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示地图 |
|
|
仙游龙华风光龙华镇位于仙游县西南部,木兰溪南岸。辖16个行政村。三郊公路、仙泉公路过境。
[代码]350322109:~201建华村 ~202东方村 ~203西林村 ~204灯塔村 ~205爱和村 ~206团结村 ~207新峰村 ~208貂峰村 ~209红星村 ~210红旗村 ~211林内村 ~212金溪村 ~213金建村 ~214金沙村 ~215金山村 ~216东岐村
[沿革]1958年建龙华公社,1984年改乡,1991年建镇。1997年,面积77.4平方千米,人口6.8万,辖灯塔、团结、爱和、龙西林、东方、建华、平原、大坂、象坂、象运、象林、新峰、貂峰、红星、红旗、林内、金溪、金建、金沙、金山20个村委会。2002年,大坂、平原、象运、象林、象坂5个行政村划归鲤南镇。
人口数据
(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
总人口55142男27411女27731家庭户户数14823家庭户总人口(总)54722家庭户男27189家庭户女275330-14岁(总)176860-14岁男93780-14岁女830815-64岁(总)3341115-64岁男1634015-64岁女1707165岁及以上(总)404565岁及以上男169365岁及以上女2352户口本地住在本地51849
行政辖域
龙华镇位于仙游县西南部,紧靠县城。西南与南安市毗连,南与泉州市交界,东与鲤南镇相邻,北隔木兰溪与大济镇相望,西与永春县接壤。全镇地域面积65平方公里,耕地2.5万亩,山地4.9万亩。辖16个行政村,总人口六万一千多人。
交通状况
龙华镇交通极为便捷,省重点交通枢纽三(明)至郊(尾)二级公路从东到西贯穿全境。全镇村道四通八达,所有村道全部实现水泥化,并与省道连接成网。
历史人文
龙华乡成立于1984年,1993年撤乡建镇。历史上英雄辈出,明朝期间的民族英雄魏升,带领民军,英勇抗击倭寇。被砍下头颅后,仍骑在马上,冲向敌阵,一枪刺入敌人胸膛后才倒下。该镇的磨头(即无头)地名即由此而来。民主革命时期,该镇的金山、东岐、坑内等革命基点村群众,为新中国的建立做出了可歌可泣的贡献。
名胜古迹
仙游龙华双塔 龙华镇自然景观绚丽迷人,人文历史悠久丰富,名胜古迹闻名遐迩。相传,隋大业中期,有一得道高僧惟胜和尚,云游至龙华镇宝幢山下,在此结庐而居,精修佛法。一日空中二条巨龙各衔一朵白莲花,腾云驾雾,翩翩而下,献于惟胜座前,龙华地名即由此而来。龙华寺为隋代古刹,历史上出了三位国师。元明期间,为福建的一大丛林,僧众达500人。现海外侨僧纷纷汇来巨款,对该寺进行大规模重建。普惠庵前廊六根石柱及柱础,为福建省地面上现存最古的建筑遗物之一。龙华双塔建于北宋大观年间,比泉州开元寺双塔早110年,为福建省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系福建省石塔建筑之瑰宝。仙门风景区方圆一公里,祈梦文化闻名遐迩,闽南一带群众十分信仰。该景区先祀仙、后奉佛,仙佛同居为国内之一绝。金沙千年蟒状古樟树,植于唐天宝年间,复地亩余,历经1200多年风风雨雨,至今仍枝繁叶茂,四季常青,生意盎然。此外,还有东晋古墓葬、安平桥、罗汉岩、宝幢山、狮子岩等诸景点,均奇特飘逸,美不胜收。发展旅游事业,前景十分广阔。
地形气候
龙华镇位于戴云山东侧山麓,地势自西北向东南倾斜。东部为木兰溪与龙华溪交汇的平坦开阔的河川平原,海拔65米,为仙游的西乡平原之一部分,系该县的富庶之地。境内以中低山及丘陵为主,盆地、河谷错杂期间。龙华溪贯穿全境,溪长26公里,流域面积113平方公里,终年流水不断,水源充足。龙华镇属南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雨量充沛,日照充足,无霜期长。年日照总时数为1815小时,年平均温度20.2℃,无霜期325天以上,年平均降雨日数201天,年降雨量为1600-2000mm。
物产资源
龙华镇物产资源十分丰富。水果有龙眼、荔枝、枇杷、橄榄等名特优品种,年产量2000吨。茶叶有黄旦、佛手、水仙、铁观音、金观音等,年产量2500吨。食用菌有蘑菇、木耳、竹荪、草菇、金针菇、巴西菇等,年产量1500吨。薏米是龙华特产,明清时期为朝廷贡品,现年产量1500吨。境内花岗石、辉绿石、石英沙、铁砂、稀土、朱砂陶土等矿藏,储量大、品位高,有很高的开采价值。
基础设施
龙华镇水力资源丰富,主要河流有木兰溪、龙华溪等2条。现有水力发电站4座,装机容量2000千瓦,年发电量820万度,并并入全省大电网。邮电通讯设施完善,全镇16个村全部开通程控电话,电话入户率达98%以上。并已实现移动电话、自动寻呼和有线电视网络的全复盖,随时可以与国内外进行通讯联系等。富饶的物产、便捷的交通、充足的电力、优美的环境、发达的通讯联系,以及优质的服务,为龙华镇的经济发展营造了宽松优越的投资环境。
