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示地圖 |
|
|
圖爾庫位於赫爾辛基西北部230公裏處,是芬蘭第二大城市。始建於1229年的港口城市圖爾庫,曾是芬蘭政治、經濟的中心,素有“芬蘭文化搖籃”之稱。現波裏省的省府所在地。這座芬蘭最古老的城市在1812年之前一直是芬蘭的首都,至今仍保留着許多歷史古跡。來這裏尋古訪幽的遊客可以觀察到中世紀遺留下來的藏品豐富的古城堡、歷史悠久的大教堂和許多風格古樸的建築,所到之處會使人感覺回到了另一個時代。
圖爾庫位於赫爾辛基西北部230公裏處,是芬蘭第二大城市。始建於1229年的港口城市圖爾庫,曾是芬蘭政治、經濟的中心,素有“芬蘭文化搖籃”之稱。
現波裏省的省府所在地。這座芬蘭最古老的城市在1812年之前一直是芬蘭的首都,至今仍保留着許多歷史古跡。來這裏尋古訪幽的遊客可以觀察到中世紀遺留下來的藏品豐富的古城堡、歷史悠久的大教堂和許多風格古樸的建築,所到之處會使人感覺回到了另一個時代。 圖爾庫(turku abo)是芬蘭最古老的都市,也是第三大城。
曾經是芬蘭的首都,擁有兩座大學,其中一所還是芬蘭唯一的一所瑞典語大學,也因此成為學術與科技重鎮,今天它依然芬蘭西南部最重要的城市。turku這個字的斯拉夫語原意就是市場的意思,如今圖爾庫的市中心也稱為market place。
十二世紀時,圖爾庫就是波羅的海的貿易據點。十三世紀,圖爾庫最重要地標的"圖爾庫城堡"及"圖爾庫大教堂"開始興建。 往後三百年,這座城市與瑞典有着密不可分的關係,成為芬蘭領土的首善之都。十七世紀,芬蘭第一所高等學府"圖爾庫大學"也在這裏設立。你可以說在芬蘭獨立建國遷都赫爾辛基之前,圖爾庫纔是芬蘭的都城。 圖爾庫濱臨瑞典,承襲了瑞典風格的建築,成為芬蘭與俄羅斯文化分庭抗禮的城市。除了這項代表性外,圖爾庫近八百年的悠久歷史也成為最受歡迎的觀光名勝。
芬蘭文化包含兩個源流:一是瑞典,另一是俄羅斯,而芬蘭古都圖爾庫(turku abo)就是偏嚮瑞典的一個典型。建國不到一百年的芬蘭在歷史上一直徘徊瑞典與俄國兩強之間,芬蘭東部不難嗅出些許的斯拉夫情調;西、南海岸地區至今仍居住幾百年前的瑞典裔移民,瑞典語通行於此,就連文字都有芬蘭文和瑞典文並陳標示。 座落在芬蘭西南角的港口城市圖爾庫正是個最好的例子,turku是芬蘭文,瑞典人則稱它abo。
2004年圖爾庫將作為唯一的芬蘭城市參加並主持現代漢薩同盟會議,同樣在當年圖爾庫將慶祝她的775歲生日。圖爾庫經常被認為是芬蘭唯一的西歐城市,因為一般中世紀歐洲城市有四個共同點: 有一條運輸作用的河, 一個大教堂顯示宗教權利, 以及代表世俗力量的城堡和一個交易的市場。圖爾庫四樣都有! 除了體驗中古風情之外,收藏芬蘭現代美術作品的圖爾庫美術館、記載芬蘭海洋歷史的帆船博物館、西貝流士博物館以及民俗手工藝博物館,都值得一遊。
圖爾庫最初是由瑞典人(瑞典稱作奧波)所築的城堡發展而來,不久發展成為商業中心,1525年瑞典國王古斯道夫?瓦沙授予圖爾庫都市權。16世紀中期圖爾庫成為芬蘭公國的首都。1809年,俄國開始統治芬蘭,圖爾庫曾作過首都。1812年,首都從圖爾庫遷往赫爾辛基。
從14世紀起,圖爾庫就成為芬蘭的對外貿易中心。當時芬蘭衹有7個不大的城市,圖勻庫是其中最大和最重要的。它是這個國傢宗教生活的中心,是芬蘭教會的首腦——大主教的所在地。良好的天然港灣,使它成為芬蘭部分對外貿易的吞吐港口。由於同德國有着頻繁的貿易往來,德國商人在這個城市的生活中心占有重要的地位。 圖爾庫是芬蘭的重要工業中心,有非常發達的造船、機器製造和金屬加工、製繩、紡織、木材加工、煙草和製糖工業。 圖爾庫繼承了古代貿易中心的優良傳統,現在仍然是芬蘭的第二大貿易口岸。港內主要輸入的貨物有:煤、焦炭、石油産品、棉花、𠔌物和機器設備等;輸出的主要是木材、紙張和機器等。圖爾庫是僅次於赫爾辛基的重要文化中心。
那裏有圖爾庫大學和圖爾庫經濟學院,還有一個巨大的圖書館及博物館和劇院等多種文化設施。 市區至今仍保留着許多古典幽雅的建築。1258年建造的羅馬式大教堂,是芬蘭許多教堂的建築楷模。圖爾庫還有不少13世紀的城堡、1846年建造的正教教堂和具有玻璃大壁面的殯儀館等建築物。交通 圖爾庫是一個重要的運動中心,它是兩條主要鐵路(坦佩雷經亞卡到圖爾庫和赫爾辛基到圖爾庫)的終點站。 |
|
瑞典稱“奧布”。芬蘭的主要港市。在芬蘭西南奧拉約基河河口,波的尼亞灣畔。人口175,000(2005)。是全國最古老的城市。
