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雷迪县 : 亚历山大县 [显示全部] : 北非 >埃及 > 开罗
显示地图
目录
◎ 开罗 Kāiluó
  ◎ 开罗 Kāiluó
埃及首都
  埃及首都。位于尼罗河畔。重要交通枢纽。人口 600 万(1978),连郊区共 800 万(1976)。该城建于 969 年
美国伊利诺伊州城市
  美国伊利诺伊州城市
埃及首都,非洲最大城市
  埃及首都,非洲最大城市。大开罗人口约1500万(1993年)。全国最大工商业中心和阿拉伯世界的文化中心。全国三分之一的工业集中于此,有纺织、食品、制糖、家用电器等。重要的交通枢纽。多清真寺、博物馆等。城西南有金字塔和狮身人面像。新城区高楼林立,是一座兼有东西方色彩的千年古城。国际旅游业甚盛。
No. 5
  开罗位于尼罗河三角洲顶点以南14公里处,是全国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和交通枢纽,非洲最大城市,重要国际航空站。著名的爱资哈尔大学、开罗大学、艾因?沙姆斯大学就坐落在开罗市。
  开罗是一座古迹遍布的城市。距市中心13公里处的吉萨地区是举世闻名的金字塔所在地。近80座金字塔,散布在尼罗河下游西岸。
  开罗东部的穆卡塔姆山坡上,有一座巍峨壮观的萨拉丁城堡。建于1176年,是国王萨拉丁抵御十字军东侵的古建筑。城堡上有穆罕默德?阿里清真寺,建于1840年,具有土耳其建筑风格。
  开罗是现代文明与古老传统相交融,东西方色彩相辉映的城市。郊外的荒漠、骆驼以及屹立在眼前的金字塔,仿佛把人带回到三、四千年以前的法老时代。
  著名的爱资哈尔大学、开罗大学、艾因?沙姆斯大学就坐落在开罗市。素有“中东好莱坞”之称,每年生产70~80部故事片,为阿拉伯国家提供共同的精神食粮。
  开罗拥有钢铁、石油、化工、机器、纺织等现代化工厂,全国1/3的工业集中于此。
  开罗30余条航空线,将埃及同世界各地连接起来。国际博览会建筑群是中东地区最大的展览会场,每年春季举行国际博览会。
  开罗也是非洲第一大城市,许多国际会议,如阿拉伯首脑会议、非洲统一组织会议、不结盟国家首脑会议等,都曾在这里召开。阿拉伯联盟总部也曾设在这里。
  开罗1801年起成为首都,是一座古迹遍布的城市。开罗是古代文化和现代文明、东方风情与西方格调相融合的城市。全城有250多座清真寺,爱资哈尔清真寺最为著名。埃及博物馆有63000多件文物,是世界博物馆之明珠。开罗西南部的吉萨金字塔和狮身人面像被称为世界七大奇迹之一。
概况
  埃及首都开罗(Cairo)横跨尼罗河,气魄雄伟,风貌壮观,是整个中东地区的政治、经济和商业中心。它由开罗省、吉萨省和盖勒尤卜省组成,通称大开罗。大开罗约有1675万(2001年)人口,是埃及和阿拉伯世界最大的城市,也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城市之一。古埃及人称开罗为“城市之母”,阿拉伯人把开罗叫做“卡海勒”,意为征服者或胜利者。尼罗河,这条世界上著名的大河,流贯市区后,分为两支,继续北去,注入分隔欧非大陆的地中海,形成了广阔富饶的尼罗河三角洲。通都大邑开罗,就在这个三角洲的南部。
历史沿革
  开罗的形成,可追溯到公元前约3000年的古王国时期,作为首都,亦有千年以上的历史。中世纪时曾为拜占庭帝国的一个军事要塞。后来在十世纪时期,伊斯兰势力将其建设为一座城市。往后这里才慢慢发展为埃及地区的一个中心城市。
