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歐 > 烏剋蘭 >利沃夫州 > 利沃夫
顯示地圖
目錄
No. 1
  利沃夫是烏剋蘭西部的政治、經濟、文化、教育中心。利沃夫市是利沃夫州的州府。利沃夫市人口有260萬人,面積2萬18百平方公裏。其市區常住人口83萬人。每天的流動人口達20萬人,其中包括從市效來上班的人員及旅遊者。在利沃夫有12所大學,其中包括烏剋蘭的第一所大學,也是歐洲最古老的大學之一。利沃夫不僅是文化和教育中心,同時也是烏剋蘭的工業中心,在利沃夫的企業經營狀況在烏剋蘭是較好的,利沃夫的投資占烏剋蘭的11%,且每年都有增長。
   利沃夫市是13世紀的達寧·加利奇斯基大公創建,並以他的兒子的名字命名。利沃夫很快成為商業和經濟中心。她處於基輔、中歐和東歐通嚮黑海和波羅地海港口的交能要道上,其有利的地理位置,促進了她的經濟發展。其地理位置和自然環境也吸引了不少其他人來,在當地有韃靼人、德國人、匈牙利人,波蘭人,立陶宛人,奧地利人等。
  世界上幾乎沒有一個民族不重視保護本民族獨有的特點,尤其是現在,當20世紀末期統一聯合的壓力越發增大的時候。保護民族特點經常使用的一種方法便是建立民族博物館,這實際上在100年前就已經興起。利沃夫的民族手工藝博物館是歐洲同類博物館中最大的一個。它是在本世紀50年代由兩傢建於19世紀末期的博物館合併而成的。烏剋蘭文化界的重要人物非常支持建立民族博物館,這樣可以收集到非常有特色的反映城鄉人民生活的物品。他們建議,比較有創意的各式各樣的手工藝品也應當被展出。
  如今,博物館擁有大約83000種展品,其中的一些展品由於大廳裏沒有足夠的空間擺放而被收藏起來。實際上博物館的古式傢具,陶器,玻璃製品,盤子和茶具在一個地方展出,而人工藝術品在另一個地方展出。最近一個新的民族文化研究中心烏剋蘭科學院國傢文化研究院成立。研究院的領導,stepan pavlyuk,是一個年輕健壯有事業心的哲學博士。研究員與博物館緊密合作,組織考察工作,收集有民族特點的古董、藝術品和手工藝品,派遣研究員和民族學者去各種地方記下民間傳說和民歌。
  當地的學生經常參觀博物館,他們可以親眼看到在歷史課本中讀到的東西,而這些東西很久以來已經從日常生活中消失了,比如:用許多釘子釘起來的農夫的貨車,木製的勺子和各種各樣的廚房用具,各種時代的陶製品,綉花圍裙和襯衫,眼鏡,燭臺,馬具,馬鐙和用各種材料製成的梳子,枝狀大燭臺,古式瓶子,哨子,被挂在脖子上或挂在墻上,還有火藥盒,墨水瓶,皮夾子,如此之類的東西太多太多,以至於不能在一小篇文章裏全部列出來。許多東西都有其特有的名字,無論用多大的詞典都查不出它們用其他語言該如何命名。舉個例子來說:zgarda是一種用硬幣製作的項鏈。
  博物館裏不僅有烏剋蘭的古物,還有其他地方的古董,尤其是一些古式傢具,從它們身上可以看到15,16世紀及後來德國、意大利、法國、波蘭這些國傢的文化。
  各種陶瓷製品都有展出,成千上萬的出色的手工鐘錶及其復雜設計也在數世紀後被展出。
  非常有趣的是彩色的復活節雞蛋----它是對烏剋蘭歷史的巨大收集,其中的12000個圖案設計,吸引着每個參觀者的註意力。創造者富於獨創的頭腦和精美的製作將永遠令人羨慕。
No. 2
  利沃夫 (獅城)(烏剋蘭語:Львів;波蘭語:Lwów;德語:Lemberg,中文譯為倫貝格;亞美尼亞語:Լվով;俄語:Львов)是烏剋蘭西部的主要城市,利沃夫州首府。人口860,000 (2006年,,其中烏剋蘭人占88%,俄羅斯人占8%,波蘭人占1%,另外每天有20萬人從郊區進城上班。
  
