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示地图 |
|
|
水口镇位于德化县东北部,东经118°2′,北纬25°42′,与仙游、永泰、尤溪三县交界。镇人民政府所在地——湖坂村,海拔250米,距县城46公里,距省城福州150公里。土地总面积260.31平方公里,耕地1.47万亩。全镇分102个自然村,设16个村民委员会,110个村民小组。2004年末人口1.73万人,均系汉族。海外华侨、华裔和港澳台同胞2000多人。水口镇是革命老区,1944年3月,中共福建省委机关从永泰青溪转移到水口镇昆坂村坂里自然村,成为抗日战争时期福建省委领导全省革命的中心。
宋、明两代,水口镇隶属永宁乡清泰里(淳湖一带属常平乡杨梅中团);清代属清泰里丘坂社和南埕社(淳湖一带属梅中里淳湖社);民国时期隶属德化县第二区,设水口乡;解放后,设德化县第三区;1956年8月,改为水口区;1958年10月成立水口人民公社;1984年9月改为水口乡;1992年7月撤乡建镇。
水口镇地处浐溪和涌溪的下游,地势南北高,中部较低。境内群峰林立,海拔千米以上的山峰有30多座,其中石牛山主峰海拔1781.6米,地形错综复杂,气候因地而异。年平均气温17.6℃,全年无霜期226-282天,年降雨量1600毫米左右。
水口镇的交通、通讯便捷。福州经德化至漳平的省道203线横穿镇区中部;乡村公路形成网络,总长190多公里,其中柏油路24公里,水泥路127公里。各行政村均开通了程控电话,建立电视接收站或有线电视网。
水口镇是一个风景幽美、闻名遐迩、正在开发的旅游胜地。
石牛山国家级森林公园,集自然生态和历史文化为一体,是旅游、观光、朝圣、健身、休闲的好去处。森林公园东临水口镇境内的墘头、北接承泽、梨坑,西至浐溪,南连南埕镇的石龙溪。范围涉及水口镇的榜上、昆坂、梨坑、承泽、村场等村,总面积9.7万亩(6472公顷),于2003年12月通过了国家级森林公园的评审。
久负盛名的石牛山,以其山腰石壶池中石牛和顶峰有一巨石状似牛头而得名。石牛山主峰海拔1781.6米,素以峰险、石怪、树奇、洞幽闻名,是我国两处放射状古火山爆发口之一,有龙泉洞、碧虚洞、飞凤石、老龟征途等景点百来处。山岗石林遍布,成片的原始红豆杉与数十种国家保护珍贵树种郁郁葱葱。石牛山闻名始于南宋,绍兴年间,闽清道人张慈观与章、肖两道人结义,云游四方,来到石牛山,遇魑魅,仗剑与之连斗数日,如今山顶岩石数十处脚印、指纹以及剑插石、铁砧石、洗剑泉传为当时斗魅之遗迹。石牛山上的石壶殿,始建于南宋,历来香火不断,声名远播台、港澳及东南亚。1984年重新修建。山顶尚有一天门、二天门、三天门、演法台。晴天,登临石牛山顶峰,极目千里,饱览仙、莆、泉名山风光,境界开阔,气派非凡,令人心旷神怡。每年秋夏到此浏览的游客络绎不绝。
泉州十八景之一有“华东第一瀑”之誉的岱仙瀑布发源于石牛山的赤石溪,流经山势雄浑的飞仙山峰,飞泻直下184米,其瀑布宽110多米,气势磅礴,雄伟壮观。晴天,阳光直射,水帘闪闪发光,彩虹时隐时现,像彩绸飞舞,似巨幅珠帘下垂;阴天,溅瀑飞花如烟如雾如尘,倩影隐隐约约;清晨,山谷弥漫乳白色的浓雾,浩渺苍茫,扑朔迷离,观者如浮飘空中,畅游仙山琼阁。
1999年开发的岱仙溪竹筏漂流,从亮天湾至赤石口渡口,途经九濑、九潭、九弯十八曲,全长10公里,有“闽中第一漂”之称。两岸奇峰竞秀,怪石嶙峋,绿树成荫,花果飘香,山、水、石、树相映成趣。沿途有石柱擎天、苏潭映月、金牛戏水、树中树、莲花呈祥、仙人岛等景点,有古松、榕树、樟、楠等千年名木上百种。一路上,可边欣赏山水奇观,边品尝民间传说,尽情领略神奇大自然的优美风光。
