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蒙特州 : 希尔斯伯勒县 [显示全部] : 西欧 >英国 | 曼彻斯特都会自治市 > 曼彻斯特
显示地图
目录
棉纺织和纺织机械制造业中心
  英国最大的棉纺织和纺织机械制造业中心。人口458万(1983年)。工业革命的发源地。金融、报业中心。工业除棉纺织外,还有化学、机械、电子等。轮经运河可抵该市。铁路、航空交通枢纽。
No. 2
  位置:位于爱尔兰岛的东北部。
  面积:1286平方公里。
  人口:250万
  时区:gmt/utc 0 (格林威治标准时间)
  电话区号:161
  曼彻斯特(manchest)曾是工业革命的开路先锋,如今它早已远离了那段“蒸汽和汗水”的岁月,狄更斯时代那种贫困的煎熬早已尘封于历史的记忆,这个城市已经发展出一种“早餐要饮香槟酒”的闲情逸致,跨进了打扮时髦、到处聚会的青春少年时。
  
  曼彻斯特是英国的第三大城市,是城市重建的一个典范,人们可以从这里看到英国工业的发展历史。现在,这里充满了电子气息,以电子、化工和印刷为中心,拥有重型机器、织布、炼油、玻璃、塑料和食品加工等七百多种行业,不仅是英格兰西北部地区政治和文化中心,也是商业和就业中心。
  
  当你在这里欧洲第三大的唐人街用餐,或者在arndale centre购物,或者在清新明快的lowry博物馆欣赏艺术展览时,你都可以感受到这座城市和她的人民的独特之处。假如花24小时,混迹于满城的“派对人”之中,也许会发现,无论足球、音乐、艺术、工业,或是生活方式,甚至购物,在这个城市,居然都可以成为“派对”,因此曼彻斯特被誉为“24-hour party town”。
  
  80年代独立朋克乐队所展示的黑暗与灭亡随同joy division那忧伤而悲观的声音一同远去……这里已经成为一个短期休假的绝佳去处!
No. 3
  曼彻斯特(英文:Manchester),英国英格兰西北区域大曼彻斯特郡的都市自治市、城市、单一管理区,人口437,000。曼彻斯得名于古英语名字"Mamucium"(意思是奶头形状的山),及后演化,加上"ceaster",起源于古拉丁语 "Castra" 而变成"Manchester"。
  
  大曼彻斯特成立于1974年,主要来自于兰开夏郡和柴郡,有人还认为曼彻斯特是兰开夏郡的一部分。'曼彻斯特'这个名字经常用来指整个都市区(甚至扩展到大曼彻斯特以外),其市区总人口在英国排名第二,仅次于伦敦。曼彻斯特人称为Mancunians。
  
  曼彻斯特与特拉福德、泰姆赛德、索尔福德、斯托克波特等城镇联合成曼彻斯特地区。
  
  地理
  曼彻斯特位于一块盆地,北面和东面毗邻奔甯荒野,南面是柴郡平原。市中心位于艾威尔河(River Irwell)东岸,靠近另外两条河——麦诺克河(River Medlock)和River Irk的汇流处。默西河(River Mersey)也经过城市南部。内城区大部分是楼房,从许多高大建筑物楼上可以看到广阔的荒野。另外,曼彻斯特河道发达,靠近利物浦港口和煤矿。
  
  曼彻斯特气候潮湿,属于终年温和多雨的温带海洋性气候,该市的平均年降水量为809毫米,降水持续时间长,降水强度小,常在1个小时以上,而鲜见几分钟的倾盘大雨。有时被称为雨城。在冬季是全国积最少雪的城市。
  
  市区与郊区
   市镇 人口 ( 2001年 )
  1. 曼彻斯特市 (政商中心) 11,689
  2. 布拉克里 10,196
  3. 曲坦-黑勒 12,846
  4. Burnage 13,706
  5. 蒂斯贝瑞 14,292
  6. Fallowfield 14,132
  7. 威辛 14,134
  8. 威森校 66,267
  9. Harpurhey 8,834
  10. 休姆 8,932
  11. Levenshulme 12,691
  12. 隆赛 16,007
  13. 莫斯赛得 10,977
  14. 莫斯唐 12,500
  15. Rusholme 14,422
  
  历史
  早在古罗马时代曼彻斯特己有人聚居,当时已有人在此建立临时城堡。这城堡重建了好几次,成为来往车士打和约克郡的交通枢纽。中世纪时城堡被荒废,后期(约14世纪)曼彻斯特成为法兰德斯人(Flemish people)的社区。他们多以纺织为生,生产羊毛布和亚麻布,亦开始棉织品贸易,此后曼彻斯特成为一个市集。
  
  工业革命期间使曼彻斯特自十八世纪起成为工业城市,大量纺织厂在此设立。同时间曼彻斯特亦是分销中心,多间重要仓库在此设置。世界上第一条客运铁路──利物浦至曼彻斯特铁路之启用,亦加速了这城市的发展。
  
  自二十世纪初因经济大衰退,曼彻斯特的工业开始受到影响,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曼彻斯特的重工业设施受到纳粹德国的严重轰炸和破坏。战后的曼彻斯特工业开始式微,但曼市的大城市地位依旧不变。
  
  近十年来曼市的市貌变化很大,大量在1960年代前兴建的楼房都被拆毁,以新式建筑物取代,而旧厂亦改建成住宅公寓。
  
  人口
  由于地处英格兰中北部,当曼彻斯特在工业革命时发展的同时,有大量来自邻近乡郊和不列颠群岛其他地方的乡下人到曼彻斯特城寻求工作。尤其是在1840年代中后期,因为爱尔兰发生严重饥荒,大量爱尔兰人到只有一海之隔的曼彻斯特城做工。
  
