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示地圖 |
|
|
萬福寺投訴電話 福州市旅遊投訴電話:0591-83300119
福建省旅遊投訴電話:0591—87535640
國傢旅遊投訴電話:010-65275315
萬福寺位於福清漁溪鎮西北,一代高僧隱元禪師住持,使該寺一度成為東南沿海名剎和福建佛教文化中心。後隱元卒弟子東渡弘法,在日本京都建萬福寺創立了黃柒宗,留下中日文化交流的佳話。 |
|
萬福寺是日本很少的中國禪宗寺廟之一,由中國禪宗大師隱元在17世紀修建,帶有明代的建築風格。這座廟融合了中國設計的要素,內供臉龐豐滿的佛像。菩薩像圓胖可愛的孩童,完全不像日本的佛像。萬福寺還有許多僧侶在生活工作,還以它的菜美食出名。 如果你事先預定,就可以在這座廟的食堂裏品嚐一下中國佛教素食了。 地址:京都南部,在去宇治的途中。從黃檗車站步行5分鐘即到。電話:0774 32 3900。開放時間:每天上午9∶00-下午4∶30,購票入內。 宇治,從京都嚮南乘火車40-50分鐘即可到達。 |
福建福清市漁溪鎮萬福寺 Fuqing City, Fujian fishing town Wan Temple |
福建福清市渔溪镇万福寺
萬福寺位於福建福清市漁溪鎮西北的黃檗山上。黃檗山古時以盛産黃檗木而得名。
唐貞元五年(789年),莆田人正幹從六祖慧能處學禪得法後回閩,路經黃檗山,愛其山川靈秀,想起師父“遇苦即止”的贈語,因悟“黃檗味苦”,便開山結茅,募緣建寺,初名“般若堂”。貞元八年(792年),又於堂之東嚮增闢院落,禪寺粗具規模,朝廷賜名為“建福禪寺”,俗稱“黃檗寺”。大中二年(848年),希運來此出傢。他後至江西百丈山參拜懷海,得傳心印後又返回黃檗山。懷海傳希運、希運傳義玄,黃檗山成為臨濟宗的發源地之一。宋時宗風猶盛,紹興年間(1131-1162年),臨濟宗楊歧派善果禪師從湖南溈山來此住持,達10年之久。元朝時逐漸衰微,寺幾荒廢。
明洪武二十三年(1390年),寺僧大休得莆田周心鑒居士之助重修殿宇,香火盛極一時。嘉靖三十四年(1555年),倭寇侵擾福建沿海,寺毀於戰亂中。隆慶初(1567-1568年)僧中天發願重修,並進京奏請藏經,苦候8年未果,竟圓寂於京師。其徒孫鑒源、鏡源繼承遺志又進京,越六寒暑,得邑人宰相葉嚮高之助,朝廷乃賜藏經678函、紫袈裟三襲,同時賜額“萬福禪寺”,一直沿用至今。時殿宇尚未修復,鑒源、鏡源回寺後即着手修建大殿與法堂,葉嚮高亦捐建一座藏經閣,寺院始起衰轉盛。崇禎二年(1629年)又建東西客堂,寺僧赴湖州金粟山廣慧寺禮請密雲圓悟為住持。崇禎六年(1633年)密雲退居,費隱通容禪師繼席,隱元被推為西堂。崇禎十年(1637年)隱元得傳心印,住持黃檗山萬福寺,他遠到漳州、潮州一帶募化,經過數年的辛苦經營,修建了大雄寶殿、法堂、山門、齋堂、鐘鼓樓、庫房、寮捨等大小30餘處。同時,隱元還大力弘揚臨濟宗風。清順治十一年(1654年)隱元東渡日本,由其門人慧門性沛接任住持。至清乾隆年間(1736-1795年),寺又趨衰微,僧清馥一度募化修復。1928年突遭山洪之劫,寺院損失嚴重。1949年又罹火災,千年古剎毀於一炬,藏經、文物焚毀殆盡。