  該市是烏剋蘭西部主要的工業與文化教育中心,擁有許多大型工廠、烏剋蘭最古老的大學和著名的利沃夫歌劇與芭蕾舞劇院。利沃夫的舊城區擁有許多珍貴的建築,已被列為世界文化遺産。
  
  地理
  位置
  利沃夫位於Roztocze高地的邊緣,距離波蘭邊境大約70千米,距離東喀爾巴阡山脈大約160千米。利沃夫的平均海拔為296米,市內也有不少小山起伏。全市的最高點就是“利沃夫高堡”Vysokyi Zamok,海拔409米。在高堡可以居高臨下地俯瞰古老的市中心機器有特色的緑色穹頂教堂和錯綜復雜的建築。
  
  城墻包圍的老城位於高堡的山腳下,沿着Poltva河岸。在13世紀,河裏水很滿, 用於商業和貨運。20世紀初,河流被污染,市區河段被填埋。利沃夫的中心街道自由大街(Prospect Svobody)就位於原來河道的右岸,街上有著名的利沃夫歌劇芭蕾舞劇院(The Lviv Theatre of Opera and Ballet)。
  
  氣候
  利沃夫的氣候屬於緩和moderate 的溫帶大陸性氣候,最冷的1月平均氣溫為−4攝氏度,而最熱的6月平均氣溫為18攝氏度。年降水量為660毫米,夏季水量明顯不足。每年平均有陰天66天。
  
  歷史
  利沃夫老城和顯聖容教堂(Church of Transfiguration)利沃夫歷史上曾經屬於許多不同的國傢:波蘭與波蘭-立陶宛聯邦,奧地利帝國與奧匈帝國(稱為倫貝格);第一次世界大戰後短命的西烏剋蘭人民共和國;回到波蘭;然後是蘇聯。此外,瑞典和土耳其都曾試圖徵服該市,但未能取得成功。
  
  1993年的一次考古挖掘顯示利沃夫地區至遲在5世紀已有人居住。大約在8世紀,一個西斯拉夫人部落定居於此,9世紀臣服於大摩拉維亞。此後這裏成為波蘭和基輔羅斯爭奪的地盤:從960年到980年,波蘭國王梅什科一世控製這一地區,981年,被基輔羅斯的Volodymyr the Great徵服。
  
  不過,利沃夫的城市本身建立於1256年,創建者是魯塞尼亞的哈雷斯基公爵,以他的兒子列夫命名了這座城鎮。利沃夫由於位置適中,發展迅速,在1272年成為公國的首都。1349年,波蘭國王卡西米爾三世(公爵的堂兄弟)奪取了該市。1356年,波蘭帶來了德國市民,並賜給馬格德堡權利,允許富裕市民選舉成立市議會解决全市問題。隨着城市的繁榮,利沃夫成為一個多民族、多宗教混居的城市,吸引了德意志人、亞美尼亞人的商人。各個教派的教堂陸續建造起來。
  
  17世紀,瑞典人和哥薩剋人都曾入侵該市。1772年第一次瓜分波蘭後,該市稱為倫貝格(Lemberg),成為奧地利加利西亞及洛多梅裏亞王國首府。 作為波蘭 (後來改稱波蘭-立陶宛聯邦)的一部分,利沃夫成為魯塞尼亞總督區的首府。
  
