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 : 泗水縣 [顯示全部] : 中國 >四川 >成都 > 竜門山
顯示地圖
目錄
No. 1
  竜門山投訴電話 濟寧市旅遊投訴電話:0537-2235006
  山東省旅遊投訴電話:0531-82963423
  國傢旅遊投訴電話:010-65275315
  悠悠竜門山,雲蒸霞蔚,堪稱人間仙境,世外桃源。
  竜門山位於山東泗水縣北部,總面積4.2平方公裏。主峰海拔568米,泗水縣第二高峰。這裏峰巒疊嶂,恰似九條巨竜蜿蜒交錯,行程一個龐大的c型山地,呈九竜戲珠之勢,故稱竜門山
  竜門山蓊蔚雄奇,氣勢浩蕩,物華天寶,人傑地靈,自然景觀目不暇接。其中“竜門靈霧”是泗水縣歷史上的十大景點之一。明嘉靖進士、泗水縣令張祚詩曰:“西北雙峰插泗濱,蒸蒸雲氣似竜津,甘霖旱慰蒼生望,枯稿先回萬象春。”因此,被佛傢視為釋教之福地。位於竜門山下的靈光寺,始建於東漢孝明帝永平三年。唐代大詩人李白、杜甫曾多次登臨此山。李白的著名詩篇“辭別復幾日,登臨遍池臺。 何時石門路,重有金樽開。 秋波落泗水,海色明徂徠。 飛蓬各自遠,且盡手中杯”,至今膾炙人口。
  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水不在深,有竜則靈。竜門山層層峰巒,處處崎嶇,竜噴紫霧,靄靄祥雲。明清時期,竜門山即以它奇特的自然景觀和晨鐘暮鼓的佛教文化吸引着大批遊客;抗戰時期,這裏成為熱血男兒神出鬼沒、抗擊日寇的根據地。近年來,在保持原有生態的基礎上,實行流域治理,大力植樹造林,興修水利,並行成了板慄園、槐花峪、青鬆嶺和桃林、杏圃等自然景觀,修復和正在恢復人文古跡多處,真正形成了丹樨桂柏茂盛、花果園池流連的獨有特色。整個景區植被覆蓋面積達到90%以上,被人們譽為“峰回路轉,世外桃源,天然氧吧,益壽延年”的絶好去處。
  荷鋤擔鄉情,步步皆風景。竜門山風景區正等待着八方遊客前來尋古探幽,體驗山野奇趣,感悟自然,包攬人文景觀。
河南洛陽市竜門山
  位於河南省洛陽市南郊13公裏的伊河兩岸東、西山上。西山又名竜門山,故名。古稱伊闕,故又稱伊闕石窟。開鑿於北魏太和十八年(494),即孝文帝遷都洛陽前後,後歷經東魏、西魏、北齊、隋、唐、五代至清末1000餘年間不斷營造,尤以北魏和唐代為盛。大小窟龕分佈於伊河兩岸的竜門山(西山)和香山(東山)的崖壁上。現存窟龕約2100餘個,佛塔40餘座,題記碑碣3860種,造像10萬餘尊。竜門石窟中唐窟數量最多,約占2/3,典型洞窟有潛溪寺、奉先寺、看經寺等;北魏次之,約占1/3,典型洞窟有古陽洞、賓陽洞、蓮花洞、萬佛洞等。洞窟造像多為佛、弟子、菩薩、天王、力士,也有世俗供養人和佛傳、本生故事。奉先寺摩崖像龕鑿有11尊雕像,主佛盧捨那佛高達17米;萬佛洞南北兩壁滿雕石像達1.5萬尊,均屬唐代造像傑作。碑刻題記數量居全國石窟之首,著名者如竜門二十品,代表了魏、初唐、盛唐書法之作。
四川成都市竜門山
  位於四川省四川盆地西北邊緣,廣元市、都江堰市之間。東北-西南走嚮。包括竜門、茶坪、九頂等山。東北接摩天嶺,西南止岷江邊。綿延200多千米。海拔1000~1500米。竜門山最高峰海拔2345米,海拔由盆地邊緣2000米嚮西逐漸升高到3000米以上,主峰九頂山海拔高達4984米,氣象萬千。在彭州境內有九峰山風景名勝區、白水河自然保護區、白鹿森林公園等。
