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區 : 西歐 >法國 > 阿爾薩斯
顯示地圖
目錄
阿爾薩斯(亞爾薩斯,法語
  阿爾薩斯(亞爾薩斯,法語:Région Alsace,德語:Elsass)是法國東部一個地區的名稱,它被萊茵河南北分開成兩個部份:北部的下萊茵省和南部的上萊茵省。在17世紀以前屬於神聖羅馬帝國的領土,以說德語的居民為主,後成為哈布斯堡傢族統治的領地,三十年戰爭後根據威斯特法倫和約割讓給法國(首府斯特拉斯堡到路易十四時代纔被法國吞併)。長時期裏當地居民不斷抵製法國統治者強加於他們的語言與習俗。它和洛林都在普法戰爭後割讓給普魯士,一戰結束後屬法國領土,二戰初期重歸納粹德國,至二戰結束再次被法國奪回。阿爾薩斯和洛琳一樣都是德國白酒的著名産地,當地生産的白酒都以德國命名方式命名。
  
  地理
  
  阿爾薩斯與另外兩個法國行政區接壤,它位於弗朗什孔泰的西南面,洛林的南面。此外阿爾薩斯也與德國的萊茵-普法爾茨州、巴登符騰堡州,以及瑞士的巴塞爾城市州、巴塞爾鄉村州及索洛圖恩州相接壤。
  
  擁有八千二百八十平方公裏面積的阿爾薩斯是法國本土上面積最小的行政區域。現在的阿爾薩斯,南北長約一百九十公裏,東西僅長五十公裏。阿爾薩斯東部以萊茵河為界,西部則有延綿的弗傑山脈為限。阿爾薩斯北部的邊界地帶是比安森林和普法爾茨森。
  歷史
  羅馬時期
  
  亞爾薩斯在史前時代是遊牧民族的居住地。西元前1500年,凱爾特人開始在這裏定居、耕作。西元前58年,羅馬人入侵亞爾薩斯,並建立葡萄栽培中心。羅馬人為了保護這個高價值産業,建立了防禦工事和軍營,之後逐漸演變成現今的各聚落。亞爾薩斯在羅馬帝國統治時期,是屬於上日耳曼行省。
  法蘭剋時期
  
  隨着羅馬帝國沒落,亞爾薩斯成為阿拉曼人的領地。阿拉曼人是農業民族,而他們的語言成為現在亞爾薩斯方言的基礎。剋洛維一世和法蘭剋人在西元五世紀打敗阿拉曼人,亞爾薩斯成為奧斯特拉西亞(Austrasia)的領土。在墨洛溫王朝剋洛維一世的子嗣統治之下,當地居民開始信奉基督教。之後,亞爾薩斯成為法蘭剋帝國的一部份。西元842年,斯特拉斯堡誓言簽署。西元843年,凡爾登條約讓法蘭剋帝國分裂為三個國傢。亞爾薩斯成為由查理曼年紀最小的孫子-洛泰爾一世所統治的中法蘭剋帝國領土。洛泰爾一世在西元855年逝世,中法蘭剋帝國分為三個國傢,亞爾薩斯分給次子的洛塔林基亞(Lotharingia,或稱洛林)。之後,洛泰爾一世的兄弟-西法蘭剋王國國王禿頭查理及東法蘭剋王國國王日耳曼人路易瓜分中法蘭剋帝國。西元870年的墨爾森條約,將亞爾薩斯並入神聖羅馬帝國的士瓦本公國。
  神聖羅馬帝國
  
  在這段時間,如同歐洲其他地方,亞爾薩斯被教會和世俗封建貴族所瓜分。12到13世紀,亞爾薩斯在霍亨斯陶芬王朝統治下極為繁榮。腓特烈一世在亞爾薩斯設“省”(procuratio,非現在一般所稱的“省”),由非貴族階級的公職人員 ministeriales 所管轄。此舉是為了讓當地更易控製,避免他們脫離帝國的控製。“省”擁有一個省級法院(Landgericht),行政機關設在阿格諾(Haguenau)。腓特烈二世委任史特拉斯堡主教負責管理亞爾薩斯,但其權責遭到繼承腓特烈二世之子康拉德四世權力的哈布斯堡魯道夫伯爵的質疑。史特拉斯堡逐漸發展,成為該地區人口最稠密且重要的商業城鎮。1262年,在經歷與主教的長期鬥爭之後,史特拉斯堡獲得了帝國自由城市的地位。史特拉斯堡身為巴黎-維也納-東洋貿易路綫的中繼站,以及連結南德、瑞士、荷蘭、英格蘭、斯堪地納維亞的萊茵河航綫中的一個港口,逐漸成為該地區的政治與經濟中心。科爾馬和阿格諾等城市的經濟重要性也逐漸上升,並組成“十城聯盟”(Décapole)。
  
  亞爾薩斯的繁榮在14世紀一連串嚴鼕、歉收和黑死病的侵襲下結束。這些天災被歸咎於是猶太人所引起,因此導致1336年和1339年的大屠殺。另一個天災是1356年的大地震,不僅是歐洲史上最大的地震之一,也讓巴塞爾成為廢墟。亞爾薩斯直到文藝復興時期,在哈布斯堡王朝的統治之下纔逐漸恢復繁榮。
  史特拉斯堡的小法國區
  
  在意大利地區快速發展而富庶之時,德意志的中央實權開始衰退,將歐洲的霸權地位讓給實施中央集權已久的法國。法國開始積極嚮東發展,當擴展至隆河和默茲河後,法國將目光放在萊茵河。1299年,法國提議法蘭西腓力四世妹妹與德意志阿爾布雷希特一世之子的婚姻聯盟,亞爾薩斯則成為給女方的禮物。然而,這交易未能成功。1307年,貝爾福獲得蒙貝利亞爾伯爵的特許。下個世紀,法國因百年戰爭而衰落,暫時停止嚮東發展。戰爭結束後,法國再度將目標轉至萊茵河。1444年,法軍進入洛林和亞爾薩斯。法軍在此建立鼕季軍營,要求梅斯和史特拉斯堡投降,並進攻巴塞爾。
  
  1469年,隨着聖奧梅爾條約(Treaty of St. Omer)的簽訂,奧地利大公西吉斯蒙德將上亞爾薩斯賣給大膽的查理換取金錢。雖然查理是名義上的主人,但該地的稅收卻是繳給神聖羅馬帝國腓特烈三世。1477年,腓特烈三世靠其王朝婚姻的優勢奪回上亞爾薩斯的控製權(自由城市除外,但仍包括貝爾福),成為哈布斯堡傢族的領地。米盧斯在1515年加入瑞士邦聯,一直到1798年為止。
  
  在16世紀的宗教改革時期,史特拉斯堡是個繁榮的聚落,其居民在1523年開始信奉新教。馬丁·布塞珥(Martin Bucer)是該地區著名的新教改革者。他的努力遭到信奉羅馬天主教的哈布斯堡傢族的反對,試圖消滅上亞爾薩斯地區的新教信仰。結果,亞爾薩斯變為天主教與新教交錯的地區。另一方面,蒙貝利亞爾到亞爾薩斯西南部在1397年成為符騰堡伯爵的領地,到1793年為止都是位在法國境內的新教飛地。
  並入法國
  
  1639年,法國占領了大部分的亞爾薩斯,以避免落入西班牙哈布斯堡王朝手中。西班牙希望能清除與西屬荷蘭之間的障礙。因此引發了三十年戰爭(1618-1648)。在被敵國包圍,以及匈牙利給予全權處理的情況下,西班牙在1646年將 Sundgau 的領地(大部分位在上亞爾薩斯)以120萬塔勒(Thaler,1塔勒=3馬剋)的價格賣給已占領該地的法國。因此,當1648年,西發利亞條約結束三十年戰爭之後,除了一些城鎮維持獨立,大部分的亞爾薩斯成為法國領土。條約中認為亞爾薩斯是“拜占庭”且令人睏擾。這被認為是蓄意要讓法國國王及德國皇帝都無法完全控製該地,並造成雙方對立,讓亞爾薩斯能保有某一程度的自治權。支持這論點的人指出,負責編寫條文的帝國全權大臣伊薩剋·佛爾瑪(Isaac Volmar)是前亞爾薩斯教區秘書長(Chancellor)。之後,亞爾薩斯與洛林成為德法之間爭議不斷的領土。
  
  因為戰爭造成大量人口傷亡(主要在鄉間地區),自1648年至18世紀中期,大量移民前往瑞士、德國、奧地利、洛林、薩伏依和其他地區。1671-1711年,瑞士(特別是伯恩)再洗禮派難民涌入亞爾薩斯。史特拉斯堡成為早期再洗禮派運動的主要中心。
  
  1679年的奈梅亨條約(Treaties of Nijmegen)鞏固了法國的控製權。法國在1681年占領史特拉斯堡,1688年開始,法軍因“Brûlez le Palatinat!”政策開始入侵南德。1697年結束大同盟戰爭的裏斯維剋條約(Treaty of Ryswick)再度鞏固這次的領土變更。然而,亞爾薩斯在法國是個特別的存在。當地政府、學校、教育依然使用德文,德國(路德教派)的史特拉斯堡大學持續接收德國學生。禁止法國新教的楓丹白露敕令不在亞爾薩斯實行。雖然法國政府大力宣揚天主教,並在1681年要求路德教派的史特拉斯堡座堂必須交給天主教,但亞爾薩斯與法國其他地區不同的是,當地對於宗教較為寬容。亞爾薩斯有孚日山脈作為與法國的界綫,但是與德國並沒有類似的天然界綫。因此,亞爾薩斯在法國大革命以前,一直保留德國文化,經濟上也較依賴德國。
  法國大革命
  