  波蘭立陶宛聯邦
  1772年,第一次瓜分波蘭,從此該市改名倫伯格,成為奧地利的加利西亞和Lodomeria王國首府。官方語言改為德語,市政機構大部分職位被德意志人和捷剋人獲得,不過該市仍然是波蘭文化和烏剋蘭文化的主要中心。奧地利的初期統治相當寬鬆,1784年,
  
  20世紀
  主條目:倫貝格戰役 (1914)
  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1914年9月,俄國人奪取了該市,次年6月奧匈帝國又將它收復。
  
  波烏戰爭
  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時,1918年10月18日,哈布斯堡王朝的奧匈帝國政府突然崩潰。該市成為當地烏剋蘭人和波蘭人衝突的場所。11月1日,當地烏剋蘭人宣佈成立西烏剋蘭人民共和國,首都就設在利沃夫
  
  在兩次世界大戰期間,利沃夫是波蘭第二大城市。這一時期,該市經歷了兩次世界大戰、大屠殺和侵略軍,可謂苦難深重。今天,利沃夫仍是烏剋蘭的主要文化中心,該國大部分政治人物都來自這一地區。
  
  波蘇戰爭
  主條目:波蘇戰爭
  兩次世界大戰之間
  1931年利沃夫人口
  
  羅馬天主教 198,212 (63.5%)
  猶太人 75,316 (24.1%)
  東儀天主教 35,137 (11.3%)
  其他 3,566 (1.1%)
  總計 312,231
  
  Source: 1931年 波蘭統計資料
  同時,波蘭政府削弱了當地烏剋蘭人的權利,關閉了許多烏剋蘭學校 。
  
  第二次世界大戰
  1939年9月1日,納粹德國入侵波蘭,9月12日,德國第一山地師抵達利沃夫郊外,開始圍城。該市守軍.[來源請求] Some members of the Ukrainian and Jewish communities were deported as well.
  
  蘇聯接管以後,波蘭抵抗組織成員被強徵進入蘇聯控製的波蘭人民軍,否則就關入監獄。 .
  
  大屠殺
  在戰前,利沃夫的猶太人數量居波蘭城市第三位,隨着戰爭難民的流入,最後猶太人的人數超過了20萬。德國人一進入該市,就立即進行了大屠殺,聲稱是報復蘇聯內務人民委員會的屠殺(其實猶太人同樣遭到內務人民委員會的清洗),
  
  蘇聯時期
  戰後,利沃夫又成為烏剋蘭蘇维埃社會主義共和國的一部分。蘇聯進行了大規模的人口遷徙,原來占人口主體的波蘭居民遭到驅逐,安置到波蘭剛從德國得到的西部領土(特別是弗羅茨瓦夫),那裏原來的德國居民均被驅逐,或因擔心蘇聯的報復而逃走。利沃夫原有的德意志少數民族也均被轉移或處死。這次人口大遷徙徹底的改變了該市的民族構成。
  
  二戰結束以後,蘇聯開始按照規劃,在新得到的領土上(如波羅的海國傢和利沃夫)佈置了一批重要的工業,如利沃夫公共汽車製造廠是蘇聯最大的公共汽車製造廠,有3萬名工人;還有著名的電視機生産廠傢Zavod Elektron、鞋廠Obuvnaya Fabrika Progress、糖果廠Svitoch、,每個廠的工人都在1萬人以上。這些工廠往往是從烏拉爾地區等遙遠的地方搬遷而來,因此利沃夫接納了不少來自蘇聯各地的新移民,當然也有許多移民是來自城市附近說烏剋蘭語的農村地區,因此該市的俄國風味得到增強,而西方風味逐漸喪失。同時利沃夫的城市規模有了顯著擴大。按照斯大林俄羅斯化政策的要求,1946年,烏剋蘭東儀天主教會將所有教區交給俄羅斯東正教會。
  