  竜門山國傢地質公園坐落在竜門山中段,主要分佈於彭州和什邡境內。此地岩層上古生界地質現象發育,厚度大,層層展現地球上古老地質的演變過程,為地球地質演化過程的活檔案。經同位素測定,此地閃長岩年齡為20.43億年,花崗岩年齡為10.27億年,雜岩為6.54億年——7.67億年,奧陶係大理岩不整合地覆蓋其表面上,在岩體邊緣有白雲母偉晶岩出露,晉寧中期花崗岩入侵於前震旦係變質岩中,是世界上極為罕見的地質大觀園。2002年,竜門山國傢地質公園在彭州九隴鎮正式挂牌。
  竜門山是四川強烈地震帶之一。自公元1169年以來,共發生破壞性地震26次,其中裏氏6級以上地震20次。公元2008年5月12日,由於印度板塊嚮亞洲板塊俯衝,造成青藏高原快速隆升。高原物質嚮東緩慢流動,在高原東緣沿竜門山構造帶嚮東擠壓,遇到四川盆地之下剛性地塊的頑強阻擋,造成構造應力能量的長期積纍,最終在竜門山北川——映秀地區突然釋放,發生裏氏8.0級地震(汶川地震)。
  竜門山東部迎風坡雨澤充沛,是四川著名的鹿頭山暴雨區所在地。西部背風311坡岷江河𠔌雨水稀少,氣候十分乾燥。竜門山東、西坡民族也不同,東坡是漢族分佈區,西坡為羌族聚居地。竜門山也為大熊貓和多種珍稀動物産地,已建有北川小寨子溝自然保護區,面積不足1萬公頃,保護對象為大熊貓、金絲猴和緑尾虹雉等。竜門山的煤、鐵、銅、硫鐵礦、磷、石棉、水泥用灰岩也很豐富。
  【竜門山景點】
  銀廠溝
  國傢級旅遊區銀廠溝位於四川省成都市彭州西北的竜門山風景名勝區內,是竜門山風景名勝區旅遊的主要景區之一,距成都公裏的彭州市竜門山鎮。因明朝崇禎皇帝的天宮劉宇亮在此開銀礦而得名。銀廠溝的海拔高度在米左右,氣溫比成都低4℃左右,夏季最高氣溫不超過24℃,晚間更覺體涼心靜,是距成都最近而海拔相對最高的避暑休閑、清心養身的天然勝地。
  銀廠溝內奇峰疊峙,雲蒸霞蔚。峽𠔌低處,古木蔽天。湍急的河流,在密林山崖中忽隱忽現,為峽𠔌增添了一種莫名的神秘與肅穆。景區四季景色各異,春日杜鵑似海,鼕日素裹銀裝,盛夏金秋則林森蔥鬱,清流急湍,飛漱其間。是蜀山蜀水的經典代表。
  銀廠溝所在的竜門山是國傢首批公佈的國傢地質公園。景區內有馳名中外的竜門山推覆構造代,其地層發育豐富。分佈衆多的飛來峰、古冰川遺跡、典型地層剖面的地質遺跡,被稱為地質博物公園銀廠溝是竜門山大峽𠔌景區的精華,高峻的峰巒峭立雲天,幽深的峽𠔌縱橫交錯。激流奔騰,峭壁如削,以懸橋棧道,峽𠔌怪石、飛瀑彩虹著稱。
  九峰山
  九峰山,海拔3315米。神聖奧妙之區,道佛共享之地。古之朝山者言,凡心不誠者,往往遇風雨雷電,不得生還或不得善終。
  九峰之名,依九座山峰而得。清嘉慶《彭縣志》載:“在西北百六十裏,至此奇峰地依天,聳然峙列者九,實為彭邑諸山之冠,故名。”九峰形態如何?嘉慶志裏說:“九峰東北白清竜、朱雀、火焰、天牙,中日背光,西南曰仙人、黃竜、元武、白虎諸峰,迤邐蜿蜒。”
  九峰雲霧繚繞,高入雲天。古蜀人在尚未認識日地關係的時候,還以為高峻挺拔的九峰擋住了日月運行的去路,稱九峰之間的峽𠔌為“日所入”的“蒙𠔌”(太陽休眠之所)。有研究《山海經》的人說,九峰山就《大荒西經》中所指的“靈山”。巫彭、巫威、巫即、巫股、巫姑、巫真、巫禮、巫抵、巫謝、巫羅等十個巫師從這裏上天下地。各種各樣的藥物都生長在這裏,他們上天下地的時候,也要順便采擷一些來為人們治病。所以,此山又有“天梯”、“神仙路”、“人間仙境”之稱。並說此山是“登之乃靈”、“登之乃神”、“登之能不死”、“登之能使風雨”,“産不死之藥”的山。
