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江市区 [显示全部] : 中国 >浙江 >杭州 > 五老峰
显示地图
目录
《五老峰 Wulaofeng》
诗人: 孔武仲 Kong Wuzhong

  峻叠起青峰,森然五老翁。
  云将色共古,天与寿无穷。
  突兀巅崖峭,骈罗面势雄。
  三光同孕育,四岳是儿童。
  杰立层霄际,曾经坏劫中。
  梦龄应可锡,图写献尧宫。
《五老峰 Wulaofeng》
诗人: 王洋 Wang Yang

  小年那得此风流,老子登临兴未休。
  恨石尚分三敌国,仙翁合列五诸侯。
《五老峰 Wulaofeng》
诗人: 王洋 Wang Yang

  已作人间瑞,飞空老尚豪。
  执分方岳重,名列纬星高。
  月夜霜添发,花晨露染袍。
  此翁无奈事,占咏亦徒劳。
《五老峰 Wulaofeng》
诗人: 王禹偁 Wang Yucheng

  矗矗拂星榆,峥嵘与众殊。
  精灵奔昂宿,神异载河图。
  捧日光先及,参天礼不趣。
  绿萝供组绶,清籁献笙竽。
  泄雨遥沾华,堆岚下照蒲。
  僧窗分未足,郡阁占应俱。
  漠漠云交袂,霏霏雪映须。
  巨灵羞用壮,玉女愿为奴。
  磊落工难画,参差德不孤。
  儿孙溪石小,几杖涧松枯。
  洞鄙三茅隐,山嫌四皓逋。
  分形皆自立,倒影要谁扶。
  将数惭同汉,臣名合赞虞。
  嵩峰真树黨,天柱太无徒。
  安得随人意,移将近帝都。
  吾君南面处,万岁一齐呼。
江西省庐山东南部名峰
  江西省庐山东南部名峰。五峰形如五老人并肩耸立,故称。峰下九叠屏为李白读书处;东南有白鹿洞书院遗址,为朱熹讲学处。
江西省 庐山 东南部名峰
  江西省 庐山 东南部名峰。五峰形如五老人并肩耸立,故称。峰下 九迭屏 为 李白 读书处;东南有白鹿洞书院遗址,为 朱熹 讲学处。 唐 李白 《登庐山五老峰》诗:“ 庐山 东南 五老峰 ,青天削出金芙蓉。” 明 徐弘祖 《徐霞客游记·游庐山日记》:“遍歷 五老峰 ,始知是山之阴,一冈连属。” 清 赵翼 《新春小集》诗:“一笑 五老峰 ,突起樽俎地。”亦省作“ 五老 ”。 唐 李端 《寄庐山真上人》诗:“ 青草湖 中看 五老 , 白云山 上宿双林。” 康有为 《庐山谣》:“ 五老 拄杖碧云中,子孙诸峰咸侍丛。”
No. 7
  五老峰联系方式地址:万松坪一公里的地方。
  邮编:332000五老峰投诉电话九江市旅游投诉电话:0792—8225571
  江西省旅游投诉电话:0791—6269965
  国家旅游投诉电话:010-65275315五老峰节庆活动板龙灯
  用竹骨彩纸扎成龙头龙尾,龙身由各节花灯组成,内点蜡烛,每节板上两盏花灯,长达2米,由一人手持。一条龙灯由上百节板灯连接组成。舞灯时,前宜制作精巧的“子母灯”引路,后有“龙尾鼓乐”伴奏,有“巨龙漫游”、“龙头钻阵”、“绳蟒脱壳”、“穿花打旋”和“飞龙跳跃”等动作阵势。如几条龙相聚时,其盘旋翻腾、圆直曲伸,配以大小爆竹,锣鼓唢呐,大有呼风唤雨翻江倒海之威势。
  祭窑神
  祭“窑神”的习俗来自古代万历年间发生在瓷都的一个传说。
  相传在公元1599年,主持景德镇窑务的太监潘相为给皇帝烧造青花大龙缸,瓷工日夜赶制,备受煎熬,随着期限的临近,龙缸迟迟未烧成功,此时一位名叫童宾的窑工不忍众瓷工再受鞭笞,愤而投身窑内熊熊烈火,火熄之后,龙缸奇迹般地烧制成功,神宗皇帝据此封童宾为“风火仙师”,并立祠。
