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用語 : 佛教寺塔 : 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名單 : 廣州市區 [顯示全部] : 中國 >福建 >南平 >建甌市 > 光孝寺
顯示地圖
目錄
No. 1
  光孝寺投訴電話 南平市旅遊投訴電話: 0599-8832075
  福建省旅遊投訴電話:0591-87535640
  國傢旅遊投訴電話:010-65275315
  光孝寺位於建甌市城南二裏許,鐵獅山麓,建溪之濱,是福建省一座歷史最久,規模最大,環境清幽,景緻雅奇,名聞中外的十方大叢林的古剎大寺,是遊覽、謨拜聖地。
  光孝寺始建於六朝陳武帝永定二年(公元558年),唐稱“隆興”,北宋稱“景德”,“天寧”、“萬壽”,南宋紹興七年(公元1137年)改稱“報恩光孝禪寺”。元末毀於兵燹,明洪武重建,嘉靖毀於火災,萬歷又重建,續後清康熙及光緒兩番增修,民國十四年亦曾維修,迄今已有一千四百三十餘年歷史。
  光孝寺占地九十一畝。全寺縱長242.3米,橫寬161.2米,分三組建築群:天王殿、大雄寶殿、觀音殿及連接之東西兩側回廓,組成封閉式主體建築群落;伽藍殿、祖師殿、法堂、禪堂、祖堂、藏經樓、方丈室、香積櫥、齋堂、寮堂、客堂等與兩廂回廓隔墻連綴。且各分別築墻,又成東大雄寶殿西兩廂建築群落。
  大雄寶殿為重檐歇山式屋頂,架梁式屋架,天花板為明袱砌露明造、頂高15米,寬五間深六間,約1000平方米,內檐柱網佈局,采用元式減柱造法,柱直徑0.6米,柱礎為清古鏡式石奠。天王殿約500千方米,法壇約660平方米,門前石碑高丈餘。殿宇楠木木質結構,佛像碩大高聳,在閩省叢林中,首屈一指,尤其似此規模宏觀之楠木建造佛殿,不但福建罕見,就全國而言,亦屬少數。
  光孝寺歷史悠久,在閩無與倫比,比之泉州開元寺(始建於686年)早百餘年,比鼓山涌泉寺(始建於780年)早二百餘年,其餘禪寺,則更在其後。據聞唐代日本高野山空海法師入唐取經時,曾路經建甌而登寺謨拜。清順治皇帝拜光孝寺維琳和尚為師,封其為玉琳國師,他皈依法名行癡。光孝寺嚮為閩、浙、贛僧人求戒聖地,福建佛教法會,歷代都以此為戒壇。明代鼎盛時,曾聚集千計僧侶。直至1949年二月十九日觀音聖誕,還授最後一堂戒。而今在光孝寺受戒僧人,僑居美國、南洋、日本及香港傳播法音者,大有人在。
  清康熙三年《重修光孝寺大殿碑》載:“光孝寺在郡治之南,距城二裏許,隔岸塵囂,虹橋鎖斷,背獅峰而面雙水,極稱形勝,且寺基弘敞,麯徑重門,修廊廣殿,金容晃耀,祉樹青蔥,凡信心登禮者,疑梵釋放天之宮,從空而墜,不知人在人間也。”足見光孝寺古來就多麽令人神往。因此,被譽為福建佛教之發祥地,在福建佛教史上具有重要地位。
  然而,事過境遷,滄桑更易,至民國末年光孝寺全然不是原來面目。全國解放前夕,歹徒乘時局變遷作惡,佛像搗光,僧侶星散,門壁殆盡,器用失毀,殿宇幸被當作糧庫,故屋架至今完好全在,修復可望。
  建甌市人民政府於1982年將光孝寺列為市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87年二月,協同佛教協會及有關部門組成“修復光孝寺及水南塔委員會”。經多次商討研究,製訂出修復計劃及步驟。並指派專人負責。分期將該寺內糧庫退出,邀約僧人進住,着手修復工作,遵循“整舊如舊”原則,保持原有風貌。
  光孝寺修復工程,據古建築專傢測劃匡算,其概算共需人民幣九百零二萬元,佛像粘貼黃金四公斤。從1987年三月開始,善男信女踴躍樂助,海外僧侶主動贈資,北美佛教協會會長、紐約福壽寺主持、美籍華人廣賢法師,慨然先後獻助人民幣三十萬元。承政府宗教部門及地方人士大力支持,幾年間,大雄寶殿、法壇、觀音堂、方丈室修葺一新。滿堂佛像栩栩如生,釋迦牟尼佛像高8.96米,數福建第一,地藏菩薩銅像一尊,重三千斤。紅豆杉木雕千手觀音一尊高2.2米。並更換大殿石柱,重建山門。修復迄今,投資人民幣百萬餘元,寺貌大為改觀,謨拜者絡繹不絶。但事功尚屬初奏,距要求則甚遠。但涓流匯成江海,四海內外關心光孝寺建設的人士不計其數,將來光孝寺必將更為雄偉壯觀。