经济社会状况
改革开放以来,龙华镇的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取得了长足的进步。近几年来,该镇先后被评为福建省精神文明建设先进集镇和“婚育新风进万家活动”先进单位,莆田市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单位和普法教育先进单位,仙游县综合先进乡镇以及项目建设、财税工作、山地开发、劳动力转移、村镇建设、征兵工作先进单位等。
龙华镇作为福建省生态农业、立体农业的试验基地,坚持从本镇的实际出发,突出一个主题,彰显二大特色,做好三篇文章,建设四大基地,经济建设和社会各项事业建设都取得了又快又好的发展。突出一个主题,就是突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这个主题。他们狠抓农业基础设施建设,进行水、田、路、渠综合改造,不断增强农业的持续增产能力。他们坚持规划为先、分期实施、有序推进的原则,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新村建设,并进行道路硬化、环境美化、村庄绿化、路灯亮化、卫生洁化等全面配套建设,打造新农村建设精品。该镇的貂峰村被树为全省十佳村建示范村。彰显二大特色,就是实施两个省级品牌战略,巩固发展茶叶、薏米二大特色产业。全镇已发展茶叶生产二万亩,建立茶叶加工厂126家,已成为全镇农民增收的一大支柱产业,成为莆田市最大的茶叶生产、加工、销售基地,产品不但销往全国各地,而且已走出国门,销往日本、美国、欧盟等国。全镇已种植薏米一万亩,实现品种改良、科学种植,做到“人有我优、人优我特”,进行“市场带公司、公司带基地、基地带农民”的产业化经营,实施产品的系列深加工,促进这一明清时期的朝廷贡品再创辉煌。做好三篇文章,一是实施项目带动战略,全镇已引进项目十几家,促进全镇经济建设呈现强劲发展势头。二是开发旅游资源,已完成景区中长期设计规划和开展大规模的基础设施建设,逐步提高景区档次,争取早日实现龙华风景名胜游、仙门祈梦文化游、金溪生态茶园游、金山休闲娱乐游。三是抓好农村劳动力转移,他们做好“龙华小吃”的规范引导、农村劳动力的技能培训、民资回归、积极为引进企业输送合格员工等,收效显著。建设四大基地,就是建设茶叶、薏米、畜牧、果蔬四大生产基地,保证现代农业生产有坚实雄厚的生产基础。由于方法得当,措施有力,促进了该镇的经济建设呈现出蓬勃发展的势头。同时,该镇的基础教育、文化卫生、民政工作、老龄事业、安定稳定、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以及和谐社会建设、民主政治建设、党风廉政建设等,都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
|
龙华镇 龙华镇位于仙游县西南部,木兰溪南岸。辖16个行政村。三郊公路、仙泉公路过境。 [代码]350322109:~201建华村 ~202东方村 ~203西林村 ~204灯塔村 ~205爱和村 ~206团结村 ~207新峰村 ~208貂峰村 ~209红星村 ~210红旗村 ~211林内村 ~212金溪村 ~213金建村 ~214金沙村 ~215金山村 ~216东岐村
[沿革]1958年建龙华公社,1984年改乡,1991年建镇。1997年,面积77.4平方千米,人口6.8万,辖灯塔、团结、爱和、龙西林、东方、建华、平原、大坂、象坂、象运、象林、新峰、貂峰、红星、红旗、林内、金溪、金建、金沙、金山20个村委会。2002年,大坂、平原、象运、象林、象坂5个行政村划归鲤南镇。 |
|
仙游县辖镇。1958年建龙华公社,1984年改乡,1991年建镇。位于县境西南部,木兰溪南岸。面积77.4平方公里,人口6.8万。三郊公路、仙泉公路过境。辖灯塔、团结、爱和、龙西林、东方、建华、平原、大坂、象坂、象运、象林、新峰、貂峰、红星、红旗、林内、金溪、金建、金沙、金山20个村委会。农业主产水稻、甘蔗、竹木。乡镇企业有商贸、运输、建筑、水电。境内有明魏升将军墓。 |
|
- : Longhua Town
- n.: Longhua Zhen
|
|
龙华 |
|
大龙华镇 | 龙华西路龙华镇 | 龙华镇清朝民居群 | 天钥桥路龙华西路龙华镇 | 宝安区龙华镇合城皮革厂 | 宝安区龙华镇根历皮革厂 | 深圳市宝安区龙华镇成人文化技术学校 | 深圳市宝安区龙华镇阁下宾馆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