  后代窑工为纪念这位舍己救人的先辈,把童宾称为“窑神”,遇上窑上盛事都要祭拜这位“窑神”,祈求“窑神”保佑窑火兴旺,窑工生活富庶。
  徽剧
  原名“徽调”、“二黄调”,1949年后定现名。明末清初,徽州腔和青阳腔与乱弹、吹腔交流融合形成该剧种,在形成过程中曾受到昆剧的一定影响。其主要腔调为吹腔、高拨子和二黄,也唱西皮、高腔、昆腔。清初,盛行于安徽及江浙一带,清乾隆年间,“三庆”、“四喜”、“春台”、“和春”四大徽班先后进入北京演出,风靡全国。清道光、咸丰年间,徽剧在北京同湖北汉剧等剧种结合,逐渐演变成京剧。清代后期,京剧兴盛,徽剧艺人多改学新腔,但徽剧在徽州部分地区仍然流行。本世纪30年代初期,徽州有徽剧戏班约20个。目前,黄山市京徽剧团里仍保留部分徽剧剧目。五老峰最佳旅游时间最佳旅游时间是春秋季节。五老峰美食九江风味佳肴:莲藕汤、杂烩、云雾茶芯、云雾茶叶烹虾仁、豆鼓烧肉、豆鼓爆辣椒、黄花炒鸡蛋、玫瑰排骨、虾米煮鸡蛋、虾米煮粑、山药炖肉、金钱山药饼、板栗烧鸡……五老峰住宿星级酒店有:九江宾馆、中景宾馆、五丰宾馆、其士大宾馆。
  普通宾馆:九江江银宾馆、九江航空宾馆、九江市教育宾馆、九江船物宾馆。五老峰购物九江土特产有陈年封缸酒,九江茶饼,酥糖。五老峰玩法观光、摄影、旅游、
  
  冷峻、安详、肃穆的五老峰,海拔1358米,苍崖磊磊,皱折叠叠,形成五大“花瓣”浮在云海之上,酷似出水芙蓉,怒放在鄱阳湖的万倾烟波之边,令人称奇、浩叹和赞美。又如五位面目清癯的古老先哲,正襟危坐,凝神沉思--不知有多少宇宙的奥秘,在古人突出的额头中盘旋,令人尊重、敬畏和景仰。五老峰由石英砂岩构成,其抗蚀力不等,因而出现参差悬空,棱角锋利,线条清晰的奇特伟象。其雄伟险峻,浩荡神奇,为庐山诸峰之首。唐代大诗人李白这样赞叹它::“余行天下,所游览山水甚富,俊伟诡特,鲜有能过之者,真天下之壮观也”。
  唐天宝十五年(公元756年)春,李白偕同妻子宗氏来到五老峰,他这时已经五十开外。他环视峰峦,只见五老峰东侧的“九叠屏”,山连山相连十余里,绵延如屏,真是个“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的好地方。他从心底里感谢大自然界的恩赐,为他在人生长途跋涉中,安排了这样一个“灵气盎然”的山水宝地,他激情地吟唱:庐山东南五老峰,青天削出金芙蓉。九江秀色可揽结,吾将此地巢云松。
  作为“云松”的“太白读书堂”,便在五老峰东侧建了起来,为这里凭增了几分人文气息,出后人留下了“要识庐山先辈面,含情一抚六朝松”的图腾。
  五老峰东邻鄱阳湖,南接含鄱岭,西靠大月山,悬崖削立,高峻挺拔。
  在阳光中,连绵起伏的五老峰似在朦胧欲睡,将它光秃秃的千沟万壑自由式体,舒展在天地间。峰与峰狭窄的峡谷中,隐藏着深蓝色的阴影,蓝烟青气荡漾,增加了几分神秘安祥的气氛。五老峰中四峰最高,三峰最险。一峰下怪石丛立,气象万千,怪石堆垒成一天然石桥,名“仙人桥”。每当云雾迷漫的时候,游人涉桥而过,飘然若仙。二峰上筑有“待晴亭”,寓待云散雾逝,雨过日出,一睹庐山真面目之意,亭下山谷中有一由岗峦风化而成的天然洞穴,人称“五老洞”,洞壁上镌有游客即兴之作,洞口处有一巨大的卧石,上镌“万古云霄”、“五老洞‘等。三峰削壁千丈,下临绝壑,深不见底,悬岩绝壁上有一棵刚劲虬雅的古松,名“五老松”,其根插石壁,枝指长空,如鹤舞蛇行,又似在一个苍老的头颅上插上了一棵吉祥草,分外醒目;峰顶有“日近云低”、“俯视大千”、“星聚层峦”、“去天心五”等题刻和一块英文石刻。四峰高度为五峰之首,登上此峰,纵目远眺,湖光烟水,微茫映带,市镇田畴,江河交错,尽收眼底。置身五峰上,依松举目睽探,前有层峦叠嶂,后有鹰旋深涧,旁有斧削悬崖,侧有峡谷悬流,真可谓是“云腾水飞山亦动,天上人间一望中”。