  1789年法國大革命,亞爾薩斯被分為上萊茵省和下萊茵省。亞爾薩斯人在法國大革命期間十分活躍。1789年7月21日,在接獲攻占巴士底監獄的消息後,當地群衆攻占史特拉斯堡市政廳,市府官員逃離,結束亞爾薩斯的封建制度。1792年,德利斯勒在史特拉斯堡創作出革命進行麯《馬賽麯》,之後成為法國國歌。一些法國大革命中知名的將領是來自亞爾薩斯,像是在瓦爾美戰役(Battle of Valmy)中獲勝的剋勒曼(François Christophe Kellermann),和在旺代戰爭中(War in the Vendée)領導法蘭西共和國軍隊的剋萊貝爾(Jean Baptiste Kléber)。
  
  同時,也有些亞爾薩斯人反對雅各賓黨人,支持奧地利和普魯士出兵法國鎮壓新生的革命共和國。許多 Sundgau 的居民為了洗禮或結婚而前去“朝聖”,像是瑞士巴塞爾附近的 Mariastein 修道院(Mariastein Abbey)。在法國革命軍在萊茵河勝利之前,已有數以萬計的民衆往東逃離。而在之後他們准許回到家乡之時,卻常發現他們的土地或傢園已經被沒收。這個情況導致1803到1804、及1808年,數百個家庭前往俄羅斯帝國尚未開發的土地。歌德將他在這段期間所看見的事寫在長詩《Hermann and Dorothea》之中。
  
  拿破侖一世在1814到1815年復闢,外國軍隊因而占領亞爾薩斯,光下萊茵省就有超過28萬軍隊及9萬匹軍馬。在地中海和大西洋海港紛紛興起後,改變了原有的貿易路綫,嚴重影響當地的貿易及經濟。
  
  亞爾薩斯的人口成長十分穩定,從1814年的800,000 人、1830年的914,000到1846年的1,067,000人。但也因此造成糧食短缺、房屋缺乏、年輕人沒有工作機會等等。因此,亞爾薩斯的人口流失並不讓人意外,不僅是巴黎的亞爾薩斯社區興起,著名人物有奧斯曼男爵等,甚至遠至俄羅斯及奧地利帝國都吸引了亞爾薩斯人前往定居。奧地利占領鄂圖曼土耳其帝國在東歐的領土,為了鞏固新領土的擁有權,他們提供開拓者優渥的條件。美國自1807年之後開始禁止奴隸進口,而棉花田需要大量人力,因此也有許多亞爾薩斯人前往美國定居。
  德法之間
  
  法國在普法戰爭(1870-71)敗給普魯士王國和其他日耳曼邦國,並促成德意志統一。俾斯麥將亞爾薩斯和洛林北部並入1871年成立的德意志帝國。不同於日耳曼邦聯的其他國傢擁有自己的政府,帝國新領土“亞爾薩斯-洛林”是皇帝所擁有,由柏林的帝國政府負責管理。大約 100,000到130,000的亞爾薩斯人(總人口約150萬)選擇維持法國國民身分,逃離“亞爾薩斯-洛林”,其中有許多人定居在法屬阿爾及利亞。亞爾薩斯-洛林在1911年獲得部分自治權,擁有自己的國旗和國歌。但在1913年,Saverne 事件(Saverne Affair)也顯現了亞爾薩斯寬容政策依然有其限製。
  穿着傳統服飾的亞爾薩斯婦女
  
  在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為了避免同胞相殘,許多亞爾薩斯人選擇加入海軍,並參與海軍叛亂,導致德意志皇帝在1918年11月退位,亞爾薩斯-洛林因此失去了名義上的首長。這些人回到家乡後,試圖建立共和國。此時,剛選上史特拉斯堡市長的亞爾薩斯-洛林代理人 Jacques Peirotes 宣佈德意志帝國失去統治權及法蘭西共和國的到來。另外,自稱為亞爾薩斯-洛林政府也宣佈獨立,建立亞爾薩斯-洛林共和國。不到兩周,法國軍隊進入亞爾薩斯。在看見亞爾薩斯民衆熱烈歡迎法軍以及法國的壓力之下,美國和其他盟國收回公民投票的提議。雖然美國總統威爾遜堅持該區應在合法情況下自我裁决,因為根據憲法,該地的統治權是皇帝,而非德意志帝國,但法國不容許公民投票,因為法國民衆認為是他們將亞爾薩斯從德意志帝國手中解放。德國在凡爾賽條約中將該地割讓給法國。
  
  二次大戰期間,德國在1940年占領該區,成為納粹德國的領土。亞爾薩斯並入巴登,而洛林則並入薩爾。為了停止當地的反德歧視,納粹因而實行嚴酷的獨裁統治。不過,德國政府為了保留與西方進行協議的機會,從未正式宣佈並吞或進行協商。
  
  法國在1944年重新獲得亞爾薩斯的控製權,並強硬實行法語政策。但是,今日當地的法律與法國其他地區仍有明顯不同,請參見亞爾薩斯-摩澤爾(Alsace-Moselle)。
  
  近幾年,民族主義情感逐漸消退,地方、國傢、歐洲再度提倡亞爾薩斯的地區認同。法國學校將亞爾薩斯語視為方言(非政府強製)。德文在當地幼稚園及學校是屬於外國語言。不過,法國憲法仍然規定法文是國傢唯一的官方語言。
  年表
  政治
  
  亞爾薩斯是法國最保守的大區之一。在2004年大區選舉中,亞爾薩斯是法國本土兩個由保守右派獲勝的大區之一。在2007年法國總統大選第二輪中,保守派領袖薩科奇在這裏獲得最高的支持率(超過65%)。大區委員會主席是人民運動聯盟的 Adrien Zeller。該地區在歷史上的主權不斷更迭,使得國傢認同成為非常重要的議題。
  
  亞爾薩斯也是法國最為支持歐盟的大區之一,是少數在2005年《歐盟憲法》投票中投下贊成票的大區之一(最終法國以54.87%的反對票否决這項决議)。
  行政區劃
  
  亞爾薩斯底下設有2省,13區,75縣和904個市鎮:
  
  
  下萊茵省
  (括號中為市鎮數)
  
   * 阿格諾區(Arrondissement of Haguenau) (56)
   * 莫爾塞姆區(Arrondissement of Molsheim) (69)
   * 薩維恩區(Arrondissement of Saverne) (128)
   * 塞萊斯塔-埃爾斯坦區(Arrondissement of Sélestat-Erstein) (101)
   * 史特拉斯堡鄉村區(Arrondissement of Strasbourg-Campagne) (104)
   * 史特拉斯堡城市區(Arrondissement of Strasbourg-Ville) (1)
   * 威桑堡區(Arrondissement of Wissembourg) (68)
  
  上萊茵省
  (括號中為市鎮數)
  
   * Arrondissement of Altkirch (111)
   * 科爾馬區(Arrondissement of Colmar) (62)
   * 蓋布維萊爾區(Arrondissement of Guebwiller) (47)
   * 米盧斯區(Arrondissement of Mulhouse) (73)
   * 裏博維萊區(Arrondissement of Ribeauvillé) (32)
   * 但恩區(Arrondissement of Thann) (52)
  
  
  氣候
  
  亞爾薩斯是屬於半大陸性氣候,鼕天幹冷而夏天炎熱。西邊的孚日山脈阻擋水汽進入,因此降雨量不多。科爾馬是法國第二乾燥的城市,年雨量衹有550毫米,提供亞爾薩斯葡萄酒優良的環境。
  經濟
  
  根據法國國傢統計局(INSEE),亞爾薩斯在2002年的本地生産總額(GDP)為443億歐元。平均每人GDP為24,804歐元,是法國第二高的大區,僅次於法蘭西島。亞爾薩斯的産業結構有68%是服務業,25是%工業,是法國工業化程度最高的大區之一。
  
  亞爾薩斯主要的經濟活動有:
  
   * 葡萄栽培業:大部分位於馬蘭海姆(Marlenheim)到但恩(Thann)之間的亞爾薩斯葡萄酒之路(Route des Vins d'Alsace)
   * 采收啤酒花和釀酒:法國半數的啤酒産自亞爾薩斯,特別是在史特拉斯堡附近,如Strasbourg-Cronenbourg、Schiltigheim和Obernai
   * 林業
   * 汽車産業:米盧斯
   * 生命科學:亞爾薩斯生物𠔌
   * 旅遊業
   * 氯化鉀(至20世紀末期)和磷酸????礦
  
  亞爾薩斯與國際的關係緊密,有35%的公司是外國公司(包括德國、瑞士、美國、日本和斯堪地納維亞)。
  交通
  河運
  河川網絡
  
  亞爾薩斯的港口運輸超過一千五百萬公噸,其中四分之三集中在史特拉斯堡,是法國第二繁忙的河港。試圖連結地中海和中歐(萊茵河、多瑙河、北海和波羅的海)的萊茵-隆河航道的增建計劃,因費用與土地侵蝕(特別是杜省)而於1998年宣告終止。
  空中運輸
  
  目前亞爾薩斯有兩座國際機場:
  
   * 史特拉斯堡 Entzheim 國際機場
   * 巴塞爾-米盧斯-弗萊堡歐洲機場:是法國空運量第七大機場。
  
  宗教
  
  大部分阿爾薩斯人信羅馬天主教,但由於德國文化的影響,也存在着數量可觀的新教徒群體。
  文化
  語言
  建築
  
   * Bas-Rhin (67) -- 下萊茵省
  
   Andlau · Bernstein · Birkenfels · Fleckenstein · Grand-Geroldseck · Petit-Geroldseck · Greifenstein · Guirbaden · Haut-Barr or Hohbarr · Haut-Kœnigsbourg · Herrenstein · Hohenbourg · Hohenfels · Lichtenberg · Lœwenstein · Lutzelhardt · Nideck · Ochsenstein · l'Ortenbourg · Petit-Arnsberg · Petite-Pierre · Ramstein · Salm · Schœneck · Spesbourg · Vieux-Windstein · Wangenbourg · Wasenburg · Wasigenstein · Wineck · Wittschloessel
  