  交通
  利沃夫是一個鐵路樞紐,從城市放射出9條鐵路。每天從利沃夫火車總站發出很多班次的列車,可以到達烏剋蘭大部分城市。由於靠近烏剋蘭西部邊界,每天也有幾個班次的列車開往波蘭的剋拉科夫、斯洛伐剋的科希策和匈牙利的布達佩斯,其中基輔與剋拉科夫之間開行的是豪華列車。按照西方標準,火車的速度都很慢,許多班次都是通宵綫路,設有臥鋪車廂。不過車票價格即使按照烏剋蘭標準也是非常便宜,例如從利沃夫到匈牙利、斯洛伐剋邊境有數百千米的距離,但票價衹有幾歐元。
  
  除了廣泛的鐵路聯繫以外,經由航空也可到達利沃夫利沃夫國際機場距離市中心衹有6千米。
  
  利沃夫的第一條有軌電車綫路通車於1880年5月5日。1894年5月31日,最後一條以馬為動力的綫路實現了電氣化。1922年,電車係統改為靠右行駛。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後,該市並入蘇聯,關閉了一些綫路,但大部分綫路被保留了下來。目前,利沃夫有軌電車約有220輛車,75千米軌道。大部分軌道狀況不佳,電車車輛情況尚好,但在高峰時間經常發生擁堵。
  
  1952年11月27日,開始在市中心用無軌電車取代有軌電車。此後又開闢了通往郊區公寓的一些新綫路。目前,利沃夫的無軌電車約有220輛車,大部分是1960年代的車型。
  
  利沃夫的公共汽車網絡發展不夠完善,綫路稀少。但是沒有固定站臺和時刻表的私營小巴遍布城郊各處,能夠到達公共汽車無法到達的地方,而且價格相對便宜。小巴經營的郊區綫路能到達該地區大部分城鎮,也包括位於波蘭邊境的Shehyni。
  
  文化
  利沃夫歷史中心
  其他名稱
  英文名稱 L'viv – the Ensemble of the Historic Centre
  法文名稱 Lviv – ensemble du centre historique
  基本資料
  國傢 烏剋蘭
  登錄類型 文化遺産
  評定標準 文化遺産(ii), (v)
  登錄年份 1998年(第22屆)
  官方網頁 UNESCO(英語)
  
  1998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將利沃夫歷史中心列入世界遺産名錄。理由見 例如:
  
  Criterion ii:利沃夫的城市結構與建築是東歐、意大利、德國建築和藝術融合的一個突出代表。
  
  Criterion v:利沃夫的政治和商業地位吸引了衆多有着不同文化和宗教傳統的民族,他們建立了雖然不同卻相互依賴的社會團體,這遺風在現代城市中仍可發現。
  
  建築
  利沃夫的歷史建築可追溯到13世紀。此後幾個世紀中,該市在數次戰爭和入侵中被寬恕,而其他許多烏剋蘭城市均被摧毀。它的建築反映了歐洲各國和不同歷史時期建築風格的影響。經過 1527年和1556年的2次大火,利沃夫喪失了大部分哥特式建築。這裏保存了大量文藝復興、巴洛剋建築和古典主義建築風格的代表建築。維也納分離派、新藝術運動和藝術裝飾主義藝術傢的作品也被保存了下來。
  
  許多古代遺留的各種風格的城堡和教堂點綴着該市市中心的風景,這些建築上布滿許多石雕,一些3-5層的建築隱藏在
  
  宗教
  利沃夫是烏剋蘭重要的宗教中心。該市是羅馬天主教在烏剋蘭的主要中心,也是2005年8月21日之前烏剋蘭東儀天主教會的中心。在所有宗教建築中,大約35%屬於烏剋蘭東儀天主教,11.5%屬於烏剋蘭自治東正教會,9%屬於烏剋蘭東正教會 - 基輔宗主教區,還有6%屬於拉丁禮儀的羅馬天主教。
  