  衆山峰中,火焰峰尤為奇特。其間峽𠔌幽深,飛瀑成群,流泉清澈,山島成韻原始森林異彩繽紛,雲海佛光變幻莫測;春時杜鵑怒放,燦若朝霞,鼕時紅裝素裹,分外妖嬈。道佛兩傢爭相占領。北宋時期已是“樓閣亭軒、隱然樹竹間的”川西勝地。火焰峰成了九峰山的代稱。後人所說的九峰山已不是指九座山峰,而是指火焰山峰了。
  歷史上許多神僧、先賢莫不駐足於此。宋元明清以來一直流傳着九峰祖師的故事。九峰山過去使官民敬畏,似乎誠心朝山求事,則捍民消災,祈雨求子等無有不靈。其廟宇材料也不同一般,山中廟宇過多用鐵瓦巨木。
山東泗水縣竜門山
  位於山東省泗水縣城西北16公裏,泗水、寧陽兩縣交界處,總面積4.2平方公裏。主峰海拔568米,泗水縣第二高峰。這裏峰巒疊嶂,恰似九條巨竜蜿蜒交錯,行程一個龐大的C型山地,呈九竜戲珠之勢,故稱竜門山
  靈光寺位於竜門山南麓。始建於漢,金皇統二年(公元1142年)重修。相傳某年十月初五,達摩神光祖師來講法,佛現靈光,故得名“靈光寺”。據說靈光寺是按周易八卦設計的,北靠竜門山,南臨赤竜潭,東有秀靈臺,接連王母仙山,西為白竜盤旋鳳凰山。靈光寺頂建無梁寶殿、觀音堂,另有圓寂祖塚覺靈塔、普同塔二座;中建大雄寶殿、伽藍典、祖師殿,前為天王殿,與山門成一中軸綫;東鐘樓、西鼓樓分列在天王殿兩邊。另外還建有客堂、香房、兩廊幽室、禪林、經堂、方丈齋、廚庫祠百餘間。寺院僧衆百餘名。住持方丈、四大班首和八大執事掌管寺院事務。寺院大部被毀,僅存觀音堂一座。現保留明碑三闕,清碑一通,殘碑兩塊,此外尚有一些明代墓志銘。
  竜門靈霧 泗水十景之一。竜門山又名竜門口、咯栳崮。自古以來“雲過竜門即雨”,堪為今古奇觀。明嘉靖進士、泗水縣令張祚詩曰:“西北雙峰插泗濱,蒸蒸雲氣似竜津,甘霖旱慰蒼生望,枯稿先回萬象春。”因此,被佛傢視為釋教之福地。位於竜門山下的靈光寺,始建於東漢孝明帝永平三年。唐代大詩人李白、杜甫曾多次登臨此山。李白的著名詩篇“辭別復幾日,登臨遍池臺。 何時石門路,重有金樽開。 秋波落泗水,海色明徂徠。飛蓬各自遠,且盡手中杯”,至今膾炙人口。
  鄒平王墓 位於竜門山之陽,靈光寺西。據史志碑銘記載:鄒平王靖王泰塍為明太祖朱元璋嫡曾孫,鄒平莊定王當噀、鄒平榮安王健檔、鄒平恭靖王觀監、鄒平康順王頤在等是朱元璋的四代至九代嫡孫,因有明代七位王子葬於此,俗稱七王墓。墓南小村因此得名,謂王墳,現更名為竜門山莊。
  將軍墓 明輔國將軍墓位於王墳村北回竜山麓,1993年2月20日發現。該墓為明太祖朱元璋七代孫觀稱與二品夫人張氏合葬墓,墓中出土金飾品、瑪瑙玉器、七星古劍、六角瓷壺和墓志銘等珍貴文物。
  贇公古杏 相傳天順三年(公元1330年)北京萬壽戒壇,贇公長老攜金前來靈光寺,修蓋殿室兩廊,在觀音堂東北,種下七枚杏核,萌發杏樹兩株, 生長至今。此杏不僅口味奇佳,據說還能祛病強身。
  除此之外,山中還有赤竜潭、將軍石、雞冠山、故事井、未來香等自然奇觀。
山西平順縣竜門山