  五老峰前有五小峰,名狮子、金印、石船、凌云、旗杆峰。五小峰,诸峰并立,平地怒拔,如铁骑驰骋,如刀丛剑林,如怪兽奔走,变化多姿,引人入胜。
  更有趣的是,五老峰常常给人一点朦胧的风韵,若现若隐,似像非像,你得从不同角度一一去观察,去研究,展开你形象思维的翅膀,它究竟像什么,从中体味乐趣。五老峰名五老,有人就看它不老,甚至还很年轻。还有的认为它并非全像男性,其中还有的像女性。严冬时节,五老峰披上一层素妆,从侧面看,它就像一尊活灵活现的观音菩萨;从北面看,它就像五位身着银装的窈窕少女,亭亭玉立在鄱阳湖畔。但是,五老峰更多的还是作为山中长者的形象而存在,苍茫烟波里,它鹤发长披,临湖垂钓的它似乎经历了沧海桑田,清风明月夜,毫不动容,依然正襟危坐,五老峰巅虽然没有蜂蝶翩跹,没有百花笑容,但它长年累月地凝视帆影点点,倾听着鹤鸣声声,将沉重的理性化为丝丝缕缕的云烟,将高昂的剑眉绽成平裂的纹路来展现着它的“耸峙”和“横蟠”,给予人以执着的启迪。
山西运城永济五老峰风景名胜区 Shanxi Yuncheng Wulaofeng scenic spots Yongji
  简介
   山西运城永济五老峰风景名胜区,位于山西省永济市市区东南16公里的中条山脉,地处晋、秦、豫三省交汇之黄河金三角。是河洛文化早期传播的圣地,也是我国北方道教全真派的发祥地之一。《七鉴道书》称之为“道家天下第五十二福地”。 是道教文化名山,它与晋北佛教圣地五台山南北对峙, 齐名天下,与西岳华山遥遥相对,历史上素有“东华山”之称誉。1992年国家林业部以林造字(1992)200文件批准建立五老峰国家森林公园于,1994年1月10日国务院批准为“五老峰风景名胜区”。
  景区面积200平方公里。东20公里有全国最大的武庙关帝庙、黑泥漂浮浴场——中国死海;西20公里有《西厢记》故事发生地普救寺、中华瑰宝唐代黄河铁牛以及全国四大文化名楼之一的鹳雀楼。东西80公里由运蒲二级旅游公路贯通,两边分别连接大(同)运(城)高速和运(城)风(陵渡)高速,交通十分便利。
  五老峰原名五老山,因古代五老在此为帝王授《河图》、《洛书》而名。《周易》成书之前,这里是河洛文化早期传播的圣地,也是我国北方道教全真派的发祥地之一。《七鉴道书》称之为“道家天下第五十二福地”。明清时期,五老峰兴起朝峰庙会,兴盛达500年之久,成为中国现代旅游业的源头。 
  美景
  五老峰风景秀丽宜人,生态环境优美,动植物种类繁多。奇特的喀斯特地质地貌造就了许多罕见奇观,具有雄、险、奇、秀、仙之特点。《水经注》称:“奇峰霞举,孤标秀出,罩络群峰之表,翠柏荫峰,清泉灌顶”。山中有9泉、12洞、362擎,盛时曾有64观庵庙宇,嶙峋翠巍,秀甲三晋。目前,景区内配套设施完善,有可容纳百余人住宿、餐饮、会议的三星级宾馆——云峰阁;有惊险刺激的滑道、滑索和铁索天桥;有轻松便捷的登山观光索道;有集消暑纳凉、餐饮娱乐于一体的秀丽景点“北方水乡”——锦绣谷….