1957年春,雖經多方努力,僅於唐代故址修建法堂、方丈室兩座,供僧衆棲止,寺院全貌難以恢復。1966年,寺更瀕於荒廢。1979年,日本黃檗宗各寺以宗議會議長吉井鳩峰為團長,組成"古黃檗拜塔友好訪華團",來到福州黃檗山萬福寺拜塔禮祖,恢復了中斷已久的中日兩國黃檗山佛教的友好聯繫。其後,"日中友好臨黃(臨濟與黃檗)協會"又多次組團來華訪問。1983年,他們在黃檗山建立了一座"日本黃檗山萬福寺開山隱元禪師東渡振錫之地"碑以作紀念。1982年,寺院被列為全國漢族地區佛教重點寺院。1989年4月成立了"福清黃檗山萬福寺修建委員會",由已故中國佛教協會會長趙樸初任名譽主任,已故福建佛教協會會長、廈門南普陀寺方丈妙湛老法師任主任,省級及全國級開放寺院住持(監院)任委員,着手對萬福寺進行修復,國務院與省人民政府均有撥款。在十方善信的資助下,從1989年夏開始進行第一期修復工程,首先重修一座有600多平方米的法堂與新建一座160平方米的大寮。經過多年的努力,尤其是在海外華僑的資助下,黃檗山萬福寺重建工程得以告竣,現山門、天王殿、鐘鼓樓、大雄寶殿、法堂、禪堂、隱元紀念堂等皆輪換一新。1997年12月8日,隆重舉行重建落成暨佛像開光慶典。現寺中文物尚遺石槽三口,其中宋代一口有“僧淳生為四恩三有捨,慶歷五年己酉(1045年)七月造,住持沙門復其”的題刻。
黃檗名山,唐宣宗觀瀑聯吟之地,梁江淹至閩遊詠之區,裴丞相皈依遠祖斷際,葉相國護藏書聯。岩、洞、石、嶺、溪、潭、井、泉、庵、堂、塔、院,森嚴羅列,自成景觀。釋子白衣、朝野名流,賦詩吟聯,摩崖題刻,倍增方外之趣。
今盛世重明,梵宇新起,若夫達觀之士,親到黃檗峰頭,豁開雙眼,洞壑林巒,真文炳著,潭澗木石,覿體成章,自然得大受用。
明靈舒居士詩云:
天下兩黃檗,此中山是真。碑看前代刻,僧值故鄉人,一宿禪房語,經時客路塵。將行更瞻禮,十二祖師身。 |
雲南省宜良縣湯池鎮萬福寺 Tangchi Yiliang County, 000 Temple |
萬福寺位于云南省宜良縣湯池鎮涌金山。相傳寺內供佛象萬尊而得名。創建失考。
明嘉靖年間(1522-1566)謫戍雲南的楊升庵已作詩《萬福寺》詠之,雲:"寺臨飛鳥外,樓出挂虹端。山翠沉雲暗,湖舟染雨寒。因阿鑿戶牖,依石構贊元。雙樹蟬棲穩,一花人折難。陰霞仍半沒,晚靄試橫看。攸對登高賦,仙毫點筆瀾。"天啓六年(1926)立《建殿宇鑄聖像施常住碑引》,今存。
清乾隆《宜良縣志》跋語者馬偶步楊升庵先生原韻作詩詠《萬福寺》。乾嘉間邑名士陳達詩詠《萬福寺》雲:"一山都是石,直上似登樓。樹杪檐層出,岩端路麯周。雲連千嶂曉,天朗半湖秋。偶入長廊坐,僧貧院更幽。"道光十四年(1834)三月初三日地大震。萬福寺廟會演戲劇,戲臺崩塌,優人壓斃。寺院亦倒塌,後於鹹豐初年修復。光緒三十四年(1908)恩貢生李正香等稟請當道,禁止"三月三"迎佛演劇,旋奉批準,勒碑遵守。
民國九年(1920)恢復迎佛演戲傳統廟會,遠近縣鄉赴會者萬人,熱鬧非常。民國廿年(1931)清末經濟特科狀元袁嘉𠔌應湯池李氏邀請往遊萬福寺,題書碑一方:"無上菩提"。裏人李荊石鎸立。今存,至其時,該寺計有山門、天王、觀音、地藏、正殿等四合五天井建築,又有土主殿、戲臺、望海樓等,有大小數百尊銅鑄佛像,大鐘、大鼓、木魚齊全。並廣有善信施予寺産田地,俗稱和尚田、和尚地。民國23年(1934)住詩方丈園寂後,衆僧逐漸返往各方或還俗營生,寺産轉為辦學基金,統歸宜良縣第五區校董會管理,用為辦教育經費。民國35年(1945年)萬福寺由校董會設置為明湖中學校址。