  这批爱尔兰移民和他们的后裔持续在曼彻斯特城有其影响力。例如每年3月该市会举办大型巡游,以庆祝传统爱尔兰天主教节日圣柏德烈日(St. Patrick's Day)。现时曼彻斯特及索尔福约35%人口均有着爱尔兰血统。另外,自20世纪以来不断有中欧及东欧移民大批大批的移居到曼彻斯特地区,他们主要为犹太人。单在曼彻斯特区、索尔福及Prestwich地区已经有40,000犹太人聚居,是伦敦以外英国最大的犹太人社区。
  
  行政区划
  
  大曼彻斯特地区简图大曼彻斯特都市郡由10个都会自治市(metropolitan boroughs)组成:
  
  1.曼彻斯特
  2.斯托克波特
  3.塔姆塞德
  4.奥咸 (自治市)
  5.罗奇代尔
  6.贝利 (自治市)
  7.保顿(自治市)
  8.韦根(自治市)
  9.索尔福市
  10.特拉福德
  大曼彻斯特都市区的市镇有Sale、Altrincham、Cheadle、Stockport、Ashton-under-Lyne、Oldham、Bury、Rochdale、Glossop、Stockport、Middleton和Stretford。特拉福德和索尔福两市通常被理解为“曼彻斯特都会区”的一部份,但保顿和韦根两市就不被并入。
  
  索尔福市中心和曼彻斯特市中心只是由艾威尔河相隔着,两者仅相距20米。
  
  交通
  曼彻斯特在铁路史上占有重要位置。1830年开放的利物浦-─曼彻斯特铁路是铁路客运的诞生地。过去50年市中心几乎被一大打火车站包围,但现在市中心只有2个主要干线火车站-维多利亚火车站和皮卡迪利火车站,连接曼彻斯特和英国大部分地方。市中心还有几个小车站:牛津路车站、甸斯基治火车站和沙尔福特中央火车站。曼彻斯特市虽然并没有地下铁路系统,市内仍然有轻铁系统连接市内各区,包围着曼彻斯特的市中心。
  
  服务曼彻斯特的主要公路是高速路M56、M6、M61、M62和M66,大部分皆连到绕城高速公路M60。
  
  航空
  曼彻斯特国际机场乃英国第三繁忙的旅客机场,有机场火车站直通铁路。2005年机场客运量已达2210万人次,有90多家航空公司,直达180多个城市。长途直飞地点包括纽约、芝加哥、波士顿、费城、迈阿密、拉斯维加斯、多伦多、大马士革、迪拜、多哈、卡拉奇、新加坡、吉隆坡(以前曾有香港航,但已取消)。另外还有大量的国内航线和前往欧洲的专线,覆盖点包括了比利时的安特卫普、德国的汉堡、西班牙的巴塞罗那、希腊的雅典等等。
  
  水路
  工业革命留下的一项遗产是广阔的运河网:曼彻斯特─-保顿─-般利运河、诺治迪尔运河、曼彻斯特运河,全皆通向大海。时至今日,大部分运河皆是用作康乐用途。曼彻斯特地区也有很多的人工湖泊,环绕着该市的小河。
  
  文化
  教育
  曼彻斯特拥有2所主要大学:曼彻斯特大学和曼彻斯特城市大学。前者是全英国最大的全日制大学,于2004年秋天由原先的曼彻斯特维多利亚大学和UMIST组成。邻近的沙尔福特有沙尔福特大学,距离曼彻斯特市中心只有2英里。
  
  加上保顿大学和皇家北方音乐学院,曼彻斯特市学生人数达到73,000,是欧洲学生最多的地方之一。曼彻斯特城市大学、曼彻斯特大学和皇家北方音乐学院都位于市中心的南面,组成一个巨大的校区,被牛津路这条全欧洲最繁忙的道路分成两半。
  
  体育
  体育特别是足球是曼彻斯特文化的重要部分。大曼彻斯特区的球会数目达到全世界最高人均数字。曼彻斯特有两个著名的足球会:曼彻斯特联队(曼联,Manchester United)和曼彻斯特城队(曼城,Manchester City),乃英国最高水平足球联赛英超联的参赛球会。曼城主球场是曼城球场(City of Manchester Stadium),而曼联主球场——老特拉福德球场(Old Trafford Stadium)则是英格兰地区的最大球会足球场,位于特拉福德的郊区。两支球会中以曼联全球知名,英超于1992年成立后一共赢得11届冠军,亦为英格兰顶级联赛冠军最多的球会之一。
  
  其他在大曼彻斯特区的足球会包括:
  
  维甘竞技(Wigan Athletic Football Club)
  博尔顿(Bolton Wanderers Football Club)
  奥尔德姆(Oldham Athletic Football Club)
  斯托克港(Stockport County Football Club)
  还有伯利、罗奇代尔、联曼足球会(Football Club United of Manchester)等球会
  夜生活
  约从1993年开始,酿酒厂对酒吧,会所,俱乐部的投资,加上本地组织对活动的支持,使曼彻斯特的晚间经济增长明显。市中心有多于500家持牌经营的娱乐场所,可容纳超过25万游客,典型的周末晚有11-13万游客,共带来约一亿的年收入和12000个就业岗位。
  
  Canal Street有一个同性恋社区,在委员会对基层设施的投资下,开了英国第一个同性恋超市。新的酒吧和俱乐部陆续开在这区域,每周末吸引2万游客。从1991年开始,每年八月还举行一个很受欢迎的喜庆日。电视连续剧Queer as Folk就是在此拍摄的。
  
