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示地圖 |
|
|
郵編:350800 代碼:350124 區號:0591
拼音:Mǐn Qīng Xiàn 英譯:Minqing Xian 別稱:梅
閩清縣位於福建省中部,福州市西北部,閩江下遊,距省城福州50千米。東鄰閩侯縣,西毗尤溪縣,南接永泰縣,北與古田縣交界。地理坐標為北緯 25°55′-26°33′,東經118°30′-119°01′。總面積1468.8平方千米。人口30萬人(2006年)。通行閩東方言福州話。
全縣轄11個鎮、5個鄉:梅城鎮、梅溪鎮、白樟鎮、金沙鎮、白中鎮、池園鎮、坂東鎮、塔莊鎮、省璜鎮、雄江鎮、東橋鎮、雲竜鄉、上蓮鄉、三溪鄉、桔林鄉、下祝鄉。縣政府駐梅城鎮,距福州市53千米。
年降水量1400~1900毫米,年均溫19.7℃。閩江橫貫縣境,還有梅溪、芝溪、金沙溪、古田溪、安仁溪等河流。水力資源較豐富,有水口水電站。外福鐵路、316國道,101、102、201、203省道在此交會。特産有閩清糟菜、茶口粉幹、檀香橄欖等。黃乃裳、黃乃模兄弟陵園,義窯遺址列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有白岩山、臺山公園等景區。 |
|
閩清縣位於福建省東部,福州市西北部,閩江下遊。東鄰閩侯縣,西毗尤溪縣,南接永泰縣,北與古田縣交界。地理坐標為北緯25°55′至26°33′,東經118°30′至119°01′。總面積1468.8平方千米。2003年末,戶籍人口30.15萬人,其中非農業人口6.09萬人。通行閩東方言福州話。縣人民政府駐梅城鎮,郵編:350800 代碼:350124 區號:0591 拼音:Minqing Xian 簡稱:梅 |
|
閩清縣轄11個鎮、5個鄉:梅城鎮、坂東鎮、池園鎮、梅溪鎮、白樟鎮、白中鎮、塔莊鎮、東橋鎮、雄江鎮、金沙鎮、省璜鎮、雲竜鄉、上蓮鄉、三溪鄉、下祝鄉、桔林鄉。 |
|
閩清,山清水秀、人傑地靈,藴藏着豐富的自然景觀和人文景觀,目前已發現開發的有以下幾處。
自然景觀有:八閩嶽祖白岩山、八閩第一叢林白雲山、黃楮林自然保護區、大明𠔌溫泉村、際上鳳凰山。
人文景觀有:華東最大的水電站——水口電站、全國最大古民居、四樂軒、文廟、臺山公園。
閩清是福建省重點僑鄉,旅居海外華人華僑達20萬,遍布五大洲。廣大海外鄉親熱愛祖國,關心和支持家乡的建設事業,成為閩清經濟發展的一支重要力量 |
|
閩清縣簡稱梅。唐貞元元年(公元785年)拆侯官縣西鄉十裏設梅溪場,旋升為縣,後改名梅清縣。五代後梁乾化元年(911年)以梅溪與閩江匯合,江水濁溪水清,改名閩清縣。歷屬福州、長樂府、東都、福州、福安府、福州路、福州府、閩海道。宋時分為奉政、壽寧2鄉。元明仍沿其舊。清順治十七年(1661年)分為升平、和豐2坊和旌良、旌善、綏來、淳化、懷德5鄉。民國25年(1936年)劃為3個區,民國31年並為梅南區,民國35年劃為梅城、玉文2鎮和白臺、半嶺、金沙、竜峰、合竜、清溪、雙芝、杉村、塒坪9鄉。
1661年分為升平、和豐2坊和旌良、旌善、綏來、淳化、懷德5鄉。
1936年劃為3個區。
1949年仍沿其舊,8月15日解放。
1950年屬閩侯專區。
1956年改屬南平專區。
1958年實行人民公社化。
1959年復屬閩侯專區。
1961年劃為16個人民公社。
1971年閩侯專區改稱莆田地區。
1983年劃歸福州市,同年劃為17個人民公社。
1984年實行政社分開,各公社分別改為鄉(鎮),共設3個鎮14個鄉,後增設雲竜鄉,並陸續將7個鄉改鎮。