  五老峰 五老峰,原称五老山,在虞乡。晋代张僧鉴在《浔阳记》中说:“(庐山)五老峰横隐苍空,形势如河中府虞乡县五老山。”在《虞乡县志》中有“五老山,在县南十五里,玉柱、太乙诸峰之总名也。”
  五老山之五老,源出于古代传授伏羲《河图》《洛书》五老之名。
  五老峰,这里层层峰峦,森森古木,各种生物覆盖着整个山野。花红草绿,山光水色,风光旖旎非凡,故有“北有五台观庙宇,南在五老看风光”之说。游人往西南远眺,见有四座山峰仙态神姿,隐现于云烟苍茫之中,将海拔高1809.3米的玉柱峰环抱其中,“有偃蹇伛偻之状”,犹如五位老人抱拳作揖恭迎贵宾之势,故名五老峰。主峰玉柱峰,石壁如削,形同玉柱,直插云霄,又名“云峰”、“灵峰”,游人需攀链而上。峰顶上有3000平方米的坦地,北高南抵,有七大人文景点:南天门、灵宫庙、菩萨殿、秀士殿、千子堂、祖师庙等建筑遗址。以玉柱峰为中心,左有东锦屏峰,峰腰建药师洞;右有西锦屏峰,峰下有雷公洞;北为太乙峰,有五老殿、玉皇殿;南为棋盘峰。“四峰帮立不敢前,俨然商皓翌帝子”。还有五指峰、笔架峰等大小山峰31座,或作仙女弄姿,或像猿猴仰视,或如椽笔耸天,或若笔架横列,珠辉玉映,惟妙惟肖,共占地有50平方公里。其间寺庙观宫分布其间有64座,洞穴有12个,源泉有9处。仙人洞、雷公洞、水源洞、留有马蹄印的张果老洞等洞穴深造幽静,形状各异,对地质学、成因学、气象学、水文学、生物学等分支学科和考古学都很有研究价值。泉水清纯甘甜,川流不息。有明眼泉、玛瑙泉、芙蓉泉等,又有神奇的一碗泉,只有一碗大小,却舀之不尽,涌而不溢。这里的山奇水秀,无处不绿,还有松涛、云海、奇石、怪崖、松翠、流泉、飞瀑等景观,呈现出千姿百态的自然风光,游人到此,恰似在神奇的图画之中。
  据史籍记载,早在晋代张僧鉴的《浔阳记》中就有“五老峰横隐苍空,其形势如河中府虞乡县五老山”的记载。北魏郦道元的《水经注》中有“奇峰霞举,孤标峰出,罩络群泉之表,翠柏荫峰,清泉灌项”的描写。历代文人墨客都有文章诗赋予以赞美和记述,如碑文记述“条山秀甲三晋,五老峰嶙峋萃律秀丽更甲条山”,誉为三晋之第一胜迹了。据考察,在山上的古建筑遗址中,有南北朝的石雕佛像,有唐代的细绳纹砖,宋代的方形花砖,明代的彩塑人像,以及大量的碑竭石刻,说明古代五峰山早为游客的留连忘返之所,更是佛道之士修炼、禅坐、栖居之地。道教排列为“第五十二福地”。
  从众多的碑石上看,五老峰曾有千年的繁荣纪事,又有许多民间传说轶闻,宋代杨业在此屯兵练武,兵围普救寺的孙飞虎在此安营扎寨,道教八仙中的张果老、吕洞宾等人物都有许多传奇的趣闻,更增添了五峰山的神秘色彩。每年的七月初一到十五是朝峰庙会,南北商贾官吏云集人数多达数万。现存明万历年木刻《条山玉柱晴峰图》、民国初年印制的《新绘山西虞乡县西南五老峰胜景全图》都生动地描绘了当时的繁荣景象。直到日军入侵前,从山下的虞乡西关到山上的玉柱峰顶,沿途开设的茶馆、饭律就达四十多处。山口的寺庙、梨园社戏轮番献艺,余音缭绕,民间娱乐活动及迎神赛会尽情抒怀,热闹非常。之后,出于多种原因,五老峰便逐渐衰落而鲜为人知了。
