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用語 : 佛教寺塔 : 奈良 : 常熟市 [顯示全部] : 中國 >四川 >成都 > 興福寺
顯示地圖
目錄
《興福寺 Kofukuji》
詩人: 真山民 Zhen Shanmin

兴福寺
兴福寺
  為厭市喧雜,攜詩來此吟。
  鳥聲山路靜,花影寺門深。
  樓閣莊嚴界,池塘清淨心。
  鬆風亦好事,送客出前林。
No. 2
  興福寺聯繫方式 電話:0512-52850687 興福寺投訴電話 蘇州市旅遊投訴電話:0512-65223377
  江蘇省旅遊投訴電話:025-83418185
  國傢旅遊投訴電話:010-65275315
   興福寺位於江蘇省常熟市虞山北麓,是國務院確定的漢族地區佛教全國重點寺院。南齊延興中興年間(494-502年),倪德光(曾任郴州刺使)捨宅為寺,初名“大悲寺”。梁木同五年(539年)大修並擴建,改名“福壽寺”,因寺在破竜潤旁,故又稱“破山寺”。唐鹹通九年懿宗御賜“興福禪寺”額,興福寺成為江南名剎之一。乾隆三十七年(1772年)建亭勒石,立碑在興福寺內,至今仍完整無損。
   1949年前,興福寺殿堂破舊,殘圮不堪,岌岌可危。1949年後人民政府多次進行維修和保擴,物別是1981年11月起,興福寺得到全面維修,並交給佛教團體作為佛教活動場所恢復開放。1985年重陽節時,興福寺舉行了盛大的開光大典,這次開光距明朝萬歷年間的開光已有384年了,是興福寺歷史上的一次盛會。江蘇、浙江、安徽、上海等省市的名山大寺、佛教界知名人士和信徒上千人興高采列地參加了這次盛典。
   與興福寺的主要建築有天王殿、大雄寶殿、法堂和禪堂等,還有崇教興福寺塔、華嚴塔、觀音樓、救虎閣、空心亭、四高僧墓、伴竹閣、飽緑軒等建築。這些建築全部修繕一新,富麗堂皇。寺內古木參天,林蔭夾道,還有一棵高達十幾丈的高朝桂樹,樹冠像頂大傘,金秋時節,桂花滿枝,鬱香醉人。
   興福寺內有著名的興福寺塔,據記載,此塔興建於南宋建炎四年(1130年),後因籌建僧人去世而末能竣工。至鹹淳年間(1265-1274年),纔將塔原構拆去,重建九層塔。此時塔側有崇教興福寺,塔遂屬於寺。寺已幾經興廢,唯塔存至今。因塔平面為方形,故有“方塔”之稱,寺一度也隨塔名稱“方塔寺”。塔自創建以來,歷經滄桑,僅明清二代就經歷地震達十八次以上,曾遭雷擊、兵燹等不下數十次,除塔頂有些斜欹外,勻安然無恙,這顯示了古代建築藝術的高超,同時也給我們留下了寶貴的實物資料。
   塔為四方九層,磚身木檐樓閣形式,總高69.14米,底層原有木構外廊,現僅存石礎與臺座;塔身每邊寬5.25米,原四面闢券門,清乾隆年間重修塔時置石碑,遂將北門堵封。其他各層皆四面開門,門兩側隱出直欞穿,轉角置半圓角柱,柱間閣枋子、鬥拱承挑出檐,再荷上面的平座,座周繞有幾何紋樣的欄桿,每面分三扇間立“擎檐柱”,直支檐下,層頂覆盔形,頂中套金屬覆鉢和相輪七重等剎件。塔外輪廊為柔和的拋物綫,翼角榮繞,造型清秀。塔室底層作八邊形,與二層間做有隔層,一層正中有“宮井”與底層聯通,原供四面千手觀音立像,現已廢。井口暫作天花隔封,自二層起,室平面改為方形,每層置有木扶梯,可登頂層。
   今天的興福寺已成為佛教徒禮拜的聖地和國內外遊客青睞的名勝古跡。興福寺著名祖師為應慈。現任方丈沙生法師,88歲,江蘇人,兼任蘇州市佛教協會副會長,常熟市佛教協會會長。
No. 3
  興福寺的五層佛塔是奈良市的像徵,它和春日大社都是8世紀建造的。
  