石牛山度假村在距石牛山主峰数百米处,配备有宾馆、别墅、人工湖等,可满足夜宿石牛山的需求,让人们去感受“天下第一牛”的独特神韵。
中共福建省委旧址(坂里)位于德化县水口镇东南的石牛山麓,与永泰、仙游交界,海拔900多米,省委旧址(坂里)修建工程于2002年8月动工建设,省委旧址陈列馆于2003年6月竣工并正式开馆。陈列馆位于水口镇昆坂村坂里,占地7000平方米,建筑面积500平方米。2002年7月,省委旧址(坂里)被命名为泉州市第三批市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2003年6月,被命名为福建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陈列馆自开馆以来,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群众、中小学生纷纷前来陈列馆追慕先烈英风,接受革命传统和爱国主义教育,日平均接待受教育者200多人次。
水口的优势在于山。全镇有林地面积33万多亩,森林覆盖率达82.1%,是泉州三个重点林业乡镇之重点,为德化最大的林区。林木蓄积量171.92万立方米,毛竹林3.3万亩,立竹量558.35万株。树种繁多,主要有杉、松、栲树等,还有珍贵的樟树、红豆杉、楠木等。1987年以来,全镇掀起营造工程林热潮,万亩松脂林基地、万亩速生丰产毛竹林基地已初具规模。年销售商品材1万多立方米,毛竹30多万支,商品笋300多吨。水口镇还是德化的水果主产区,李、柑桔、桃、柿、梨、板栗、油柰、酸梅等水果面积2.3万亩,人均1.5亩。2004年全镇水果投产面积2.3万亩,产量9654吨。
水口镇水利资源十分丰富。德化县最大的溪流浐溪和第二大的溪流涌溪在该镇汇合流入永泰。可开发水利资源12万千瓦,已建成水电站19座,总装机容量107490千瓦,全部并入县电网,供电充足。水口镇的主要矿产资源有黄金、磁铁、高岭土、石灰石、花岗岩石、石英石、叶腊石、铜等,其中淳湖金矿、铅锌矿尤为著名。
2004年全镇工农业总产值1.2656亿元,其中农业产值0.6389亿元,工业产值0.6267亿元;粮食总产量6949吨,企业总产值1.814亿元;财政收入294.22万元,旅游业直接收入101.32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3896元。
企业以农、林产品加工为主,其中竹木加工企业21家。产品有车木、陶瓷配件、包装箱材料、藤草编织、木屑加工及各种家具;芙蓉李、酸梅、竹、蔬菜等加工企业13家。全镇形成以湖坂为中心,辐射村场、丘坂、墘头公路沿线的“一点三线”企业经济带,以及华安竹木制品有限公司等“公司+农户”企业的生产格局。
水口镇自古以来是浐溪下游农副产品集散地,商业贸易活跃。1998年以来,水口镇进行镇区改造,铺设水泥路,安装路灯,建设农贸市场,商业店铺发展到200多间,每年贸易成交额2000万元以上。
全镇有中学1所、小学10所、幼儿园2所。有影剧院、文化室、老人活动室等文化娱乐场所。镇有中心卫生院,村村有卫生所。
人口数据
(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
总人口12910男6761女6149家庭户户数3721家庭户总人口(总)12408家庭户男6342家庭户女60660-14岁(总)36750-14岁男18210-14岁女185415-64岁(总)829415-64岁男447015-64岁女382465岁及以上(总)94165岁及以上男47065岁及以上女471户口本地住在本地12243 |