2000年,撤銷省璜鄉,設立省璜鎮。2000年底,閩清縣轄梅城、東橋、雄江、梅溪、金沙、白樟、白中、坂東、池園、塔莊、省潢11個鎮,下祝、桔林、雲竜、三溪、後佳、佳頭、上蓮、7個鄉,設17個居委會、271個村委會。面積1466平方千米,人口30.41萬人。根據第五次人口普查數據:總人口288598人,其中:梅城鎮 35432人、梅溪鎮 22416人、白樟鎮 20048人、金沙鎮 12948人、白中鎮 18641人、池園鎮 22332人、坂東鎮 39293人、塔莊鎮 21217人、省璜鎮 17639人、雄江鎮 5195人、東橋鎮 18451人、雲竜鄉 11410人、上蓮鄉 7690人、佳頭鄉 866人、後佳鄉 3329人、三溪鄉 8362人、桔林鄉 6339人、下祝鄉 16990人。
2000年,閩清縣行政區劃一覽表(資料截止日期: 2000年12月31日):
鄉鎮名稱
政府駐地
面積(平方千米)
戶數(戶)
人口(人)
居委會(個)
行政村(個)
梅城鎮
桂園路
9.3
10839
34311
10
2
東橋鎮
過洋村
187.3
4541
20128
22
雄江鎮
梅雄村
111.2
1749
6672
1
12
梅溪鎮
榕院村
144.0
5172
20299
1
20
金沙鎮
三泰村
156.6
3356
14095
1
18
白樟鎮
白南村
80.8
4048
16961
1
13
白中鎮
田中村
42.8
4567
17088
13
坂東鎮
湖頭村
58.5
9119
40179
1
27
池園鎮
池園村
89.4
5127
21180
1
19
塔莊鎮
塔莊村
73.2
6199
25273
1
24
省璜鎮
省璜村
116.6
4642
19097
26
下祝鄉
下祝村
80.0
4084
19790
22
桔林鄉
桔林村
107.0
1665
7158
13
雲竜鄉
後壟村
40.4
2660
11010
10
三溪鄉
三溪村
47
2707
10009
12
後佳鄉
街中村
45.9
990
3759
7
佳頭鄉
佳頭村
13
321
1040
2
上蓮鄉
上蓮村
63.7
1816
8270
9
合計
1466.4
73602
296319
17
271
2003年,閩清縣轄11個鎮、7個鄉:梅城鎮、坂東鎮、池園鎮、梅溪鎮、白樟鎮、白中鎮、塔莊鎮、東橋鎮、雄江鎮、金沙鎮、省璜鎮、雲竜鄉、上蓮鄉、三溪鄉、下祝鄉、桔林鄉、後佳鄉、佳頭鄉。
2004年7月28日,福建省人民政府批復同意撤銷閩清縣後佳鄉、佳頭鄉並入上蓮鄉。合併後的上蓮鄉轄上蓮、溪坪、新村、蓮埔、上寨、田溪、石漏、下豐、上豐、佳頭、大土乾、街中、福星、佳洋、卑溪、林中、頂洋、樟裏18個村委會。上蓮鄉政府駐上蓮村。 行政區劃調整後,閩清縣轄11個鎮、5個鄉:梅城鎮、坂東鎮、池園鎮、梅溪鎮、白樟鎮、白中鎮、塔莊鎮、東橋鎮、雄江鎮、金沙鎮、省璜鎮、雲竜鄉、上蓮鄉、三溪鄉、下祝鄉、桔林鄉。
截至2004年止,全縣轄11鎮7鄉、285個村(居),總人口30萬。 |
|
閩清山青水美,鐘靈毓秀,素有崇文重教的優良傳統。閩清兒女吸取家乡山川的靈氣,繼承先輩勤奮好學的美德,譜寫了令人矚目的新篇章。1989年被國傢列為全國百個農村教育綜合改革實驗縣之一;1995年通過“兩基”驗收,成為福建省首批實現“兩基”達標縣;1998年通過“兩基”最後一輪跟蹤檢查。2001年通過省“普實”驗收,被授予“實驗教學普及縣”稱號。掃盲工作在1988年、1996年兩度被國傢教委授予“掃除文盲先進縣”、“全國掃盲先進縣”稱號。
閩清縣教育係統幹部、教職工認真按照“三個代表”的要求,深入學習貫徹十六大精神,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進素質教育,努力爭創一流教育,各項工作取得了新的成效。
辦學條件進一步改善。新建中小學校捨項目38個,建築面積120523多平方米,擴大中小學校園面積97.64畝,新建田徑場9個。加大實驗教學設備建設力度,2001年被省教育廳授予“實驗教學普及縣”稱號。加快現代信息技術步伐,全縣學校有計算機2500臺,網絡教室62間,多媒體教室20間、電子備課室5 間、語音室10間,全縣初、高中和38所小學開設了信息技術教育課,9所中小學建成了小型校園局域網,20所學校實現寬帶接入互聯網,新建了教育局機關辦公局域網,閩清縣教育信息網,全縣中小學整體辦學水平有了新的提高。