  前身是福斯塔特城,641年由阿拉伯人创建。969年,从突尼斯入侵的一支伊斯兰人在其北建立了一个长方形新城——曼苏里耶城。973~974年,法蒂米德哈罗定都于此并更名开罗(阿拉伯语为胜利之意)。1179年萨拉丁王朝时期得到扩展。自1260年开始,成为马穆鲁克王朝的都城,修建了大量建筑物,有的保存至今,成为埃及人民宝贵的文化遗产。14世纪中叶开罗达到极盛时期。1517年土耳其入侵,开罗成为省会,开始衰落。1805年穆罕默德·阿里王朝复定都于此。近代城市建设始于19世纪30年代。伊斯梅尔下令在中世纪旧城以西兴建欧洲式样的新城,使开罗西方化。20世纪以后 ,人口激增,城区迅速扩展,工业、商业、金融、交通运输等也得到迅速发展。
经济
  开罗为全国最大的经济中心和金融中心,工业高度集中。制造业产值占全国近半数。纺织工业尤其是棉纺工业占重要地位。传统工艺品很有特色。城南的卫星城赫勒万是全国最大的钢铁工业中心,同时发展了石化、机械制造、汽车等一系列工业,为一新兴的重工业区。
  除了特有的农作物种植如洋葱、芝麻之外,这里的棉布等纺织品贸易业也很繁荣。
交通
  开罗因地处欧亚非三洲的交通枢纽,漫步街头,可见各种肤色的人。本地人,宽袍大袖、俨然古风。在某些街区,偶尔还可见到骑着毛驴放牧的村姑,未免新奇。这也许是旧开罗的缩影或古开罗的残迹,但无伤大雅,历史的车轮,仍带着这座名城,向着更现代化的道路前进。 全国主要公路和铁路在此交会,与国内各大城市往来方便,同时傍依尼罗河这一水运要道。市内交通以地铁、电车、汽车为主。东郊建有现代化国际机场,辟有近百条国内外航线。
旅游与文化
  开罗是世界文化古都,西亚及北非地区文化中心。西方化市中心外围有3个古老的城区,其中最大的是法提米德城,内有开罗大部分历史名胜,如释伯尔斯一世清真寺和撒丁堡;旧城和尼罗河岸之间为伊斯梅里亚、卡斯安尼尔和花园城3个商业住宅区。卡斯安尼尔桥一带有开罗的橱窗之喻。主要交通干线科尼奇大街与尼罗河平行,两侧电视大楼、教堂、市政建筑和饭店高高耸立。建于19世纪的古城区和尼罗河岸之间的过渡区有国家图书馆、伊斯兰艺术博物馆与阿布丁宫博物馆等。都市区东沿有大片陵墓区,号称死人城。因各处形成时期不同,其建筑风格迥异。最古老地区多2~4层砖、灰木结构建筑;19世纪所建地区因受当时西方文化影响,多为装饰华丽的欧洲式石建筑,其中尤以前萨卡基尼宫最为知名;西部和北部既有高层住宅楼,亦有带花园的高墙低矮别墅。市区西南矗立着古代世界七大奇迹之一的金字塔和狮身人面像;东北部有作为赫利奥波利斯(柏拉图曾在此从事研究)标志的尖塔;尼罗河西岸新建优雅的希尔顿饭店引人瞩目。有上千所各类普通学校和技术学校。尼罗河西岸的开罗大学历史悠久、规模宏大、设备齐全。此外还有爱资哈尔大学、爱因沙姆斯大学、美国大学、赫勒万大学等。由孟菲斯遗址西行约20公里,即世界七大奇观之一的金字塔(点击右图放大 )。在寸草不生,遍地黄沙的平野上,这些埃及古帝王的石砌陵墓气势宏伟,向游人展示着墓主昔日的威仪。在开罗市区的解放广场一侧,是埃及博物馆,藏品在10万件以上,在介绍埃及文化、特别是在介绍法老时期和希腊—罗马时期的古物方面,是无与伦比的。进入大门,映入眼帘的,大多是石头:石人、石棺、石碑、石柱、名目繁多,难以胜数。这是埃及的史书,也是一部“石头记”。与这个博物馆相距不远,位于尼罗河中一个岛上的开罗塔,高187米。登上这座现代化建筑,全城景色,尽收眼底;街道上川流不息的车辆,大大小小清真寺的拱顶,鳞次栉比的高大建筑,纵横交错,气势非凡的高架高速公路,还有那白帆点点,飘若玉带的大河,荡漾入海,不舍昼夜。市内既有苏丹·哈桑清真寺、艾资哈尔清真寺、萨拉丁城堡、阿布丁宫等古代伊斯兰建筑艺术瑰宝,又有鳞次栉比的现代化高楼大厦。遍布全城的清真寺宣礼塔使开罗享有“千塔之城”的美称。规模宏大、富丽堂皇的开罗国际会议中心则是中埃人民友谊的象征。
开罗出行宝典
  住宿介绍
