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拉納達省 [顯示全部] : 南歐 >西班牙 >安達魯西亞自治區 | 格拉納達省 > 格拉納達
顯示地圖
目錄
No. 1
  格拉納達民俗節慶活動: 元旦:1月1日;“三王”節:2月6日;聖徒何塞節:3月9日;聖禮節:6月9日;復活節:每年春分月圓後的第一個星期日;國王命名日:6月24日;保護神節:7月25日;國慶日:10月12日;聖誕節:10月25日
  格拉納達購物: 陶瓷、布料、雪利酒等
  
  
  格拉納達是與之同名的格拉納達省的首府,位於安達盧西亞自治區的東部。地理和自然景觀的多樣性是這裏的主要特點:沿海地區氣候溫暖,赫尼爾河套平原遼闊而又肥沃;山區氣候寒冷,依比利亞半島上的最高峰--海拔3481公尺的穆拉森峰便座落其中。特殊的歷史背景賦予了這座城市豐富的藝術財富,既有摩爾人修建的宮殿,也有基督教文藝復興時期的建築瑰寶。由於這裏曾是阿拉伯人在依比利亞半島上的最後一個王國的首都,格拉因此而成為具有偉大象徵意義的城市。
  格拉納達是一座適宜漫步而且引人遐想的城市。名勝古跡所顯示出的藝術輝煌以及噴泉、池塘和公園的碧波所展現出的水光迷離之美,令人賞心悅目。城市狹窄的街道與華美的花園形成鮮明的對比。聖周的宗教色彩以及薩剋羅蒙特區窯洞式住宅的歡樂氣氛,格拉納達總是能夠帶給人全新的感受。
  納達位於內華達山脈北麓,風景如畫,建築多姿多彩。特別是那些阿拉伯式建築使這座安達盧西亞地區的城市風格別具一格。
  納達市是同名省的省府所在地,大學及天主教組織集中於此,城市被達羅河劃為兩部分,河水從地下穿過城市中央,左側為阿拉巴辛老區,阿蘭布拉宮便屹立在那裏。格拉納達是座歷史名城,公元前五世紀便有人居住,先後被西哥特人、阿拉伯人,摩洛哥人統治過。十三世紀中葉,巴勒斯坦的拿撒勒國王穆罕默德一世建立了格拉納達王國,在這以後的兩個世紀中格拉納達的經濟和文化得到了很大發展,成為伊斯蘭教在伊比利亞半島統治中心。公元十五世紀,西班牙爆發了推翻伊斯蘭教統治的光復運動。
  當時最強大的卡斯蒂利亞王國同伊斯蘭王國交戰。1490年費爾南德國王率五萬大軍南徵。1492年格拉納達的最後一個國王纔嚮天主教國王交出了城門鑰匙,摩爾王朝覆滅,西班牙獲得了獨立和統一,而此後格拉納達的經濟和歷史地位也很快下降。十七世紀一位名叫阿豐索?卡諾的格拉納達畫傢、雕刻傢兼建築師在美化城市方面做出了卓越貢獻,使格拉納達具備了獨樹一幟的風貌。
No. 2
  格拉納達(西班牙語:Granada;阿拉伯語:غرناطة‎)(北緯37度11分,西經3度36分)是西班牙安達盧西亞自治區內格拉納達省的省會,位於內華達山山麓,達若河和赫尼爾河匯合處,海拔738米。根據2003年人口統計,市內人口為237,663人,整個市區人口450,439,在西班牙王國排名第13位。大約3.3%的人口沒有西班牙國籍,其中31%來自南美洲。格拉納達的市徽中有一隻石榴,因為西班牙語中,石榴就叫“格拉納達”。
  
  著名的摩爾人皇宮阿爾罕布拉宮就在格拉納達。這座融匯着穆斯林、猶太教和基督教風格的著名歷史古跡,使格拉納達市成為西班牙一個文化和旅遊熱點。
  
  格拉納達還有一所西班牙聞名遐邇的格拉納達大學。
  
  歷史
  史前至茲裏德王朝
  格拉納達有史以來就有人居住。起初有一片凱爾特伊比利亞人的居住地,他們和 腓尼基人、迦太基人和古希臘人有來往。前5世紀,希臘人建立一個名為“艾利勃格”(Elybirge)的殖民地,在公元前古羅馬統治下,這名字演變成為“伊利勃裏斯”(Iliberis)。西哥特人 保持該城市作為傳教士中心和民政事務中心的重要性,並將它建立成一個軍事重地。伊利勃裏斯城鑄造自己的硬幣。
  