學校佈局調整取得新進展。閩清縣以調整促優化的思路進行了4輪小學佈局調整。共撤並學校200所,將辦學條件良好的8所小學升格為中心校,把坂東中心小學升格為閩清縣第二實驗小學,進一步優化了學校佈局,提高了辦學效益。
教育教學質量穩步提高。全縣學校積極推進素質教育,認真實施新課程改革,大力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和創新精神,進一步強化教學質量監控力度,促進教育教學質量進一步提高。中、高考成績均居福州八縣前茅。培養學生特長,促進全面發展,取得纍纍碩果。2004年學科競賽獲市級三等奬以上177人,中學生代表隊勇奪團體總分第二名。
“兩基”成果進一步鞏固提高。閩清縣堅持抓好“兩基”工作不鬆勁。控輟保學、提高普及程度工作成效明顯,兩基”各項指標在原有基礎上穩中有升,順利通過了省、市的跟蹤復查,受到上級的充分肯定。按照省、市的部署,力爭在2008年基本實現高標準、高質量普及九年義務教育。
加快普及高中階段教育步伐。按照國傢基本普及高中階段教育的要求,閩清縣製訂了《閩清縣2001—2008年高中階段教育發展規劃》,2001年閩清職專並入縣職業高中,在原閩清職專的基礎上新辦了閩清高級中學,進一步擴大招生規模,2008年基本普及高中階段教育。
閩清電大開辦本科教育。閩清電大加快發展,辦學設施不斷完善,辦學水平不斷提高,2004年開辦本科教育,閩清縣建立了從學前教育到本科教育完整的國民教育體係。
認真實施“安居工程”。建成了防洪堤“園丁花園”,為教師提供180多套住房,繼續建好“園丁新村”,為教師提供70多套住房。組織發動學校積極支持,建成了溪濱公園音樂噴泉廣場,美化了城區環境。 |
經濟發展 Economic Development |
2008全年生産總值62.57億元,比上年增長10.7%。財政總收入6.1億元,增長6.2%;其中地方財政收入2.35億元,增長7.1%。工業總産值81.0億元,增長15.6%;其中規模以上工業産值66.85億元,增長17.8%。農業總産值19.6億元,增長4.5%。出口總值(海關統計口徑)6513萬美元,增長27.5%。實際利用外資130萬美元,增長106.5%。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3.8億元,增長13.5%。全社會固定資産投資7.6億元,增長4.1%。農民人均純收入5379元,增長11.1%。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366元,增長17.7%。人口自然增長率為5.9‰。 工業經濟。全縣47傢規模以上建陶企業年創産值29.6億元,其中5傢建陶企業實現産值超億元;30傢規模以上電瓷企業年創産值7.8億元。新東方陶瓷等18傢企業實現增資擴産,新上億邦等3個工藝品項目,雅順板材等一批項目落地建設,工業産業結構得到進一步優化。修訂出臺了《關於加快實施品牌戰略工作的若幹意見》,表彰了2006年度實施品牌戰略先進企業17傢。紅葉、旭日陶瓷被評為省名牌産品;歐美陶瓷等5項産品獲市産品質量奬;金盛公司“金盛”商標被評為省著名商標;金陶公司“凱佳麗”等5傢企業的商標被評為市知名商標。 農業經濟。全年完成糧食播種面積2.3萬公頃,種植蔬菜1.25萬公頃,栽培食用菌9595萬袋,造林面積0.32萬公頃,建成梅溪等名優水果標準化生産基地200公頃;梅溪檀香橄欖等5種農産品獲得緑色食品産地認證;引進了臺灣超甜玉米等一批海峽兩岸農業合作試驗區項目;19傢農業竜頭企業實現年銷售收入5億元。組織實施金沙、白樟國傢農業綜合開發項目建設,改造中低産田666.67萬公頃。完成牛頭洋等3座水庫除險加固。新建38處人飲工程和102個山地蓄水池。