  开罗有许多老宾馆,它们有着如洞穴一般清凉的屋子,阳光透过百叶门透入房内,入夜,静谧的花园中充满着虫鸣和花香。它们大多修建于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尽管已经相当陈旧,但住在里面还是会很舒适,因为经过翻修,里面都已装上了现代化的设备,而以前的优点仍然保留着。
  比较著名的有舍菲尔德宾馆、温莎饭店、麦纳屋奥贝里宾馆。
  餐饮介绍
  开罗物价较高,尤其是宾馆的餐厅,价格是比较很昂贵的,一般的普通饭店稍微好一点。一个人每顿饭的价格可以下面的标准来参考(不含酒水):45—75埃及镑(昂贵);30—45埃及镑(中等);10—30埃及镑(低廉)。
  开罗有不少特色餐馆,游客可以在开罗品尝到许多传统的中东菜肴和其他非中东的特色菜。
  娱乐介绍
  开罗的娱乐设施较为齐全,中东其他国家的一些富豪常来开罗消遣作乐。
  这里有不少赌场和表演场所,除了有“中东的拉斯维加斯”的美称之外,它还是埃及的体育活动中心。游客来到开罗,既可以找个赌场过一把瘾,也可以到附近水域去参加水上运动,如果想去潜水,埃及附近的红海是全世界潜水爱好者心目中的上佳之处,可以跟随开罗潜水队去。
  在吉萨金字塔附近还有一个库姬游乐园和埃及最好的高尔夫球场,最值得一提的是斯芬克司像对面的一个声光表演场,每晚有两场声光表演,千万不要错过。
  购物介绍
  开罗的商店多得不计其数,各类百货店、小时装店和集市贸易遍布全城,比较有特色的是集市贸易。集市贸易一般都位于狭窄的街道中,有各式各样来自于非洲及中亚各地的货物出售,如香料、香水、金银珠宝、驼毛制品等等。
  另外,在吉萨金字塔区等重要旅游景点,小商贩们无处不在,他们往往会向游客索以高价,买之前一定要砍好价钱,如果不想购买则应坚定而有礼貌地拒绝,可以说“la shukran”。
  交通介绍
  持有驾照的自助游客到达埃及后,不妨向当地租车公司租借小汽车游览,租金不贵,汽油也很便宜。巴迪特公司、欧洲轿车公司、艾维斯公司、中介租车公司等都在开罗机场安排了工作人员。
  租车的游客有必要办一个保险,开罗的交通较为混乱,有些公路上挤满了卡车、驴车和骆驼。开车时要注意不要误闯单行道。
开罗概况
  开罗(英文:Cairo;阿拉伯语:القـــاهــرة‎),埃及首都,横跨尼罗河,气魄雄伟,风貌壮观,是整个中东地区的政治、经济和商业中心。她由开罗省、吉萨省和盖勒尤卜省组成,通称大开罗。大开罗约有1675万(2001年)人口,是埃及和阿拉伯世界最大的城市,也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城市之一。
  古埃及人称开罗为“城市之母”,阿拉伯人把开罗叫做“卡海勒”,意为征服者或胜利者。尼罗河,这条世界上著名的大河,流贯市区后,分为两支,继续北去,注入分隔欧非大陆的地中海,形成了广阔富饶的尼罗河三角洲。通都大邑开罗,就在这个三角洲的南部。 开罗因地处欧亚非三洲的交通枢纽,漫步街头,可见各种肤色的人。本地人,宽袍大袖、俨然古风。在某些街区,偶尔还可见到骑着毛驴放牧的村姑,未免新奇。这也许是旧开罗的缩影或古开罗的残迹,但无伤大雅,历史的车轮,仍带着这座名城,向着更现代化的道路前进。 全国主要公路和铁路在此交会,与国内各大城市往来方便,同时傍依尼罗河这一水运要道。
  在阿拉伯语中,宣礼塔称之为“弥沾恩”,指宣礼员站着呼唤人们祈祷的地方。从公元7世纪起,随着伊斯兰教在西亚、非洲一带广泛传播,清真寺建筑艺术不断发展,宣礼塔也演变为各种不同的式样,成为清真寺建筑不可缺少的一个组成部分。
  开罗地图
开罗交通
  市内交通以地铁、电车、汽车为主。东郊建有现代化国际机场,辟有近百条国内外航线。开罗的交通比较混乱。
  航空
