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示地图 |
|
|
秘鲁历史名城。人口82万(1981年),大多是印第安人。美洲最古老的城市之一,长期为印加帝国首都。保存有印加古城堡、宫殿、庙宇、石墙等大量遗迹和殖民时期的大教堂等建筑。曾屡遭地震破坏,后重建。 |
|
库斯科节庆活动 印第安人中的乌罗人是世界上原始的民族之一。他们生活在的的喀喀湖畔的香蒲之中。他们居住在用香蒲堆起的数十个“漂浮岛”上,每个“岛”上住有4~5户人家。每户又用香蒲草盖起茅屋,屋顶呈圆锥状,远远望去,酷似蘑菇一般。除此之外,香蒲还是他们的重要食品之一。乌罗妇女也用香蒲编织各种日用品及手工艺品,这就是“香蒲文明”。
库斯科购物 布料、石头手工艺品
秘鲁南部著名古城,古印加帝国首都,现为库斯科省省会。城中精美的石砌墙垣和太阳庙遗址等古印加文明的痕迹比比皆是。库斯科位于海拔3410米的安第斯山高原盆地,秘鲁人称其为“安第斯山王冠上的明珠”和“古印加文化的摇篮”。库斯科城已被联合国列为“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
库斯科城是灿烂的古印加文化的摇篮。传说远古时代,古代印第安人民在这里披荆斩棘,缔造家园,感动了太阳神,赠给他们一柄金斧。公元1200年前后,国王曼科·卡帕克遵循他父亲太阳神的指示,从的的喀喀湖迁都这里,建成雄伟华丽的库斯科城,并以这里为中心,建立了庞大的印加帝国(印加意为“太阳的子孙”),创造了印加文化,成为南美大陆印第安文明的最高峰。1533年西班牙殖民者入侵,将财宝文物洗劫一空,后又经几次地震和二百多年的拉锯战,城市受到很大破坏;但城内有些印加帝国时代街道、宫殿、庙宇和房屋建筑,仍留存至今,后西班牙殖 |
|
①秘鲁南部一省。面积71,892平方公里。人口104.2万(1990)。首府库斯科。1822年建省。最北部为安第斯山东坡热带雨林区,其余均为山地、高原。多河流深切峡谷;最高峰奥桑加特山,海拔6,384米。气候因地而异,山地气候凉爽,谷地气候炎热。乌鲁班巴河流贯全省,筑有水电站。耕地面积较少。高地产小麦、玉米、马铃薯、大麦;低地产咖啡、古柯(可提制可卡因)和茶;畜牧业以饲养绵羊、驼类动物为主。有铅、锌、金矿开采和新兴的纺织等工业。原为古印加帝国的中心,多印加文化遗址,以马丘比丘最为著名;游览业甚盛。
②秘鲁南部安第斯山地城市,库斯科省首府。海拔3,416米,气候凉爽。人口18.2万(1981),大部分为印第安人。美洲最古老的城市之一,长期是印加帝国都城。著名的考古中心和印加文化中心,多古宫、庙宇、堡垒、石墙遗迹及教堂,并有考古博物馆和1692年建的大学。历史上遭西班牙殖民者洗劫,又屡遭地震破坏。山区农牧业产品的贸易中心,有纺织、食品、冶炼、制革等工业。公路和铁路交通便利,有飞机场。旅游业发达。
库斯科(古城)
英文名称:City of Cuzco
编号:778-001
相关联接:http://www.unesco.org/whc/sites/273.htm
1983年根据文化遗产遴选标准 C(III)(IV)被列入《世界遗产目录》
世界遗产委员会评价:
库斯科古城位于秘鲁的安第斯山脉,在印加统治者帕查库蒂之下发展成为一个复杂的城市的中心,具有独特的宗教和行政的职能。古城的四周是清晰可见的农业,手工业和工业区。 当十六世纪西班牙人占领这块土地时,入侵者保留了原有的建筑,但同时又在这衰落的印第安城内建造了巴洛克风格的教堂和宫殿。 |
|
库斯科是古印加帝国的首都
库斯科(有资料译为“科斯科”)古城位于秘鲁安第斯山脉海拔3410米的东安第斯山脉丰饶的山谷中。这里气候宜人,崇山峻岭和葱郁的林木围绕在城市的四周。因而又有“安第斯山王冠上的明珠”的美称。在克丘亚语中,“库斯科”,意为“肚脐”(另一资料:意为“世界的中心”)。11世纪印加帝国初期,皇帝曼科卡巴克主持兴建了这座城市,经过一系列的战争和征服之后,在辽阔的印加帝国时代达到它的顶峰,库斯科发展成为帝国的首都和神圣的城市,是印加帝国的政治、经济、文化及宗教中心。帝国的社会组织是非常等级制的,这种观念影响了城市的设计布局。
在印加帝国统治下,库斯科是一座用巨大石头装饰外部与广场接壤的城镇。殖民者保持着泥瓦建筑的基础,并在此基础上采用了新的建筑结构。数量众多的狭窄的石板街道在印加泥瓦建筑的两个城墙间蜿蜒,就像石头走廊。巴洛克和混血人种的教堂的圆屋顶与城市广场毗邻。离市中心稍远的地方,分布着白色外墙的低矮民居。