  友好城市
   荷兰、阿姆斯特丹
   德国、开姆尼茨
   西班牙、科尔多瓦
   巴基斯坦、费萨拉巴德
   以色列、雷霍沃特
   俄罗斯、圣彼得堡
   中国、武汉
历史沿革 History
  19世纪初的“棉都”——曼彻斯特曼彻斯特与工业革命密不可分,但它存在相比纺纱机和珍尼机(早期的纺纱机)年代久远得多。曼楚尼市(Mancunium)是公元79年由阿格里科拉将军(General Agricola)修建的堡垒的基础上发展而成,在罗马时期是个非常重要的城镇。曼楚尼市沿着瓦特林街(Watling St.)逐渐扩展到今天的规模,连接伦敦与北方的切斯特。曼彻斯特中世纪的历史鲜人知,部分原因是城市的历史记录毁于1666年的伦敦大火。14世纪,法兰德斯的羊毛和亚麻纺织工人在这里定居下来,开创了最早的纺织传统,并这个小镇在18世纪加工从美洲殖民地来的棉花奠下良好的基础。曼彻斯特有方便运输的运河、充足的水和煤炭供应,加上进取和创新的文化传统(理查德·阿克赖特发明的蒸汽纺纱机就是代表)。曼彻斯特孕育了全新的纺织工业,开创了工业革命的先河。
  市名
  曼彻斯特源于古英语名字“Mamucium”(奶头形状的山),后来的演化中加上了“ceaster”,起源于古拉丁语“Castra”而变成“Manchester”。
  发展
  曼彻斯特历史悠久,早在公元79年罗马人就曾在这里建立要塞,以控制从奔宁山麓到海边的通道。14世纪移居此地的佛兰芒织匠创办了亚麻和毛纺业,为曼彻斯特的发展奠定了头一块基石。
  十三世纪兴起,产业革命后发展迅速。十六世纪中叶发展成为一个繁荣的纺织工业城市,它出产的呢绒、毡帽和粗棉布甚至远销海外。自1780年后的四十年中,拥有全国棉纺织工业的四分之一;也是原棉和棉纱的贸易中心。东部以纺织、服装、印染为主;西部以电机与通用机械为主。食品加工、化学和炼油也很重要。1830年建成利物浦—曼彻斯特铁路。海轮经曼彻斯特运河(1894年通航)可抵本市,是仅次于伦敦和利物浦的重要港口。
  崛起
  曼彻斯特的真正崛起是工业革命以来的事。1764年,兰开郡纺织工哈格里夫斯发明了珍妮纺纱机,开始了从纺织机器发轫的工业革命。18世纪80年代第一家棉纺织厂在曼彻斯特诞生。1789年蒸汽机开始代替水力,装备纺织厂,从此这里的棉纺业发展得更为迅速。到1830年,曼彻斯特的棉纺织厂已达99家。这里发达的棉纺织工业给清政府最早派赴欧洲考察的官员斌椿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在《乘槎笔记》(1866年)中写道:“此地人民五十万。街市繁盛,为英国第二埠头。中华及印度、美国棉花皆集于此。所织之布,发于各路售卖……往织布大行(指工厂)遍览。楼五重,上下数百间。工匠计三千人,女多于男。棉花包至此开始。由弹而纺,而织,而染,皆用火轮法……棉花分三路,原来泥沙搀杂,弹过六七遍,则白如雪,柔于绵矣。又以轮纺,由精卷而为细丝。凡七八过,皆用小轮数百纺之。顷刻成轴,细于发矣。染处则在下层,各色俱备。入浸少时,即鲜明成色。织机万张,刻不停梭。每机二三张以一人司之。计自木棉出包时,至纺织染成,不逾晷刻,亦神速哉?”他的叙述生动地再现了100多年前此地棉纺业的盛况。那时的曼彻斯特已从旧集镇发展为英国有数的大城和世界棉纺工业之都。
  今日
  自二十世纪初因经济大衰退,曼彻斯特的工业开始受到影响,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曼彻斯特的重工业设施受到纳粹德国的严重轰炸和破坏。战后的曼彻斯特工业开始式微,但曼彻斯特的大城市地位依旧不变。
  近十年来曼彻斯特的市貌变化很大,大量在1960年代前兴建的楼房都被拆毁,以新式建筑物取代,而旧厂亦改建成住宅公寓。
地理环境 Geography
  平安夜中的曼彻斯特市政厅地理方位
  曼彻斯特位于盆地之中,北方和东方毗邻奔甯荒野,南面是柴郡平原。市中心位于艾威尔河(River Irwell)东岸,靠近另外两条河——麦诺克河(River Medlock)和埃瑞克河(River Irk)的汇流处。默西河(River Mersey)也经过城市南部。内城区大部分是楼房,从许多高大建筑物楼上可以看到广阔的荒野。另外,曼彻斯特河道发达,靠近利物浦港和煤矿。
  气候环境
  曼彻斯特气候潮湿,属于终年温和多雨的温带海洋性气候,该市的平均年降水量为809毫米,降水持续时间长,但降水强度小,降水常在1个小时以上,而鲜见几分钟的倾盘大雨。
  旅游时间
  无论什么季节或什么天气,到曼彻斯特旅游都非常方便。4月到9月是到访的最佳季节,但要记住,7月和8月可是旅游旺季。如果是8月下旬去到访曼彻斯特,就可以加入50万的狂欢队伍,在同志日的游行队伍里手舞足蹈。一至三月的均温度约为摄氏8度,到了七至九月的夏季,平均气温则升至摄氏20度左右。
行政区划
  大曼彻斯特行政区划曼彻斯特历史上属于兰开夏郡。1974年英国进行了地方行政改革,建立了以曼彻斯特为中心,包括邻近的索尔福德(两市街市毗连,只隔一道小河),斯托克波特、奥尔德姆、博尔顿、罗奇代尔及其他城镇在内的都市郡,叫大曼彻斯特,总面积1,287平方公里。这个都市郡是英国重要的经济区和最大的都市区之一。
  大曼彻斯特都市郡
  由10个都会自治市(metropolitan boroughs)组成:
  曼彻斯特市(City of Manchester)
  斯多波特(Stockport)
  塔姆塞德(Tameside)
  奥德海姆(Oldham)(自治市)
  罗奇代尔(Rochdale)
  伯雷(Bury)(自治市)
  保顿(Bolton)(自治市)
  维根(Wigan)(自治市)
  索尔福德市(City of Salford)
  特拉福德(Trafford)
  大曼彻斯特都市区