  興福寺是藤原傢族的寺廟,也是首都的守護寺廟。最初的175個建築都被燒為平地,我們今天所看見的建築都是後來重建的。這座五層佛塔始建於1426年,附近的三層佛塔始建於1143年。
  
  其中幾個大廳我們能夠進入。如果你想看看興福寺輝煌的佛教雕塑,你就得去參觀珍寶館了。
  地址:奈良市中部。庭園一直開放,免費入內。珍寶館開放時間:上午9∶00-下午5∶00,購票入內。
No. 4
兴福寺
  興福寺位於江蘇省常熟市虞山北麓,是國務院確定的漢族地區佛教全國重點寺院。南齊延興中興年間(494-502年),倪德光(曾任郴州刺使)捨宅為寺,初名“大悲寺”。梁木同五年(539年)大修並擴建,改名“福壽寺”,因寺在破竜潤旁,故又稱“破山寺”。唐鹹通九年懿宗御賜“興福禪寺”額,興福寺成為江南名剎之一。乾隆三十七年(1772年)建亭勒石,立碑在興福寺內,至今仍完整無損。
  興福寺山門前有三株楓香樹,如金剛守衛。門前破竜澗在大雨後,水勢奔騰,回音隆隆。過澗上石橋,入山門、天王殿。三聖殿澗邊對着山門有兩根高大的石經幢,一古一新。到大殿,佛像後有高大的善財五十三參群塑。中軸綫東有紀念興福寺祖師的四高僧殿及藏經樓等。方形的白蓮池中有千葉重萼白蓮,芳色異常,池旁一株白玉蘭樹斜伸入池,與蓮葉相映成趣。池後有救虎閣,傳說高僧彥稱深夜在此坐禪,聞閣下虎吼,見一虎中箭,乃拔箭裹傷放之,後來老虎來閣嚮僧致谢。再東面是米碑亭,內有宋代書法傢米芾手書唐代詩人常建的名詩《破山寺》: “清晨人古寺,初日照(明)高林。麯徑通幽處,禪房花木深。山光悅鳥性,潭影空人心。萬籟此俱(都)寂,惟聞(但餘)鐘磐音。”
  米芾書碑時,對原詩作了改動(括號內的字),使詩與宋代興福寺景點更貼切。米碑旁園內兩株桂花飄香,一叢芭蕉陰緑。碑後有竹香書屋,推窗但見青竹成海,竹香撲鼻。書屋東有空心潭,清澈可以烹茗、潭中橋作九麯,周圍黃石堆砌如峭壁,潭邊空心亭飛檐凌空,亭北一株金錢鬆高大勁拔。空心潭北的葫蘆潭中,曾産一種別處所無的無尾蠃,還曾有緑毛龜。
  中軸綫西有華嚴講堂舊址和回廊麯徑通幽處。從西北彌勒洞旁上山頂日照亭,亭周老鬆繁茂,怪石嵯峨,可俯視江南園林式的興福寺全景。山上有一排式樣各異的墓塔,其中有高僧月霞法師的墓塔 。
  ------------------------------------------
  日本興福寺是日本最古老的一座中國寺廟。寺內十分寬敞,緑草如茵。有舊唐人住宅大門、三江會所大門、大雄寶殿、日本“三聖堂”之一的大成殿、媽祖堂等建築。其中大雄寶殿的正殿是純中國式建築,很值得一看。
  興福寺自唐常建《題破山寺後禪院》一詠,馳譽千載,今猶存諸多名跡。
英文解釋
  1. :  Kofukuji
包含詞
興福寺塔興福寺斷碑早過興福寺
武漢興福寺塔遊虞山興福寺遊破山興福寺
興福寺半截碑破山八詠興福寺烏目山五題興福寺
登上竺興福寺新閣五首烏目山五題·興福寺破山八詠·興福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