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示地图 |
|
|
瑞士首都。人口138万(1994年)。环境幽雅,景色秀丽,为国际旅游中心。钟表制造业著称于世,有世界表都”之称。有图书馆、博物馆、教堂、钟楼等历史建筑。许多国际组织设此。 |
|
伯尔尼民俗节庆活动: 葱头节:每年11月的第四个星期的星期一举行,是仅次于圣诞节的大节日。5月召开“爵士乐节”。7月中旬举办gurten 摇滚乐节。7—8月在老城区有altstadtsommer的公演。
伯尔尼特别提醒: 景色特点
伯尔尼城建于公元1191年,1848年起成为瑞士联邦的首都。当时选择伯尔尼作为首都是因为它处于瑞士联邦法语区和德语区交界的地方,是平衡的结果。伯尔尼名字来源于德文“熊”最早时是熊经常出没的地方,后就以熊城命名。现在在州旗、城市雕像、纪念品上经常可以看到熊的形象。整个城市不算很大,阿勒河(aare)蜿蜒流过,老城就在河的弯里。城市建筑古朴,保存了完整的街巷和中世纪的建筑。
风俗习惯 伯尔尼购物: 风味特产
布谷鸟钟、手表、音乐盒、巧克力、纺织品、刺绣、手帕、亚麻制品、精密仪表、瑞士军刀 伯尔尼交通: 交通概况
伯尔尼未建大型机场。伯尔尼有通往全国各地的高速公路,也是全国铁路枢纽之一。
人口约14万。居民主要讲德语,信奉基督教。气候温和湿润 ,冬温夏凉。
瑞士首都,全国经济、文化中心,伯尔尼州首府。位于瑞士西部高原中央、莱茵河支流阿勒河两岸 。人口约14万。居民主要讲德语,信奉基督教。气候温和湿润 ,冬温夏凉。古代常有熊出没,11世纪时定名伯尔尼( 德语为熊之意)。熊作为城徽并见之于古建筑雕塑和商品商标。
1191年建军事哨所 , 为扼守阿勒河通道的要塞 。 1218 年成为独立联邦,1353年加入瑞士联邦,1848年成为瑞士联邦首都。伯尔尼以钟表制造业著称于世 , 有世界钟表厂之称 。
此外还有电机、精密仪器 、纺织 、化学 、制药、印刷、食品、家具等工业。为农产品的集散地和繁忙的交通枢纽。有铁路和公路与全国各大城市联系,离伯尔尼东南 9.6千米的贝尔普穆斯机场夏季有定期班机,将伯尔尼与苏黎世的国际机场连接起来。市区被阿勒河分为两部分,河西为老城区,中世纪风格的窄而平行的街道还保存着;河东岸是新市区,为行政机关、商店、工厂的集中分布区。
伯尔尼是全国的文化中心。设有伯尔尼大学(建于1834年),藏有许多珍贵手稿和稀世版本的市立图书馆和伯尔尼大学图书馆,以及历史、自然史、艺术、兵器和阿尔卑斯博物馆。许多国际性组织,如万国邮政联盟、国际电讯联盟、国际铁路联盟和国际版权同盟的总部也都设在这里。主要历史性建筑有哥特式大教堂、市政厅、尼格德教堂和联邦宫等。钟楼和监狱楼是遗留下来的旧城楼。 |
|
伯尔尼(伯尔尼德文:Bärn、德文:Bern、法文:Berne、意大利文:Berna、罗曼什语:Berna)位于瑞士西半部领土中央偏北之处,仅次于苏黎世和日内瓦的第三大城,是伯尔尼州首府,亦是该国首都。其旧城区今日已成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核定的世界遗产。
历史
伯尔尼市于1191年由Zähringen的Berthold V建立,一般认为这座城市得名于一只被击退的熊。(这个地区经常有熊的出没,人们可以在邻近Nydeggbrücke的地区看到)1353年,伯尔尼成为联邦瑞士的第八个州,彻底重建于1405年一场大火之后,1848年新的联邦宪法将伯尔尼定为瑞士首都,或是更精确地称为联邦之城。
地理
莱茵河支流阿勒河穿城而过。
交通
伯尔尼机场位于城市东南9千米处,与柏林、维也纳、慕尼黑、巴黎通航。从伦敦赴伯尔尼最快的路径是搭航班至巴塞尔,再转火车。
火车站位于城中心。
节庆
巷道狂欢节:每年2月
伯尔尼国际爵士音乐节:每年5月
国际伯尔尼舞蹈节8月至9月
洋葱市集11月的最后一个星期一
著名伯尔尼人
科学家Albrecht von Haller
