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顯示地圖 |
|
|
夏茂鎮地處沙縣西北部,毗鄰將樂、順昌、明溪三縣,距縣城44公裏,省道沙將公路貫穿全鎮,與國道205綫相接,擬建中的京福高速公路在本鎮設有開口,開口距離集鎮3公裏。全鎮總面積247.9平方公裏,其中耕地面積37834畝,山林面積33.6萬畝。全鎮轄27個行政村和1個居委會,117個自然村, 252個村民小組,總人口38451人。
夏茂鎮是農業大鎮,是沙縣的農業重鎮和糧食主産區,是夏茂仔豬的生産基地。現已建成“三明市夏茂現代農業示範區”,面積10300畝。
工業初具規模,形成以化工、木材深加工、竹製品加工、茶葉及鼕酒、辣椒醬、板鴨等農副産品深加工為主的食品加工的多樣化企業格局。
夏茂鎮是沙縣小吃的發源地。外出辦小吃人員達1.3萬餘人,每年增收1.5億元,小吃業成為夏茂人民收入的主要支柱之一。
夏茂鎮旅遊文化資源豐富,在宗教文化方面,有2座最具代表性的寺廟:天湖淨寺和崇聖寺;在飲食文化方面,夏茂的芋包子、麵條、甜燒賣、米凍皮、金錢蛋、油糍等都是有本地特色的小吃,另外還有牛係列、夏茂烤鴨、夏茂鼕酒等;在生態文化方面,有馬烈瀑布、俞邦農莊、夏茂花柰等。 |
|
夏茂鎮 夏茂鎮位於沙縣西北部,距縣城39千米。轄1個居委會、27個行政村。205國道過境。境內有文昌宮、羅幫塔、俞肇墓等古跡。 [郵編]365501 [代碼]350427102:~001夏茂鎮居委會 ~201東街村 ~202中街村 ~203西街村 ~204俞邦村 ~205鬆林村 ~206倪居山村 ~207樂厝村 ~208李窠村 ~209洋元村 ~210大布村 ~211水頭村 ~212儒元村 ~213上碓村 ~214岩坑村 ~215羅坑村 ~216車溪村 ~217岩觀村 ~218後壠村 ~219洋邦村 ~220長阜村 ~221溪口村 ~222新建村 ~223瓦溪村 ~224梨樹村 ~225月幫村 ~226坡後村 ~227中堡村
[沿革]1958年建夏茂公社,1984年改鎮。1997年,面積210.6平方千米,人口3.2萬,轄東街、中街、西街、俞邦、鬆林、倪居山、樂厝、李窠、洋元、大布、水頭、儒元、上碓、岩坑、羅坑、車溪、岩觀、後壠、洋邦、長阜、溪口、新建、瓦溪23個村委會和夏茂居委會。 2002年,原撤銷梨樹鄉的梨樹、中堡、月邦、坡後4個村並入夏茂鎮。
附 梨樹鄉[Lishu]位於沙縣北部,距縣城36千米。205國道穿境而過。古跡有建於明初的月邦八字橋。 1958年屬夏茂公社,1961年析建梨樹公社,1984年改鄉。1997年,面積70平方千米,人口0.7萬,轄梨樹、月幫、坡後、泉水峽、中堡、新橋、池窠7個村委會。 2002年,撤銷梨樹鄉,並入夏茂鎮、高橋鎮:梨樹、中堡、月邦、坡後4個村並入夏茂鎮,新橋、池窠、泉水峽3個村並入高橋鎮。 |
|
本鎮介紹
夏茂鎮地處沙縣西北部,毗鄰順昌、將樂、明溪三縣,距縣城38公裏,全鎮面積247.9平方公裏,耕地面積45439畝,林地面積19.4萬畝。全鎮轄27個行政村和1個社區居委會,現有人口3.85萬人,總戶數8883戶。夏茂鎮交通十分便捷,省道沙將公路穿境而過,福銀高速公路在夏茂設有互通口,開口距集鎮僅2.5公裏。擬建中的嚮莆鐵路途經夏茂,並建有一個三級車站。夏茂鎮物産豐富,茶葉、花柰、煙葉是夏茂鎮久負盛名的“三寶”,夏茂特色産品鼕酒、板鴨、辣椒醬、茶葉、花柰、紅菇等在省內外擁有較高的知名度。