  
   * Haut-Rhin (68) --上萊茵省
  
   Girsberg · Haut-Ribeaupierre · Hohlandsbourg · Hugstein · Kaysersberg · Landskron · Morimont · Saint-Ulrich · Wildenstein
  
  象徵
  
  鸛是亞爾薩斯的象徵,也是許多兒童故事的主題。鸛大約在1970年代滅絶,不過當地一直在進行復育行動。他們常見於亞爾薩斯的房屋、教堂或公共建築的屋頂。
  旅遊
  城市
  
   * Bischheim
   * 科爾馬
   * Guebwiller
   * 阿格諾 (Haguenau)
   * Illkirch-Graffenstaden
   * Illzach
   * Lingolsheim
  
   * 米盧斯
   * 聖路易
   * Saverne
   * Schiltigheim
   * Sélestat
   * 史特拉斯堡
   * Wittenheim
  
  
  友好省份
  
  阿爾薩斯與下列行政區域結有“國際合作協議”:
  
   * 大韓民國 韓國慶尚北道
   * 波蘭 波蘭下西裏西亞省
   * 中華人民共和國 中國江蘇省
   * 加拿大 加拿大魁北剋省
   * 俄羅斯 俄羅斯莫斯科州
   * 羅馬尼亞 羅馬尼亞維斯特區
城市——阿爾薩斯(Région Alsace)
  法國東北部地區名及舊省名,是法國本土上面積最小的行政區域,隔萊茵河與德國相望。它被萊茵河南北分開成兩個部份:北部的下萊茵省和南部的上萊茵省。山地丘陵為主,平原分佈在萊茵河𠔌地。面積8,280平方公裏。人口156.6萬(1982)。 在17世紀以前屬於神聖羅馬帝國的領土,以說德語的居民為主,後成為哈布斯堡傢族統治的領地,三十年戰爭後根據威斯特伐利亞和約割讓給法國(首府斯特拉斯堡到路易十四時代纔被法國吞併)。長時期裏當地居民不斷抵製法國統治者強加於他們的語言與習俗。它和洛林都在普法戰爭(1870-1871)後割讓給普魯士,一戰結束後屬法國領土,二戰初期重歸納粹德國,至二戰結束再次被法國奪回。
  法國主要重工業基地。有鋼鐵、機械、汽車、煉油、石油化工等工業,棉紡織業也發達。重要的鉀????産地。萊茵河及其支流流經,水力資源豐富。土壤肥沃,産𠔌物、葡萄、蔬菜、蛇麻和煙草。萊茵河航運繁忙,有運河與羅訥河、馬恩河相通。重要城市有斯拉特斯堡、米盧斯等。阿爾博加瑞典東部城鎮。在阿爾博加河流入梅拉倫湖附近,韋斯特羅斯西南48公裏,耶爾馬倫湖北13公裏處。人口1.2萬。中世紀重要的商業城市。十七世紀耶爾馬倫運河(位於其東5公裏)開鑿後,商業漸衰。有機器製造、藥品、金屬合金、電氣設備等工廠。還有建於十二世紀和十五世紀的教堂與古城墻。
  阿爾薩斯和洛林一樣都是德國白酒的著名産地,當地生産的白酒都以德國命名方式命名。
  地理
  Lac Blanc
  阿爾薩斯與另外兩個法國行政區接壤,它位於弗朗什孔泰的西南面,洛林的南面。此外阿爾薩斯也與德國的萊茵-普法爾茨州、巴登符騰堡州,以及瑞士的巴塞爾城市半州、巴塞爾鄉村半州及索洛圖恩州相接壤。擁有八千二百八十平方公裏面積的阿爾薩斯是法國本土上面積最小的行政區域。現在的阿爾薩斯,南北長約一百九十公裏,東西僅長五十公裏。阿爾薩斯東部以萊茵河為界,西部則有延綿的弗傑山脈為限。阿爾薩斯北部的邊界地帶是比安森林和普法爾茨森林。
  宗教
  St Etienne church (Mulhouse)
  大部分阿爾薩斯人信奉羅馬天主教,但由於德國文化的影響,也存在着數量可觀的新教徒群體。
  坐標
  北緯48度30分,東經7度30分
魔獸人物阿爾薩斯(Arthas)
  全名:阿爾薩斯·米奈希爾( Arthas Menethil) 又譯:阿爾塞斯·米奈希爾
   阿爾薩斯作為洛丹倫王國的王子,從出生的那一日起,就註定了其將承擔巨大的責任。所以,在良好的家庭教育地影響下,阿爾薩斯逐漸成長為一個優秀的王子。他善良、熱忱、正直、勇敢……幾乎具備了世人擁有的一切良好品質。雖然,有的時候,他會表現出那麽一點點的傲氣,但作為未來王國的繼承人,他幾近完美。所以,他的父親,洛丹倫的統治者泰瑞納斯國王以及王國的臣民們不僅為有這樣的王子而驕傲,更把振興王國,乃至聯盟陣營的希望都寄托在他的身上。在某種程度上,阿爾薩斯從一開始,就失去了自我,成為了一個被畫上無數標記的符號。
  值得註意的是童年的阿爾薩斯對力量充滿嚮往,曾偷偷一人對着盔甲假想它是獸人而自己則是英勇的戰士。在被穆拉丁·銅須看到後,阿爾薩斯開始跟隨其學習各種格鬥本領及技巧。某種意義上來說,阿爾薩斯的墮落並非偶然,與從小內心中渴望力量,渴望作為一名強大的守護者的使命感是有直接的聯繫的。
  而當阿爾薩斯在祈禱儀式上見到吉安娜後,他的整個命運産生了改變。
  吉安娜比阿爾薩斯小一歲,她的父親則是著名的庫爾提拉斯的統治者海軍上將戴林·普勞得摩爾。吉安娜會在洛丹倫逗留數日後去達拉然成為法師學徒,在這幾天的時間裏,阿爾薩斯與吉安娜都在對方的心靈留下了深深的烙印------在他們幼小的心靈裏還不能理解愛情這個詞語,因此此時的他們衹是單純的朋友。野外的偷偷露營,一起躲過獸人集中營的守衛去看獸人,他們的相遇,是浪漫的開始,卻也是悲劇的開場。
  隨着阿爾薩斯的年齡不斷增長,他也逐漸意識到自己承載的歷史使命。這種巨大的壓力,迫使他不得不更為努力地鍛煉自己。而姐姐被迫要嫁給陌生人的痛苦與淚水,也深深影響了阿爾薩斯的愛情觀。在鬥獸場上看到作為奴隸的薩爾,讓阿爾薩斯瞭解到了獸人並且是不可小視的。此時,他的對自己的人生價值基本上有了足夠的認識。在無數人的影響下,王子的人生目標,就這樣確立了。
  幾年後,在加入白銀之手騎士團的宣誓儀式上,阿爾薩斯與吉安娜的再次相遇,點燃了他們心中的愛情火種。----或者說,其實愛情的火種早已種下,這衹是一個點燃的機遇而已。但不論如何,他們相愛了,縱使中間凱爾薩斯王子嚮吉安娜表示了好感,但阿爾薩斯與吉安娜還是墮入了愛情的海洋,同時,也是痛苦的深淵。在那個滿是篝火與歡笑的萬聖節夜晚,他們擁有了彼此------不論是身體還是心靈。
  然而,在鼕幕節前的晚會上,阿爾薩斯與吉安娜之間第一次出現了分歧。阿爾薩斯認為自己還未準備好與吉安娜成婚,因此嚮吉安娜表示了希望能夠暫時做朋友的想法。這深深的刺傷了吉安娜,但是她還是决定聽從阿爾薩斯的建議,暫時以好朋友的身份與阿爾薩斯相處。不論是阿爾薩斯還是吉安娜都相信這衹是暫時的分手,在美好的將來,他們必定會走到一起,從此幸福快樂的生活。
  數年後,剋爾蘇加德正在洛丹倫王國的北部地區興風作浪。他創立了所謂的“詛咒教派”散布的邪惡教義,蒙蔽了無數渴望幸福的人,並把他們改造成行屍走肉一般的天災軍團。天災軍團不僅危害了洛丹倫北部的人民,也動搖了整個王國的根基。在這種情況下,阿爾薩斯必須要站出來,並試圖阻止這一悲劇地愈演愈烈。因為,這是他作為王子的責任,也是一次機會。
  另一方面,由於先知的警告,吉安娜决定前往洛丹倫北部調查瘟疫的真相。阿爾薩斯與吉安娜再次相遇。一別數年,兩人都成熟了不少,也對愛情更加的理性。終於,在一個滿天繁星的夜晚,阿爾薩斯對吉安娜承諾解决了北方瘟疫的事情後便會嚮吉安娜求婚,隔閡終於消散了。
  衹是北方的瘟疫,卻使阿爾薩斯的命運永遠的陷入了永罰。
