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示地圖 |
|
|
烏剋蘭首都和最大城市。人口260萬(1995年)。工業以機械製造著稱。輕工業發達。重要的水、陸、空交通樞紐。全市60%以上是緑化地帶。有聖索非亞大教堂等古跡。 |
|
烏剋蘭共和國首都基輔(kyiv)位於烏剋蘭中北部,第聶伯河中遊,是第聶伯河港口和重要的鐵路樞紐。它面積777平方公裏,人口260萬(1999年)。城市屬溫和的大陸性氣候,一月份平均氣溫-5.8℃,7月份平均氣溫19.5℃,平均年降水量622毫米。
基輔具有悠久而光榮的歷史,曾是第一個俄羅斯國傢基輔羅斯的中心,因而有“俄國城市之母”的稱謂。考古表明,基輔始建於公元6世紀末7世紀初。公元822年成為封建國傢基輔羅斯的國都,通過貿易逐步繁榮起來。988年改宗東正教。10─11世紀十分興旺,被稱為第聶伯河上的“帝王之城”。到12世紀,基輔發展成歐洲的主要城市,擁有400多座教堂,教堂藝術和手工製品聞名遐邇。1240年被蒙古人攻陷,城市多處被毀,大部分居民被殺。1362年被立陶宛公國占領,1569年劃歸波蘭,1686年歸屬俄國。19世紀城市貿易擴大,出現了現代工業。19世紀60年代與莫斯科和敖德薩通鐵路。1918年成為獨立的烏剋蘭國傢首都。二戰中城市遭受嚴重破壞。1941年,蘇軍與德軍經過80天激戰後,德軍占領基輔。1943年,蘇軍解放基輔。戰後,蘇聯政府授予基輔“英雄城市”稱號以及金星勳章和列寧勳章。經過重建,基輔的工業不斷發展壯大。
基輔市區有數十條林蔭大道以及數百個街心花園和草坪,一幢幢現代化的建築掩映在緑樹和花叢中,基輔因而贏得了“花園城市”的美名。
全市分為10個行政區。市中心是舊城區,坐落在第聶伯河右岸,儘管舊城區的很多建築為戰後所建,但它仍保留着舊街道格局。市內的大部分歷史建築也都集中在這裏,如著名的索菲亞大教堂(11世紀建,現為博物館)等。舊城內外還有許多博物館、劇院、公用樓、大百貨商店。舊城北側原是貿易和猶太人區,現為河港。南側的彼切爾斯基區有烏剋蘭政府的許多主要建築,如議會政府大廈等,建造於11世紀的佩切斯卡亞隱修院是前蘇聯歷史上最著名和最重要的隱修院。中心區四周是工業住宅區。住宅建築群形成的單元(稱“小區”)之間為公園和緑化帶,包括烏剋蘭科學院的大型植物園和小型大學植物園。城市外圍有數處森林公園。二戰後,城市不斷嚮第聶伯河左岸發展,兩岸之間有公路和鐵路橋連接。基輔是前蘇聯的重要工業中心之一,工廠遍布全市,以市中心區以西和第聶伯河左岸最為集中。製造業種類繁多,重工業以生産成套機械裝備、精密機床和儀器、金屬切削機床、飛機、化工設備、液壓起重機、電子儀器、電樞、船舶、摩托車、電影設備為主,輕工業有化工産品、照相機、電子計算機、手錶、編織品、食品等。化工産品有樹脂、化肥、塑料和化纖等。出版業發達,有14傢印刷廠。20世紀70年代初有工業職工35萬,約占職工總數的五分之二。基輔交通發達,是水陸空交通樞紐,有鐵路和公路通往莫斯科、哈爾科夫、頓巴斯、南烏剋蘭、敖德薩港、西烏剋蘭和波蘭。第聶伯河的航運能力較高。鮑裏斯波爾機場有航綫通往獨聯體大部分大城市、烏剋蘭許多城鎮以及羅馬尼亞和保加利亞等國。市內汽車、電車交通方便,日載客量200餘萬人,還有地下鐵道。