治理水土流失150.13公頃。實施白中鎮流前洋30公頃耕地整理項目。新建農村戶用沼氣池450口;完成改厠1000戶。完成16個高山偏遠村無綫數字電視信號覆蓋;改造更新35個村廣電網絡,全縣農村通信網絡覆蓋率達90%。實施了桔林關山村等11個村造福搬遷工程,完成地質災害點搬遷重建223戶。籌措各類補助和社會各界捐款500多萬元,幫助受冰雹災群衆順利完成災後重建和恢復生産。健全了重大動物疫情防控預案和應急機製,禽流感、口蹄疫動態免疫率達100%。 城鄉建設。121縣道白雲山林場至雄江梅洋段和白中普賢至坂東鹿角公路改建工程竣工通車;123縣道東橋段和上蓮至後佳公路改建工程基本完工。硬化農村公路105千米,全縣行政村通村道路硬化率達99.3%。完成潭口停車場加油站和綜合服務樓主體工程建設。新建成東橋等4個鄉鎮客運站和58個候車亭。完成白樟等3個鄉鎮的1∶1000地形圖測繪和總體規劃修編。城西拆遷改造區一期項目1.07公頃土地成功挂牌出讓。學林苑、聯通營業大樓、西大路改造等一批項目正在啓動建設。安裝了20個全球眼監視器和15個市政消防栓。改擴建了塔莊35千伏等一批輸變電工程,城鄉供電質量得到進一步提高。新植珍貴樹種苗木13萬株,完成福銀高速公路閩清段兩側一重山造林緑化666.66萬公頃。 環境治理。加快淘汰高能耗、高污染生産工藝。完善47傢建陶企業含酚廢水循環係統;完成40傢建陶企業乾燥塔粉塵治理,陶瓷企業含酚廢水和粉塵治理取得初步成效。整治關停12傢建陶企業和4傢再生造紙企業,完成建陶企業煤氣發生爐單段爐改雙段爐17臺,實現全年削減二氧化硫排放量2960噸,削減比例達20.6%。豪業等6傢企業實施了節能降耗技術改造。縣陶研中心公共服務平臺等2個項目被評為省技術創新項目。 社會事業。進一步加強教育基礎設施建設,城關中學教學大樓竣工投入使用,2萬平方米農村小學實施危房改造,完成5所農村寄宿製學校改擴建;全面落實義務教育惠民政策,農村義務教育階段學生全部免交學雜費,免費發放教科書2.4萬人,免除195名寄宿生住宿費1萬元,發放寄宿生生活補助費37萬元。華僑捐資助學1000多萬元。全年共實施科技星火項目5項,開發新技術、新産品10項,專利申請量33件,引進推廣使用先進技術15項。組織瓷鄉藝術團等文藝演出48場次,改造完善池園、雲竜2個鄉鎮綜合文化站,建立10個村級圖書室和10個文化建設示範企業。完成18個省級、13個縣級全民健身點建設,開展文化遺産保護,“池園陶瓷手工製作工藝”被評為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産。閩清籍運動員劉思雅獲得了第12屆世界特奧會柔道冠軍。坂東、東橋等4個鄉鎮衛生院改造提升工程順利進展,農村三級衛生網絡建設取得新成效。實施縣級醫院大型設備購置補助,引進醫療專業本科生8名,公開招考衛生計生專業技術人員33名。規範計生社會撫養費徵收使用管理,共發放計劃生育家庭奬勵資金160多萬元,實現了創省級計生優質服務先進縣目標。啓動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加強對社會弱勢群體的救濟幫扶,提高企業退休軍轉幹部等群體專項生活補貼和救濟補助標準。新建白中敬老院、改擴建省璜敬老院。製定出臺《閩清縣城鎮最低收入家庭廉租住房管理暫行規定》,啓動建設首期廉租住房。開展再就業援助幫扶活動,免費培訓農村勞動力6574人,轉移農村富餘勞動力6500人,幫助46戶農村貧睏家庭和35戶城鎮零就業家庭實現了一戶一就業。
旅遊業經濟。致力打造“名山、碧水、古民居”旅遊品牌,成功舉辦了十八坂商品交易會暨第五屆古民居文化旅遊節。引進5000萬元的白岩山開發項目,進山公路已鋪設水泥路面10公裏;雄江天江度假村建成營業;黃楮林溫泉景區(一期)項目,對外試營業反映良好,雙休日遊客近千人;啓源大酒店被評為三星級酒店;宏琳厝、水口電站正在申報國傢AAA級旅遊景區。全年共接待遊客30.8萬人次,旅遊直接收入3696萬元。