廣州光孝寺
  廣州民諺說:"未有羊城,先有光孝"。廣州光孝寺是羊城年代最古、規模最大的佛教名剎。
  光孝寺坐落於光孝路,是廣州市四大叢林 (光孝、六榕、海幢、華林寺)之一,1961年3月國務院公佈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該寺最初是南越王趙佗(22O一265)之孫趙建德的住宅。三國時吳國都尉虞翻因忠諫吳王被貶廣州,住在此地,並在此擴建住宅講學,虞翻死後,傢人把住宅改為廟宇,命名“製止寺”。東晉時期,西域名僧曇摩耶捨來廣州弘法時,在此建了大雄寶殿。唐宋時期,該寺改為“報恩廣教寺”。南宋紹興二十一年(1151)改名光孝寺。此名一直沿用至今。
  光孝寺在中國佛教史上具有重要地位。自從曇摩耶捨在此建寺講學以後,先後有許多名僧也來此傳教。例如南北朝梁朝時代,印度名僧智藥禪師途經西藏來廣州講學,並帶來一株菩提樹,栽在該寺的祭壇上。唐儀鳳元年(676),高僧慧能曾在該寺的菩提樹下受戒,開闢佛教南宗,稱“禪宗六祖”,為該寺增添了不朽的光彩。公元749年,唐代高僧鑒真第五次東渡日本時,被颶風吹至海南島,然後來廣州,也在此住過一個春天。
  寺院氣勢十分雄偉,殿宇結構威嚴壯麗,特點鮮明。大雄寶殿作為光孝寺最主要的建築,構築在高高的臺基上,鐘、鼓二樓分建在殿之左右。殿內是新修建的三尊大佛像,中為釋迦牟尼佛,左右分別是文殊菩薩和普賢菩薩,三尊佛像合稱為"華嚴三聖"。寶殿臺基左右兩側還有一對石法幢。
  主要建築有山門、天王殿、大雄寶殿、瘞發塔。大殿為東晉隆安五年曇摩耶捨始建,歷代均有重修。現面寬七間35.36米,進深五間24.8米,高13.6米,重檐歇山頂,為嶺南最雄偉巍峨的大殿。伽藍殿為明弘治七年(1494年)重建,面寬、進深均三間。六祖殿為清康熙三十一年(1692年)重建,面寬五間,進深四間,兩殿多處仿大殿做法。屋檐鬥拱層層嚮外延伸,使屋背跨度增大,體現了中國唐代以來的建築風格。中國南部的許多寺院都仿照該寺的樣式。
  瘞(音亦)發塔高7.8米,呈八角形,七層,每層有八個神龕。唐高宗儀鳳元年(676),六祖慧能在菩提樹下剃發為僧後,當時的住持法師印宗把慧能的頭髮埋在這裏。後建塔以資紀念。寺內至今仍存有中國最古老、最大而且最完整的鐵塔。光孝寺最著名的傳奇是,六祖慧能正是在這裏以“風幡論辯”,展露崢嶸,引起世人矚目。
  東西鐵塔是中國現存最古老的兩座鐵塔。其中西鐵塔建於五代南漢大寶六年(963),比東鐵塔早建4年。該塔是南漢皇帝劉鋹的太監龔澄樞與他的女弟子鄧氏三十三娘聯名鑄造,有很高的藝術價值。抗戰期間因房屋倒塌,壓垮了四層,現僅存三層。東塔鑄於五代南漢開寶八年(967),以南漢主劉鋹的名字鑄造,四方形,共七層,塔高7.69米,塔基為石刻須彌座。塔身上鑄有900餘個佛龕,每龕都有小佛像,工藝精緻。初成時全身貼金,有“塗金千佛塔”之稱。
  大悲幢建於唐寶歷二年(826),寶蓋狀如蘑菇,以青石造成,高2.19米,幢身八面刻有“大悲咒”,為寺內現存石刻中最早且有年代可考者,但字跡多已風化。
  該寺1990年占地面積3萬多平方米,2001年,正門前增建了8000多平方米的緑化廣場和停車場。2000年,在規劃興建的僧捨方丈室範圍內發掘出跨越五代至宋代的多座古建築基址。
泰州光孝寺
  泰州 光孝寺
  位於泰州五一路88號。始建於東晉義熙(405-418)年間,為江蘇省重點寺廟之一。素以歷史久遠、殿宇輝煌、佛塑精工、名僧輩出而蜚聲海內外。寺院占地40餘畝,主要建築有山門殿、天王殿、最吉祥殿(即大雄寶殿)、藏經樓、碧雲丈室、傳汝樓、小休樓等。)該寺珍藏文物較多,現存宋拓本《汝貼》、元代宮廷畫傢王振鵬繪《歷代賢後妃圖》、明代董其昌手書《心經》、祝枝山草書長捲、清初八大山人花鳥册頁,還有一部7000多捲的乾隆版《竜藏》經書,為世傳鎮寺之寶。原置鐘樓之上銅鐘上,相傳為南唐永寧宮遺物,現暫存於光孝寺中。
