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na railway Passenger transport Open Station : Shayang County : Longchang County [Show all] : China > Chongqing > Jiangjin District > Lishi Town
Show Map
Contents
重庆市江津区李市镇
  李市镇地处重庆江津区腹心地带,距市区28公里,幅员面积183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6.3万亩,总人口8.7万人,辖18个行政村和4个居委会;城区已规划面积3平方公里,已建成区面积1.3平方公里,非农业人口已达1.5万人。
  历史沿革
  据史载,李市向为江津属地,有上千年的历史。乾隆33年(公元1768年),云南四靖知府李德辅(原籍江苏)辞任归田,途经于此,欣然落籍定居,知名人称此地为李氏坝,后因集镇兴旺而易“氏”为“市”,李市由此得名。李市的兴起,故于其地处去贵入川之要道。明末清初(公元1640年左右)年间,因战乱,湖广进川,需大量水牛耕地,李市因其地理位置承北启南,很快成为去贵州、涪陵、南川、綦江卖牛和川东、沱江流域及内江、自贡买牛的大集市,从而带动了李市其他行业的兴旺发达。牛市最旺时每场可交易500余头,常存牛在1000头以上,以易牛为生的在1000人以上,故有“旱码头”之称。随20世纪40年代农业生产机械化程度的逐步提高,牛市逐渐衰落,至20世纪70年代已基本绝迹。但此时,津柏公路已建成通车。后渝东、李白公路相继建成升级并“十”字交汇境内,李市再次迎来了“旱码头”的又一个春天。
  地理环境
  李市镇位于北纬29°4′、东经106°16′的江津市境中心,东与骆崃山镇接壤,南与嘉平、龙吟镇连界,西与慈云、大桥镇毗邻,北经夹滩镇通往市区。境内海拔230—560米,相对高差330米,地势南高北低,地貌主要为深丘至平坝,以平坝为主。全镇属亚热带季风性气候区,四季分明,无霜期长(340天),年均总降雨量1033mm,年均气温14—16℃。
  自然资源
  李市镇境内土地肥沃,气候温和,物产丰富。拥有砂石、煤炭、石油、天然气等矿产资源和水力资源,盛产柑桔、蚕桑、花椒和水产品,素有“橘乡”之美誉。境内笋溪河源自贵州习水县寨坝金顶山,入津后经四面山、李市镇,下游入夹滩镇,境内全长30余公里,沿河两岸竹木葱郁,湖河皆备、水质良好、空气洁净、地势开阔、坡度平缓,水上野生名贵资源丰富,具有结合农业产业化开发生态观光旅游主导型产业的良好条件。
  基础设施
  1、交通、通讯发达。江津主骨架公路——渝东、白西公路呈“十”字型交汇于镇政府驻地,连接着重庆綦江、贵州习水、四川合江,是重庆、成都到包括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四面山在内的渝川黔旅游“金三角”的必经之路。重庆市新的出海大通道将穿境而过。装机容量为1万多门,保证了境内通讯的良好覆盖和与国内外快捷方便的信息交换。
  2、供水充足。境内有30余公里的笋溪河长流不息。有小(二)型水库6座,山坪塘238口,石河堰29处,电灌站17座,微型水利591口,蓄水量3.10万立方米,有效灌溉面积2.42万亩。有供水能力4000吨的自来水厂一座,供水管网已铺设至开发地段。场镇内给排水畅通。
  3、电力充沛。境内有35千伏变电站,5.8千伏安容量的供电所,建有总装机容量1530千瓦的阳石电厂1个,完全能保证生活、生产和大、小型工业用电。
  4、气量充裕。境内有输气站1个,气量充足。有蜀南气矿区和川东开发公司采气2队的57mm口径输气管道过境近50公里,可保证境内生产生活用气。
  区位优势
  江津市主骨架公路——渝东、白—西公路呈“十”字形交汇于政府驻地,连接着重庆綦江、四川合江、贵州习水和包括江津市国家级重点名胜区四面山在内的渝、川、黔旅游“金三角”,是交通、通讯、电力枢纽和农副产品集散中心。因盛产柑桔而有“橘乡”美誉闻名遐迩,有包括西南最大的柑桔批发市场在内的多个专业批发市场,商贸流通业发达。
  战略目标