   开罗机场是埃及的国际航班进港口,位于开罗市东北方25公里处,坐车约45至60分钟即可到达。开罗市内的949路与27路都可到达机场,而机场大厅内提供的喷气式公共汽车,与之相比则更为快速、舒适,并且价格合理。
  开罗机场包括了1号、2号两个航站大楼;一号航站则为埃及航空的国际及国内线专用提供起降服务,较新的二号航站大楼则主要供国际班机起降。
  公路
   由开罗至亚历山大,可在开罗机场、赫利奥波利斯的伊斯梅利亚广场、尼罗河希尔顿饭店附近的塔瑞尔广场和开罗谢拉顿饭店附近的吉萨广场、塔瑞尔广场搭乘客车。
  开罗拉美西斯广场周围也有多个长途车站,广场附近的库拉里车站有到三角洲、运河城、上埃及、法尤姆和红梅等地的客车,而广场以东25公里左右,有到达西奈的西奈车站。此外,在开罗的爱资哈尔车站可乘坐到达内部绿洲的客车,而塔瑞尔广场还有开往马特鲁的客车。
  地铁
   开罗最为便利的交通工具当数地铁了,与其他的交通工具相比,地铁可算是开罗交通体系中的特例了。
  在每个地铁站中都会有表现埃及法老时代文明的壁画,地铁站所售的车票为磁卡车票,车票本身价格仅相当于人民币1元,而具体价格则要根据行程而定。地铁中,设有若干节的女士专用车厢为女乘客提供方便,而每个出站口出所设有的自动滚梯和和上下电梯为行人提供了不少方便。开罗地铁极尽人性化,让人们在对开罗交通大失所望之后会有点受宠若惊的感觉。
开罗美食
  饮品
  埃及的饮料摊位是一大特色。小镇中也有饮料摊,刚刚榨出的天然果汁只要50个皮亚斯~2埃镑,十分便宜。种类很多,有胡萝卜、香蕉、桔子等果汁,适应各种需求。酷暑之中喝上杯果汁可以防暑降温,补充营养。
  食品
  开罗的酥嫩全羊香气四溢、酥香可口,十分有名。
友好城市
  希腊雅典
  意大利罗马
  巴西圣保罗
  韩国首尔
  德国斯图加特
  突尼斯突尼斯市
  日本东京 黄昏中的尼罗河
  加拿大多伦多
  美国华盛顿DC
  瑞典斯德哥尔摩
  德国汉堡
  阿根廷布宜诺斯艾利斯
  荷兰阿姆斯特丹
  黎巴嫩贝鲁特
  约旦安曼
  土耳其伊斯坦布尔
  沙特阿拉伯吉达
  苏丹喀土穆
  伊拉克巴格达
  叙利亚大马士革
  阿尔及利亚阿尔及尔
  葡萄牙里斯本
  英国伦敦
  西班牙马德里
  摩洛哥拉巴特
  土耳其安卡拉
  俄罗斯莫斯科
  中华人民共和国北京
  美国纽约市
  法国巴黎
  捷克布拉格
开罗概况
  古埃及人称开罗为“城市之母”,阿拉伯人把开罗叫做“卡海勒”,意为征服者或胜利者。尼罗河,这条世界上著名的大河,流贯市区后,分为两支,继续北去,注入分隔欧非大陆的地中海,形成了广阔富饶的尼罗河三角洲。通都大邑开罗,就在这个三角洲的南部。 开罗因地处欧亚非三洲的交通枢纽,漫步街头,可见各种肤色的人。本地人,宽袍大袖、俨然古风。在某些街区,偶尔还可见到骑着毛驴放牧的村姑,未免新奇。这也许是旧开罗的缩影或古开罗的残迹,但无伤大雅,历史的车轮,仍带着这座名城,向着更现代化的道路前进。 全国主要公路和铁路在此交会,与国内各大城市往来方便,同时傍依尼罗河这一水运要道。
  在阿拉伯语中,宣礼塔称之为“弥沾恩”,指宣礼员站着呼唤人们祈祷的地方。从公元7世纪起,随着伊斯兰教在西亚、非洲一带广泛传播,清真寺建筑艺术不断发展,宣礼塔也演变为各种不同的式样,成为清真寺建筑不可缺少的一个组成部分。
  开罗地图
百科辞典
  Kailuo
  开罗
  Al Q□hirah
    埃及首都,非洲最大的城市。位于尼罗河三角洲顶点以南14公里处的尼罗河畔,大部在河东地区;东距苏伊士运河120余公里。市区面积214平方公里,人口588.1万(1983)。大开罗包括赫勒万、迈阿迪、纳赛尔、阿斯拉姆、斋月城、十月六日城等卫星城镇,面积1200平方公里,人口1200.1万(1983),约占全国总人口1/5。