基輔文化傳統悠久,在醫學和控製論研究方面成就突出。全市設有20所高等學校和200多個科研機構,還有近300所中學、80所成人夜校和許多專業技術學校。高等學校以國立基輔大學最為有名,它成立於1834年9月16日,是烏剋蘭的最高學府,有學生2萬名。20世紀50年代,基輔大學就有不少中國留學生。1999年有150多位中國學生在這裏就讀。基輔的福利設施有綜合和專科醫院、幼兒園、療養院和兒童度假營等,還建有1000多個圖書館、近30座博物館及歷史名人故居。 |
|
基輔(烏剋蘭語:Київ)位於烏剋蘭中北部,第聶伯河中遊,為國傢首都。
概況
基輔面積777平方公裏,人口262萬(2002年)。全市分為10個行政區。
歷史
公元882年,第一個俄羅斯民族國傢基輔羅斯在烏剋蘭的基輔建立。988年全市改宗東正教,往後兩個世紀通過歐亞貿易逐漸繁榮起來,被稱為第聶伯河上的“帝王之城”。1240年,成吉思汗的孫子拔都及其蒙古遠征軍攻占基輔,其後成為欽察汗國的一個重要城市。1362年,西面的立陶宛公國入侵;1569年又被割讓予波蘭;1686年歸於俄國。19世紀初俄國沙皇銳意發展工業,基輔成為烏剋蘭一帶的領導城市;60年代與莫斯科和敖德薩通鐵路。1917年俄國十月革命成功,基輔遂於翌年成為獨立的烏剋蘭國傢首都。1941年蘇軍敗退,被納粹德軍占領。1943年蘇軍重臨解放基輔。二次世界大戰後,蘇聯政府授予基輔以“英雄城市”的稱號和金星勳章、列寧勳章,表揚該市人民在戰爭中的勇敢和犧牲。1991年,基輔發生騷動,烏剋蘭脫離蘇聯獨立,該市成為烏剋蘭的首都。 |
|
①城市名:烏剋蘭首都
基輔(烏剋蘭語:Київ;俄語:Ки́ев 英語:Kiev)位於烏剋蘭中北部,第聶伯河中遊。為烏剋蘭首都,經濟、文化中心。位於第聶伯河中遊兩岸,及其最大支流普裏皮亞季河與傑斯納河匯合處附近。面積777平方千米,人口約260萬,全市分為10個行政區。
城市西部地勢高亢,東部低平、寬闊。屬溫和的大陸性氣候。歷史悠久。始建於5世紀下半葉,9~13世紀為第一個俄羅斯國傢基輔羅斯的都城和中心,有“俄國城市之母”之稱。1793年並入俄國。自古為貿易要衝。19世紀末成為俄國西南部重要商業城市和甜菜製糖中心。1934年烏剋蘭首都由哈爾科夫遷此。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曾被德軍占領。戰後重建,工業基礎不斷擴展。
該市接近頓巴斯和第聶伯河沿岸鋼鐵基地,周圍是富饒的農業區,機械製造業和輕工業發達。機械製造業門類較多,大多與運輸業相聯繫,還有機床、儀器、化工和機械等。輕工業有照相機、食品、編織品等。化學工業和印刷出版業也很發達。是烏剋蘭的交通樞紐。東郊設有國際機場,河運直達黑海,市內建有地下鐵道。
全市分10個行政區。市中心處於高岸上的舊城區,第聶伯河蜿蜒而過。保留着舊街道格局 ,擁有全市大部分歷史建築,包括以壁畫聞名的索菲亞大教堂,基輔-彼切爾斯剋修道院、威杜比次剋修道院和安德烈耶夫教堂等。舊城北側原為貿易和猶太人區,後有河港。南側為政府機關所在地。中心區四周是工業住宅郊區。河兩岸之間有公路和鐵路橋相聯接。市內設有基輔大學等高等院校,衆多科研機構,以及博物館、美術館等。
