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面積:19028.3平方千米。2003年末,全市戶籍人口286.72萬人,其中非農業人口85.72萬人。
市人民政府駐新羅區.
郵編:364000。
行政區劃代碼:350800。
區號:0597。
竜岩市位於福建省西部,通稱閩西,1997年5月1日撤地設市。城區建成區面積25平方公裏。全市屬亞熱帶海洋性季風氣候,鼕無嚴寒,夏無酷暑,雨量充沛。
竜岩是正在逐步升級的交通要地。竜岩市東臨廈門、漳州、泉州,南接廣東梅州,西鄰江西贛州,既是廈門經濟特區、閩南金三角開放區的腹地,又是內地的前沿,是閩粵贛三省的交通要衝和物資集散地,沿海與內地的過渡帶和經濟走廊。國道319、205綫貫穿閩西全境,漳州至竜岩高速公路(竜岩段)即將全綫貫通。福建出省的第三條鐵路,也是連接華東與華南的重要通道梅(州)坎(市)鐵路已投入運營,連接京九綫的贛州至竜岩鐵路年內即將開工建設。連城機場通民航項目前期工作加緊進行。竜岩作為連接東南沿海與內地的重要交通樞紐的地位不斷升級,區位優勢日益突出。
竜岩是全國著名的革命老區。早在1926年閩西就建立了黨組織,1929年紅軍三次入閩創建革命根據地,閩西成為中央蘇區的重要組成部分。毛澤東、周恩來、朱德、陳毅等老一輩無産階級革命傢都曾在閩西領導過革命運動。1929年12月毛澤東在上杭古田主持召開了著名的古田會議。第二次國內革命戰爭時期,直至全國大陸解放,閩西紅色政權及土地革命成果一直保存下來,被譽為“20年紅旗不倒”。閩西人民在長期的革命鬥爭中為新中國的建立作出了巨大犧牲和重大貢獻。全市有在册革命烈士2.37萬名,1955年被授予少將以上軍銜68人,其中上將有劉亞樓、楊成武。解放後曾任黨和國傢領導職務的有:鄧子恢、張鼎丞、陳丕顯、楊成武等。
竜岩是資源豐富的黃金寶地。礦産資源品種多、儲量大。金屬礦種有鐵、錳、銅、鉛、鋅、稀土、鉬、鎢、金等28種。非金屬礦種有煤、石灰石、大理石、高嶺土、膨潤土等30餘種。全市已探明儲量的礦種有26種,據專傢估算,其中17種主要礦藏原礦價值750多億元。有11種礦藏探明儲量占全省第一位。其中鐵礦儲量5.4億噸,占全省80%;高嶺土原礦儲量7239多萬噸,占全省44%;煤炭儲量6.6億噸,占全省49%;紫金山銅礦是全國近年發現的第二大銅礦。水力資源豐富,水能理論藴藏量208萬千瓦,可開發量140.8萬千瓦。國傢重點工程,裝機60萬千瓦的棉花灘水電站第1臺機組已並網發電。森林覆蓋率78.6%,林木蓄積量7023立方米,毛竹蓄積量2.4億株,是福建省三大林區之一。物産富饒,永定烤煙有“南湖瑞草”的美譽,是全國清香型烤煙的代表,“長汀河田雞”是全國三大名雞之一。以“閩西八大幹”為代表的土特産享譽海內外。
竜岩是正在崛起的旅遊勝地。以“古田會議舊址”為代表的“紅色之旅”和永定土樓為代表的“客傢之旅”旅遊資源豐富獨特;國傢a級自然保護區梅花山,方圓1600平方公裏,原始植被保存完好,棲息着華南虎等珍稀動物,保存了一批珍稀植物品種,是回歸自然的“緑色之旅”的理想去處;丹霞地貌的國傢級風景區連城冠豸山,集雄奇、秀麗、幽深為一體,湖光山色,相映成趣;形成於3億年前的新羅竜崆洞,風景奇特,被稱為“華東第一洞”;水域面積達65平方公裏的竜湖旅遊正在開發。
竜岩是享譽海內外的客傢祖地和著名僑區。閩西是客傢人的主要祖居地和聚居地之一,全市七個縣(市、區)中有五個縣的居民以客傢人為主。閩西客傢文化、建築、民俗、風情積澱深厚、豐富多彩、獨具特色。中國歷史文化名城汀州城,被譽為“客傢首府”,汀江河被稱作“客傢母親河”;客傢傳統民居的代表永定土樓,以其獨特的建築風格和藝術,被譽為“世界建築史上的奇葩”;始建於清道光16年的上杭稔田李氏大宗祠,被稱為“東南亞李氏宗親的大本營”。全市在外華僑及港澳臺胞30多萬人,其中不少是東南亞地區政界、商界知名人士和實業傢。著名僑領鬍文虎就是永定下洋人。2000年11月,世界客屬第16屆懇親大會在我市舉行,全世界客屬代表3500多人會聚竜岩。
改革開放以來,特別是撤地設市以來,市委、市政府帶領全市人民,緊緊抓住拓展市場、調整結構、創新體製“三大重點”,積極實施市場、區域、創新、項目、品牌“五大戰略”,紮實工作,開拓進取,閩西經濟社會取得了長足的進步。全市國內生産總值於1998年實現比1980年翻三番的目標,2000年達226.68億元(現價),居全省第6位,“九五”期間平均增速達12.1%;三次産業結構由1995年的30.2:39:30.8調整為2000年的24.5:41.2:34.3;2000年全市財政總收入29.3億元,其中地方級收入11.6億元;“九五”期間全市外貿出口總額2.2億美元,實際利用外資3.4億美元,分別比“八五”時期增長1倍和40.6%;“九五”期間全市纍计完成固定資産投資238億元,建成了一批事關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全局的重大項目;2000年農民人均純收入2959元,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6048元,人民生活總體水平進入基本小康階段。
新世紀之初是我市加快發展的關鍵時期。全市人民决心進一步解放思想,深化改革,擴大開放,把握機遇,加快發展。2001年主要經濟指標是:國內生産總值248億元,比增10%;全社會固定資産投資61億元,比增7%;外貿出口總值5065萬美元,比增12.5%;財政總收入32.2億元,比增10%;城市居民可支配收入6410元,比增6%;農民純收入3017元,比增5%。力爭到2005年全市經濟總量比1998年翻一番,達到239億元(90年不變價),財政收入達40億元。到2010年,把竜岩建設成為連接沿海與內地的經濟繁榮帶、閩粵贛邊的交通樞紐和福建西部初步現代化的中等城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