  竜門山位於平順縣城東北50千米處,主峰海拔1700餘米。山勢險峻,因兩山對峙,𠔌中夾山石突起形似竜首,故名。山腰有竜門寺,創建於北齊天保元年。後歷經修繕,現有天王殿、大雄寶殿等建築。竜門山與虹梯山、風子嶺、南天門及其上金燈寺石窟等,組成平順縣東部一個風景群體。風子嶺高聳入雲,可轉風阻雨;虹梯山路若雲梯,上有古道雄關,南天門三面臨淵,僅一通道;金燈寺雲霧繚繞。臨其境如升九天。
浙江杭州市竜門山
  從北高峰嚮西,過美人峰即到竜門山竜門山南面是小西天九竜八塔景區,北面是大花塢。“竜門山在錢塘縣西溪之欽賢鄉,地高峻,上存竜池寺。”竜門山又名石山,海拔361米,比北高峰高出47米,是西溪群山中海拔最高的一座山。
  竜門山頂多裸露岩石,陡峭險峻。《湖山便覽》載,竜門山“山勢高峻,頂石對峙如門。西北為大桐塢,西南為西源峰,北澗發源處也”。從遠處望去,山上兩塊巨型頂石對峙如門,形如竜門,相傳是東海竜王太子修行之處,為一形勝之地。在西溪群山中竜門上算得上雄奇壯麗,風采獨具。
浙江浦江縣竜門山
  竜門山山脈分三支自西嚮東延伸,北支綿亙於浦江縣境西北與建德、桐廬兩市之間,山巒起伏,多中,低山,其中與桐廬市界上的朝天門,海拔1050米,是縣境最高點。中支橫亙與縣境中部,俗稱北山,是浦江盆地與西北山區的天然界綫。南支蜿蜓於縣境南部與蘭溪、義烏兩市之間,俗稱南山,轉東北延伸至鄭傢塢北,俗稱浦東山脈。中、南和浦東三山之間為浦江盆地。
百科大全
  Longmen Shan
  竜門山
  Longmen Shan
    沱江和岷江的分水嶺,四川省著名地震帶。四川東、西部主要氣候界綫之一。竜門山有廣義、狹義之分。狹義指竜門山前緣海拔2000米左右的山地,廣義還包括後緣部分,兩者以北川至青川深斷裂為界,北起廣元,南達都江堰市,全長約350公裏,包括竜門山、九頂山和茶坪山,為岷山東南延伸部分。廣義竜門山山脊海拔在4000米以上,其中九頂山主峰獅子王4984米。構造上為北東嚮褶斷帶,逆掩斷層發育,組成疊瓦式地貌,如白鹿頂、天台山、天麻坪等一係列二疊紀“飛來峰”。岩性多樣,從古生代的片岩、板岩、千枚岩、石灰岩到中生代的紅色砂泥岩、櫟岩都有分佈。此外有花崗岩,為四川省各時代地層發育最全的山脈,也是中國泥盆係地層沉積的典型地區。山體東陡西緩,東坡多以斷崖與盆地底部相接。竜門山是四川強烈地震帶之一。自公元1169年以來,共發生破壞性地震25次,其中裏氏6級以上地震18次。竜門山東部迎風坡雨澤充沛,是四川著名的鹿頭山暴雨區所在地。西部背風坡岷江河𠔌雨水稀少,氣候十分乾燥。竜門山東、西坡民族也不同,東坡是漢族分佈區,西坡為羌族聚居地。竜門山也為大熊貓和多種珍稀動物産地,已建有北川小寨子溝自然保護區,面積不足1萬公頃,保護對象為大熊貓、金絲猴和緑尾虹雉等。竜門山的煤、鐵、銅、硫鐵礦、磷、石棉、水泥用灰岩也很豐富。
     (鄭霖)
    
近義詞
竜門山
相關詞
旅遊四川綿竹四川旅遊
包含詞
竜門山鎮竜門山色
竜門山村洛陽竜門山
同宿竜門山竜門山大峽𠔌
竜門山回竜溝竜門山丹景山
竜門山斷裂帶春日遊竜門山寺
竜門山疊瓦逆衝帶竜門山風景名勝區
竜門山地震斷裂帶遊竜門山次程公韻
讀書竜門山土室作大興安嶺—竜門山波峰帶
竜門山國傢地質公園大興安嶺竜門山波峰帶
早秋竜興寺江亭閑眺憶竜門山居寄崔張舊從事(宜春作)早秋竜興寺江亭閑眺憶竜門山居寄崔張舊從事宜春作
早秋竜興寺江亭閑眺憶竜門山居寄崔張舊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