  大力加强干部队伍的建设和人才资源开发,努力适应新形势的发展,紧紧抓住中国加入WTO、中国实施西部大开发、江津推进“四大发展”战略和加快实施“十五”新计划等重大机遇,充分利用相关政策,抢抓机遇,开拓奋进,全面实施“两化一开发”战略,即:“农村城市化战略”、“农业市场化战略”和“笋溪河生态旅游走廊开发”,结合实际、发挥优势、抓住关键、突出重点、注重特色,努力把李市建成交通发达、信息畅通、文化氛围浓厚的江津市卫星城市和南部最活跃的经济、文化辐射中心。
No. 2
  李市镇 李市镇位于江津区中部,距城区28千米。面积183平方千米,人口88345人(2007年),其中非农业人口23034人,人口密度480人/平方千米。辖林家嘴、三角坝2个社区,牌坊、双河、沙埂、两岔、龙吟、孔目、黄桷、洞塘、大桥9个行政村,23个居民小组、65个经济合作社。渝(重庆)东(胜)、(江)津白(沙)公路于此交会。
  [代码]500116110:~001林家嘴社区 ~002三角坝社区 ~200牌坊村 ~201双河村 ~202沙埂村 ~203两岔村 ~204龙吟村 ~205孔目村 ~206黄桷村 ~207洞塘村 ~208大桥村
  [沿革]1952年设李市镇,1958年改公社,1984年改乡,1985年复镇。1997年,面积55.7平方千米,人口3.7万,辖刁 、骑龙、李市、街盐、石塔、沙坝、五斗、胜利、瓦窑、红卫、孔目、梨树、杨山、螺滩、独树、马坪、石莲、牌坊、苟家、单向20个行政村和三角坝、牛行街2个居委会。
  附:龙吟镇位于江津市中南部,距城区34千米。渝(重庆)东(胜)公路过境。 [沿革]1951年建龙吟乡,1958年改公社,1984年复置乡,1993年建镇。1997年,面积43平方千米,人口2万,辖场口,高桥、锅厂、江岗、六角、龙泉、后屋、石庄、福德、李堡、福尔、仙佛、鸳鹘、泡桐、永明15个行政村和新街1个居委会。
  附:大桥乡位于江津市中部,距城区28千米。 [沿革]1950年建大桥乡,1958年为李市公社大桥管理区,1961年设大桥公社,1984年复大桥乡。1997年,面积21.5平方千米,人口0.9万,辖玉石、白云、洪海、沙溪、大丘、万寿6个行政村和大桥街道1个居委会。
  附:两岔乡位于江津市中部,距城区27.8千米。 [沿革]1952年建两岔乡,1959年为李市公社两岔管理区,1961年析建两岔公社,1984年复置乡。1997年,面积22.5平方千米,人口1.1万,辖庆滩、下洞、塘坝、金家、望石、佛垭、转水7个行政村。
  附:沙埂乡位于江津市中部,距城区18.4千米。 [沿革]1951年建沙埂乡,1958年为李市公社沙埂管理区,1961年改公社,1984年复置乡。1997年,面积13.2平方千米,人口0.8万,辖红石、石花、大地、堰头、院子5个行政村。
  附:洞塘乡位于江津市中部,距城区30千米。 [沿革]1952年置洞塘乡,1958年为李市公社洞塘管理区,1961年析建洞塘公社,1984年复置乡。1997年,面积20.5平方千米,人口0.9万,辖洞塘、山华、仁寿、古照、望庄5个行政村和洞塘场街道1个居委会。
重庆市重庆市江津市
English Expression
  1. :  Lishi Town
Thesaurus
Li (surname) City
Related Phrases
Shayang CountyschoolboyDongchang Village
Containing Phrases
Lishi Town StationLi (surname) City Town Community
Classification details
Longjiang VillageHongshiDaqiao VillageYudan Village
Xiawan VillageShuanghe VillagePaifang VillageLiangcha Village
Longyin VillageDongtang VillageLongquan VillageHonghai Village
Jinjia VillageRenhua VillageSunhe VillageFusheng Village
Foya VillageHuangjue VillageTriangle Dam CommunityLinjiazui Community
Diaowan VillageKongmu VillageShageng Vill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