诗人Albert Bitzius
艺术家保罗·克利
艺术家Ferdinand Hodler
艺展策划人哈罗德·塞曼(Harald Szeemann)
杂项
1905年,德国出生的爱因斯坦在伯尔尼专利局工作期间,提出了狭义相对论。1907年,在专利局办公室内,透过电梯自由坠落的想像,首次得到广义相对论理论核心的等效原理。
1886年,伯尔尼保护文学和艺术作品公约在此签署。 |
|
Bern
①瑞士中西部的州。面积6,887平方公里(其中259平方公里冰川覆盖)。人口93.7万(1990)。主要讲德语,信基督教新教;在侏罗山区讲法语,主要信天主教。首府伯尔尼。阿勒河及其支流萨讷河、埃米尤河流经本州。南部高地包括阿尔卑斯山地,有芬斯特拉峰(4,274米)和少女峰(4,153米)。水力发电发达。山区有养牛、养马、奶酪、家禽、木材采伐业等,为著名旅游地。中部是肥沃农业区,葡萄种植业发达。工业以手表和机器制造业为主,还有制陶业。主要城市还有比尔、布格多夫、土恩等。
②瑞士首都,伯尔尼州首府。在西部高原中央,莱茵河支流阿勒河两岸。新城在右岸,老城在左岸,有七座桥梁相连。人口14万(1989)。居民主要讲德语。十一世纪时有熊出没,故定名为伯尔尼。古老建筑物有熊的雕塑,日用品往往以熊作商标。1191年建立军事要塞。 1218年成为独立城邦,1353年参加瑞士联邦。1848年起为瑞士首都。工业有电机、精密机器、纺织、化学、制药、食品、印刷等部门。以经营钟表著称,“表都”闻名于世。农产品市场。全国交通中心,重要陆空运输枢纽。文化中心,有伯尔尼大学(建于1834年)、国家图书馆,还有人类史博物馆、自然史博物馆、艺术博物馆、兵器博物馆和阿尔卑斯等博物馆,以及钟楼、哥特式大教堂(建于十五世纪)等。国际游览中心,市内有游览地“熊苑”。许多国际组织机构如万国邮政联盟、国际铁路运输总局、国际版权联盟等设此。
全国经济、文化中心,伯尔尼州首府。位于瑞士西部高原中央、莱茵河支流阿勒河两岸 。人口约14万。居民主要讲德语,信奉基督教。气候温和湿润 ,冬温夏凉。古代常有熊出没,11世纪时定名伯尔尼( 德语为熊之意)。熊作为城徽并见之于古建筑雕塑和商品商标。1191年建军事哨所 , 为扼守阿勒河通道的要塞 。 1218 年成为独立联邦,1353年加入瑞士联邦,1848年成为瑞士联邦首都。伯尔尼以钟表制造业著称于世 , 有世界钟表厂之称 。此外还有电机、精密仪器 、纺织 、化学 、制药、印刷、食品、家具等工业。为农产品的集散地和繁忙的交通枢纽。有铁路和公路与全国各大城市联系,离伯尔尼东南 9.6千米的贝尔普穆斯机场夏季有定期班机,将伯尔尼与苏黎世的国际机场连接起来。市区被阿勒河分为两部分,河西为老城区,中世纪风格的窄而平行的街道还保存着;河东岸是新市区,为行政机关、商店、工厂的集中分布区。伯尔尼是全国的文化中心。设有伯尔尼大学(建于1834年),藏有许多珍贵手稿和稀世版本的市立图书馆和伯尔尼大学图书馆,以及历史、自然史、艺术、兵器和阿尔卑斯博物馆。许多国际性组织,如万国邮政联盟、国际电讯联盟、国际铁路联盟和国际版权同盟的总部也都设在这里。主要历史性建筑有哥特式大教堂、市政厅、尼格德教堂和联邦宫等。钟楼和监狱楼是遗留下来的旧城楼。
伯尔尼城始建于12世纪,至18世纪建成现在规模,已有800年的历史。伯尔尼老城原来一些木质结构的建筑被中世纪的多次大火烧毁,后来重建时改为石头结构,现仍保持完好:碎石铺成的马车道,街道两旁是彼此相连的漫长拱廓,红瓦白墙相映生辉的古老房屋,各有典故的街心喷泉彩柱,16世纪的钟塔及始建于1421年的晚期哥特式大教堂,使伯尔尼显得古色古香,保留着中世纪时的风貌。现主要街道已被划为步行区,环境十分幽静。伯尔尼老城已被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名城之列。