  市镇有Sale、Altrincham、Cheadle、Stockport、Ashton-under-Lyne、Oldham、Bury、Rochdale、Glossop、Stockport、Middleton和Stretford。特拉福德和索尔福两市通常被理解为曼彻斯特都会区的一部份,但保顿和维根两市并不被列入。
人口结构
  世界杯举办时的曼彻斯特交易广场由于曼彻斯特地处英格兰中北部,当曼彻斯特在工业革命时发展的同时,有大量来自邻近乡郊和大不列颠群岛其他地方的乡下人到曼彻斯特城寻求工作。尤其是在19世纪40年代中后期,因为爱尔兰发生严重饥荒,大量爱尔兰人到只有一海之隔的曼彻斯特做工。
  这批爱尔兰移民和他们的后裔持续在曼彻斯特城有其影响力。例如每年3月该市会举办大型巡游,以庆祝传统爱尔兰天主教节日圣柏德烈日(St. Patrick's Day)。现在曼彻斯特及索尔福德约35%人口均有着爱尔兰血统。另外,自20世纪以来,不断有大批的中欧及东欧移民移居到曼彻斯特地区,主要为犹太人。仅在曼彻斯特区﹑索尔福德及普雷斯特维奇(Prestwich)地区已经有40,000犹太人聚居,是伦敦以外英国最大的犹太人社区。
财政金融
  结构变迁
  曼彻斯特是英国传统的工业重镇,按人口衡量,是英国第三大城市,排在伦敦和伯明翰之后。在过去的半个世纪中,曼彻斯特经历了自工业革命以来最痛苦的产业结构调整。1961年至1983年期间,曼彻斯特总人口不过三四十万,制造业裁员超过15万人。
  与此同时,服务业的崛起和发展,为制造业的顺利转型和城市复兴奠定了基础。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的半个多世纪,曼彻斯特本地经济一直在从工业型经济向服务型经济转型。伴随着制造业就业机会的减少,服务业提供的就业机会越来越多,该市逐渐成为英国西北地区商务、金融、保险和运输的中心。19世纪50年代,仍保持着英国第二大金融中心的地位,此时,曼彻斯特所在地区向服务业发展的迹象已经显现。
  曼彻斯特数十年的产业结构变化历程中,直接反映出从偏重制造业到走向产业结构更进一步合理化的演变轨迹。尽管曼彻斯特近年来制造业比重仍略高于同类城市,但也已发生重大变化。20世纪60年代初,制造业在城市经济总产值中约占70%,如今仅占20%左右,传统的钢铁、纺织和航运部门衰退,如今的主导产业部门是金融服务业、商务服务业等。到1992年,曼彻斯特从事服务业的人员已占全部就业人口的84.2%,制造业从业人员仅占11.1%。
  此后十多年,曼彻斯特不断创新,以金融服务业和商务服务业为先导,以创意产业为另类出发点,逐步制定出赢得未来话语权和核心竞争力的发展蓝图。
  曼彻斯特市中心(Manchester City Centre)金融、专业服务业
  曼彻斯特是英国除伦敦以外最大的金融中心城市,其金融/专业服务业包括银行和基金管理、保险、法律和审计、管理咨询、建筑工作和房地产等多个经济活动中处于前沿的服务业部门,该部门以其频繁的大手笔并购整合商务活动,是服务型经济的最典型板块,到2011年可望对经济贡献106亿英镑。
  2003年,金融与专业服务业对大曼彻斯特地区经济贡献了91亿英镑产值,是贡献最大的产业部门,约占英国西北地区金融服务业的62%。2004年,产业从业人员已达21.8万人,约占西北地区该产业就业人口总数的59%。1998-2003年间,曼彻斯特金融/专业服务业就业人口的年均增幅约4.4%,明显高于同期全英国2.6%的平均增幅。进入2005年,大曼彻斯特地区金融服务业交易量高达170亿英镑,多集中在银行和保险部门,由聚集此地的金融巨头从事行业可知一二。的确,曼彻斯特地区金融服务业的核心部门是银行业,超过60家银行在该市设立办事处,其中40余家是海外银行。
  ●大曼彻斯特地区聚集的最大金融企业排名
  企业名称 雇佣员工总数 涉及行业
  英国合作社金融服务部 7,500 银行/保险业
  苏格兰皇家银行 5,000 企业、商业与零售银行业
  巴克莱银行 3,000 零售与企业银行业
  伦敦苏格兰银行 1,200 零售金融业
  皇家太阳联合保险 800 保险业
  花旗银行 600 零售金融业
  哈利法克斯银行 800 零售银行业
  友诚保险 650 保险业
  纽约银行 350 证券服务业
  来源:曼彻斯特投资机构
  若从金融服务业发放薪水方面横向比较,曼彻斯特相关从业人员比伦敦金融城平均薪水略低1/4,但生活成本亦低于伦敦,这也体现了曼彻斯特成为区域金融中心的竞争力之一。
  创意媒体业
  创意媒体业或新媒体业,是以个人创意或技术为核心、挖掘运用知识产权,并有潜力催生财富产生就业的一系列新兴媒体部门的统称,是新经济时代背景下技术渗透传统产业部门而催生的新产业模式。
  过去十多年中,创意产业对英国经济的作用早已为人共识,曼彻斯特作为英国西北地区的经济重镇,在经济转型时期对创意产业这一新经济部门的洞察力相当敏锐。如今,曼彻斯特是英国西北地区的创意产业集散地,拥有众多全英国知名的高等教育、文化和媒体制作机构,驱动当地创意经济的发展。曼彻斯特本地的格兰纳达电视台及衍生的众多独立媒体制作公司,以及BBC将部分业务转移到曼彻斯特地区,均丰富了曼彻斯特本地的创意氛围。
  2003年,大曼彻斯特地区的创意产业贡献了27亿英镑产值,占西北地区该产业总产值的63%。1998-2003年间,产业增幅约3.8%,超过西北地区的3.2%和英国全国的3.5%。2004年,从业人口总数约7.71万人,占西北地区该产业就业人口总数的60%。
  需要指出,尽管创意媒体业这一部门越来越引人注目,就业形势和经济拉动作用亦有所提升,但在曼彻斯特当地对经济总产值的贡献,多少仍笼罩在伦敦这座创意大都会的阴影下,并低于创意部门对英国全国经济总产值的比重。
  通信服务业
