防控製中心 | |
|
|
金橋鎮 | 石林鎮 | 黑山鎮 | 景星鄉 | 萬盛街道 | 東林街道 | 萬東鎮 | 南桐鎮 | 青年鎮 | 關壩鎮 | 叢林鎮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