广东省惠州市水口镇 Water Town, Huizhou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
惠州市水口街道办事处水口镇(水口街道办事处)位于惠州市区的东部,是省政府确定的首批中心镇之一。全镇总面积120平方公里,辖有17个行政村和3个社区居委会,总人口约11万人,其中户籍人口5万多人,外来人口6万人。2007年上半年全办上半年经济运行的基本情况如下:1、主要经济指标快速增长。1-6月份,我办完成国内生产总值8.75亿元,同比增长23.5%。三大产业总产值35.84亿元,同比增长19.4%;其中工业产值29亿元,同比增长18.2%;第三产业产值6.03亿元,同比增长27.5%;农业产值0.81亿元,同比增长7%。完成固定资产投资6.66亿元,同比增长12.1%。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9亿元,同比增长25%。实现税收总额6966万元,增长42.4%,其中,国税3966万元,增长37.1%,地税3000万元,增长50%。人均纯收入2958元,同比增长7%。
。近年来,水口街道办事处先后荣获“广东省群众性体育活动先进单位”、“惠州市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六好示范镇”、“惠州市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六好先进乡镇党委”和“惠州市创建文明城市十佳文明小城镇”等称号。
第三产业
随着水口街道办事处工业妁不断发展以及工业园区的日益壮大,在水口街道办事处居住的人口将越来越多、人们生活需要娱乐、休闲和购物、这就为第三产业提供了广阔的发展前景;水口距离惠州中心城区 仅4公里左右,往来惠州极其方便;自驾车经惠澳大道十分钟以内即可到达惠州市中心,属于惠城区15分钟居家半径之内,可以很好地依托惠州城区完善的配套;水口距大亚湾区仅20分钟车程,在大亚湾工作的人群进出惠城区必须经过水口街道办事处大湖溪地带,水口将成为大亚湾重要的后勤居住中心,同时也将成为惠澳大道沿线经济区的重要居住基地。
水口街道办事处第三座业蓬勃发展,随着“蓝波湾花园洋房”、“东江明珠生态园林高尚社区”等一批打造居住经典的房地产项目落户,及占地十万平方米的大型商贸城的规划建设,未来水口将形成以房地产为龙头,以商贸、旅游、休闲娱乐为依托,以环境培育为基础的第三产业发展格局。 |
|
水口镇 水口镇位于德化县东北部,胵溪下游,距县城31千米。人口17686人(2003年末)。辖16个行政村。镇政府驻湖坂村。103省道过境。泉州市重点林区镇。景点有岱仙瀑布、石牛山风景区和石壶古寺。 [代码]350526106:~201亭坑村 ~202丘坂村 ~203凤坪村 ~204上湖村 ~205久住村 ~206祥光村 ~207八逞村 ~208樟境村 ~209村场村 ~210湖坂村 ~211淳湖村 ~212毛厝村 ~213昆坂村 ~214梨坑村 ~215承泽村 ~216榜上村
[沿革]1958年置水口公社,1984年改乡。1992年改镇。1997年,面积302.3平方千米,人口1.8万,辖湖坂、淳湖、上湖、凤坪、久住、亭坑、丘坂、祥光、八逞、樟镜、毛厝、承泽、村场、梨坑、榜上、昆坂16个村委会。 |
|
水口镇
水口镇位于德化县东北部,东经118°2′,北纬25°42′,与仙游、永泰、尤溪三县交界。镇人民政府所在地——湖坂村,海拔250米,距县城46公里,距省城福州150公里。土地总面积260.31平方公里,耕地1.47万亩。全镇分102个自然村,设16个村民委员会,110个村民小组。2004年末人口1.73万人,均系汉族。海外华侨、华裔和港澳台同胞2000多人。水口镇是革命老区,1944年3月,中共福建省委机关从永泰青溪转移到水口镇昆坂村坂里自然村,成为抗日战争时期福建省委领导全省革命的中心。