招商引資。加強項目平臺建設,金沙、白中沿“白金”連接綫的兩個工業集中區已完成規劃論證,8個縣級工業集中區基礎設施進一步完善,新入駐企業15傢,其中壢埔工業集中區已擺滿項目。利用水口電建公司的閑置土地,整合引進三德水泥、福閩工藝品及美洲水泥膏等3個規模以上工業項目。全縣共引進62個項目,其中外資項目3個,總投資1405萬美元,內資項目59個,總投資10億元。有富順陶瓷、千頃現代農業、恆達工藝品等17個項目建成投産,滬雲電瓷電器、福閩工藝品30個項目已落地建設。
社會事業。陶瓷、食用菌等一批新技術、新工藝、新品種得到進一步推廣應用。共引進推廣新技術、新産品15項,實施星火項目7項。學校基礎設施進一步改善,投資1720萬元用於中小學危房改造,實施各級改造項目14項,面積3.37萬平方米。完成縣衛生監督所和疾病預防控製中心組建,縣、鄉(鎮)、村三級醫療保健網絡逐步健全。連續5年獲得省級計生工作“二類先進縣”。 |
所轄鄉鎮簡介 About the jurisdiction of township |
梅城鎮 面積9平方千米 人口3.8萬人(2004年) 代碼350124100
是全縣政治、經濟、文化的中心,距省城福州50千米。轄10個居委會、2個行政村:~001_梅城居委會、~002_城北居委會、~003_臺山居委會、~004_溪口居委會、~005_南門居委會、~006_城西居委會、~007_桂園居委會、~008_西門街居委會、~009_洋桃居委會、~010_梅花新村、~201_城關村、~202_大路村。
梅溪鎮 面積148平方千米 人口2.12萬人(2004年) 代碼350124101
位於閩清縣城東部。轄1個社區、20個行政村:~001_梅溪社區、~201_上埔村、~202_榕院村、~203_鐘石村、~204_榕星村、~205_北溪村、~206_樟洋村、~207_石鄭村、~208_馬洋村、~209_渡口村、~210_裏寨村、~211_建興村、~212_新民村、~213_梅埔村、~214_石湖村、~215_石榴洋村、~216_扶山村、~217_南泉村、~218_廷洋村、~219_塔峰村、~220_橋東村。
白樟鎮 面積80.78平方千米 人口1.73萬人(2004年) 代碼350124102
位於閩清西南部,距閩清城關11千米。轄1個居委會、13個行政村:~001_白樟居委會、~201_白南村、~202_樟山村、~203_半山村、~204_溪南村、~205_雲渡村、~206_下爐村、~207_白雲村、~2208_前莊村、~209_小園村、~210_橫坑村、~211_白洋村、~212_池埔村、~213_園頭村。
金沙鎮 面積156.7平方千米 人口1.31萬人(2004年) 代碼350124103
位於閩清縣西部,距縣城23千米,海拔150~850米之間。轄1個社區、18個行政村:~001_金沙社區、~201_鶴墩村、~202_鶴林村、~203_沃頭村、~204_光輝村、~205_三太村、~206_廣峰村、~207_前坑村、~208_溪頭村、~209_下林村、~210_墘面村、~211_上演村、~212_東坑村、~213_雲際村、~214_寶峰村、~215_城門村、~216_古洋村、~217_重坑村、~218_巫嶺村。
白中鎮 面積41.8平方千米 人口1.8萬人(2004年) 代碼350124104
位於閩清縣的西南部,距縣城21千米。轄13個行政村:~201_田中村、~202_珠中村、~203_白汀村、~204_前坂村、~205_攸太村、~206_黃石村、~207_梅坂村、~208_可梅村、~209_保林村、~210_普賢村、~211_繼善村、~212_繼新村、~213_霞溪村。
池園鎮 代碼350124105