    地处尼罗河谷地与三角洲的交接部位,平均海拔24米,东部的穆盖塔姆山高出河面165米,是城市的最高点。城区北宽南窄,呈扇状展开,尼罗河纵贯,在城北分流,环抱三角洲;东、南、西三面为沙漠包围。夏季干热,最热月(8月)平均气温27.5℃,昼夜温差很大;冬季短暂而温和,最冷月(1月)平均气温12.1℃。年降水量不足30毫米。偶受沙漠风暴侵袭。
    千年古都。公元 641年阿拉伯人始建,名福斯塔特城。阿拔斯王朝时期,又在它的北面先后建立爱资哈尔城(750)和卡塔伊城(870)。969年法蒂米王朝大将加哈尔从突尼斯入侵后在卡塔伊城北面兴建带长方形城墙的新城,973年王朝定都于此,取名开罗(阿拉伯语称卡希拉,即“胜利”之意)。1179年萨拉丁王时期,城墙扩展,把开罗与卡塔伊、爱资哈尔、福斯塔特围在一起,在穆盖塔姆山上修筑城堡。1260年起为马穆鲁克王朝都城,香料贸易的汇集点。到14世纪中叶,城市发展达到空前鼎盛时期,人口逾50万,成为当时西亚、非洲的最大城市,现存绝大部分著名古建筑,均成于此时。之后,因瘟疫和外族入侵而逐渐衰落。1517年为奥斯曼帝国一个行省的省会。1805年起是穆罕默德·阿里王朝的都城。开罗近代的发展始于19世纪30年代。伊斯梅尔时期在中世纪旧城以西建设新城,1863年从亚历山大迁都于此。20世纪以来的80多年间,人口增长13.5倍,城区不断向北部三角洲、南部河谷方向延伸,向西扩展到尼罗河西岸。近代工业从20年代兴起,50年代后迅速发展,商业、金融、交通运输和文化教育随之荣兴,大批现代化建筑涌现。开罗成为一座新旧并存、东西方色彩兼备的城市。(见彩图埃及首都开罗鸟瞰)
    全国最大的工商业和金融中心。制造业产值占全国近半数。纺织工业是最重要的部门,以长绒棉为原料的棉纺织业尤为发达,还包括毛、丝、麻纺织业。其次是食品、制糖、卷烟、水泥和家用电器等。还有传统的鞣革、制鞋以及金、银手饰等手工艺品。城南25公里处的卫星城赫勒万,为新兴的重工业区,以钢铁工业为主,发展了焦化、机械、汽车、机车、石油化工等部门。开罗集中了全国1/3的贸易公司和近1/4的银行,商业和各种服务行业兴盛。旅游业是城市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或间接的从业人员约40多万。
    重要交通枢纽。全国主要铁路和公路在此交会,通连亚历山大、塞得港、伊斯梅利亚、苏伊士、阿斯旺等各大城市。城区西侧的尼罗河则是贯穿上埃及和下埃及的水运要道。城北有通往苏伊士运河的伊斯梅利亚运河。苏伊士湾─地中海输油管经过城南。东郊的赫利奥波利斯拥有现代化国际机场,辟30余条国内外航线。市内建有13座高架铁路、公路立交桥和3座大型行人桥,其中“十月六日”高架桥长达10多公里;萨尔桥长4公里,是中东第一座单桩高架立交桥;多座大桥横跨尼罗河,连接两岸交通。1985年3月开始兴建非洲第一条地铁工程。
    西亚北非地区的文化中心。拥有上千所各类普通学校和技术学校。位于尼罗河西岸的开罗大学,创立于1908年,为规模宏大、设备齐全的综合性大学;始建于公元972年的爱资哈尔大学,是阿拉伯世界最古老的高等学府,以研究伊斯兰法规和阿拉伯文学、哲学、历史著称,并设有理科;此外,还有爱因沙姆斯大学、美国大学、赫勒万
英文解释
  1. n.:  Cairo,  Al Qâhirah
法文解释
  1. n.  Le Caire (Egypte) (地名)
相关词
文化交流文化中心埃及市场将领伊斯兰盖勒尤卜伊斯兰大学
埃及大学
分类详情
狮身人面像尼罗河撒哈拉大沙漠
穆罕默德·阿里清真寺太阳船博物馆萨卡拉金字塔
法老村哈采普苏特陵庙吉萨大金字塔
埃及博物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