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示地圖 |
|
|
正興鎮位於縣城東南部,距縣城62公裏,總面積883平方公裏。轄11個村民委員會,164個村民小組。2003年末,全鎮總人口19922人,人口密度每平方公裏22.6人。有漢、傣、彝、哈尼、回等11個世居民族,少數民族人口10786人,占總人口的54%,海拔最高2920米,最低890米,平均海拔1905米;年平均氣溫20.1℃;年平均降雨量1251毫米。
經濟與社會發展
2003年,完成工農業總産值9880萬元;實現農村經濟總收入2849萬元;地方性財政收入實現213萬元,財政支出624.06萬元,財政自給率34%。農民人均有糧442公斤,農民人均純收入1096元。有各類企業385個,從業人員1650人,其中,股份有限公司1個,私營企業2個,個體企業382個,營業總收入7031萬元。有中學1所,小學12所,適齡兒童入學率97%,鞏固率99.6%;初中學生入學率99%,鞏固率98.5%。
資源條件和基礎設施建設
全鎮有可耕地面積37424.96畝,其中,水田11251.7畝,旱地26173.26畝。有熱區面積29470.96畝,已開發利用4300畝(占15%)。有林地面積43129.7公頃,森林覆蓋率70%,活立木蓄積量401.5萬m3,纍计完成沼氣池建設1654口,沼氣普及率39.4%,平均每2.6戶擁有1口沼氣池。有1座蓄水量44.8萬m3的小(二)型水庫,水利化程度為30%。有90%農戶用上了自來水。
鎮內有石灰石、銅礦、鉛鋅礦等礦藏資源;有小乘佛教聖地之稱的勐乃仙人洞風景區及花仙洞、帕莊河等20多個景點,具有一定的旅遊開發前景。 |
|
2005年,正興鎮經濟健康有序發展,實現總産值13225萬元。
2005年,正興鎮實現總産值13225萬元,比上年增長26%,其中:農業總産值3719萬元,比上年增長22%;工業總産值8200萬元,比上年增長42%;糧食總産7706噸,比上年減少668噸;完成地方財政收入211.54萬元,比上年增長14%;完成財政支出686萬元;完成鄉鎮企業營業總收入9600萬元,比上年增長19%;全社會固定資産投資2241萬元,比去年增長15%;實現農民人均純收入1154元,比上年增長4%。實現林業産值1050萬元,比上年增長431萬元。植樹造林掀起熱潮,年內造林2500畝。完成鬆脂生産2627噸,增加農民收入992萬元,占農村經濟收入的32%。
畜牧業實現産值1040萬元,比上年增長47萬元。畜禽存欄由上年130244衹增加到150766衹,增長15%;出欄率由上年的58.2%提高到60%,畜牧業成為農民現金收入的重要支柱,占農村經濟總收入的32%。生産水泥25萬噸,是上年的2.38倍;生産碎石14萬立方米,是上年的1.84倍;生産石灰2.9萬噸,比上年增長53%;生産銅、鐵礦石1.9萬噸,比上年增長13.3%。 |
|
正興鎮是塊緑色的寶地:清悠秀麗的小黑江、清澈見低的帕莊河,天保林區內郁郁葱葱、熱帶雨林裏古木參天......在這快緑色的寶地裏,有着豐富的林業資源、水利資源,還藴藏着豐富的石灰岩、銅、鐵、鋅、硅等礦藏。近年來,正興鎮黨委、政府為促進全鎮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立足自身資源優勢,大力招商引資,培植壯大礦業、水電等特色工業;引導農民發展生態林業、特色農業、畜牧牧業,努力為全鎮的振興打牢基礎,蓄積力量。
礦業開發大張旗鼓
正興鎮藴藏着豐富的石灰岩、銅、鐵、鋅等礦藏,對較為容易開採的石灰岩,正興鎮很早就開始開發利用了。90年代初期,國傢大力鼓勵非公經濟的發展,衆多中小型的非公企業如雨後春筍般在中國大地出現。精明的正興人意識到,這是百年不遇的好機會,正興境內豐富的石灰岩,開採容易,而且正是發展中的景𠔌急需的建築材料,於是,他門籌建了正興水泥廠,用豐富的石灰岩來製造水泥。經過十多年的發展,正興水泥廠如今發展成為年産30萬噸水泥,具備60萬噸生産能力的泰毓建材有限責任公司,其生産的泰裕水泥除了滿足省內外市場外,還遠銷東南亞的緬甸、老撾等國傢。是景𠔌最為成功的民營企業之一,每年在財政上的貢獻可達近百萬元,由該企業帶動發展的運輸、餐飲、勞務,為正興人帶來了可觀的收入。用石灰岩製造石灰、碎石,也成為縣內外供不應求的建材。
