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示地圖 目錄 ①指非洲中部地區。通常包括乍得、中非 、喀麥隆、赤道幾內亞、加蓬、剛果、紮伊爾、聖多美和普林西比。
②中非 內陸國。面積62 3萬平方千米。人口330萬(1994年)。首都班吉。大部分地區為高原和山地。熱帶氣候。經濟以農業為主。出口鑽石、咖啡、棉花和木材。 指 非洲 中部地區。通常包括 乍得 、 中非 共和國 、 喀麥隆 、 赤道幾內亞 、 加蓬 、 剛果 、 紮伊爾 以及 聖多美 和 普林西比 。有時也把 贊比亞 和 馬拉維 、 津巴布韋 作為 中非 的一部分。 ① 中非共和國 ① Central African Republic Central Africa (state)
(Central African Republic, CAR)
非洲大陸中部的內陸國傢。全稱中非 共和國。
國名:中非 共和國(英語:The Central African Republic 法語:République Centrafricaine )
獨立日:8月13日(1960年)
國慶日:12月1日(1958年)
中非 國旗:呈長方形,長與寬之比為5∶3。旗面由四個平行相等的橫長方形和一個竪長方形構成。橫長方形自上而下依次為藍、白、緑、黃四色,紅色竪長方形將旗面分成左右相等的兩部分。旗面左上角有一顆黃色五角星。藍、白、紅三色與法國國旗顔色相同,表示中非 與法國的歷史關係,還象徵和平與犧牲精神;緑色象徵森林;黃色象徵熱帶草原和沙漠。五角星是指引中非 人民奔嚮未來的燦爛之星。
中非 國徽:中心圖案為盾徽。盾面上有五組圖案;中間為非洲輪廓和五角星;四角圖案分別為非洲象頭、中非 地方樹、中非 共和國國徽三顆鑽石和黑人之手。大樹象徵中非 豐富的森林資源,黑人之手意在紀念“黑非社會發展運動”為爭取民族獨立而進行的鬥爭。盾徽之上為太陽圖案,其上寫着“1958年12月1日”,這是中非 成為法蘭西共同體內的“自治共和國”的日期;太陽之上的綬帶上用桑戈文寫着一句格言,意為“天下人人平等”。盾徽兩旁各有一面中非 國旗,下方有一枚勳章,勳章之下的綬帶上用法文寫着“團结、尊嚴、勤勞”。
自然地理:面積62 2 9 8 4 於非洲大陸中央的內陸國傢。東與蘇丹交界。南同剛果(布)和剛果(金)接壤,西與喀麥隆毗連,北同乍得為鄰。境內多丘陵,大部為海拔700-1000米的高原。高原大體可分東部邦戈斯高原;西部印德高原;中部脊狀高地,多縊口,為南北交通要道。東北邊境的恩加亞山海拔1388米,是全國最高點。烏班吉河是境內最大河流,此外還有沙裏河。北部屬熱帶草原氣候,南部屬熱帶雨林氣候。
人口:39 0萬(2005年)中非 國有大小部族32個,主要有巴雅,班達、桑戈和曼吉阿族等。官方語言為法語。通用桑戈語。居民信奉原始宗教的占60%,天主教占20%,基督教新教占15%,伊斯蘭教占5%。
貨幣:中非 金融合作法郎 Central African Finan-Coop Franc CFAF XAF 1XAF=100 centimes(分)
首都:班吉(Bangui)
時差:比北京時間晚7個小時
人類發展指數:指數:0.353 世界排名第172位
〖簡史〗
公元9~16世紀先後出現過班加蘇、臘法伊和宰米奧三個部落王國。16-18世紀的奴隸貿易使當地人口大為減少。1885年遭法國入侵,1891年淪為法國殖民地。1910年被劃為法屬赤道非洲四個領地之一,稱烏班吉沙立。1946年成為法國海外領地。1957年初成為“半自治共和國”,1958年12月1日成為法蘭西共同體內的“自治共和國”,定名為中非 共和國。1960年8月13日宣告獨立,仍留在法蘭西共同體內,戴維·達科任總統。1966年1月陸軍參謀長博卡薩發動政變,自任總統。1976年12月4日博卡薩修改憲法,廢除共和製,建立帝國。1977年12月4日正式加冕,稱博卡薩一世。1979年9月20日深夜,前總統達卡發動政變,博卡薩被推翻,帝製廢除,恢復共和製。1981年9月1日,武裝部隊參謀長安德烈·科林巴宣佈軍隊接管政權,科林巴任國傢復興軍事委員會主席、國傢元首兼政府首腦。1985年9月21日科林巴宣佈解散軍委會,成立新政府,自任總統。1986年11月21日舉行公民投票,正式選舉科林巴為共和國總統。12月8日科宣佈成立首屆民選政府,實現了由軍政權嚮民選政權的過渡。1987年2月科林巴建立“中非 民主聯盟”單一政黨;7月中非 舉行立法選舉,恢復了中斷22年的議會制度。