圖爾庫最初是由瑞典人(瑞典稱作奧波)所築的城堡發展而來,不久發展成為商業中心,1525年瑞典國王古斯道夫·瓦沙授予圖爾庫都市權。16世紀中期圖爾庫成為芬蘭公國的首都。1809年,俄國開始統治芬蘭,圖爾庫曾作過首都。1812年,首都從圖爾庫遷往赫爾辛基。
從14世紀起,圖爾庫就成為芬蘭的對外貿易中心。當時芬蘭衹有7個不大的城市,圖勻庫是其中最大和最重要的。它是這個國傢宗教生活的中心,是芬蘭教會的首腦——大主教的所在地。良好的天然港灣,使它成為芬蘭部分對外貿易的吞吐港口。由於同德國有着頻繁的貿易往來,德國商人在這個城市的生活中心占有重要的地位。
圖爾庫是芬蘭的重要工業中心,有非常發達的造船、機器製造和金屬加工、製繩、紡織、木材加工、煙草和製糖工業。有全國最大的香煙廠和造船廠。
圖爾庫繼承了古代貿易中心的優良傳統,現在仍然是芬蘭的第二大貿易口岸。港內主要輸入的貨物有:煤、焦炭、石油産品、棉花、𠔌物和機器設備等;輸出的主要是木材、紙張和機器等。
圖爾庫是僅次於赫爾辛基的重要文化中心。那裏有圖爾庫大學和圖爾庫經濟學院,還有一個巨大的圖書館及博物館和劇院等多種文化設施。
市區至今仍保留着許多古典幽雅的建築。1258年建造的羅馬式大教堂,是芬蘭許多教堂的建築楷模。圖爾庫還有不少13世紀的城堡、1846年建造的正教教堂和具有玻璃大壁面的殯儀館等建築物。 |
|
圖爾庫位於芬蘭的西南部,人口175,000,是芬蘭第五大城市,也是芬蘭歷史最悠久的城市。
圖爾庫建立於 1229 年,曾是波羅的海的貿易樞紐,在芬蘭獨立建國遷都赫爾辛基之前,圖爾庫曾是芬蘭的首都。十三世紀,圖爾庫最重要的標志性建築圖爾庫城堡以及圖爾庫大教堂開始興建。此後的三百年裏,這座城市與瑞典一直保持着密不可分的關係,成為芬蘭領土的首善之區。十七世紀,芬蘭第一所高等學府“圖爾庫大學”在此設立。圖爾庫還是芬蘭通往西方的門戶,是芬蘭最大的客輪和渡輪的停泊港口,是芬蘭的商業、文化和科技中心。圖爾庫的3所大學和科技園在生物化學、ICT和藥物研究領域成就卓越。圖爾庫還是重要的工業城市,有造船等工業。旅遊業是圖爾庫的主要經濟來源,每年來這裏的遊客超過 100 萬人次。
圖爾庫有很多名勝古跡,最為著名的是中世紀遺留下來的圖爾庫城堡和大教堂。城堡建於 1280 年,是瑞典統治芬蘭時期最重要的軍事要塞,瑞典的14個國王都曾把這裏作為行宮,如今是北歐保存最完好的大型城堡之一。圖爾庫大教堂是芬蘭聞名遐邇的中世紀大教堂,始建於 13 世紀初期,也是當地最古老的建築之一。 |
|
圖爾庫交通便利,從赫爾辛基到圖爾庫車程約2小時,有巴士及火車往返於赫爾辛基和圖爾庫。
火車:1小時49分鐘-1小時57分鐘;單程車票:20.20-26.80歐元;每天10至11班火車由往返於赫爾辛基與圖爾庫
巴士:2小時15 分鐘-2小時35 分鐘;單程車票:27.5歐元;每天40至45班巴士由赫爾辛基發往圖爾庫。
自駕車: E18 高速公路:2小時。 |
|
圖爾庫 一月 二月 三月 四月 五月 六月 七月 八月 九月 十月 十一月 十二月
平均氣溫(°C) -3 -6 -2 3 8 14 17 15 10 16 0 2
平均降雨(天) 6 5 6 8 8 8 7 8 7 12 9 5
平均降雪(天) 14 11 10 3 0 0 0 0 0 1 8 9 |
|
Tu’erku
圖爾庫
Turku
芬蘭第二大海港和重要工業基地,圖爾庫-波裏省省會,又名奧布。位於國境西南端海岸,波的尼亞灣畔。市區面積24平方公裏,人口16.3萬(1982);包括郊區面積81平方公裏,人口24萬。1216~1809年瑞典統治時期,是芬蘭的首府和最大城市,自芬蘭隸屬俄國後,政治、經濟中心東移,1827年遭受嚴重火災,城市地位顯著衰退。現為芬蘭西南部的區域中心,工業頗發達,造船業規模居全國首位;煉油、水泥、金屬加工、紡織、捲煙、木材加工等部門也較重要。海港航道水深 9米左右,附近海域幾乎終年不凍,可全年通航。鼕季本國其他港口多冰封,此港更顯重要。每年進出船舶近萬艘,貨物吞吐量200餘萬噸。古跡甚多。有建於 1290年的大教堂、中世紀古城堡和歷史博物館,以及19世紀建造的瑞典語劇院和希臘正教教堂。雙語城市,分別設有使用瑞典和芬蘭語教學的大學(先後建於1918年和1922年)。
(陳慧增) |
|
- n.: Turku, Åbo
|
|
|
|
圖爾庫機場 | 圖爾庫國際 | 圖爾庫城堡 | 圖爾庫大學 | 圖爾庫大教堂 | 圖爾庫古城堡 | 圖爾庫理工學院 | 圖爾庫TPS | 圖爾庫手工業博物館 | 圖爾庫經濟和工商管理學院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