1950年,"三月三"廟會停辦。萬福寺列為湯池小學校捨使用。1955年合作化,萬福寺列為鐵工廠廠址,隨這土主殿、廂房、戲臺均受損壞並拆除。1958年9月萬福寺改列為宜良第四中學校址,旋又為湯池小學,直到70年代寺院列為危房,湯池小學搬出,萬福寺關閉大門。其中,縣市文物部門曾作實地勘察,發現涌金山為新石器時代文化遺址,有紅陶殘片、碳化合粒及大量貝丘等文化遺物。
1986年6月17日經中國佛協雲南分會批準重修,得各級支持成立萬福寺修建籌備小組,又得地方父老各界人士資助,修復一新,成為佛教活動中心。1987年7月,萬福寺被縣人民政府公佈為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清同治2年(1863)由湯池洪李二氏後裔所立"敕封護國佑王洪氏聖母之墓"碑同年遷萬入福寺建基,有洪雲寶撰稿、曠先明書碑《洪氏聖母墳》記之。翌年"三月三"廟會恢復,沿續至今,每年一屆,辦成弘揚湯池文化、民俗民情、振興經濟的文化盛會。民俗表演有湯池竜燈、木希轎子燈、麯者、可保等村花燈、秧歌隊及著名的阿乃踢打等,年赴會者五萬餘人。為提高湯池知名度,發展經濟做出重大貢獻。
1991年10月9日,宜良縣人民政府批準萬福寺為開放寺院,隨之擴大投資進行修建。1992年組建萬福寺管理委員會。6月新建山門及附屬工程投資10萬元。楊崇勇、柴春智題"涌金公園",張雲華書。1994年建成財神殿及附屬設施,投資70餘萬元,由玉溪李光歧承建。李紅兵題"聚金源"。戲臺修復,裏人施占壽題聯:"臺上笑臺下笑,臺上臺下笑惹笑;看古人看今人,看古看今人看人。" 湯池鎮屬雲仙庵、老雙庵經湯池鎮人民政府1992年11月17日發佈《通告》批準,亦由萬福寺管理使用。
1993年,緬籍華人張景儒先生捐贈玉佛一尊由緬甸運來,10月31日抵萬福寺。 1994年湯池鎮政府授權,萬福寺在湯池辦事處直接管理下開展宗教業務活動。同年,委請雲南民族出版社印製導遊圖一份。印刷出版五萬張。
1996年-1998年投資48萬餘元建成古寺建築型一底二樓一幢及涉外厠所、停車場,位於寺外昆石公路南側,總建築面積615m2。現做為經營醬菜門市及對外接待服務,開展以寺養寺經營業務。
1996年8月,萬福寺新鑄銅鐘運至啓用。大鐘高1.9米,直徑1.3米,重1.4噸,武漢超前集團鑄造,共投資1.7萬元。捐資名姓鑄於鐘身。
1997年3月27日,萬福寺土主殿新雕塑湯池産香樟木"護國佐王"洪氏老爺俗稱粗糠寶、南詔清平官(宰相)、裏人段宗榜金身運至供奉。投資2.7萬元。儉川古典木雕廠承製。
1998年6月,裏人原宜良縣人民政府縣長那開貴先生歷時二載整理成《湯池民間故事--粗糠寶》一書, 裏人孫紹文修改潤色,各界集資2萬元,由萬福寺管委會主持操辦印刷出版,印數一萬册。
萬福寺計有涌金山土地面積21071.9m2,醬菜廠土地面積1094.7 m2,停車場土地面積909.84 m2。萬福寺最高海拔1813米。 |
佛教百科 Buddhist Encyclopedia |
万福寺 佛教百科
【萬福寺】 (寺名)在福州福清縣黃檗山。黃檗宗之本山也。(參見:黃檗山)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