〖內政〗
1994年憲法規定,實行三權分立和多黨民主製。總統為國傢元首和武裝部隊總司令,由直接選舉産生,任期六年,可連任一次。總統是最高行政長官,製定國傢總政策;有權任免總理,根據總理提名任免內閣成員及軍政官員;召集並主持內閣會議;主持最高防務委員會和最高司法委員會;有權解散議會;宣佈15天的緊急狀態。總統臨時不能視事,由總理代行其職權。總統最終缺位,應在45-90天內選舉新總統,其間由國民議會議長代行其職權。總理為政府首腦,負責落實總統製定的總政策。議會有對政府提不信任案和彈劾政府的權力。不信任案通過後,政府必須立即嚮總統辭職。2003年3月15日下午,前陸軍總參謀長博齊澤發動政變,奪取中非 政權,成為中非 的總統.前總統帕塔塞被迫流亡海外.2004年,博齊澤取消了原有憲法,製定並通過了新憲法.2005年3月,中非 舉行總統大選,共有11位候選人參加,博齊澤當選中非 總統,後又兼任國防部長一職。2008年1月18日,時任總理艾利·多蒂因拖欠他人薪水問題辭職,阿爾尚格·圖阿代拉於四天後即任。
中非 於1860年起從未執行過死刑,是目前非洲大陸上唯一一個事實上廢除了死刑的國傢。
〖行政區劃〗全國劃分為16個省(Prefecture)、1個直轄市(首都班吉),省以下設69個縣(Sous-Prefecture),另設11個行政檢查站(Poste De Controle Administratif)。1891年淪為法國殖民地。1960年8月13日,中非 共和國宣告獨立。1976年12月,博卡薩成立中非 帝國。1979年9月政變後又改共和國。
省 PrefectureC2003.12.8C1988.12.8面積(km2)首府CC2003巴明吉-班戈蘭 Bamingui-Bangoran43,22928,64358,200恩代萊 Ndélé 下科托 Basse-Kotto249,150194,75017,604莫巴伊 Mobaye 上姆博穆 Haut-Mbomou57,60227,11355,530奧博 Obo 上科托 Haute-Kotto90,31658,83886,650布裏亞 Bria35,204凱莫 Kémo118,42082,88417,204錫布 Sibut 洛巴伊 Lobaye246,875169,55419,235姆拜基 Mbaïki 曼貝雷-卡代 Mambéré-Kadéï364,795230,36430,203貝貝拉蒂 Berbérati76,918姆博穆 Mbomou164,009119,25261,150班加蘇 Bangassou31,553納納-格裏比齊 Nana-Gribizi117,81695,49719,996卡加班多羅 Kaga-Bandoro 納納-曼貝雷 Nana-Mambéré233,666191,97026,600布阿爾 Bouar40,353翁貝拉-姆波科 Ombella-M'poko356,725180,85731,835博阿利 Boali
賓博 Bimbo(曾省會)-
124,176瓦卡 Ouaka276,710208,33249,900班巴裏 Bambari41,356瓦姆 Ouham369,220262,95050,250博桑戈阿 Bossangoa36,478瓦姆-彭代 Ouham-Pendé430,506287,65332,100博祖姆 Bozoum 桑加-姆巴埃雷 Sangha-Mbaéré101,07465,96119,412諾拉 Nola 瓦卡加 Vakaga52,25532,11846,500比勞 Birao 班吉直轄市 Bangui622,771451,69067班吉 Bangui622,771中非 Central African Republic3,895,1392,688,426622,984班吉 Bangui
〖外交〗 中非 奉行對外開放,不結盟和國際合作政策,維護民族獨立和國傢主權,強調睦鄰友好,重視南南合作,贊同南北對話,主張建立公平合理的國際經濟新秩序。贊成非洲一體化,主張通過和平談判解决國與國之間的爭端和衝突。
〖政要〗
國傢元首 總統兼國防部長:弗朗索瓦·博齊澤(2003年3月通過政變上臺)
政府首腦 總理:福斯坦·阿爾尚格·圖阿代拉(2008年1月就職)
與中國關係
一、中國與中非 雙邊關係簡況