瑞士过去在很长时间内没有固定的首都,1848年11月28日,伯尔尼被定为瑞士联邦首都,成为联邦政府所在地和全国政治和外交中心。联邦政府和联邦议会设在阿尔河北岸铜绿色的联邦大厦中,这是一组用花岗石建造的宫殿式的大型建筑群,建于1852年-1857年。大厦左右两翼是联邦各部的办公楼 ,中间圆顶下面是联邦议会两院的会议厅。大厦于1894-1902年进行扩建,1993年再次进行修缮,并添置了电子表决装置。
由于市民反对噪音和地势等原因,伯尔尼未建大型机场,仅有一小飞机场,设有通往西欧主要城市的航线。伯尔尼有通往全国各地的高速公路,也是全国铁路枢纽之一 。
二次大战后, 伯尔尼的机械、仪表、电器、制药、纺织、食品、建筑和印刷工业逐年发展,但均系一些中小企业,在瑞士经济中不占重要地位。 伯尔尼主要是行政和银行业中心,同时也是一个文化和旅游城市。市内有古老学府之一的伯尔尼大学,建于1834年,以研究宇宙射线著称。此外,还有历史、自然史、艺术、兵器等不同类型的众多博物馆,伯尔尼还是万国邮政联盟和国际铁路运输总局所在地。
历史上,许多革命活动家都曾在伯尔尼居住过。恩格斯1848年秋曾到伯尔尼指导瑞士的工人运动。列宁从1914年9月到1916年初也曾在伯尔尼附近的齐美瓦尔德和昆塔尔逗留过,并写过不少揭露第二国际机会主义叛徒的文章。著名物理学家爱因斯坦在伯尔尼联邦专利局工作期间,业余钻研物理学,发表了他的惊世之作“相对论”,伯尔尼将此引为骄傲,至今还保留着爱因斯坦的住所(已辟为博物馆)。
伯尔尼市位于瑞士国土中间偏西,1848年联邦宪法定为瑞士首都,又称为“联邦城”, 同时也是伯尔尼州的首府。面积(包括郊区)230多平方公里,市区人口12.4万,海拔550米,位于莱茵河支流阿尔河的一个天然弯曲处,湍急的河水从三面环绕伯尔尼老城而过,形成了一个半岛。传说为给城市取名,当时的统治者扎灵根公爵决定外出打猎,以打到的第一只野兽作为城市名,结果打死一头熊,于是以“熊”字为该城命名。伯尔尼这一名称是从德文“熊”字演绎而来,德语中熊一词的发音是“拜尔”,后渐变为“伯尔尼”。“熊”自然成了伯尔尼的城徽,进而又变为伯尔尼州的标志。伯尔尼市有些古建筑上至今仍留有熊的雕塑。在阿尔河东岸山岗尼德格大桥附近,还辟有熊苑,喂养着一些供游人观赏的熊。
伯尔尼奇迹
1954年7月4日 世界杯决赛 西德3比2匈牙利
西德十一勇士
这也许是世界杯历史上最不可思议的决赛。1954年7月4日,伯尔尼的万克多夫体育场里,6万观众目睹了奇迹的诞生。两周前的小组赛中,西德队曾以3比8惨败给匈牙利,但那是该队主帅赫尔贝格的“阴谋”之一,那场比赛中他派出的多为替补,决赛中,5张新面孔出现在西德队阵容中,他们给了匈牙利人一个措手不及。另一颗烟幕弹则是,赫尔贝格赛前公开宣称,他们不奢望能击败强大的匈牙利队,在将对手捧上天的同时,西德人却在底下摩拳擦掌。
如果时光倒流
普斯卡什赛前并未完全伤愈,但他坚持出场,这位绰号“奔驰的少校”的射手仅用了6分钟就打破了僵局,柯奇士的射门反弹到普斯卡什脚下,他轻松的将球送入网窝。2分钟后,塞博尔扩大优势,匈牙利2比0领先,一切看上去似乎尽在把握。
普斯卡什的遗憾
接下来会发生什么?没有人能猜得到,世界杯决赛史上最不可思议的反击从这一刻打响。第10分钟,西德的莫尔洛克破门,第18分钟,拉恩扳平比分,匈牙利人用了8分钟打进2球,西德人扳平的过程不多不少也是8分钟!
伯尔尼的雨水让决赛更添上了某种上天注定的色彩,匈牙利人的一次射门势在必进,却因为泥泞的地面而停在门前,随后,科奇士击中了横梁、赫德库蒂射中了立柱、西德的霍尔梅耶尔在门线救险、他们的门将图雷克更是多次扑救,这一切,似乎都是在为那神奇一刻的到来在进行铺垫。
奇迹战士
还剩6分钟,不可思议的一幕上演。匈牙利的兰托斯解围失误,西德前锋拉恩得球突破,在禁区边缘抬脚就射,皮球在泥泞的地面上蹦跳前进,从飞身扑救的门将手边滚入了网窝,3比2,西德队反超了!2分钟后,匈牙利的普斯卡什打进1球,但被判为越位,有人说那是一次误判,匈牙利人在终场哨响后仍在和裁判争论。不过,上天迫不及待的驳回了匈牙利黄金一代的最后一次申诉,英格兰主裁判比尔-林格吹响了终场哨,奇迹诞生了!