基輔文化傳統悠久,在醫學和控製論研究方面成就突出。全市設有20所高等學校和200多個科研機構,還有近300所中學、80所成人夜校和許多專業技術學校。高等學校以國立基輔大學最為有名,它成立於1834年9月16日,是烏剋蘭的最高學府,有學生2萬名。20世紀50年代,基輔大學就有不少中國留學生。1999年有150多位中國學生在這裏就讀。基輔的福利設施有綜合和專科醫院、幼兒園、療養院和兒童度假營等,還建有1000多個圖書館、近30座博物館及歷史名人故居。
1993年12月13日,基輔與北京結為友好城市。
城市歷史:
公元822年,第一個俄羅斯民族國傢基輔羅斯在烏剋蘭的基輔建立。988年全市改宗東正教,往後兩個世紀通過歐亞貿易逐漸繁榮起來,被稱為第聶伯河上的“帝王之城”。1240年,成吉思汗的孫子拔都及其蒙古帝國遠征軍攻占基輔,其後成為欽察汗國的一個重要城市。1362年,西面的立陶宛公國入侵;1569年又被割讓予波蘭;1686年歸於俄國。19世紀初俄國沙皇銳意發展工業,基輔成為烏剋蘭一帶的領導城市;60年代與莫斯科和敖德薩通鐵路。1917年俄國十月革命成功,基輔遂於翌年成為獨立的烏剋蘭國傢首都。1941年蘇軍敗退,被納粹德軍占領。1943年蘇軍重臨解放基輔。二次世界大戰後,蘇聯政府授予基輔以“英雄城市”的稱號和金星勳章、列寧勳章,表揚該市人民在戰爭中的勇敢和犧牲。1991年,基輔發生騷動,烏剋蘭脫離蘇聯獨立,該市成為烏剋蘭的首都。
圖為基輔的標志性建築——索菲婭教堂和烏民族英雄赫梅利尼茨基的塑像
②烏剋蘭州名
基輔州 (烏剋蘭語:Київська область)在烏剋蘭北部第聶伯河中遊,北鄰白俄羅斯。面積2.89萬平方公裏。人口193.3萬(不包括基輔市,1985)。烏剋蘭人占十分之九以上,餘為俄羅斯人、白俄羅斯人、猶太人。1932年設州,首府基輔(但因為是首都所以基輔市並不受州管轄)。大部是平原,西南為第聶伯河沿岸丘陵。礦藏有泥炭、煤和鈦。溫帶大陸性氣候,1月平均氣溫-7--5℃,7月17-18℃。年降水量500-600毫米。第聶伯河及其支流音裏皮亞特河、傑斯納河流經。建有基輔水庫水電站。工業以運輸設備和農業機械製造為主,還有甜菜製糖廠。農業主産甜菜、小麥;乳肉畜牧業發達。主要城市白采爾科維、瓦西利科夫等。
③基輔牌照相機
基輔(Kiev)是一個前蘇聯的相機品牌,現由設在烏剋蘭首都基輔的工廠製造。除了常見的35mm相機,它同時也出産中畫幅及大畫幅的型號。其中最受歡迎的應是基輔88和基輔60兩種型號的中畫幅相機。
基輔相機的優缺點
基輔相機最大的優點在於其價格便宜。如果使用純俄製或烏製的鏡頭與配件,跟一架同等級的哈蘇相機相比,基輔可能要便宜10到15倍。因此許多剛轉換到中畫幅相機的攝影愛好者都選擇基輔來減低風險。
但是,由於基輔工廠的質量管理薄弱,即使是全新的基輔相機也時常有許多缺陷,其中最大的問題是其內部零件製作粗糙。因此,許多購買基輔相機的攝影愛好者都會在使用前先把相機送去做一些維修工作。
烏剋蘭首都基輔