1962年中非 曾與臺灣當局“建交”。1964年9月29日,中國與中非 建交後,中非 與臺“斷交”。1966年1月博卡薩上臺後,中非 政府宣佈中斷與中國的外交關係,並於1968年5月與臺“復交”。1976年8月20日,中國和中非 簽署聯合公報,實現關係正常化。1991年7月8日,中非 再度同臺灣“復交”,中國即宣佈中止與中非 的外交關係。1998年1月29日,兩國簽署復交聯合公報,恢復大使級外交關係。
二、雙邊政治關係
中國歷次訪問中非 的領導人和外交部主要官員有: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劉寧一(1965年3月)、外交部副部長姬鵬飛(1965年6月)、國務委員張勁夫(1986年12月)、國務委員兼國傢教委主任李鐵映(1989年11月)、外交部副部長吉佩定(1998年6月)、外交部長唐傢璇(2001年1月)、外交部副部長楊文昌(2003年4月)、外交部部長助理呂國增(2005年6月)。
中非 歷次訪華的領導人和主要官員有:總統讓-貝德爾·博卡薩(1976年11月)、軍委會主席安德烈·科林巴(1983年7月)、外交和國際合作部長讓·路易·普西米斯(1987年5月)、外交部長米歇爾·貝澤拉-布裏亞(1988年7月)、總統科林巴(1990年4月)、議長米歇爾·多科(1990年7月)、外交國務部長讓·梅泰-亞彭德(1998年9月)、總統昂熱-菲利剋斯·帕塔塞(1999年6月)、總統弗朗索瓦·博齊澤(2004年8月)。
2006年11月,中非 外交、地區一體化和法語國傢事務部長科姆·祖馬拉率團出席中非 合作論壇北京峰會暨第三屆部長級會議,全國政協主席賈慶林會見。
2007年1月,外交部長李肇星訪問中非 ,與中非 總理埃利·多泰會談,博齊澤總統會見。9月,外交部長楊潔篪在第62屆聯大期間會見中非 外交、地區一體化和法語國傢事務部長科姆·祖馬拉。
三、雙邊經貿關係和經濟技術合作
1991年7月以前,中國嚮中非 提供了大量援助,承擔了多個成套項目,已建成的有勃亞利農技站、賓博廣播發射臺擴建、竹藤草編和木雕培訓中心、總統府診所擴建、班吉友誼醫院和姆波科農業項目等。1998年1月兩國復交後,雙方經貿合作逐步恢復,迄今已完成賓博電臺設備更新維修、小學校和100套經濟住房、博岡達體育場等項目。中國援建的友誼醫院維修項目即將啓動,電臺、體育場等技術合作項目進展順利。
2007年兩國貿易總額為1548萬美元,其中我出口887萬美元,進口661萬美元。我主要出口機電産品,進口原木。
四、其它往來
1980年6月,中國和中非 兩國政府簽署了文化合作協定。1998年6月,中非 旅遊、藝術、文化部長貝依納·班迪訪華期間兩國政府重簽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和中非 共和國政府文化協定》。從1977年起,中國開始接受中非 留學生來華學習進修。兩國復交後,中國恢復嚮中非 提供奬學金,目前中國每年嚮中非 提供30個奬學金名額。
1976年11月,中國政府與中非 政府首次簽訂《關於中國派遣醫療隊赴中非 工作的議定書》。1978年至1990年嚮中非 派出7批醫療隊共97人次。1998年5月,中國政府與中非 政府復簽了議定書。目前共有16名醫療隊員在中非 工作。
2002年8月,中聯部副部長馬文普率中共代表團訪問中非 。
2004年3月,國防部外事辦公室主任張邦棟少將率中國軍事代表團訪問中非 。
2005年11月,中非 軍隊總參謀長安托萬·甘比少將訪華。
2007年,中非 青年、體育、藝術和文化部長德西雷·贊加·科林巴,農村發展國務部長夏爾·馬西 ,財政、礦業、能源和水利部長西爾萬·恩杜庭加伊相繼訪華。
五、重要雙邊協議及文件
(一)關於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和中非 共和國政府建立外交關係的聯合公報(1964年9月29日)
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和中非 共和國政府根據各自國傢人民的利益和願望,决定建立大使級的外交關係。兩國政府一致同意遵照相互尊重主權和領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內政、平等互利、和平共處的五項原則發展兩國之間的友好合作關係。
(二)關於中華人民共和國和中非 共和國國傢關係正常化的聯合公報(1976年8月20日)