  截至2005年,利沃夫是唯一擁有2位樞機主教的城市:烏剋蘭東儀天主教會的Lubomyr Husar樞機,和羅馬天主教的Marian Jaworski樞機。
  
  2001年6月,教宗若望保祿二世訪問利沃夫,他參觀了利沃夫拉丁禮儀主教座堂、聖喬治主教座堂以及亞美尼亞教會主教座堂。
  
  博物館與美術館
  利沃夫還有許多博物館和美術館,其中最著名的有利沃夫國傢美術館、宗教博物館(前無神論博物館)和國傢博物館(前工業博物館)。
  
  體育
  歷史上,利沃夫是中歐最重要的體育中心之一。第一個足球職業俱樂部
  
  音樂
  友好城市
  城市 國傢 年份
  Corning, New York 美國 1987年
  剋拉科夫 波蘭
  溫尼伯 加拿大 1973年
  弗羅茨瓦夫 波蘭
  Eskilstuna 瑞典 1994年
  班尼亞盧卡 波斯尼亞與黑塞哥維那
  諾維薩德 塞爾維亞 1999年
  弗萊堡 德國 1989年
  聖彼得堡 俄羅斯 2006年
  庫塔伊西 格魯吉亞
  
  經濟
  利沃夫的市場經濟在烏剋蘭算是發展較快,這與它人口規模較大有關(是烏剋蘭最大的城市之一)根據世界銀行分類標準,利沃夫屬於下中等收入城市。
  
  儘管這城市面臨許多挑戰,市內還是十分繁忙的;街道上充滿活力。街上擠滿了出售蔬菜、水果、肉類、糕餅、書籍、成衣和旅遊紀念品的小販,已經完全拋棄了蘇聯時期的體製。有許多餐館和商店,出售各種貨物,包括西方製造的昂貴商品。
  
  利沃夫是過去和現代有趣的混合,經常可以看見一邊是來自鄉下的農民在街上售賣他們的陶器,隔壁是一個位於中世紀建築中的手機商店,出售最新款式的諾基亞手機。
  
  銀行業與金融業規模較大,有許多銀行和交易機構散布全城,證明利沃夫人已經剋服睏難,成功地從蘇聯時期經濟轉變為市場經濟。
  
  教育
  利沃夫是烏剋蘭最重要的教育中心之一,擁有3所重點大學和許多規模較小的高等學校。這裏有烏剋蘭國傢科學院的8個機構,40多所研究機構,3所專科學校和11所州立學院。3所大學是:利沃夫大學(Львівський національний університет імені Івана Франка)、 利沃夫工藝學院(Національний університет "Львівська політехніка)和烏剋蘭天主教大學(Український Католицький Університет),其中利沃夫大學是烏剋蘭最古老的一所大學。
  
  旅遊
  利沃夫老城是該市最主要的遊覽區,建築主要集中於此。
  
  Ploshcha Rynok市場廣場,185,000平方米。
  黑市
  亞美尼亞禮天主教利沃夫主教座堂
  東正教利沃夫主教座堂 帶Korniakt 鐘樓
  聖母升天主教座堂(拉丁禮天主教)
  烏剋蘭希臘禮天主教聖喬治主教座堂
  多明我會的基督聖體教堂
  Boim傢族小禮拜堂
  利沃夫高堡,可以俯瞰老城
  盧布林Union mound
  Lychakivskiy公墓
  750周年紀念
  2006年9月,利沃夫慶祝建城750周年。主要的一項慶祝活動就是在歌劇和芭蕾舞劇院周圍
英文解釋
  1. n.:  Lvov,  Lviv,  L'viv
相關詞
足球足球俱樂部
包含詞
利沃夫州利沃夫機場利沃夫戰役
利沃夫國立大學利沃夫國立工業大學FC利沃夫
利沃夫國立美術學院利沃夫—桑多梅日戰役利沃夫─桑多梅日戰役
利沃夫剋索沃國傢森林公園
分類詳情
喀爾巴阡山
利沃夫剋索沃國傢森林公園索沃國傢森林公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