烏剋蘭共和國首都基輔(Kyiv)位於烏剋蘭中北部,第聶伯河中遊,是第聶伯河港口和重要的鐵路樞紐。它面積777平方公裏,人口262.6萬(2002年12月31日)。城市屬溫和的大陸性氣候,一月份平均氣溫-5.8℃,7月份平均氣溫19.5℃,平均年降水量622毫米。
基輔具有悠久而光榮的歷史,曾是第一個俄羅斯國傢基輔羅斯的中心,因而有“俄國城市之母”的稱謂。考古表明,基輔始建於公元6世紀末7世紀初。公元822年成為封建國傢基輔羅斯的國都,通過貿易逐步繁榮起來。988年改宗東正教。10─11世紀十分興旺,被稱為第聶伯河上的“帝王之城”。到12世紀,基輔發展成歐洲的主要城市,擁有400多座教堂,教堂藝術和手工製品聞名遐邇。1240年被蒙古人攻陷,城市多處被毀,大部分居民被殺。1362年被立陶宛公國占領,1569年劃歸波蘭,1686年歸屬俄國。19世紀城市貿易擴大,出現了現代工業。19世紀60年代與莫斯科和敖德薩通鐵路。1918年成為獨立的烏剋蘭國傢首都。二戰中城市遭受嚴重破壞。1941年,蘇軍與德軍經過80天激戰後,德軍占領基輔。1943年,蘇軍解放基輔。戰後,蘇聯政府授予基輔“英雄城市”稱號以及金星勳章和列寧勳章。經過重建,基輔的工業不斷發展壯大。
基輔市區有數十條林蔭大道以及數百個街心花園和草坪,一幢幢現代化的建築掩映在緑樹和花叢中,基輔因而贏得了“花園城市”的美名。
全市分為10個行政區。市中心是舊城區,坐落在第聶伯河右岸,儘管舊城區的很多建築為戰後所建,但它仍保留着舊街道格局。市內的大部分歷史建築也都集中在這裏,如著名的索菲亞大教堂(11世紀建,現為博物館)等。舊城內外還有許多博物館、劇院、公用樓、大百貨商店。舊城北側原是貿易和猶太人區,現為河港。南側的彼切爾斯基區有烏剋蘭政府的許多主要建築,如議會政府大廈等,建造於11世紀的佩切斯卡亞隱修院是前蘇聯歷史上最著名和最重要的隱修院。中心區四周是工業住宅區。住宅建築群形成的單元(稱“小區”)之間為公園和緑化帶,包括烏剋蘭科學院的大型植物園和小型大學植物園。城市外圍有數處森林公園。二戰後,城市不斷嚮第聶伯河左岸發展,兩岸之間有公路和鐵路橋連接。基輔是前蘇聯的重要工業中心之一,工廠遍布全市,以市中心區以西和第聶伯河左岸最為集中。製造業種類繁多,重工業以生産成套機械裝備、精密機床和儀器、金屬切削機床、飛機、化工設備、液壓起重機、電子儀器、電樞、船舶、摩托車、電影設備為主,輕工業有化工産品、照相機、電子計算機、手錶、編織品、食品等。化工産品有樹脂、化肥、塑料和化纖等。出版業發達,有14傢印刷廠。
基輔的標志性建築——
索菲婭教堂和烏民族英雄
赫梅利尼茨基的塑像
20世紀70年代初有工業職工35萬,約占職工總數的五分之二。基輔交通發達,是水陸空交通樞紐,有鐵路和公路通往莫斯科、哈爾科夫、頓巴斯、南烏剋蘭、敖德薩港、西烏剋蘭和波蘭。第聶伯河的航運能力較高。鮑裏斯波爾機場有航綫通往獨聯體大部分大城市、烏剋蘭許多城鎮以及羅馬尼亞和保加利亞等國。市內汽車、電車交通方便,日載客量200餘萬人,還有地下鐵道。