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和中非 共和國政府,根據互相尊重主權和領土完整、互不干涉內政、平等互利和和平共處的原則,經過友好商談,决定自1976年8月20日起實現兩國關係正常化,恢復兩國之間的外交關係,並互派大使級外交代表。
(三)中華人民共和國和中非 共和國關於恢復外交關係的聯合公報(1998年1月29日)
1、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和中非 共和國政府重申遵守聯合國憲章的宗旨和原則,願意發展和加強雙方的友好合作關係,根據兩國人民的利益和願望,决定自1998年1月29日起恢復兩國大使級外交關係,並在北京和班吉設立大使館。
2、中非 共和國政府承認聯合國大會於1971年通過的第2758號决議的現實意義和有效性,承認世界上衹有一個中國,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是代表全中國的唯一合法政府,臺灣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一個省。
3、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支持中非 共和國政府維護國傢獨立和主權的崇高事業以及為國傢重建和經濟、社會發展所作的努力。
4、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和中非 共和國政府同意根據對等原則為對方大使館的工作提供方便。
(四)《中華人民共和國和中非 共和國聯合公報》(2004年8月19日)
1、雙方對目前兩國友好合作關係在和平共處五項原則基礎上順利發展表示滿意,决定繼續保持政治交往,推進各領域合作,加強在國際事務中的磋商,推動兩國友好合作關係持續、穩定、健康發展。
2、雙方表示相互支持對方為維護國傢主權和領土完整、促進穩定與發展所作的努力。中非 方支持中國實現國傢統一,並重申,世界上衹有一個中國,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是代表全中國的唯一合法政府,臺灣是中國領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中方贊賞並支持中非 政府為維護國內社會政治穩定、恢復經濟發展所作的積極努力,同時呼籲國際社會對此給予更大的支持。
3、雙方積極評價兩國經貿合作取得的成果,願進一步加強在農業、基礎設施和人力資源開發等領域的合作,鼓勵擴大雙嚮貿易和投資,推動雙方企業開展互利合作。中方重申願意繼續在力所能及的範圍內,支持和幫助中非 方為促進國傢經濟社會發展所作的努力。
4、雙方認為,和平與發展仍是當今時代的主題。國際社會應加強磋商,維護世界的多樣性,促進世界不同文明和不同發展模式相互交流和藉鑒。雙方呼籲發達國傢承擔應有的義務和責任,切實履行嚮發展中國傢提供經濟技術援助和減免債務等承諾,進一步開放市場,取消貿易壁壘。雙方主張發展中國傢聯合自強,加強南南合作,並積極推動南北對話,促進建立和平穩定、公正合理的國際政治經濟新秩序。
5、雙方認為,維護穩定、消除貧睏是非洲國傢面臨的緊迫任務。中方支持非洲聯盟和非洲次區域組織為實現非洲大陸和平穩定、推進一體化進程發揮更大作用,支持非洲國傢通過實施“非洲發展新夥伴計劃”謀求非洲的振興與發展。
6、雙方高度評價中國與非洲的友好合作關係,認為中非 合作論壇是中國和非洲加強集體磋商、開展務實合作的有效機製。兩國願意在論壇機製框架內加強合作。 (Central African states)
〖1. Central Africa (region)〗中部非洲國傢一說:非洲中部地區。通常包括中非 共和國、乍得、喀麥隆、赤道幾內亞、加蓬、剛果、紮伊爾、聖多美和普林西比8國。面積536.5萬平方千米 。人口6130萬(1991) ,多為班圖語係及蘇丹語係黑人。地勢起伏,自北嚮南為提貝斯提高原、乍得盆地、阿贊德高原、剛果盆地、下幾內亞高原與隆達-加丹加高原,分屬撒哈拉沙漠、蘇丹草原、熱帶雨林帶。金剛石、銅、錳、鈷、金、鈾、錫、鐳、鈮、鉭、鐵等礦産在世界占重要地位。富熱帶森林,産棕油、棕櫚仁、橡膠、可可等。經濟以農業為主,礦業次之,多屬低收入國。
一說:中部非洲即習慣上所認為的非洲中部地區,指從撒哈拉沙漠與非洲大陸西部突起部分合圍的廣大縱深地區,不包括東非大裂𠔌西部。該地區水量完全依賴剛果河及其支流,流域面積僅次於亞馬遜河。