  通信服务业对城市经济的作用体现在两个层面,一是催生城市就业机会和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部门,二是作为现代服务业部门,是提升产业活动的劳动生产率和竞争力的关键部门。
  曼彻斯特地区的通信服务业包括软件服务业、信息技术咨询业、电信与计算机相关的电子元器件服务业,以及其他配套服务业(包括战略咨询、项目管理、系统设计、电子商务服务、技术支持、外包服务等)。全球化局势步步逼近,曼彻斯特在技术力量推动下,信息服务业也大幅度增长,在年均10.4%的增幅下,2007年产值约为21.7亿英镑,可望2011年实现产值28亿英镑。
  ●1998-2002年间大曼彻斯特地区信息服务业的扩张
  1998年 2002年 增幅
  就业人数 25,610 35,848 +40.0%
  从业企业 4,104 4,720 +15.0%
  经济总产值 9.21亿英镑 13.52亿英镑 +46.8%
  来源:曼彻斯特投资机构
  在就业增长背后,促进城市信息服务业的主要驱动力是“曼彻斯特之知识城市”战略,该战略以学术活动和研究成果的汇聚为优势,力图将曼彻斯特转化成为知识型产业集聚的中心。
  航空服务业
  航空服务业对大曼彻斯特地区极为重要,主要是由于曼彻斯特国际机场对当地经济的带动与支撑功能。2003年,大曼彻斯特地区航空服务业贡献6.2亿英镑产值,1998-2003年间年均增速7.8%,远远超过同期英国全国平均增幅(2.6%)。2004年,该地区航空服务业从业人员约1.37万人,占西北地区行业从业人员总数的77%。
  曼彻斯特机场是仅次于英国伦敦希思罗机场的第二大机场,也是欧洲近年扩张最为迅速的机场之一,2005年,机场承载客运总数超过2200万人次,货运总量超过15万吨。的确,曼彻斯特机场不再仅仅是交通运输的连接方式,本身也是充满活力的新经济部门——每承载100万人次旅客,每年即为全国、西北地区以及大曼彻斯特地区分别创造3000个、2000个和1425个就业机会。目前,曼彻斯特机场每年直接雇佣1.9万人,间接为西北地区带来2.3万个就业机会。2004年,该机场光为英国国家经济总产值即做出17亿英镑的贡献值。
交通运输
  皮卡迪里火车站曼彻斯特的交通十分发达,是英国的交通枢纽,乘坐火车去伦敦和伯明翰分别只要3个小时和一个半小时,去苏格兰首府爱丁堡也只要3个半小时。曼彻斯特国际机场是英国的主要机场之一,每天有上百次的航班通往欧洲大陆和本土其它城市。
  巴士之旅
  曼彻斯特布局紧密,非常适合徒步游览。不过也不妨乘搭免费的4号巴士,沿市中心游览。不过,你必须先要搞清楚公共交通系统的服务范围和收费标准,因为这里复杂的让你难以想象。城市巴士围绕皮卡迪利花园,火车围绕内城运行;维多利亚、索尔福德、丁斯盖特、牛津街和皮卡迪利花园均设有火车上落站。电车亦横穿市区,连接维多利亚、皮卡迪利和凯瑟菲尔德,途经莫斯利街,然后开往郊区的阿尔琴查姆(Altrincham)和伯雷(Bury)。建议购买即日巴士、火车和电车的一日通行票。
  所有的公交车起点,都集中在市中心的皮卡底里花园(Piccadilly Garden)。如果搭上“中心线”4路公交车,环城中一周,就不会遗漏掉以维多利亚女王丈夫为名的阿尔伯特广场、拥有“圆形图书馆”的圣彼得广场、前自由交易所(现为一个酒店)、前中央火车站(现为G-Mex展览活动中心),还包括市政厅、曼彻斯特教堂等。不少都是经典的维多利亚新哥特建筑风格。
  另一个有趣的巴士之旅,是“曼彻斯特摇滚之旅”(Manchester Rock Tour),可以在圣彼得广场的旅游中心预订到。这样一个车程,就可以从70年代的“快乐部”乐队、80年代的“史密斯”、“新秩序”、“石头玫瑰”、“快乐星期一”,一路走过90年代“接招”、“绿洲”乐队的成长历程。而曼彻斯特也一直在书写世界级的流行音乐史。
  铁路
  曼彻斯特在铁路史上占有重要位置。1830年开放的利物浦—曼彻斯特铁路是铁路客运的诞生地。过去50年市中心几乎被一大打火车站包围,但现在市中心只有2个主要干线火车站——维多利亚火车站和皮卡迪利火车站,连接曼彻斯特和英国大部分地方。市中心还有几个小车站:牛津路车站、甸斯基治火车站和沙尔福特中央火车站。曼彻斯特市虽然没有地下铁路系统,市内仍然有轻铁系统连接市内各区,包围著曼彻斯特的市中心。
  城市铁路在在几年就已经盛行在曼彻斯特街头,它的票价和公共汽车差不多,多通向城市中心和城市周边的重要地区,例如,下了火车想去ARNDALE CENTRE逛逛,不用走很远的路,直接在火车站里坐METRO LINK就可以直接到达了,票价只有30几便士。
  公路
  服务曼彻斯特的主要公路是高速路M56、M6、M61、M62和M66,大部分皆连到绕城高速公路M60。
  航空
  曼彻斯特国际机场是英国第三繁忙的旅客机场,有机场火车站直通铁路。2005年机场客运量已达2210万人次,有90多家航空公司,直达180多个城市。长途直飞地点包括纽约、芝加哥、波士顿、费城、迈阿密、拉斯维加斯、多伦多、大马士革、迪拜、多哈、卡拉奇、新加坡、吉隆坡(以前曾有香港航班,但现已取消)。另外还有大量的国内航线和前往欧洲的专线,覆盖点包括了比利时的安特卫普、德国汉堡、西班牙巴塞罗那、希腊雅典等。
  水路
  工业革命留下的一项遗产是广阔的运河网:曼彻斯特—保顿—般利运河、诺治迪尔运河、曼彻斯特运河,全部通向大海。时至今日,大部分运河皆是用作康乐用途。曼彻斯特地区也有很多的人工湖泊和环绕城市的小河。
娱乐休闲
  曼彻斯特的夜色曼彻斯特是英国第二大繁华城市,仅次于伦敦。这里集中了英格兰西北地区有影响的乐团、剧院、博物馆等文化娱乐设施。音乐和剧场甚至可以挑战伦敦西区,1858年由查尔斯·哈雷先生创办的哈雷乐团在世界乐团享有声誉,还有BBC地方交响乐团和地方芭蕾舞剧团。
