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治縣 : 中國 >雲南 >普洱市 > 寧洱哈尼族彝族自治縣
顯示地圖
目錄
概況 Ning'er Hanizu Yizu Autonomous County
  寧洱哈尼彝族自治縣位于云南省南部,黑河上遊。總面積3670平方千米。總人口19萬人(2004年)。
  縣人民政府駐寧洱鎮。郵編:665100。代碼:530821。區號:0879。拼音:Ning'er Hanizu Yizu Zizhixian。
縣情概況
  寧洱是馳譽中外的“普洱茶”的故鄉,是一個以哈尼族、彝族為主體民族的少數民族自治縣,是集“老、少、山、窮”為一體的國傢扶貧開發工作重點縣。全縣轄7鄉2鎮,85個村民委員會,4個社區居民委員會,總人口18.6萬人,其中農業人口15萬,占總人口的81.5%。居住着漢、哈尼、彝、傣、回、拉祜、白等19種民族,少數民族人口占總人口的50%。
  寧洱哈尼族彝族自治縣於2007年由普洱哈尼族彝族自治縣更名而來。
  寧洱地處雲南思茅地區腹地,是連接內地和邊地以及東南亞國傢的陸路交通要
歷史沿革
  “普洱”為哈尼語,意為水灣寨,係由“步日”演變而來。唐南詔時設“步日賧”,宋大理時為“步日部”,元初改設“普日思麽甸長官司”,明洪武年間改作“普耳”,明萬歷年間始作“普洱”。清雍正七年(公元1729年)設置“普洱府”。1913年撤普洱府,設“滇南道”,1914年更名“普洱道”,道署由寧洱遷駐思茅。1926年道署遷回寧洱縣。1929年撤普洱道,改設“普洱殖邊督辦區”。1940年改設行政督察區。1950年改設“寧洱專區”,1951年更名“普洱專區”。1955年專員公署遷駐思茅,更名“思茅專區”,寧洱縣更名為“普洱縣”。1985年改普洱縣為“普洱哈尼族彝族自治縣”。
  
    2000年,普洱哈尼彝族自治縣轄2個鎮、9個鄉:寧洱鎮、磨黑鎮、鳳陽鄉、勐先鄉、德化鄉、把邊鄉、德安鄉、梅子鄉、黎明鄉、普義鄉、同心鄉。 根據第五次人口普查數據:全縣總人口188106人,其中各鄉鎮人口(人): 寧洱鎮 43905 磨黑鎮 10195 鳳陽鄉 24035 德化鄉 13040 同心鄉 15801 勐先鄉 21356 普義鄉 12260 黎明鄉 11944 把邊鄉 12722 德安鄉 11106 梅子鄉 11742
  
    2001年,全縣轄2個鎮、9個鄉:寧洱鎮、磨黑鎮、鳳陽鄉、把邊鄉、黎明鄉、勐先鄉、普義鄉、德安鄉、梅子鄉、同心鄉、德化鄉。
  
    2005年,普洱縣撤銷鳳陽鄉並入寧洱鎮;撤銷把邊鄉並入磨黑鎮。經過鄉(鎮)撤並,普洱縣原9鄉2鎮,減少2個鄉,保留7鄉2鎮。2006年上半年,雲南省政府批準同意普洱縣撤銷鳳陽鄉、把邊鄉:撤銷把邊鄉,其行政區域並入磨黑鎮,鎮政府駐地不變;撤銷鳳陽鄉,其行政區域並入寧洱鎮,鎮政府駐原鳳陽鄉政府駐地。區劃調整後,普洱哈尼彝族自治縣轄2個鎮、7個鄉:寧洱鎮、磨黑鎮、勐先鄉、德化鄉、德安鄉、梅子鄉、黎明鄉、普義鄉、同心鄉。
  2007年1月21日,國務院(國函8號)批準:同意雲南省思茅市更名為雲南省普洱市,普洱哈尼族彝族自治縣更名為寧洱哈尼族彝族自治縣,思茅市翠雲區更名為普洱市思茅區。(Pu'er Hanizu Yizu Zizhixian)
旅遊資源
  寧洱擁有集“山、水、林、洞、寺、碑”為一體的風景名勝旅遊特色,並且各景色之間距離不超過20公裏,嚮西有天壁山、竜潭、竜洞、太乙洞、溫泉旅遊綫;嚮北有東洱河水庫、鬆山自然保護區、觀音山、小黑江旅遊綫。最近,建設以普洱茶文化為主的民族文化特色縣正在縣委政府領導下着手製定總體規劃。“普洱民族團结誓詞”碑在全國的知名度越來越高,被譽為“中國第一碑”和“民族團结第一碑”。民族團结紀念園已建成開園。普洱是“兩日遊”、“三日遊”的理想勝地。
地方特色
  寧洱有地方特色甜瓜、精品西瓜、蛋糕、普洱茶、五金飾品,餌塊和磨黑檳榔芋、民安紅薯等,其中尤以普洱茶天下著稱。古老神奇的茶史傳說,古樸而又形式多樣的民族茶飲習俗,真誠熱情的茶禮交往,優美浪漫的茶歌茶舞,陶冶情操的茶詩茶,使您流連忘返。
區位優勢
  寧洱具有相對明顯的區位優勢,位于云南省南部、普洱市中部,地跨北回歸綫,南臨東南亞周邊國傢,昆曼國際大通道與彌寧公路、景寧公路在寧洱交匯,是滇南連接東南亞和南亞的交通要道。這裏地沃物厚、資源豐富。轄區總面積3670平方公裏,熱區土地面積240萬畝,占44%,宜林、宜農、宜牧荒山灌叢175萬畝,耕地面積37萬畝,人均占有耕地面積2.5畝。全縣林業用地面積284103.4公頃,占全縣土地總面積的77.42%,人均林業用地面積22.9畝;森林覆蓋率74.04%,活立木蓄積量2075.85萬立方米,人均活立木蓄積量111.6立方米。水能藴藏量為53.7萬千瓦。
  這裏孕育了深厚的普洱茶文化底藴,是世界茶源、普洱茶都、茶馬古道的源頭。自清•雍正七年(1729年)設府起,已有278年歷史。
  勤勞智慧的寧洱先民在長期生産、生活實踐中,探索出了獨特的普洱茶加工工藝,鑄就了普洱茶這一馳名中外的歷史品牌,使寧洱在歷史上就形成了茶事興旺、商賈雲集、會館林立、文化昌盛的普洱茶生産、加工、貿易中心。這裏地靈人傑、人文昌盛。建有百年老校—— 普洱中學,有省級愛國主義教育基地磨黑中學,點燃了思普區第一顆革命火種,是雲南省革命老區;培育了全國英模張培英和著名彝族電影演員楊麗坤;建有新中國民族團结第一碑—— 民族團结誓詞碑, 2006年6月10日,該碑被核定並公佈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同年8月17日,被命名為首批全國民族團结進步教育基地。
行政區劃
  寧洱哈尼彝族自治縣轄2個鎮、7個鄉:寧洱鎮、磨黑鎮、德化鄉、同心鄉、勐先鄉、普義鄉、黎明鄉、德安鄉、梅子鄉。
英文解釋
  1. n.:  Ning'er Hanizu Yizu Autonomous County
近義詞
寧洱哈尼族彝族, 寧洱自治縣, 寧洱縣, 寧洱
分類詳情
張開黎明鄉張開同心鄉張開德化鄉張開梅子鄉張開寧洱鎮
磨黑鎮德安鄉勐先鄉普義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