習慣上通常包括下列7國:
中非 共和國
喀麥隆
赤道幾內亞
加蓬
剛果共和國(簡稱“剛果()”)
剛果民主共和國(簡稱“剛果(金)”)
聖多美和普林西比
有時認為乍得、贊比亞和津巴布韋三國也屬於中非 國傢。
一說:Central Africa is a core region of the African continent often considered to include Burundi, the Central African Republic, Chad, Democratic Republic of the Congo, and Rwanda.(核心的5國)
〖2. Middle Africa〗
(as used by the United Nations when categorising geographic subregions) is an analogous term that describes the portion of Africa south of the Sahara Desert, east of Western Africa, but west of the Great Rift Valley. The region is dominated by the Congo River and its tributaries, which collectively drain a greater area than any river system except the Amazon. According to the UN, the nine countries of Middle Africa are Angola, Cameroon, Central African Republic, Chad, Democratic Republic of the Congo, Republic of the Congo, Equatorial Guinea, Gabon, and São Tomé and Príncipe. All of the states in the UN subregion of Middle Africa, plus those otherwise commonly reckoned in central Africa (11 states in total), comprise the Economic Community of Central African States (ECCAS).
The Central African Federation (1953–1963), also called the Federation of Rhodesia and Nyasaland, was made up of what are now the nations of Malawi, Zambia, and Zimbabwe. Similarly, the Anglican Church of the Province of Central Africa covers dioceses in Botswana, Malawi, Zambia and Zimbabwe. These states are now typically regarded as parts of Southern Africa or Eastern Africa. Sino-Africa
構詞如:中非 合作論壇 〖1.作者簡介〗
中非 ,生於湖南,原本學農,後自修中文、新聞,再又自學經濟管理,以及法學,醫學。曾長期從事文秘、新聞、編輯工作,也曾輾轉商、農、企、黨、政與教育領域。曾任市委書記專職秘書、秘書學會常務副秘書長、青年文學協會會長,現在廣東從事宣傳文化工作。
中非 的座右銘:洞悉人性的本源, 流淌心靈的真誠; 寫作文學的真實, 書不驚人死不休
〖2.中非 代表作〗
主要有長篇小說《女人很近》,43萬字,廣東省出版集團廣東花城出版社2008年8月第一版,全國新華書店經銷。
《女人很近》是一部頗奇特的長篇小說。作者以超然、誇張的想象,用比較跳躍、抽象的文字,以貌似雜亂無章、實質內在聯繫緊密的結構,描述了南海海濱一個叫竜坊的古老、純樸的小漁村開發、發展成一個現代化城區的過程,以及在這個過程中的陣痛、挫折和教訓。它是在新的文學環境下形成的一種另類的,和別人絶不相同的一種新的長篇小說敘述;一種對生活變形的、誇張的反映。那種來自靈魂深處的痛徹心扉的折磨和思考,讓人從作者史詩聖哲般的敘述中,仿佛看到了藝術大師畢加索的那些簡潔雜亂但色調明顯又意境深邃的畫作…… Zhongfei