轄1個居委會、19個行政村:~001_池園居委會、~201_池園村、~202_潘亭村、~203_東洋村、~204_葉洋村、~205_麗山村、~206_麗星村、~207_九鬥村、~208_頂坑村、~209_福鬥村、~210_井後村、~211_隔兜村、~212_寶山村、~213_店前村、~214_寶新村、~215_東前村、~216_陳厝壠村、~217_嶺頭村、~218_仁周村、~219_田地村。
坂東鎮 面積61平方千米 人口40687人(2004年) 代碼350124106
位於閩清縣西南部,距縣城25千米。轄1個居委會、27個行政村:~001_坂東居委會、~201_湖頭村、~202_鹿角村、~203_朱厝村、~204_坂中村、~205_坂東村、~206_溪西村、~207_壢埔村、~208_旗峰村、~209_樓下村、~210_文定村、~211_下洋村、~212_楊坂村、~213_李坂村、~214_坂西村、~215_塘坂村、~216_新壺村、~217_林田村、~218_前埔村、~219_車墘村、~220_墘上村、~221_仁溪村、~222_洪安村、~223_貝蘭村、~224_限頭村、~225_仙下村、~226_秋峰村、~227_溪峰村。
塔莊鎮 面積73.3平方千米 人口24687人(2004年) 代碼350124107
位於閩清縣南部,東與永太紅星、盤𠔌交界,南與省璜鎮接壤,北與坂東鎮毗鄰。轄1個居委會、24個行政村,64個自然村:~001_塔莊居委會、~201_塔莊村、~202_茶口村、~203_上汾村、~204_荷峰村、~205_坂尾村、~206_梅寮村、~207_爐溪村、~208_南墘村、~209_甲洋村、~210_飯洋村、~211_竜池村、~212_溪東村、~213_蓮宅村、~214_梅坪村、~215_林洞村、~216_高峰村、~217_黎傢村、~218_斜洋村、~219_下莊村、~220_坪街村、~221_玉臺村、~222_秀環村、~223_坪洋村、~224_秀洋村。
省璜鎮 面積116.7平方千米 人口19302人(2004年) 代碼350124108
位於閩清縣西南邊陲,距縣城43千米。轄1個居委會、26個行政村:~201_省璜村、~202_下坂村、~203_山邊村、~204_建功村、~205_和平村、~206_上雲村、~207_王洋村、~208_官洋村、~209_太源村、~210_爐前村、~211_橫溪村、~212_𠔌洋村、~213_𠔌口村、~214_佳壟村、~215_鳳池村、~216_前峰村、~217_玉水村、~218_嶺裏村、~219_三新村、~220_塘下村、~221_良寨村、~222_際峰村、~223_柴嶺村、~224_省汾村、~225_洋裏村、~226_璜蘭村。
雄江鎮 面積111平方千米 人口6359人(2004年) 代碼350124109
位於閩清西北部,是水口庫區的重點鄉鎮。轄1個居委會、12個行政村:~001_大雄居委會、~201_梅雄村、~202_西山村、~203_芹洋村、~204_安嶺村、~205_橋頭村、~206_鳳山村、~207_梅山村、~208_湯下村、~209_梅洋村、~210_梅臺村、~211_尚坑村、~212_馬池村。
東橋鎮 面積187.34平方千米 人口2萬多人(2004年) 代碼350124110
位於閩清縣北部,距縣城32千米,是水口水電廠所在地。東南面與閩候縣洋裏鄉、小箬鄉交界;北面與古田縣接壤。轄22個行政村:~201_過洋村、~202_大溪村、~203_大箬村、~204_安仁溪村、~205_義由村、~206_山限村、~207_溪芝村、~208_湖洋村、~209_朱山村、~210_黃坪村、~211_官圳村、~212_劉山村、~213_北洋村、~214_南坑村、~215_溪沙村、~216_新橋村、~217_黃土嶺村、~218_村後村、~219_高港村、~220_竹嶺村、~221_坪溪村、~222_下宅村。
雲竜鄉 面積57.1平方千米 人口1.0萬人(2004年) 代碼350124200
位於閩清縣東南部,距縣城7千米。轄10個行政村:~201_後壟村、~202_臺鼎村、~203_潭口村、~204_官莊村、~205_雲中村、~206_臺埔村、~207_際上村、~208_際下村、~209_柿兜村、~210_竹柄村。