  改革开放给五老峰恢复了生机,分别列为县、地、省的重点旅游开发项目,1994年又被批准为国家级的风景名胜区。
  伏羲是古代五帝之一,他发明创造了一种揭示天地万物互相变换的图符卦说,就叫《河图》《洛书》,这是易学的原始宝典,周文王的《周易》和华夏民族的易经学说,都是在《河图》《洛书》的基础上弘扬发展起来。
  从《河图》《洛书》到《周易》之间大约三千年历史。这一时期应是易学文化创元传播时期,在这一创元传播的过程中,古代形成了一个多人体系。代代相传,也就是五老体系。为什么要以五老体系相传,分析其原因,应是古人为了防止《河图》《洛书》的完整理论学说在单传中遗失或讹传,也为了再在实践与应用中继续研修完善,弘扬光大。
  为什么要以五成体,这其实是与《河图》《洛书》的内在密切相关的。古有“天数五,地数一,五位相得而各有合。”“原有五行生克之理”,天干、地支的设置,始于生生克克之机,而生生克克之机,始于五行,五行之说,则始于《河图》《洛书》,《河图》左旋定相生之机,《洛书》右旋定相克之机,生克即定,五行具备,六十四卦升降归游,亦由此而定。朱熹著《易学启蒙》说:“《河图》以五生数统五成数,而同处其方,揭其全以示人而道其常,数之体也。《洛书》以五奇数统四偶数,而各居其所,盖主于阳以统阴而肇其变,数之用也。”《河图》《洛书》之数,皆以五为中。
  从三皇到五帝,经夏、商至周,约三千年,《河图》《洛书》不失,而且能弘扬光大,其奥妙也在于五老体系代代相传。五老山的由来正是因五老携图隐居,研经布道,经常隐居出没于五老山。所以,五老山亦应是古代“道”山或“卦”山。它的蕴涵自古以来就幽深而广大。
  古代研经传道的五老,在史话被称为天神或天尊,在星象卦说之中,他们分别是青灵始老天尊,代表东方、木、黑色;丹灵真老天尊,代表南方、火、红色;黄灵元老天尊,代表中方、土、黄色;浩灵素老天尊,代表西方、金、白色;一灵玄老天尊,代表北方、水、蓝色。五老祠所祭的正是这五老天神。
  由此而知,五老山,是五老携《河图》《洛书》藏经授典的隐身之所,研卦修行,传经布道的地方,是易学文化创元时期的传播之地,河洛文化的摇篮之地。
福建厦门五老峰 Xiamen Wulaofeng
  位于福建厦门南普陀寺后的五老峰,直立于海滨,横插天际,气派非凡。五个山头峥嵘凌空,时有白云缭绕,远远望去,好像是五个须发皆白的老人翘首遥望茫茫大海,这就是厦门八景之一“五老凌霄”。