莆田光孝寺
  在福建省莆田市城廂區勝利路中段,有一座規模宏大的佛教古剎,它是1983年被國務院列為漢族地區佛教全國重點寺院的梅峰光孝寺。 梅峰,古代又稱梅子岡,因此山遍植梅樹而得名。隋唐時,梅峰僅有座觀音亭。宋神宗元豐八年(1085年),梅峰的所有者李泮固求觀音喜得貴子,捨梅子岡山地l00多畝,擴建為佛教廟宇。北宋祟寧二年(1103年),宋徽宗御書賜匾“梅林佛國”。翌年,又賜額“祟寧禪寺”。宋政和元年(1111年),敕改為“天寧萬壽寺”。
  後惠照法師任萬壽寺的住持,將寺廟修繕一新。宋紹興二年(1132年),住持惠澤等發願鑄造大鋼鐘。經過三次鑄造,音色都不甚理想。直到宋紹興二十五年(1155年),住持懷琇請名匠蔡通冶鑄了一口銅鐘,音色清朗,音量洪厚,凌晨時鐘聲可傳到40裏以外。從此,“梅寺晨鐘”被列為莆田一景。在宋紹興七年(1137年)時,宋高宗賜“報恩光孝寺”,宋紹興十二年(1142年)稱光孝寺,一直沿習至今。
  宋朝的梅峰光孝寺在當地富豪李氏傢族的支持和宋朝政府的扶持下,屢經擴建,殿堂雄偉,成為莆田境內四大叢林之一。在大雄寶殿邊還建有梅峰書院,四周名士雲集在這裏談經論道,著書立說,人稱講寺。梅峰寺住持惠深在法堂左側建李公祠以紀念之。元朝時,朝廷在寺內設“官講”,使梅峰寺成為名符其實的講堂。後年久失修,逐漸衰敗。 明朝永樂六年(1408年),住持規永法師予以重修。可惜嘉靖四十一年(1562年)全寺被倭寇燒毀,僅存大雄寶殿和鐘樓。到萬歷六年(1578年)由住持月珍法師募捐重修,後相繼建起了伽藍祠、香積、法堂、大士閣、山門和瞻拜亭。 清朝時,在順治、康熙、雍正年間,光孝寺都進行了大規模的修建。1887年,鐘樓失火,樓內那口宋代銅鐘競被火溶化。光緒二十五年(1899年),由南洋回國的微嘉法師任光孝寺住持,四處集資,興修了大維寶殿、方丈室、客堂、鐘鼓樓、韋馱殿和禪堂等,又按宋時銅鐘尺寸新鑄了一口銅鐘。鐘高1.64米,外徑1.04米,重1500公斤,鐘身鑄有《大悲咒》、《鐘咒》全文,共543字,音色洪亮久久不絶。微嘉法師弟子衆多,有近百人卓錫新加坡、馬來西亞、印尼等國,有海外廨院18座。從清朝末年始,光孝寺的維修費和日常開支都由海外廨院資助。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人民政府實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梅峰光孝寺也作為佛教活動場所受到國傢的保護。但“文化大革命”中,佛像被毀,僧衆流散,殿堂改作他用,唯有清鑄銅鐘幸存下來。 1979年,隨着宗教信仰自由政策的全面落實,光孝寺重新作為佛教活動場所對外開放。海外信徒積極捐資,重建祖寺。在政府有關部門的支持和海內外佛教界的努力下,經過十年重建,梅峰光孝寺殿堂雄偉、佛像莊嚴,煥然一新。
  在光孝寺中軸綫上,依次分佈着六進殿堂:山門牌坊、天王殿、瞻拜亭、大雄寶殿、法堂(上為藏經樓)、大悲殿。左側分佈着伽藍殿、鐘樓、客堂、齋堂、僧捨、功德堂;右側次第為祖師堂、鼓樓、淨業堂、禪堂、方丈室等。整個建築依山而建,次第上升。大悲殿建於梅峰之巔,為市區的最高處,殿閣高22米,登臨遠望,市區景色盡收眼底。大悲殿正中供奉着一尊坐式觀音像,高近14米。光孝寺的整個建築古樸大方,巍峨壯觀,佈局主次分明,鍺落有緻,建築總面積達1.8萬平方米,全寺占地面積達5.3萬平方米。現今的梅峰光孝寺,以歷史上最雄偉壯麗的嶄新面貌,屹立在東海之濱。明暘法師任方丈。
包含詞
古光孝寺泰州光孝寺
建甌光孝寺題廣州光孝寺
光孝寺作茶供福建莆田光孝寺
光孝寺與海珠石光孝寺虞仲翔祠碑
□□長老住寧國光孝寺並題雪磯三絶過能仁光孝寺欲訪聽老會府中速客遂不果入
懷安光孝寺觀空軒遺圓長老憩歸州光孝寺寺後有塚近歲或發之得寶玉劍佩之類
長老住寧國光孝寺並題雪磯三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