上蓮鄉 代碼350124201
2004年7月28日,福建省人民政府(閩政文243號)批復同意撤銷閩清縣後佳鄉、佳頭鄉並入上蓮鄉。全鄉轄上蓮、溪坪、新村、蓮埔、上寨、田溪、石漏、下豐、上豐、佳頭、大土乾、街中、福星、佳洋、卑溪、林中、頂洋、樟裏18個行政村。鄉政府駐上蓮村。
附:原 上蓮鄉(代碼350124201) 位於閩清縣西南部,與永泰縣交界,距縣城39千米。面積63.74平方千米,人口8179人(2004年)。轄9個行政村:~201_上蓮村、~202_溪坪村、~203_新村村、~204_蓮埔村、~205_上寨村、~206_田溪村、~207_石漏村、~208_上豐村、~209_下豐村。
附:原 佳頭鄉(代碼350124202) 位於閩清縣西南部,距縣城45千米,海拔500米。面積13平方千米,人口1132人(2004年)。轄2個行政村:~201_佳頭村、~202_大墘村。2004年,撤銷佳頭鄉並入上蓮鄉。
附:原 後佳鄉(代碼350124203) 位於閩清縣西南部,南北與永泰、尤溪相毗鄰。面積49.9平方千米,人口3642人(2004年)。轄7個行政村,18個自然村:~201_街中村、~202_福裏村、~203_佳洋村、~204_林中村、~205_卑溪村、~206_頂洋村、~207_樟裏村。2004年,撤銷後佳鄉並入上蓮鄉。
三溪鄉 面積47平方千米 代碼350124204
位於閩清縣東南部,東鄰閩侯縣、南連永泰縣、西接坂東鎮、北靠雲竜鄉,距縣城30千米,距福州80千米。轄12個行政村:~201_三溪村、~202_前光村、~203_佳壟裏村、~204_溪柄村、~205_新豐村、~206_鼓舞村、~207_寶溪村、~208_山墩村、~209_前坪村、~210_洋坊村、~211_上洋村、~212_溪源村。
桔林鄉 面積103.2平方千米 人口7119人(2004年) 代碼350124205
位於閩清縣西北部,與古田縣毗鄰。轄13個行政村:~201_四寶村、~202_後洋村、~203_伴嶺村、~204_高洋村、~205_新光村、~206_寶湖村、~207_湯兜村、~208_桔林村、~209_尚德村、~210_關山村、~211_錫洋村、~212_溫湯村、~213_槐林村。
下祝鄉 面積86平方千米 人口2.08萬人(2004年) 代碼350124206
位於閩清縣西北部,平均海拔820米。轄22個行政村:~201_下祝村、~202_後峰村、~203_蘭口村、~204_尾厝村、~205_長新村、~206_堡頂村、~207_池樓村、~208_箬洋村、~209_翁頭山村、~210_梧洋村、~211_羅山村、~212_後嶺村、~213_洋頭村、~214_洋尾村、~215_過山洋村、~216_三洋村、~217_前洋村、~218_源溪村、~219_洋邊村、~220_渡塘村、~221_汶洋村、~222_鄒洋村。 |
|
- n.: Minqing County
|
|
閩清 |
|
|
|
閩清縣醫院 | 閩清縣檔案館 | 閩清縣中醫院 | 閩清縣實驗小學 | 閩清縣六都醫院 | 閩清縣白中中醫院 | 閩清縣中國旅行社 | 閩清縣衛生防疫站 | 福建省閩清縣紡織廠 | 福建省閩清縣衛生防疫站 | 閩清縣皮膚病防治院 | 閩清縣白樟工藝美術二廠 | 福建省閩清縣服裝廠 | 閩清縣坂東鎮塘坂日用皮革廠 | 閩清縣坂東鎮塘坂第一皮革廠 | 福建省閩清縣第三建築工程公司 | |
|
|
東橋鎮 | 上蓮鄉 | 塔莊鎮 | 金沙鎮 | 梅城鎮 | 三溪鄉 | 梅溪鎮 | 下祝鄉 | 桔林鄉 | 雲竜鄉 | 雄江鎮 | 省璜鎮 | 坂東鎮 | 池園鎮 | 白中鎮 | 白樟鎮 | 後佳鄉 | 佳頭鄉 | 白雲山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