  泰瑞納斯國王沒有放棄這個幫助自己的兒子樹立威信,獲取尊重的機會。但他還是作了一個謹慎的决定,就是要求王子去協助軍隊的統帥——光明使者烏瑟爾而不是去取代他。現實歷史中,這種做法也被經常使用。年輕王子的角色,應當是學習者。但,我們必須承認:對於一個懷有極高抱負且地位高貴的年輕人來說,謙虛是很難具備的品德。
  開始的時候,阿爾薩斯還是能夠擺正自己的位置,所以十分尊敬光明使者。但隨着時間的推移,心高氣傲的王子開始發現身邊的這位前輩竟然是如此的“迂腐與保守”。另一方面,天災給洛丹倫人民造成的巨大危害也令阿爾薩斯痛心不已。強烈的責任心與歷史使命感讓阿爾薩斯對天災恨之入骨。這種仇恨,也轉化為一種強烈的欲望。
  左右阿爾薩斯一生的事件也終於發生。某天,王子與光明使者接到消息,王國境內的城市斯坦索姆遭到天災的毒害,許多人突然地失去了靈魂,成為了行屍走肉。阿爾薩斯心急如焚,立刻與烏瑟爾一同趕往那裏。然而,等到了後,眼前的一切令阿爾薩斯十分震怒與悲痛:幾乎是一夜之間,斯坦索姆裏所有的人都變成了喪屍(用這個詞彙,主要是受了《生化危機》的影響。現在看,兩者還是有相似的地方,所以套用起來也比較合適。)。對自己人民的愛以及對天災的恨頓時交織在一起,王子指天發誓:無論付出多大代價,畢生一定要鏟除天災軍團。憐憫的他終於無法控製滿腔怒火,把憤怒宣泄在已經失去靈魂的村鎮居民身上。他拒絶執行光明使者的命令,帶領着他的隨從,開始了瘋狂的屠戮。整個城市,幾乎被夷為平地。理智地說,他這樣的行為在當時的環境下是可以理解的,同時也是合乎情理的。但光明使者烏瑟爾通過這件事,卻發現阿爾薩斯胸中隱藏着強烈的殺戮欲望。烏瑟爾氣憤不已,但鑒於兩人身份有別,不能發作,所以選擇與阿爾薩斯分道揚鑣。
  而令阿爾薩斯所無法接受的是,吉安娜也選擇了離開。她認為阿爾薩斯的做法實在難以接受,阿爾薩斯嘗試去輓留吉安娜,但最終吉安娜也離他而去。
  沒有了烏瑟爾的督視與引導,沒有了吉安娜的溫柔體貼,再沒人能遏止阿爾薩斯內心強烈的欲望。通過數次與天災的交鋒,阿爾薩斯也意識到敵人的強大。所以,他决心增強自己的力量,不顧父親的撤退命令前往諾森德與亡靈天災决一死戰。到這裏,雖然,其采用的方式是很激進,我們仍然可以把他看作是正義的。畢竟,他還是在為一個對人類來說高尚的目標而努力。然而諾森德的亡靈數量超過了阿爾薩斯的想象,他們被包圍了。被仇恨和欲望蒙蔽了雙眼的阿爾薩斯找到自己的老師及摯友矮人穆拉丁·銅須一同開始了尋找了傳說中的神劍“霜之哀傷”的歷程。穆拉丁也是名偉大的戰士,但他缺少烏瑟爾那樣的洞察與判斷能力。雖然,他也發現阿爾薩斯正在危險的邊緣徘徊,但因為對朋友的過分信任而過低估計了後果的可怕。所以,他成為了王子最得力的助手,直到他們見到了霜之哀傷。
  穆拉丁·銅須讀出了劍座上的銘文,得知要得到此劍必須付出靈魂的代價,因此他勸告阿爾薩斯放棄霜之哀傷,然而此時的阿爾薩斯已經瀕臨崩潰的邊緣,吉安娜的離去,與烏瑟爾的爭執,再加上父親的強硬命令 ,年輕的王子已經産生了自暴自棄的念頭,所以他决定破釜沉舟,堵上自己的靈魂以及一切,並以同伴的陣亡為代價,解開了霜之哀傷的封印。但他沒有想到的是:這一切實際都是天災軍團的統領巫妖王耐奧祖所一手策劃的。其目的,就是為了將王子引嚮墮落,並使其成為巫妖王的爪牙。
  阿爾薩斯實現了自己的願望,從“霜之哀傷”那獲得了巨大的力量。然而,洛丹倫的王子阿爾薩斯卻從那一刻起成為永遠的過去。取而代之的,是巫妖王的忠實奴僕,死亡騎士阿爾薩斯。拿起霜之哀傷的剎那,魔劍的力量就開始腐蝕阿爾薩斯的意志,巫妖之王耐奧祖通過魔劍不停的嚮阿爾薩斯傳送他意志。而在強大魔劍解封的同時,穆拉丁被魔劍釋放的力量瞬間擊倒,陷入長時間的昏迷,並且失去了記憶。(參見WOW最新資料片:巫妖王之怒) 其後,死亡騎士阿爾薩斯重返洛丹倫,並親手殺掉了自己的父親,洛丹倫的國王——泰瑞納斯,阿爾薩斯的聖光老師光明使者烏瑟爾在護送老國王骨灰的途中也一並被阿爾薩斯所殺(隨着烏瑟爾的死亡白銀之手騎士團也隨之土崩瓦解)。老國王的骨灰匣被阿爾薩斯奪取用於盛放剋爾蘇加德的遺骸,在巫妖王的指引下阿爾薩斯闖入肯瑞托魔法學院殺死了肯瑞托首席大法師安東尼達斯,也是阿爾薩斯的魔法教師,並奪取了守護者之書,並由剋爾蘇加德召喚阿剋蒙德,燃燒軍團在海加爾山大敗之後,阿爾薩斯從燃燒軍團殘餘的恐懼魔王手中奪回了洛丹倫,然而,由於冰封王座被伊利丹使用的薩格拉斯之眼攻擊裂開了一道縫隙,巫妖王的力量開始流失,阿爾薩斯的力量也逐漸喪失,他之前的部下—黑暗遊俠希爾瓦娜斯獲取了自己的意志。她背叛了阿爾薩斯,聯合幾個恐懼魔王發動了政變。面對突如其來的政變,在忠實的部下剋爾蘇加德的幫助下,阿爾薩斯順利的返回了諾森德。在那裏,他得到了巫妖王手下的地穴領主阿奴巴拉剋的幫助,穿越蜘蛛王國艾茲卓—尼拉布,並即使到達了憤怒之門。在冰封王座底,他遇到了他的勁敵—惡魔獵手伊利丹,並與他展開了决鬥。在打敗伊利丹之後,阿爾薩斯登上冰封王座,解放了冰封的巫妖王。並戴上巫妖王的王冠,與巫妖王合二為一。
  當聯盟和部落的首領們意識到巫妖王的威脅後,各自組建了2個依舊對峙的軍隊,在憤怒之門前2大部隊分聯合起來,與巫妖王和他的部隊展開了的激烈戰爭,最後因叛變被遺忘者的大藥劑師嚮戰場投放一種能殺死一切亡靈和生物的毒藥而被迫終結,巫妖王不得不退回冰封王座,而聯盟和部落軍隊全部滅亡。
巫妖王與阿爾薩斯
  巫妖王名為耐奧祖,原本是德拉諾世界獸人部落的一位德高望重的薩滿祭司,在燃燒軍團第一次入侵艾澤拉斯世界失敗後,艾瑞達惡魔的領袖之一基爾加丹决定引誘德拉諾世界的獸人入侵艾澤拉斯世界,在許諾給予耐奧祖強大的力量後,耐奧祖帶領着獸人投靠了燃燒軍團,然而在進攻艾澤拉斯世界的前夕,耐奧祖意識到他正在帶領獸人走嚮一條不歸路,於是他拒絶執行基爾加丹的命令,基爾加丹無暇嚮耐奧祖問罪而急忙引誘了耐奧祖的徒弟古爾丹,野心勃勃的古爾丹立刻帶領獸人攻嚮艾澤拉斯,然而最終以慘敗收場,艾澤拉斯的人族乘勝追擊,通過傳送門來到德拉諾世界,耐奧祖慌亂之中打開傳送門意欲逃命,然而連他自己都不知道這些傳送門通嚮哪裏,扭麯的力量通過這些實際上是通往扭麯虛空的傳送門來到德拉諾世界,並把德拉諾世界撕的粉碎,耐奧祖本人也沒能幸免於難。
  耐奧祖死後他的靈魂在扭麯虛空飄蕩,基爾加丹發現了他的靈魂並囚禁了他,他把獸人進攻艾澤拉斯的失敗歸罪於耐奧祖頭上,每天折磨着他以泄心頭之恨。直到有一天基爾加丹有了一個新計劃...基爾加丹為耐奧祖精心打造了一副盔甲讓耐奧祖附着在上面,然後用一塊巨大的晶體把他包裹起來作為他靈魂的容器,基爾加丹給予了耐奧祖強大的精神力,要求他侵入艾澤拉斯並控製當地的生物為燃燒軍團的下一次進攻做準備,基爾加丹嚮耐奧祖許諾,如果這次任務成功,不僅可以將功贖罪,還會賜予他一個絶對可以配得上這副盔甲的完美肉體。為了不被艾澤拉斯的人們發現,基爾加丹將耐奧祖投到人跡罕至的諾森德大陸。
  然而來到諾森德大陸的耐奧祖發現他衹能控製一些智力低下的生物,而無法影響擁有高等智慧的生物,無奈之下耐奧祖選擇了控製屍體,得益於位於諾森德的竜骨荒野,耐奧祖得以建立了一支冰霜巨竜軍團,利用冰霜巨竜耐奧祖殺死了不願服從他的生物並控製了他們的屍體,在經過長時間的經營後耐奧祖終於建立了天災軍團而諾森德也被建設成天災軍團的根據地,然而耐奧祖並不認為天災軍團能夠在與人類的對抗當中穩操勝券,為了能夠保證勝利,耐奧祖開始試圖通過精神力與人類交流,以圖有所收穫,然而大部分人都無法感應到他或者根本不願與他交流,衹有少部分人願意與他談談,在這些人當中,耐奧祖發現剋爾蘇加德是個值得引誘的人,剋爾蘇加德是個強大且有威望的法師,對社會不滿的他立刻同意加入天災軍團,耐奧祖則命令他先保留人類的身份並組建一個地下教團,剋爾蘇加德組建了詛咒神教,專門吸收對社會不滿的人,欺騙他們說加入天災軍團就會獲得強大的力量和永恆的生命,很快,詛咒神教就擁有數量相當可觀的成員,巫妖王則要求他們散布到洛丹倫人類王國的各個角落以作為內應,此時的耐奧祖已經做好了進攻文明大陸的準備,與此同時他還有一個新計劃……