  石坡上镌刻着“五老峰”三字,迎面巨石上,刻着一个特大的“佛”字,高四米多,宽三米多,这字是清朝光绪乙已年(公元1869年)振慧所书;“佛”字岩左侧,有侨胞捐建的景峰和尚与喜参和尚的墓塔;左侧穿过石径,有转逢和尚墓塔;转逢和尚墓塔下侧,有普照寺遗址,普照寺是唐朝陈启公布施开辟的,以洞为室,建普照寺;半山腰有一兜率陀院,现已修葺一新;近旁,有太虚大师之塔及太虚大师纪念亭;深入其中,还可见到五老峰上遍植着的相思树,这种树被称为“台湾相思树”。若是游客攀岩直上,美丽的厦门大学校园风光和厦门港景色将一览无余。
江西庐山五老峰 Jiangxi Lushan Wulaofeng
  庐山五老峰
  五老峰位于江西庐山的东南侧,为庐山著名的高峰,海拔1436米,山顶苍穹,下压鄱湖,削辟千仞,绵延数里,山峰受岩层垂直节理的影响,形成了既相互分割又彼此相连的五个雄奇的峰岭。五座主峰俨若五老并坐,故名五老峰
  从各个角度去观察,山姿不一,有象诗人吟咏,有象武士高歌,有象鱼翁垂钓,有象老僧盘坐。在星子县海会寺上看五老峰最为真切。五峰中以第三峰最险,奇岩怪石千姿百态,雄奇秀丽蔚为大观;第四峰最高,峰顶云松弯曲如虬,下有五小峰,即狮子峰、金印峰、石舰峰、凌云峰和旗竿峰,往下为观音崖,狮子崖,背后山谷有青莲寺。从各个角度去观察,山姿不一,有象诗人吟咏,有象武士高歌,有象鱼翁垂钓,有象老僧盘坐。在星子县海会寺上看五老峰最为真切。五峰中以第三峰最险,奇岩怪石千姿百态,雄奇秀丽蔚为大观;第四峰最高,峰顶云松弯曲如虬,下有五小峰,即狮子峰、金印峰、石舰峰、凌云峰和旗竿峰,往下为观音崖,狮子崖,背后山谷有青莲寺。
  补注:《圣斗士星矢》中,紫龙在这里修炼!
  旅游小贴士:1、第三峰最除险,峰顶有“日近云低”、“俯视大千”等石刻。
  2、第四峰最高,峰顶云松姿态如弯曲的虬龙。
  相关诗句
  望庐山五老峰
  李白
  庐山东南五老峰,青天削出金芙蓉②。
  九江秀色可揽结③,吾将此地巢云松④。
  说明:
  这首诗描写了庐山五老峰的峭拔秀丽。诗人把连峰际天的五老峰,形容为“青天削出金芙蓉”,形象生动,别具一格。
  注释 ①、五老峰,庐山东南部的高峰,形状如五位老人并肩而立,是庐山胜景之一。李白曾在此地筑舍读书。
  ②、削出,耸立之意。芙蓉,荷花。
  ③、揽结,采集的意思。
  ④、巢,隐居。
包含词
厦门五老峰五老峰隧道五老峰西头
晴眺五老峰见君五老峰庐山五老峰
五老峰风景区望庐山五老峰登庐山五老峰
游庐山五老峰曾携五老峰前过五老峰前相遇时
影落杯中五老峰庐山东南五老峰五老峰前九江溢
天静无云五老峰五老峰前万顷江五老峰风景名胜区
五老峰国家森林公园题五老峰下费君书院五老峰大明观赠隐者
亭在庐山东南五老峰山西运城永济五老峰风景名胜区题元十八溪亭(亭在庐山东南五老峰下)
重游雁山分得六题·五老峰题元十八溪亭亭在庐山东南五老峰重游雁山分得六题五老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