  劳瑞是个大型综合艺术中心,位于萨尔福特码头。里面有两个剧院、画廊和商店,可以看到海景的酒吧和餐厅。“角屋CornerHouse”很早就号称是“曼城的艺术电影及视觉艺术的中心”,背后有不少基金组织支持,特点是绝对不俗的品位。
  酒馆是英国人的“第二个家”,在曼彻斯特,因为音乐产业的发达,不少酒吧有风格多样的现场乐队,运河街(CanalStreet)上的“同志村”周边,更有不少另类的仓库式酒馆。“4小时派对人”便在这些地方,享受完一天最后的美妙时光。
  艾伯特广场
  艾伯特广场(Albert Square)是了纪念维多利亚女王的丈夫艾伯特命名的。广场位于丁斯盖特街(Deansgate St.)和莫斯利大街(Mosley St.)之间,是城市的心脏地带。广场上最有特色的标志是一座建于维多利亚时代的歌德式建筑。
  广场西面的丁斯盖特街的约翰·赖兰德图书馆(John Rylands Library)拥有维多利亚歌德式建筑再往西面走,就是坐落于艾威尔河(River Irwell)旁边的Pumphouse人民历史博物馆,展览的主题是社会历史和工人运动。
  广场南面是圣彼得广场(St Peter’s Square),旁边的自由工会会所就是1819年彼得罗屠杀(Peterloo massacre)发生的地方,现已改建为酒店。再往南是前中央车站,现在成了G-Mex展览会议中心。旁边俯视着G-Mex的棱角分明的后现代建筑物就是布里奇沃特音乐大厅(Bridgewater Hall),著名的哈雷管弦乐团的成名地。
  来吧红魔
  《来吧红魔》的大合唱随时都可能在曼城街头爆发,一个街区的人都会跟着手舞足蹈。曾拥有贝克汉姆等大牌球星的曼联足球队,成了曼城最为世界所知的标志。乘上轻轨,在老特拉福德(Old Trafford)下车,即可以前往曼联足球俱乐部,红魔迷们可以挑一条红围巾。再搭乘巴士,便可到达“梦剧场”——老特拉福德球场(Old Trafford Stadium)。据说如果事先没买整个球赛的季票,就休想观看任何一场曼联对的比赛。到了夏天,这里更是热闹得连一场板球赛都看不到了。
  北角
  “北角”最体现曼城民间的文化创造力和独立精神,不可不去。它在曼城市中心的北部外缘,短短几条街上,布满了不计其数的先锋演出场所、俱乐部、酒吧、独立唱片店,还有工艺艺术中心、中国艺术中心,以及大批操办小型文化生意的办公室和工作室。兜兜转转,很可能会撞进一个亲密有趣的“艺术家村”,碰到有版画工作室的主人出远门,请隔壁的雕塑家帮忙代管钥匙卖作品的情状;或者在一家叫“唱碟交换”的著名的二手唱片店,买到用白纸壳包装的觅了很久的音乐;或者在一家充满奇思妙想的设计小店流连忘返。
  据说1987年前后,曼彻斯特市中心的房地产价格暴涨,而北角有廉价的租房、出租方式灵活,因此做文化生意的小业主便纷纷进驻,不想雪球越滚越大,成就了曼城现在最有活力的文化景观。
  劳瑞中心
  劳瑞是个大型综合艺术中心,位于萨尔福特码头。它在门口赤裸裸地用钢铁和碎玻璃展示着这个工业城市的风貌,里面有两个剧院、画廊和商店,可以看到海景的酒吧和餐厅,当然,还收藏大量英国最著名的工人画家劳瑞的作品。
  角屋
  “角屋”很早就号称是“曼城的艺术电影及视觉艺术的中心”,背后有不少基金组织支持,特点是绝对不俗的品位。在一楼看一场异国的艺术电影,二楼看当月的精选画展或参加一个公开的座谈会,在酒吧和艺术爱好者聊聊天,便可以收获一个令人难忘的晚上了。它是“北角”一分子,更得昔日“狂野之城”的精髓。
  跳舞俱乐部和酒馆
  1991年,曼城的市政厅长就说过:“哈仙达岗俱乐部之于曼城,就好像米开郎基罗的《大卫》之于佛罗伦萨”。可见跳舞俱乐部对于这个城市的重要性。哈仙达岗(Hacienda)见证了曼城作为世界流行音乐中心的黄金时代,如今已经伴随着那个时代的离去而离去了。但俱乐部文化已然作为传统保留了下来,深夜常可见长长的队伍排在最火暴的俱乐部门口或者在取款机前。
科学教育
  曼彻斯特大学曼彻斯特拥有2所主要大学:曼彻斯特大学和曼彻斯特城市大学。前者是全英国最大的全日制大学,于2004年秋天由原先的曼彻斯特维多利亚大学和UMIST组成。邻近的沙尔福特有沙尔福特大学,距离曼彻斯特市中心只有2英里。
  加上保顿大学和皇家北方音乐学院,曼彻斯特市学生人数达到73,000人,是欧洲学生最多的地方之一。曼彻斯特城市大学、曼彻斯特大学和皇家北方音乐学院都位于市中心的南面,组成一个巨大的校区,被牛津路这条全欧洲最繁忙的道路分成两半。
体育运动
  曼联会徽体育特别是足球是曼彻斯特文化的重要部分。大曼彻斯特区的球会数目达到全世界最高人均数字。曼彻斯特有两个著名的足球会:曼彻斯特联队(曼联,Manchester United)和曼彻斯特城队(曼城,Manchester City),是英国最高水平足球联赛英超联赛的参赛球会。曼城主球场是曼城球场(City of Manchester Stadium),而曼联主球场——老特拉福德球场
  (Old Trafford Stadium)则是英格兰地区的最大的球会足球场,位于特拉福德的郊区。两支球会中以曼联全球知名,常是英超联赛的冠军,素有“红魔”和“常胜军”的美誉。
  其他在大曼彻斯特区的足球会包括:
  维甘竞技(Wigan Athletic Football Club)
  博尔顿(Bolton Wanderers Football Club)(均为英格兰足球超级联赛参赛球队)
  奥尔德姆(Oldham Athletic Football Club)
  斯托克港(Stockport County Football Club)
  此外,还有伯雷﹑罗奇代尔﹑F.C.联曼(FC United of Manchester)等球会。
旅游活动
  雕塑“瞬间爆发”(B of the Bang)餐饮
  曼彻斯特是一个融合多种民族特色的地区。各国风味的料理都可以在这里找到。