而對正興埋藏在地下的銅、鐵等礦藏的開發,首先是衆多個體戶到正興四處勘探、開採,由於礦石貯量不清、技術資金不到位等原因,對這些礦藏的開採出現了遍地開花,但沒有任何效益的局面,有的還無證開採、遮遮掩掩,難以管理不說,還出現了衆多隱患和矛盾。2006年,思茅市委、市人民政府决定對全市的礦産資源進行整合,通過招商引資引進有實力、有規模的企業來發展思茅的礦業,思茅市市長瀋培平親自來到正興鎮調查瞭解正興的礦産資源情況。痛定思痛,正興鎮黨委、政府乘着這個東風,在市、縣兩級的支持下,正興鎮對鎮內的小礦點進行了整合、叫停,力圖引進有實力的企業來大張旗鼓的對正興礦産資源進行合理開發利用,使礦業成為興鎮富民的産業。通過招商引資,正興鎮引進了頗有實力的山水礦業有限公司進入正興對境內的礦産資源進行合理、有序的開發,為了配合好山水礦業公司的進入,正興鎮做了大量的工作,深入礦山調查瞭解開採情況、動員個體礦主放棄零星開採、查處無證開採的個體戶。山水礦業公司為建廠看中了正興鎮勐乃村民委員會的房子,欲在此建立立廠部。正興鎮黨委、政府忍痛割愛,另外選擇土地建蓋了新的村民委員會,讓出了土地。正興鎮力所能及的進行協調服務工作,最大限度的方便公司從事礦業開發。目前,山水礦業公司已進駐正興鎮開始礦石的勘查工作。
水電産業方興未艾
正興鎮境內河流衆多,而且由於山高𠔌深,河流落差較大,藴藏着豐富的水利資源。為開發水利資源,正興鎮在招商引資上下了一番工夫。經過努力,引進南方電網公司等投資者投資成立景𠔌興源發電有限公司,投資小黑江流域梯級水電站開發。一期計劃投資1.2億元開發南板河一、二級電站。目前,前期工作已逐步開展,水電站工程項目的環境保護評價、水土保持、水資源評價、地質災害評價工作已完成,資料已上報市政府,林業、土地等方面工作準備展開。根據計劃,九月份作出設計方案,十月底正式開工建設,力爭在2007年7月下旬第一臺機組發電。
正興鎮還引進景東文果水電站到南埂河開發建設南埂河水電站,計劃投資1500萬元建設發電量3600千瓦的水電站,水利勘查已經結束,工程正在設計當中,環保、水保等手續正在辦理當中。小黑江新寨河口段也計劃在新建水電站,目前正在勘查設計當中。除此之外,正興的鐵廠河、通達河也極具水電開發價值。
生態林業助農增收
正興鎮的森林大多數地處是天然林保護區內,保存很好。正興鎮根據“管好公益林、搞活商品林、放開人工林”的原則,努力抓好天然林保護工程,加大林政資源管理力度,合理開發利用林業資源,把保護和利用天然林有機結合起來,使農民在林業中獲得最大收益。思茅鬆出産的鬆脂成為正興農民源源不斷的財源,正興所有的農戶當中有50%的農戶都有脂可采,隨着鬆脂價格的提高,再加上采摘野生菌的收入,這些農戶的日子也越來越紅火。正興農民在林業上嘗到了甜頭,自發的在自己的輪耕地自留山上種樹,幾年來,共自發種樹3萬餘畝,全鎮的森林覆蓋率不斷的提高。目前,正興鎮正轟轟烈烈的開展集體林權制度改革,將把集體林均山分到戶,實現“還山於民、還權於民、還利於民”,讓百姓真正實現靠山吃山。截止10月中旬,正興鎮的集體林權制度改革工作已全部完成所有165個村民小組的踏山認界工作,調處糾紛62起,製定實施方案130個村民小組,已有105個村民小組組織實施。
畜牧産業成支柱
畜牧業是一項傳統産業,正興鎮一直把畜牧業的發展作為農村經濟增長和農民增收的主要渠道來抓,不斷鞏固和發展傳統畜牧産業,以成技校生豬改良站為基地,加大生豬品種改良和科學養豬技術推廣力度,增加科技含量,合理引導、扶持農民發展優質商品豬養殖,不斷推進全鎮的養豬業健康發展,努力建設“緑色無公害”商品豬生産基地。2006年上半年,全鎮生豬存欄37871頭,肥豬出欄7316頭,景𠔌市場上的商品豬有40%來自正興鎮。畜牧業成為正興農民增收的支柱産業。
基礎設施正夯實
正興鎮是一個典型的山區鄉鎮,基礎條件十分薄弱:有多個村民小組還未通電、邊遠山區未通公路、多所學校的校捨十分簡陋等等,這些都製約着正興的發展。正興鎮一直致力於基礎設施的改善,近年來,他們舉全鎮之力先後投入資金完成“華鐘第五希望小學”的建設、農村客貨站建設、集鎮——景普公路426的路基改造、上百公裏的村組公路建設、10多個邊遠山區村民小組的輸電綫架設,全鎮的發展條件得到進一步改善。
放眼正興鎮的經濟社會發展,傳統的林業、畜牧業、農業正在科技的推動下欣欣嚮榮;礦業、水電等産業的開發在招商引資的大潮中緊鑼密鼓;各項基礎條件在全鎮人民的努力下不斷改善,正興鎮已經為自己的快速發展積蓄了足夠的力量,正興經濟社會的振興與發展,就在不遠的將來! |
|
- : Zhengxing Town
|
|
正興 |
|
小正興村 | 新寨村 | 水平村 | 鐵廠村 | 正興村 | 通達村 | 黃草壩村 | 景南村 | 波雲村 | 勐烈村 | 勐乃村 | 翁安村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