夏茂鎮自古即為沙縣重要的商品集散地,是沙縣的農業重鎮和商貿重鎮,是“沙縣小吃”的發源地。夏茂鎮是中央蘇區閩贛省的重點區域之一,是紅色老區鎮,彭德懷、滕代遠、楊尚昆等老一輩無産階級革命傢曾在這裏留下他們戰鬥的足跡。夏茂鎮人傑地靈,這裏是原中央政治局委員、空軍司令員張廷發將軍,著名經濟學家、廈門大學博士生導師鄧子基教授以及著名社會學家、福建省社科院院長嚴正教授的故鄉。近年來,夏茂鎮黨委、政府堅持以“強鎮富民,發展夏茂”為目標,走“農業立鎮、工業強鎮、小吃富鎮”的發展道路,充分發揮傳統優勢,開拓創新,社會經濟等各項事業呈現出蓬勃的發展勢頭。2006年,夏茂鎮全力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全鎮實現工農業總産值35554萬元,其中農業産值27063萬元,工業産值8491萬元,實現農民人均收入4887元。
歷史沿革
夏茂歷史悠久,根據數次歷史文物和古跡調查,特別是1988年3月21日至25日,省、市、縣三級文物管理部門組織的普查隊,從一個項目(地面上的古遺址)查了本鎮11個村委會的26個普查點。採集到一批古代文物標本,有古陶片1600片,石斧2件,石錛20件,石鏃18件,陶紋輪18件,其他石器18件(現存縣博物館)。這些文物,經專傢鑒定為商周印紋陶文化,屬新石器時期,距今約4000-3500年,證明本鎮商、周時期已有相當數量先民居住。
東街羅邦村新石器時代就有人住。南北朝永初元年(公元420年)田、竇、郭三姓在今西街五一路開基,薑、韓等姓,在豬仔坪建房屋,中間開街道,距今已1585年。從此,夏茂逐步形成市場,隋朝墟場比較繁榮。
夏茂原稱下墓、下茂或下戊。傳說隋煬帝楊廣大業六年間(公元610年),鬍郡守路經下戊正值炎夏,見土地肥沃,農田作物生長茂盛,景象喜人,故改下戊為夏茂。
夏茂夏、商時代屬揚州。周朝為七閩地。春秋戰國時期為楚國轄地。秦屬閩中郡。漢初為閩越國領地。漢昭帝神爵四年(公元前58年)屬會稽郡冶縣,漢建安初(196年)屬南平縣。三國吳永安三年(260年)為吳國建安郡南平縣地。東晉義熙中(205-418年)設沙村縣後屬沙村縣管。唐武德四年改名沙縣,夏茂屬沙縣管轄。
宋代,沙縣設3鄉,統8裏,夏茂地區為翔鸞鄉禮賓裏、化劍裏。
元代,改鄉裏為團,夏茂地區為禮賓裏的下仁團、盧源團、耆甘團,化劍裏的重興團、善慶團,共5團。
明、清兩代,改團為都。夏茂地區歸延平府管轄,下設4個都:十五都、十六都、十七都、十八都。
民國4年(1915年),沙縣實行區(鄉)製,全縣劃為7區,夏茂地區為沙縣底北區。
1933年8月至1934年2月,中國工農紅軍東方軍先後在夏茂、洋元、鬆林、儒元、上碓、羅坑、梨樹等地設鄉(區)蘇维埃革命委員會。
民國23年,夏茂地區由沙縣底北區改稱沙縣第七區。
民國25年,改區公所為區署,全縣設3個區署28個聯保,夏茂地區為第三區署,下轄清泰、興儒、嚴羅、大樂、高官、梨中、桂林、延富等8個聯保。
民國28年2月,因第二區署所轄三元、歷西、歷東等聯保改設三元特種區,撤銷原第二區署,原為第三區署的夏茂改稱為沙縣第二區署。
民國32年10月,全縣劃為13個鄉鎮。11月全縣設3個督導組,實行分區督導,夏茂地區為第三組督導區,下轄夏茂鎮、儒羅鄉、彭梨鄉、高桂鄉。
1949年5月28日,夏茂地區解放,6月16日,沙縣解放。全縣設3個區外,另設夏茂鎮、儒羅鄉、彭梨鄉,直屬縣人民政府。
1949年10月,全縣調整為4區14鄉鎮,增設夏茂區人民政府,夏茂地區為沙縣第四區,下轄夏茂鎮和儒羅鄉、彭梨鄉公所。