  在曼彻斯特,“本地口味”代表了你所喜爱的任何风格的美食,包括英国的著名厨师Gary Rhodes和Paul Heathcote,以及具有现代特色和有创造性的各种食物。另外,真正传统的鱼、炸薯片和豌豆泥也是值得品尝的,还有湖畔羊肉和腌牛肉、土豆和香草、炖杂烩等。还有一种非常可口的蛋糕叫“湿内莉”,值得一尝。Faulkener大街是英国最大的唐人街,唐人街内遍布饭店和超市,你可以吃到美味的中餐。
  曼彻斯特有着非常悠久的酿酒传统,这里有几家传统的家庭酿酒作坊。传统的小酒坊是非常好的廉价用餐场所,在那里也许你能够品尝到来自本地的Thwaites或者Hydes鲜酿啤酒。
  ●特色菜
  多佛尔鲽鱼、烤牛排、牛肉馅饼、炸鱼及炸马铃薯条。
  购物
  曼彻斯特的繁盛得益于其发达的旅游和商业系统,但这并不意味着昂贵的价格!在曼彻斯特,你会找到很多1镑店,这些店里面的商品几乎都在1镑左右,所以很实惠。在中央城区的阿黛利购物中心(Arndale Centre),可以进行一场丰盛的购物派对。游客可以在这里找到欧洲的各色名牌,以及家居、礼品、花鸟虫鱼等。
  “北角”(Northern Quarter)最能体现曼城民间的文化创造力和独立精神,里面有“艺术家村”和名为“唱碟交换”的著名的二手唱片店,还有充满奇思妙想的设计小店等。
  有名的Wilmslow路又名“Curry Mile”,是一个销售亚洲珠宝和纱丽的市场,在这里你既可以在街边市场选购本地的手工艺品,也可以在现代化的购物中心买到名牌服饰,或看看精美的手工上色的器皿、老船员风格的家居用品、小杯子以及餐具等。一不留神,一个白天就过去了。
  住宿
  罗瑞酒店(Lowry):五星级豪华现代酒店,建于2001年。位于市中心,Irwell河岸边,交通便利,方便可达火车站、机场、主要的购物中心、餐厅和商业中心。
  皇冠假日酒店(Crowne Plaza-The Midland):四星级传统酒店,建于1903年。位于市中心,临近g-mex会展中心,步行约2分钟可达最近的地铁站和公共巴士车站。离火车站不到1公里。
  米德兰酒店(The Midland):米德兰酒店是一家四星级传统酒店,是一座古老的传统建筑,建于1903年,共有客房304间。该酒店位于曼彻斯特市中心,临近g-mex会议展览中心,距piccadilly火车站不到1英里,曼彻斯特国际机场距此10英里。酒店内有三家餐厅,一家上好的法国餐厅,trafford厅提供自助餐和切片烤肉,还有时尚的nico central餐厅。酒店还有两个酒吧。
  花园酒店(Gardens):花园酒店是一家三星级现代化酒店,该酒店是一幢维多利亚式的房子,建于1950年,共有客房101间。酒店位于Piccadilly Gardens的对面,步行可至Piccadilly 车站,离曼彻斯特购物区也十分近。客房舒适,干净,是一家处于优越地理位置的酒店,对于想住在曼彻斯特中心地段的客人来说是个很好的选择。
  吉瑞斯酒店(Jurys Inn):吉瑞斯酒店是一家三星级现代化酒店,建于1999年,共有客房265间。该酒店毗邻城内的G-MEX展览中心,步行可达许多博物馆、美术馆和著名的格兰纳达电视城。客房中等偏大,可容纳3位成人或两位成人和两名儿童。Arches餐厅提供包餐或点菜服务,价格低廉。小酒吧是用简便午餐或与朋友对酌的好去处。曼联队的主场老特拉福德球场距酒店4英里。
对外交流
  友好城市
  荷兰阿姆斯特丹
  德国开姆尼茨
  西班牙科尔多瓦
  巴基斯坦费萨拉巴德
  以色列雷霍沃特
  俄罗斯圣彼得堡
  中国武汉
其他(城市和地区)
  曼彻斯特(Manchester)还指以下地方:
  加拿大
  Manchester,阿尔伯塔省卡尔加里附近的一座城市
  牙买加
  曼彻斯特区,牙买加一教区
  美国
  美国新罕布什尔州的最大工商业城市。在州南部,临梅里马克河。人口9.1万(1980)。1846年建市。铁路、公路交通枢纽。早期利用梅里马克河阿摩斯开格急流的水力,发展为棉纺业的重要中心之一。现工业有纺织、皮革、制鞋、橡胶、金属加工、电子、印刷等部门。
百科辞典
  Manchesite
  曼彻斯特
  Manchester
    英国最大的棉纺织和纺织机械制造业中心,西北英格兰地区(包括兰开夏和东北柴郡)首府。位于英格兰西北部、奔宁山脉西侧的平原上。人口 45.75万(1983)。附近煤藏丰富。气候温和湿润。是英国发展较早的工业城市。公元1世纪建为要塞,9世纪被毁。13世纪兴建为城镇。14世纪佛兰芒人创办毛、麻纺织业。18世纪80年代首次出现棉纺织厂。19世纪初曾集中了全国棉纺锭的1/4。 1830年建成通往利物浦港的世界上第一条铁路线。1894年开凿了通往默西河口的运河。19世纪在城的东部与北部,出现了纺织工业专业化的工业城镇,城区则为商业中心,是英国原棉和棉纺织品的贸易中心。随着工业的发展,人口迅速增长,1717年仅有居民1万人,至1851年增加到30万人。20世纪,逐渐成为大都市。1974年建立以曼彻斯特为中心,包括邻近的索尔福德、斯托克波特、奥尔德姆、罗奇代尔、贝里、博尔顿、威根、沃灵顿等工业城镇的大都市区。面积为1287平方公里。人口260.5万(1981)。 城东以纺织、针织、印染、机床和金属加工为主,城西以通用机械、电机为主。化工、炼油、电子、食品加工、玻璃、橡胶制造等工业也相当发达。英格兰重要的交通枢纽之一,有公路、铁路通往利物浦和其他重要城镇。海轮自爱尔兰海溯默西河经运河可抵本市。曼彻斯特的人工港是英国主要港口之一,吞吐量仅次于伦敦和利物浦。城南16公里处建有国际机场。英国新闻业第二大中心。设有英格兰北部地区的广播和电视总部。《曼彻斯特卫报》创办于1821年。有曼彻斯特大学(1851年建)、萨尔福德大学及理工学院等高等学府,并有建于1653年盛誉欧洲的第一个公共图书馆。
     (谢仙华)
    