宋、明两代,水口镇隶属永宁乡清泰里(淳湖一带属常平乡杨梅中团);清代属清泰里丘坂社和南埕社(淳湖一带属梅中里淳湖社);民国时期隶属德化县第二区,设水口乡;解放后,设德化县第三区;1956年8月,改为水口区;1958年10月成立水口人民公社;1984年9月改为水口乡;1992年7月撤乡建镇。
水口镇地处浐溪和涌溪的下游,地势南北高,中部较低。境内群峰林立,海拔千米以上的山峰有30多座,其中石牛山主峰海拔1781.6米,地形错综复杂,气候因地而异。年平均气温17.6℃,全年无霜期226-282天,年降雨量1600毫米左右。
水口镇的交通、通讯便捷。福州经德化至漳平的省道203线横穿镇区中部;乡村公路形成网络,总长190多公里,其中柏油路24公里,水泥路127公里。各行政村均开通了程控电话,建立电视接收站或有线电视网。水口镇是一个风景幽美、闻名遐迩、正在开发的旅游胜地。
石牛山国家级森林公园,集自然生态和历史文化为一体,是旅游、观光、朝圣、健身、休闲的好去处。森林公园东临水口镇境内的墘头、北接承泽、梨坑,西至浐溪,南连南埕镇的石龙溪。范围涉及水口镇的榜上、昆坂、梨坑、承泽、村场等村,总面积9.7万亩(6472公顷),于2003年12月通过了国家级森林公园的评审。
久负盛名的石牛山,以其山腰石壶池中石牛和顶峰有一巨石状似牛头而得名。石牛山主峰海拔1781.6米,素以峰险、石怪、树奇、洞幽闻名,是我国两处放射状古火山爆发口之一,有龙泉洞、碧虚洞、飞凤石、老龟征途等景点百来处。山岗石林遍布,成片的原始红豆杉与数十种国家保护珍贵树种郁郁葱葱。石牛山闻名始于南宋,绍兴年间,闽清道人张慈观与章、肖两道人结义,云游四方,来到石牛山,遇魑魅,仗剑与之连斗数日,如今山顶岩石数十处脚印、指纹以及剑插石、铁砧石、洗剑泉传为当时斗魅之遗迹。石牛山上的石壶殿,始建于南宋,历来香火不断,声名远播台、港澳及东南亚。1984年重新修建。山顶尚有一天门、二天门、三天门、演法台。晴天,登临石牛山顶峰,极目千里,饱览仙、莆、泉名山风光,境界开阔,气派非凡,令人心旷神怡。每年秋夏到此浏览的游客络绎不绝。
泉州十八景之一有“华东第一瀑”之誉的岱仙瀑布发源于石牛山的赤石溪,流经山势雄浑的飞仙山峰,飞泻直下184米,其瀑布宽110多米,气势磅礴,雄伟壮观。晴天,阳光直射,水帘闪闪发光,彩虹时隐时现,象彩绸飞舞,似巨幅珠帘下垂;阴天,溅瀑飞花如烟如雾如尘,倩影隐隐约约;清晨,山谷弥漫乳白色的浓雾,浩渺苍茫,扑朔迷离,观者如浮飘空中,畅游仙山琼阁。
1999年开发的岱仙溪竹筏漂流,从亮天湾至赤石口渡口,途经九濑、九潭、九弯十八曲,全长10公里,有“闽中第一漂”之称。两岸奇峰竞秀,怪石嶙峋,绿树成荫,花果飘香,山、水、石、树相映成趣。沿途有石柱擎天、苏潭映月、金牛戏水、树中树、莲花呈祥、仙人岛等景点,有古松、榕树、樟、楠等千年名木上百种。一路上,可边欣赏山水奇观,边品尝民间传说,尽情领略神奇大自然的优美风光。
石牛山度假村座落在距石牛山主峰数百米处,配备有宾馆、别墅、人工湖等,可满足夜宿石牛山的需求,让人们去感受“天下第一牛”的独特神韵。