  耐奧祖並不認為基爾加丹會兌現他的諾言,他知道一旦任務完成他就會被燃燒軍團拋棄,因此他一直在尋找一個中意的肉體,而他看中了阿爾薩斯阿爾薩斯是洛丹倫王國的王儲,一個非常優秀的戰士,但同時也是個驕傲的戰士。耐奧祖命令剋爾蘇加德在洛丹倫王國北部的村莊散布瘟疫——一種可以直接將人類變成僵屍的生化武器,得知消息後的阿爾薩斯迅速趕到事發地點,阿爾薩斯對眼前的景象感到震驚,在得知是剋爾蘇加德所為後對其憎恨不已一路追殺過去,剋爾蘇加德則一路撤退一路撒播瘟疫犯下種種惡行,將阿爾薩斯引嚮斯坦索姆的方向,在到達斯坦索姆之前阿爾薩斯追上了剋爾蘇加德並殺死了他,剋爾蘇加德在臨死前表示他衹是個小卒,真正的首領很快會與他見面,巫妖王隨即要求監視他的恐懼魔王梅爾甘尼斯繼續剋爾蘇加德未完成的任務,而阿爾薩斯在見到梅爾甘尼斯後則認定他就是剋爾蘇加德口中所說的真正首領,憤怒的阿爾薩斯要梅爾甘尼斯償還他對他人民所欠下的血債,梅爾甘尼斯在成功的將阿爾薩斯引誘至斯坦索姆後告訴阿爾薩斯:他早已在斯坦索姆的糧倉中撒下了瘟疫,這裏的居民已經被瘟疫感染了,很快他們就會成為僵屍,你是要自己動手呢,還是要我親自來收編他們?絶望的阿爾薩斯最終選擇了屠殺斯坦索姆的居民,這件事對阿爾薩斯産生了很大影響,他對天災軍團的恨由此提升到了極點,對自己的自責也提升到了極點,他認為是自己的無能而導致人民遭遇如此悲慘的命運,他覺得自己欠人民一筆血債,而他也下定决心要天災軍團為他們所做的一切付出代價,也為了替自己贖罪,阿爾薩斯往諾森德進發了。
  到達諾森德後,阿爾薩斯發現諾森德儼然已經是天災軍團的堡壘,而他帶來的那點軍隊根本無法與梅爾甘尼斯抗衡,正當身處絶境當中的時候,有人告訴他傳說中的寶劍“霜之哀傷”就在諾森德,而能夠擁有他的人將獲得非常強大的力量,看到了一綫希望的阿爾薩斯立刻動身前往尋找霜之哀傷,最終他找到了霜之哀傷並拿起了他,擁有了強大力量的阿爾薩斯率領着軍隊踏平了梅爾甘尼斯的基地並手刃了仇人。然而實際上這把劍是耐奧祖為了能夠間接控製阿爾薩斯而創造的媒介,在阿爾薩斯拿起霜之哀傷的那一刻起,巫妖王就開始侵蝕他的思想,在殺死梅爾甘尼斯後,思維已經開始混亂的阿爾薩斯離開了軍隊獨自漫步在冰原上,在此期間,阿爾薩斯一直在與巫妖王抗爭,然而他的精神力還是無法與巫妖王匹敵,最終,他被巫妖王完全占據了,當他再回到他的軍隊時,他已經是另外一個人了……
  在巫妖王的命令下,亡靈大軍悄悄的來到了洛丹倫,阿爾薩斯則帶着幾個保持着人類形象的隨從先行登陸,直奔洛丹倫首都,到達首都後一切還蒙在鼓裏的居民熱烈的歡迎了阿爾薩斯阿爾薩斯則徑直來到皇宮刺殺了毫無防備的國王,也就是他父親,正當全城陷入一片混亂之時,亡靈大軍席捲而來瞬間攻剋了洛丹倫首都,全國的詛咒神教教徒也紛紛響應,整個洛丹倫王國陷入一片混亂,阿爾薩斯趁機率領亡靈大軍迅速的攻占了整個洛丹倫王國。接着,巫妖王又交給了阿爾薩斯一個新任務:復活剋爾蘇加德。由於要復活像剋爾蘇加德這樣強大的人物需要一個強大的能量場地,巫妖王選擇了高等精靈王國的太陽井,為此阿爾薩斯率軍攻剋了高等精靈王國,並在太陽井復活了剋爾蘇加德。
  此時,基爾加丹見巫妖王的準備工作已經就緒,認為是時候發起第二次入侵艾澤拉斯的戰爭了,於是由艾瑞達惡魔的另一位領袖阿剋蒙德統領的燃燒軍團浩浩蕩蕩的開嚮艾澤拉斯,由於要召喚阿剋蒙德這樣強大的惡魔需要麥迪文之書和一個強大的能量場,於是阿爾薩斯又率軍攻剋了達拉然王國並在那裏召喚了阿剋蒙德,阿剋蒙德來到艾澤拉斯後果然拋棄了巫妖王,宣佈天災軍團由恐懼魔王領主提剋迪奧斯統領,然後帶領着燃燒軍團與天災軍團直奔海加爾山,他要汲取世界之樹的力量。此時隨軍參戰的阿爾薩斯卻接到了巫妖王的秘密命令,根據命令阿爾薩斯暗中幫助伊利丹吸收了古爾丹頭骨的力量,而伊利丹則不負期望的殺死了提剋迪奧斯。在此前不久,燃燒軍團的另一位大將——深淵魔王領主瑪諾洛斯也被獸人英雄格羅姆殺死,但即便如此,阿剋蒙德的強大仍足以彌補一切劣勢,然而在人類、獸人、精靈的努力下,戰局居然奇跡般的逆轉,阿剋蒙德在衆多遠古之靈的圍攻當中身亡,燃燒軍團對艾澤拉斯的第二次入侵宣告失敗。巫妖王則隨即宣佈天災軍團脫離燃燒軍團的統治,至此燃燒軍團已經衹剩下基爾加丹一個光桿司令。
  回到洛丹倫的阿爾薩斯忙着肅清燃燒軍團的殘餘勢力,而此時的伊利丹卻受到了基爾加丹的拜訪,基爾加丹引誘伊利丹加入燃燒軍團,許諾給予強大的力量,要他消滅巫妖王。然而伊利丹卻不敢貿然前往諾森德,他决定搜尋薩格拉斯之墓,利用薩格拉斯之眼的力量將巫妖王與諾森德大陸一並毀滅,伊利丹成功的找到了薩格拉斯之眼後,在達拉然的廢墟開始施放撕裂諾森德大陸的魔法,諾森德大陸因此發生了強烈的地震,用來容納巫妖王靈魂的晶體也出現了裂縫,巫妖王的力量從裂縫中迅速的流失,然而此舉動卻激怒了伊利丹的兄長瑪法裏奧,身為大德魯伊的瑪法裏奧認為即使是為了消滅天災軍團也不能以整個諾森德大陸為代價,他中止了伊利丹的法術,毀掉了薩格拉斯之眼,並放逐了伊利丹。伊利丹為了逃避基爾加丹的責罰而逃到了已經破碎的德拉諾世界,然而基爾加丹還是找到了他,並命令他立刻進攻諾森德毀滅巫妖王,無奈之下伊利丹衹好帶領着娜迦和血精靈嚮諾森德發起了總攻。
  此時阿爾薩斯尚未妥善處理好洛丹倫王國的事宜,由於巫妖王力量的流失,希爾瓦娜斯率領着部分天災士兵脫離了巫妖王的統治,並奪取了洛丹倫王國的東部,然而此時阿爾薩斯已經無心戀戰,因為巫妖王發現伊利丹正在嚮諾森德進發,要阿爾薩斯趕快回到諾森德保護他,如果阿爾薩斯不能及時趕到,那麽整個天災軍團將不復存在。阿爾薩斯一路狂奔,終於趕在伊利丹進入冰封王座前來到了冰封王座腳下,在這裏,阿爾薩斯與伊利丹展開了對决,最終阿爾薩斯擊敗了伊利丹,成功的保護了冰封王座,而巫妖王也趁此機會令阿爾薩斯來到寒冰王座前,要阿爾薩斯劈開囚禁他的寒冰,並帶上他的頭盔,阿爾薩斯揮劍擊碎了寒冰,帶上了巫妖王的頭盔,巫妖王終於得到了這副他一直想要的肉體,並與阿爾薩斯合二為一.
  此後阿爾薩斯陷入了長達5年的睡眠之中,他的人格分裂成了他的本體,耐奧祖的精神,以及他僅存的良知幻化成的小男孩.(參考魔獸官方小說<魔獸世界:巫妖王的崛起>).在阿爾薩斯回憶了從童年到最終墮落的一切事情後,他做出了選擇.阿爾薩斯用霜之哀傷穿過了小男孩的胸膛,拋棄了自己最後的良知.隨後當耐奧祖興奮不已並喋喋不休想要與阿爾薩斯共同徵服整個世界的時候,阿爾薩斯同樣的用霜之哀傷結果了耐奧祖.
  ("不,"阿爾薩斯輕聲低語着:"不是"我們",沒有人能對我指手畫腳,我已經從你身上得到了所有的一切----現在這力量已經永遠屬於我的了,衹有我一個人,我纔是巫妖王.而且我已經準備好了.")----<魔獸世界:巫妖王的崛起>
  然後,阿爾薩斯緩慢的睜開雙眼,雪花飄揚如同寒冷的眼淚.眼皮上的冰晶碎裂落下,就如凝結成冰的眼淚。覆住他銀白長發和蒼白皮膚的華麗頭盔之下露出一個笑容。
  "It's begun."
  而後的情景請參考魔獸世界:巫妖王之怒的cg預告片.
  現在阿爾薩斯的精神與靈魂都是完全獨立,耐奧祖(也就是上一任巫妖王)已經從這個世界上消失了.
