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示地圖 |
|
|
太拔鄉位於上杭縣東南部,距上杭縣城33公裏,離竜岩60公裏。現轄16個村委會,95個自然村,4655戶,18863人,有2個少數民族村(畲族),2個革命基點村。全鄉面積140平方公裏,耕地面積2萬畝,占8.9%,屬典型"八山一水一分田"山區鄉。
太拔鄉地處亞熱帶,氣候適宜,土地肥沃,農副産品資源豐富,素有"春收桃李夏摘瓜,秋賣薑椒鼕售薯"的美譽。出産的生薑,小米椒質量好,産量高,深受省內外客商的青睞,出現了"生薑,小米椒成為全鄉的支柱産業。"年産量分別在2400萬斤和120萬斤以上。鄉黨委,政府在大力培植傳統優勢産業的同時,積極引導群衆調整大田種植結構,發展反季節蔬菜,青豆,珍稀食用菌等産業。目前,各村逐步形成了符閤村情的特色産業,全鄉形成了以支柱産業生薑,小米椒為主,其它産業齊發展的良好局面。
太拔礦産資源豐富,境內有雲母、錳、鉛、鋅、磁鐵、黃金等礦産資源,儲量豐富,品位較高。其中丘輝的金礦和梓東的鋁鋅礦極具開發價值。
太拔鄉水力資源豐富,素有"水電之鄉"的美譽。境內水電藴藏量達1.5萬千瓦,現已建成電站13座,裝機容量7760千瓦,年發電量達4350萬度。豐富的水電資源,帶動了以冶煉為骨幹的鄉鎮企業發展。目前,全鄉共有包括工業硅廠、紙品廠、竹製工藝品廠、機磚廠在內的企業和非公企業14傢。 |
|
太拔鄉 太拔鄉位於上杭縣東南部,距縣城52千米。轄16個行政村。黃潭河流經境內,通公路。 [代碼]350823203:~201崇廈村 ~202田增村 ~203羅坑村 ~204太拔村 ~205丘輝村 ~206院田村 ~207大坑村 ~208彩霞村 ~209張芬村 ~210鮮水坑村 ~211雙康村 ~212梓東村 ~213大地村 ~214上村村 ~215黃傢村 ~216寨背山村
[沿革]1950年屬星太區,1958年改星太公社,1961年設太拔公社,1984年改太拔鄉。1997年,面積122.1平方千米,人口1.9萬,轄崇廈、田增、羅坑、太拔、坵輝、院田、大坑、彩霞、張芬、鮮水坑、梓東、雙康、上村、黃傢、寨背山、大地16個村委會。鄉政府駐太拔。 |
|
太拔鄉地處上杭縣東南部。東接永定縣虎崗鄉,南鄰永定合溪鄉,西接藍溪鎮,北與茶地、溪口相連。距縣城上杭33公裏、竜岩60公裏。
太拔鄉現轄16個行政村,95個自然村,人口18936人,其中成年勞動力9500多人。有2個少數民族村(畲族),2個革命基點村。全鄉面積140平方公裏,境內群山環抱,丘陵起伏,有5個村屬高寒地區,海拔最高村莊鮮水坑900米,最低村莊朱良寨205米。全鄉有耕地面積2萬畝,占8.9%,山林面積15萬畝。占79.9%,屬典型的“八山一水一分田”山區鄉。
太拔鄉地處亞熱帶,氣候適宜,土地肥沃,農副産品資源豐富,素有“春收桃李夏摘瓜,秋賣薑椒鼕售薯”的美譽。出産的生薑、澱粉、小米椒質量好、産量高,深受省內外客商的青睞,出現了“生薑闖閩南,澱粉下廣東,辣椒走四方”的良好銷售局面,生薑、小米椒、澱粉質成為全鄉的支柱産業。近年來,鄉黨委、政府在大力培植傳統優勢産業的同時,積極引導群衆調整大田種植結構,發展茶葉、西瓜、烤煙、食用菌等産業。其中,特別是茶葉生産,在2004年初引進福建華安一茶葉客商試種100畝鐵觀音獲得成功,所産的茶葉色清、口感、香味都不比原産地差,實踐證明太拔是發展茶葉生産的“寶地”。今年茶葉生産得到大力發展,現已形成了各村面積600多畝,加工機械6臺套的生産規模。今年4月份成功培育30畝茶畝,可滿足鼕季800多畝的種植需求。太拔鐵觀音的生産規模正在嚮千畝茶園邁進。
太拔礦産資源豐富,境內有雲母、錳、鉛鋅、磁鐵、黃金等礦産資源,儲量豐富,品位較高。其中彩霞、丘輝的金礦和梓東的鉛鋅礦極具開發價值。太拔鄉水力資源豐富,素有“小水電之鄉”的美譽。境內水電藴藏量達1.5萬千瓦,現已建成電站共19座,裝機容量超萬千瓦。
太拔的工業初具規模,目前全鄉已形成以“水電為竜頭,冶煉為骨幹、農副産品及竹木加工為中心”的發展格局。現有規模工業企業26傢,其中工業硅廠1傢、竹製香蕊廠1傢、機磚廠1傢、造紙廠1傢、紙製品廠1傢、木製品廠2傢及水電企業19傢。太拔作為典型的山區鄉鎮,土地資源優勢、勞動力資源優勢、林業資源優勢及水電資源優勢非常明顯,再加上當地政府製定的“親商、扶商”政策,是投資興業的理想之地。 |
|
- : Taiba township
|
|
太拔 |
|
|
|
黃傢村 | 大地村 | 大坑村 | 羅坑村 | 寨背山村 | 上村村 | 梓東村 | 雙康村 | 鮮水坑村 | 張芬村 | 彩霞村 | 院田村 | 丘輝村 | 太拔村 | 田增村 | 崇廈村 | 崇夏村 | 鄉直 | 太撥村 | 崇下村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