中非
Central Africa
非洲中部內陸國傢,鄰乍得、喀麥隆、剛果、紮伊爾和蘇丹。居非洲大陸幾何中心,西距大西洋超過1400公裏,東距紅海3000公裏以上。面積622984平方公裏。人口250.8萬(1984)。全國分為14個省,首都班吉。
自然條件 境內除北部為高約 400米的沙裏河上遊平原外,高原橫亙東西,平均海拔600~900米,構成剛果河(紮伊爾河)和乍得湖兩大水係的分水嶺。高原基底由古老岩係組成,河流切割強烈,地表破碎。東部是蘇丹阿贊德高原的西延,面積占國土40%以上,地勢北高南低,東北邊境的恩加亞峰高1388米,是全國最高點。西部是喀麥隆阿達馬瓦高原的東延,地勢西高東低,西北邊境的卡雷山區是洛貢河和烏班吉河的分水嶺。中部是東西長500公裏的高地,平均海拔550~600米,地表經河流切割,形成許多隘口,為南北交通要道。
地處北緯2°~11°之間,大部地區屬熱帶草原氣候,全年高溫,幹濕季分明;南部漸過渡為熱帶雨林氣候,終年濕熱。除海拔較高地區外,年平均氣溫一般在26℃以上,氣溫年較差小(約2~3℃),日較差較大(10~15℃)。降水深受緯度和地形影響,年降水量從北嚮南自800毫米遞增至1700多毫米,東、西部高地約1500毫米。5~10月為雨季,11月至翌年4月為旱季。境內河流衆多,主要屬烏班吉河和沙裏河兩大水係。烏班吉河是剛果河最大支流,係中非 、紮伊爾兩國界河,富水力資源,兼航運、灌溉之利。沙裏河在北部平原,河網稠密,便於灌溉。
居民和發展簡史 非洲人口密度最小的國傢之一,平均每平方公裏4人。 地區分佈差異明顯,西部平均每平方公裏近10人,班吉附近和西北高地最密處可達20人;中部次之;東部地廣人稀,每平方公裏不到1人。 城市人口增長較快,從1960年占總人口的22.7%,增長到1982年的37%。全國共有大小50餘個部族,中部和東部的班達族人數最多,約占總人口1/3,多從事農業;其次有巴亞族、桑戈族、薩拉族、曼賈族等。居民多信原始宗教,少數信天主教、 基督教和伊斯蘭教。 官方語言為法語。公元9~16世紀,境內曾先後建立班加蘇、臘法伊和賽米奧3個部落王國,發展自給自足經濟。1885年法國開始入侵,1891年淪為其殖民地。1910年被劃為“法屬赤道非洲”的領地。後一度被“轉讓”給德國,第一次世界大戰後重歸法國。1957年成為“半自治共和國”,1958年為“法蘭西共同體”內的“自治共和國”,稱中非 共和國,1960年8月宣告獨立。1976年12月建立帝製,改稱中非 帝國。1979年9月廢除帝製,恢復共和,仍稱中非 共和國。
經濟地理 經濟發展水平較低,1982年國內生産總值約7億美元,人均285美元。經濟以農業為主,80%人口以農業為生,1982年農業産值占國內生産總值31.3%。現有耕地187萬公頃,僅占土地總面積3%,常年種植面積衹100萬公頃左右,集中分佈在中、西部。 咖啡是最重要的經濟作物,集中於烏班吉河沿岸狹長地帶,1982—1983年度産量1.8萬噸,幾乎全部供出口。 棉花是第二位經濟作物,主要分佈在西北部和中部高地及沙裏河上遊平原,産品除供國內消費外,有大量出口;20世紀70年代後産量有所下降,1982—1983年度産籽棉 2.8萬噸,僅及70年代初的78%。其他經濟作物還有花生、芝麻、甘蔗、油棕等。主要糧食作物有木薯、玉米、高梁、稻穀等。獨立後,國傢重視糧食生産,種植面積和産量不斷增長,正常年份糧食可以自給。由於萃萃蠅危害嚴重以及草場面積有限等原因,畜牧業不發達,乳、肉等畜産品供應不足,需從鄰國進口。 森林面積340多萬公頃,約占國土面積6%,主要分佈在西南部; 木材為主要出口商品之一,1982年采伐量42.9 n.: Central Africa, Sino-African n. Centrafrique;
Sino-africain 非洲 地理 國傢 世界 旅遊 地區 民族 紮伊爾 人物 政治 獨裁者 暴君 河流 水域 城鎮 城市 語族 閃含語係 豪薩語 亞非語係 更多結果...
剛果 剛果民主共和國 乍得 赤道幾內亞 加蓬中非 共和國 聖多美和普林西比 喀麥隆紮伊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