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轄區 : 中國 >黑竜江 >雞西 > 滴道區
顯示地圖
目錄
Didao Qu District
  滴道區面積515平方千米,人口12萬(2004年)。郵編:158150。代碼:230304。拼音:Didao Qu。
  滴道區轄4個街道、2個鄉:東興街道、礦裏街道、洗煤街道、大通溝街道、滴道河鄉、蘭嶺鄉。
區域概況
  黑竜江省雞西市滴道區位於黑竜江省東南部,距雞西市中心10公裏,總面積614平方公裏,總人口12.3萬。下轄滴道河鄉、蘭嶺鄉2鄉。是一個工農業基礎較為雄厚,工、農、商、貿、旅遊各業並舉的新型文明衛星城鎮。
自然資源
  滴道區自然資源十分豐富。礦産資源主要有煤炭(儲量2.4億噸,大都為優質主焦煤礦床)、石墨 (儲量l億噸)、硅綫石、大理石、花崗岩、陶土、砂金、磁鐵礦等23個品種;野生資源主要有山參、黃芪、刺五加、抱子、狐 狸、白鷺、野鴨等百餘種,具有可觀的開發價值。全區耕地面積7.5萬畝,山地5.6萬畝,林地76.5萬畝,森林覆蓋率達40.9%,自然生態環 境優越。
經濟發展
  滴道區工業基礎較好。依托資源優勢,大力發展以民營經濟為主體的地方工業,開發了原煤、主焦精煤、工業硅、保溫管材、塑料型材、生物化工、石墨、紙板、地板、食品等100餘個品種的地王産品,形成了煤炭、管型材、工業硅、生物化工四大産業。2002年,全區工業增加值實現2.18億元,比上年增長1.9%。
  滴道區農業發展較快。畜牧業規模不斷壯大。2002年,全區黃牛飼養量達2.2萬頭,奶牛達到300頭,養豬3.55萬頭,養羊l萬衹,養雞49萬 衹,畜牧業産值占據了農業總産值的半壁江山;蔬菜種植業效益不斷提高。其中以色列蕃茄、東科蘋果元蔥、葫蘿蔔等緑色果菜品種遠銷俄羅斯市場。 通過近幾年的結構調整,以“西牛東菜”為特徵的農業産業新格局初步形成。2002年,全區農業總産值實現1.1億元。
交通運輸
  滴道區交通便利。公路、鐵路四通八達。哈密鐵路貫穿東西,特快列車可直達牡丹江、哈爾濱、天津、北京、濟南等大中城市;201國道、方虎路縱橫 交錯,距牡丹江飛機場僅2個小時車程,距興凱湖1.5個小時車程。
  中國第一座矸石發電站就位於滴道區,滴道河北萬人坑見證了日本侵略者在中國犯下的滔天罪行!
歷史沿革
  滴道區,以境內滴道河得名。清末,始有墾民到滴道溝墾荒,隸屬密山府管轄。中華民國時期,1928年有小批墾荒者遷入,在今蘭嶺、大同等村先後形成屯落,隸屬密山縣第六保管轄。東北淪陷後,1936年林密鐵路建成通車,滴道溝一帶人口迅速增加,商業手工業興起,1938年後改設滴道村。1941年9月,劃歸雞寧縣管轄。1945年“九三”抗日戰爭勝利後,1 946年5月,設置滴道區,1950年7月改稱第三區,改隸雞西縣管轄。1956年5月,撤區劃鄉,設置滴道鎮。1957年3月,撤銷滴道鎮,正式設置雞西市滴道區
  1992年,滴道區 雞西市管轄的市轄區。位於市境西北部,東與城子河區相連,南與雞冠區、恆山區和麻山區接壤,西北與林口縣分界,北與雞東縣毗鄰。區政府駐地距市中心雞冠區15公裏。全區共轄東興、大通溝、礦裏、洗煤4個街道辦事處和兩個鄉。1992年末全區總人口13.8萬人,其中非農業人口10.2萬人;滿、朝鮮、回、蒙古等少數民族人口約占4%。區政府駐地中心街。
  2000年,滴道區轄4個街道、2個鄉。 根據第五次人口普查數據:全區總人口121216人,其中:東興街道 23494人、礦裏街道 53054人、洗煤街道 6305人、大同溝街道 5757人、滴道河鄉 18261人、蘭嶺鄉 14345人。
英文解釋
  1. n.:  Didao District
近義詞
滴道
包含詞
雞西市滴道區賓館雞西市滴道區服裝廠
分類詳情
張開東興街道張開礦裏街道張開洗煤街道張開大通溝街道
張開滴道河鄉張開蘭嶺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