尽管库斯科的地形高低起伏,印加首都依据直角方式设计。直线的布局和中央广场为库斯科提供了四条道路连接帝国的行省,而且反映出文艺复兴的都市规划原则适用于新世界的城市规划。
1533年11月15日西班牙殖民者攻破了这个城市,使之遭到毁灭的命运(另一资料:1536年,西班牙征服者接管了库斯科城)。经过内战岁月之后,城市在同一时期与波托西并入秘鲁总督管辖区,利马城成为首都。城市化发展时期,库斯科印加城市的布局得到保护。16世纪,新的城市规划者在印加广场上增加了德阿马斯广场。他们的工作也保护了其他的城市广场和印加棋盘式街道布局。17世纪,库斯科的经济依赖于波托西的矿山而繁荣,然而1650年的大地震使重建的城市遭到破坏而毁于一旦。1670年城市按照巴洛克风格重建,并使它成为艺术中心。今天,库斯科的主要建筑物属于这一时期。因此,库斯科的建筑既有印加帝国的痕迹,又有西班牙的风格。
库斯科城遭受了三番五次的被毁又重建的命运,所幸的是虽然几经风雨,但城中仍保留有大量有价值的遗迹。1790年,库斯科整座城市被占领。这以后,与波托西的矿山息息相关的利马,享受着经济发展所带来的繁荣,库斯科则随着利马的兴起而衰落。
在库斯科城内,印加帝国时代的街道、宫殿、庙宇和房屋建筑至今仍保存完好,在城中心的武器广场正中,一位印第安人的全身雕像耸立在那里,广场四周则环绕着西班牙式的拱廊和四座天主教堂。广场东北是建在高耸的金字塔顶的太阳庙、月亮神庙和星神庙。左右对峙的蛇神殿和太阳女神大厦的墙壁遗迹位于广场东南。为迎接帝国军队凯旋归来的欢庆广场坐落在武器广场的西南,当地人把欢庆广场称为“库西帕塔”。陈列着印加帝国时期的陶器、纺织品、金银器皿和雕刻碎片等的考古博物馆位于这两个广场附近。城中还有1692年建立的大学。
库斯科的主要建筑是萨克萨瓦曼圆形古堡和大教堂。萨克萨瓦曼圆形古堡世界闻名,距库斯科城1.5公里处,举世闻名的萨克萨曼圆形古堡是举行“太阳祭”的地方。古堡是古代印第安人最伟大的工程之一。它建筑在一个小山坡上,是俯瞰全城的巨大防御系统。从上至下有三层围墙,每一层墙高达18米,长540米,均用巨石垒砌而成。古堡高处有3座塔,上塔是圆柱体,塔内有温泉。古堡下层台阶用石板铺成,长达800米。古堡地下有用石头砌成的网状地道,它和3座塔楼相通。古堡最高处是由3座塔楼围起来的一个非常整齐的三角形。圆柱体主塔基层呈放射状。其他两座塔呈正方形,是驻军之处。据说其主堡是由印加王帕查库蒂于15世纪70年代动工修建的,持续了50多年,直到西班牙殖民者入侵之前还没完全竣工。这里也是印加王的行宫。这一宏伟壮观的建筑群显示了印加帝国的强大,从建筑艺术上,其结构新颖而复杂,建筑庞大而坚固,是美洲古代印第安人最伟大的古建筑之一。另一主要建筑是大教堂,大教堂顶端的福音钟楼悬挂着一口130吨重的大钟,据说是南美大陆最大的钟,钟声能传到40千米之外。 |
|
库斯科的旅游资源丰富。旅游业的兴盛带动了库斯科经济的发展,使这一历史古城重现了当年的繁华景象,成为了秘鲁首屈一指的旅游城市。在库斯科城内,旅行社、旅馆、饭店、工艺品商店随处可见,可以满足游客在吃、住、行、玩、购物等方面的不同要求。而绝大多数当地居民也都在从事与旅游相关的工作,素质较高。 |
|
Kusike
库斯科
Cuzco
秘鲁历史名城,著名的印加文化中心,库斯科省首府。地处安第斯山区南部瓦塔纳伊河谷地,市区人口8.5万,包括郊区在内18.2万(1981)。海拔3399米。气候凉爽,年平均气温12.8℃,年降水量813毫米。美洲最古老的城市之一。公元11世纪由来自的的喀喀湖地区的印加部族建造。长期为印加帝国的首都。古城建有举行宗教仪式及节庆活动的大广场,街道以此为中心铺展。1533年被西班牙殖民者侵占。曾屡遭地震破坏,后重建。许多殖民时代建筑均在印加古建筑地基上建成。现仍基本保持早期城市的格局,有石墙、宫殿、庙宇等大量印加遗迹以及大教堂等殖民时期建筑。城郊山上有巨石砌成的印加古城堡,其中以城北的萨克萨瓦曼城堡最为壮观。城西北有印加重镇马丘比丘废墟。南部山区农牧业产品的集散中心。主要工业有纺织、食品、金属冶炼、制革等。交通便利,有铁路、公路同山区及沿海城市相通,并设有飞机场。城内有大学和考古博物馆。旅游业较盛。
马丘比丘古城
(张佐华) |
|
- n.: Cusco
|
|
库斯科城 | 库斯科大区 | 库斯科古城 | 里昂·库斯科 | 墨西哥库斯科 | 库斯科沃庄园 | 库斯科城大教堂 | 库斯科马丘比丘 | 库斯科城中心广场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