基輔文化傳統悠久,在醫學和控製論研究方面成就突出。全市設有20所高等學校和200多個科研機構,還有近300所中學、80所成人夜校和許多專業技術學校。高等學校以國立基輔大學最為有名,它成立於1834年9月16日,是烏剋蘭的最高學府,有學生2萬名。20世紀50年代,基輔大學就有不少中國留學生。1999年有150多位中國學生在這裏就讀。基輔的福利設施有綜合和專科醫院、幼兒園、療養院和兒童度假營等,還建有1000多個圖書館、近30座博物館及歷史名人故居。 |
|
Jifu
基輔
Kiyev
蘇聯烏剋蘭加盟共和國首都和經濟、文化中心,僅次於莫斯列和科寧格勒的蘇聯第三大城市。位於第聶伯河中遊兩岸,及其最大支流普裏皮亞季河與傑斯納河匯合處附近。面積782平方公裏。人口244.8萬(1985)。
城市西部地勢高亢,東部低平、寬闊。屬溫和大陸性氣候,1月平均氣溫-5.8℃,7月19.5℃,年降水量622毫米。始建於5世紀下半葉,9~13世紀為基輔羅斯的都城,1793年並入俄國。因處於烏剋蘭和第聶伯河的地理中心,自古以來為聯繫各地的貿易要道。19世紀末成為俄國西南部重要商業城市和甜菜製糖中心。1934年烏剋蘭首都由哈爾科夫遷此。
該市接近頓巴斯和第聶伯河沿岸鋼鐵基地,周圍又是富饒的農業區,機械製造業和輕工業發達。機械製造業門類較多,大多與運輸業相聯繫,有飛機、船舶、鐵路車輛、摩托車製造等,還有機床、儀器、化工和輕工機械。輕工産品有照相機、食品、編織品等。化學工業和印刷出版業也很發達。烏剋蘭的交通運輸樞紐,有鐵路通莫斯科、基什尼奧夫、哈爾科夫、敖德薩等地,東郊的鮑裏斯波爾國際機場有定期航綫與國內外主要城市聯繫,內河船衹沿第聶伯河可直達黑海,市內還建有地下鐵道。
基輔的剋列沙齊剋大街
有基輔大學(1834年建)等20所高等院校,300多個科研設計機構,以及捨甫琴柯博物館、烏剋蘭衛國戰爭史紀念館、歷史博物館、美術館等。還有以精美的鑲嵌細工和壁畫聞名的索菲亞大教堂、基輔-彼切爾斯剋修道院、威杜比次剋修道院和安得烈耶夫教堂等古建築。
市區沿第聶伯河延伸50多公裏,共分為12個區。其主體部分位於第聶伯河西岸起伏的山崗上。第聶伯河蜿蜒而過,上架有數座橋梁。市北的波多爾區為工商業區,有電站、河運碼頭、造船廠和其他工業企業。西部的鐵路區和十月區有鐵路樞紐站、大學城和化工機械廠。第聶伯河東岸的達爾尼察和第聶伯羅夫斯剋區集中着全市1/4的人口,擁有運輸機器廠、紡織聯合企業、肉類聯合企業及別列茲尼基工人住宅區。市區緑化良好,緑地占全市面積60%以上,加以匯集有各個時代風格各異的建築物,景色瑰麗,吸引着大批國內外遊客。第聶伯河上的特魯赫諾夫島為夏季療養勝地。
(裘新生)
|
|
- n.: kiev, Kyiv, Kyyiv, Kiev, a Russian city
|
|
- n. Kiev (Ukraine)
|
|
第二次世界大戰 | 軍事 | 世界歷史 | 戰役 | 烏剋蘭 | 音樂 | 教育 | 大學 | 大公 | 人物 | 羅斯 | 蒙古帝國 | |
|
|
|
|
第聶伯河 | 烏剋蘭國傢歌劇院 | 基輔金門 | 基輔城市奠基者紀念碑 | 基輔馬林宮 | 安德烈斜坡 | 基輔索菲亞大教堂 | 基輔米哈伊爾教堂 | 基輔彼切爾洞窟修道院 | 剋列夏季剋大街 | 基輔衛國戰爭紀念館 | 基輔民俗村 | 基輔團结環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