阿爾薩斯的深度剖析
  阿爾薩斯作為人類時,並沒有一味地追求力量,相反他追求的是人類傢園不受外來勢力的迫害,也就是和平。所以說,阿爾薩斯在遇見亡靈天災前,的確是個合格的聖騎士。
  當阿爾薩斯看到異變的村民時,他發生了巨大變化。村民吃下了污染的糧食變成亡靈,並且反過來屠殺其他無辜村民時,年輕的阿爾薩斯出離憤怒了,他不能容忍任何勢力如此迫害他的子民和毀滅他的傢園。
  可以說,年輕、缺乏閱歷是阿爾薩斯的致命缺點。那時的阿爾薩斯並不知道亡靈天災是燃燒軍團的先頭部隊,也沒有想過他面對的是什麽對手,他堅信他作為未來的王國領導者、合格的聖騎士,有能力處理好這件事。他的確具備無比的勇氣和信心,可惜這一切衹是敵人的圈套。
  如果在人類戰役最後一關殺死恐懼魔王就可以解决亡靈天災問題的話,我想我也會和阿爾薩斯一樣搞屠殺競賽。實際上,阿爾薩斯的屠殺競賽並沒有錯,作為一個優秀的領導者,有時不得不做這樣的抉擇,是阻止敵人的進一步擴大還是存婦人之仁導致而更多人受到迫害?先斷敵後援,再給敵人致命一擊,這是指揮者應該想到的,也是必須去做的。事實證明,變成亡靈的村民是無法輓救的,吉安娜和烏瑟爾心存的希望並不現實。
  在對敵人估計充分的情況下,我就會非常贊成阿爾薩斯的屠殺競賽,當機立斷,心狠手辣,一代梟雄呼之欲出。但是,敵情遠比阿爾薩斯想象中的復雜,殺了恐懼魔王根本不能解决問題。年老的聖騎士烏瑟爾資歷很深,不過他很可能也沒意識到亡靈天災的嚴重性,他衹是覺得殺戮曾經的子民不太合適。而且作為臣子,殺戮自己的子民的確應該嚮君主匯報一下,所以有了後來的國王下令軍隊回撤。
  我覺得屠殺競賽並沒有影響阿爾薩斯的聖騎士形象,反而使我對阿爾薩斯有了一定的好感,認為他是個有能力有魄力的領導者。但是接下來的雇傭兵事件上,就根本不同了。屠殺競賽不能證明阿爾薩斯不仁慈,而且相反,屠殺競賽恰恰體現了阿爾薩斯更高一層的仁慈(不因小而失大),但雇傭兵事件清楚的證明了阿爾薩斯的背叛和謊言,他做了一個騎士最不該做的事情。
  我認為阿爾薩斯的真正轉變是從得知國王下令軍隊回撤開始的。烏瑟爾的不理解,阿爾薩斯可以忍受;吉安娜的離開,阿爾薩斯傷心欲絶,但還是撐了下來。但是老國王的不信任,阿爾薩斯的靈魂就被扭麯了。我們再回首一下屠殺競賽,阿爾薩斯絶不是為了個人榮譽,更不是為了追求力量,他真的是在為他的子民謀幸福。出於這樣的目的,卻被他人一再懷疑,最後連自己的父親、王國的領導者也不再支持他,這對一個年輕人來說,是致命的,於是阿爾薩斯走上了一條不歸路,不擇手段的證明自己。當他殺死恐懼魔王的時候,唯一支撐他的信念也就消失了,就算霜之哀傷上沒有詛咒,阿爾薩斯也衹不過是個行屍走肉,他已經沒有了自我。
  容許我在這裏鄙視一下烏瑟爾、吉安娜、泰瑞納斯國王以及諾丹倫王國的大多數人,不過說到底,連達拉然首席大法師都絲毫不為麥迪文的警告所動,又怎麽能怪這些人呢,唉。看來魔3中各族領導人中衹有獸人領袖薩爾可以稱得上是傑出領導人了。吉安娜這個典型的小女人,優柔寡斷、毫無主見、婦人之仁,在整個魔3中(包括ROC和獸人戰役)體現的淋漓盡致,讓她領導幸存的人類真不知道是人類的大幸還是不幸。
  話說回來,阿爾薩斯的心實際上在人類戰役最後一關就死了,後來刺殺泰瑞斯國王以及死亡騎士的種種事情實際上已經與阿爾薩斯無關了,衹是軀體一樣罷了,所以他會說:“沒有自責,沒有憐憫”。
  即時戰略遊戲不可能精確的表現出人物的內心世界,所以玩傢各自有各自的想法。至於我寫的,大傢權當看料吧。
  我覺得魔3(ROC+TFT)真正的主角是耐奧祖,不是死亡騎士,不是獸人薩爾,也不是惡魔獵手。最後,期待在《魔獸世界》未來的資料片中可以徹底毀滅這個殺死阿爾薩斯的真正兇手——巫妖王。
眼淚的故事-阿爾薩斯王子(非官方作品)
  希爾瓦娜斯倒下了,在提瑞斯法的郊野,她的眼中倒映着洛丹倫灰白的城墻。天空還是那樣的灰暗,沒有雲彩,她的手緊緊的抓着“霜之哀傷”,手指已經青紫,正當要念出阿爾薩斯的名字時,從她的腹中升起了一道光柱,光芒直射天穹。現在希爾瓦娜斯眼中的王子,眼睛完全被黑暗遮蓋。在阿爾薩斯的臉上沒有表情,緩緩的將“霜之哀傷”從希爾瓦娜斯的身體拔出。希爾瓦娜斯掙紮着把手伸嚮阿爾薩斯,被“霜之哀傷”切割的傷口正在滲出一種晶瑩的液體,在落地的轉瞬之間,液體凝固了。
  阿爾薩斯停止了動作,他拉住了希爾瓦娜斯的手,心髒猛地震顫,眼眶裏也同樣流出了象希爾瓦娜斯身體流出的液體,然而在落地時它卻變成了紫色.他不知道眼前的這個女性精靈和自己到底有什麽關係?為什麽自己的心會有這麽強烈的表現?為什麽他會流下眼淚一樣的液體?希爾瓦娜斯的嘴唇喃喃的動作着,可已經沒有力氣呼喊出一個字,她的眼神凝固了,死死的望着阿爾薩斯,眼睛裏流出了人類一樣血的眼淚,隱約中她透過光看到了那個一曾讓她以淚洗面的王子,世上沒有任何一種生物能夠看到高貴的精靈的眼淚。
  在提瑞斯法,阿爾薩斯王子的傢門前,希爾瓦娜斯落下了最後的眼淚,白色的寧神花,由白變紅.這時阿爾薩斯似乎回憶起了什麽?他用手碰了一下希爾瓦娜斯的血淚。剎那間他覺得天旋地轉,回想起了一切,想起了倒在草地上的這個女性精靈,想起了恩師烏瑟爾,想起了他們初次在鐵爐堡……他已經完全記起了這個長着長耳朵外表冷豔的精靈貴族,現在躺在他面前的,正是背叛上等精靈要來和他成親的希爾瓦娜斯,他的愛人。為了這樁婚姻希爾瓦娜斯放棄了不朽的生命,放棄了高貴精靈的尊嚴,衹想和眼前的王子一起慢慢衰老然後一起死去。因為她想擁有象人類一樣豐富的情感,這一天她做到了,她流下了眼淚,流下了和人類一樣的血液。
  希爾瓦娜斯嘴角上翹,此時她最後一個願望,衹想在阿爾薩斯的懷中躺上哪怕衹有一秒鐘的時間。阿爾薩斯哀嚎着,聲音響徹天籟,所有的毛發在瞬間變白,自從擁有“霜之哀傷”他就失去了人類的情感,然而就在這時,他親手殺死了他的愛人。阿爾薩斯咆哮着,想把希爾瓦娜斯攬入懷中,卻被一種強大的力量彈開,他不能靠近希爾瓦娜斯。阿爾薩斯跪在原地,雙手插進泥土,被詛咒的血液緩緩的註入到了這片土地,在希爾瓦娜斯屍體的周圍開遍了一種紫色的小花,後來有人給這紫色小花取名字叫做“阿爾薩斯之淚”。阿爾薩斯運用魔法想使希爾瓦娜斯重回不朽,他召喚着所有能集聚的力量,包括他泯泯中殘留的那一絲人性,他很清楚用盡這僅有的人性,他會徹底變為惡魔。阿爾薩斯還是做了,他用盡全力復活了希爾瓦娜斯,當希爾瓦娜斯再次睜開雙眼的時候,眼前的景象讓她驚呆了……一個披散着白發的人族男子咆哮着衝嚮了洛丹倫,這難道就是她心儀的那個王子嗎?此時的阿爾薩斯卻徹底變成了惡魔,在他復活希爾瓦娜斯的那一刻,他流盡了他人性中的最後一滴眼淚,此刻的他已經完全被“霜之哀傷”這把邪惡的寶劍控製,他也許永遠都不能認出希爾瓦娜斯就是他的新娘,除非有人用“霜之哀傷”把他被詛咒的心挖出。當洛丹倫的天災再次重燃大地當霜之哀傷再次散發出深不可測的力量當血染的回憶再次被喚醒,親愛的阿爾塞斯王子啊是你在流淚嗎?
  一天我騎馬暢遊艾澤拉斯的時候,看到了這朵型似凝神花的阿爾薩斯之淚,下馬蹲在這朵花前不捨得去摘。都說聞到此花的芳香後,會治愈心中的傷痛,可隔着屏幕我無法嗅到,凄美的味道是什麽樣的呢?起身離開,我會記得在這片大陸上有一種美麗絶倫的花朵,靜靜綻放在沒有陽光的夜晚。
  王子為了愛人而墮落成惡魔,永遠也不再記得那個讓他付出人性,去拯救的去復活的女子,永遠的墮落了……而王子的愛人,你該怎麽辦?這個人還是王子麽?你是要和他一起墮落地獄,還是去毀滅他,讓他安息呢?
  暴雪又一個悲情的王子-----阿爾薩斯