德国人扳平了!
这是不可一世的匈牙利队自从1950年以来输掉的第一场比赛,西德则成为了第一支赢得世界杯的非种子队,53年后,德国人将这场决赛拍成了电影,《伯尔尼的奇迹》感召着那些渴望创造神话的后人。 |
|
Bo’erni
伯尔尼
Bern
瑞士首都,全国经济、文化中心,伯尔尼州首府。位于西部高原中央、莱茵河支流阿勒河两岸。人口14.5万,包括郊区28.9万(1982)。居民主要讲德语,信奉基督教。气候温和湿润,冬温夏凉。年平均气温8.1℃,1月-1.9℃,7月17.9℃。年降水量922毫米。古代常有熊出没,11世纪定名为“伯尔尼”(德语为“熊”之意)。熊作为城徽并见之于古建筑雕塑和商品商标。1191年建军事哨所,为扼守阿勒河通道的要塞。1218年成为独立城邦,1353年加入瑞士联邦,1848年定为瑞士联邦首都。伯尔尼以钟表制造业著称于世,有“世界钟表厂”之称。另有电机、精密机器、纺织、化学、制药、印刷、食品、家具等工业。有铁路与公路同全国大城市联系,是农产品集散中心和交通枢纽。又是全国文化中心。有伯尔尼大学(1834)、收藏珍贵手稿和稀世版本的图书馆,以及人类史、自然史、艺术、兵器和阿尔卑斯博物馆,还有哥特式大教堂(1421~1598)、市政厅(1406~1416)、尼德格教堂(1494)、钟楼和联邦宫(1852~1901)等历史建筑(见彩图瑞士首都伯尔尼钟楼)。万国邮政联盟、国际电信联盟、国际铁路联盟、国际版权同盟的总部均设于此。阿勒河将市区分为两部分:河西为老城区,保存有中世纪风格的街道和建筑;河东为新城区,是行政机关、商店、工厂的集中分布区。
(徐美娟)
|
|
- n.: bern, berne, Bern, capital of Switzerland
|
|
- n. Berne (Suisse)
|
|
|
|
伯尔尼州 | 伯尔尼的 | 伯尔尼山 | 伯尔尼公约 | 伯尔尼国际 | 伯尔尼兹山 | 伯尔尼纳山 | 熊城伯尔尼 | 伯尔尼丘陵 | 伯尔尼条约 | 伯尔尼旧城 | 伯尔尼古城 | 伯尔尼奇迹 | 伯尔尼协会 | 伯尔尼联盟 | 咖啡伯尔尼 | 伯尔尼老城 | 伯尔尼熊池 | 伯尔尼钟塔 | 伯尔尼大学 | 伯尔尼喷泉 | 奥斯伯尔尼 | 戈尔伯尔尼 | 伯尔尼瑞士 | 新伯尔尼机场 | 伯尔尼小伙子 | 伯尔尼小男孩 | 伯尔尼美术馆 | 伯尔尼的奇迹 | 伯尔尼劳佛犬 | 伯尔尼大教堂 | 伯尔尼市政厅 | 伯尔尼玫瑰园 | 伯尔尼植物园 | 伯尔尼小男孩队 | 伯尔尼兹山地犬 | 伯尔尼沃德·科赫 | 贝尔普伯尔尼机场 | 路易斯德伯尔尼埃 | 伯尔尼艺术博物馆 | 伯尔尼国会议事厅 | 伯尔尼国立动物园 | 伯尔尼阿尔卑斯山 | 伯尔尼纤维蛋白原 | 斯文伯尔尼科技大学 | 伯尔尼万克多夫球场 | 伯尔尼公约的基本原则 | 伯尔尼联邦议会大厦 | 路易斯・德・伯尔尼埃 | 保护文学和艺术作品伯尔尼公约 | 伯尔尼保护文学和艺术作品公约 | |
|
|
爱因斯坦博物馆 | 历史博物馆 | 通讯博物馆 | 自然史博物馆 | 伯尔尼美术馆 | 伯尔尼大教堂 | 伯尔尼钟塔 | 伯尔尼国会议事厅 | 伯尔尼熊池 | 伯尔尼艺术博物馆 | 伯尔尼市政厅 | 伯尔尼玫瑰园 | 伯尔尼国立动物园 | 古尔腾山 | 伯尔尼联邦议会大厦 | 美术历史博物馆 | 伯尔尼阿尔卑斯山 | 伯尔尼植物园 | 伊华东利班斯 | 伯尔尼喷泉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