  猶太人在該城市的郊區建一個名為迦納塔(意為猶太人的格拉納達)的社區。在迦納塔幫助下塔利剋·賓·澤雅德領的莫爾人在711年年第一次占領了格拉納達,713年鞏固其統治。莫爾人將城市稱為伊比拉,並且設為科多巴哈裏發省的首府,而其餘的基督徒社區則稱之為“愛爾維拉”(Elvira)。11世紀初科多巴哈裏發的內亂使該城市在1010年被毀。在隨後重建過程中,迦納塔郊區被並入市內,此城市的現代名字也由此而來。1013年伴隨着茲裏德王朝的來臨,格拉納達成為一個獨立的蘇丹王國。11世紀末,該城市地盤擴大,跨越達若河直到如今阿爾罕布拉宮所在地。
  
  基督徒統治的格拉納達王國
  天主教統治時期
  1492是西班牙歷史上至關重要的一年。在世界史上,我們總是把這一年與發現美洲新大陸和剋裏斯托弗·哥倫布聯繫在一起,卻忽略了摩爾人在他們對伊比利亞半島700年的統治末期發生的事情。那時他們衹剩下格拉納達一個防守要塞了,天主戰士的反攻以博阿布迪爾把城市掌控權交到天主國王費迪納德二世和伊麗莎白·伊拉·德卡斯提爾的手中結束。博阿布迪爾的母親痛心疾首,指責他的兒子:“你哭得像個女人衹因為你沒有像個男人一樣保護我們的國傢。”
  
  摩爾人統治時期
  沒有皈依伊斯蘭教的基督徒被流放到北非或逃到基督教國傢。唯一的少數宗教是一小群猶太教徒。而阿拉伯語是官方語言,也是大多數人的母語,包括穆斯林和猶太人。而西方文明在重新徵服格拉納達之後,以天主教的最根本的態度占領這座城市。不論是偉大的天主教建築(大教堂、皇傢醫院、修道院等)還是苦修者在淪陷時期持之以恆且為數衆多的儀式活動都被一直保存。這些都被看作是對天主的輝煌過去在穆斯林統治之下的緬懷。
  
  The most prominent members of the dynasty were:
  Mohammed ibn Alhamar(死於1273年),王朝的建立者
  Yusuf I(1334年–1354年)
  Muhammed V(1354–1391年,阿爾罕布拉王宮的建立者
  Boabdil of Granada,the last of the line, who was defeated and deposed in 1492 by Ferdinand and Isabel
  格拉納達陷落以後
  摩爾人的失敗是格拉納達歷史上最重要的事件之一。基督徒君主的阿爾罕布拉法令使得大部分的穆斯林皈依天主教,或回到北非。阿拉伯語失去了在日常生活中的地位,而被西班牙語取代。清真寺,一些前基督教堂的遺址,重歸基督教使用。大部分的穆斯林民衆逐漸皈依天主教,而其餘的穆斯林則最終被驅逐到附近的郊區,導致了1568年的Aljarras叛亂。猶太人在1492年的阿爾罕布拉法令之後立即被驅逐出境了。
  
  格拉納達的陷落在15世紀下半葉的諸多具有重大意義的事件中占有重要的位置。它結束了伊斯蘭教在伊比利亞半島800年的影響。解除了內部的紛爭,統一的西班牙開始了它在全球範圍內最大規模的擴張時期,以至伊莎貝拉女王的天才哥倫布到達了美洲。隨後開始了在美洲的殖民,使得西班牙帝國成為此後數百年世界最大的帝國之一。
  
  建築
  格拉納達有許多重要的摩爾人和天主教建築遺跡:
  
  大部分穆斯林建築被基督徒摧毀,少數仍保持摩爾人建築風格。
英文解釋
  1. n.:  Granada
包含詞
格拉納達省格拉納達縣
新格拉納達格拉納達大學
格拉納達電視臺西班牙格拉納達
格拉納達阿木耐卡格拉納達艾米爾國
格拉納達阿爾罕布拉宮格拉納達的艾勒漢卜拉、赫內拉利費和阿爾巴濟
格拉納達薩拉內瓦達國傢公園
分類詳情
格拉那達大教堂格拉納達阿爾罕布拉宮
格拉納達薩拉內瓦達國傢公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