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 : 影視歌麯 > 拍案驚奇
目錄
拍案驚奇 Pai An Jing Qi
拼音: pāi àn jīng qí

解釋: 對奇異的事情拍着桌子驚嘆。明末凌蒙初有擬話本《初刻拍案驚奇》、《二刻拍案驚奇》。

資料來源: 明末·凌蒙初有擬話本《初刻拍案驚奇》、《二刻拍案驚奇》。

例子: 更令人~的是杜詩‘老妻畫紙為棋局,稚子敲針作釣鈎’。★《人民日報》(海外版)1982.1.2

拍案驚奇 Pai'anjingqi  

雜錄 Miscellany《洗冤新錄》

對奇異的事情拍着桌子驚嘆 Strange things on the table and exclaimed patting
  對奇異的事情拍着桌子驚嘆。 明 末 凌濛初 有擬話本《初刻拍案驚奇》、《二刻拍案驚奇》。《人民日報》(海外版)1989.1.2:“更令人拍案驚奇的是: 杜 詩‘老妻畫紙為棋局,稚子敲針作釣鈎’,本來不過是對普通生活情景的生動摹寫而已,然而卻被後人以為是有什麽‘微言大義’,遂‘對號’為(你猜是什麽?)--‘縱橫由婦人,麯直在小兒!’這真天曉得。”
No. 4
  對奇異的事情拍着桌子驚嘆。明末凌蒙初有擬話本《初刻拍案 驚奇》、《二刻拍案驚奇》。
  《拍案驚奇》(又稱《初刻拍案驚奇》)撰成於天啓七年,四十捲四十篇;《二刻拍案驚奇》是因前書印行後受到普遍歡迎,應書商之請續作,完成於崇禎五年。依書前凌氏《小引》,應為“四十則”即小說四十篇,與前書同。但今存最完整的明尚友堂刊本,亦僅有三十九捲,書末附凌蒙初《宋公明鬧元宵》雜劇一捲;又第二十三捲與初刻第二十三捲相重,實有小說三十八篇。當是原書在流傳中已有殘缺,由書商湊補成四十捲的面目。
  描寫古代的傳奇豔事,鄉謠野史.《初刻拍案驚奇》、《二刻拍案驚奇》總稱“二拍”。明代末年,封建帝國已處在腐朽沒落,而商品生産日益發達,“二拍”中大多反映了重商思想。此外,有着大量的男女愛情、婚姻故事,反映了要求自主、自由的市民階層的道德婚姻觀念。“二拍”標志我國白話小說由民間創作進入文人創作時期。
  “二拍”中已不再有收錄改編舊傳話本之作,而完全是作者據野史筆記、文言小說和當時社會傳聞創作的。它對傳統的陳腐觀念的衝擊與反抗、所表現的市民社會意識,要比“三言”更為強烈.
  成語解釋
  名稱 拍案驚奇
  拼音 pāi àn jīng qí
  解釋 對奇異的事情拍着桌子驚嘆。
  出處 明末·凌蒙初有擬話本《初刻拍案驚奇》、《二刻拍案驚奇》(《續刻拍案驚奇》)。
  事例 更令人~的是:杜詩:‘老妻畫紙為棋局,稚子敲針作釣鈎’。 ★《人民日報》(海外版)1982.1.2
  用法 作謂語、定語;用於“令人”後
英文解釋
  1. :  Pai'anjingqi
包含詞
刻拍案驚奇拍案驚奇序三槍拍案驚奇
三坊拍案驚奇二刻拍案驚奇三刻拍案驚奇
初刻拍案驚奇午夜拍案驚奇二刻拍案驚奇序
拍案驚奇凌蒙初傳拍案驚奇——凌蒙初傳