阿爾薩斯與瑞文戴爾(同人作品)
  為了使大法師剋爾蘇加德復活,阿爾薩斯聽從這個天災軍團創造者的命令,將他的屍骨帶到高等精靈王國奎爾薩拉斯的太陽之井去復活。在入侵奎爾薩拉斯的途中,阿爾薩斯再次經過已是一片廢墟的斯坦索姆城,並在那裏遇到了要為全城居民、為洛丹倫復仇的瑞文戴爾男爵。
  “Esarus thar no'Darador'(我們以鮮血捍衛榮譽)!”勇猛的聖騎士瑞文戴爾男爵高喊着白銀之手騎士團的騎士準則發起了衝鋒,他與死亡騎士阿爾薩斯之間爆發了一場激烈的戰鬥,最終,瑞文戴爾男爵被擁有無窮力量的阿爾薩斯擊敗,霜之哀傷貫穿了他的心髒。男爵翻身落馬,戰死在他發誓要用生命保護的斯坦索姆城中。但是很快,他又重新睜開了眼睛——他的眼眶中已經不再是充滿威嚴和正義的雙目,而是黑暗與虛無的邪惡能量。他的靈魂被霜之哀傷控製,從此變成了阿爾薩斯麾下的又一名死亡騎士,隨着他踏平了奎爾薩拉斯。
當悲慘的阿爾塞斯揮舞着霜之哀傷時
  無庸置疑,阿爾塞斯是一個比伊利丹更加悲情的角色。
  伊利丹是在追逐力量和權勢的極度自私主義情結中墮落的,瑪維那小條子說得沒錯,他壓根就是個惡魔。吞噬古爾丹的頭骨,盜竊薩格拉斯之眼,用法術撕裂大地,召喚娜迦族,投靠基爾加丹……
  他所做的一切都衹是為了自身的強大與權力,而從未考慮過別人的生存。
  他不惜嚮邪惡力量出賣靈魂和犧牲世間的一切來達到這種目的,這種氣質本來就是惡魔所獨有的。如果不是對小白虎還殘存一點思念,這個傢夥的人格已經可以與他所擊敗的那個鬼王不相伯仲了。
  而阿爾塞斯就不同了,他曾是一個愛民如子,滿腔熱血的高貴王子。
  他愛他的朋友,愛他的國傢,他的內心曾經如烏瑟爾所說的那樣衹有光明和愛。
  “小城護衛戰”結束時,小孩子TIMMY問他:HOW ABOUT THE PEOPLE WHO WERE TAKEN AWAY?(那些被獸族捉走的人怎麽辦?)這時,高大的阿爾薩斯低下頭對孩子用那種溫柔而又堅定的語氣說:DON'T WORRY SON,I WILL BRING THEM HOME.(別擔心,我的孩子,我會把他們帶回傢的。)在他的聲音中聽不到一點貴族的驕傲和戰士的狂妄,有的衹是對人民的一片無私的熱愛。
  命運對阿爾薩斯的第一次捉弄:獸族背離兩國交兵不斬來使的戰爭準則,殺了UTHER的信使,令他悲憤不已。
  緊接着是第二次捉弄:接下來阿爾薩斯並沒能救回那些村民----劍聖在最後一刻殺光了所有的人質,使他無法完成對小TIMMY的諾言。
  看得出來,阿爾薩斯對這兩件事沒有辦好都有相當挫折感和負疚感,儘管這並不是他的錯。
  人類王子第一次看到了不死族的怪物。大傢可以細細品味一下他看到SKELETON戰士時的那句話:WHAT THE HELL IS THAT?(那些究竟是什麽?)的語氣,他的聲音中與其說是憤怒,還不如說是驚恐----畢竟,他無論如何勇猛,但終究也衹是個初經沙場,自小在皇宮裏享受慈愛和幸福的年輕人。
  命運對阿爾薩斯的第三次捉弄:人類對恐懼的反應一般有兩種,一種是逃避,一種是拚死一戰。BLIZZARD對這點拿捏得極準,而阿爾薩斯明顯屬於後者,他後來之所以發瘋似追殺恐懼魔王梅爾甘尼斯,一半是憤怒,一半也是為了結束自己的恐懼根源,也許他天真的以為梅爾甘尼斯一死,那些可怕的不死怪物便會隨之從他的惡夢和生活中消失。
  殺KEL SUAN那一節中,有一隻裝在籠子裏的食屍鬼,它不會攻擊人,衹會膽怯地四處躲避,當鼠標放在它身上時,會變成黃色的非主動攻擊模式。這是WAR3中唯一一隻不會主動攻擊人的GHOUL寶寶,你們可曾註意到它的名字??
  它叫TIMMY,就是第一章裏那個被阿爾薩斯拚死從狼人手中救出的天真的孩子----顯然他又走丟了,而他的母親正在傢門口等他回來,卻不知他已經變成了GHOUL。(那個母親站在房子邊上,如果你接近她,便會從房中跳出幾衹GHOUL將她殺害,然後撲嚮你。)
  命運的第四次捉弄:也許BLIZZARD實在沒有多餘的資金,以一部專門的動畫來描述阿爾薩斯與食屍鬼TIMMY的重逢,但那一幕悲劇是很容易想像的,阿爾塞斯曾經答應過TIMMY要將人質帶回傢的。聖騎士的諾言是神聖的,但他卻失敗了,可正當他覺得失信於孩子,無顔面對小TIMMY時,小TIMMY竟然已變成了……原本自信滿滿,朝氣蓬勃的他居然發現自己非但無法完成自己的諾言,甚至於都沒有辦法保護這個天真可愛的孩子……
  第五章裏,命運繼續捉弄阿爾塞斯,他的親密戰友,無辜村民相繼變身成了恐怖的喪屍,而我們這位曾經渴望以生命來保護國傢人民的年輕王子,此刻卻不得不驚恐萬狀地親手殺死這些昔日的骨肉兄弟,子民……對此我已無法評論,我衹能說,經歷了連續5個章節的沉重打擊,阿爾塞斯能憋到第六章裏纔發作,這本身就是一個奇跡。
  第五章的結尾,阿爾塞斯強烈要求統領騎兵,與其說是對勝利的渴望,我倒覺得那更像是他的一種潛藏的恐懼,像是他的一種潛藏的恐懼,畢竟面對憎惡之類的不死怪物,HP衹有420的步兵太兒戲了。
  第六章是阿爾塞斯最具爭議的一章,我倒覺得壇上一大群FANS瘋狂討論不死疫病是否可以治愈,實在是很無聊,這本就是衹是個虛構的病癥,具體的醫療措施恐怕連BIZZARD也沒考慮過,衹是劇情需要這麽編而已.我想也不必討論。
  關鍵在於經歷重重打擊之後的阿爾塞斯,在此刻做出這樣的决定,已經是自然而然的了。
  作為保護者,他已經失敗太多次了,他救不了UTHER的信使,也救不了人質,救不了可愛的小TIMMY,也救不了小TIMMY的母親,甚至於救不了生死同命的戰友兄弟……他所能做的,衹是坐看人民的死亡和蛻變,強烈的挫折感和負疚感,已經將他高貴的榮譽感打磨殆盡,作為一個初諳世事的年輕人,他本就不知道這種事情應當如何决擇,而號稱經驗豐富,聖騎第一人UTHER這時卻連主意也拿不出,衹是說了幾句勸導的話然後走了,將這個使命的交在阿爾塞斯手上,就連心上人吉安娜也帶着難民逃往卡利姆多……顯然,老師和戀人的逃避又是命運對他的兩次殘忍捉弄。
  對於既正處於人生低𠔌的阿爾塞斯而言,此刻既沒有朋友幫着拿主意,又沒有老師可以引導,一嚮仰為倚靠的資深老兵變了,心上人也溜了,手下的軍隊人心浮動,緊壓着心頭上的還有一大群隨時會屍變吃人的瘋子和時隱時現的恐怖魔王……我覺得不論事後怎樣,但在當時他的確是別無選擇的。
  寧可讓他們的靈魂在我的手中沒有痛苦地升入天堂,也不讓惡魔將他們的靈魂打入地獄。(更何況,變成的僵屍後會咬死更多的人.你沒看見,西爾瓦娜斯想求死也還求不來呢,可見變僵屍遠不如安樂死來得痛快。)
  誰敢說在那種千均一發,生死一綫的時刻,這種决定是錯的?——換了是我,我衹怕殺得更多。
  於是阿爾塞斯做了他該做的事……
  我承認,屠城這件事是對阿爾塞斯的終極打擊,我們可以看到阿爾塞斯真正的蛻變從此時起已經開始了。
  他也許已經隱隱地意識到命運似乎根本就不允許他做一個保護者,或許他更適合做一個渴飲敵血,饑餐虜肉的戰士,或屠夫……
  但不論如何,這次屠殺都是他內心深處的一根毒刺,他壓根不敢面對那種罪惡感,即使是他當了DK後也一直在思考那件事。(在寒冰王座的路上,他的頭腦裏回響的對話也還是繞着那件事。)
  我雖不敢說他是後悔,但至少也是極度地內疚。這種感覺很奇特,就像你在餓極了的時候,吃了一隻癩蛤蟆保命,事後雖然不後悔,但臭味卻是無法消除的。
  也許正是這種無法承受的負疚感令他捨生忘死地去北方殺麥爾幹尼斯。也許他認為衹有這樣纔可以贖他的罪。
  隨後的發展中,阿爾塞斯已經明顯地麻木了,所謂虱子多了不咬,連城都屠了,那矮子和傭兵的死還算得什麽?