1949年12月,全縣調整為5區14鄉鎮,夏茂地區為沙縣第四區政府,下轄夏茂鎮和儒羅鄉、彭梨鄉、高桂鄉。
1950年2月,高桂鄉劃出增設為沙縣第六區。
1951年3月,夏茂地區由沙縣第四區改為沙縣第七區,區政府改稱為區公所。
1956年10月,沙縣第六區(高橋區)並入夏茂區。
1958年4月,撤區並鄉,撤銷區公所,成立指導組。夏茂地區設夏茂指導組,下轄夏茂鎮、儒元鄉、洋元鄉、梨樹鄉,同時,原六區劃出。
1958年10月,全縣實現人民公社化,夏茂鎮、儒元鄉、洋元鄉、梨樹鄉4個鄉合併,成立政社合一的人民公社。夏茂地區成立夏茂人民公社,機構全稱:夏茂人民公社管理委員會。
1961年10月,體製下放,成立夏茂工委和儒元人民公社、梨樹人民公社。夏茂工委下轄夏茂人民公社、儒元人民公社和梨樹人民公社。
1963年11月,撤銷夏茂工委,保留夏茂、梨樹2個人民公社,儒元人民公社並入夏茂人民公社。
1969年9月10日,經南平專區革委會批準,成立夏茂人民公社革命委員會,簡稱公社革委會。
1971年3月19日,恢復夏茂人民公社黨委,人民公社革委會與黨委合併辦公。
1973年1月,順昌扶延、板山仔、瓦溪、溪坪4個自然村劃歸夏茂人民公社。
1980年12月27日,夏茂人民公社革委會改稱夏茂人民公社管委會。
1984年10月8日,夏茂人民公社管委會改為夏茂鎮人民政府,全鎮轄23個行政村和1個居委會。
2002年10月16日,撤銷梨樹鄉,原梨樹鄉的梨樹村、中堡村、月邦村、坡後村4個村並入夏茂鎮,全鎮轄27個行政村和1個居委會。
自然特徵
夏茂鎮是沙縣第一大鎮,地處沙縣西北部,位於東經117°30’至117°46’、北緯26°31’至26°50’之間,距縣城40公裏,在沙縣、將樂、順昌、明溪四縣交界處,東鄰高橋鎮,南接富口鎮,西與明溪縣毗鄰,北與將樂、順昌交界,土地總面積247.9平方公裏。
夏茂鎮四面環山,呈小盆地狀,為全縣最大的盆地,南面的蓮花山,西面的五雲峰、苦竹寨,北面的雪峰山、燒香岐、牛押寨、雞聲棟,都是海拔千米以上的山峰,山勢雄偉寬廣,森林茂密。由於四周山高林密,銀溪、合溪、後溪、竜峰溪、各溪五股溪流匯成茂溪,溪流兩岸,形成東溪流域唯一的衝積小平原,地勢平坦,土地肥沃,氣候溫和,雨量充沛,灌溉便利,是沙縣的糧倉。這裏年平均氣溫19.2℃,無霜期290天,年降雨量1700mm,屬中亞熱帶海洋性季風氣候。森林資源豐富,全鎮林業用地面積26.38萬畝,森林覆蓋率68.7%,其中用材林面積159814畝,經濟林面積21336畝,生態公益林面積57434畝,森林蓄積量991135立方米,年商品材采伐量1萬立方米;竹林面積25315畝,其中毛竹林2萬畝,毛竹總立竹量300萬根,年産商品竹10萬根,年産新筍1000噸。 |
|
- : Xiamao Town
|
|
| 夏茂 |
|
|
|
社區 | 梨樹村 | 東街村 | 機關 | 水頭村 | | 中堡村 | 溪口村 | 車溪村 | 羅坑村 | 岩坑村 | | 大布村 | 鬆林村 | 中街村 | 坡後村 | 月邦村 | | 瓦溪村 | 長阜村 | 洋邦村 | 後壠村 | 岩觀村 | | 上碓村 | 儒元村 | 洋元村 | 李窠村 | 樂厝村 | | 倪居山村 | 俞幫村 | 夏茂社區 | 俞邦村 | 李科村 | | 月幫村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