中共福建省委旧址(坂里)位于德化县水口镇东南的石牛山麓,与永泰、仙游交界,海拔900多米,省委旧址(坂里)修建工程于2002年8月动工建设,省委旧址陈列馆于2003年6月竣工并正式开馆。陈列馆位于水口镇昆坂村坂里,占地7000平方米,建筑面积500平方米。2002年7月,省委旧址(坂里)被命名为泉州市第三批市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2003年6月,被命名为福建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陈列馆自开馆以来,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群众、中小学生纷纷前来陈列馆追慕先烈英风,接受革命传统和爱国主义教育,日平均接待受教育者200多人次。
水口的优势在于山。全镇有林地面积33万多亩,森林覆盖率达82.1%,是泉州三个重点林业乡镇之重点,为德化最大的林区。林木蓄积量171.92万立方米,毛竹林3.3万亩,立竹量558.35万株。树种繁多,主要有杉、松、栲树等,还有珍贵的樟树、红豆杉、楠木等。1987年以来,全镇掀起营造工程林热潮,万亩松脂林基地、万亩速生丰产毛竹林基地已初具规模。年销售商品材1万多立方米,毛竹30多万支,商品笋300多吨。水口镇还是德化的水果主产区,李、柑桔、桃、柿、梨、板栗、油柰、酸梅等水果面积2.3万亩,人均1.5亩。2004年全镇水果投产面积2.3万亩,产量9654吨。
水口镇水利资源十分丰富。德化县最大的溪流浐溪和第二大的溪流涌溪在该镇汇合流入永泰。可开发水利资源12万千瓦,已建成水电站19座,总装机容量107490千瓦,全部并入县电网,供电充足。水口镇的主要矿产资源有黄金、磁铁、高岭土、石灰石、花岗岩石、石英石、叶腊石、铜等,其中淳湖金矿、铅锌矿尤为著名。
2004年全镇工农业总产值1.2656亿元,其中农业产值0.6389亿元,工业产值0.6267亿元;粮食总产量6949吨,企业总产值1.814亿元;财政收入294.22万元,旅游业直接收入101.32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3896元。
企业以农、林产品加工为主,其中竹木加工企业21家。产品有车木、陶瓷配件、包装箱材料、藤草编织、木屑加工及各种家具;芙蓉李、酸梅、竹、蔬菜等加工企业13家。全镇形成以湖坂为中心,辐射村场、丘坂、墘头公路沿线的“一点三线”企业经济带,以及华安竹木制品有限公司等“公司+农户”企业的生产格局。
水口镇自古以来是浐溪下游农副产品集散地,商业贸易活跃。1998年以来,水口镇进行镇区改造,铺设水泥路,安装路灯,建设农贸市场,商业店铺发展到200多间,每年贸易成交额2000万元以上。
全镇有中学1所、小学10所、幼儿园2所。有影剧院、文化室、老人活动室等文化娱乐场所。镇有中心卫生院,村村有卫生所。
水口镇近中期的发展思路是:立足水口资源优势,解放思想,抢抓机遇,坚持“能快则快”的方针,组织实施“五三三”工程,即加强商品材、毛竹林、芙蓉李、油茶林、养殖业五大基地建设;发展壮大旅游、林业、矿产三大支柱产业,大力培育水果、农副产品加工、畜牧等三大重点产业,扩大经济总量,增加农民收入,完善基础设施,进一步提高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成为政治稳定、经济繁荣、社会文明的旅游强镇。 |
|
- : weir Town, Shuikou Town
|
|
水口 |
|
|
|
清水口镇 | 凉水口镇 | 水口镇居委会 | 南雄市水口镇木制工艺厂 | 开平市水口镇健辉工艺厂 | 古田县水口镇湾口村工艺二厂 | |
|
|
湖坂村 | 梨坑村 | 上湖村 | 丘坂村 | 久住村 | 亭坑村 | 八逞村 | 凤坪村 | 承泽村 | 昆坂村 | 村场村 | 榜上村 | 樟境村 | 毛厝村 | 淳湖村 | 祥光村 | 樟镜村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