英文解释
  1. n.:  Manchester,  mancunian
相关词
运动员足球双冠王山东鲁能人物杜伦布莱德福德Bradford
英国实力派歌唱组合偶像团体
包含词
曼彻斯特区曼彻斯特人曼彻斯特的
曼彻斯特港曼彻斯特梗曼彻斯特码
大曼彻斯特曼彻斯特绠曼彻斯特城
曼彻斯特联曼彻斯特蓝曼彻斯特挭
曼彻斯特更大曼彻斯特郡曼彻斯特编码
曼彻斯特学院曼彻斯特手术曼彻斯特德比
曼彻斯特机场曼彻斯特大学曼彻斯特联队
曼彻斯特城队威廉·曼彻斯特曼彻斯特更犬
差分曼彻斯特曼彻斯特音乐玩具曼彻斯特犬
差分曼彻斯特码曼彻斯特中国城曼彻斯特商学院
曼彻斯特犭更犬标准曼彻斯特更从曼彻斯特到利兹
曼彻斯特都会大学曼彻斯特城市学院曼彻斯特理工大学
曼彻斯特中心学院差分曼彻斯特编码微分曼彻斯特编码
曼彻斯特城市大学曼彻斯特通海运河曼彻斯特级驱逐舰
曼彻斯特数据编码曼彻斯特都会自治市曼彻斯特萨福德大学
曼彻斯特联合足球俱乐部从北京回望曼彻斯特曼彻斯特城足球俱乐部
英国“曼彻斯特”号驱逐舰洪博托·委勒兹曼彻斯特曼彻斯特斯特拉夫德镇
曼彻斯特艾伯特广场曼彻斯特urbis tower曼彻斯特洛利艺术中心
曼彻斯特维多利亚大学伦敦国王学院曼彻斯特大学曼彻斯特urbistower
新罕布什尔大学曼彻斯特分校曼彻斯特商学院中国(上海)中心英国“曼彻斯特”号轻巡洋舰
阿弗罗“曼彻斯特”重轰炸机
分类详情
同志村阿戴尔中心凯瑟菲尔德
曼彻斯特中国城quarry bank纺纱厂曼彻斯特艾伯特广场
曼彻斯特urbis tower曼彻斯特洛利艺术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