  在他看來,唯一的贖罪方式就是殺了麥爾幹尼斯,衹要殺了麥爾幹尼斯,滅了不死族,那麽所有的過錯就都是可以被寬恕和理解的了。
  可惜命運連最後的贖罪機會也沒給他,當他神昏智散地拔出霜之哀傷刺嚮他父王時,一切都完了。
  但我總覺得阿爾塞斯變成DK之後如此好殺,與其說是其本性兇殘,還不如說是一種逃避,或是一種破罐破摔。
  儘管他站在永恆森林邊回憶童年,儘管當聖騎士們指責他弒父叛國時他黯然無語,但這些卻都已無法輓回了。
  既然無法輓回,不如索性一殺,用血把自己灌醉,也就什麽都想不起來了。也許衹有這樣纔更像一個不死族……
  在遊戲的最後,阿爾塞斯孤零零的一個人,佝僂着腰,艱難地在冰封王座的山路上步履蹣跚地挪動着。在他身上,我找不出絲毫勝利的喜悅,也看不出傲視群雄的萬丈豪情,甚至看不出一點點不死王者的囂張氣焰,我衹看到一個被宿命和詛咒折磨得奄奄一息的年輕人,正疲憊不堪地被拖嚮命運的終點。
  他的腦海中反反覆覆地重複着那些痛苦而無奈的回憶,正是他一生的悲劇……
  在結束的畫面中,阿爾塞斯如凍硬的死屍般倒在王座上,任由風雪蓋滿全身,那一種形影相吊,孤寂落寞的蕭索意味,配合慘淡凄涼的輓歌在冰山上回響,我突然明白BIZZARD想要表達的意境。
  那是痛入骨髓的悔,與恨!
阿爾薩斯之淚
  據說,它是一種草藥。
  我見過阿爾薩斯為了報仇,追殺敵人直至墮落的全過程。年輕的王子把邪劍插進了自己父親的胸膛,隨王冠一同掉落的是國王衰老的生命。變成了死亡騎士的王子用冷酷的聲音發佈了可怕的命令,洛丹倫變成了地獄。
  我曾經遊蕩到提瑞斯法林地,見到過當年人類的中心,而今的洛丹倫遺跡。我緩步進入殘破的宮殿,經過狼藉的花園,我發現裏面的大廳 依然宏大壯闊,仿佛還能看到先前的富麗堂皇。衹不過,現在守衛着它的不是人類而是亡靈了。
  我一直以為王子是冷酷無情的,卻沒有想到王子居然也會哭泣流淚。我以為阿爾薩斯之淚是類似寶石一樣的東西,卻沒有想到是一種藥草。想來也很有戲劇性吧?現在的王子----或說新的巫妖王,坐鎮極北的冰原,正準備着再次的侵犯;它的淚水卻在艾澤拉斯大陸上生長着。這些淚水,大概是在他殺掉自己的父親,毀掉洛丹倫,毀掉達拉然之時留下的吧?我不知道成了亡靈的王子是否做夢,或許,衹有在夢中,王子作為人類的心智纔會稍稍蘇醒一下,纔會使王子感到痛苦悔恨而流下淚水吧?
  阿爾薩斯,現在的巫妖王,在他身上體現了一種復雜的融合:人類的軀體和亡靈的身份。與同樣曾經被薩格拉斯占據過身體的麥迪文不同,王子太熱衷勝利,渴望威名了,或許,這就是巫妖王可以乘機控製它的真正原因。麥迪文的心是純潔的,所以他最終戰勝了薩格拉斯;而對王子來說,或許衹有殺戮、徵服才能使他快樂。所以,當他重返洛丹倫時,雖然接住了那片天上飄下的花瓣,卻終於還是把它丟棄,踩在腳下了。一同被踩在腳下的,還有他人類的思想和記憶。
  現在,當你進入幽暗城時,你會看到地上有一口破爛的大鐘,你還能聽到仿佛來自過去的鐘聲,那鐘聲振聾發聵,直達你靈魂的深處,仿佛在哀傷的詢問:為什麽阿爾薩斯王子會拋棄他的人性他的靈魂?聽到這哀怨的鐘聲,每個人都會陷入深深地思索。
  現在,在極北的諾森德,新的巫妖王阿爾薩斯正在準備新的戰爭,他過去流下的淚水卻化成了草藥;嗜血和殺戮的欲望充滿了他的全身,被他丟棄的人性卻正在艾澤拉斯大陸上努力的生長着!
  註 阿爾薩斯之淚是阿爾薩斯為了吉安娜-自己的新娘掉下的。
從另一角度簡析阿爾薩斯
  從某些方面來看,甚至阿爾薩斯並非是壞人。
  比如就他與師傅、知己决裂的緣由----斯坦索姆屠城建議。但是屠城的起因是什麽?市民被感染了,變成天災來襲擊軍隊衹是時間問題。烏瑟爾反對屠城,但是他同樣是束手無策的。而後他和吉安娜的離去很有潛意識明哲保身的味道,尤其是吉安娜,她最後丟下王子獨自離開簡直有點落井下石了。說白了他們除了冠冕堂皇地指責阿爾薩斯屠城建議的不人道,其他什麽都沒有做。阿爾薩斯是名才能卓越的聖騎士,但是心智還不成熟,把無助的王子丟下可能會發生什麽,不用思考就會知道。離開的人可以對接下來要解决的棘手問題選擇性失明,但是留下來的人顯然背負了更多沉重的東西。
  反過來說,阿爾薩斯的屠城建議的確是“惡”的,但是這種惡何嘗不是無可奈何的呢?慶幸衹有虛擬世界纔有這麽可怕的瘟疫吧,否則,一顆核彈將在第一時間飛嚮斯坦索姆!“這種事情”總是要有人做的,不去執行的話,就會有更大的災難;你不去做,還有其他人去做;所以冷酷到極點的事實竟然是,這鐵定是必要的“惡”。既然選擇了旁觀,又有誰有資格去指責必要的“惡”呢?!
  其二,巫妖王的墮落陷阱,凡人是沒有辦法抵抗的。在納剋薩瑪斯的4位強大的死亡騎士精英,還有瑞文戴爾男爵,原來都是非常高尚的人,但是巫妖王的墮落妖術,還是將他們變成了魔鬼的爪牙。自阿爾薩斯拔出霜之哀傷之時,悲劇已經無法輓回。
  人類的阿爾薩斯已經死了,悼念他吧。至少他還是人類王子的時候,他的身上體現出了其他角色身上罕見的優秀品質。人類那種不計個人榮辱,敢當污名的精神在他身上展現得淋漓!
魔獸世界:巫妖王之怒片頭CG臺詞
  My son,
  我的兒子
  The day you were born,
  你出生的那天,
  The very forest of Lorderan whispered the name:
  整個洛丹倫的森林都在低語着這個名字:
  Arthas.
  阿爾薩斯
  My child,
  孩子,
  I watched with pride, as you grew into a weapon of righteousness.
  我驕傲地看着你一天天長大,成為正義的化身。
  Remember, our land has always been ruled with wisdom, and strength.
  你要記住, 我們一直都是以智慧與力量統治這個國傢。
  And I know,
  我也相信,
  you would show restraint, when you exercising your great power.
  你會在謹慎地使用自己強大的力量。
  But the truest victory my son,
  但是,真正的勝利,
  Is stiring the hearts of your people.
  我兒,是激勵人民的希望。
  I told you this,
  我告訴你這些
  For when the day of my life come to the end,
  是因為,總有一天,我的生命將抵達終點。
  You, shall be king!
  而你,將加冕為王!
英文解釋
  1. n.:  alsace
法文解釋
  1. n.  Alsace
近義詞
阿爾薩斯大區
相關詞
魔獸世界巫妖王巫妖王之怒魔獸爭霸鐵爐堡霜之哀傷斯特拉斯堡大學
斯坦索姆採藥學艾澤拉斯草藥協會烏瑟爾白銀之手
包含詞
阿爾薩斯人阿爾薩斯狗阿爾薩斯的
阿爾薩斯人的阿爾薩斯大區阿爾薩斯豬腳
阿爾薩斯之淚阿爾薩斯-洛林阿爾薩斯大學
阿爾薩斯王子阿爾薩斯博物館上阿爾薩斯大學
阿爾薩斯的禮物阿爾薩斯·米奈希爾阿爾薩斯級戰列艦
阿爾薩斯給麥格尼銅須的信中國2010年上海世博會阿爾薩斯案例館
分類詳情
張開下萊茵省張開上萊茵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